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試論幼兒教育該如何學會放手
有一次朋友帶著孩子來我家,是個小男孩,長得虎頭虎腦。他看到我在做沙畫,就好奇地想同我一起做。當他擼起袖子準備和我一起完成沙畫時,朋友過來,驚呼道,別碰!沙畫多臟,里面有多少細菌你都不知道!你生病了可怎么辦啊。小家伙低著頭,嘟著嘴,十分不情愿地進了屋子。
過了一會兒,小家伙無聊了,不知道干嘛,我讓他自己看一會兒電視。朋友立刻說,你別去,我去給你開,電視漏電怎么辦。等小家伙走了之后,我笑朋友太過緊張。朋友說,沒辦法,家里就這一個孩子,爺爺奶奶都寶貝著呢。出個門去找鄰居家找小朋友玩兒都不讓,必須家長跟著。
現(xiàn)如今,小孩子個個都是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小皇帝、小公主。出門逛個街,滿哪兒都能看見提著一兜零食的家長,背著或者抱著孩子,孩子們在爸爸媽媽的懷里安心地吃著零食。我驚訝于他們對于孩子的呵護程度太高了,為了孩子的未來,我們幼兒教師應該配合家長,讓家長及早學會放手,讓孩子自由快樂地成長發(fā)展。我覺得應做如下嘗試。
一、讓孩子自己面對挫折,學會堅強
現(xiàn)在的孩子都是溫室里的花朵,家長們都是捧在手里怕摔了,含在嘴里怕化了。當初我們那個年代,孩子都是放養(yǎng)的,七八歲就可以幫父母做力所能及的家務事,灶臺夠不著,踩著個小凳子就得去做飯,小小年紀就面對多種困難,迎難而上,有些家庭貧困的孩子,就得輟學自己出來闖蕩。那時候的孩子都是非常堅強的,不會像現(xiàn)在的孩子,一點挫折就會受不了。
也許是社會給予他們的壓力太大,鄰居家的孩子去年面臨考大學之際,家長天天在家都不敢出聲,但是孩子考試的時候還是太過于緊張,寫字的時候手都不住地抖;丶乙院蟾嬖V父母試卷沒有答完,家長也是一直埋怨。后來這個孩子心理承受不住,跳樓了。我還記得那個孩子,長得很漂亮,笑起來甜甜的,真是可惜了。父母現(xiàn)在天天以淚洗面。
二、讓孩子自己多多嘗試,學會分擔
孩子都是有好奇心的,當孩子對某種事物好奇的時候,不妨換個方式。不要總說不行、不允許、不可以,或者是你這樣是錯的,直截了當?shù)胤裾J孩子。當他想學著家長的樣子做飯時,不妨讓孩子做最簡單的擇菜、洗菜;如果他想拿刀去嘗試做飯,這時需要手把手地教給他,而不是果斷拒絕。應該讓孩子也嘗試家長做飯的勞累。要讓孩子知道天天吃的飯菜是家長辛辛苦苦做出來的,不是一下子就可以變出來的。
很多心酸苦累是可以讓孩子嘗試分擔的,適當給他一些壓力是可以的,不要讓他長時間生活在沒有壓力的環(huán)境中。孩子遲早是要離開家長的,家長和孩子說白了不過是一場二十多年的緣分。以后在他自己外出的拼搏中,也會記得當初累積的種種經(jīng)驗,不至于什么事都是初次嘗試、經(jīng)常失敗。
三、讓孩子自己動手,學會獨立
條條大路通羅馬,不只有高考一條道路讓孩子選擇。由于高考制度,現(xiàn)在的孩子簡直成了學習的機器,回家什么都不用做,就是學習。其實讓孩子適當休息、陪家長一起做飯、一起洗衣服,這些經(jīng)歷在孩子的童年記憶都是難能可貴的。
由于我的職業(yè)是幼兒教師,所以每到幼兒園開學,我都能看到許多孩子哭鬧,抓著爸爸媽媽的手說不去幼兒園。家長也是不愿撒手,想把孩子護送到教室門口。這就是孩子對家長形成的依賴心理。時間長了,孩子不能及早離開父母。在我的班里,我都是盡量培養(yǎng)孩子們的動手能力,讓他們積極參與班里的實務,回家后要幫父母分擔一定的家務。孩子們都非常的開心。
總之,我們幼兒工作者應配合家長,為幼兒創(chuàng)設自由發(fā)展的空間,讓他們自由參加活動,而不是我們在操縱他們,適時放手,才能讓他飛得更高,離成功越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