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長方體表面積數學教學反思
作為一名到崗不久的老師,我們的任務之一就是教學,寫教學反思能總結我們的教學經驗,教學反思我們應該怎么寫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長方體表面積數學教學反思,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1、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
在教學長方體和正方體表面積時,我讓學生在課前收集了一些不同材質、大小不同的長方體物件,以制作這些物體需要多少材料這個實際問題入手展開教學,然后讓學生思考,想辦法,動手剪,展開后求出展開圖的總面積即可,從而揭示表面積的概念。學生對學習材料本身是非常熟悉的,因而感到很有興趣,在課堂教學中保持著比較活躍的思維狀態(tài)。課堂教學目標的實施非常順利。課后,布置學生進行課外實踐作業(yè),尋找生活中的不同材質、不同大小的長方體物件,分析制作這個物件需要材料的多少與長方體、正方體表面積計算的聯系。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觀察、思維、實踐能力。
2、抓住事物的本質特征展開教學。
在教學表面積的計算方法時注意引導學生依據長方體和正方體的面的特征展開教學。通過對長方體正方體教具的觀察、測量、計算來體驗探究表面積的整個過程。在教學過程中,還結合學具,讓學生在長方體、正方體學具上標出長、寬、高,然后思考相對的面面積怎么求,從而讓學生逐步養(yǎng)成一一對應的數學思想。
3、強化技能訓練,練好解決實際問題的基本功:
由于表面積教學已不再死定計算公式,這也為提高學生解決實際問題能力所必須。因而在教學中,我關注了學生作圖能力的訓練,從開始的看圖說數據,到根據數據畫草圖,再由看數據想圖形,在這個訓練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同時讓學生有利于提高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4、聯系生活實際解決問題
為了培養(yǎng)學生解決問題的靈活性,我設計了多個與生活息息相關的素材,如要制作一個電視機罩需要多少布、制作一個金魚缸需要多少玻璃、一個牛奶盒要包裝四周需要多大的包裝紙等等,讓學生根據實際情況思考到底要求哪幾個面的面積總和,然后選擇有關數據進行計算,靈活解決實際問題,二不是死板的運用知識。
在教學過程中出現的一些問題:
1、學生生活經驗還有所欠缺:從一些作業(yè)中發(fā)現有的學生在解決實際問題的時候,有些同學很難與實際物件聯系起來。比如房屋的通風管,由于缺乏觀察生活的習慣,有的同學計算使用鐵皮時計算了6個面的面積。還有些同學缺乏空間想象力,還是分不清楚具體的面應該怎樣求才是它的面積。特別是一些拓展創(chuàng)新題,更是讓不少學生感到困難。學生缺乏耐心細致,做不到具體情況具體分析,區(qū)別對待,因而在解決實際問題時,失誤較多。
2、學生對詞語表述的理解能力比較弱:例如橫截面、占地面積、周圍所蘊涵的數學內涵還不夠理解,影響了解決問題的效果。
【長方體表面積數學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長方體表面積》教學反思07-24
長方體的表面積教學反思07-04
長方體的表面積教學反思通用版10-07
《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表面積》教學反思08-13
數學課《圓柱的表面積》教學反思12-27
圓柱的表面積教學反思06-20
“圓柱的表面積”教學反思09-08
圓柱的表面積教學反思01-10
《圓柱的表面積》教學反思0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