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如何解決小升初孩子的心理問題
“這么多科目,還沒開始學就覺得喪氣了”、“孩子越來越追求個性,怎么好像變得叛逆了”、“管教他幾句根本不聽,怎么說才管用啊”……新學期還沒開始,不少該“小升初”的孩子已經表現出不知所措、迷茫和忐忑等心理問題,論壇上也頻頻發(fā)出家長們焦慮的聲音。專家們對此也指出,由于進入初中后學科化程度加大、難度上升,加之同學間的競爭意識增強,老師和家長對于成績的要求提高等原因,“小升初”的孩子在心理上往往容易出現學習自信心降低、有挫敗感、叛逆心理顯現等諸多問題。
典型問題
進入初中,孩子的心態(tài)容易起變化
問題一:學習阻力加大 心理壓力也越來越大
陳明(化名)和唐。ɑ⿵男【褪呛门笥,念同一所小學,成績都十分優(yōu)秀。去年又同時考入某示范中學。進入初中后,學科增多、難度加大,唐俊作為女生抽象思維較差,成績有所下滑,而原本和自己成績相比還差一些的陳明,積極主動地向老師請教并和同學交流,成績后來慢慢把唐俊落下不少。唐俊直到現在還懷有強烈的挫敗感:“我不敢向老師提問,我怕自己的問題很蠢被別人笑話!庇谑,學習上的問題越積越多,學習阻力越來越大,心理壓力也更重了,唐俊的學習由此陷入惡性循環(huán)。
問題二:進入青春叛逆期
“他們90后特別講個性,這孩子原本挺乖,怎么小學一畢業(yè),就想著美甲卷發(fā)。這樣講究打扮是不是早戀了?說又不聽!”一位即將“小升初”的孩子家長在論壇上發(fā)出這樣的抱怨和擔憂。
此帖及之后的跟帖滿是家長對于孩子“小升初”后一些行為的憂慮:孩子開始講究吃穿打扮;進入新環(huán)境與同學關系緊張,與老師交流減少,仿佛只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家長的話聽不進去,動不動就發(fā)火摔門而去……
原因解析
科目增多、難度加強、青春萌芽造成準備不足
原因一:
缺少對小學到初中階段不同特點的清醒認知
“有兩種情況:一是和自己比,小學成績還不錯,初中轉折時沒能把握好、改變學習方法,造成成績下滑,心理上產生失落感;二是和同學比,正所謂‘山外有山,人外有人’,發(fā)現自己做不好的別人能做好,心理上不平衡和嫉妒,最終演變成強烈的自責,從而上升為挫敗感。產生這樣的心理情緒,最主要的原因在于‘小升初’的孩子心理上沒有做好準備,所以才會對新階段的學習生活、新的特點感到無能為力和不知所措!笔锥紟煼洞髮W政法學院副院長、博士生導師田國秀教授解釋唐俊產生畏難情緒和挫敗感重的原因。
北京四中的黃老師指出,“小升初”后感到學習吃力、出現畏難情緒重的現象并非個案。她從教十年,帶過五六屆初一的孩子,發(fā)現孩子們普遍會因為科目增多、難度加強、自己不善于分配時間而產生煩躁厭學情緒。其實他們內心都有著很強的自尊和自卑,這樣的情緒多是由于沒有從思想上有一個對小學到初中階段不同特點的清醒認知造成的。他們心理上要求進步,但思想卻還沒有準備好。
原因二:青春期性意識萌芽 叛逆心理日趨明顯
小升初的孩子普遍年齡在十二三歲,正值進入青春期的時候,所以青春期心理特點就十分明顯,比如追逐個性、性意識萌芽、叛逆心理等等。
“青春期性意識萌芽,是孩子由生理變化引發(fā)的正常心理現象。孩子和家長都不要產生太大的恐懼或是急于否定這些正常的心理情緒,應當予以正視和正確對待!碧锝淌谔嵝眩靶∩酢焙⒆雍图议L面對青春期心理變化應當保持冷靜和理智,不應過分夸大,也不應置之不理、放任自流。
專家支招
啟發(fā)式引導并成為孩子的“精神靠山”不可或缺
洪明副:給孩子以引導啟發(fā)式的心理教育
任何階段,想要把學習搞好,三方面因素最為關鍵:一是學習目標,二是學習方法,三是學習品質。其中學習品質就是要有一顆良好的學習心態(tài),不畏困難、勇于改變的轉折期學習心態(tài)。家長應當提早從積極的一面去告訴“小升初”的孩子,主動適應新的學習環(huán)境和學習節(jié)奏。與前一屆的學生和家長多交流,聽聽別人是如何過渡適應期的故事,對家長們會多一些貼合實際的經驗和教訓。家長應該給予“小升初”的孩子一種引導啟發(fā)式的心理教育,對于小學階段學習的優(yōu)勢與劣勢有個總結;家長應該最清楚孩子的心理弱點在哪兒,這樣才能做到心里有數,正確引導。在新的學習環(huán)境中,家長應該表現出更安定堅強、更樂觀積極的心理狀態(tài),帶動引導孩子對于新的變化作出積極的回應。
胡波:家長不能讓孩子對您關閉“心窗”
最重要的解決之道是家長應該學會和孩子交心,不要讓孩子對您關閉心窗。小學和初中孩子對于家長的心理有很大的區(qū)別,在小學階段,孩子和家長還是共同體。但在初中階段,孩子就有一種想剝離的心理狀態(tài)了。孩子開始有自己的意識,但在孩子的世界觀還沒有完全形成的時候,孩子往往會有很多錯誤的觀點。家長這時怎么辦?不能對抗。如果你跟他對抗,造成一種對立,孩子就會關閉自己的心窗。家長作為管理者,一定要了解孩子的心理,不然是沒辦法管理的,會出現失控的局面;你要讓孩子哪怕是錯的東西都要和你交流。
魯稚:及時發(fā)現和解決孩子的問題和困惑
家長們應該和孩子做及時的交流和溝通,及時發(fā)現孩子成長中的困惑,及時幫助孩子解決問題,避免問題積壓,否則會為孩子今后的發(fā)展造成更大的阻力。每個孩子都不一樣,但家長一直要站在孩子的角度鼓勵他們、呵護他們和理解他們。
田國秀:要成為孩子的“精神靠山”
孩子更需要的是一種精神上的陪伴,家長不要輕易地去質疑他們的能力,否定他們的想法,要給他們一種信心:父母是相信你的。學習上他們沒有適應好,這只是階段性的,有些孩子適應期長、有些則短,這沒什么大不了的。家長首先要擺正心態(tài),相信自己的孩子。家長要對自己的孩子樹立信心,成為孩子的“精神靠山”。
對于青春期心理如何正視和對待的問題,推薦家長們可以去看一些研究青春期心理的書籍,您看完可以給您的孩子看,不用采取直接灌輸的方式,完全可以通過書籍、電影等作為一個媒介,幫助您和您的孩子完成一個平等對話式的良好溝通。這樣,您把您想打的“預防針”打了,他把他心里最想說的話說了,就達到了交流的目的了。
【如何解決小升初孩子的心理問題】相關文章:
如何解決孩子叛逆問題05-03
如何解決教育孩子的問題04-25
如何解決孩子肥胖的問題05-09
如何解決孩子任性的問題05-28
如何解決孩子怕生的問題05-11
如何應對孩子心理問題05-11
如何關注孩子的心理問題05-24
如何解決孩子的攀比心理05-10
如何解決孩子晚上發(fā)燒的問題0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