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大班教案7篇
作為一位兢兢業(yè)業(yè)的人民教師,就難以避免地要準備教案,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科學、合理地支配課堂時間。那么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大班教案7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大班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幼兒喜歡吃蔬菜,知道多吃蔬菜對身體好。
2、初步培養(yǎng)幼兒不挑食的好習慣。
活動準備:
各種蔬菜若干,魔法箱一個,寶貝廚房標志,水果色拉一盤,圍裙,廚師帽子各一個,四段音樂。
活動重點:
幼兒喜歡吃蔬菜
活動難點:
幼兒知道多吃蔬菜對身體好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師:今天老師要帶小朋友到“寶貝廚房”去做客,你們想去嗎?和我隨著音樂一起出發(fā)吧。ㄓ變禾柽M場)
二、基本部分
1、幼兒來到“寶貝廚房”入座,教師裝扮成廚師,告訴幼兒要給大家做蔬菜大餐。
2、師:“今天廚師給小朋友帶來了許多的蔬菜,可是有一個蔬菜它不好意思出來和你們見面,(引起幼兒注意圍裙口袋里的蔬菜)誰來猜猜,這個蔬菜是誰”? ——幼兒到教師口袋里來摸蔬菜,并且猜是那種蔬菜(西紅柿)。
3、提問:誰喜歡吃西紅柿?可以怎樣吃?教師滲透西紅柿的營養(yǎng)價值以及對身體的好處。
4、教師請幼兒用熱烈的掌聲請出其他的.蔬菜。(芹菜,黃瓜,洋蔥,南瓜,紅薯,菠菜)
5、提問:都有哪些蔬菜?
你喜歡吃那種蔬菜?(引到幼兒大聲說出我愛吃……)可以怎樣吃?滲透不同蔬菜的營養(yǎng)價值以及對身體當然益處。
6、師:還有幾種蔬菜寶寶想要和小朋友一起玩捉迷藏的游戲,請小朋友們快去找找他們吧。(幼兒找到事先藏好的蔬菜:胡蘿卜,土豆,青椒)
7、提問誰愛吃胡蘿卜,土豆和青椒,可以怎樣吃?滲透這幾種蔬菜的營養(yǎng)價值以及對身體的好處。
8、出示“魔法箱”告訴幼兒,這個魔法箱會變出好吃的蔬菜色拉,請幼兒一起來試試。
9、幼兒每人拿一種蔬菜與教師一起變“蔬菜色拉”(做律動),然后把手中的蔬菜放進魔法箱,教師來變蔬菜色拉。
10、出示蔬菜色拉,幼兒說說都有什么蔬菜。
11、教師告訴幼兒,生活中還有許多的蔬菜,今天廚師沒有帶來,請小朋友回家找一找,看一看還有什么蔬菜小朋友喜歡吃,下次把它帶到“寶貝廚房”來做客。
三、結束部分
提示幼兒吃東西之前要講衛(wèi)生,勤洗手。請小朋友洗手之后一起品嘗蔬菜色拉。(音樂洗手歌)
大班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 讓幼兒感受空牛奶箱給自己帶來的樂趣,并愿意動手動腦進行實踐。
2. 能用心發(fā)現(xiàn)牛奶箱的多種玩法并大膽嘗試,激發(fā)幼兒的想象力,創(chuàng)造力。
3. 培養(yǎng)幼兒與他人交往和合作的能力,并體驗合作帶來的樂趣。
4.通過小組合作的形式,運用自己喜歡的的方式表達表現(xiàn)。
5. 幼兒可以用完整的普通話進行交流。
教學重點、難點
活動重點:發(fā)現(xiàn)空牛奶箱的多種玩法
活動難點:能與伙伴一起探索空牛奶箱的玩法
活動準備
1.收集35個空牛奶箱擺放在操場上
2.平整的場地—操場
活動過程
一.開始環(huán)節(jié).:提問引入課題
1.教師把幼兒帶到有大量牛奶箱的的`地方故作驚訝地說:“這兒怎么會有這么多空牛奶箱呀?”讓幼兒根據(jù)自己已有經驗回答。
2.教師:“這么多牛奶箱堆到這里不雅觀,扔掉了又浪費,小朋友想一想它們能用來干什么呀?”引導幼兒動腦想想空牛奶可以用來干什么并說一說。
3.教師:“小朋友今天老師請你們玩空牛奶箱,你們想怎樣玩?”
二.基本環(huán)節(jié):幼兒自由探索玩法
1.個別嘗試:
教師:“誰會玩空牛奶箱?到前面來試著玩一下.”教師表揚積極上前演示游戲玩法的幼兒。
2.幼兒自由探索實踐
教師:“誰還有不一樣的玩法?看看誰的玩法多?”(教師適時引導啟發(fā),激發(fā)幼兒動腦思考)
幼兒每人自己拿一個空牛奶箱去按自己的意愿嘗試玩法.。要求:自己去試著玩一玩,等會告訴大家你的玩法。(教師注意幼兒的活動,必要時給于支持,特別留意合作游戲的幼兒)
3.交流演示
教師把幼兒都召集到一起:“誰來說一說你是怎樣玩的?有幾種玩法?”并請幼兒自己講解示范。(激發(fā)幼兒的表現(xiàn)欲望和創(chuàng)造玩法的興趣)
三.合作探索玩法
.1合作演示,激發(fā)興趣
.教師:“剛才有那幾個小朋友是一起玩空牛奶箱游戲的?現(xiàn)在來說一說是怎樣玩的?”讓幼兒在介紹玩法的同時示范給大家看。
2.幼兒合作玩游戲(教師也參與幼兒游戲)
教師:“大家剛才看了別的小朋友的玩法了,你自己認為哪個好,就去玩一玩吧,不懂的就向發(fā)明玩法的小朋友請教!保ぐl(fā)幼兒大膽交往的能力)
結束環(huán)節(jié):
1.幼兒可以和其他幼兒自由結伴一起探索新的更好的玩法,并與大家分享游戲玩法和合作游戲的快樂。
2.幼兒收拾場地,結束活動。
活動延伸:
小朋友能有這么多玩法太棒了!老師真高興呀!小朋友想一想空牛奶箱還能干什么呀?它能回收做成其他的東西用嗎?請小朋友回家想一想。(激發(fā)幼兒繼續(xù)探索和研究的欲望)
教學反思
1.活動內容基本符合本班幼兒的聽說和操作實踐能力;個別能力較弱的幼兒學習的方法需要引導。
2.對活動過程的反思:⑴對幼兒發(fā)展的反思:幼兒有適度的自由空間來時間自己的游戲想法,我要更加注重尊重,肯定孩子的想法及游戲玩法。幼兒通過這個活動對生活中廢舊物品的態(tài)度轉變了、探索興趣增強了、知識提高了、技能等方面得到自主發(fā)展。
、茖處煂I(yè)發(fā)展的反思:了解幼兒的經驗水平、學習特點和個性特征,可以把握教育內容的核心,能以自己的支持,促進幼兒的發(fā)展。
3.對活動效果的評析:基本完成教學目標,個別反應能力或實踐能力不太強的幼兒我將要給予更多的引導和支持。
4. 如果讓你重新上這節(jié)課,我會更加關注能力較弱的幼兒,讓他們更快的成長,提高自己各方面的能力。
大班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能自己或與同伴搬動桌椅鍛煉上臂力量。
2、能根據(jù)游戲情節(jié)創(chuàng)造性的使用桌椅。
3、有團隊合作,感受創(chuàng)造變化的樂趣。
活動準備:
幼兒桌椅若干。事先布置好場地。
活動過程:
1、開始部分。
。1)幼兒自由做各種椅子游戲。
。2)創(chuàng)設情境:小兔的`家被龍卷風摧毀,重新尋找新家。
2、基本部分。
。1)交待任務:尋找新家的途中會碰到許多困難,需要大家一起想辦法解決。
(2)教師預先設計好障礙,幼兒共同解決難題。
幼兒合作搬椅子、桌子,架橋--山洞--高山。
。3)幼兒游戲若干次。
中間設計大灰狼出現(xiàn),幼兒利用山洞躲避的情節(jié)。
。4)尋到目的地。
。5)搬家。
幼兒合作搬椅子、桌子。
3、結束部分。
(1)放松活動,緩解手臂緊張的肌肉。
(2)幼兒搬椅子回教室擦洗。
大班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通過幽默畫(最后一個蘋果),鼓勵幼兒想想、說說、笑笑,體驗詼諧的情節(jié),培養(yǎng)幽默的生活態(tài)度。
2、鼓勵幼兒嘗試用不同的幽默語言表達自己對畫面的理解和感受。
3、引導幼兒從畫面的理解講述中悟出堅持到底就能完成任務的道理。
活動準備:
《父與子》的系列圖片、課件、蘋果樹、父與子的漫畫書
一、談話導入
1、教師出示蘋果樹
師:這是什么樹?樹上有幾個蘋果?
2師:你們瞧,這個蘋果又大又圓你們想吃嗎?老師這有兩個人他們也想吃這個蘋果,我們一起來認識一下。
3 教師出示兩個紙偶,引導幼兒猜一猜他們想得到蘋果辦法。
二、看圖講述
1、師:小朋友的辦法真多真好!那我們一起來看一看父子倆有沒有想到這么好的辦法。
2、出示第一幅圖:這幅畫中你看到了什么?
師:我覺得父親的動作好像很有趣,老師來學一學,你們幫老師看一看做得對不對。
教師扮演這棵蘋果樹,引導幼兒模仿父親的動作吃力的搖樹。
師:父親也是這樣用力的搖樹的,你們覺得他能夠得到這個蘋果嗎?結果會是你們想得那樣嗎?那我們繼續(xù)往下看。
3、出示第二幅圖
提問:兒子手里拿著什么東西?他看著父親滿頭大汗,也開始動腦筋想辦法了。
那兒子會想出什么好辦法呢?
4、出示第三幅圖
師:沒拿到蘋果,父親很不甘心,父親又有了什么辦法了?
師:你們看拐杖就差一點就可以碰到這個蘋果了,我想這次他們應該可以吃到美味的蘋果了。那你們覺得可以吃到嗎?
5、出示第四幅圖
師:很遺憾!他們沒有吃到蘋果。他們不得不繼續(xù)想辦法。大家看這次父親用什么方法摘蘋果?
6、出示第五幅圖
師:鞋子扔出去之后會發(fā)生什么事了?
師:老爸和兒子忙了半天還沒有得到蘋果,心情怎樣?會不會繼續(xù)想辦法?
如果是你,你會堅持下去嗎?那我們一起來看一看他們有沒有像我們小朋友說得那樣。
師:如果你是那個兒子,在父親想要放棄的時候你會對他說什么?(教師總結做事要堅持要努力不能半途而廢)
三、欣賞漫畫故事
1、教師請幼兒完整的講述故事。
2、教師引導幼兒觀察每幅圖角落上的序號,并要求幼兒說出它的.作用。
3、師:你覺得哪一幅圖最有趣?為什么?
4、教師引導幼兒欣賞父與子的其它漫畫作品,體驗漫畫中的詼諧有趣。
四、介紹漫畫書《父與子》
1 師:你們想知道這些有趣的故事是來自哪里嗎?
2、教師出示漫畫書《父與子》,并適當介紹這本書。
結束語:今天小朋友的表現(xiàn)很不錯,老師將這有趣的漫畫書留給你們和班上的小朋友一起分享吧!
大班教案 篇5
一、教材簡介及設計思路:
世界上的人成千上萬,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有著不同的外貌、不同的性格、不同的興趣、愛好等等,雖然大班的孩子自我意識正在形成,但他們還不能清楚地理解"我"就是"我","我"和別人是不一樣的。因此,我認為選擇活動《不一樣的我》有一定的階段性和必要性,它符合《綱要》的精神:"教育活動內容既適合幼兒的現(xiàn)實需要,又有利于其長遠發(fā)展;既貼近幼兒的生活,又有助于拓展幼兒的經驗和視野……";通過此活動,將引領著孩子們一起步入了"不一樣的我"的情境脈絡中,從外觀到思想、情感的層層遞進,在理解不一樣的名字、不一樣的外形特征、不一樣的聲音、不一樣的動作、不一樣的喜好的順序過程中幫助幼兒整合已有的經驗,表達現(xiàn)有的經驗,并為獲取以后表現(xiàn)個性能力的內部獨特性提供了基礎,追隨幼兒的興趣,不斷拓展幼兒的經驗和視野。
二、活動目標:
1、感受人的不一樣,知道自己是獨一無二的。
2、會開動腦筋,敢于大膽地在集體面前表現(xiàn)自己。
3、對自己的與眾不同感到自豪,樂意觀察和發(fā)現(xiàn)周圍生活中的人和事。
三、活動準備:
1、大鏡子、照相機、屏風、錄音機各一。
2、油畫棒、紙與幼兒人數(shù)相等。
四、活動重難點:
重點:能通過直觀的觀察、比較,發(fā)現(xiàn)自己身上與眾不同的特點。
難點:在實踐體驗中,能從聲音、愛好、想法等各方面區(qū)分自己與別人的不同之處,并愿意大膽地在集體面前表達。
五、活動過程:
一、不一樣的名字
1、點名師:今天上課老師先點名,點名的時候我想跟平常不一樣,允許小朋友用不一樣的.方法告訴我一聲"到"。
。ㄔu析:用不一樣的方法點名,一下就激起幼兒的興趣。幼兒的回答各不一樣:有用不同的聲音回答,也有用不同的動作來回答,幼兒表現(xiàn)得輕松愉快,又滑稽可愛。)
2、交流師:人為什么要有不同的名字。
小結:原來我們每個人都有一個不同的名字。
。ㄔu析:師幼一起交流,如果人都沒有名字或者都是一樣的名字,就分不清誰是誰,也就分不清誰做了好事,誰有進步了。)
二 、不一樣的外形特征組織幼兒觀察人的外形特征。
師:在我們身后有一面大鏡子,可以看到大家上課的樣子, 現(xiàn)在我們就到鏡子前照一照,看一看,我們人有什么不一樣?
。ㄔu析:在鏡子前上課,可以看到自己的一舉一動,因此,幼兒又專注又新鮮,很快便能從身高、長相、膚色、性別、發(fā)型、穿著等方面說出人不同的外形特征,充分體現(xiàn)到觀察的成功與快樂。)
三 、不一樣的聲音
1、游戲《猜猜我是誰》
師:現(xiàn)在我們來做個《猜猜我是誰》的游戲,老師請幾個小朋友同時藏在屏風的后面,每次都由其中一位小朋友說一句話,小朋友就要猜出他是誰。
。ㄔu析:在游戲中來尋找同伴熟悉的聲音幼兒感到很新奇,個個都想展示自己的獨特。其中不乏有一些調皮的幼兒不想讓同伴猜出他是誰時,特作的腔調更是充滿詼諧,個個表現(xiàn)得非常活躍。)
2、說一句不一樣的話師:老師要請每個小朋友說一句不一樣的話,最好是能把話說得完整又優(yōu)美,這句話要能代表自己的最高水平,又是自己最想說的話,并且老師還要把你們說的話錄音,大家可要想好一點喲。
。ㄔu析:用一句話共享大家的語言平臺,幼兒真是盡心盡力展示自如,課堂氣氛非;钴S。)
3、播放錄音師:現(xiàn)在錄音機要把我們小朋友剛才說的話說給大家聽,小朋友邊聽邊猜猜是誰的聲音。
。ㄔu析:這一環(huán)節(jié),培養(yǎng)了幼兒專心傾聽的習慣,并且幼兒對尋找到及本班幼兒各自聲音時又是一種驕傲和自豪。)
四 不一樣的動作師:我們都知道人的的身體有很多部位:比如手、腳、腰、頭部,請小朋友分別用手、腳、腰、頭做一個與別人不一樣的動作,老師為你們照相,看誰做得最逗人。
(評析:這一環(huán)節(jié)充分體現(xiàn)了教師為主導、幼兒為主體的教育觀念,同時也為幼兒營造了一個自主探究,充分展示自由空間。在自己大膽的獨立表現(xiàn)中,幼兒了解了自己的獨特,在與同伴的交流互動中產生自我評價,通過動一動、講一講,來感知"這就是我"。)
五 不一樣的喜好
1、繪畫師:我們小朋友都知道了人有不一樣的名字,不一樣的外形特征,不一樣的聲音,不一樣的動作,小朋友想想看人還有什么不一樣?
。ㄓ:不一樣的家庭,不一樣的表情,不一樣的年齡,不一樣的思想,不一樣的職業(yè),不一樣的民族……)師:老師知道你們都有自己的喜好,或者說最喜歡的事或物,這一下老師要請你們畫出來以后再告訴大家,好嗎?
。ㄔu析:繪畫記錄是幼兒非常喜愛的一種活動形式,它能激發(fā)幼兒的表現(xiàn)欲望,由于大班幼兒對繪畫已有一定的經驗和積累,更有意思的是幼兒畫自己的喜好,別具一格 ,誰都想畫出自己的特色,因此,一幅幅喜好都極具個性和童趣。)
2、說說自己的喜好。
師:現(xiàn)在我們來說一說自己的喜好,或者說你最喜歡的事或物。
大班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能夠根據(jù)物體的不同特征按一定的規(guī)律排序。
2、培養(yǎng)觀察力和思維推理能力。
3、輕松愉悅地參與操作活動,充分體驗排序活動的樂趣。
重難點分析:
重點:引導幼兒發(fā)現(xiàn)規(guī)律、掌握規(guī)律。
難點:能按物體的不同特征進行排序。
活動準備:
教具:圖片蝴蝶、小狗各一張、蘋果、草莓圖片若干;幾何圖形(三角形、圓形、正方形各三個);磁帶(歡快音樂);照片若干;火車胸飾一個。
學具:幼兒每人一份操作卡材料;
分組操作材料:A、卡片手套、泥娃娃若干;B、小圓卡片、雪花片(紅、黃、藍、三種顏色);C、幾何圖形(三角形、圓形、正方形各若干);D、小花片(大小不同若干)。
活動過程:
一、做游戲 ,感知規(guī)律。
師幼聽音樂,做拍手、轉手腕動作,引出主題。
師:小朋友,請你聽音樂跟隨陳老師來做拍手動作好嗎?提醒幼兒記住自己做過的`動作。
提問:剛才咱們做了什么動作?拍了幾次手?手腕轉動了幾次?我們做的動作有什么規(guī)律?
小結:我們剛才做的動作規(guī)律是:拍兩次手,轉兩次手腕,拍兩次手,轉兩次手腕,如果記住了規(guī)律,就容易記住動作。再次放音樂,讓幼兒根據(jù)規(guī)律記動手,體驗規(guī)律對記憶的幫助。
二、情景導入 ,發(fā)現(xiàn)規(guī)律、表現(xiàn)規(guī)律。
1、出示蘋果、草莓卡片,引導幼兒觀察發(fā)現(xiàn)規(guī)律。
師:我們用蘋果和草莓把剛才的動作記錄下來,兩次拍手我們用2個蘋果來記錄,兩次轉腕用2個草莓來記錄。
提問:
你發(fā)現(xiàn)了蘋果和草莓排在一起有什么規(guī)律?(2個蘋果2個草莓)
接下來排什么?(還是2個蘋果2個草莓);
第一組排列和第二組排列一樣嗎?
小結:不同物體排在一起,可以按一定的規(guī)律來排,設計出第一組規(guī)律后,第二組與第一組完全一樣,第三組與第二組完全一樣,依次這樣排下去就叫按規(guī)律排序。
2、出示小狗圖片和圖形卡片,引導幼兒掌握規(guī)律。
師:有一只小狗要回家,陳老師用幾何圖形為小狗鋪了一條回家的路,我們來看有什么規(guī)律?(角圓方;角圓方)老師用筆將第一組劃出,請幼兒來劃出第二組和第三組,請幼兒讀出規(guī)律。
3、出示蝴蝶卡片,引導幼兒補充規(guī)律。
師:有一只蝴蝶飛到花叢里,小花排序有什么規(guī)律?(紅紅、黃黃、藍藍)
請幼兒將第二組空缺的小花補充完整。
小結:今天我們學習三種排序方法:第一種按不同的物體排序,第二種按不同的圖形排序,第三種按不同的顏色排序。想一想還能按什么來排序?
4、游戲“開火車”。
師:“走我們一起來坐火車吧,按一個女孩一個男孩的規(guī)律上車”,老師戴上火車胸飾扮演司機,幼兒按規(guī)律有秩序上車,將火車開一圈。
5、聯(lián)系實際,應用規(guī)律。
其實按規(guī)律排序還能美化、裝飾、點綴我們的生活。
想一想,生活中你在什么地方見到過按規(guī)律排序的物品?(婚禮上氣球裝飾等)。
6、出示各種生活中規(guī)律裝扮生活的圖片。
師:今天老師帶來一組圖片,請小朋友觀賞。
7、分組操作練習,鼓勵幼兒根據(jù)物體的不同特征創(chuàng)造一定的規(guī)律排序。
教師介紹不同的操作材料,明確操作要求。
分四組進行操作,教師巡回指導:
A、按實物排序:手套、 泥娃娃卡片若干;
B、按顏色排序:小圓卡片、雪花片(紅、黃、藍、三種顏色);
C、按形狀排序:幾何圖形若干(三角形、圓形、正方形);
D、按大小排序:小花片(大小不同若干)。
5、展示作品,評價作品。
將個別作品展示出來,先提問排序規(guī)律再評價、展覽。
三、活動延伸:
1、請小朋友回家中與爸爸、媽媽一起找家中和生活中有規(guī)律的事物,欣賞生活中的規(guī)律美。
2、把操作材料投放在區(qū)域中,繼續(xù)進行按規(guī)律排序。
大班教案 篇7
一、活動目標
1、幼兒能在教師的引導下大膽想象,預設故事的發(fā)展,并會運用語言大膽表達自己的想法,從而培養(yǎng)和發(fā)展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
2、通過模仿、表演烏鴉和狐貍的不同語言、動作、表情,幫助幼兒理解故事內容,明白烏鴉上當?shù)脑蚴窍矚g聽好話。
二、重、難點
1、重點:培養(yǎng)和發(fā)展幼兒的想象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2、難點:理解故事內容,明白喜歡聽好話容易上當?shù)牡览怼?/p>
三、活動準備
1、教具:場景圖一幅,活動烏鴉和狐貍各1只,肉1塊,鳥窩1個,錄音機1臺,磁帶《郊游》(音樂),狐貍三次說話的示意圖3張,烏鴉、麻雀實物圖各1張。
2、學具:狐貍和烏鴉貼圖、肉若干。(同幼兒人數(shù))
3、獎品若干(星星)
四、活動過程
。ㄒ唬、創(chuàng)高情景,引入
1、律動形式組織幼兒入場
“小朋友們,今天天氣真好,我們小手拉著小手去郊游,好嗎?(放音樂《郊游》)
2、出示場景圖,引入課題
“小朋友們,你們看我們來到了什么地方呀?(出示場景圖)(草地上)草地上都有什么呢?草地美嗎?在這美麗的草地上發(fā)生了一個動聽的故事,你們想知道是什么故事嗎?(想)當當、當當……(出示狐貍和烏鴉教具),故事的名字叫——(大家一起說)狐貍和烏鴉,F(xiàn)在請小朋友們趕快在草地上找個位置安靜的坐下,然后一起來聽《狐貍和烏鴉》的故事,誰聽得最仔細、表現(xiàn)得最棒,將得到一顆漂亮的五角星!”(組織幼兒入座)
。ǘ、師生共同學習,欣賞故事,引導幼兒大膽想象,主動表達自己的意愿。
1、教師利用活動教具講述故事開頭,“烏鴉在大樹上做了一個窩……心里很高興!
老師引導:那小朋友們也來學一學烏鴉找到肉高興的`樣子好嗎?(幼兒學)烏鴉這么高興,他心里會想些什么呢?(幼兒說)小朋友們講得真好,那我們繼續(xù)來聽聽故事吧。
2、教師講述故事的發(fā)展:“這時候……饞得直流口水!
師引導:“小朋友,你們猜一猜,狐貍看到烏鴉嘴里的肉,它在想什么呢?”(幼兒說)他會怎么做呢?(幼兒說)小朋友們講得太好了,自己鼓勵自己。ê俸伲∥艺姘簦。┠呛傉娴哪敲醋隽藛?我們繼續(xù)來聽故事吧!
3、老師講述故事高潮部分,引導幼兒理解、學習、模仿狐貍和烏鴉的不同表情、語言和動作。
。1)、“狐貍想了想,就笑著對烏鴉說:‘你好,親愛的烏鴉!’烏鴉不作聲。”(出示第一次說話示意圖)
師:咦!狐貍是怎么說的?大家一起來學一學小狐貍吧。ㄓ變簩W)恩,不錯,那烏鴉是怎么做的,小朋友們一邊說一邊學一學吧。(幼兒學,可請個別學)
。2)、狐貍又說:“親愛的烏鴉,你的孩子好嗎?”烏鴉看了一眼,還是不作聲。(出示說話示意圖2)
師:呵呵……這回狐貍又是怎么說的呢?(幼兒集體學,然后個別學)那烏鴉又是怎么做的呢?小朋友們也來學一學好嗎?(幼兒一邊做一邊學)
。3)、狐貍又說:“親愛的烏鴉,你的羽毛真漂亮,麻雀比起你來,可就差多了,你的嗓子真好,誰都愛聽你唱歌,你就唱幾句吧!”烏鴉聽了狐貍的話,得意極了,就唱了起來。哇……他剛一張嘴,肉就掉了下來……
師:小朋友們,狐貍第三次是怎么說的?我們來比比看誰說得最好?學得最像呢?(幼兒學)這回……烏鴉怎么做的啊?你們來學學看吧(幼兒邊說邊學)
4、教師提問引導幼兒說出烏鴉上當?shù)脑?/p>
“小朋友們,剛才狐貍為什么要對烏鴉說這些話呢?為什么狐貍說的話一次比一次動聽?(幼兒說)烏鴉的羽毛真的比麻雀漂亮嗎?(可引導幼兒觀察烏鴉和麻雀的圖片)小朋友們都知道烏鴉的聲音并不好聽,那為什么狐貍說他的聲音好聽,還想聽它唱歌,是真的想聽它唱歌嗎?(幼兒討論說)
5、引導幼兒暢想故事的結局
“烏鴉聽了狐貍的奉誠話,心里一得意,剛一張嘴唱歌,嘴里的肉就掉下來了,結果會怎么樣呢?“(幼兒說)
老師可進一步提示:狐貍看到掉下來的肉他會怎么做呢?(幼兒討論)當烏鴉一張嘴,肉掉下去的時候他會想什么呢?(看,烏鴉好不容易找到一塊肉,可卻被狐貍騙走了,它會想什么呢?)
(三)、集體表演狐貍和烏鴉的故事
我們的故事講完了,現(xiàn)在,小朋友們也來貼上狐貍和烏鴉的圖片,扮演狐貍和烏鴉,來演一演《狐貍和烏鴉》的故事好嗎?你喜歡表演誰就貼誰的圖片,然后站到自己的位置上。好,我們一起來演許多烏鴉和許多狐貍好嗎?(教師引導幼兒集體表演故事內容,重點表演騙肉的過程)
。ㄋ模、結束部分
1、剛才我們講的這個故事名字叫什么?(《狐貍和烏鴉》)聽了這個故事后,你知道烏鴉是怎么上當?shù)膯幔磕悄悻F(xiàn)在想對烏鴉或狐貍說點什么呢?(幼兒說)
如:狐貍我想對你說……(可以對自己說,也可以對老師說,也不可以對家長說、對好朋友說……)
2、烏鴉和狐貍聽了小朋友們的話以后,他們又會怎么做呢?小朋友回家以后和爸爸媽媽一起討論討論,然后把你們討論的結果寫下來或畫下來,下次講給老師聽、同伴聽好嗎?
【大班教案】相關文章:
《大班教案》大班教案05-13
大班區(qū)域活動教案_大班教案06-20
大班安全教案范文大班《安全》教案04-20
【精選】大班教案08-20
(精選)大班教案08-29
【經典】大班教案08-10
大班教案【精選】08-16
大班教案(經典)08-26
大班教案(精選)10-22
大班教案[精選]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