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6歲幼兒該如何教育
5-6歲孩子正處在比較好動、比較叛逆的時期,所以在教育孩子時應該注意一些方法,以下是小編為您帶來的6歲幼兒該如何教育的一些心得方法,歡迎欣賞與借鑒。
6歲幼兒該如何教育1
1)學會接納孩子。
媽媽可以控制一下自己的焦慮情緒,嘗試在一周之內(nèi)不要再提醒孩子諸如“上課認真聽講、不要說話、不要調(diào)皮搗蛋”。孩子在家的時候,多多留心觀察,盡可能地去發(fā)現(xiàn)孩子的優(yōu)點,每天發(fā)現(xiàn)一點孩子的進步,哪怕是最微不足道的。發(fā)現(xiàn)孩子的優(yōu)點之后,不要吝嗇表揚的話,一定要對孩子說出來。
2)多跟孩子溝通。
等孩子放學回家,媽媽可以跟孩子聊聊在學校里發(fā)生的事情。媽媽要作為一個積極的傾聽者,對于孩子的話題要表示出興趣,要引導孩子多多發(fā)表自己的意見,多幾個“為什么”“你覺得呢”,而不是總在孩子還沒說完話的時候,就搶著開始對孩子進行說服教育。這樣做一方面可以增進母子之間的感情,另一方面還可以讓媽媽多了解一些孩子的想法,發(fā)現(xiàn)孩子上課說話、搗蛋的真正原因,從而有針對性地進行教育引導。
3)培養(yǎng)孩子良好的學習習慣。
給孩子創(chuàng)建一個安靜的環(huán)境,讓他在家的時候可以專心學習游戲。平時媽媽有空的時候,可以和孩子一起讀讀書、講講故事、畫畫圖、做做智力游戲等。孩子一個人專注做事的時候,不要干擾孩子做他喜歡做的事情。
4)讓孩子多參加運動。
城市中林立的高樓剝奪了孩子們與綠地接觸的機會,使孩子沒能得到足夠的運動,大腦也就沒有得到相應的感覺信息刺激而發(fā)育不良,因而會出現(xiàn)注意缺陷、動作過多和自我控制能力差等癥狀。因此,父母可以讓孩子有計劃地參加一些體育鍛煉和嬉戲活動,有機會也要多帶孩子去大自然中活動活動,讓身心得到釋放的同時也能增長見識。
5)用自然后果懲罰孩子
孩子犯了錯,無須過多批評,讓孩子自己承受行為的過失或者錯誤造成的后果。對于年幼的孩子,家長還可以告訴孩子修正錯誤的具體方法,指導孩子自己去彌補錯誤。比如,牛奶打翻了,就不能喝牛奶了。同時,孩子還需要自己來清理桌子上的牛奶。
這樣不但讓孩子明白了自己的錯誤可能導致什么結(jié)果,也能夠讓孩子在承擔后果的過程當中產(chǎn)生悔改的想法,有利于避免孩子再犯同類錯誤。
6)用間接的方式懲罰孩子
如果孩子的過錯不大,家長可以對孩子已經(jīng)發(fā)生的錯誤不過分追究,而是通過給孩子使個眼色、對他的行動加以限制、扣留他喜歡的東西、限制他娛樂的時間等間接懲罰的手段與方式,讓孩子記住這次教訓。比如,玩具不收拾好,就取消看動畫片的時間。
6歲幼兒該如何教育2
一、粗野、粗俗的行為不能有
這一類的孩子喜歡采用暴力的手段,強制別人服從自己的意志,用語言對他人進行攻擊、脅迫,來實現(xiàn)自己的愿望。但是,這樣的做法是絕對不可取的!如果孩子出現(xiàn)了粗俗的言行,爸爸媽媽應該怎么做呢?
首先,要幫助孩子明辨是非,明確地告訴他:“樂樂以后不能這樣做了,這是粗野的行為,是要挨批評的!”然后讓孩子自己反省,想出更好的辦法來處理這樣的事情。
爸爸媽媽心平氣和地引導,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中,聰明的孩子很快就能尋找到其他的解決辦法,這時候也要適當?shù)亟o他鼓勵,并給他立下這條規(guī)矩。
二、別人的東西不能拿
6歲前的孩子的自我意識才剛剛萌芽,往往很難分清自己和他人,更不懂得分辨什么東西是自己的,什么東西是別人的。所以只要是孩子喜歡的東西,他就會毫不猶豫地伸手去拿,覺得“拿到我手上就是我的了!“
三、從哪里拿的東西放回哪里
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還不好,自己玩耍的時候總喜歡亂扔玩具,玩厭了就屁顛屁顛地拋開,等著媽媽幫他收拾殘局。很多媽媽們都不會說什么,覺得“孩子還小,也不懂收拾,幫他收反而更省事”。
四、誰先拿到誰先用后來者必須等
在家里,爸爸媽媽總是“孩子第一”,什么事情都讓著孩子,飯先給孩子吃,水果先讓孩子挑等等,但是,家長這樣的一味謙讓,只會讓孩子越來越以自我為中心,覺得“爸爸媽媽都要讓著我,我是最大的!”,這樣環(huán)境下成長的孩子,容易覺得自己高人一等,長大后可是不容易交到朋友的喲!
6歲幼兒該如何教育3
1、給孩子隨性玩耍的時間
美國兒童教育學者湯姆斯、阿姆斯壯指出,自由玩耍比有計劃性的活動,對學齡前的孩子來說更為健康有益。父母要避免將孩子的時間塞滿各種活動。所有的孩子都需要有一些無所事事,隨性玩耍的時間。
2、教導他關(guān)懷別人
快樂的孩子需要能感受到自己與別人有某些有意義的連結(jié),了解到他對別人的意義。要發(fā)展這種感覺,可以幫助孩子多與他人接觸。你可以和孩子一起整理一些舊玩具,和他一起捐給慈善團體,幫助無家可歸的孩子。也可以鼓勵孩子在學校參與一些義工活動。專家指出,即使在很小的年齡,都能從幫助他人的過程中,獲得快樂。并養(yǎng)成喜歡助人的習慣。
3、鼓勵他多運動
陪你的孩子玩球、騎腳踏車、游泳…,多運動不但可以鍛鏈孩子的體能,也會讓他變得更開朗。保持動態(tài)生活可以適度紓解孩子的壓力與情緒,并且讓孩子喜歡自己,擁有較正面的身體形象,并從運動中發(fā)現(xiàn)樂趣與成就感。
4、有創(chuàng)意的贊美
當孩子表現(xiàn)很好時,不要只是說很好。贊美要具體一些,說出細節(jié),指出有哪些地方讓人印象深刻,或是比上次表現(xiàn)更好,例如,你今天有主動跟警衛(wèi)伯伯說早安,真的很有禮貌。不過,贊美時也要注意,不要養(yǎng)成孩子錯誤的期待。有些父母會用禮物或金錢獎賞孩子,讓孩子把重點都放在可以獲得哪些報酬上,而不是良好的行為上。父母應該讓孩子自己發(fā)現(xiàn),完成一件事情所帶來的滿足與成就感,而不是用物質(zhì)報酬來獎賞他。
6歲幼兒該如何教育4
1、不要采取過激的方式
有的家長認為,“玉不琢不成器”、“孩子不打罵不容易成才”。所以每當孩子犯錯的時候,不是心平氣和地講道理,而是不分青紅皂白先罵一通、打一頓再說。這樣粗暴的對待孩子,不僅沒有辦法讓孩子真正認識到自己的錯誤,還很有可能會在心里留下陰影,性格容易變得偏激。
2、關(guān)心和愛撫孩子
多給他們一些微笑,多對他們的所作所為感興趣。對他們的任何努力和成功都給予贊揚和鼓勵,即使這種努力和成功是微不足道的。當他們學習或練習的時候,要允許他們犯錯誤,剛開始時也許做得并不好,但不要去指責他們,不要用成年人的標準去要求他們。
當他們說“我不行”或“我做不了”時,要鼓勵他們試一試再來一次,千萬不要為了節(jié)省時間或缺乏耐心而半途而廢。
否則,一旦他們養(yǎng)成了做什么事都半途而廢的不良習慣,那么,他們將永遠不會體驗到成就感,他們的自尊也會逐漸降低。
3、讓孩子學會獨立、自主
尊重他們的各種需要,尊重他們的興趣和愛好,鼓勵他們表達自己的思想和情感,遇事多跟他們商量,多聽他們的意見,允許他們自己做選擇和決定,容忍孩子有與父母不同的見解。
放手讓孩子接觸社會生活,讓他們在社會生活中經(jīng)受磨練,增長才干,提高社會適應能力。
4、讓孩子感到快樂
給他們提供游戲的時間、場所和玩具,對他們的愛好給予鼓勵和支持。
雖然孩子入學后,其主導活動是學習,但游戲仍然是他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重要方面。有些父母存在著一種誤區(qū),總認為游戲會浪費時間,會耽誤孩子的學習,中國也有“玩物喪志”的古訓,其實不然。
因為游戲不僅可以給孩子帶來快樂,而且可以使他們在快樂中增強體能,增長知識,提高自尊。
6歲幼兒該如何教育5
1、激發(fā)他內(nèi)在的藝術(shù)天份
雖然科學家已證實沒有所謂的莫札特效應,但是多讓孩子接觸音樂、美術(shù)、舞蹈等活動,依然可以豐富孩子的內(nèi)心世界。專家發(fā)現(xiàn),當孩子隨音樂舞動、或是拿著畫筆鴉,其實都是孩子在抒發(fā)他內(nèi)在世界、表達情感的法。孩子喜歡畫畫、跳舞或彈奏音樂,也會對自己感到比較滿意。
2、常常擁抱
輕輕一個擁抱,傳達的是無限的關(guān)懷,是無聲的我愛你。研究發(fā)現(xiàn)溫柔的撫觸擁抱,可以讓早產(chǎn)兒變得較健康、較活潑,情緒也較穩(wěn)定。對于大人而言,擁抱也能讓人減輕壓力,撫平不安的情緒。
3、用心聆聽
沒有什么比用心聆聽更能讓孩子感受到被關(guān)心。想要當個更好的傾聽者嗎?不要只用一只耳朵聽,當孩子對你說話時,盡量停下你手邊正在做的事情,專心聽他講話。要耐心聽孩子說完話,不要中途打斷、急著幫他表達或是要他快快把話說完,即使他所說的內(nèi)容你已經(jīng)聽過許多遍了。陪孩子去上學途中或哄孩子上床睡覺時,是最佳的傾聽時刻。
4、放棄完美主義
我們都期望孩子展現(xiàn)出他最好的一面,可是有時候太過急切糾正或改善他們的表現(xiàn)例如,嫌棄他們沒把桌子擦干凈,干脆自己再擦一遍;或是糾正他們一定要把東西擺到一定位置。事事要求完美,會減弱孩子的自信心與不怕犯錯的勇氣。下次當你忍不住想要參一腳,急著幫孩子把事情做的更好時,不妨先想想看:這件事跟健康或安全有關(guān)嗎?
【6歲幼兒該如何教育】相關(guān)文章:
幼兒在挫折中該如何教育04-22
幼兒階段的孩子該如何教育05-28
智力落后的幼兒該如何教育11-11
該如何正確的教育3歲幼兒05-30
三歲幼兒該如何教育06-03
該如何教育孩子04-30
孩子該如何教育05-23
試論幼兒教育該如何學會放手04-27
父母該如何教育幼兒與人交往0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