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入口免费视频_亚洲精品美女久久久久99_波多野结衣国产一区二区三区_农村妇女色又黄一级真人片卡

大班教案

時間:2024-01-14 11:36:41 教案 我要投稿

大班教案經(jīng)典[9篇]

  作為一名教師,可能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恰當?shù)剡x擇和運用教學方法,調(diào)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那么教案應該怎么寫才合適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大班教案9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大班教案經(jīng)典[9篇]

大班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通過多種平衡凳游戲,發(fā)展幼兒的靈敏、力量和協(xié)調(diào)性。

  2、培養(yǎng)幼兒積極思維、主動創(chuàng)想團結合作、富有責任感的品質(zhì)及遇事沉著冷靜、勇于克服困難的良好心理素質(zhì)。

  3、讓幼兒體驗成功的喜悅、運動的快樂。

  4、培養(yǎng)幼兒完整、連貫地表達能力和對事物的判斷能力。

  5、使小朋友們感到快樂、好玩,在不知不覺中應經(jīng)學習了知識。

  活動準備:

  平衡凳12條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1、活動手腕、腳踝

  2、熱身操

  二、基本部分

  1、幼兒自由選擇平衡凳,探索創(chuàng)造平衡凳的各種玩法。

  2、教師組織幼兒集中展示比較有新意和鍛煉價值的幾種玩法,并讓幼兒選出三種感興趣的進行練習。

  3、將選出的三種動作串起來,幼兒分成四隊進行平衡凳競賽。(兩遍)4、老師教授平衡凳趣味游戲①幼兒嘗試十人同時站上一條平衡凳。(如果都成功直接進入④)②擇優(yōu)示范,請他們談談為何能成功,并總結歸納出如下幾點:

  a、要穩(wěn)住重心,不要搖晃,不要推擠。

  b、多想到同伴,采取緊貼和側站的方式,以增加空間。

  c、間隔幼兒手臂互拉的技巧。

  ③請幼兒們再次活動,牢記同伴獲得成功的經(jīng)驗:控制平衡,站的姿勢,要有序。

  ④結合已有經(jīng)驗,增加難度,再次游戲。

  將兩條平衡凳并在一起,減小空間,讓二十名幼兒站上去。

 、萑绻。龑в變悍治鲈,再次嘗試。如果再次失敗,教師將協(xié)助幼兒完成,并告訴他們要注意的地方,然后再集體完成一次。

  ⑥如果成功,老師加入再玩一次。用表揚的方式告訴他們成功的所在。

 、咭黄鸶惺艹晒Φ南矏偅瑲g呼。

  三、結束部分

  “玩了半天,身體累累的吧?,現(xiàn)在兩個小朋友互相幫助按摩一下,放松放松”。

  (老師可對活動進行講評)活動延伸:

  和幼兒一起交流分享沒完成任務時的沮喪心情,及通過合作,互相幫助后全體站上平衡凳的喜悅心情,引導幼兒認識到只要開動腦筋,相信自己,團結合作,再大的困難也能克服。

  活動反思:

  幼兒在上本節(jié)課的'時候興趣特別的高,特別是讓孩子們從凳子上往下跳的時候,有幾個女生還是有些膽怯,在老師的一句鼓勵:“你可以的”,勇敢的跳下來了。在兩人、三人、四人站在一個椅子上時,充分發(fā)揮孩子們的思維,效果比較明顯,特別是體現(xiàn)了團結協(xié)作的精神。這節(jié)課達到了一定的成效。

大班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在理解作品的內(nèi)容的基礎上,通過動作表演,表現(xiàn)作品中人物的形象及其情感,并認識蘊藏在作品中的寓意。

  2、使幼兒理解詞匯:整容、偽裝、破綻。

  3、為幼兒創(chuàng)設想象和講述的機會,鼓勵幼兒大膽想象,創(chuàng)編故事結尾。

  4、通過語言表達和動作相結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5、能自由發(fā)揮想像,在集體面前大膽講述。

  活動準備

  狐貍、老狼的木偶個一、三用機、配樂故事磁帶、禮儀爆竹磁帶、背景圖、有關童話內(nèi)容的貼絨教具、活動偽裝服裝和眼鏡、狐貍等頭飾若干、角色表演所需道具四套

  活動過程

 。ㄒ唬┏鍪竞、老狼的木偶,引題:

  1、狐貍獨白:美容好,美容妙,美容賺錢有訣竅,今天是個好日子--鳴炮,(放禮儀爆竹磁帶、掀布簾)狐貍美容店今天開張了。

  2、老狼獨白:都說老狼壞東西,見了老狼就跑掉,幾天沒吃東西了,肚子餓得呱呱叫,聽說狐貍開了個美容店,老狼我快快去整容。

  3、教師告訴幼兒:"今天,老師給大家講個童話,名字叫《老狼整容》并讓幼兒說說什么叫“整容”。

 。ǘ┭菔窘叹,講述童話:

  1、教師演示活動貼絨教具,講述童話,講到狐貍說:"有了,我有辦法了,明天一定會成功!"

  2、提問:

  A、童話的名字叫什么?

  B、老狼為什么要整容?(講解偽裝的詞義)

  C、狐貍為什么要幫助老狼?

  D、偽裝的老狼騙過了小羊和小兔,可它為什么被老山羊和兔媽媽識破了真面目?(講解破綻的詞義)

 。ㄈ┙巧硌,感受作品人物的形象特點:

  1、了解故事中的具體角色。

  2、幼兒分成4大組,自選有關角色道具,在配樂故事的帶領下,邊聽童話,邊試著通過自身的動作,表現(xiàn)各角色的特點。

  3、組織幼兒,集中提問:

  A、這是怎樣的一只老狼,它美嗎?

  B、狐貍是個能干的美容師,你喜歡它嗎?

  (四)擴展想象,續(xù)編故事:

  1、教師運用貼絨教具繼續(xù)講述故事,當講到“眼看太陽西斜了,老狼才盼來一只很老很老的老山羊拄著拐杖一步一喘地走來了”時,教師再次中斷講述。

  2、引導幼兒續(xù)編故事的結尾部分。教師啟發(fā):“老山羊來了,接下來會發(fā)生什么事?老山羊有危險嗎?偽裝成羊的老狼有沒有被發(fā)現(xiàn)?”

  3、幼兒分成六個小組進行討論,讓已編出結尾的'幼兒在小組中講述。

  4、請個別小組代表上臺講述創(chuàng)編的結尾。

  5、教師演示教具講述童話的結尾。講述后告訴幼兒:“兇狠的老狼和狡猾的狐貍被聰明、勇敢的小動物們抓起來了,原來,虛假的、丑惡的人是一定要失敗的!

  活動延伸

  讓幼兒談談:“如果你是美容師,你會幫助老狼整容嗎?那你要幫誰整容、美容呢?”

  活動反思

  幼兒期是語言發(fā)展,特別是口語發(fā)展的重要時期。幼兒的語言能力是在交流和運用的過程中發(fā)展起來的,應為幼兒創(chuàng)設自由、寬松的語言交往環(huán)境,鼓勵和支持幼兒與成人、同伴交流,讓幼兒想說、敢說、喜歡說并能得到積極回應。幼兒的語言學習應在生活情境和閱讀活動中引導幼兒自然而然地產(chǎn)生對文字的興趣。

大班教案 篇3

  【設計意圖】

  跳繩,是幼兒冬季鍛煉、增強體質(zhì)、提高免疫力、預防感冒等疾病的一種很好的鍛煉方式。深得孩子們的喜愛。 跳繩不僅可以鍛煉幼兒的體質(zhì),還有利于幼兒心智發(fā)展,真是一項身心發(fā)展的雙益運動項目。

  【活動目標】

  1、能探索出繩子多種玩法掌握跳繩的基本技能發(fā)展幼兒的身體動作。

  2、活動中體驗創(chuàng)造性跳繩的樂趣發(fā)展幼兒的想象力與創(chuàng)造力,培養(yǎng)幼兒的合作意識與合作能力。

  3、幫助幼兒了解身體結構,對以后的成長會具有一定的幫助。

  4、學會保持愉快的`心情,培養(yǎng)幼兒熱愛生活,快樂生活的良好情感。

  【活動準備】

  錄音機、磁帶 一根繩子。

  【活動過程】

  1、幼兒聽《兔子舞》的音樂做熱身運動。

  2、聽老師口令練習跳躍及上肢動作。

  師;跳、跳、跳,幼兒跟著老師跳、跳、跳,原地雙擊此處師問;"還可以怎么跳?"引導幼兒向前跳、向后跳、向上跳、蹲跳、向左跳、向右跳、單、雙腳跳。

  3、上肢活動師繞繞臂,繞繞臂。幼兒跟著老師繞繞臂。

  師問"還可怎樣繞"引導幼兒向前饒、向后繞、單、雙手繞、舉起手臂繞等,發(fā)展幼兒動作的靈活性。

  活動開始;引導幼兒探索跳繩的多種玩法1、單人雙腳跳。幼兒兩人或三人一組,有人單腳跳繩,其他人跟著節(jié)奏數(shù)數(shù)?匆豢凑l跳的多。

  2、雙人雙腳跳。 兩人一根繩子,幼兒面對面,兩人同時雙腳一起跳,跳得多者為勝。

  3、幼兒自由結伴2人、3人或多人合作探索跳繩的玩法。

  長繩一根,兩名幼兒在兩頭搖動繩子,其他幼兒2-3 人一起跳?凑l跳得多,多者為勝。

  4、請幼兒相互交流合作玩游戲的方法。

  【放松整理】

  隨著音樂做"騎馬"的動作。

  【活動延伸】

  回家后與爸爸媽媽及小伙伴做跳繩的游戲。

  【活動反思】

  通過跳繩活動,不僅可以鍛煉幼兒的體質(zhì),還有利于幼兒心智發(fā)展,有助于幼兒體力、智力和應變能力的協(xié)調(diào)發(fā)展;能培養(yǎng)幼兒身體的平衡感和動作的節(jié)奏感。盡管在活動中有些幼兒動作不是很靈活,但是重在參與。在游戲的活動中培養(yǎng)幼兒的合作意識和合作能力,讓幼兒體驗合作游戲的快樂

  活動反思:

  1、在活動中,探索了繩子的多種玩法,充分調(diào)動了幼兒參與跳繩活動的樂趣,發(fā)展了幼兒的想像力和創(chuàng)造力。

  2、活動安排既有個人自由探索,又有小組探索,教師在幼兒自由探索時,能夠較多地觀察幼兒,發(fā)現(xiàn)幼兒找到的好的玩法,從而介紹給別的幼兒相互交流。通過小組探索,培養(yǎng)了幼兒的合作意識。

  3、作為教師在引導幼兒探索跳繩的玩法時,對能力弱的幼兒沒能有針對性的進行幫助和指導。

大班教案 篇4

  設計思路:

  我以小熊這一幽默、憨厚、幼兒喜歡的動物形象為線索,采取擬人化的手法,通過明快的節(jié)奏,通過畫面從而展現(xiàn)出小熊過橋的心理活動。有趣的情節(jié)畫面,能觸動幼兒的感情,扣住幼兒的心弦,使幼兒興奮。小熊不敢過橋的時候在想誰?烏鴉和流水是怎樣嘲笑小熊的?小熊最后能過橋嗎?這些問題都會引起幼兒的好奇,促使他們仔細觀察學習下去。淺顯的詩歌構思和富有情節(jié)形象的畫面,都非常適合幼兒的閱讀水平。

  這是一個通過小熊從不敢過橋,到通過自己的努力敢于過橋,前后不同的心理活動對比,萌發(fā)幼兒堅強、勇敢的個性。結合幼兒在閱讀學習方面的實際情況,不但提高幼兒的口語表達能力,而且還為幼兒積累了一定聽故事和閱讀圖書的經(jīng)驗,我在設計中并從技能,能力和態(tài)度等方面,提出了本次活動的目標,遵循感受理解,體驗遷移,想象創(chuàng)造的閱讀規(guī)律和幼兒的年齡特點,充分調(diào)動幼兒視聽說等多種感官,激發(fā)幼兒的閱讀興趣。

  活動目標:

  1、理解兒歌內(nèi)容,學習有感情的.朗讀。

  2、讓幼兒感受小熊過橋的心情,懂得要勇敢、自信地克服困難。

  3、知道在別人遇到困難時應該鼓勵幫助,而不譏笑。

  活動準備:

  經(jīng)驗準備:幼兒走過獨木橋的經(jīng)驗。

  物質(zhì)準備:課件《小熊過橋》、小熊一個。

  活動過程;

  1、談話,引起幼兒興趣。

  教師:你們走過獨木橋嗎?再走得時候有什么感覺?(幼兒自由發(fā)言,教師總結并交代兒歌的名稱)

  2、欣賞兒歌,初步了解兒歌內(nèi)容。

  教師:(1)小熊走到橋上怎么樣了?他心里有什么感覺?

 。2)頭上烏鴉在干什么?橋下流水怎么樣的?小熊怎么說的?

  (3)小熊過橋后是怎么做的?鯉魚看了樂得怎么樣?

  3、教師教幼兒學習兒歌《小熊過橋》

  4、討論:你們喜歡兒歌中哪一個小動物,為什么?小熊后來為什么能過橋?幼兒回答,教師總結。

  5、游戲:走獨木橋。

  活動延伸:

  在活動區(qū)投放小熊、小鯉魚等動物頭飾,讓幼兒分角色表演兒歌內(nèi)容。

  活動反思:

  《小熊過橋》這首兒歌雖然內(nèi)容較長,但這首兒歌富有情趣。根據(jù)我班幼兒的實際情況,我在活動中運用了相應的課件,讓孩子進行理解。而且在學習的過程中,我讓孩子根據(jù)自己的一些生活經(jīng)驗進行講述,讓幼兒體會小熊過橋的心情來幫助幼兒學習,整個活動我以幼兒為主體,調(diào)動幼兒的積極性,通過啟發(fā)引導,觀察討論,體驗的過程來快樂學習。從而讓幼兒懂得自己遇到困難要克服,別人遇到困難應鼓勵幫助的道理。

  活動目標:

  1.通過觀察圖片,了解小熊過橋的情感變化,學習有表情地朗讀詩歌。

  2.知道遇到困難要勇敢地面對,并想辦法解決。

  活動準備: ppt課件:小熊過橋

  活動過程:

  一、導入

  交流:

  小朋友你們見過橋嗎?是一座什么樣的橋?

 。ㄓ變河懻,發(fā)言)

  二、展開

  課件演示

  1.了解小竹橋的特點

 。1)小朋友看看這是一座什么樣的橋?

 。ㄐ≈駱颍

  (2)你們知道走在小竹橋上會有一種什么感覺嗎?

 。ㄗ層變鹤h一議)

  2.理解詩歌內(nèi)容,并引導幼兒思考和回答

 。1)誰來過橋了?

 。ㄓ兄恍⌒軄磉^橋)

 。2)小熊為什么不敢過橋? (竹橋搖、熊的膽子小)

  立不穩(wěn)、站不牢,走到橋上心亂跳。

 。3)小熊不敢過橋時,誰在笑它?怎樣笑它?

  頭上烏鴉哇哇叫,橋下流水嘩嘩笑。)

  (4)小熊遇到困難是怎么想的?

  媽媽、媽媽快來呀,快把小熊抱過橋。

 。5)誰來鼓勵小熊走過橋的?

  河里鯉魚跳出水,對著小熊大聲叫。

 。6)小魚是怎樣鼓勵小熊的?

  小熊小熊別害怕,眼睛向著前面瞧。

 。7)小熊是怎樣走過橋的?

  一二三、向前跑,小熊過橋回頭笑,鯉魚樂得尾巴搖。

  3.教師朗誦詩歌

  讓幼兒再完整地欣賞一遍詩歌,體會作品語言的優(yōu)美、明快,加深對情節(jié)的印象。

  4幼兒學習詩歌

  小朋友,你們和老師一起朗誦詩歌好嗎?

  讓幼兒有表情地跟讀詩歌。

  三、結束

  聯(lián)系生活實際,回憶生活中勇敢的事例。

  活動延伸

  組織幼兒到戶外走平衡木(獨木橋)。

大班教案 篇5

  一、設計思路

  自從我班開展主題系列活動“環(huán)保小衛(wèi)士”后幼兒積極性很高,并利用休息時間和家人一起去社區(qū)、公園等公共場合間被人們一起的垃圾,孩子們發(fā)現(xiàn)垃圾中最多的便是一些花花綠綠的包裝袋!袄蠋,這些花花綠綠的袋子真漂亮,扔了真可惜”提出“這些被遺棄的帶子,我們現(xiàn)在還能做什么?”于是生成了此次活動“有趣的袋子服裝”。

  二、提出問題

  這些用過的袋子,我們現(xiàn)在還可以用來做什么?

  三、探索與表現(xiàn)

  1、談話引入袋子,引導幼兒認識袋子的類別;

  2、談論:這些用過的袋子,我們現(xiàn)在還可以用來做什么?

  3、幼兒制作,教師巡回指導:

  A、探究制作方法;

  B、探究、服裝款式、美化新制服裝;

  4、幼兒介紹、評議自制的服裝,教師小結;

  5、教師與幼兒一起“服裝秀”;

  四、特別提示:

  1、活動中幼兒通過認識、感知、分類、操作、討論等一些劣活動,讓幼兒對袋子有了全新的認識,并通過廢物巧利用進一步培養(yǎng)了幼兒的環(huán)保意識;

  2、幼兒的動手能力有較大的差異,能力差的幼兒可能會產(chǎn)生挫敗感,對自己的能力產(chǎn)生懷疑,教師要特別注意和鼓勵、支持、幫助這些幼兒給他們降低難度和要求,保護這些幼兒制作的愿望和信心,感受過程的樂趣;

  3、注意培養(yǎng)幼兒的`表達能力,努力使每個幼兒獲得成功的體驗;

  4、幼兒在家長的協(xié)助下共同收集各種各樣的帶子并作分類(教師在活動前進行嚴格的消毒),確保幼兒有足夠的操作材料;

  5、出袋子外還必須準備多種輔助材料;如剪刀、繩子、雙面膠、泡沫塑料……等;

大班教案 篇6

  教學內(nèi)容

  語言:新奇的世界

  重點難點

  學習用新奇的眼光觀察周圍的世界

  對自己觀察的事進行描述

  教學目標

  1.聆聽故事,學習一新奇的眼光觀察周圍的世界。

  2.能以小老鼠的視角進行具體的描述。

  組織形式

  集體

  教學準備

  兒童經(jīng)驗基礎

  環(huán)境準備

  掛圖,故事磁帶

  過程與策略

  一、 教師講述故事開頭引出課

  1.出示掛圖一,教師講述故事開頭,引導幼兒想象。

  2.請幼兒將自己想象的樹林景象描述出來。

  3.教師小結幼兒的講述,并以概括。

  4.出示掛圖二、三、四,請幼兒將自己的的想象與畫面上呈現(xiàn)的場景結合起來描述。

  5.引導幼兒說說,小老鼠描述樹林里的新奇景象。

  二、討論

  1.教師帶幼兒去幼兒園的綠地,引導他們自己的想象仔細的.觀察。

  2引導幼兒一邊觀察,一邊表述。

  3.小結幼兒的觀察與表述。

  有 效 語 言 設 計

  1.清晨的樹林里有什么樣的情景?小老鼠看到什么聽到了哪些聲音?聞到了什么味道?

  2.小老鼠是怎么講述給媽 媽聽的?

  3.小老鼠是會怎樣描述樹林里的新奇景象?

  4.為什么小老鼠會發(fā)現(xiàn)樹林里很新奇、很有趣呢?

大班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對色彩的變化產(chǎn)生興趣。

  2、能發(fā)現(xiàn)兩種顏色混合后產(chǎn)生的新變化。

  【活動準備】

  三原色色板,油畫棒、水彩筆、繪畫紙。

  【活動過程】

  1、猜猜會有什么變化。

 。1)出示三種色板:紅、黃、藍。說說它們是什么顏色。

 。2)猜一猜把其中兩種顏色合在一起會有什么新變化。

  2、小實驗:顏色對對碰。

 。1)水彩筆變色:幼兒將紅、黃、藍三種水彩筆中的任意兩種顏色畫在一起,觀察色彩的變化并記錄在紙上。

 。2)顏料變色:用吸管將兩種水彩顏料吸到調(diào)色盤中,用棉簽調(diào)和,在記錄本上記錄發(fā)生的變化。

 。3)油畫棒變化:幼兒將紅、黃、藍三種油畫棒中的任意兩種花在一起,觀察色彩的變化并記錄。

  3、交流:我的`發(fā)現(xiàn)。

 。1)請幼兒介紹自己實驗中的發(fā)現(xiàn)。

 。2)對幼兒的實驗記錄進行總結。

  (3)引導幼兒發(fā)現(xiàn)紅和黃合起來是橙色,黃和藍合起來是綠色,紅和藍合起來是紫色。

 。4)想一想其他顏色對對碰以后會有什么變化呢。

大班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1.認識幾種常見的攀爬植物,知道它們的名稱和特征。

  2.學會有序的觀察觀賞植物和果蔬類爬藤植物,了解爬行植物的攀爬

  活動準備

  1.ppt課件:會爬的植物

  幼兒園課件

  活動過程

  一、謎語導入課題

  1.教師:現(xiàn)在老師來說一個謎語,請小朋友開動腦筋,看看誰能猜出來。

  椎子尾,橄欖頭,最愛頭尾殼內(nèi)收,走起路來慢又慢,有誰比他更長壽。

 。觚敚

  2.你們知道烏龜怎樣爬嗎?請小朋友學一學。

  3.你還知道有哪些動物會爬嗎?

 。ㄓ變夯ハ嗾f一說)

  二、感知各種爬行的植物

  1.教師:除了動物會爬,在我們身邊還有很多會爬的植物呢!

  你知道哪些植物會爬嗎?

  2.課件:會爬的植物,感知各種爬行的植物

  (1)看圖說說,圖上有什么?你知道它叫什么名字嗎?它長在什么地方?

 。2)這種植物是什么樣子的?它是怎樣生長的?

  (3)你覺得它爬的高嗎?如果沒有墻,沒有支架它能爬上去嗎?

 。3)引導幼兒仔細觀察攀爬植物,說說:這些攀爬植物是依靠什么爬上去的?

 。4)這些植物的末端有什么?猜一猜,看一看這個卷須是什么?它有什么用?

  小結:小動物是用腳右路或爬行的,爬行植物末端的卷須就是植物的小吸盤,

  它們不停生長并緊緊地吸住墻體和支架向上攀爬。

  三、啟發(fā)幼兒想一想

  1.西瓜,冬瓜是爬行植物嗎為什么?如果給它一個支架它能爬上去嗎?

  為什么不讓它爬上去呢?

  鼓勵幼兒大膽的想一想:這些爬行植物有什么用?

  2.小結:爬行植物的品種很多,它們都有長長的可以攀巖的藤。

  在爬行植物中有綠色葉片,紅色葉片的爬山虎和能開花的'紫藤這些觀賞植物;

  有葡萄的藤,有葫蘆藤,絲瓜藤這些蔬菜植物。

  觀賞植物一般種植在墻邊和廊檐下,供人們觀賞乘涼;

  水果和蔬菜植物一般是搭支架讓植物向上攀爬伸展,在長長的藤上結出更多的果實,

  或者種植在農(nóng)田里,讓長長的瓜藤滿地爬行,結出更多更大的瓜果,供人么品嘗。

  四、討論活動

  你還知道哪些爬行植物,這些植物有什么用?

大班教案 篇9

  活動目標:

  1.區(qū)別不同蔬菜的特點,了解它們生長在不同的地方。

  2.學習用對歌的方式學念兒歌。

  活動準備:

  PPT《菜地里的歌》

  活動過程:

  一、交流談論。

  1、觀察圖片,說說各種蔬菜的名稱。

  今天,老師帶來了很多蔬菜,我們一起來認識一下。

  提問:圖片里有什么?是什么顏色的?是什么形狀的?(黃瓜、南瓜、茄子,綠綠的、圓圓的、長長的)小結:豆角是青色的,又細又長;蘿卜白白胖胖的;黃瓜綠綠的,像穿了一件綠衣裳; 茄子紫紫的,表面很光滑;辣椒紅紅的.,下面尖尖的像是一個長著尖尖的嘴;南瓜的皮越老越黃。

  2、猜測:這些蔬菜生長在什么地方?

  小結:可能在泥土里,可能在水里。

  3、請幼兒仔細觀察,說出每種蔬菜的生長地點。

  小結:豆角、黃瓜都掛在藤蔓上;南瓜雖然也有騰蔓,但都在地面上;蘿卜藏在地底下,地面上只露出葉子。

  二、猜猜說說學兒歌

  1、聯(lián)系畫面猜一猜,兒歌里分別說的是哪些蔬菜。

  教師:什么青青細又長?開動你們的小腦筋,看看你們能不能猜出來。

  2、播放PPT圖片,請幼兒欣賞并找出答案。

  過渡:你們都猜對了,那請你們記住答案哦,我們現(xiàn)在來一起念一念。

  3、師幼問答。

  教師:什么青青細又長?幼:豆角青青細又長。

  4、完整欣賞兒歌,請幼兒一起完整地念兒歌。

  三、大家來對歌

  1、在熟悉兒歌的基礎上分男女兩隊,一隊問一隊答,用對歌的形式念兒歌。

  教師:你們都很厲害,這么快就學會了這首兒歌。現(xiàn)在我們來換個方式,用對歌的方法來念兒歌。就像剛剛那樣我問一句你們答一句,這就是對歌了。我請女生來問,男生來回答,看看哪個組更厲害。

  女:什么青青細又長?男:豆角青青細又長。

  2、兩隊互換問答。

  3、分成太陽組和月亮組,采取兩句一問兩句一答的方式進行對歌。完成一次后互換問答。太陽隊:什么青青細又長?什么地下捉迷藏?

  月亮隊:豆角青青細又長,蘿卜地下捉迷藏。

  4、按照“(個人)什么青青細又長,(眾)嘿~細又長?”的方式念兒歌。

  教師:現(xiàn)在我們每念一句兒歌,就在后面重復最后三個字,并加上“嘿”,比如我說“什么青青細又長”。你們說“嘿,細又長”。

【大班教案】相關文章:

《大班教案》大班教案05-13

橋教案大班教案04-22

吸水大班教案06-05

大班教案:洗澡03-23

角色大班教案05-25

大班教案《貨幣》05-24

蒲公英大班教案05-24

飛碟大班教案05-24

排序大班教案05-25

水果大班教案0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