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入口免费视频_亚洲精品美女久久久久99_波多野结衣国产一区二区三区_农村妇女色又黄一级真人片卡

部編版三年級上冊《語文園地四》語文教案

時間:2024-09-04 12:40:08 思穎 教案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部編版三年級上冊《語文園地四》語文教案(精選10篇)

  作為一名專為他人授業(yè)解惑的人民教師,通常需要用到教案來輔助教學,教案是教學藍圖,可以有效提高教學效率。那么什么樣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部編版三年級上冊《語文園地四》語文教案,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部編版三年級上冊《語文園地四》語文教案(精選10篇)

  部編版三年級上冊《語文園地四》語文教案 1

  教學目標:

  1.與同學分享在閱讀故事時預測的一些基本辦法,培養(yǎng)閱讀能力。

  2.用查字典的方式認識7個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能根據多音字的意思讀準字音,了解同一個字在不同的語境中會有不同的讀音和意思。

  4.積累含有數字的成語,理解意思,能合理使用。

  5.誦讀積累四句與合作有關的俗語警句。

  教學重點

  1.積累含有數字的成語,理解意思,能合理使用。

  2.誦讀積累與合作有關的俗語警句。

  教學難點

  能根據多音字的意思讀準字音,了解同一個字在不同的語境中會有不同的讀音和意思。

  課前準備:

  教師準備:

  準備一些與合作有關的俗語警句。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交流平臺

  1.同學們,這個單元我們閱讀了幾篇有趣的童話故事,我們知道,在讀故事的過程中,可以順著故事情節(jié)猜測。說一說,你們學會了哪些預測的'方法?

  2.預測時要注意什么呢?預測這種方法還可以用在哪些學習活動中呢?請聯系自己的生活實際,把你的好方法在四人小組內交流交流。

  3.請小組上臺交流。

  4.在學生交流到相關方法時,教師引導學生舉例子來說說。

  如:在圖書館找書時,你是怎么用預測的方法來選書的?

  在查找資料時,面對那么多的資料,你是怎么用預測的方法來選擇的?

  5.小結:預測是閱讀故事的一個好辦法,但也可以用在其他學習活動中,關鍵是要養(yǎng)成一邊讀一邊思考的好習慣。

  二、識字加油站

  1.出示要認識的帶有生字的詞語,請學生讀讀認認,不認識的字查查字典。

  2.學生自學,教師巡視指導。

  3.同桌間互相認認讀讀,糾正讀音。

  4.集體檢查,請學生開火車讀詞語。

  5.打亂順序齊讀詞語:字典、基礎、閣樓、佳節(jié)、盲人、唐朝。

  6.說說你在什么場合聽到過或看到過這些詞語中的哪個詞。

  7.出示帶點的字,請學生認讀。

  8.相互說說有什么好辦法記住這些生字。

  9.同桌間互相認讀這些字,鞏固認識。

  三、日積月累

  1.課件出示“日積月累”的內容,自由讀讀,讀準字音,讀通句子,遇到不認識的字拼拼上面的拼音。

  2.教師范讀。

  3.朗讀比賽。指名朗讀,看誰讀得正確,讀得有節(jié)奏。

  4.齊讀,讀出節(jié)奏。

  5.再讀句子,想一想自己讀懂了哪句話。

  6.請學生當小老師,把自己讀懂的講給同學聽。

  7.教師點撥,引導學生大致理解句子的意思。

  8.在學生讀懂的基礎上,再次齊讀,思考:這四句話都告訴了我們一個什么道理?(團結的力量是巨大的。)

  9.練習背誦。男女生對讀,對背。小組賽背。

  部編版三年級上冊《語文園地四》語文教案 2

  第一課時

  學習目標:

  1、培養(yǎng)學生積極表達的愿望。

  2、通過閱讀或其他途徑,了解更多科學發(fā)明和發(fā)現的故事。

  3、樂于觀察,參與口語交際活動,并樂意把觀察到的寫下來。

  教學重難點:

  參與口語交際活動,并樂意把觀察到的寫下來。

  教學過程:

  1、 先從兩個觀察游戲入手的,第一個游戲是觀察猜字,學生說出猜的是什么字,并簡單說說理由。第二個游戲觀察圖形,從中找到需要的梳子、啞鈴和毛筆。用這種方式導入,可以較好地激發(fā)學生表達的欲望,同時老師也有意識地訓練孩子清楚地表達、認真地傾聽的能力。

  2、 老師要求男同學閉上眼睛,讓女同學觀察毛筆的位置,然后讓女同學來講述毛筆在圖形的什么地方,只能用嘴敘述,不能用動作來指點,男同學要根據女同學的描述找到毛筆。這就是在訓練學生清楚地表達、認真傾聽的.能力。老師在這個過程中,不斷提醒學生,“誰能講得比她更清楚?”“誰還要補充?”“根據描述,你找到了嗎?”這是教學的第一個環(huán)節(jié)。

  3、 由學習伙伴的話作為引子,讓學生用一句話簡單地說說自己的發(fā)現,指名個別學生在全班發(fā)言后,老師安排小組交流,要求專心聽別人的發(fā)言,記住別人的發(fā)現。然后讓學生匯報小組的發(fā)現。其中,老師適時地對學生語言表達中不準確、不規(guī)范的地方進行糾正。

  4、 在小組匯報的基礎上,老師啟發(fā)學生“有沒有你們最感興趣的發(fā)現?”,學生紛紛回答,老師從中挑選出學生最感興趣的話題,圍繞著這些感興趣的發(fā)現,在全班示范怎樣進一步探究這方面的問題。

  5、 最后一個環(huán)節(jié)是老師出示一個現場觀察的情景,讓學生觀察四幅圖:隨著太陽位置早、中、晚的變化,貓的瞳孔發(fā)生了相應的變化。讓學生說說發(fā)現了什么?觀察貓的眼睛,引導學生說得更準確。然后再觀察圖片,向旁邊的同學說說在什么時候貓的瞳孔是什么樣子?

  6、 總結:你有什么收獲?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2、利用形聲字形旁表義的特點識字并理解字義,學會在學習中觀察發(fā)現。

  3、學習在生活中積累諺語。

  教學重難點:

  在生活中積累諺語。

  教學過程:

  一、 我的發(fā)現

  1、 出示四組詞語,學生認讀。讀給同桌聽,互相檢查。

  2、 仔細觀察每組帶點的字,看看自己發(fā)現了什么?

  3、 交流觀察后的發(fā)現,并說說形聲字的特點。

  4、 拓展練習:展示自己課外搜集的形聲字卡片。

  二、 讀讀背背

  1、 學生自由朗讀兒歌要求讀準字音,讀得流利。

  2、 分小組練習背誦。

  3、 說說這個兒歌知道了什么?

  三、 總結:你有什么收獲?

  部編版三年級上冊《語文園地四》語文教案 3

  教學目標:

  1.通過“讀讀認認”,認識7個生字。

  2.利用形聲字的特點識字并理解字義,學會在學習中觀察發(fā)現。

  3.學習在生活中積累諺語。

  4.通過閱讀或其他途徑,了解更多科學發(fā)明和發(fā)現的故事。

  5.樂于觀察,參與口語交際活動,并樂意把觀察到的寫下來。

  教學時間:

  4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進行口語交際,訓練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

  2.將看到的事物寫成。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同學們,列文虎克在觀察中發(fā)現了顯微鏡和微生物,老人在觀察中發(fā)現了商人的駱駝,那么這段時間你觀察了什么?有哪些新的發(fā)現?這節(jié)課讓大家暢所欲言,把自己的觀察告訴同學們。

  二.板書:觀察中的發(fā)現

  三.分小組先匯報自己在觀察總的發(fā)現。

  四、小組派代表匯報,師生評議。

  五、建議將觀察到的事物寫成。

  1.出示一、兩則,指導格式。

  2.口頭,看看如何將觀察到的事物寫的具體。

  3.試著將寫下來,教師巡視指導。

  六、作業(yè)

  繼續(xù)寫觀察。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繼續(xù)將看到的事物寫成。學會修改自己的。

  教學過程:

  一、教師簡述本周的基本情況。

  1.格式正確與否。

  2.觀察的事物及發(fā)現是否有新意。

  3.敘述是否較完整。

  二、對典型作品進行評議

  1.出示佳作。

  ·生讀。

  ·生評。

  ·齊讀。

  2、比較差的。

  ·生自由讀。

  ·生評。

  ·生改。

  三、根據所學知識在學習小組內評改作品。

  四、修改并抄正自己的。

  五、作業(yè)

  抄寫改后的。

  第三課時

  教學目標:

  通過課外閱讀和查找資料,了解更多科學發(fā)明和發(fā)現的故事,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

  教學過程:

  一.完成“我的發(fā)現”

  1.回憶這學期學過的生字中有形近字的例子。

  2.出示小黑板。

  3.自由讀,匯報帶點字的特點。

  4.指導識記這些字。

  5.說說除了這些字以外,還有哪些字也有類似情況。

  6.進行課堂練習鞏固。

  二、完成“日積月累”

  1.出示小黑板。

  2.學生各自借助拼音、字典將順口溜讀通。

  3.指名或小組匯報讀

  4.歸納順口溜的內容。

  5.試著背誦順口溜。

  6.學生自由匯報課外積累的順口溜。

  7.出示人體掛圖。

  8.指名上前指出人體部位,根據指出標出器官的.名稱。

  9.指導看圖讀、記名稱。

  10.指導識記生字。

  11.指導書寫。

  三、作業(yè)

  1.抄寫“我的發(fā)現”詞語。

  2.背順口溜。

  第四課時

  教學目標:通過課外閱讀和查找資料,了解更多科學發(fā)明和發(fā)現的故事,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指名讀背順口溜。

  二、談話

  許多偉大的發(fā)明和發(fā)現都離不開細心的觀察,同學們利用課余時間一定又查找了不少資料,讓我們這節(jié)課來開開眼界,受到啟發(fā)吧!

  三、板書:觀察與發(fā)明

  四、展示資料

  五、交流、談談這節(jié)課的感受,受到哪些啟發(fā)。

  六、古今中外還有不少這樣的故事,讓我們通過日常閱讀和其他途徑,了解更多科學家和發(fā)明發(fā)現的故事。同時,自己也養(yǎng)成仔細觀察,認真思考的好習慣,那么不遠的將來,偉大的科學家就從我們在座的同學們誕生了!

  部編版三年級上冊《語文園地四》語文教案 4

  教學要求:

  1.會用查字典的方式認生字。

  2.學會用預測的方法理解文章意思。

  3.掌握“假、幾”等多音字,積累四字詞語,熟悉引號的用法。

  4.積累關于團結合作的諺語。

  教學重難點:

  1.學會用預測的方法理解文章意思。

  2.掌握“假、幾”等多音字,積累四字詞語,熟悉引號的用法。

  課前準備:

  課件。

  教學時間: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交流平臺。

  1.通過本單元的學習,你覺得預測有什么好處?

  (1)組內交流。

  (2)同學之間說一說。

  2.為了更好地做出正確的預測,你有什么好的辦法嗎?

  二、識字加油站。

  1.同學們先用字典查“典、基”等生字。

  2.同桌間相互檢查、互相指正。

  三、詞句段運用。

  1.讀準加點的字音。

  (1)自由輕聲朗讀課本中的詞語,讀準字音。注意每一行四個詞語中的加點字。

  (2)小組交流:組內同學互相讀一讀。

  (3)指名朗讀,注意正音,齊讀鞏固。

  (4)全班交流。

  (5)教師引導小結:這四行詞語,每一行帶點的都是多音字。

  (6)拓展練習。

  同學們還知道哪些這樣的`字?你能舉個例子嗎?

  2.下列成語有什么特點?你還能說出這樣的成語嗎?

  (1)自由輕聲朗讀課本中的詞語,讀準字音。注意每一列三個成語的特點。

  (2)小組交流:看看自己的發(fā)現是否和其他同學一樣。

  (3)指名朗讀。

  (4)全班交流。

  (5)教師引導小結:這三列成語,都是含有數字的成語。

  (6)拓展練習。

  同學們還知道哪些這樣的成語?你能舉個例子嗎?

  3.讀句子,說說你有什么發(fā)現?

  (1)自由輕聲朗讀課本中的句子。

  (2)小組交流:看看自己有什么發(fā)現?

  (3)全班交流。

  (4)教師引導小結:對于人物的語言描寫,有的提示語在前,有的提示語在后,有的提示語在中間。

  (5)拓展練習。

  你能舉個例子嗎?

  四、日積月累。

  1.小組合作,學習交流。先在組內朗讀,相互正音,再交流自己的收獲,對自己感興趣的問題進行探討。

  2.小組朗讀。

  3.師生對讀,齊讀。

  4.看誰最先背下來。

  5.背誦比賽。

  教學反思:

  教學中,要充分利用文本資源,引導學生從中發(fā)現字、詞、句的規(guī)律,并進行遷移。如“日積月累”等訓練,都應該引導學生在自主發(fā)現的基礎上認字、寫詞、說句子,而后以教材為依托進一步將教學作必要的延伸。

  部編版三年級上冊《語文園地四》語文教案 5

  學習目標:

  1、交流自己在生活中觀察到的有趣的現象。交流時說的同學態(tài)度自然大方、口齒清楚、表達流利,聽的同學要認真傾聽他人的發(fā)言。

  2、交流自己的觀察日記,在此基礎上再寫一則。培養(yǎng)學生寫日記的良好習慣。

  3、發(fā)現一些音同或音近、形近字,準確區(qū)別。

  4、讀背農諺歌謠。

  5、讀詞語,認識“肩”、“臂”等七個生字。

  6、引導學生拓寬學習途徑,了解、搜集更多資料。

  第一課時

  口語交際:觀察中的發(fā)現

  1、啟發(fā)談話:我們身邊的許多事物,都有著無窮的奧妙:夜晚的天空,北斗七星最引人注目;清澈的水底,魚兒總是睜著眼睛睡覺;一碰到含羞草,它就閉攏葉子,多有趣!這段時間,你觀察了什么?有哪些新的發(fā)現呢?讓我們一起分享吧。

  2、前后四位同學為一小組,把自己觀察中的發(fā)現告訴同學,并注意聽聽其他同學的發(fā)現。

  3、自由組合,把自己的有趣發(fā)現說給自己的好伙伴聽。對誰的發(fā)現感興趣,跟他交流交流。

  4、全班交流。選擇幾個大家都比較感興趣的發(fā)現在全班交流?梢曰ハ鄦柎穑粑a充,互相評價。

  第二課時

  習作、指導

  一、交流

  1、在上次口語交際課上,老師分享了大家發(fā)現的樂趣,F在,讓我們大家再來交流交流我們的“觀察日記”。

  2、同桌交流觀察日記。

  3、評一評同學的或自己的觀察日記。引導學生明白:日記內容重點將觀察,以及觀察中的新發(fā)現。

  二、再寫一則觀察日記

  1、在四人小組內,說說自己最感興趣的是什么,準備寫哪些內容,觀察中有什么新發(fā)現。

  2、學生起草,教師巡視。

  3、寫好后自己讀一讀,是否寫通順了,寫出了自己的'新發(fā)現沒有。

  4、再把自己的習作給同伴讀一讀,評一評,根據同學的意見改一改。

  5、謄寫作文。

  第三課時:講評作文

  1、教師在批改中挑選優(yōu)秀習作,讓小作者自己朗讀自己的文章。

  2、全班同學聽后評議,交流哪些方面值得學習。

  3、四人小組內互相朗讀自己的習作,互相評議。

  修改謄寫展覽

  1、各人修改自己的習作。

  2、將修改后的習作在張貼欄內張貼。

  第四課時:我的發(fā)現

  1、各自輕聲朗讀課本中的詞語,注意每一行三個詞語中的帶點字,想想自己有什么發(fā)現。

  2、指名朗讀。要求橫著逐行讀。

  3、齊讀鞏固。

  4、交流各自的發(fā)現。

  5、區(qū)分這些帶點字?梢杂脦c字組新詞,可以說說不同的意思。

  6、布置課外作業(yè):從本期學過的生字中,舉一些形近音同、音近形近的例子,并給它組詞。

  日積月累,讀讀背背:

  1、一年四季,瓜果飄香。今天我們就來說說這些農諺歌謠。

  2、自己借助拼音讀一讀。

  3、教師范讀、師生對讀。

  4、齊讀、指名讀。

  5、試著背一背。

  讀讀認認:

  1、借助拼音各自輕聲讀詞語。

  2、抽讀。

  3、說說這些字有什么共同特點。

  4、在自己身上指一指這些器官。

  5、齊讀。

  6、選幾個字再組新詞。

  部編版三年級上冊《語文園地四》語文教案 6

  本次語文園地共有四個板塊!敖涣髌脚_”引導學生交流預測的作用!白R字加油站”通過復習查字典的相關知識引導學生識字。“詞句段運用”中共有三部分內容:結合語境讀準多音字的字音、發(fā)現成語構詞的特點并說出類似的成語、了解引用人物所說的話可以有3種不同的形式!叭辗e月累”引導學生積累有關團結合作的俗語。

  本次《語文園地》的內容對于學生來說難度不大,通過訓練,能充分鍛煉學生聽、說、讀、積累的能力。學生通過交流能梳理自己的收獲,說出自己的發(fā)現,并能從諺語中體會到團結的力量。

  教學“交流平臺”時,可引導學生回顧本單元所學,交流一邊讀一邊預測帶來的閱讀新體驗。教學“識字加油站”時,讓學生自主復習查字典的方法。教學“詞句段運用”,需注重引導學生積累多音字和含有數字的成語。通過讀句子,體會提示語處于不同位置時引號的用法。教學“日積月累”,要讓學生先借助拼音自讀,然后教師范讀,再齊讀、指名讀,最后在反復吟誦的基礎上背下來。

  【知識與技能】

  1、交流“預測”的作用,知道在課外閱讀中要自覺運用預測策略。

  2、復習查字典的相關知識,認識7個生字。

  3、結合語境讀準多音字的讀音,讀成語,發(fā)現成語的特點,照樣子寫句子,注意引號的用法。

  4、朗讀、背誦4句有關團結合作的俗語。

  【過程與方法】

  通過交流,提升自己“預測”的能力。自主探究,讀準多音字的字音。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感悟俗語的魅力,明白團結協作的道理。

  重點

  能把本單元的學習收獲和同學交流。

  難點

  1、體會提示語處于不同的位置時引號的用法。

  2、感悟俗語的魅力,明白團結的重要性。

  教師:多媒體課件,字典。

  學生:收集一些含有數字的成語和與團結合作有關的俗語,寫寫自己關于預測的收獲。

  2課時

  第一課時

  1、交流預測的作用。

  2、通過查字典認識7個生字。

  3、背誦積累4句有關團結合作的俗語。

  重點:

  1、通過查字典認識7個生字。

  2、背誦積累4句有關團結合作的俗語。

  難點:交流預測的作用。

  一、交流平臺

  1、課件展示人物,請學生回憶本單元的課文內容。

  老屋的插圖——《總也倒不了的老屋》

  胡蘿卜的插圖——《胡蘿卜先生的長胡子》

  小狗的插圖——《小狗學叫》

  2、學生自由交流學習這些課文的體會。

  3、圍繞“預測”這一主題進行交流。

  4、根據學生的回答,教師相機板書:

  預測:

  可以更好地理解文章的意思。

  讓我們讀書更仔細。

  有選擇性地看自己喜歡的書。

  判斷資料是否有用。

  享受猜測的樂趣。

  證明自己是否有當童話作家的'潛質。

  ……

  二、識字加油站

  1、投影展示下列詞語。

  字典 基礎 閣樓

  佳節(jié) 盲人 唐朝

  2、指名學生讀詞語。

  3、師:遇到不會認的字,我們要用什么辦法?可以認半邊,但是可能不準確。最好的辦法是查字典,用哪種查字法呢?

  4、復習部首查字法。

  5、學生查字典,找到加點字的正確讀音,注在書上。

  6、全班齊讀加點的字。

  7、教師檢查。

  三、日積月

  1、學生自由讀句子:借助拼音,把句子讀通順,注意讀準字音,遇到難讀的字和不認識的字可問老師或同學。

  2、學生自由練讀。

  3、同桌之間讀俗語,說說俗語的意思。

  4、指名讀,集體正音。

  5、你最喜歡哪一句?(根據學生的回答,來學習這4句俗語)

 。1)人心齊,泰山移。

 、僦该x。

 、诔鍪尽耙啤蓖ㄟ^做動作來理解:大家移一移坐的椅子,很容易吧!如果是一塊大石頭,你能很輕松地移一移嗎?如果是一座大山呢?憑借你自己的力量,你能很輕松地移一移嗎?

 、壑v《愚公移山》的故事,說說聽后你有什么感受。

 、芙處熆偨Y:這句話形容只要人們的心往一處,共同努力,就能移動泰山。比喻只要大家齊心協力,就能發(fā)揮出極大的力量。

 。2)二人同心,其利斷金。

 、僦该f意思。

 、诮處熆偨Y:兩人心意相同,行動一致的力量猶如利刃可以截斷金屬。

  (3)三個臭皮匠,頂個諸葛亮。

 、僬J識諸葛亮。

  諸葛亮(181年~234年),字孔明,號臥龍(也作伏龍),漢族,徐州瑯琊陽都(今山東臨沂市沂南縣)人,三國時期蜀漢丞相,杰出的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書法家、發(fā)明家。

  ②老師講諺語的來歷。

  這句俗語的意思是說,三個普通人的智慧合起來要頂過一個諸葛亮。比喻集體的智慧大,其實,臭皮匠和諸葛亮是沒有絲毫聯系的,“皮匠”實際是“裨將”的諧音,“裨將”在古代是“副將”,這句俗語原意是指三個副將的智慧合起來能頂過一個諸葛亮。后來,在流傳過程中,人們竟把“裨將”說成了“皮匠”。

 。4)一個籬笆三個樁,一個好漢三個幫。

  ①理解“籬笆”的意思。

 。ɑh笆就是用竹子、蘆葦、樹枝等編成的遮擋的東西,一般環(huán)繞在房屋、場地等的周圍。)

  ②理解句子的意思。

  一個籬笆墻,需要有幾根木樁幫它夯實或支撐,籬笆才能立得結實牢固,一個堅強勇敢的好漢,需要有人幫助他才能把事情辦成辦好。這句話的含義是說一個人的力量再大也畢竟有限,必須有人幫助他才能取得成功。

  6、指名說說你從這4句話中明白了什么。

  7、指名讀、分排讀、齊讀,然后嘗試背誦。

  8、學生交流課前搜集到的與團結有關的俗語,教師匯總。

  一根筷子容易折,一把筷子難折斷。

  樹多成林不怕風,線多搓繩挑千斤。

  一花獨放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

  9、學生自由讀這些俗語,并將俗語摘抄到積累本上。

  部編版三年級上冊《語文園地四》語文教案 7

  教學目標:

  1、習作練習:寫一則觀察日記,寫出自己觀察中最感興趣`自己最想寫的。做到格式正確,內容有新鮮感,培養(yǎng)學生寫日記的良好習慣。

  2、自主發(fā)現:能主動發(fā)現形近字的相同點和不同點,引導學生從音`形`義上加以區(qū)分。

  3、日積月累:讀讀背背一首農諺歌謠,讀讀認認關于人 體 器 官的三行詞語。

  4、拓展延伸:通過寬帶網了解魯班的故事,也可以到圖書館`上網等收集更多的資料。

  教學重點:

  習作

  教學難點:

  習作

  教學用具:

  小黑板

  教學過程:

  習作、指導

  一、交流

  1、在上次口語交際課上,老師分享了大家發(fā)現的樂趣。現在,讓我們大家再來交流交流我們的.“觀察日記”。

  2、同桌交流觀察日記。

  3、評一評同學的或自己的觀察日記。引導學生明白:日記內容重點將觀察,以及觀察中的新發(fā)現。

  二、再寫一則觀察日記。

  1、在四人小組內,說說自己最感興趣的是什么,準備寫哪些內容,觀察中有什么新發(fā)現。

  2、學生起草,教師巡視。

  3、寫好后自己讀一讀,是否寫通順了,寫出了自己的新發(fā)現沒有。

  4、再把自己的習作給同伴讀一讀,評一評,根據同學的意見改一改。

  5、謄寫作文。

  三、講評作文

  1、教師在批改中挑選優(yōu)秀習作,讓小作者自己朗讀自己的文章。

  2、全班同學聽后評議,交流哪些方面值得學習。

  3、四人小組內互相朗讀自己的習作,互相評議。

  修改謄寫展覽

  1、各人修改自己的習作。

  2、將修改后的習作在張貼欄內張貼。

  四、我的發(fā)現

  1、各自輕聲朗讀課本中的詞語,注意每一行三個詞語中的帶點字,想想自己有什么發(fā)現/article/。

  2、指名朗讀。要求橫著逐行讀。

  3、齊讀鞏固。

  4、交流各自的發(fā)現。

  5、區(qū)分這些帶點字?梢杂脦c字組新詞,可以說說不同的意思。

  6、布置課外作業(yè):從本期學過的生字中,舉一些形近音同、音近形近的例子,并給它組詞。

  教學后記:

  這節(jié)課的重點是習作,通過一節(jié)可的講解,讓學生認真觀察身邊的事物,分組討論,在四人小組內,說說自己最感興趣的是什么,準備寫哪些內容,觀察中有什么新發(fā)現。寫一篇觀察日記。把自己的習作給同伴讀一讀,評一評,根據同學的意見改一改。

  部編版三年級上冊《語文園地四》語文教案 8

  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體會反義詞,能連線搭配詞語。

  2、讀背積累諺語。

  3、閱讀成語故事,了解故事內容,明白其中喻義。

  教學準備:

  課件

  教學過程

  一、揭示教學內容

  完成“我的發(fā)現”、“日積月累”、和“成語故事”部分。

  二、完成“日積月累”部分

  “讀讀背背”

 。1)出示四句諺語,自由讀,體會其中含義。

 。2)你讀懂了哪句,說來聽聽。

  a、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千里之遙的路途,得一步一步地去征服。

  b、百尺竿頭,更進一步:即使是立于百尺竿頭,也應該再求進步。

  C、耳聽為虛,眼見為實:不能道聽途說,要親眼所見才能去相信。

  d、 人無完人,金無足赤:沒有十全十美的人,沒有成色為百分百之百的金子。

 。3)聯系生活實際,說說對這些諺語的'體會。

 。4)你還知道哪些諺語?

  三、完成“成語故事”部分

  1、談話引入:你知道哪些成語故事?簡要說說。

  2、板書課題:刻舟求劍。

  3、讀題、解題。

  刻:用刀刻劃 舟:船 求:尋求、尋找。

  4、自由讀文,找出不理解字詞。

  5、字詞質疑,師生共解疑。

  船舷:船兩側的邊兒。

  不慌不忙:一點也不緊張。

  6、討論:這個人打算怎么撈寶劍?這樣做對嗎?為什么?

  7、說說:從這則成語故事中你吸取到什么教訓?現實生活中見過類似的例子嗎?

  8、點明喻義:比喻辦事方法不對頭,死守教條。拘泥固執(zhí),不知道隨形勢的變化而變化。

  四、完成“我的發(fā)現”部分

  1、出示四對反義詞,讀詞。

  2、從這四對詞中,你發(fā)現了什么?

  3、選擇其中的一對說句話。

  五、“連連認認”

 。1)課件示題,認字正音。

  (2)指名連線。

  (3)齊讀詞語。

  部編版三年級上冊《語文園地四》語文教案 9

  教學理念: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寫作教學應貼近學生實際,讓學生易于動筆,樂于表達,應引導學生關注現實熱愛生活,表達真情實感。對于三年級的學生來說,貼近學生實際,讓學生易于動筆,樂于表達是最為重要的訓練目標。如何達到這一目標,我個人的理解是要激發(fā)學生寫作興趣,讓學生自由地、自主地、自發(fā)地寫,讓學生真切的感受到習作是交流的需要,是生活的需要,是展示他們生命的活動,而不是完成教師布置的習作任務,變要我寫為我要寫。這樣就為學生自主習作提供廣闊的空間,豐富學生習作的內容。

  教學目標:

  1、能把一種小動物的外形和它的活動情況有條理地寫下來。

  2、能正確運用語言,表達對小動物的喜愛之情。

  3、通過習作,增強對小動物的喜愛之情,同時培養(yǎng)學生留心觀察身邊事物的習慣。

  教學重難點:

  1、能抓住小動物的特點,按一定順序寫。

  2、學會用句子表達自己對動物的喜愛之情。

  課前準備:

  1、觀察自己喜歡的一種小動物。

  2、完成記錄表。(收集、積累有關資料)

  教具準備:

  課件、小白兔。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談話導入

  1、你最喜歡什么小動物呢?并說明理由。

  2、揭題,板書課題。

  二、指導觀察

 。ㄒ唬┲笇в^察動物的外形。

  1、出示小白兔,學生觀察。

  2、請學生選小白兔的某一部分來說說它的特點。

  3、全班交流。

  4、介紹小白兔。

 。ǘ┲笇в^察動物的活動。

  1、指生喂食

  2、學生觀察小白兔吃食的過程。

  3、學生表述吃食過程,錄像同步播放。

  4、總結寫法。

 。ㄈ┗貞浰鶎W課文,進一步鞏固寫作方法。

  1、出示《翠鳥》片段。

  2、小結寫作方法,為寫作奠定基礎。

  三、寫作

  1、出示一組動物圖片。

  2、分組交流自己喜歡的一種動物。

  3、指名說。

  4、學生寫作,師巡視指導。

  四、總結

  板書:

  外形

  抓特點

  動物

  有順序

  活動

  有想象

  第二課時

  教學理念:

  在作文講評中做到關注學生的寫作歷程,對學生的寫作予以指導,從欣賞的角度激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同時,教師要以一個學習者、引導者的身份加入到學生中去,成為他們的學習伙伴,幫助學生解決問題,戰(zhàn)勝困難,讓學生敞開心扉真誠對話,寫出更優(yōu)秀的作文。

  教學目的:

  1、通過講評繼續(xù)讓學生感知如何去寫一種小動物。

  2、通過講評讓學生正確地認識自己的作文。

  3、培養(yǎng)學生初步掌握修改作文的方法與能力。

  4、培養(yǎng)學生樂于與同伴分享自己的作文。

  教學重難點:

  基本掌握修改作文的方法,能針對字詞、語句進行比較恰當的.修改。

  課前準備:

  1、閱讀學生各個層次的部分習作。

  2、找出有代表性習作2篇。

  教學過程:

  一、明確目標

  1、談話導入。師:.常言說得好,刀不磨不快,文章不改不好、文章不厭百遍改。因此,對于我們自己寫好的文章,一定要及時地修改。今天,我們就來評改昨天的習作。

 。ò鍟毫曌髟u改)

  2、復習習作要求。請大家回想一下,這次習作給我們提出了哪些要求?

  二、佳作欣賞

  1、教師推薦一篇優(yōu)秀習作。

  2、小作者上臺朗讀自己的習作。

  3、學生反饋:欣賞了習作后,你最想說什么?

  4、教師簡評。

  [設計意圖:旨在讓寫出好作品的學生體驗到成功的喜悅,激勵他們繼續(xù)努力。同時,為其他學生樹立榜樣。]

  三、句段欣賞

  1、學生讀自己習作,指出最滿意的句段在小組中交流,師巡視指導。

  2、各小組推薦一個優(yōu)秀句段。

  3、全班交流。

  4、教師總結。

  [設計意圖:讓學生充滿自信地在小組中交流自己的好詞佳句,同時在共享中取長補短,夯實習作基礎。]

  四、出謀獻策

  1、出示文章,學生自讀。

  2、學生修改。

  3、交流:學生說具體改法,師修改。

  4、師歸納評改習作的方法。

  [設計意圖:教學中通過讀改評的方式,讓學生在實踐中學會修改作文,同時進一步明確本次作文要求,為下面的自改作文打好基礎。]

  五、互動修改

  1、同桌互改。

  2、欣賞修改后的文章。

  [設計意圖:這樣開放性的設計,能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使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參與到學習中來,最終達到提高全班學生習作水平的目的。]

  六、課后延伸

  繼續(xù)修改習作,并謄寫在文稿紙上,然后收集并裝訂成班級作文集。

  [設計意圖:這樣的設計,旨在使學生在競爭與交流中促進習作能力的提高,提供學生與同學分享習作成果的平臺,培養(yǎng)學生愿意與人交流的習慣。]

  部編版三年級上冊《語文園地四》語文教案 10

  教學目標:

  1.口語交際:留心觀察生活,把你的發(fā)現告訴同學,并注意聽聽同學的發(fā)現,互相交流。交流時做到態(tài)度自然、大方,表達流利,內容比較充實。

  2.習作練習:寫一則觀察日記,寫出自己觀察中最感興趣`自己最想寫的。做到格式正確,內容有新鮮感,培養(yǎng)學生寫日記的良好習慣。

  3.自主發(fā)現:能主動發(fā)現形近字的相同點和不同點,引導學生從音`形`義上加以區(qū)分。

  4.日積月累:讀讀背背一首農諺歌謠,讀讀認認關于器官的三行詞語。

  5.拓展延伸:通過寬帶網了解魯班的故事,也可以到圖書館`上網等收集更多的資料。

  第一課時

  口語交際觀察中的發(fā)現

  1.激趣導入

  同學們,我們身邊的許多事物,都有著無窮的奧秘,我們學習的本組課文,有的作者留意了鮮花的開放,有的作者注意了蜜蜂的飛行,列文虎克玩放大鏡玩出了大名堂。只要你留心觀察,就會有許許多多的發(fā)現。

  這段時間,你都作了哪些觀察?有哪些新的發(fā)現?把你觀察中的發(fā)現告訴同學,并注意聽聽其他同學的發(fā)現。如果對誰的發(fā)現感興趣,可以和他一起探討。

  2.小組交流

  前后兩方的同學組成四人小組,相互交流自己在觀察中的發(fā)現,共同分享發(fā)現的快樂,探討自然的奧秘。交流時可以互相問答,互相補充,互相評價。

  a.我觀察了夜晚的`天空,認識了北斗七星......

  b.我發(fā)現魚睡覺時是睜著眼睛的......

  c.我發(fā)現只要一碰到含羞草,它就把葉子閉攏了......

  ......

  3.全班交流

  每組推薦出介紹得好的`大家都感興趣的到班上進行交流,共同探討,進行評價。

  4.小結延伸

  同學們的發(fā)現真神奇,真美妙!看來只要我們在生活中留心觀察,用心思考,勤于動手,善于動腦,就能有所發(fā)現,有所收獲!

  同學們,神奇美妙的大自然等著你們去探索,希望你們處處留心觀察身邊的事物,做個生活的有心人!

  第二課時

  習作指導寫一則觀察日記

  1.前幾天,有些孩子把觀察到的事物寫進了日記里,在口語交際中,我們也交流了自己在觀察中的發(fā)現,孩子們的發(fā)現真是神奇美妙。下面就讓我們先來交流一下我們寫好的日記,聽聽同學的意見。

  學生交流,評議,學習別人的優(yōu)點。

  2.在口語交際中,在同學的日記里,我們發(fā)現好多同學在觀察中都有新發(fā)現。也許你有更多的發(fā)現要想說,今天我們就選擇你最感興趣,最想寫的內容,再寫一則觀察日記。

  學生討論交流:你最感興趣的是什么?你準備寫哪些內容?

  提示:可以是可愛的小動物,可以是有趣的植物,美麗的風景,也可以是你心愛的物品......可以說它的形狀`顏色,也可以說它的動作`姿態(tài)......

  把你準備介紹的事物描述給同學聽。

  3.學生起草,教師巡視。

  4.放聲朗讀,檢查修改。讀讀句子是否通順,詞語是否恰當,標點是否正確。

  5.學生相互交流,相互評議。

  6.全班交流,用實物投影儀展示,師生共同評議。

  7.再次修改,大聲讀讀。

  8.謄寫作文,注意格式,字跡工整。

  第三課時

  自主探索日積月累

  一.我的發(fā)現

  1.自由輕聲朗讀課本中的詞語,讀準字音。注意每一行三個詞語中的加點字,想想自己有什么發(fā)現。

  2.組交流:把你的發(fā)現告訴同學,聽聽同學的發(fā)現跟自己有什么不同,討論交流。

  3.指名朗讀,注意正音,齊讀鞏固。

  4.全班交流,說說你的發(fā)現。

  5.教師引導`小結:這四行詞語,每一行帶點的都是形近字,其中有些音同,有些音近,有些音異。引導學生從音`形`義上加以區(qū)別,進行擴詞練習。

  6.拓展練習:形近字組詞。

  二.讀讀背背

  1.導入:不同的花在二十四小時內陸續(xù)開放,你只要看到什么花剛剛開放就知道大致是幾點鐘。我們在《花鐘》一課中,了解了鮮花開放的規(guī)律,其實在自然界中還有許多秘密等待我們去探索,今天我們將要學的一首農諺歌謠就揭示了瓜果蔬菜在十二個月中不同的生長特點,下面就讓我們去讀一讀吧。

  2.學生自由朗讀兒歌,帶有音節(jié)的字拼讀拼讀,注意讀準字音。

  3.小組合作,學習交流。先在組內朗讀,相互正音,再交流自己的收獲,對自己感興趣的問題進行探討。

  4.抽小組朗讀,全班交流。

  5.師生對讀,齊讀。

  7.看誰最先背下來。

  8.背誦比賽。

  9.拓展延伸:你能說出在十二個月中不同月份開放的花朵嗎?你還能說出哪些植物的生長跟時間有關嗎?你能試著編一編歌謠嗎?

  三.讀讀認認

  1.讀一讀這兒的三行詞語,想想你有什么發(fā)現。

  2.學生暢所欲言,談自己的發(fā)現,教師加以引導,讓學生明白這些詞語都是指的人體的器官,這些字都帶有“月”字,從而得出結論:帶有“月”的字都與人的某些器官有關。

  3.這7個字擴詞。

  4.說出你了解的帶有“月”的生字,并組詞語。

  四.寬帶網

  1.列文虎克玩放大鏡玩出了大名堂,最早發(fā)現了微生物,其實許多偉大的發(fā)明和發(fā)現都離不開細心的觀察,請把你課前收集到的這方面的資料跟同學交流交流,并說出你資料的來源。

  2.讀課文中列舉的例子,讀后談談自己的體會。

  小結激勵:我們身邊的許多事物都有著無窮的奧秘,只要我們留心觀察,勇于探索,練就了一雙慧眼,也許你就是未來的科學家、發(fā)明家!

【部編版三年級上冊《語文園地四》語文教案】相關文章:

部編版三年級上冊《語文園地八》語文教案04-10

部編版三年級上冊《語文園地三》語文教案(精選11篇)07-19

部編版一年級上冊《語文園地二》語文教案01-17

部編版一年級上冊《語文園地八》語文教案04-08

部編版三年級上冊《語文園地三》語文教案[大全7篇]05-27

部編版語文上冊教案(通用23篇)03-14

部編版二年級語文上冊《語文園地四》教案11-20

部編版一年級下冊《語文園地四》語文教案01-17

部編版四年級上冊語文教案0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