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看紀錄片《小人國》后的感觸
作者:聚優(yōu)時間:2017-09-10
“每個孩子都是天使”是我觀看紀錄片《小人國》后最深的感觸。在這部片中,我們所有的情感:快樂,悲傷、孤獨感、等待、挫折感、領(lǐng)導欲和我們的等待,在所有這些孩子身上我們都看得到,只不過他們比我們更坦率,表現(xiàn)的更無遮無掩。
看著片中孩子成長的點點滴滴,是那么的熟悉,這些正是每天發(fā)生在自己身邊的事,可是當離開參與者的身份來審視他們時,覺得這些孩子可愛無比。我不禁反思:自己每天都穿梭在孩子們中間,每天都以“愛 ”的名義規(guī)定孩子只許這樣,不能那樣,是真的愛孩子嗎?是孩子們成長的過程中真正需要的嗎?片中大李老師用其尊重、平等、寬容的教育方法給了我啟示,也很好的闡述了“孩子是腳,教育是鞋”的含義。“腳”會長大,“鞋子”也要根據(jù)腳的需要進行調(diào)整,同時“鞋”又是“腳”的保護者,在教育這雙鞋的關(guān)愛、呵護下,作為腳的孩子才能得到真正意義上的舒適和自由。
片中的老師蹲下來和孩子說話 “我可以和你一起等嗎?”“棍子是你的,你有權(quán)利把它要回來”。“你覺得這樣可以嗎?”……一系列的語言,平凡的不能再平凡的,普通的不能再普通了,可它卻觸動著我們,試問自己平時我們做到了嗎?
片子中池亦洋敢罵老師、打老師、經(jīng)常欺負人,是讓其他小朋友懼怕的“小霸王” ,這樣一個孩子在一般人眼里一定是個壞孩子,但大李老師的話讓我很受震動,她說這個孩子身上有閃光的地方,他給其他的男孩子樹立了男性的榜樣,所以老師是帶著欣賞的眼光來看這個孩子的,但同時老師也從不放過任何一次“改造”他的機會。當時我就想,這樣一個聰明、個性鮮明的孩子,只要有了正確的教育方法,將來必定能成為不一般的人。確實在片子的后面,這個孩子帶著男孩子們打仗,處理孩子們之間的糾紛,很有一種領(lǐng)導才能,變成正義使者,而那些原先一直被他欺負的孩子還從內(nèi)心特別地擁護他。這樣一個“孩子王”,在我們身邊,是不是也越來越少了呢?
電影結(jié)束了, 我想得更多地是應該怎樣去正確的引導孩子們在自由中的問題,因為孩子是年幼的,需要辨別是非,需要培養(yǎng)習慣,更主要是因為這是我平時做得不夠的、也常常得不到要領(lǐng)的地方。有時候因為忙碌和瑣事,沒有耐心引導孩子們的好奇心、探索欲,也沒有耐心用更理智的態(tài)度和方式對待孩子們的錯誤和自以為是的執(zhí)拗。這部片像場及時雨,讓我從中汲取了營養(yǎng)。
看著片中孩子成長的點點滴滴,是那么的熟悉,這些正是每天發(fā)生在自己身邊的事,可是當離開參與者的身份來審視他們時,覺得這些孩子可愛無比。我不禁反思:自己每天都穿梭在孩子們中間,每天都以“愛 ”的名義規(guī)定孩子只許這樣,不能那樣,是真的愛孩子嗎?是孩子們成長的過程中真正需要的嗎?片中大李老師用其尊重、平等、寬容的教育方法給了我啟示,也很好的闡述了“孩子是腳,教育是鞋”的含義。“腳”會長大,“鞋子”也要根據(jù)腳的需要進行調(diào)整,同時“鞋”又是“腳”的保護者,在教育這雙鞋的關(guān)愛、呵護下,作為腳的孩子才能得到真正意義上的舒適和自由。
片中的老師蹲下來和孩子說話 “我可以和你一起等嗎?”“棍子是你的,你有權(quán)利把它要回來”。“你覺得這樣可以嗎?”……一系列的語言,平凡的不能再平凡的,普通的不能再普通了,可它卻觸動著我們,試問自己平時我們做到了嗎?
片子中池亦洋敢罵老師、打老師、經(jīng)常欺負人,是讓其他小朋友懼怕的“小霸王” ,這樣一個孩子在一般人眼里一定是個壞孩子,但大李老師的話讓我很受震動,她說這個孩子身上有閃光的地方,他給其他的男孩子樹立了男性的榜樣,所以老師是帶著欣賞的眼光來看這個孩子的,但同時老師也從不放過任何一次“改造”他的機會。當時我就想,這樣一個聰明、個性鮮明的孩子,只要有了正確的教育方法,將來必定能成為不一般的人。確實在片子的后面,這個孩子帶著男孩子們打仗,處理孩子們之間的糾紛,很有一種領(lǐng)導才能,變成正義使者,而那些原先一直被他欺負的孩子還從內(nèi)心特別地擁護他。這樣一個“孩子王”,在我們身邊,是不是也越來越少了呢?
電影結(jié)束了, 我想得更多地是應該怎樣去正確的引導孩子們在自由中的問題,因為孩子是年幼的,需要辨別是非,需要培養(yǎng)習慣,更主要是因為這是我平時做得不夠的、也常常得不到要領(lǐng)的地方。有時候因為忙碌和瑣事,沒有耐心引導孩子們的好奇心、探索欲,也沒有耐心用更理智的態(tài)度和方式對待孩子們的錯誤和自以為是的執(zhí)拗。這部片像場及時雨,讓我從中汲取了營養(yǎng)。
上一篇:用游戲的手段來提高教學活動興趣
下一篇:與孩子一起在角色扮演中快樂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