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教案7篇(熱)
作為一名默默奉獻的教育工作者,往往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那么你有了解過教案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語文教案7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語文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了解人物獨具魅力的真性情,努力做一個自然真實的人。
2.學習本文抓特征、用細節(jié)刻畫人物的方法。
【教學重難點】
用細節(jié)描寫刻畫人物。
【課時安排】
一課時
【教學過程】
。ㄒ唬z查預習
1、作者簡介:
汪曾祺( 1920---1997 ),當代作家,江蘇高郵人。 1939 年考入昆明西南聯(lián)合大學中文系,深受教寫作課的沈從文先生的影響。著有小說集《邂逅集》、《羊舍的夜晚》、《汪曾祺短篇小說選》、《晚飯花集》、《寂寞與溫暖》、《茱萸集》等。散文集有《蒲橋集》、《塔上隨筆》等。文學批評集有《晚翠文談》以及《汪曾祺自選集》等。其代表作也是其獲獎小說是:短篇《受戒》、《大淖記事》,這些小說都是以散文筆調(diào)寫出了家鄉(xiāng)五行八作的見聞和風物人情、習俗民風,富于地方特色,屬于民俗風情小說。其散文“記人事,寫風景,談文化,述掌故,兼及草木蟲魚,瓜果食物,皆有精致。兼作小考證,亦可喜。娓娓而談,態(tài)度親切,不矜持作態(tài),文求雅潔,少雕飾,如行云流水!蔽闹惺冀K貫注著互融相濟的儒道文化思想,因此被稱為“二十世紀最后位士大夫”。
。ǘ┙鹪懒兀1895-1984)中國哲學家、邏輯學家。字龍蓀,浙江諸暨人士,生于湖南長沙。從事哲學和邏輯學的教學、研究和組織領導工作,是最早把現(xiàn)代邏輯系統(tǒng)地介紹到中國來的邏輯學家之一。把西方哲學與中國哲學相結(jié)合,建立了獨特的`哲學體系。培養(yǎng)了一大批有較高素養(yǎng)的哲學和邏輯學專門人才。現(xiàn)設立有金岳霖學術基金會。
著有:《邏輯》、《論道》和《知識論》。 其中《論道》,其原創(chuàng)性思想之豐富,在中國現(xiàn)代哲學中罕見其匹,被賀麟稱為“一本最有獨創(chuàng)性的玄學著作”。
而《知識論》更在中國哲學史上首次構(gòu)建了完整的知識論體系。
2、基礎知識:
1汜水 演繹 脖頸 呢帽 不肖
甘霖 邏輯 接觸 跳蚤 興奮
麂皮夾克 熙熙攘攘 鰥寡孤獨
2、根據(jù)字音寫出漢字:
枯zào jiàn賞 xiàng貌 深居jiǎn出
nài心 細jūn 屋yán 一fù鏡片
3、理解詞語
談吐 深居簡出
熙熙攘攘 一時無二
4、自主學習,整體把握文本,感知人物形象
。1)請用一個詞概括金岳霖先生給你的印象。
。2)金岳霖先生“有趣”表現(xiàn)在哪些方面?請簡要概括
【課堂學習】
1、從這些趣事中可以看出金岳霖先生什么性格特征?
2、“有趣”是金先生的主要特色,在其身上,還有重情的一面,試作分析。
3、找出文中的細節(jié)描寫,體會其妙處。
【拓展延伸】
同學們上學多年,一定遇到過許多老師同學,寫一段文字,通過細節(jié)描寫,寫出他們的個性特點。(100字左右)
【小 結(jié)】
語文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1、理解重點詞句、讀懂課文內(nèi)容。
2、了解馬良用神筆做了哪些事情?哪件事最讓你感興趣?
教學難點:
馬良用神筆做了哪些事情?哪些事最讓你感興趣?為什么?
教具準備:
投影幻燈、錄音磁帶
教學過程
一啟發(fā)談話,導入新課
什么是童話呢?
童話是通過非常豐富的想像、強烈的夸張、神奇的幻想等手法來塑造形象、反映生活的兒童故事。
今天,我們學的課文《神筆馬良》就是這樣一篇童話故事。作者運用了超現(xiàn)實的夸張和幻想,給馬良除惡安良的言行增加了新奇神秘的色彩,使故事的情節(jié)更加曲折離奇,全文充滿了兒童情趣。使我們閱讀時,更覺得親切、生動、有趣。
二抓住重點詞句,理解課文內(nèi)容(用投影燈打出重點詞語)
1、哪些語句描寫馬良喜歡畫畫,找出來讀一讀。
學生說。
教師引導:大官和畫師是怎樣表現(xiàn)的.?他們說了些什么?采取了什么行動?讀讀課文。
學生說。
教師講:馬良只是生氣嗎?他又是怎樣做的呢?齊讀第4、5兩個自然段課文。說一說你從中體會到了什么?
學生說。
2、馬良怎樣得到一枝筆?讀讀課文。
學生說。
教師引導:馬良得到一枝筆,他的表現(xiàn)怎么樣?他怎樣做的呢?
學生說。
3、馬良有了這枝神筆,他又是怎么做的呢?(分小組討論討論)
學生討論。
教師引導:馬良用這枝神筆,為窮人做了那么多事情。而大官讓他畫金元寶,他一動不動。大官又怎樣呢?
學生說。
教師講:“假裝”是故意作出某種動作和姿態(tài)來掩飾真相的意思。大官親自給馬良松綁,這是一種假象,他真正的目的是什么?請同學們想一想。而馬良又是怎樣對待大官的呢?請同學們自由讀課文,從“馬良想奪回神筆”到“山一樣的海浪不斷地向大船壓去!保ǚ配浺簦
學生說。
4、齊讀最后一個自然段,說一說你的體會是什么?
學生說。
三板書設計
神筆馬良
喜歡畫畫畫耕牛
刻苦練習用神筆為窮人畫水車
盼望有筆要什么有什么
對大官畫大海
四作業(yè)設計
1、朗讀喜歡的自然段。
2、填量詞
一()神筆一()金山一()搖錢樹
一()公雞一()畫一()老爺爺
3、積累四個字的詞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語文教案 篇3
第一課時
一.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第2—4自然段,《莫高窟》第一課時教學設計。
2.學會本課生字,綠線內(nèi)的生字只識不寫。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會用“有……有……有……還有……”造句。
3.能用課文中的句子概括自然段的意思。
4.理解課文內(nèi)容,憑借課文具體的.語言材料,體會“敦煌藝術寶庫”在世界文化史上的地位,增強民族自豪感。
二.教學重點、難點:
1.理解課文第二至四自然段,有感情地朗讀、背誦。
2.學習圍繞中心句把內(nèi)容寫具體的方法。
三.教學時間:三課時。
一.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2.學會本課生字,綠線內(nèi)的生字只識不寫,小學五年級語文教案《《莫高窟》第一課時教學設計》。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給課文分段。
二.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揭示課題。
同學們,在我國甘肅東南有一個著名的石窟,叫莫高窟,也叫“千佛洞”。相傳前秦建元二年僧樂開始鑿窟造像。經(jīng)歷隋唐以至元代,均有修建。今天,我們來一起學習《莫高窟》這篇課文,欣賞這座石窟燦爛輝煌的藝術文化。
(二)初讀課文。
1.聽課文錄音,注意生字的讀音。
2.生自學課文。
3.檢查自學效果。
。1)生字詞正音。
威風凜凜 精妙絕倫 瑰麗 記錄 銀弦 藝術殿堂 衰落 敦煌 佛像 惟妙惟肖 描摹 遨游 帛畫
。2)釋詞。
惟妙惟肖 精妙絕倫 瑰麗 描摹 引人注目 舉世聞名
(3)提問:課文描寫了莫高窟里的什么文物?
師板書:彩塑
壁畫
藏經(jīng)洞
(三)給課文分段。
1.提問:
。ǎ保┱n文第一自然段與最后一個自然段分別講了什么?
。ǎ玻┠男┳匀欢慰梢院喜橐欢危
。ǎ常⿲W生標出分成的三段。
(四)指導寫字。
壁畫
藏經(jīng)洞
語文教案 篇4
一、教學目標
1、正確認讀本課11個生字,正確、美觀書寫10個生字,會區(qū)分使用多音字“分”的兩種讀音。
2、學生從整體感受出發(fā),抓住感受品詞析句,讀中感悟、反復品味,從而享受語言的熏染、習得語言、發(fā)展語感。
3、受到同一樁事可以各有道理,只是思考的角度不同的啟示。
二、教學重點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nèi)容。
三、教學難點
抓住感受點品詞析句,讀中感悟。
四、教學過程
。ㄒ唬⿲胄抡n
花的美麗會讓我們留戀忘返,樹的偉岸會讓我們贊不絕口,你見過哪些樹呢?你們見過榕樹嗎?(介紹榕樹)在小樹子家的門外有一株老榕樹,但圍繞這株老榕樹發(fā)生了兩件有趣的事情,到底發(fā)生什么事了呢?今天我們來學習《一株老樹和兩個怪人》。
。ǘ┲v授新課
我們先來讀課文,要求學生大聲地朗讀課文,并思考這篇課文主要講的是什么事情。讀后回答:“這株老樹”指的是什么?它長成什么樣子?學生再讀課文,并用筆畫出描寫老榕樹的句子。文中寫到它和許多老榕樹一樣盤根錯節(jié)、根深葉茂,但又說它古怪,什么叫做“古怪”呢?(學生回答)文中是怎樣描寫它的古怪的?想象一下這株老榕樹長成什么樣子,并用筆把它畫一畫。
圍繞著這株老榕樹,發(fā)生了哪兩件有趣的事呢?(讀課文,小組討論思考)
當?shù)谝晃宦每涂吹竭@株老榕樹時,他是怎樣做,又是怎樣說的`呢?請同學們再次讀課文,并劃出重點地語句。齊讀第一位旅客說的話。
這株老榕樹使第一個旅客想起了那些堅強的人,不禁想它致敬。可是當?shù)诙宦每涂吹竭@株老榕樹時,他是怎樣做,又是怎樣說的呢?(學生朗讀)
對同一件事情,卻有不同的看法!熬烤孤犇囊粋人的才對呢?”你們能回答小樹子的問題嗎?默讀課文,和同學們交流你的看法。
(三)擴展
假如你見到這株大榕樹,你會怎么想?怎么做呢?
(四)總結(jié)
通過這篇課文的學習,你悟出了什么道理?
語文教案 篇5
教學目標
1、能夠辨別和篩選重要信息和材料;能夠把握文中的關鍵句,進而整體把握文章的結(jié)構(gòu)層次和作者的觀點態(tài)度。
2、了解達爾文及其進化論,學習達爾文尊重客觀事實、深人細致、嚴肅認真的科學態(tài)度和刻苦鉆研的精神。
教學重難點
1、重點:掌握篩選信息、整體把握的方法。
2、難點:如何提高學生對說明性文字的閱讀興趣。
教學方法
1、點撥引導。通過對疑難點的點撥,引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
2、講練結(jié)合。通過練習提高文本閱讀的可操作性。
教學思路
一、導語設計
恩格斯《在馬克思墓前的講話》一文中,把達爾文發(fā)現(xiàn)有機界的發(fā)展規(guī)律和馬克思發(fā)現(xiàn)人類歷史的發(fā)展規(guī)律相提并論。一百多年前,達爾文的思想改變了人們對世界的看法;一百多年來,這種思想影響了一代又一代的人。作為跨世紀的新一代,你了解達爾爾文嗎?你知道進化論嗎?今天我們就一起來打開達爾文的進化論之門。
。ㄕf明:導入的藝術在于誘發(fā)興趣。產(chǎn)生動力。本課采用質(zhì)疑導入法,力求達到舊中有新,新舊聯(lián)系。)
二、研習課文
1、整體把握,理清思路。
。1)速讀課文,篩選出作者闡明的關于物種起源問題的兩個主要觀點。
。2)學生相互交流各自對文章結(jié)構(gòu)和段意的理解,并用簡潔的語言概括段意。
(說明:通過速讀。整體感知文章并初步篩選出文章的關鍵句及主要觀點;通過討論交流,理清文章結(jié)構(gòu),整體把握全文;通過簡潔的段意概括,旨在培養(yǎng)學生提煉觀點、準確表達的語用能力。)
2、局部解讀,把握文中關鍵句。
學生自主圈點勾畫文中的.關鍵句,然后分組討論,再集體交流。
。ㄕf明:篩選關鍵句,這一教學目標的實現(xiàn)也許并不難。但如何篩選得正確、準確,就需要教師作一定的方法指導。)
3、理解并解釋文中重要句子的含義。
組織學生從文中找出難以理解的長句,并從信息篩選、挖掘的角度進行討論分析。
4、分析評價作者在文中的觀點和態(tài)度。
思考:這篇“導言”主要說明了《物種起源》的寫作經(jīng)過和作者對物種起源問題的一些基本看法。透過說明文字,我們可以看到達爾文怎樣的一種精神和人格魅力?在文章中找出能夠體現(xiàn)這種精神的文字。
。ń庹f:從對文字的表層意義的闡明深入到對文字的深層含義的探究,從了解偉大的科學家的基本觀點、理論深入到追求他的精神世界、人格魅力,這不僅在于完成情意目標的內(nèi)容,也是在提升解讀文章的一種能力。)
三、布置作業(yè)(略)
科學客觀地進行教學設計
閱讀了三位老師對達爾文《<物種起源>導言》所作的教學設計(我覺得這樣定位比較恰當,說成案例,沒有經(jīng)過課堂教學實踐;倘若說成教案,又失之于過于傳統(tǒng)),有一種明顯的感覺,實在、有序、切合實際。達爾文是世界著名科學家,他的文章和他的研究態(tài)度是一致的,嚴謹而踏實,科學而深刻。用他的文章進行篩選信息能力的培養(yǎng),自然適宜采用以上的教學設計方案。
具體說,三例設計的共同特點有:
第一,在進行單元重點學習的同時,能引導學生學習作者獻
身科學事業(yè),尊重客觀事實,嚴肅認真地進行科學研究的態(tài)度。把語文能力的培養(yǎng)與對學生進行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的培養(yǎng)有機地結(jié)合了起來。
第二,注重引導點撥,使學生能夠以文本為依托,運用比較的方法、探究的方法,由淺入深地進行篩選信息和品味語言能力的練習和培養(yǎng)。
第三,能合理地選用多種媒體,在提高課堂教學直觀性的同時,擴大教學容量,恰當?shù)貫榻虒W服務。
另外,“方案一”注重從學生的知識和認知實際出發(fā),開展多種形式的課堂活動,如在導入課文學習時,以問題的形式,引起學生學習說明文的興趣;為加強學生有目的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先進行無目的閱讀活動,使學生明白要準確地進行信息篩選,必須養(yǎng)成有目的閱讀的習慣;結(jié)合課文學習,開展研究性學習活動,將閱讀與寫作有機地結(jié)合起來。
“方案二”重在調(diào)動學生參與課堂活動的積極性,以培養(yǎng)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精神;課外作業(yè)的設計極具匠心,富有創(chuàng)意,既有拓展性閱讀的要求,也有結(jié)合現(xiàn)實對達爾文“進化論”思想進行探究性、開放性思考的要求,突出了對學生思辨能力的培養(yǎng)。
“方案三”強調(diào)新舊知識的聯(lián)系,導語設計富有啟發(fā)性和趣味性,提高了學生對語言平實的說明文的學習興趣,并通過課外閱讀材料進行了篩選信息能力的遷移訓練。
當然,三篇“方案”還存在一些問題,比如,雖然教學設計的各個環(huán)節(jié)附有簡短的說明,補充交代了設計的目的,但是無論格式還是內(nèi)容都顯得有些陳舊,不像已經(jīng)開展新課程實驗的義務教育階段的教學設計那樣,充滿了教師的智慧和創(chuàng)意,凸現(xiàn)出新課程給課堂教學帶來的活力和變化。盡管我們寫出的只是一篇課文的簡單的教學設計,或叫備課時的教學設想,教師對課文教學目標的確定,對重點難點的處理,對教學程序的安排不能缺少,但是還要在各個環(huán)節(jié)中突出學生這一學習主體,比如學生的認識、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學生在接觸問題時可能會有的想法和疑難,我們應該采用怎樣的方法,幫助和引導學生怎樣解決這些問題,等等。對一切如果沒有充分的估計,很可能會在教學活動中出現(xiàn)問題。
語文教案 篇6
教學目標
1.了解“斑紋”的內(nèi)在含義,把握行文思路,揣摩詩意的語言,賞讀多種寫作手法。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充分領悟本文的哲理和情感。
3.熱愛自然,敬畏自然,學會以平視的角度和深度的情感體驗來看待自然和生活。
教學重點
1、深刻理解“斑紋”的內(nèi)在含義。
2、了解自然界以及人類社會的各種“斑紋”。
3、揣摩本文詩意的語言。
教學難點
1、理解富于思考的哲理性語言。
2、以深度的情感體驗來看待自然,熱愛自然,敬畏生命,。
教學建議
文本研習。二課時。
課前預習
1.詞語積累:
逶迤 斑斕 盤踞 螺旋 匍匐 巢穴 慵懶 蝰蛇 蓑鲉 鷹隼 暈眩 青睞 婆娑 精湛 偏袒 強悍 接壤 醞釀 哺育 脖頸 顫抖皰疹 蠱惑 罪孽 犁鏵 老趼 碾砣
2.列出文中圍繞“斑紋”所寫的事物,思考 “斑紋”在文中的含義和特點。
3.圈畫出你認為寫得精彩的語句和你預習中沒有讀懂的語句。
教學過程與步驟
第一課時
一、導入課文
1、在打開書本之前,請先回憶預習時你對本文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2、你認為作者筆下的“斑紋”有何含義?
(這兩問學生自由回答,目的一是檢查預習,二是為下面有效研讀文本作鋪墊。)
二、研習文本
全文圍繞“斑紋”描寫了哪些妙趣橫生的事物和現(xiàn)象?請按順序一一標出,并注意作者是順著怎樣的思路來展開文章的。
三、課后思考
文中有些語言片斷富于詩意,請找出來多加誦讀,仔細品味。
第二課時
一、朗讀課文最后四小節(jié),體會“斑紋”在這些段落中的含義。
1問:前面我們已經(jīng)了解到在作者的筆下動物界的斑紋,客觀存在的其他斑紋,如何理解這里所說的'“大地都是有斑紋的”,“斑紋無所不在,就像我們有意修飾并損害的生活”?
明確:大地是有斑紋的:一年四季,春耕夏種秋收冬藏,大地四季留下的“斑紋”預示著自然規(guī)律。
生活是有斑紋的:生活的印記,情感的體驗,生存的狀態(tài),“修飾”過的生活,留下美的痕跡;“損害”過的生活,留下悔恨或丑陋的記憶,這些都可以形成“斑紋”,“斑紋”無所不在。
2問:作者最后以“因為距離的遙遠,在神的眼里,我們,不過是一些斑點”結(jié)尾,你怎樣理解?
明確:這里的“神”,可以理解為神秘的自然,或者自然規(guī)律。
以“我”看待自然,自然界和人類生活中存在許多“斑紋”;換一個角度來看,距離遙遠,生命渺小,眾生平等!拔覀儭币膊贿^是大自然的一個組成部分,“斑紋”就是我們的生存狀態(tài)!拔覀儭钡囊磺猩,愛恨悲歡,也都符合大自然生生不息的規(guī)律。
這里既揭示出情感的體驗、生存的狀態(tài)是鐫刻在每個人身上的斑紋的這里,又流露出人與自然平等相處、和諧共存的理想和情懷。作者對大自然懷有一種敬畏之心,對主宰一切的自然規(guī)律進行了禮贊。
語文教案 篇7
教學要求:
復習鞏固本單元學過的生字詞,培養(yǎng)語感。訓練學生正確使用關聯(lián)詞語
訓練學生把句子寫連貫,把意思表達清楚,前后一致。
教學重點:擴大學生閱讀量,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讀寫結(jié)合,提高學生寫作水平。
口語交際訓練鼓勵學生聯(lián)系實際說出自己的看法。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教學時間:11月12日星期一
教學內(nèi)容:完成1-4題
過程:
一.獨立完成1-4題。提醒學生注意審題
二.交流:
1、2題略
3題:先引導學生讀懂句子,了解前后句子之間的關系,在選擇關聯(lián)詞語填空。
常間關聯(lián)詞語有:
假設關系:如果……就……
即使……也……
條件關系:只有……才……只要……就……無論……都……
填好后引導學生讀句子。
4題:交流時強調(diào)學生說明理由。
三.作業(yè):完成以上練習
教學反思:學生對關聯(lián)詞語中的“即使……也……”運用不好,對句子間的前后關系把握不好。第四題的形式學生比較生疏,需要教師蔣介、引領、指導后在獨立完成。
第2課時
教學時間:11月13日星期二
教學內(nèi)容:完成閱讀和口語交際練習
教學過程:
一.獨立讀文完成問文后練習
二.交流:1-3題略
1.練習有感情朗讀課文。
2.歸納課文的主要內(nèi)容:
報告一:山雞媽媽孵不出小山雞,因為吃了噴了農(nóng)藥的野草和種子,身體也有了農(nóng)藥。
報告二:燕子在哭泣,因為它的老伴吃了打過農(nóng)藥的害蟲,中毒死去了。
報告三:石油污染了海面,海鷗的羽毛被石油粘住,再也飛不起來了。
報告四:由于工廠的黑煙多,形成了濃霧,小鳥迷失了方向,請求幫助。
三:口語交際練習
課前布置:搜集環(huán)保問題及采取的措施
練習生活實際談談環(huán)境破壞給人類帶來的災難
教學反思:學生能根據(jù)短文內(nèi)容和自己了解的知識,體會出小鳥的心情,能讀出感情。學生口語交際有的說,但是說的內(nèi)容提過簡單,不能結(jié)合生活實際談出自己的做法。
第3-4課時
教學時間:11月15星期四
教學內(nèi)容:作文指導
教學過程:
一、復習《鳥的`偵查報告》的寫法
1、報告是由若干個小故事組成。
2、每個小故事都是根據(jù)自己觀察到的現(xiàn)象再加上合理的想象構(gòu)成的一個個小童話。
3、每個小故事都是圍繞一個主題——環(huán)境污染給鳥類帶來的災難
4、報告從“農(nóng)藥”“石油”“黑煙”三個角度談環(huán)境污染問題,線索清晰明了
二、引導學生審題明確本次作文要求。
1、寫一篇偵查報告,內(nèi)容自選。
2、結(jié)合口語交際的內(nèi)容確定寫作素材,可以寫看到的也可以寫想到的事
題目自擬
3、題材:可以寫童話也可以寫記敘文。
4、圍繞環(huán)保主題表達出真情實感
5、內(nèi)容具體,語句通順。
教學反思:學生習作語言的條理性差,應該更多的讓學生課下搜集資料,了解的更多,口語交際才能說出真情實感,寫作才能做到言之有物,條理清楚。
【語文教案】相關文章:
語文優(yōu)秀教案優(yōu)質(zhì)教案語文10-06
有關語文教案范文 語文優(yōu)秀教案09-02
《語文樂園》語文教案11-20
語文教案01-19
語文教案01-19
語文教案01-19
語文教案01-19
語文教案01-20
語文教案01-21
語文教案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