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厭學癥的孩子怎么辦
很多家長對孩子們充滿了希望,把他自己的夢想寄托在孩子身上,在和他們交流時,最苦惱的也是孩子不愿學,不想學習。接下來小編搜集了厭學癥的孩子怎么辦,僅供大家參考。
厭學癥的孩子怎么辦
1、要善于激發(fā)孩子的學習興趣
孩子的興趣并非天生就有,特別是有逃學、厭學行為的孩子的學習興趣已經(jīng)淡化,要使孩子學習興趣萌發(fā)和強化的確不容易。要注意使用不同的學習方法,如綜合運用聽、說、讀、寫,避免學習時間過長使孩子心理上產(chǎn)生厭煩情緒。有條件的家庭還可以配合錄音、錄像等電化教學手段,提高孩子的學習興趣。化解孩子厭學的情緒。
2、培養(yǎng)孩子良好的學習習慣
對于厭學的孩子來說,家長對孩子良好習慣的形成要從小做起,在孩子的學習問題上,原則是可以指導,但決不包辦代替,讓孩子在學習的過程中確立責任感和獨立性。
3、幫助孩子同老師建立良好關系
對于厭學的孩子來說,家長重要的就是幫助孩子培養(yǎng)他與小朋友進行交往的能力,改進心理上對集體生活的適應能力。對于低能孩子,應該進行富有針對性的功能訓練,采取一些特殊的教育方法。
4、幫助孩子克服學習中的具體困難
一般來說,孩子厭學、逃學都有一些具體的原因,如有的孩子是因為學習基礎太差,怎樣用功學習也趕不上去,干脆不想學了;對于這類學習基礎差的孩子,要在校內和家里抓緊“補課”,盡快使孩子補齊漏洞。有的孩子受到某一位老師的訓斥,對這位老師有抵觸情緒,因而殃及對這位老師所任課程的態(tài)度;這類孩子,可以通過談心的方式,與他進行溝通來解決問題。
5、及時發(fā)現(xiàn)并鼓勵孩子學習上的進步
學習有時候是一個艱苦的過程,很多的時候樂趣在于最終的結果而不是在過程。所以要培養(yǎng)孩子持之以恒的毅力,讓他們奮力堅持到最后。所以孩子哪怕只是取得了極其微小的進步,我們也要善于發(fā)現(xiàn),及時鼓勵。這樣孩子學起來會更帶勁。給孩子提供一個自由、寬松的學習環(huán)境,讓孩子直接參與學習過程,建立良好的評價方式與手段,最終消除孩子的厭學情緒。
不管什么原因,我們都要關注孩子的心靈成長,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和世界觀,培養(yǎng)良好的生活習慣和品質。
“厭學癥”的預防對策
學習力從來不是突然習得的,是長期以來的習慣形成的,也是人格塑造的關鍵因素。如果你的孩子現(xiàn)在還在小學階段,你應該慶幸,孩子的發(fā)展還在你的可引導范圍之內,你可以盡自己的能力,預防孩子出現(xiàn)“厭學癥”。
1.培養(yǎng)孩子自己激發(fā)學習的動力。不管是學;A知識學習、興趣愛好學習,家務生活能力學習、玩具游戲操作能力學習……你可以給孩子設置積分獎勵等級,激發(fā)他不斷地去挑戰(zhàn)各種學習任務,并獲得側重精神的“獎勵”——書本、親子游戲、親子大餐,親子旅游等,漸漸地孩子在不斷地外部動力吸引中,形成成自己的“愛學”、“好學”的內在動力,不需要你多嘮叨,他都非常在乎自己的學習狀況。
2.不斷地積極暗示,給孩子學習成就感。在孩子挑戰(zhàn)各種學習任務時,除了注重結果的“設置積分獎勵,激發(fā)學習動力”,還學注重過程中讓他不斷體驗學習成就感,不宜一下子布置難度太大,跨度太大的學習任務,不宜數(shù)落他沒達到的學習目標,而是不斷地積極暗示,讓他體會到學習成就感。
3.培養(yǎng)學習意志力和學習目標方向。孩子的天性都是什么都好奇的,他今天想學這個,明天想學那個,如果父母由著孩子的性子來,他想學什么就學什么,可能最后他什么都學不成,無法確定用心、學習的方向。
孩子也是非常貪玩的,如果沒受到一定的堅持引導,他肯定是最想玩,什么都不想學的;當遇到學習困難時,肯定會產(chǎn)生“不想學”的情況,學習意志力非常匱乏。
所以建議從。ㄓ變洪_始)選取一項鍛煉學習意志力的“興趣、愛好”學習或是生活能力的學習。
4.帶孩子多參與經(jīng)典閱讀、健康運動和戶外自然活動,減少電子游戲產(chǎn)品的腐蝕心智。長時間人機對話的孩子,思維模式單一,喪失其他多樣學習的能力。
學習是一種能力,一種成長的能力,一種成就人生的能力,絕對不是一個分數(shù)、一個獎項可以確定的。預防孩子厭學癥,確實不能只寄希望于“學;A知識學習”中的“教師授業(yè)”,家庭教育才是根本。
孩子產(chǎn)生厭學癥原因
從心理學角度講,厭學癥是指學生消極對待學習活動的行為反應模式,主要表現(xiàn)為學生對學習認識存在偏差,情感上消極對待學習,行為上主動遠離學習;加袇拰W癥的學生往往對學習失去興趣、學習目的不明確,甚至恨書、恨老師、恨學校,嚴重者一提到上學就惡心、頭昏、脾氣暴躁甚至歇斯底里?膳碌氖牵驮\學生多是嚴重的厭學癥患者,癥狀多為“心情郁悶、有睡眠障礙、回避與人打交道,甚至行為失調”。孩子為什么厭學?原因很多,除了孩子自身,家長、學校及老師也有著不可推卸的責任。
從學生自身來說,深受應試教育的高壓、片面升學率的威逼、心理負擔的困擾,根本就享受不到任何學習的樂趣。至于那些學習基礎差的所謂“差生”,長時間在社會的偏見、家長的漠視、教師的批評、同學的歧視中度日,生活中無人能關懷、學習上也無人能理解,更是缺乏學習動力,日復一日逐漸形成自己是學不好的“差生”等觀念,缺乏必要的信心和勇氣,以至于很快就患上了厭學癥。
從學校教育來看,陳舊刻板的教材、等級井然的排名、鋪天蓋地的考試、荒唐的“快慢班”之分,以及教材深、難度大、要求嚴、標準高,多數(shù)學生往往聽不懂、學不會、吃不透、不達標。在這里,教育的規(guī)律全然得不到體現(xiàn),極大地打擊了學生的自尊和信心。而教師枯燥乏味的講解,以及不近人情的嚴苛要求,讓學生疲于應付、無力旁顧,更是嚴重地打擊了其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在美好理想和嚴酷現(xiàn)實的強烈撞擊中,學習的樂趣自然蕩然無存,又焉有不厭學之理?
【厭學癥的孩子怎么辦】相關文章:
孩子高中厭學怎么辦10-17
孩子裝病厭學怎么辦03-08
孩子厭學早戀怎么辦08-18
高三孩子厭學怎么辦09-28
孩子成績差厭學怎么辦10-21
高一的孩子厭學怎么辦10-10
高二孩子厭學怎么辦09-19
孩子厭學家長應該怎么辦06-03
青春期孩子厭學怎么辦10-27
幼兒園孩子厭學怎么辦0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