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農村小學班級管理存在的問題和對策
導語:班級是一個學校組織中較完善的組織機構,是實施教育教學的基本單位和主陣地。班級建設的成效,影響著學校的全面工作的開展和校風的形成,影響著學校的全面發(fā)展。因此,我們要抓好管理級建設,就在于對班級實施有效的管理,如何實施小學班級管理呢?
農村小學班級管理存在的問題和對策
一、農村小學班級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一)多采用批評的方式對待后進生。
隨著經(jīng)濟的發(fā)展,農村里大多數(shù)學生的父母都在外打工,孩子都是跟著爺爺奶奶或外公外婆一起生活,由于老人年紀大,管理方式落后,有的根本就不管,造成一部分孩子養(yǎng)成自由散漫的習慣,不講衛(wèi)生,學習習慣懶散、自律性差。
因此這部分學生在學校里常常會不斷地犯些錯誤,如上課時經(jīng)常做小動作、無故曠課、寢室紀律衛(wèi)生差等,有的甚至發(fā)展成偷竊、斗毆。因此,大多數(shù)班級管理者都把工作重點定放在批評教育這部分后進生上,過多地對后進生使用批評教育。
(二)只注重學生的學習成績,忽視能力的培養(yǎng)。
現(xiàn)階段我們的教育現(xiàn)狀就是:教育行政部門僅僅以升學成績考核學校,學校則以教學成績考核班級管理者。小學雖然不存在升學壓力,但受社會大環(huán)境的影響,即成績至上,家長希望孩子有好成績。
評職稱教學成績也是重頭,而且學校的成績還影響到生源,于是各個學校、班級的管理者都只注重抓學生的學習成績,而忽視學生其他能力的培養(yǎng)。其他的能力課程經(jīng)常被語文、數(shù)學課代替,農村小學中這樣的現(xiàn)象更是非常普遍。因為農村師資力量薄弱,往往一位教師兼幾樣課程,教師本身對這個課程就不太熟悉,自身能力也有限,所以更談不上培養(yǎng)學生的能力,這些課程也就由語文、數(shù)學課替代了。
(三)教師的權威絕對化,工作方法簡單。
農村小學中相當一部分教師生活在農村,接觸到的新思想、新方法比較少,尤其是老年教師,很多還延續(xù)著老的教學方法。他們在班級管理中的權威是絕對的,制定班規(guī),確立班委,實施管理,進行監(jiān)督,評價學生,都由班主任說了算,充當著“管家”、“警察”的角色。學生沒有參加班級管理的機會,主體地位根本無法保障。
另外,在農村小學中,班主任的教育方法多以批評教育懲罰為主,因為這種方法費時少,見效快,但這種方法的負面影響是明顯的,一味地批評會傷害學生的自尊心,讓他們失去信心,導致很多學生自暴自棄,甚至產(chǎn)生逆反心理,造成更嚴重的后果。
(四)班級的管理隨意,沒有合適的班級制度。
農村小學中,教師對班級的管理往往僅憑自己的經(jīng)驗和主觀意愿,沒有班級管理目標,沒有制定合適的班級管理制度。教師往往只向成績看齊,偏重智育,忽視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而且只關心學生在校在班的管理。有些教師對于學生班級管理隨意,導致許多學生思想素質下降,心理素質差,法制觀念淡薄,人為地造成學生的兩極分化。
二、農村小學班級管理中存在問題的原因
(一)偏重智育,以學生的成績衡量學生。
受應試教育的影響,家長、老師、學校都希望孩子的學習成績好。學生學習成績好了,教師高興,學校高興,家長更高興。于是在班級管理中出現(xiàn)只關心學習成績較好的學生,對那些學習困難的學生不聞不問,僅以學習成績作為衡量學生發(fā)展的標準,偏離了素質教育的方向。
學習成績優(yōu)秀并不能代表其他方面的健康發(fā)展。在出現(xiàn)離家出走、社會暴力事件及品德行為問題的學生中不乏成績優(yōu)異的學生。成績好的學生能夠當上班干部,因為他們平時學習努力、自律能力強,在學校一向得到老師的重視和愛護,家長對這些孩子也很放心,忽視他們成長過程中所遇到的困惑和挫折。
好學生為了在老師和父母心中樹立好的形象,在言行上嚴格要求自己,壓抑自身的心理需要和個性發(fā)展。這類學生一旦在現(xiàn)實生活中遭到挫折,就會引發(fā)意想不到的后果。
(二)家庭對班級管理的影響。
在農村小學中留守兒童較多,爺爺、奶奶或外公、外婆過于溺愛孩子,或者孩子根本不聽老人的教誨,因此很多孩子養(yǎng)成了不良習慣,并且很難改正。在許多農村地區(qū)都普遍存在這樣的問題,造成學校教育得不到家庭的支持,教師一個巴掌拍不響的局面,直接影響到班主任對班級管理的成效。
(三)社會和學校對班級管理的影響。
學校、教師和學生三者的關系構成的實際上就是一個小社會,所以社會對班級管理的影響較大。社會風氣的好壞直接影響到學生的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進而影響到班集體的建設、班風的形成,影響到班級的管理。
這種影響是巨大而具有決定性的,甚至有些是班級管理者難以改變的。農村人口受到的教育少,私心也較重,因此農村人口的覺悟相對城市人口來說要低,社會風氣自然也差些,這就增加了農村小學班級管理的難度。另外,由于電影電視的普及,影視內容中一些不健康的東西也影響到了學生的成長,進而影響到了班級管理。
另外,學校的工作會影響到班級的管理。比如學校對學生提的.一些要求,學校對于各班任課老師的分配,學校公共衛(wèi)生區(qū)的分配等。這些情況雖不是影響班級管理的主要因素,但如沒有協(xié)調好,就會對班級的管理工作造成一定的影響。
(四)教師本身的素質對班級管理的影響。
農村小學中有很多教師年紀較大,教育程度不高,而新工作的師范生中相當一部分屬于獨生子女,一方面是他們從小就是在父母的“呵護”、“嬌生慣養(yǎng)”中長大的,另一方面近年來師范生的質量在逐年下降,加上農村學校工作量大,待遇差,導致很多優(yōu)秀的年輕教師紛紛調離農村,導致農村小學教師的素質亟待提高。
三、農村小學班級管理對策
(一)根據(jù)農村學生差異,合理運用教育手段。
農村小學多是來自農村,他們性格各異,家境各異,經(jīng)歷各異,要想把這樣的大家庭管理好,需要班級管理者根據(jù)具體情況具體分析,整體把握,全面深入了解學生情況,針對每位學生的具體問題,正確分析,對癥下藥。
1.對各方面都比較好的學生,應正確引導其追求自我價值。引導他們在學習方面嚴格要求,積極進取;參加學校、班級的各項活動,比如班級競選、學校文藝匯演、小記者征文等;思想上要上進,樂于幫助后進同學。
2.對于后進生,教師應以鼓勵教育為主,盡量發(fā)掘他們身上的閃光點,及時給予鼓勵和表揚,讓其逐漸改掉各方面的缺點,同時在班級里設立多種獎勵措施,激發(fā)他們的各種潛能,讓學生有適合自己、展示自己的舞臺。
(二)合理制定班級各項規(guī)章制度。
一個良好的班集體必須有嚴格的組織紀律性,它是班級成功的保證。在班級管理中,應給學生一個明確的行動方向,制定必要的班級管理制度,這個制度應與學校的校規(guī)校紀相符合。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對他們的學習和生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將會使他們終身受益。
1.制定班級公約
班級管理常規(guī)可以以“公約”的形式出現(xiàn)。開學初,我就要求全班同學討論制定班級公約,班會課上,同學們積極思考、討論,制定出了十條針對班級管理的公約,大家還宣誓,一定會遵守公約。班級公約使同學們認識到它是維護班級利益不可缺少的,是代表師生利益的,必須自覺遵守。公約就是制度,制度面前人人平等。
2.建立班委管理制度
班委是班主任的左右手,一個有活力的班級集體,離不開一個強有力的班級委員會。所以班主任在接到一個新的班級時首先應該選好班委。農村小學老師大多是自己任命幾個成績好的學生當班干部,這樣的做法是不科學的,成績好的學生并不一定有管理能力,而且這樣的班干部很多學生都不服,往往會抵觸他們的管理。
另外,農村孩子們比較膽小,不敢大膽地表達自己,毛遂自薦更是不可能,所以教師應該采用民主的選舉方法,讓學生推薦并舉手通過,這樣選出的班委大家信服。
教師要充分相信學生的能力,班委選出后,要大膽放手讓學生管理學生。自習課、午睡課我都會放手讓班委管理。我發(fā)現(xiàn)當我坐在教室的時候,很多學生會悄悄地說話,做些小動作,我還經(jīng)常提醒他們。
當班委管理的時候班里很安靜,沒有一點聲音,我每天安排一個班委值日,交給班委一本加鎖紀律冊,如有吵鬧的同學將他的名字寫下,課后我對這個同學進行教育,這樣的方法非常有效,沒有老師在的時候,值日的班委就擔負起管理班級的職責,從而創(chuàng)造一個安靜的學習環(huán)境。
(三)提高教師的素質。
教師為人師表,學高為師,身正為范。一個教師如果品行端正、公平公正地對待每一個學生,有好的教學效果,本身就會產(chǎn)生一種巨大的、無形的影響,不言自高,不怒自威。但農村的小學教師離這個標準還很遠,所以必須不斷地學習,給自己充電,提高自己的修養(yǎng),增加自己的人格魅力。加強工作培訓,時時更新自己的管理理念,樹立素質發(fā)展觀、學生主體觀,多與優(yōu)秀教師交流,吸取經(jīng)驗。
(四)加強與社會、家庭的聯(lián)系、溝通。
要積極宣傳教育的重要性,呼吁全社會都來關心支持教育。教育關乎國家、民族和每個家庭的未來。學校班級常規(guī)的管理、未來合格人才的培養(yǎng),需要家庭、社會的基礎,需要形成學校、家庭、社會三位一體的教育網(wǎng)絡。農村小學與外界接觸得不多,家庭對孩子的學習關心得也不夠。
學校應該多請一些外面的優(yōu)秀人物來學校演講。我校在過去幾年就請了很多位優(yōu)秀人物來我校演講,有醫(yī)生、警察、種田大戶等,這些人物的演講對學生幫助很大,他們知道了講衛(wèi)生的重要性,遇到壞人應該怎樣報警,要有毅力才能取得成功……
學校還規(guī)定每位教師每學期至少要有兩次家訪,了解學生在家的情況。學校也經(jīng)常舉行家長會,向家長匯報孩子在學校的情況,還征詢家長的意見,請他們出謀劃策,共同參與學校的管理。
總之,要搞好班級管理并非一朝一夕之事,需要學校所有教育教學人員,尤其是班主任、班級任課教師,以及家庭、社會共同付出長期的、堅持不懈的努力。同時,教育工作者還應好好學習科學發(fā)展觀,與時俱進,善于研究學生的身心特點,努力揚其所長,抑其所短,為培養(yǎng)合格的、全面發(fā)展的社會主義事業(yè)接班人而不斷努力。
【農村小學班級管理存在的問題和對策】相關文章:
小學班級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對策分析02-24
大學班級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對策06-03
中學班級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對策06-03
農村小學教學管理存在的問題對策06-04
農村小學管理的問題和對策06-04
小學班級管理存在的問題和解決對策03-30
小學班級管理存在的問題和解決對策03-30
小學班級管理存在問題及對策(精選8篇)02-23
小學教學管理存在的問題和對策0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