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合唱訓練教案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合唱訓練教案
作為一位無私奉獻的人民教師,可能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教案是教學藍圖,可以有效提高教學效率。怎樣寫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合唱訓練教案,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合唱訓練教案 1
一、教學目標
1、全面掌握基本的唱歌技巧
2、培養(yǎng)學生的音樂欣賞能力
3、鼓勵學生通過音樂來表達自己的情感和意愿
二、教學內容
《青春修煉手冊》
三、教學方法
1、仿唱
2、雙聲部分唱
3、合唱
四、教學步驟
1、教師播放本演唱的示范音頻,引導學生認真聆聽。
2、教師分段教唱,學生仿唱。
3、帶領學生用擬音練習雙聲部唱法。
4、小組齊唱。
5、合唱展演。
思考題:你從本曲首次學唱時,到現(xiàn)在已經唱了多少遍,對于這首歌你有什么樣的感受?你覺得這首歌的唱法和發(fā)聲技巧有什么值得學習的地方?
五、教學指導
1、聲符要脫離身體,如用嘴唇練習發(fā)響的“ok!”會比用氣息進行口型鍛煉更有效。
2、生活中,我們要學習多聽、多發(fā)現(xiàn),多思考,使我們的`音樂思維更加靈活,音樂哲學更加深刻,演唱時才更容易感受到音樂的情感能量。
六、教學效果
經過本次合唱教學,學生們掌握了基本的唱歌技巧,培養(yǎng)了音樂欣賞能力,有些學生還能夠借助音樂來表達自己的感情和意愿,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七、教學反思
基于全員掌握和理解的情況下,教學耗時偏長,在后續(xù)教學時需進一步優(yōu)化教學方法和語言,加強授課的辨證思考能力。同時,學生們始終需在教練與老師的引導下進一步訓練練習,并常常進行反思。
合唱訓練教案 2
一、教學內容
1、介紹合唱隊聲部的和諧
2、介紹音量的控制
3、如何發(fā)出美好的聲音
4、學唱合唱《四季的問候》的樂譜。
二、教學目的和要求
1、通過對合唱隊音量的了解,讓學生知道掌握輕聲唱法的重要性。
2、通過理論和實踐欣賞,了解泛音的作用。
3、了解發(fā)聲時起聲、半聲、輕聲和抑制聲的原理及運用。
4、分別唱好《四季的問候》樂譜的第一樂段。
三、教學步驟和方法
1、介紹適合合唱作品的音量。
很多作品都要通過小而弱的音量來表現(xiàn)內容,造成力度的對比音量大的歌手必須善于控制自己的歌聲,以免破壞整個聲響效果。弱聲時要求更集中、更有力、更有緊張度。因此,隊員應該掌握半聲、輕聲、抑制聲的唱法;學會隨時調整力度,做到強而不噪,弱而不虛,使演唱符合整個色調的變化要求。
1、音色
通過對共鳴的泛音的調節(jié),使音色有靈敏而多樣的變化能力,或濃或淡,或明或暗,能高亢激越,能深沉委婉,有極大的適應性,能根據(jù)音樂內容而作出變化,這些變化又統(tǒng)一在色調處理之中。
2、發(fā)聲
歌唱的聲音有音質、音高和音量的要求,還有色調處理的起伏變化,要調動所有與發(fā)聲有關的器官參加工作,而且正確靈活地配合動作,才能實現(xiàn)演唱的發(fā)聲。
(1).起聲——有“激起”和“舒起”兩種,唱歌時主要用“激起”,這種發(fā)聲需要聲帶靠攏,意識中想好了音色,音高和音量的要求、把韻母和共鳴器官的位置都準備好,用符合情緒要求的恰如其分的氣流突然沖擊聲帶,使聲帶振動而發(fā)出聲音。起聲要求音頭準確、整齊而有彈性,干凈清脆,不能帶有“舒起”所特有的沙啞聲,防止臃腫無力的起聲。半聲、輕聲和抑制聲都屬于弱的音響,但是方法和效果是不同的。半聲指演唱時較少使用本嗓,通過飽滿而有彈性的`氣息支持,均勻節(jié)制而富于流動感地控制聲音。這種音色的穿透力很強,凝聚并有良好的共鳴,使較遠距離的觀眾也能清晰地聽到柔美的傾訴,常?虅澰娨、神秘、夢幻的意境;輕聲指使用正常唱法減少音量的技巧,屬于色調處理中的力度對比,優(yōu)美而含蓄;抑制聲更側重于表情意義,用有力的氣息支持著短個唱詞的始終,與半聲唱法相比較,顯得多用本嗓而不過于強調共鳴,往往表現(xiàn)悲傷、憤怒、痛苦這類情感。成熟的合唱隊能默契地運用這些技巧,并且與咬字吐字等其他技術結合起來,完美地表現(xiàn)音樂內容。
(2).共鳴——歌唱的時候,人體的喉腔、咽腔、鼻控、口腔、胸腔、頭腔(包括前額和兩顴)都起著共鳴作用,由聲帶產生的基音p通過這些共鳴可以增大音量,改變音色,使演唱不太費力而達到很好的效果。其中喉腔、咽腔和口腔都是可以靈活調節(jié)約。頭和身體的姿勢也影響著共鳴。通過訓練,合唱隊員可以隨著不同的音量、音色要求,隨時把共鳴調整到最佳狀態(tài),這是一門相當復雜的藝術,很多聲樂藝術家畢生探索聲樂的奧秘。我們不可能要求每個合唱隊員都是歌唱家,但是一些基本知識還是應該掌握的。指揮在排練合唱時應該結合一些基本技術要素來使其統(tǒng)一,以取得良好的合唱共鳴。
4、學唱《四季的問候》
。1)、第一、二聲部分別學唱譜。
(2)、第一、二聲部合唱歌譜。
(4)、鋼琴分別彈奏第一、二聲部,二聲部試著合唱歌譜。
合唱訓練教案 3
一、教學目標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學唱歌曲《青蛙合唱》,感受歌曲中音的高低變化,進一步樹立學習音樂的興趣。
【過程與方法】
學習過程中運用聆聽、表現(xiàn)、模仿、合作等方法,學生能夠完整表現(xiàn)歌曲并建立音樂感知能力。
【知識與技能】
能夠認識音的高低;模仿小青蛙和老青蛙的聲音,感受大自然中的音響。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
能夠完整地演唱歌曲。
【難點】
模仿小青蛙和老青蛙的聲音,感受大自然中的音響,并了解音的高低。
三、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
創(chuàng)設情境,模仿青蛙的叫聲,提問學生:這是哪一種動物的叫聲?
學生自由發(fā)言。
教師總結:剛剛老師所表現(xiàn)的是青蛙的叫聲,同學們有沒有仔細聆聽過青蛙的叫聲呢?今天我們要學的就是青蛙們的合唱。
引入課題,《青蛙合唱》。
(二)感受體驗
1.初聽歌曲
并設問:歌曲的情緒和速度是怎樣的`?
學生自由發(fā)言。
教師總結:歌曲旋律比較歡快,速度為中速。
2.復聽歌曲
并設問:歌曲表現(xiàn)了什么樣的內容?你聽到了什么有特色的部分?
學生自由發(fā)言。
教師總結:這首歌曲描繪的是自然界中青蛙們的合唱,在歌曲當中有小青蛙和老青蛙的叫聲,自然界的聲音豐富多彩,接下來我們用自己的聲音來描繪一下大自然的聲音吧。
(三)學唱歌曲
1.教師范唱歌曲,學生小聲哼唱,同時身體跟隨旋律律動,感受音樂結構;
2.教師彈奏鋼琴,學生跟琴學唱樂譜,并提示學生注意旋律的走向;
3.學生自主討論后,教師講解旋律中的音分別從低到高,再從高到低進行;
4.教師在鋼琴上彈奏1和5的音,引導學生仔細聆聽,說一說哪個音比較高,哪個音比較低;
5.教師鋼琴彈奏旋律,請學生跟琴完整演唱曲譜;
6.教師引導學生模仿歌詞中小青蛙和老青蛙的聲音來朗讀歌詞;
7.教師引導學生詞曲結合完整演唱歌曲;
8.分兩組分別演唱小青蛙、老青蛙以及合唱部分,并進行分組評價。
(四)鞏固提高
教師將學生分小組選用自己喜歡的動物重新給歌曲填詞,提醒學生注意與組內其他成員的配合;
創(chuàng)編完成后請各組進行表演,并互相評價推選出最受歡迎的小組。
(五)小結作業(yè)
今天我們學習了歌曲《青蛙合唱》,體會到音的高低不同,模仿自然界中的聲音。希望同學們通過本課的學習能夠更加熱愛大自然,愿意傾聽大自然中不同的聲音。
請同學們課后收集其他關于小動物的歌曲,并在下節(jié)課進行分享。
【合唱訓練教案】相關文章:
合唱訓練教案09-20
怎樣指導合唱訓練01-12
童聲合唱訓練的方法10-18
少兒合唱氣息訓練方法11-16
基本的合唱訓練方法有哪些07-06
《青蛙合唱》教案12-02
小學合唱社團教案09-13
小學合唱社團教案范文09-14
小班音樂《青蛙合唱》教案0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