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入口免费视频_亚洲精品美女久久久久99_波多野结衣国产一区二区三区_农村妇女色又黄一级真人片卡

大班社會教案

時間:2024-09-20 04:06:05 教案 我要投稿

實用的大班社會教案模板匯編九篇

  作為一名無私奉獻的老師,很有必要精心設計一份教案,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準確把握教材的重點與難點,進而選擇恰當的教學方法。怎樣寫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大班社會教案10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實用的大班社會教案模板匯編九篇

大班社會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知道每年5月第三個星期日是助殘日。

  2.了解殘疾人也希望得到別人的尊重和幫助。

  3.學習關心弱者和有困難的人,具有同情心。

  4.激發(fā)了幼兒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5.能認真傾聽同伴發(fā)言,且能獨立地進行操作活動。

  活動準備:

  請幼兒向家長了解、收集有關殘疾人頑強拼搏的事跡。

  準備學習包《獻愛心》

  指導要點:

  1.導入:

  向幼兒介紹助殘日。提問:你們知道哪天是助殘日?哪些人是殘疾人?

  通過觀看圖片,請幼兒思考:這些人與我們有什么不一樣?(失明、聾啞、肢殘等)2.活動開始:

  體驗身體殘疾所帶來的不便。

  (1)蒙住雙眼。請幼兒說說自己的感受,得出結論:盲人的世界一片黑暗,極不方便。

  (2)堵住耳朵。請幼兒說說自己的感受,得出結論:聾啞人生活在無聲的世界,非常痛苦。

  (3)嘗試用一只手做事,一條腿踢球、跳遠等,得出結論:無論身體哪個地方殘廢,都是很痛苦的事。

  交流活動:

  1.你了解到哪些關于殘疾人克服困難,認真學習、努力工作的事?

  2.你與家人曾經幫助過殘疾人嗎?是怎樣幫助的?

  小組制定幫助計劃,遇到殘疾人,你想怎樣幫助他?我們可以為他做什么?

  全班交流幫助計劃。

大班社會教案 篇2

  設計思路:

  現在的孩子生活在優(yōu)越的環(huán)境中,無法體會和感受祖輩的艱難。同時,他們也缺少關愛周圍人的意識,多數都是以自我為中心。通過這樣的一次采訪活動,孩子們能主動地去采訪爺爺奶奶,聆聽他們小時候的生活,真正感受到現在生活的幸福和快樂。

  本次活動是幼兒采訪后的一次交流活動,目的在于幫助幼兒歸納和提升他們的經驗和體會,提高他們對兩個時代不同的生活條件的認識,從而發(fā)現人們的變化,感受我們的生活正越過越好。

  活動目標:

  1、分享各自采訪獲得的感受,閱讀相關的圖片,進一步理解爺爺(奶奶)童年的故事,體驗其中的艱難。

  2、運用實物比較感知發(fā)現兩個時代生活條件的不同(吃、穿),初步體驗今天生活的幸福。

  環(huán)境和材料創(chuàng)設:

  1、帶補丁的衣服、黃面粉、蛋糕,繩子、ppt等。

  2、幼兒事先采訪過爺爺奶奶,并記錄。

  活動過程:

  一、分享交流

  1、最近大家都完成了一次采訪任務,采訪了爺爺奶奶,他們講了童年的故事,一定有很多收獲。我發(fā)現了一個很奇怪的問題,這個標記是什么意思?

  為什么是這個樣子的?

  2、聽故事本來是一件快樂的事,為什么現在選擇傷心(淚流滿面)?誰來講講自己當初選擇的理由

  3、爺爺奶奶講了什么使你要流淚?

  A、誰來說說以前的人穿怎樣的衣服?

  什么叫補?

  訂衣服的布是補丁,我找了一件衣服,你們來看看哪里有補。空l來穿穿看?(請一個幼兒上來穿)

  當時有件衣服穿已經很好了,穿這樣的'破衣服一定會別人笑,爺爺為什么還要穿呢?

  B、說了穿就說一些吃的?

  我也帶來了一樣東西,你們猜猜是什么?

  我拿了兩份東西比較一下,爺爺吃的和我們吃的有什么不同?誰來嘗一下是什么滋味?

  二、閱讀體驗

  1、我也采訪了一位非常值得尊敬的人,你們猜是誰?他也跟我講了一些小時候的事情。(出示ppt觀察圖片)

  2、老伯伯也有象三毛一樣的苦難同年,你們誰能看懂?(引導幼兒說出畫面上的內容,同時感知個別情景)

  我這里有繩子來試一試(請幼兒上來)為什么把肚子這樣?

  3、你感覺老伯伯的童年是怎樣的?

  三、比較感知。

  1、這里有一張我們小朋友的采訪表,我們來看看:我們的童年和爺爺奶奶的童年比,我們的童年是怎么樣的?(快樂的、幸福的、溫暖的)(寒冷的、饑餓的、殘酷的)

  2、請你用一個顏色來表示你的童年,爺爺的童年。

  3、在重陽節(jié)那一天,是爺爺奶奶的節(jié)日,你準備用什么樣的方式來關愛他們呢?

大班社會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了解說謊會給自己和他人帶來不良后果。應該做個誠實的人。

  2、教育幼兒愛日常生活中不說謊。

  3、幼兒能積極的回答問題,增強幼兒的口頭表達能力。

  4、積極參與活動,能用簡單的語言表達自己的感受。

  活動準備:

  錄像帶,木偶片“狼來了”有關圖片三幅。

  活動過程:

  欣賞故事,幫助幼兒了解說謊的危害。

  討論題;大人為什么不相信小孩子?(解釋說謊的含義)小孩子說謊后發(fā)生了什么事?

  如果小孩子不說謊會怎么樣?

  通過觀察和討論圖片,讓幼兒明白在日常生活中不能說謊。

  1、介紹圖片:紅紅將姐姐的畫帶給老師看,說是她畫的,希望得到落實的夸獎。

  討論題:紅紅對嗎?為什么?這樣做了以后會怎樣呢?她應該怎么做?

  2、介紹圖片:東東將圖書撕破了,媽媽問他時,他說;“不是我撕得!

  討論題:東東對嗎?如果你是東東,應該怎么做?

  3、介紹圖片:幼兒園發(fā)了新玩具汽車,小云很喜歡,將它悄悄地帶回了家,對奶奶說:“這是老師送給我的!

  討論題小云做得對嗎?為什么?他應該怎么做?

  與幼兒共同小結:大家都一個做個誠實的好孩子。

  教學反思:

  在教學這一課時,我首先讓孩子們進行了現場采訪活動,給他們提供了一個“實話實說”的場景,我做活動的主持人,鼓勵他們來說說自己誠實的事,還可以說一說自己是怎樣想的。

  在接下來的談話活動中,我注重加強孩子間的互動,保證他們每個人全過程的有效參與。如果你也是當事人,你會想什么、怎樣說、怎樣做,比如,猜一猜他會怎樣做。這樣的參與,一方面提醒孩子集中精神傾聽,另一方面引導他們對事件發(fā)表自己的看法,或者換位思考,比如,小朋友講的這件事你覺得還可以怎樣解決?給你什么啟發(fā)?如果你是保育員,看到一個小朋友隨地扔了東西,你怎么想?這些問題地提出不僅有利于吸引兒童的注意力,而且有利于幫助他們進一步理解誠實,并能思考面對突發(fā)事件,怎樣以誠實的品德、恰當的方式解決問題。

  通過這種討論活動引導孩子們明白只有誠實,才會有更多的好朋友,生活才會更快樂。通過活動,他們對誠實的`品德有了具體的認知和積極的體驗。在他們對誠實的美德有了感知,對誠實的行為產生積極的體驗之后,我進一步引導孩子們對自己今后的行動進行規(guī)劃。這個規(guī)劃是在他們的思想感受、經驗的基礎上產生的,而不是我要他們怎么樣做。我引導他們圍繞"如何做個誠實的孩子"展開討論。說一說誠實行為、找一找誠實現象,進一步了解誠實的行為還有哪些。再結合生活中經常遇到問題,商量怎樣做才是誠實的。能夠對以前不誠實的事情的后果進行補救,例如借的書不小心撕破了,自己主動粘好,告訴圖書管理員。

  活動的最后我讓小朋友制作"誠實行為卡"。通過我一系列的活動使他們真正獲得誠實的思想,并且在行動上有所體現。在活動中,有的孩子不能夠把自己不誠實的一面說出來,缺乏一定的勇氣。

大班社會教案 篇4

  一、活動目標

  1、了解海洋豐富的寶藏與人們生活的密切關系。

  2、知道水是人類賴以生存的重要資源,萌發(fā)保護海洋環(huán)境的意識。

  二、活動準備

  地球儀、掛圖《有用的海洋寶藏》、制作多媒體課件、實物(各種海鮮、鹽、貝殼、珍珠等)

  三、活動過程

 。ㄒ唬┝私夂.a品有哪些?

  教師出示準備好的各種海鮮食品,引起幼兒對海洋的興趣。(墨魚、海帶、蝦、扁魚、槍蟹)

  1、今天老師給大家?guī)砹撕芏嗪贸缘臇|西,不知道大家平時生活中,有沒有見過呢?它們分別是什么東西呢?現在我們來看一看。

  2、你們知道這些東西都是從哪里來的呀?比如說,西瓜是從田里摘下來的,蘋果是從樹上摘下來的,河蝦是從河里撈上來的)

  重點:要讓幼兒分清海和河的區(qū)別,分清海產品與淡水產品的區(qū)別

  3、教師小結:這些都是從大海里撈上來的食品,你們吃過這些東西后覺得這些東西都有點什么味道呀?

  可以請幾個小朋友用舌頭舔一舔這些海產品的味道,從而得出結論:海產品的味道是咸咸的。

 。ǘ┝私夂.a品為什么是咸的?

  1、大?烧媸呛苣芨,給我們帶來了這么多好吃的東西!那你們知道它是怎么做,才能讓這些食品變的咸咸的呢?幼兒充分發(fā)揮想象力討論。

  2、教師小結幼兒的討論的結果后出示白白的鹽。你們知道這是什么嗎?是什么味道的嗎?你們知道鹽是怎么來的嗎?

  3、教師播放工人曬鹽的圖片,幼兒了解鹽的由來。

  4、教師小結:大海里的水份里含有大量的鹽的成分,所以在海里的一些水產品也變成了有咸咸的味道。給我們的餐桌增添了更多的食品,和不同的風味。

  5、播放各種海鮮的圖片

  (三)了解更多的海洋里的寶藏

  1、我們知道海洋里有好吃的各種海鮮,你們還知道海洋里還有什么寶貝嗎?

  2、幼兒討論后教師給予小結:

  (1)海底里有豐富的'礦藏,比如石油,我們的生產生活都離不開它(同時播放海上石油井的圖片);

 。2)海底里有美麗的珊瑚,珍珠,可以美化我們的生活(同時播放其工藝品的圖片);

 。3)海水的沖擊力可以用來發(fā)電,就是水力發(fā)電(同時播放發(fā)電廠的圖片);

 。4)海水可以幫助人們運很重的物體(同時播放大輪船的圖片);

 。ㄋ模⿲ふ液Q,保護海洋

  1、師幼討論總結:海洋的美麗和海洋給人類帶來的寶藏

  2、那你們知道在地球上海洋有多大嗎?

  播放世界地圖,請幼兒找一找,地球上的海洋在哪兒。了解海洋面積很大。

  3、地圖上海洋是藍色的,很美。但現在大海媽媽的顏色變了。(教師播放大海被污染的圖片,魚類在海灘集體死亡的圖片)

  因為我們人類不斷的生產,不斷的把廢物投放到大海,大海受到了污染,所以在那里生活的各種動物,生物的生命都受到了威脅。那我們應該怎么做呢?

  4、教師小結:海洋是美麗的,為人類作出了巨大的貢獻,它是人類的好朋友,要好好保護它。

  四、活動結束

  1、評價

  2、總結

大班社會教案 篇5

  逐一播放圖片,引導幼兒觀察,感受來自生活中的關愛,了解我們要感恩的人。

  1.圖1:感恩父母,了解養(yǎng)育之苦(圖片內容:孩子發(fā)高燒,躺在床上,額頭上敷者毛巾,母親的神情中顯出無比擔心與關愛。)

  師:“在我們的生活中你的父母是如何關愛你的呢?”

  幼1:媽媽天天給我做好吃的,買新衣服。

  幼2:爸爸辛苦上班掙錢給我買玩具。

  幼3:下雨了,媽媽把雨傘給我,可她卻淋著雨。

  2.圖2:感恩老師,了解培育之難(圖片內容:小男孩摔倒了,老師蹲在旁邊,沒有及時扶他,而是給予鼓勵,讓他自己爬起來。)

  師:“在我們生活中,老師還教你干什么呢?”

  幼1:老師教我唱歌、畫畫。

  幼2:老師和我們一起去找春天。

  師:“老師教你們學本領,讓你們長大,做自己想做的事!

  3.圖3:感恩伙伴,體驗友情之樂(圖片內容:兩個小伙伴在一起,其中一個把自己心愛的玩具給另一個玩)

  師:“你和你的小伙伴在一起開心嗎?有哪些開心的事?”

  幼1:我們一起做游戲。

  幼2:她幫我系扣子。

  4.感恩周圍的人,了解幸福生活的來之不易(圖片內容:鋤禾,了解糧食的`來之不易,懂得珍惜糧食。)

  師:“在我們生活周圍還有哪些需要我們感恩的人?”

  幼1:醫(yī)生為我們看病,讓我們有一個健康的身體。

  幼2:建筑工人為我們蓋起了漂亮的房子

大班社會教案 篇6

  一、學習目標

  1.簡單了解人類和動物之間的生態(tài)關系,激發(fā)兒童對動物情感的關心和愛護,并形成初步的環(huán)保意識。

  2.激發(fā)幼兒熱愛大自然的美好情感,培養(yǎng)孩子保護動物。

  二、為什么要保護珍稀動物呢?

  從1600年到1996年,世界上消失了164種鳥;從1871年到1970年,獸類滅絕了43種。地球上自有生命以來,共出現過25億種動植物,其中有將近一半是在最近3個世紀內消失的。物種平衡的破壞,使人類生存環(huán)境惡化,人類本身將遭到巨大災難,F在,地球上平均不到兩年就有一種野生動物滅絕,不少動物也處于滅種的邊緣。我們從小就要明白,愛護野生動物是人類的一種美德,保護野生動物是每個人義不容辭的責任。

  大熊貓是一種古老的動物,被動物學家稱為“活化石”。與它同一時期的動物如劍齒虎等,早已滅絕并成為化石。大熊貓分布在我國四川北部、陜西和甘肅南部,是我國的一級保護動物。

  藏羚羊是中國青藏高原的特有動物、國家一級保護動物,也是列入《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中嚴禁進行貿易活動的.瀕危動物。昔日茫茫高原上數萬只藏羚一起奔跑的壯觀景象,如今再也見不到了。

  金絲猴,脊椎動物,哺乳綱,靈長目,猴科,疣猴亞科,仰鼻猴屬。毛質柔軟,為中國特有的珍貴動物,群棲高山密林中。中國金絲猴分川金絲猴、黔金絲猴和滇金絲猴三種(還有一種越南金絲猴),均已被列為國家一級保護動物。

  丹頂鶴,別名仙鶴,屬于鶴科,屬于國家一級保護動物。棲息于蘆葦及其他荒草的沼澤地帶。食水生植物的嫩芽、種子、水生昆蟲、軟體動物和魚類等。入秋后,丹頂鶴從東北繁殖地遷飛南方越冬。在江蘇省鹽城自然保護區(qū),越冬的丹頂鶴最多一年達600多只,成為世界上現知數量最多的越冬棲息地。

  揚子鱷是我國特有的鱷類,也是世界上瀕臨絕滅的爬行動物之一,有些農民曾把它當作有害動物,見了就捕殺。揚子鱷已處于幾乎要絕滅的境地。

  三、看著如此可愛的動物們,我們應該怎么做呢?

  我們應該給它們恬靜的湖泊,給它們美麗的森林,給它們寬闊的草原!

  四、課堂小結

  人類是大自然賦予的一種生物,動物是人類的朋友,保護動物是人類應盡的職責與義務,因為動物對于人類和大自然來說具有重要的意義。

大班社會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讓幼兒認識水的有關性質及水的用途。

  2、萌發(fā)幼兒節(jié)約用水、保護水資源的意識。

  3、發(fā)展幼兒的觀察和語言表達能力。

  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讓幼兒認識水的有關性質及水的用途。

  教學難點:發(fā)展幼兒的觀察和語言表達能力。

  活動準備

  實驗用的小瓶、杯子、顏料、可樂、醋、透明的塑料細軟管。

  被污染水的掛圖。

  活動過程

  1、引題:

 。1)師:你口渴的時候,首先想到了什么?

  (2)你手臟的時候怎么辦?

 。3)你見過什么地方有水?

  2、實驗、示范:

 。1)小瓶里放入顏料,讓幼兒觀察。

 。2)杯子里分別放入醋、水、可樂讓幼兒聞一聞,品嘗一下。

 。3)盆子里的水倒入杯子里。

  3、幼兒分組實驗,得出結論:

 。1)水是流動的(2)水是沒有顏色的(3)水是透明的(4)水是無味的4、師:你們知道水有哪些用途?

  幼兒討論總結(1)日常生活中用水(2)生產建設中的用水(3)動植物的用水。

  4、(1)師:水分淡水、咸水兩部分,而淡水的用途非常大,地球上的淡水正在減少,應知道并告訴你周圍的人節(jié)約用水。

  教師總結:

  水被污染成了臟水,臟水可澆花、澆樹、澆稼,而污染了的水沒有處理,里面有細菌和有毒的物質就成了廢水,全世界每年有很多人因喝了污染的水而生病甚至死亡,水里的水生物也會受到傷害,所以我們要愛護水資源,不亂扔垃圾。

  [活動延伸]

  游戲:玩水《流水走迷宮》

  幼兒了解水的流動與水的.形狀會隨著物體的變化而變化。

  教學反思

  1、注重活動內容的生活性,與水打交道是每天必不可少的事情,如果不刻意引導,幼兒對“水”的這一活動認識是很膚淺的,通過老師的挖掘,生活中小事就成了幼兒園的課題,讓幼兒在認識的基礎上更全面的認識了解,培養(yǎng)了幼兒的動手能力及熱愛家鄉(xiāng)的情感。

  2、注重活動形式的操作性,包括講述動手、觀察、總結,始終以幼兒為主體,讓幼兒充分的“動”起來,老師只作引導者,提出一些問題,做一些簡單的評價,使幼兒在活動中感知學科學、愛科學的興趣和探索欲望。

大班社會教案 篇8

  【教材分析】

  大班幼兒已具備一定的自我保護意識和方法,但在遇到突發(fā)事件和危險狀況時往往因為慌亂無措,造成不必要的傷害。引導幼兒懂得面對危險時不慌張、積極應對、安全逃生是非常重要的。波川大地震是近些年影響很大的事件,震后涌現的成功撤離新聞和真實的感人事跡是非常好的素材。這些素材既可以引導幼兒掌地震發(fā)生后躲避、逃離、脫離困境的方法,又可以引導幼兒在感受地震給人們帶來傷害的同時,體驗災難發(fā)生后人們的相互關愛之情。本活動通過交流討論、觀看視頻、現場模擬及分析真實事例等方式,將情感教育貫穿活動始終,使幼兒知道遇到地震不慌張,聽從指揮迅速躲避和撤離的重要,提高幼兒遇到地震等突

  發(fā)危險時的逃生能力。

  【活動目標】

  1.了解發(fā)生地震時的自救常識,掌握自救的方法。

  2.能大膽交流自己知道的自救常識,知道遇到危險時不慌張,要勇取、聽從指揮

  3.感受災難中和災難后人們的互相關愛。

  【活動準備】

  1.自備汶川地震前后的圖片和《川地震》系列視頻,自備《震后脫險》、《大愛無)課件, 創(chuàng)設藏的場地,“幼兒學習材料”一一《我健康我快樂》。

  2.幼兒在家長的幫助下了解地震發(fā)生后的自救常識。

  【活動過程】

  1.出示汶川地震前后的圖片,引導幼兒了解地震給汶川帶來的災難。

  出示圖片并提問:你覺得這里的風景怎樣?是什么讓這座城市變成一片廢墟?

  2.請幼兒觀看視頻和圖片,了解地震的危害及自救的重要性。

  (1)引導幼兒觀看四川省波川縣發(fā)生大地震的視頻。

  提問:在錄像片里,你都聽到了什么?地震來臨時,是什么樣的?

  小結:地震是一種自然災害,發(fā)生時大地搖晃,房屋倒塌、給人們造成很大的傷害。在汶川地震中有很多人失去了生命。

 。2)引導幼兒觀看汶川發(fā)生地震后的災害視頻,感受地震的無情和可怕

 。3)講述川安縣桑棗中學全校師生安全進生的故事,引導幼兒了解自救的重要性

  3.請幼兒觀看《震后脫險》課件,交流、討論地震自救知識,掌據地震發(fā)生后難、逃離、脫離困境的方法,知道遇到危險時不慌張,要勇敢、聽從指揮.

 。1)引導幼幾交流自已了解的有關地震中自救的知識。

  小結:地震中自教的'方法有很多,主要有進離、意等。

 。2)引導幼兒討論發(fā)生地震時藏和進離的順序。

  提問:你認為緊和通離這兩種方法在地震發(fā)生時應該先做什么?為什么?幼兒觀看(震后脫險》課件,了解地震發(fā)生的規(guī)律以及先解避再進離的自救順序

 。3)請幼兒閱讀《我健康我快樂》,學習并練習地震中藏的方法。

  請幼兒自主閱讀《(我健康我快樂》第 27 頁,現場選擇教室可供躲藏的地方并說明理由。

  小結:發(fā)生地震時不要慌張,積極想出應對的方法,可以選擇墻角、堅固的家具底下或旁邊,去狹小的空間(衛(wèi)生間、儲藏室等)等相對安全的藏地點。有電、有玻璃、高處有東西容易墜落、陽臺等地方不能躲避。

 。4)請幼兒閱讀(我健康我快樂》第 27 頁并交流、討論,了解逃離的注意事項。

  小結:樓梯和安全通道是逃離的正確路線,逃離時,要聽指揮、有序撤離,火災時要掩住口鼻彎腰逃離。

  (5)講述地震中成功自救的真實故事,引導幼兒分析如果沒有及時地跑出去被困住怎么辦。

  小結:被困住后要勇敢堅強、沉著冷靜,克服害怕心理,保持清醒、平靜的等待救援,積極想辦法進行自救。

  4.觀看《大愛無疆》課件,了解地震發(fā)生后多方給予的援助,感受災難后人們的互相關愛。

大班社會教案 篇9

  一、設計思路

  西方及日本等一些經濟發(fā)達國家的教育專家主張“兒童應從三歲開始經濟知識的教育,主要教理財知識,這種教育將有益于他們的終身”。今天看來,他們的主張對我國的幼兒教育也頗有借鑒的意義。特別是當今我國經濟發(fā)展迅速,孩子又是家中的寶,為孩子花錢,即使清苦的家庭也堅持“窮不能窮孩子”的信條,而富足的家庭,大都對孩子是有求必應,高價消費也為數不少。在這樣的社會大背景下,孩子珍惜錢財、合理使用錢財的意識薄弱。因此,我們?yōu)跄锨嗄晷〗M,決定嘗試探索適合我國國情的符合幼兒年齡特點和發(fā)展需要的經濟意識啟蒙教育,以萌芽幼兒初步的“理財”意識。

  經濟教育內容十分寬泛,遵照二期課改所強調的“教育要與幼兒生活相結合,從生活中體悟,大班《學習》教材“逛超市”主題中,有一則“自主購物”的活動內容,其背景資料里又給我們提供了關于“錢幣”的資料,這二則內容給了我們很大的啟發(fā)。我們一共設計了二個教育活動,其一為“解讀人民幣”——主要從解讀人民幣上的中國元素入手(略),其次就是本次教育活動內容“制訂合理用錢計劃”,論點以要定位在“合理”上,是因為我們反復討論后,認為由于每個家庭的經濟條件不一,“節(jié)約”的概念對孩子來說很難詮釋明白,而所謂“合理”即詮釋或“必須要花的錢,一定要花,可以花和不花的錢,則根據家里的條件許可與否而定,但不必要花的錢,就可以不花”。這樣孩子不僅容易懂,而且一旦理解后,可以逐步自主地轉化為自己的行動;顒有问绞峭ㄟ^創(chuàng)設情景,讓幼兒小組合作模擬制訂一份花錢的'計劃,通過在合作的過程中生生互動、師生互動的方式,體現合作的快樂,但我們更看重的是蘊藏在活動背后的教育內涵和價值。

  二、教學目標

  1. 在一定數額的錢款內,嘗試制訂合理的使用計劃,并能清楚地陳述理由,萌生合理用錢的意識。

  2. 繼續(xù)學習小組合作,共同商討制訂計劃。

  三、教學重難點

  重點——制訂合理用錢的計劃

  難點——小組合作

  四、活動準備

  1.為每組幼兒準備記錄用的紙、筆、橡皮

  2.生活小區(qū)內示意圖,設有超市(附各種食品、飲料、水果、冷飲等標價圖)、長廊、兒童樂園(附游樂設施標價圖,但有的是免費的)、小型圖書館(免費)。

  五、教學過程與指導

 。ㄒ唬⿵挠懻摾蠋煹腻X包導入課題

  1.(出示錢包)

  提問:這是什么?里面有什么?錢有什么用?是不是想買什么就可以隨意買什么?

  2.討論:怎樣才算合理用錢呢?(重點則須幼兒討論必須用的,可以不用的就盡量不用,以及可用可不用的就該考慮錢夠不夠的用)

 。ǘ﹦(chuàng)設問題情景

  1、星期日早上,明明媽接到公司的電話要上午去加班,于是她給明明10塊錢,讓他自己安排上午的活動以及午餐,我們能不能幫明明設計一份合理使用這10元錢的計劃,供他參考呢。

  2.解讀小區(qū)示意圖及計劃書

 。ㄖ攸c關注幼兒是否看懂示意圖及計劃書內的項目)

 。ㄈ┬〗M合作制訂計劃(建議幼兒自主結伴,4-5人為一組)

  (重點關注幼兒的分工以及能否共同商討計劃;當意見不一致時是如何解決的方法。)

  (四)各組展示自己的計劃。允許他組提出質疑,各自都能清楚陳述自己的理由

  (重點關注:1.他組應根據展示小組的用錢的總數以及研究其計劃是否合理

  2.當他組提出質疑時,該展示小組應陳述自己的理由,并由大家對他們的合理性予以肯定或否定。)

  (五)歸納提示

  對用錢的合理性給以贊賞,并對小組合作的經驗給以肯定。

  六、教學反思

 。ㄒ唬⿵幕顒蝇F場孩子們的情緒熱烈、狀態(tài)良好、參與積極幾個方面來看,這個教育內容的選擇是恰當的,因為要基于孩子的經驗,因此他們能十分真實地表達自己的認識與看法,而且內容又具有一定的挑戰(zhàn)性。如制訂用錢計劃對他們來講是全部的要求,此外,面隊眾多的物品及玩樂場所,他們需要全面觀察思考,做出選擇。同時,錢款又是必須限制在10元錢以內。這是一次整合現有才智的考驗,此外,在小組合作中又必須要統(tǒng)一意見,這對正在學習合作進程中的孩子來說,也是一次挑戰(zhàn)。完成以后,他們明顯的又前進了一步。

 。ǘ┙逃顒釉O計的意圖是希望孩子通過直接體驗來學習,這是符合“教育者是活動的引領者,受教育者則是活動的體驗者”的原則。我們相信,這是二期課改新理念指引下的重要教育原則。本活動的情景設計,大大激發(fā)了孩子們參與的動機,他們不僅在活動中感受到學習的興趣,還體悟到與人合作的快樂,而且在自主體驗之后,把所獲的認知經驗內化為自身的關鍵經驗。

 。ㄈ┗顒拥拿恳欢温涠际蔷实,因此,哪一段也舍不得刪去,以致整個活動時間過長,雖然孩子始終十分投入,但畢竟這是遺憾的地方。說明教師在設計時預計不足,特別是當最后,小組沒有用足10元錢,這是意料之外的。于是對多余的“錢款怎么辦”又展開了新一輪的討論,當然是可以把它列入延伸部分。問題是此題、此情、此景是容不得“適可”而止的,因為機不可失、時不再來,幼兒的情緒一旦冷卻以后,可能很難再次重振。

  七、活動點評

  二期課改倡導滿足幼兒自主學習、自主探索的需求,而中外融合的自主性課程是烏南幼兒園的園本化課程,讓幼兒制訂春游計劃、參觀計劃、紅帽檐服務隊等活動都是烏南的經典課程,“制訂用錢計劃”又是自主性課程中的一個創(chuàng)新課例;顒又幸龑в變涸谥鲃犹剿、積極體驗和小組合作中感受錢幣與物品之間的關系;個人意見與小組意見之間的關系;以及計劃的合理與不合理之間的關系。

  活動中幼兒的思維活躍、個性鮮明,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獨特的想法,但活動設計中是讓小組合作來制訂用錢計劃,目的是培養(yǎng)大班孩子的合作協商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因此環(huán)節(jié)的精心設計和教師的有效調控是培養(yǎng)合作意識的保證。首先,小組人數安排在3—5人左右,這樣對于大班下學期的孩子來說既有挑戰(zhàn)性又有能力通過努力達成共識。其次,教師先讓幼兒圍繞物品進行小組商量,而非急于操作,目的是讓幼兒在討論中相互協商。第三,當小組意見不統(tǒng)一時,教師機智的調控和把握核心目標的回應激發(fā)了幼兒合作的方法。

  但活動也有遺憾之處,當小組在介紹各自計劃時,教師更多地關注了10元錢是否超支或剩余,而忽視了一天生活安排的合理性,因此出現了有的小組午餐只選擇了一根火腿腸或一塊巧克力,由于教師對核心目標的把握偏離,因此就缺少了對共性問題“午餐”合理選擇的探討。

【大班社會教案】相關文章:

大班社會教案大班社會02-06

社會大班教案07-20

大班社會微笑教案02-16

大班社會小雪教案12-01

大班社會教案(經典)08-13

大班社會龍的教案03-20

大班社會教案(精選)07-25

(精選)大班社會教案07-25

大班社會禮儀教案07-19

大班社會教案0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