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集)中國寓言故事
在我們平凡的日常里,大家都看過寓言故事吧,寓言多用借喻手法,使富有教訓意義的主題或深刻的道理在簡單的故事中體現,你還在找尋優(yōu)秀經典的寓言故事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中國寓言故事,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中國寓言故事1
1、中國寓言故事文字版:小象和飛毯
小象千辛萬苦,織成一張飛毯。它站在飛毯上,在天空飛。母雞看見了,撇撇嘴說:“小象沒有翅膀,還美滋滋地飛,它遲早要摔下來!”
小象飛得很平穩(wěn),母雞跺腳說:“小象飛的姿勢難看死了,真丟人現眼!”
小象飛得很快樂,母雞啐一口道:“呸!你以為能飛,就能變成雄鷹嗎?還得意洋洋的,不自量力!”
小象飛得興起,愉快地歡呼起來,母雞惡狠狠地說:“你有什么了不起!你無非是借助飛毯!誰知道你的飛毯是怎么來的?是偷的搶的還是開后門騙來的?你遲早要栽跟頭!”
小象依舊興高采烈地飛著,母雞氣炸了肺,跌坐在地,喘著粗氣。
小象結束飛行,回到地面,它對母雞說:“我不過是飛一小會兒,就惹來這么多閑話!愛眼紅的母雞啊,為了織飛毯,我被針扎破手。你只看到我在飛,卻沒看到我為此付出的艱苦勞動。”
2、中國寓言故事文字版:狗熊立志
有一次,一頭狗熊與一只老虎爭斗,被老虎打得頭破血流。狗熊逃到一棵大樹下,躺在地上喃喃細語。一只蜻蜓看見這個情景,詢問狗熊在做什么。狗熊告訴蜻蜓,自己在樹下立志:有朝一日一定要打敗老虎。
過了一段時間,這頭狗熊與一只大象爭斗,被大象打得頭破血流。狗熊又逃到那棵大樹下,躺在地上微微輕語。恰巧那只蜻蜓又看見這個情景,詢問狗熊又在做什么。狗熊告訴蜻蜓,自己在樹下立志:有朝一日一定要打敗大象。
蜻蜓說:“你常常立志有何用呢?你就是天天在這兒立志,自己不發(fā)奮努力,也無法如愿以償,你永遠也只能是一頭無能為力的狗熊!
3、中國寓言故事文字版:獨一無二的玫瑰
小王子有一個小小的星球,星球上忽然綻放了一朵嬌艷的玫瑰花。以前,這個星球上只有一些無名的小花,小王子從來沒有見過這么美麗的花,他愛上這朵玫瑰,細心地呵護她。
那一段日子,他以為,這是一朵人世間的花,只有他的星球上才有,其他的地方都不存在。
然而,等他來到地球上,發(fā)現僅僅一個花園里就有5000朵完全一樣的.這種花朵。這時,他才知道,他有的只是一朵普通的花。
一開始,這個發(fā)現,讓小王子非常傷心。但最后,小王子明白,盡管世界上有無數朵玫瑰花,但他的星球上那朵,仍然是獨一無二的,因為那朵玫瑰花,他澆灌過,給她罩過花罩,用屏風保護過,除過她身上的毛蟲,還傾聽過她的怨艾和自詡,聆聽過她的沉默……一句話,他馴服了她,她也馴服了他,她是他獨一無二的玫瑰。
正因為你為你的玫瑰花費了時間,這才使你的玫瑰變得如此重要。”一只被小王子馴服的狐貍對他說。
切記:一個既親密而又相互獨立的關系,勝于一千個一般的關系。這樣的關系,會把我們從不可救藥的孤獨感中拯救出來,是我們生命中最重要的一種救贖。如果不曾體驗過,你就無法知道這種關系的美。
4、中國寓言故事文字版:兩塊礦石
有兩塊礦石,它們都富含金和銅兩種元素,夢想著變成最有用、最有價值的器具。
礦石甲說:“聽說了嗎?人類現在已經掌握了煉銅術,要不我們去當一件銅器?”
礦石乙頭搖得像撥浪鼓,說:“那也太大材小用了吧,我們體內有金子。
礦石甲勸說道:“成為銅器總比當一塊冷冰冰的石頭好吧!
礦石乙面帶譏笑,說:“要去你去,我可不去!”
不久,礦石甲搖身一變,成了一件古樸的銅器。
時間一晃,許多年過去了,人類冶煉黃金的技術變得非常成熟。礦石乙也如愿以償,體內的黃金被提純,制成了一件精美的金器。
一次偶然的機會,兩塊礦石在博物館相遇了。
礦石甲制成的銅器被擺在一個展臺上,周圍用透明的玻璃護著,旁邊還有介紹:“這件銅器年代非常久遠,現已舉世聞名,是名副其實的無價之寶!
一直在想著如何向礦石甲炫耀自己的礦石乙,忽然覺得特別羞愧。
5、中國寓言故事文字版:水牛上樹
水牛自恃體強力健,還有一對令人生畏的犄角,因此在動物界霸氣十足目空一切。
這天,水牛看見松鼠在松樹上跳上跳下,敏捷地攀援樹枝盡情快活地玩耍,頓覺滿心不舒服,它沉下臉斥責小松鼠:“你這小家伙逞什么能,難道就你能上樹,這樹上只能任你玩耍嗎?”
“您別生氣老前輩,”松鼠陪著笑臉對水牛說:“我們各有各的本領,正如您能耕地能游泳,我卻望塵莫及一樣。這上樹是我的拿手好戲,別小看它,沒有專門訓練是上不了樹的。”
“胡說!上樹有什么了不起!彼5善鹨浑p燈泡似的大眼睛吼了起來:“憑我的力量能征服一切,難道就不能征服這小小一棵樹嗎?”
“這不是靠力量,而是靠技巧,”松鼠繼續(xù)解釋:“我之所以能在樹上靈活自由地運動,那是因為我祖祖輩輩就生在樹上,上樹的規(guī)律了如指掌,攀援的技術應用自如,加上平時我不斷刻苦煅煉,所以……”
“住口!你敢瞧不起我?”水牛勃然大怒打斷松鼠的話:“連百獸大王都佩服我的力量,讓我主宰大地,你卻要百般阻攔我上樹?好!今天我就當著你的面上樹給你看,等我上了樹再慢慢教訓你,也讓你知道我的厲害,以后好乖乖服從我的管轄!
水牛說完就氣呼呼地往樹上爬,松鼠嚇得躲在一旁呆望著發(fā)怒的水牛上樹。
水牛爬呀爬的,爬了老半天,爬得氣喘噓噓滿頭大汗,還是無法爬上,最后它憋住氣,猛地往上一跳,好不容易才攀住一根樹枝,這真是機遇難逢,它趕忙用盡力氣往上縮,不料一來身體笨重,二來用力過猛,只聽“咯嚓”一聲,碗口粗的樹枝被折斷了,水牛摔到地上,跌得頭破血流還折斷一只犄角,躺在地上直哼哼,爬也爬不起來。
松鼠驚魂未定,望著地上的水牛直搖頭:“咳,都這把年紀了還如此氣盛。你口口聲聲號稱力大無窮能主宰大地,終究還是不自量力,這下吃了大虧,總該頭腦清醒接受教訓了吧?”
中國寓言故事2
冬天如期到來,寒氣籠罩了整個世界。每到冬天,氣溫下降到7-8℃時,就是蛇開始冬眠的時候了。冬眠時,為了更暖和一點,往往有幾十上百條同種或不同種類的蛇群集在一起。 然而也有那些沒來得及和同伴聚集到一起而獨自冬眠的蛇。
這不,有一條小毒蛇還獨自在外尋找食物呢,因為它還沒有儲存到足夠的脂肪以備過冬,如果現在冬眠了,明年就醒不來了。這真是一個艱難的決定,要么凍死,要么餓死。很不幸,當這條小蛇還在尋找食物時,天空飄起了小雪,天氣變得更加寒冷了。本來尋找食物就費了不少體力,再加上天氣寒冷,小蛇凍得失去了知覺,再不能爬了,它便靜靜地躺在路邊。
趕集完回家的農夫,在路邊看到了這條被凍僵的小蛇,由于天性善良,農夫起了憐憫之心,撿起小蛇放進了自己的衣服里,想用自己的體溫來溫暖可憐的小蛇。
在農夫衣服里的小蛇漸漸暖和起來,恢復了知覺。當它醒來時,發(fā)現自己就在農夫的胸口,憑著本能,它咬了農夫一口,然后爬出農夫的衣服,逃走了。
由于小蛇有毒,胸口被咬之后的農夫感到一陣劇痛,最終不幸中毒而死。小蛇逃走之后也沒有找到食物,還是被凍死了。
在去天堂和地獄的路上,小蛇的靈魂和農夫的靈魂相遇了。農夫問小蛇:“我救了你的性命,你為什么恩將仇報,反而咬了我把我毒死呢?”
小蛇說:“我是一條毒蛇,咬人是我天生的本能。你的死是由于你自己的無知,難道你不知道蛇本來就是冷血動物嗎?”
后來,農夫的靈魂去了天堂,毒蛇去了地獄。
后來又有人從這個故事里理解出了另一番寓意,善良的`人往往不能被人們理解,但大愛能終將戰(zhàn)勝一切陰險狡詐。正如許多電視劇里演的那樣,再壞的惡人,最終也會被善良的人所感化。這又是從感性的角度去理解的。抱著對人性本善良的期待,去結交身邊的每一個人,去感受每一個人身上的溫度和善意。
中國寓言故事3
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個笨人,他不管做什么事情都不動腦筋、不加思考,經常做出一些糊涂事來惹人家笑話。
有一次,他在家里熬一鍋菜湯。熬得差不多了,他想試試咸淡合不適宜,就用一把木勺舀了一勺湯出來嘗。這人喝了一點湯,咂了咂嘴巴,覺得好像淡了一些,就順手把裝著剩湯的木勺放到一邊,抓了一把鹽撒到鍋里。這時,鍋里的湯已經加上鹽了,而木勺里的湯還是原來的湯,他也不重新舀上一勺,又拿起原來的那勺湯來嘗。嘗過以后,他驚奇地摸了摸腦袋,又皺了皺眉頭,自言自語地說:“咦,明明加過鹽了,這鍋湯為什么還是這么淡呢?”
于是這個人就又抓了一把鹽放進鍋里,但他還是沒有覺察到自己畢竟在哪里出了過失,照舊還是去嘗勺里的湯。勺里的湯自然還是淡的,他就又以為鍋里的湯鹽還是不夠,于是又往鍋里舍命加鹽。
就這樣,木勺里的湯始終沒有更換過,他也重復著嘗一口湯、往鍋里加一把鹽的過程,也不停下來想一想是不是哪個環(huán)節(jié)出了問題。一滿罐鹽經他這么一折騰,已經見了底了,可他還撓著頭皮,百思不得其解地想:今日真是活見鬼了,為什么鹽都快要加完了,鍋里的湯卻還是咸不起來呢?
【寓意】這個笨人實在是辦了一件傻事,通過沒有加鹽的湯來評定加過鹽的湯。事物總是進展變化的',我們若總是通過相對僵化的局部來推斷全局的狀況,又和這個笨人的錯誤有什么兩樣呢?
中國寓言故事4
一、填空題。
1、《庖丁解牛》中的庖丁是一位。
2、《黔之驢》的作者是?
3、教育孩子要講誠信的著名故事是《 》。
4、“比喻借別人的威風嚇唬人。”出自寓言故事《 》。
5、“比喻不必要的,沒有根據的擔憂”出自寓言故事《 》。
6、《千金買首》中“首”是指的頭。
7、《愚公移山》中愚公要移的兩座山分別是?
8、《紀昌學射》中,紀昌的老師。這個故事告訴我們要掌握過人的本領,必須付出超人的。
9、寓言《黔之驢》中,驢子最后被吃掉了。
10、揭示“對于無端的夸贊,一定要保持清醒!边@個道理的寓言故事是《 》。
11、天外有天,做人千萬不要盲目自大。(《兩只青蛙》)
12、講仁慈也要看對象,對壞人仁慈只能是。(東郭先生和狼))
13、是萬能的法寶,只要你善于利用,它可以變成一切知識和財富。
二、選擇題。
1、人們寫作寓言的目的是為了()。
A、說明道理B、講故事c、塑造鮮明的形象
2、我國古代寓言所用的比喻往往非常巧妙、非常貼切,如把()作為龐大而愚笨的形象。
A、老鼠B、驢子c、猛虎
3、()在宮廷中濫竽充數吹竽,后逃走。
A、齊宣王B、齊泯王c、南郭先生
4、《狐假虎威》中,野獸看見了它們就都跑開了,是因為()。
A、野獸害怕狐貍B、野獸害怕老虎c、野獸怕天老爺
5、古時候有一個人害怕會天塌地陷,自己無處存身,急得吃不下、睡不著,他是()。
A、齊國人B、秦國人c、杞國人
6、()以堅強的意志,不顧他人懷疑、譏笑,帶領全家人移山。
A、愚公B、智叟c、夸蛾氏
7、《薛譚學謳》中薛譚跟()學唱歌。
A、扁鵲B、秦青c、后羿
8、《紀昌學射》中紀昌的老師是()
A、甘蠅B、更羸c、飛衛(wèi)
9、“寧可相信尺碼,不能相信自己的'腳”出自寓言故事《 》。
A、《畫鬼最易》 B、《鄭人買履》 c、《揠苗助長》
10、以下寓言故事()告訴人們從客觀實際出發(fā),按客觀規(guī)律辦事是最難的,非下苦功夫不可;而遠離實際瞎說一氣,則是很容易的。
A、《畫鬼最易》 B、《鄭人買鞋》 c、《揠苗助長》
11、《羊和它的鄰居們》中,當一只羊在山坡上遇到狼時,只有()急忙奔向山坡去救它。
A、牛 B、馬c、豬D、狗
12、“如果有一兩個人說,我當然不信,如果三個人都這么說,那就一定不會假。”這就是(),人言可畏啊。
A、三虱食彘B、三人成虎c、歧路亡羊
13、“?赊D為禍,禍可以轉為福,變化無窮。世間任何事物都不是一成不變的,世事難料!边@里講的是寓言故事()
A、《得意忘形》 B、《客套誤事》 c、《塞翁失馬》
14、《造父學御》這個故事中造父是一名()
A、射箭高手B、駕車能手c、下棋能手
15、《蝸牛和螞蟻》這則故事中蝸牛趕不上螞蟻的原因是()
A、貪圖安逸生活B、膽小c、行走速度慢
16、十萬蜂兵憑借弱小的身軀打敗了()。
A、狼B、老虎c、野豬
17、“到任何時候都不要瞧不起弱小,他們也有過人之處!边@里所揭示的道理是出自寓言故事()。
A、《斑鳩與螞蟻》 B、《蝸牛和螞蟻》 c、《狐假虎威》
18、百靈鳥最喜歡紅玫瑰,它看到紅玫瑰花開了嗎?()
A、看到了B、沒看到
19、“世界上的事情是非常復雜的,各種事情都有自己的特點,對待不同的事物,就有不同的辦法!边@句話是農夫對誰說的?()
A、猴子B、小貓c、狗熊
20、等你遇事面臨眾多建議時,應該()
A、人云亦云,隨聲附和B、沒主張c、親自實踐,讓事實說話
21、《老翁捕虎》中捕虎的除了老翁,還有誰幫忙一起捕虎的?()
A、武藝高強之人B、十六七歲的小孩c、衙役
22、()通過勤學苦練,歌唱得越來越好,終于成了一名歌星。
A、黃鶯B、杜鵑c、百靈鳥
23、《猴子和大象》中誰的本領大?()
A、猴子B、大象c、各有所長
24、喜鵲老師教大家做巢,誰的巢做的最好?()
A、斑鳩B、老鷹c、小燕子
25、“和氏之璧”的名字是()取的。
A、秦始皇B、卞和c、楚文王
三、判斷題。
1、《造父學御》這個寓言故事告訴我們學好一門技術,只要專心苦練就行了。()
2、《蝸牛和螞蟻》這個故事中蝸牛憑借自己的努力終于趕上了螞蟻。()
3、斑鳩為報小螞蟻搭救之恩,就請螞蟻上樹筑巢共同生活。()
4、百靈鳥接受教訓,終于看到紅玫瑰花是怎么開放的。()
5、《山羊送禮》中山羊最后被老虎吃了,原因是它想占便宜,到頭來吃虧的是它自己。
6、《盲從的牛群》這個故事中,牛王變成獨角,是因為潮流興獨角。()
中國寓言故事5
一、窮光蛋狂想曲:陳大家里很窮,靠撿破爛為生。有一天,陳大撿到一顆雞蛋,他說:“我們有財產了!”太太問:“為什么?”陳大回答:“因為……再請幾個傭人。”太太越聽越入迷。陳大又說:“我呢,就可以討幾個小老婆了!碧宦犗壬懶±掀,氣得把雞蛋猛力一摔,陳大一看,美夢全泡湯了。
二、不要金子要指頭:據說,神仙能用指頭把石子點成金子。一天,神仙來到人間試試碰到的人,誰是不愛錢的。第一個人,一看到金子,伸手就想抓。第二個人,看到金子,拿起金子就要跑。第三個人,小和大的金子都不要,他想要會把石子點成金子的指頭。神仙一聽,趕緊逃回天上,從此再也敢到人間來了。
心得感想:中國寓言故事這本書是在說有關中國的寓言,其中,我最喜歡的一篇就是“窮光蛋狂想曲”。陳大撿到一顆雞蛋就妄想“家當”,而不直接去花時間、心血去努力。類似這篇寓言,在東漢時,劉秀寫信他的大將岑彭說“人若不知足,卽平籠(今甘肅地區(qū)),復望屬(今四川地區(qū))!币驗檫@個源顧,所以后人便把這句話簡略成“得隴望蜀”,形容像故事中的陳大,貪得無厭、不知滿足的人。
記得有一次,媽媽做了三種口味的布丁,我趁著弟弟妹妹在玩時,吃了一口牛奶布丁,因為太好吃了,我還想在吃巧克力口味的,還好,我沒有去做這件得隴望蜀的事,不然,弟弟妹妹都沒得吃了。從這里,我學到,有時可以讓一讓別人,也會比較開心。
《中國寓言故事》讀書筆記2
我是讀著《中國寓言故事》度過自己的童年的,如今已成為一名小學老師,自認為多歷世事,雖不聰明,也不算糊涂,但當與自己的孩子一起再次重讀《中國寓言故事》的時候,卻有了一種心靈蒙塵被洗的感覺!吨袊⒀怨适隆返恼Z言通俗易懂,富于童趣,充滿了人生大智慧。其中中國古代寓言有著數千年的悠久歷史,其中不少的篇章家喻戶曉,并成為人們喜用的成語,譬如“揠苗助長”、“黔驢技窮”、“葉公好龍”、“一葉障目”、“螳螂捕蟬”等等。每一個故事中都給人一種啟迪,要你領悟其中的哲理。本書按照思想內容,可以概括成三類。第一類是以生動活潑的比喻講出深刻的哲理,不僅給人以美的.享受,而且給人以智慧。第二類是具有“勸善懲惡”性質的,其中也有許多篇章給人以積極的啟示。第三類是“揭發(fā)伏藏,顯基弊惡”,具有諷刺性的。此外,還有專講學習態(tài)度、學習方法以及斗爭藝術的!吨袊⒀怨适隆愤@本書除了有好多人生道理的故事,還有精美的圖畫,是小學生的良師益友,俗話說: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如果把這本書讀破,你的將來一定會受益無窮。由此我想:如果我們在作文教學中把這些生動有趣的故事引入課堂,那么就一定能引起同學們的興趣,提高他們寫作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調動他們的寫作熱情,這樣作文教學就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于是,一天的作文課上我給學生講了一則寓言故事,這就是《神童的不幸》。故事講述了一個小孩非常的不幸,方仲永天資聰穎,五歲便會作詩,不論什么題目,他都能立刻成詩,而且內容深刻雅致,文采絢麗多姿,得到眾人贊賞。講到這里,同學們都發(fā)出感嘆之聲,“真聰明啊”。我想:這太好了,同學們已經進入情景了,學生的思想和故事情節(jié)融為一體,這是寫作的初步。不久,方仲永的天生奇才傳到了縣里,人們都認為他是個神童?h里那些名流、富人,十分欣賞方仲永,連他父親的地位也隨著提高了不少。這樣一來,方仲永的父親便認為這是件有利可圖的好事情,于是放棄了讓方仲永上學讀書的念頭,每天帶著方仲永輪流拜訪縣里的那些名流、富人,找機會表現方仲永的作詩天才,以博得那些人的夸贊和獎勵。 這樣一來,神童漸漸才思不濟,久而久之,由于只一味憑著一點“天才”而沒有后天的再學習,方仲永終至每況愈下。到十二三歲時,作的詩比以前大為遜色,前來與他談詩的人感到很是失望。到了二十歲時,他的才華已全部消失,跟一般人并無什么不同,人們都遺憾地搖著頭,可惜一個天資聰穎的少年終于變成了一個平庸的人。
我讓同學們對這則蘊合著深刻哲理的故事發(fā)表看法,李清同學說:“一個人再聰明也不能驕傲”。李杰同學說:“方仲永的父親太愛慕虛榮了,結果毀了自己的兒子,教訓深刻!崩钭涎赏瑢W說:“就像一個偉人說的天才是先天的聰明加上后天的汗水,天生聰明的人也要不斷學習!瘪R良同學說:“做人要有主見,不要什么都聽家長的,方仲永如果有一點主見,也不會落得這樣的下場……!蓖瑢W們的精彩發(fā)言贏得了陣陣掌聲。
我接著引申說:“同學們,我們生活中也有像方仲永這樣的人,光有先天的智慧而不注重后天的學習是不行的,不注意接受新知識,到頭來只會落在別人后面。你能舉出具體的事例嗎?”同學們都異口同聲地說:“能”。趙冉同學說:“我叔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他天生聰慧,聽奶奶說上學時一學就會,可就是不認真學,初中畢業(yè)就不愿上了,說在家寫書,閉門造車能寫出什么書呀?現在就是一農民!崩蠲敉瑢W說:“我鄰居小軍從小也很聰明,小學時寫的作文總是被當做范文讀,可初中光是談戀愛,荒廢了學業(yè),成績跟不上就退學了……!标惓客瑢W說:“咱們學校也有這樣的同學,聰明但不認真學,成績總是倒著數……!蓖瑢W們興高采烈地說著自己所知道的事例。課堂氣氛異常活躍。
最后,我進行總結:“同學們,光有先天的聰明是不行的,還要努力才行,要注意接受新知識,及時充電,才能跟上別人,跟上時代,一份耕耘一份收獲,同學們,努力吧,光明的前途就在不遠的前面等著你!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最容易引起學生興趣的就是這些生動有趣的寓言故事,它意象鮮明,寓意深刻。作為語文教師一定要把這些故事充分利用起來,并且把它們合理地充實到作文教學中去,那么一定會使我們的作文教學生趣盎然。學生在快樂中學習,老師在快樂中教學,興趣是老師和學生交流的最佳契合點,在教學過程中碰撞出智慧的火花。
中國寓言故事6
一條小船,沿長江三峽而下。要沖過重重激流險灘,才能到達目的地。
船上坐著一位老婦人,她從耒沒見過這陣勢,嚇壞了。
閉著眼晴抖抖地禱告:“老天保祜,老天保佑!”
老天離得太遠,沒有聽到。但水聽到了,卻也沒聽真切。只聽清后面“保佑”兩個字。
水想:老人這樣拜托自己,我不能辜負了老人家!
就一路上護著小船,用自己的'身體擋著,避開礁石。
小船終于平安到達目的地。
提出的要求,不要過于高遠
中國寓言故事7
1.中國寓言故事
有一次,一頭狗熊與一只老虎爭斗,被老虎打得頭破血流。狗熊逃到一棵大樹下,躺在地上喃喃細語。一只蜻蜓看見這個情景,詢問狗熊在做什么。狗熊告訴蜻蜓,自己在樹下立志:有朝一日一定要打敗老虎。
過了一段時間,這頭狗熊與一只大象爭斗,被大象打得頭破血流。狗熊又逃到那棵大樹下,躺在地上微微輕語。恰巧那只蜻蜓又看見這個情景,詢問狗熊又在做什么。狗熊告訴蜻蜓,自己在樹下立志:有朝一日一定要打敗大象。
蜻蜓說:“你常常立志有何用呢?你就是天天在這兒立志,自己不發(fā)奮努力,也無法如愿以償,你永遠也只能是一頭無能為力的狗熊!
2.中國寓言故事
小王子有一個小小的星球,星球上忽然綻放了一朵嬌艷的玫瑰花。以前,這個星球上只有一些無名的小花,小王子從來沒有見過這么美麗的花,他愛上這朵玫瑰,細心地呵護她。
那一段日子,他以為,這是一朵人世間的花,只有他的星球上才有,其他的地方都不存在。
然而,等他來到地球上,發(fā)現僅僅一個花園里就有5000朵完全一樣的這種花朵。這時,他才知道,他有的只是一朵普通的花。
一開始,這個發(fā)現,讓小王子非常傷心。但最后,小王子明白,盡管世界上有無數朵玫瑰花,但他的星球上那朵,仍然是獨一無二的,因為那朵玫瑰花,他澆灌過,給她罩過花罩,用屏風保護過,除過她身上的毛蟲,還傾聽過她的怨艾和自詡,聆聽過她的沉默……一句話,他馴服了她,她也馴服了他,她是他獨一無二的玫瑰。
正因為你為你的玫瑰花費了時間,這才使你的玫瑰變得如此重要!币恢槐恍⊥踝玉Z服的狐貍對他說。
切記:一個既親密而又相互獨立的關系,勝于一千個一般的關系。這樣的關系,會把我們從不可救藥的孤獨感中拯救出來,是我們生命中最重要的一種救贖。如果不曾體驗過,你就無法知道這種關系的美。
3.中國寓言故事
有兩塊礦石,它們都富含金和銅兩種元素,夢想著變成最有用、最有價值的器具。
礦石甲說:“聽說了嗎?人類現在已經掌握了煉銅術,要不我們去當一件銅器?”
礦石乙頭搖得像撥浪鼓,說:“那也太大材小用了吧,我們體內有金子!”
礦石甲勸說道:“成為銅器總比當一塊冷冰冰的石頭好吧。”
礦石乙面帶譏笑,說:“要去你去,我可不去!”
不久,礦石甲搖身一變,成了一件古樸的銅器。
時間一晃,許多年過去了,人類冶煉黃金的技術變得非常成熟。礦石乙也如愿以償,體內的黃金被提純,制成了一件精美的金器。
一次偶然的機會,兩塊礦石在博物館相遇了。
礦石甲制成的`銅器被擺在一個展臺上,周圍用透明的玻璃護著,旁邊還有介紹:“這件銅器年代非常久遠,現已舉世聞名,是名副其實的無價之寶!
一直在想著如何向礦石甲炫耀自己的礦石乙,忽然覺得特別羞愧。
4.中國寓言故事
有幾個人閑來無事,在一齊聊天。一個年紀大的人對周圍幾個人說:“吃梨對人的牙齒有好處,可是,吃多了的話是會傷脾的。吃棗呢,正好與吃梨相反,吃棗能夠健脾,但吃多了卻對牙齒有害!
人群中一個呆頭呆腦的青年人覺得有些疑惑不解,他想了想說:“我有一個好主意,能夠吃梨有利牙齒又不傷脾,吃棗健脾又不至于傷牙齒!
那位年紀大的人連忙問他說:“你有什么好主意,說給我們大家聽聽!”
那傻乎乎的青年人說:“吃梨的時候,我只是用牙去嚼,卻不咽下去,它就傷不著脾了;吃棗的時候,我就不嚼,一口吞下去,這樣不就不會傷著牙齒了嗎”
一個人聽了青年說的話,跟他開玩笑說:“你這不是將棗囫圇著吞下去了嗎”
在場的人都哈哈大笑起來,笑得那個青年人抓耳撓腮,更是傻乎乎的了。
這個年輕人自作聰明,如果按他說的辦法囫圇吞棗的話,那棗子整個地連核也吞下去了,難以消化,哪還談得上什么健脾呢我們學習知識也是這樣,如果對所理解的知識不加以分析、消化、理解,只是一味生吞活剝,那是得不到什么收益的。
5.中國寓言故事
有一天,小軍來到草坪上放風箏,風箏隨著風升上天空。兩只小鳥看了說:“哎呀,快看風箏飛得多高!”
風箏聽了驕傲起來,它對小鳥說:“我們來比一比,看誰飛得高好不好?”
小鳥說:“好啊。”
小鳥使勁一飛,一下子就比風箏飛得高了。
風箏心想:要不是繩子拴住我,我肯定會比小鳥飛得高。風箏就使勁一掙,繩子斷了,這時一陣狂風吹過,風箏一下子比小鳥飛得高了。這時,它多得意呀!
可是,風停了,風箏就直掉下來,一頭栽進了水塘,它傷心地哭了。
6.中國寓言故事
從前,有一對鴿子,同住在一個巢中,相依為命地過著快樂的生活。
在一個金色的秋收季節(jié),樹上的果子都熟透了。它倆共同采集了滿滿的一巢。過了一段時間,果子風干了,漸漸縮少到只剩半巢了。
雄鴿子氣憤地斥責雌鴿子說:“別吃了!當初采集果子的時候是多么辛勤勞苦,現在你獨自大吃,只剩下一半了!”
雌鴿覺得受了委屈,就分辯說:“我根本沒有獨自大吃,是果子自己減少了!
雄鴿不信,又氣又恨地說:“不是你獨自大吃,那果子為什么會自己變少呢?”說完,便用嘴把雌鴿啄死了。
又過了些日子,天降大雨,干果子得到雨水的滋潤,膨脹起來,又同原來一樣,裝了滿滿的一巢。
雄鴿這才恍然大悟。它悔恨地責怪自己:“果子一點兒也沒少,是我錯誤地把它殺死了!彼椴蛔越乜藿凶约好啵⒑魡敬气,“我親愛的,你到哪里去了啊!”
不可只見到表面現象,就主觀武斷地出口傷人,要透過表面現象,深入了解事物內在的發(fā)展變化,掌握其規(guī)律和特點,這樣才不會犯錯誤。
7.中國寓言故事
一只小羊不小心掉進陷坑里。
一只覓食的狼從這里經過。它看見了坑里的小羊,正準備跳下去,可是一個危險的念頭馬上阻止了它。
狼說:“可憐的小山羊,讓我救你上來吧!”
小羊說:“哼!我才不上當呢,沒安好心的東西!上回我哥哥把你從坑里救起來,你卻把它吃掉了,真是忘恩負義!嗚──”小羊怕得哭了起來。
狼擠出兩滴眼淚,裝著哭腔道:“罵得好!我是對不住你哥哥呵!我正來救你作為補償!”
小羊說:“別騙人了,我寧愿呆在坑餓死也不讓你吃掉!”
狼說:“我怎么會吃你呢?要吃你我不會跳下來嗎?哼!這回是我救你。談報答的應該是你,看是否忘恩負義的也是你,而不是我!荒謬的家伙!”
羊想是呀,上回是哥哥救狼,而這回……不上去也是死!它要吃我不會自己跳下來嗎?
小羊越想越拿不定主意。狼不失時機地嘆了口氣說:“唉!你不上來我也沒辦法,我要走了,天快黑了!
羊一聽天快黑了更是害怕,連忙叫住了狼。
當狼把小羊救起來后,狼便露出了兇惡的本相,無情地吃掉了小山羊,最后還抹抹嘴說:“讓我費了這么大勁,你這只笨羊!”
當壞人有助于你時,很可能有更大的陰謀要傷害你!
中國寓言故事8
薛譚學謳于秦青,未窮青之技,自謂盡之,遂辭歸。秦青弗止,餞于郊衢,撫節(jié)悲歌,聲振林木,響遏行云。薛譚乃謝求反,終身不敢言歸。
(《列子》)
譯文
薛譚在秦國的名叫青的人那里學習唱歌,還沒有學完青的技藝,他自己覺得已經學完了,就辭別青要回家。青也不留他,在郊外的大路旁為他餞行,打著節(jié)拍唱起悲傷的`送行歌,歌聲使林木振動,歌聲使行走的云停下。薛譚于是向青表示道歉并請求留下,此后他終身不敢提到回家了。
中國寓言故事9
被饋贈的機會
英國的愛特威廉是一位舉國皆知的大商人。但是說來奇怪,愛特威廉創(chuàng)業(yè)初期的一切,竟然全是別人饋贈的。
威廉20歲的時候,還是一個整日守在河邊打魚的年輕人,天地十分狹小,根本看不出他的將來會有什么輝煌的成就。一天,一位過河人求助于威廉,原來是過河人的一枚戒指不慎掉進了河里。過河人急得不行,他請威廉不管怎樣,也要到水下幫他摸一摸。
威廉一個上午什么也沒干,反反復復一連扎到船下二十幾次,但是依然沒有摸到那枚戒指。愛特威廉又找來了全村的男人幫忙。為了摸到這枚戒指,一村的男人竟然又花費了半天的工夫。
過河人事先答應給愛特威廉一英鎊的打撈費,想不到愛特威廉竟然請來了這么多人,用了這么多時間。這要多少報酬才行?過河人很犯難。誰知,威廉卻一點都沒提報酬的`事,一點沒有計較這次打撈戒指的巨大成本。他只是想為過河人解決難題,打撈戒指,僅此而已。
不久,這位過河人又路過此地,他又碰到了威廉。這時的河里已經沒有多少魚好打了。過河人對威廉說:“威廉,你別打魚了,我給你個打氣補胎的活兒,你足以養(yǎng)家糊口!睆哪且院,威廉便有了一個在路邊修補汽車輪胎的活兒。
有一天,一輛小車停在了威廉補胎的小店前,車上的人要找一顆特別的螺絲釘,否則車就無法行駛。威廉翻遍了自己的小店,也沒有找到這樣的螺絲釘。但威廉并不甘心,他騎上自行車,在另一家修車店里,再次翻找了一遍,終于找到了一顆一樣的螺絲釘。
當威廉滿頭大汗地返回來,并將這顆螺絲釘安裝在對方的車上時,對方拿出了10英鎊來感謝威廉。威廉卻一分不收。他說這是顆丟在箱底的螺絲釘,是不值錢的!不久,這輛小車的主人特地趕來,給了威廉一個五金店讓他代理經營。威廉很是驚訝,問對方為什么。
對方告訴威廉:“你是這個世上我所遇到的最誠懇、最值得信任、最無私,也是最可愛的人!
威廉這一生總能碰到好運氣,別人總是會饋贈他。如今,威廉已經是英國最大的機械制造商。問起他的發(fā)家史,他總是說,他一生的事業(yè),一多半都是別人贈送的。
威廉自己不知道,他得到幫助,是因為他無比的誠實和熱心,對別人委托事情的認真和執(zhí)著的態(tài)度,以及奉獻精神感動了接受過他幫助的富人。而他的這種精神和品質正是成就事業(yè)所必不可少的。
中國寓言故事10
中國古代寓言是一本從古代事例告訴了我們一個個做人的道理的書,書中的情節(jié)有趣,一個個的事例告訴我們一個個的道理。
例如《東郭先生和狼》的故事,講的是東郭先生是個有愛心的`人,狼被獵人追趕,向東郭先生求救。東郭先生救了狼,但狼想把東郭先生吃了,一位農夫走過來,想了個辦法救了東郭先生。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不要相信惡人的話,因為不管他們說得多么好聽,都是欺騙,好讓你上他的圈套。
還有《賽翁失馬》的故事,它告訴我們,好和壞、禍和福都不是絕對的。壞事可以引出好的結果,好事也可以引出壞的結果。
我還喜歡《不龜手藥》這個故事,它告訴我們,做事只要開動腦筋,克服保守思想,樹立新觀念,讓我們明白在不變的情況下,要懂得隨機應變,就能讓自身的東西發(fā)揮最大的用處。
看著這本書,我不禁聯想到我自身,如果面臨同樣的情形,我該怎樣去面對呢?
書中的故事數不勝數,一本好書不但增長了我的見識,還教會了我生活中為人處世的道理,我要多讀書,讀像中國古代寓言這樣的好書。
中國寓言故事11
有一個人想拜見縣官求個差事。為了投其所好,他事先找到縣官手下的人,打聽縣官的愛好。 他向縣官的隨從問道:“不知縣令大人平時都有什么愛好?” 縣官手下的人告訴他說:“縣令無事的時候喜歡讀書。我經?吹剿峙酢豆騻鳌纷x得津津有味,愛不釋手! 這個人把縣令的愛好記在心里,滿懷信心地去見縣官?h官問他:“你平時都讀些什么書?” 他連忙討好地回答說:“別的'書我都不愛看,一心專攻《公羊傳》! 縣官接著問他:“那么我問你,是誰殺了陳佗呢?” 這個人其實根本就沒讀過《公羊傳》,不知陳佗是書中人物。他想了半天,以為縣官問的是本縣發(fā)生的一起人命案,于是吞吞吐吐地回答說:“我平生確實不曾殺過人,更不知有個叫陳佗的人被殺! 縣官一聽,知道這家伙并沒讀過《公羊傳》,才回答得如此荒唐可笑?h官便故意戲弄他說:“既然陳佗不是你殺的,那么你說說,陳佗到底是誰殺的呢?” 這人見縣官還在往下追問,更加惶恐不安起來,于是嚇得狼狽不堪地跑出去了,連鞋子也來不及穿。別人見他這副模樣,問他怎么回事,他邊跑邊大聲說:“我剛才見到縣官,他向我追問一樁殺人案,我再也不敢來了。等這樁案子搞清楚后,我再來吧! 這則寓言告訴我們,一個人應該用誠實、謙虛的態(tài)度去對待知識。不懂裝懂的做法既會妨礙自己的求知進步,又會鬧出愚昧無知的笑話來。
中國寓言故事12
我暑假里讀了一本名叫《中國古代寓言故事》的書。這本書里面有很多故事,我看后深受啟發(fā)。我很喜歡這本書里的《清廉的公孫儀》,說魯國有一個宰相叫公孫儀,公孫儀喜歡吃魚,有人送魚給他,他卻不要,原因是害怕欠人家人情,擔心因此丟了官。公孫儀做事但求心安理得,是一個清正廉潔的好官。還有一個故事讓我啟發(fā)很大,這個故事叫《愚公移山》,故事講的是:太行和王屋兩座大山,占地七百里,高逾萬丈,傳說是從冀州與沈陽遷徙而來。有位叫愚公的老人,都快九十歲了,他的家門正對著兩座大山,由于大山的阻塞交通,與外界來往要繞很遠的,極為不便。為此,他將全家人召集到一起,共同商議解決的辦法,愚公提議:我們齊心合力,共同搬走屋前的這兩座大山。開辟條大道,一直到漢水南岸。大家表示贊同這一主張。決心已下,愚公帶領子孫三人干了起來,任憑寒來暑往,愚公祖孫都挖土不止,很少回家休息。有個住在河邊名叫智叟的人,看到愚公率子每天辛辛苦苦的挖兩座山,覺得十分可笑,他說愚公連樹都挖不動,搬不動這兩座山的。愚公聽后,不禁長長的嘆了口氣。他對智叟說:你的`思想還不如一個小孩子。當然,我活不了幾天了,可是我有兒子,兒子生孫子,孫子再生兒子,子子孫孫生生不息下去,沒有窮盡,而兩座大山不會長高了,只要我們挖下去,一定會挖平的。智叟無言以對。山神知道后,告訴玉帝,玉帝派大力士神把山背走。
我太喜歡這本書了,它是我的良師益友。它告訴我們許多做人做事的道理,值得我們學習。
中國寓言故事13
明朝萬歷年間,皇宮里面不知道怎么回事,出現了一只奇怪的大老鼠。這只大老鼠,長得跟貓一樣大,而且兇悍異常,成為了宮中的一大禍害。
皇帝下旨把民間善于捕捉老鼠的貓都搜羅進皇宮,讓它們來對付那只大老鼠。但是,這些貓卻一只一只地敗下陣來,全部都被大老鼠咬得遍體鱗傷。
正在這個時候,外國進貢來了一只貓,這只貓,長得十分美麗。它的毛像血一樣白,是個獅子貓。這只獅子貓會不會捉老鼠,能不能夠斗得過大老鼠呢?人們議論紛紛。
一個太監(jiān)把它抱了起來,投進了大老鼠所在的屋子里面,然后把門關了起來。不少太監(jiān)們都好奇而又擔心地從門縫里向里面偷看。
獅子貓到了大老鼠的屋子里面,了解了一下環(huán)境,就一動不動地蹲在那里。過了好長時間,才看到那只大老鼠從洞里探頭探腦地走了出來。大老鼠一看到獅子貓,就“吱吱”地叫著,憤怒地撲上去。獅子貓看到這樣大的一只老鼠,不由得吃了一驚,急忙閃了一個身,跳到了茶幾上。
大老鼠看見獅子貓?zhí)狭瞬鑾,也躥了上去;獅子貓看見大老鼠躥上來,趕緊條下了茶幾。就這樣躥上躥下,跳上跳下,獅子貓總是躲著,不肯和大老鼠正面交鋒。
從門縫里偷看的太監(jiān)們看到這個情景,都認為這只獅子貓十分膽怯,肯定斗不過那只大老鼠。不由得有些失望。
過了一會兒,那只大老鼠跳得漸漸慢了。大肚子一起一落地喘著粗氣。它蹲在地上,想要休息一會兒。誰知道,正在這個時候,獅子貓猛然地撲了過去,用兩只前爪緊緊抓住老鼠頭上的毛,用嘴咬住它的頭和脖子。大老鼠遭到突然襲擊,知道自己遇到了強大的.對手,拼命掙扎。
貓聲嗚嗚,鼠聲吱吱,一場惡斗持續(xù)了很長的時間。最后,大老鼠終于成了獅子貓的手下敗將。
太監(jiān)們見獅子貓勝利了,打開門擁進去。只見大老鼠已經被獅子貓咬下了腦袋。它正津津有味地吃著鼠肉呢。
太監(jiān)們這才明白過來,獅子貓開始的躲避,其實并不是膽怯,而是在和老鼠進行著疲勞戰(zhàn)。敵人出擊我便退回,敵人退回我便出擊,使敵人疲于奔命,終于喪命。以逸待勞,獅子貓可真是有勇有謀呀!
中國寓言故事14
2.馬的抱怨
一個小山村里住著老大爺和老大娘一家,他們養(yǎng)了很多牲畜和家禽。辛勤的馬每天跟著大爺下地干活;忠實的狗給大娘作伴、看家;大爺每天從地里帶回很多鮮嫩的青草給兔子吃。
一天,一向任勞任怨的馬翹起尾巴輕蔑的`對狗和兔子說:“你們從來不幫主人干活,每天就知道在家里吃閑飯,白養(yǎng)你們了,哼……”
狗也不示弱伸直了喉嚨對著馬大聲嚷道:“我咋沒用了?我每天給大娘作伴、看家,你沒看見嗎?”然后又轉身沖著兔子嘟囔:“兔子才沒用呢,就知道吃”。
兔子聽了他們的嘲諷,停下來想了很久,什么都沒說,又低下頭默默地吃起草來。
有一天大娘突然生病了,病得很厲害,為了給大娘補充營養(yǎng),大爺殺了兩只大兔子燉了給大娘吃。沒幾天大娘就痊愈了。
從此以后,馬和狗再也不說兔子沒用了。
中國寓言故事15
答雞
古希臘哲學家柏拉圖給人下了一個定義:“人是沒羽毛的動物!
兩只腳的公雞得知后,咬緊牙關拔掉自己身上的'羽毛,大模大樣地向人們宣稱:“瞧,我們是人了!”
人們嘻笑不止。
公雞惱怒地問:“人沒有羽毛,我們也沒有羽毛;人只有兩只腳,我們也只有兩只腳。難道這不是事實嗎?”
人們請?zhí)K格拉底回答這個問題。蘇格拉底抓來一把癟谷撒在地上,兩只雞立刻撲了過去爭搶起來。它倆比賽似地把一粒一粒癟谷吞進肚子里。你啄得快,我比你啄得更快。誰都怕自己少吃了一粒。當地上還剩下最后幾顆癟谷的時候,兩只公雞競爭斗起來。你啄我一口,我蹬你一爪,你叼著我的冠子不放,我咬著你的脖子不丟,不一會兒,兩只公雞便都鮮血淋漓,遍體鱗傷地躺在地上不能動彈了。
蘇格拉底費了好大的勁兒才把它倆拉開,笑道:“為了幾粒癟谷就斗成這樣,也配叫人么?”
【中國寓言故事】相關文章:
中國經典寓言故事11-06
中國寓言故事03-18
經典中國寓言故事05-21
經典中國寓言故事(經典)01-09
經典中國寓言故事02-17
中國寓言故事02-07
中國經典寓言故事03-14
中國經典寓言故事【精選】05-21
中國寓言故事經典10-23
【熱】中國寓言故事0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