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如何教育3歲寶寶的禮儀
大家知道要如何教育3歲寶寶的禮儀呢?教育3歲寶寶的禮儀有什么方法可以借鑒的?下面是小編分享的教育3歲寶寶的禮儀方法,歡迎大家參考!
兒童細節(jié)禮儀
1.用餐禮儀
正確使用餐具,有良好的用餐姿勢;注意保持桌面、地面、碗內(nèi)的干凈與整潔。
2.儀表儀容禮儀
養(yǎng)成保持身體整潔、講衛(wèi)生的習慣;學會保持正確的坐、站、走姿勢。
3.交往禮儀
養(yǎng)成使用禮貌用語的習慣,初步學會與人交談的禮節(jié);初步學會做客的禮節(jié);懂得尊重長輩,與他人禮貌地打招呼。
4.公共場所禮儀
初步了解禮儀的最基本要求就算達標。
5.學習禮儀
發(fā)言先舉手、認真聽完別人的話;走路、說話、搬桌椅輕輕地進行,盡量避免制造噪音;觀看演出時保持安靜、不吃零食、不亂扔東西。
禮儀教育啟蒙進行時:
對0~3歲寶寶進行禮儀啟蒙教育應尊重年齡特點和接受能力,起點要低,訓練要實,方法要靈活多樣。
0~1歲:寶寶禮儀入門,重在父母榜樣示范
如果你平時說話總是高聲吼叫,或者粗話滿口,寶寶會輕聲細語、彬彬有禮嗎?言教不如身教,有時千教萬教不如你的一個行動。因此,請注意自己言行,多說“請”和“謝謝”,并用愉悅的聲音對寶寶說話,為寶寶的禮儀學習開好頭。
1~2歲:寶寶禮儀初體驗,重在父母引導
對這個階段的寶寶來說,最好的教授禮儀方法就是讓寶寶體驗基本的禮儀,學習一些禮貌用語。主要包括:
學說“請”和“謝謝”。1歲左右的寶寶已經(jīng)開始學說話了,當他要點心或玩具時,就可以提示他說“請”和“謝謝”等禮貌用語。
問候語。讓寶寶學說“你好”和“再見”相當容易,簡單的教育后,大多數(shù)一兩歲的寶寶都能說出這些基本問候語。
學會分享。引導寶寶領會“分享”的涵義。
2~3歲:寶寶走出家門,規(guī)范基本的禮儀
2歲之后,寶寶可能要上幼兒園、探親訪友、去公園玩耍等,這些為你提供了教授禮儀的好機會。
·靈活運用“對不起”、“謝謝”。寶寶學會道歉和感謝十分重要,他得明白有意無意弄傷他人或損壞了東西都得道歉,如果別人幫助了自己則要表示感謝。您可以這樣引導寶寶:“記得上次小明弄倒了你的積木,你有多難過嗎?現(xiàn)在,你弄壞了他的玩具,如果你說聲‘對不起’,小明就不會那么難過了!
學會打招呼和基本的規(guī)范。當有客人來訪或到別人家做客時,可以借機培養(yǎng)寶寶的禮儀習慣。首先說問候語,這個年齡的寶寶已經(jīng)學會用“叔叔”、“阿姨”、“阿婆”等稱謂打招呼了,您可以教寶寶如何正確稱呼親戚。遇見熟人時,應及時引導寶寶打招呼:“寶貝,向王叔叔問好!碑攲殞毷艿秸写龝r,記著讓他說聲“謝謝”。寶寶天生好奇,在陌生的環(huán)境中更是如此,如果想玩玩具或看書,一定要經(jīng)過主人的同意,玩過之后,記著讓他把東西放回原處。
遵守進餐的禮儀和規(guī)范。吃飯坐姿要端正,不要歪著或側著坐,給寶寶一張舒適的兒童椅、適合小手用的餐具;讓寶寶明白,吃飯時不能吹牛奶泡泡,不能用雞翅膀“搭積木”……出門前先跟寶寶“約法三章”,如到餐廳不能大聲喧嘩。
遵守公共規(guī)范。出門前同樣先“約法三章”,確定他已經(jīng)聽明白,并問他是否能遵守。到了外邊,這些規(guī)則一定會被打破,但您要耐心地提醒與糾正,直到寶寶遵守。同時,您也要堅守自己的原則,如寶寶大鬧超市屢勸無效時,可以問他:“你是要安靜下來,還是要離開?”如果寶寶不聽勸說,就冷靜地帶他回家。
禮儀行為習慣的養(yǎng)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它是一項長期的反復性的工作。幼兒時期正是養(yǎng)成文明禮貌習慣的最佳時機,請重視對寶寶的文明禮貌習慣的培養(yǎng)。
讓寶寶學會社交禮儀
其一:寶寶要出門時候
在媽媽要帶上寶寶上幼兒園時候,在出門前,讓寶寶要和爸爸說下再見。
友情提示:所有父母要在日常的生活當中要一定要注意去培養(yǎng)起來寶寶的良好的習慣。那千萬不要去因為他是自家的人那就忽略了在這些日常生活中的基本的生活禮儀。那如果要是寶寶給忘記了,那媽媽就要去用溫和比較輕快的語氣去提醒寶寶。
其二:寶寶在路上的時候
寶寶在路上主動地去與認識的一些人打招呼。
友情提示:在寶寶心情很好的時候呢,他會主動的向認識的或者不認識的人去打招呼,這時候媽媽千萬不要去以為寶寶在向生人們打招呼就會覺得會很尷尬。那就在這時候呢,就應該這時候對他進行一些鼓勵,那這樣呢寶寶就會知道了這也是一種比較受人歡迎的一種行為。那以后要是寶寶在見到生人的時候呢,他就會樂于向他們打打招呼。這時候寶貝也就會變得是人見人愛了。
其三:來到了幼兒園時候
帶小朋友們到了幼兒園時候,要向老師打招呼問好,并相互打招呼問好。
友情提示:有人說過“身教重于言傳”是要在于公共的場合在進行一些社會交往的時候,媽媽就一定要給自己的寶寶作一個好的榜樣。按這樣呢在比單純地要求下寶寶效果會好很多的。寶寶要是在這種比較融洽的輕松的環(huán)境中成長,按就會更樂于向別人來表示友好行為。
其四:寶寶也是要玩的
當小朋友們在一起玩的時候,會發(fā)生一些爭執(zhí),經(jīng)過老師教導以后,那么孩子們就會和好如初,還會在一起去玩
友情提示:當孩子們在一起玩游戲的時候,這時候就免不了會因為這樣的或者是那樣的一些問題發(fā)生了爭執(zhí)。遇到這樣父母們最好是在輕松的環(huán)境下來解決這個問題。也可以教會讓寶寶試著去相互商量一下,要是不行的話也可以去轉移到寶寶的注意力上。這樣就不但可以讓寶寶在學習一些社交交往的方法,慢慢的時間長了,媽媽就會發(fā)現(xiàn),自己的寶寶性格他會變得很溫和,而且他的人緣也會慢慢越變越好的。但是有一點要特別注意:不管是媽媽在什么時候無論用哪種方法,一定要讓寶寶去了解一些與小朋友們交往當中的一些基本的交社交往規(guī)則。就像不能去搶別人的玩具、跟傷害到其他別人的要去道歉等等一些這樣的交往。要是寶寶掌握了這些社交原則呢,他就在交往的時候就會覺得社交起來很輕松很自如。
淺談寶寶日常社交禮儀
情景一:寶寶要出門
媽媽帶寶寶上幼兒園,出門前,寶寶要和爸爸說再見。
提示:父母在日常生活當中一定要注意培養(yǎng)寶寶良好的習慣。千萬不要因為是自家人就忽略了這些日常的基本的生活禮儀。如果寶寶忘記了,媽媽要用溫 和輕快的語氣來提醒他。
情景二:寶寶在路上
寶寶在路上主動地與認識的人打招呼。
提示:寶寶在心情好的時候呢,會主動向認識或不認識的人打招呼,媽媽千萬不要以為寶寶向生人打招呼會覺得很尷尬。那在這時候,應該對他進行鼓 勵,這樣呢寶寶會知道這是一種受人歡迎的行為。以后寶寶見到生人的時候,就樂于向他們打招呼。寶貝就會變得人見人愛。
情景三:來到幼兒園
小朋友們到了幼兒園,向老師打招呼,并相互打招呼。
提示:俗話說“身教重于言傳”在公共場合進行社會交往的時候,媽媽一定要給寶寶作好榜樣。這樣呢比單純地要求寶寶效果要好很多。寶寶在這種融洽 輕松的環(huán)境當中,會更樂于向別人表示友好。
情景四:寶寶也要玩
小朋友在一起玩的時候,發(fā)生爭執(zhí),經(jīng)老師教導后,孩子們和好如初,并一起玩
提示:孩子在一起游戲的時候,免不了因為這樣或那樣的問題發(fā)生爭執(zhí)。媽媽們最好在輕松的環(huán)境下解決問題?梢阅刈寣殞氃囍嗷ド塘恳幌,如果不 行也可以轉移寶寶的注意力。這樣不但可以讓寶寶學習一些交往的方法,時間長了,媽媽會發(fā)現(xiàn),寶寶的性格會變得溫和,而且人緣也會越變越好。但是有一點要注 意:就是媽媽無論用哪種方法,一定要讓寶寶了解一些和小朋友交往當中的基本的交往規(guī)則。象不能搶別人的玩具、傷害到別人要去道歉等等。掌握了這些原則呢, 寶寶在交往的時候會覺得很輕松自如。
寶寶該學習的基本餐桌禮儀
1、飯前洗手。
2、坐在餐椅上吃飯。
3、如果是一起吃飯的,要等人齊了,長輩先吃第一口后才可以起筷。
4、吃飯的時候不允許大叫或者敲碗筷。
5、吃飯的時候認真吃飯,不能玩玩具、手機、iPad等。
6、不可以揮動餐具指人。
等長大一點懂得說話了,可以讓他做得更好:
7、教會孩子學會稱贊和感謝給他準備食物的人,不輕易抱怨飯菜不合胃口。
8、吃飯的時候,細嚼慢咽,餐食在口中不說話。
9、咀嚼食物的時候,嘴巴要注意閉著點,喝湯盡量不要發(fā)出生聲音。
10、不要伸手去拿桌子上離自己比較遠的東西,請旁邊的人幫你傳過來。
11、請別人幫忙(如遞調(diào)料、菜碟、食物)的時候要說“請”、“謝謝” 。
12、如果吃完飯想要先離開餐桌,需要獲得家長的同意。
再大一些的孩子,可以做得更好一些,在上面這12條的基礎上,下面幾點會為你的孩子加分:
13、吃東西的時候,要注意到要為別人留一些;除非大家明確表示自己不再要了,否則不能獨自清空菜盤里的食物。
14、參加大人組織的聚餐,坐在餐桌前自顧自是不禮貌的;大孩子要體現(xiàn)一種適度的參與感,比如:好好坐著,認真聽別人的談話,當談話涉及到自己的時候,耐心回答。一言不發(fā)地低著腦袋玩手機,是非常不禮貌的行為。
15、吃完飯,可以幫忙清理餐桌、收拾碗筷。
怎么教寶寶學習餐桌禮儀
首先,也是最重要的,就是言傳身教。寶寶是一張白紙,他的行為就是從身邊的人學回來的,爸爸媽媽作為寶寶見得最多的人,自然而然就是他的學習對象。因此從寶寶吃輔食開始,大家就盡量坐在一起吃飯,爸爸媽媽做好榜樣。吃飯前,大家一起洗手;吃飯時輕聲交流身邊的趣事,不看電視,不看手機;吃飯不發(fā)出聲音;不要為了挑自己喜歡吃的菜而用勺子或筷子在盤中翻來翻去......這些都是在用行為示范給寶寶看,吃飯應該是怎么樣的,吃飯是件愉快的事,吃飯也是一件社交活動。
當然,寶寶也不可能說你定下了餐桌禮儀他就能馬上學會,所以爸爸媽媽一定要有耐心,要堅定。一旦決定要教寶寶餐桌禮儀的時候,全家都要保持一致,不能說半途而廢。當寶寶某方面做得特別好的時候,爸爸媽媽也需要作出肯定,讓寶寶自覺去強化這個行為。
相信很多家長在寶寶剛開始吃飯的時候都不太順利,所以都會哄著他,以致于只要他肯吃飯,覺得自己辛苦點沒什么,如果你現(xiàn)在還是這樣想的,建議你馬上摒棄掉這種想法,并下決心把這個習慣給改了!怎么改?
1、保證寶寶在飯點是餓的
這個是大前提,特別一歲以后,這時輔食一日三回,和大人用餐時間一樣,三餐都可以和家人同桌吃飯,因此該規(guī)律就要開始規(guī)律了,點心時間安排在上午和下午各一次,或者只安排一次,要控制零食。如果寶寶不餓卻強迫他坐在餐椅上吃飯,那他勢必會要玩玩具、耍脾氣,出現(xiàn)各種情況。
2、提前提醒
每次吃飯前都要和寶寶說“我們差不多要開始吃飯了噢”,這個交流關鍵是給他一個準備過程,而不是一到飯點就直接把他抱上餐椅,他可能會因為在玩得高興被你一打斷就不高興了,后面的飯自然也吃不好。
3、餐桌上多交流
吃飯的時間是一家人聚在一起的時間,也是加強親子溝通的最佳時間,寶寶還沒開始學會講話,爸爸媽媽可以用肢體語言或者眼神和他交流。這樣的交流引導寶寶更多地關注吃飯本身,與此同時還可以順便做一下語言啟蒙。
4、鼓勵自我進食
另外一招也是特別有效的就是引進手指食物,鼓勵寶寶自主進食,臟一些沒關系,都可以洗。當寶寶
【如何教育3歲寶寶的禮儀】相關文章:
3歲半寶寶如何教育08-23
雙職爸媽如何教育寶寶12-27
如何教育2歲寶寶的壞脾氣08-17
試論2-3歲寶寶如何教育08-14
10個月寶寶該如何教育11-28
1-2歲寶寶應該如何教育04-28
六歲寶寶如何進行教育08-04
如何讓寶寶吃奶粉08-14
如何選購寶寶奶嘴1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