- 相關推薦
《竹里館》閱讀練習及答案
《竹里館》閱讀練習及答案1
獨坐幽篁里,彈琴復長嘯。
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
。1)下列對本詩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這首詩是詩人晚年隱居時創(chuàng)作的一首五絕。一個“獨”字貫穿全詩,刻畫了一個高潔脫俗的隱者形象。
B、全詩用字造句、寫景寫人都平淡自然,仿佛信手拈來,就寫出了清幽的`氛圍與淡泊的心態(tài),達到“詩中有畫”的高超境界。
C、“明月來相照”運用擬人的手法,把傾灑著銀輝的一輪明月當成心心相印的知己朋友,示出詩人新穎而獨到的想象力。
D這首詩描繪了詩人在竹林中彈奏、舒嘯之狀,表達了詩人因仕途坎坷而內心落寞無限惆悵之情
。2)有人評價這首詩具有“以聲寫靜、以動襯靜”的藝術特色,你贊同這個觀點嗎?請
簡述理由。(3分)
答案:
(1)D(3分。詩中沒有表達詩人因仕途坎坷而內心落寞、無限惆悵之情)
。2)示例:贊同。
、僭娙嗽趯懺乱褂牧值耐瑫r,又寫“彈琴”“長嘯”,這是以聲響托出靜境,即“以聲寫靜”;
、谝詣討B(tài)的景物“彈琴”“長嘯”來渲染、反襯靜態(tài)的景象,烘托出一種更寧靜的環(huán)境,即“以動襯靜”。
。ù鸪鲆粋方面即可,聯(lián)系“彈琴”“長嘯”作分析2分;答出“烘托”或“反襯”1分;僅答“贊同”或“不贊同”不得分)
《竹里館》閱讀練習及答案2
獨坐幽篁里,彈琴復長嘯。
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
9. “幽篁”“深林”“明月”這些景物,描繪出了一幅什么圖景?
10. 詩人選擇“獨坐”人不知”的隱居生活,為什么卻不覺得孤獨?
【答案】
9. 描繪出一幅清新誘人的月夜幽林的靜、寂圖景,夜靜人寂融情景為一體,蘊含著一種特殊的美的藝術魅力。
10. 因為那一輪皎潔的月亮還在時時照耀自己。這里使用了擬人化的手法,把一輪明月當成心心相印的知己朋友,有他陪伴,向他傾述,所以就不覺得孤獨。
【解析】
【9題詳解】
考查對詩歌意境的理解。詩人獨自一人坐在幽深茂密的竹林之中,一邊彈著琴弦,一邊又發(fā)出長長的嘯聲。這一月夜幽林之景是如此空明澄凈,在其間彈琴長嘯之人是如此安閑自得,塵慮皆空,描繪出一幅清幽澄凈的圖景。
【10題詳解】
考查對詩歌內容的理解。自己僻居深林之中,也并不為此感到孤獨,因為那一輪皎潔的月亮還在時時照耀自己。這里使用了擬人化的手法,把傾灑著銀輝的一輪明月當成心心相印的`知己朋友,顯示出詩人新穎而獨到的想象力。全詩的格調幽靜閑遠,仿佛詩人的心境與自然的景致全部融為一體了。
【《竹里館》閱讀練習及答案】相關文章:
房千里《廬陵所居竹室記》閱讀練習及答案12-21
枯竹閱讀題及答案01-13
《竹里館》教案設計01-02
《春風》閱讀練習及答案01-11
《故鄉(xiāng)》閱讀練習及答案06-24
《春》閱讀練習及答案11-03
雷雨閱讀練習及答案01-21
《愛蓮說》閱讀練習及答案05-16
《臺階》閱讀練習及答案0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