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可愛的小綿羊小班美術(shù)教案(通用6篇)
在教學工作者開展教學活動前,常常要根據(jù)教學需要編寫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組織教學活動。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可愛的小綿羊小班美術(shù)教案,歡迎大家分享。
可愛的小綿羊小班美術(shù)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認識小綿羊,愿意幫助小綿羊。
2、能夠撕貼小紙條,體驗制作“羊毛”的樂趣。
3、培養(yǎng)幼兒的觀察、操作、表達能力,提高幼兒的審美情趣及創(chuàng)新意識。
4、引導孩子們在活動結(jié)束后把自己的繪畫材料分類擺放,養(yǎng)成良好習慣。
活動準備:
1、教師教學資源《可愛的小綿羊》(視頻)。
2、膠水、紙、小綿羊輪廓圖。
活動過程:
1、播放視頻,引導幼兒認識小綿羊
(1)引導幼兒觀察小綿羊,簡單了解小綿羊的基本外形特征。
(2)和幼兒一起重點觀察羊毛的形狀特點,知道綿羊要換“新衣服”過冬了
2、在教師指導下,幼兒撕、貼“羊毛”,體驗其中的樂趣。
(1)師幼共同探索制作羊毛。
師:你們看,老師這里有這么多的`紙,要怎樣給小綿羊做成羊毛呢?(進一步引導幼兒想象多種制作羊毛的方法),并請能力強的幼兒來撕一個“羊毛”,再說一說是怎樣撕的?
(2)教師示范做“羊毛”一一撕紙條。同時提醒幼兒觀看教師如何雙手配合協(xié)調(diào)地撕紙。
(3)幼兒操作,教師巡回指導并提醒幼兒紙條撕得越細越好。一部分幼兒可以用剪刀剪好紙條,再用彩筆卷一卷,卷成羊毛。
(4)出示小綿羊輪廓圖,教師指導幼兒將“羊毛”粘貼在“綿羊”身上。
(5)幼兒獨立粘貼,教師巡回指導,并提醒幼兒將“羊毛”粘貼在相應的位置。
3、展示作品,大家一起欣賞穿上“新衣服”的小綿羊”,分享幫助人的快樂。
教學反思:
這從一個側(cè)面反映出小班幼兒的手部精細動作發(fā)展還不成熟,教師在今后設計的活動中,可以從平面開始逐步過渡到立體,隨著孩子手部動作的不斷協(xié)調(diào)發(fā)展來增加操作材料的難度。
可愛的小綿羊小班美術(shù)教案 篇2
教學目的:
1、幼兒萌發(fā)愛護小綿羊的情感。
2、培養(yǎng)幼兒仔細觀察的能力,提高幼兒思維能力。
3、知道綿陽的外部特征,知道人和小綿羊之間關系密切。
教學準備:
綿陽模型、彩筆、畫有綿陽輪廓的紙等
教學分析:
由于幼兒很少見到綿陽,所以對綿陽不是很熟悉,對綿陽的外形特征不清楚,本次活動我們讓幼兒認識到綿陽的外形特征,知道綿陽和人們生活息息相關。互動漢中,老師通過提出問題加深幼兒對綿陽的了解,如:綿陽長得什么樣子的呢?綿陽的頭上有沒有角呢?引導幼兒觀看綿陽的頭、身體、四肢,并詢問綿陽身上都有什么呢?小綿羊愛吃什么食物?綿陽是如何叫的?教師采用啟發(fā)、提問、鼓勵等方法引導幼兒。
教學過程:
1、教師帶領幼兒在音樂伴奏下開著小汽車進入教室,把“車位”停在自己喜歡的位置。
2、請幼兒觀看多媒體課件,猜謎語,幼兒對綿陽產(chǎn)生興趣。學習詞語:綿羊,英文:sheep
3、帶領幼兒仔細觀察綿羊
。1)小綿羊長得什么樣子呢?
。2)小綿羊的頭上有什么呢?綿羊頭上有兩只彎彎的羊角,有兩只眼睛,兩只耳朵,一個嘴巴,一個鼻子。
。3)小綿羊的身上有什么呢?綿羊身上長著長長的卷卷的'羊毛,有四條腿,一條尾巴。
4、教師總結(jié)綿羊的外形特征。
5、提出問題
(1)小綿羊是如何叫的?
(2)綿羊喜歡吃什么食物?
6、綿羊與人類生活息息相關
。1)綿羊的毛可以用來做什么呢?
。2)綿羊的皮可以用來做什么呢?
。3)綿羊的奶和人們生活的關系是什么?
。4)綿羊在我們?nèi)粘I钪羞有其他什么功能?
7、幼兒萌發(fā)愛小綿羊的情感。
教學總結(jié):
1、老師總結(jié)本次活動。
2、教學延伸:添畫小綿羊。
可愛的小綿羊小班美術(shù)教案 篇3
教學內(nèi)容:
1、學唱歌曲:我的小綿羊
2、綜合訓練
教學目的:
1、指導學生用活潑、親切的歌聲來表現(xiàn)小綿羊的可愛形象,抒發(fā)對羊群、對家鄉(xiāng)對勞動的熱愛之情。
2、感受單音、同時發(fā)響的雙音和三個音的不同音響效果;按要求進行節(jié)奏時值合練習,培養(yǎng)學生初步的音樂寫作能力。
教學重點:
學唱歌曲:我的小綿羊
教學難點:
用活潑、親切的歌聲演唱
教學手段:
錄音機、磁帶
教學過程:
一、發(fā)聲練習:同前節(jié)
二、學唱歌曲
1、集體演唱曲譜。注意速度的變化。
2、有節(jié)奏的朗讀歌詞。
教師范唱歌詞,請學生跟著小聲哼唱。
跟琴唱歌曲。
3、處理:
討論:你認為怎樣演唱這首歌曲更好?
速度應該怎樣處理?
練唱
三、綜合訓練:
1、教師在鍵盤上分別彈奏各音。
請學生說出教師彈奏的是哪一組?
討論:單音、雙音和三個音的有什么不同音響效果?
2、教師引導學生分析:
第2題的'那幾個音音群相近?結(jié)束句的音應該怎樣?
3、討論:兩人為一小組,看那組編寫的好
視唱學生編寫的旋律。
四、請同學們回家準備節(jié)目
可愛的小綿羊小班美術(shù)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在情境中學習用自然的聲音演唱歌曲。
2.學習替換歌詞。
3.體驗小綿羊和媽媽在游戲中的快樂,愿意參加音樂活動。
活動重點:
在情境中學唱歌曲。
活動難點:
學習替換歌詞。
活動準備:
PPT
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入。
提問:你們有沒有玩過捉迷藏的游戲?怎么玩的?
引導語:綿羊媽媽和綿羊?qū)殞氁惨獊硗孀矫圆氐挠螒?墒怯幸粋小秘密:媽媽唱出“卡卡嘛哩卡嘿嘿,卡卡嘛哩卡嘿嘿”,寶寶們都會出來了。(學唱“卡卡嘛哩卡嘿嘿,卡卡嘛哩卡嘿嘿”句)
過渡語:這個小秘密我們都學會了,現(xiàn)在一起用小耳朵來聽聽綿羊媽媽他們是怎么玩捉迷藏的。
二、幼兒學唱歌曲。
1.教師范唱歌曲,幼兒傾聽。
提問:綿羊媽媽在找小綿羊的時候說了什么?我的小綿羊就在哪里呀?
2.幼兒跟唱,教師糾錯。
引導語:請你們幫綿羊媽媽一起去找找其他的小綿羊好嗎?
三、替換歌詞,趣味演唱。
引導語:在羊村里還有很多的小羊,你們還想找哪只小羊呀?他會在躲在哪里呢?
四、游戲:捉迷藏。
師幼玩捉迷藏游戲。
五、結(jié)束活動。
六、羊村長在叫我們?nèi)コ晕顼埩,我們一起回家吧?/p>
歌曲《我的.小綿羊》
1=D4|4
11111.7|61765-|2222212|34321-|
我的小綿羊啊你在哪里,我的小綿羊啊你在哪里,
11111.7|61765-|2222212|34321-|
我的小綿羊啊你在哪里,我的小綿羊啊你在哪里。
4444466|3333355|2222254|33221-||
卡卡嘛哩卡嘿嘿卡卡嘛哩卡嘿嘿我的小綿羊就在綠色樹叢里。
可愛的小綿羊小班美術(shù)教案 篇5
【教學思路】
本節(jié)課重點抓住以聽為主,強調(diào)音樂的情感體驗,讓孩子們通過聆聽感受表現(xiàn)創(chuàng)編展開活動,引發(fā)孩子們對動物的興趣和關愛,讓孩子們在“玩”中學,“樂”中創(chuàng)。使他們真正體會到他們才是音樂課的主人。
【教學目標】
感受:感受歌曲活潑、優(yōu)美的情緒,能初步演唱,激發(fā)孩子們對羊群、大自然及勞動的熱愛之情。
表現(xiàn):培養(yǎng)孩子們用肢體語言表現(xiàn)“剪羊毛”的樂趣,使其自然而然地體會掌握歌中速度標記“慢”與“快”。
創(chuàng)編:培養(yǎng)學生在發(fā)聲練習中聯(lián)系實際生活大膽創(chuàng)編,自編節(jié)奏,自由表現(xiàn)。
【教學重點、難點】
創(chuàng)編歌詞、掌握;對歌曲速度、情緒的把握。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鋼琴,頭飾,學生自制打擊樂器等。
【教學過程】
。ㄒ唬┞犚魳愤M教室
1.教師播放音樂,孩子們一邊欣賞音樂一邊自由擺動肢體步入課堂。
2.師:聽了這段音樂,告訴大家你的腦海里浮現(xiàn)出怎樣的畫面?
。ㄒ鈭D:通過聽想比,激活孩子們的思維。)
。ǘ└惺堋⑻剿、掌握
1.音樂練習
森林里都住著許多的可愛的小動物,他們都在和羊老師學習唱歌,羊老師帶來了一首發(fā)聲曲。(多媒體播放)
2.學生學唱
3.師:還能怎樣填詞?(學生討論、創(chuàng)編、展示)
。ㄒ鈭D:以發(fā)聲練習的編創(chuàng)歌詞的突破口,讓學生大膽自由創(chuàng)編,激發(fā)并培養(yǎng)了學生的創(chuàng)作能力。)
。ㄈ┞犢p、新授、表演
1.導入:森林學校放假了,羊老師準備帶領同學們到她的家鄉(xiāng)去作客,但老師出了個難題:誰能聽音樂猜出羊老師的家鄉(xiāng)在哪里?
。ㄕn件播放《我的小綿羊》),學生聆聽。
師:大家聽到了什么?“看”到什么?
學生討論,回答:
。ㄒ鈭D:培養(yǎng)孩子們用心來聽,集中精神大膽想象,通過討論,使學生充分感受大草原的廣闊無垠。)
2.師:我們一起隨著羊老師出發(fā),跟她一起學學歌曲《我的.小綿羊》。
3.播放多媒體課體,唱老師。
。1)老師邊范唱邊舞蹈。
。2)哼唱。
。3)師生對唱。
(4)分組接龍唱。
(5)難點樂句教師處理教唱。
(6)感情和演唱技巧處理。
。7)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ㄒ鈭D:在教學中,充分發(fā)揮歌曲的音響特點,指導學生在聆聽中學習,通過音樂藝術(shù)實踐,改變以“教師為中心”的傳統(tǒng)教學模式,小組互相幫助,積極介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模式,達到共同提高。)
4.師:我們學習了這首歌曲,請你們自由組合,自由選擇方式來表達你現(xiàn)在的感受。
5.選擇碗、筷、茶杯蓋、鑰匙、易拉罐等,多媒體放映多種卡通綿羊的畫面,供學生自由選擇來表演唱《我的小綿羊》。
。ㄋ模┙處熜〗Y(jié):
師:今天我們和羊老師到草原作客,大家開心嗎?對羊老師教我們的歌曲還滿意嗎?但羊老師還有些傷心,為什么?
(同時播放電視藏羚羊的狀況,引發(fā)學生保護藏羚羊,培養(yǎng)學生關愛動物,保護自然的品德。)
可愛的小綿羊小班美術(shù)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能用棉花、竹夾子等本土材料有效結(jié)合輔助材料進行立體綿羊的制作。
2、充分發(fā)揮想象力,為制作的綿羊添置不同的五官,大膽表現(xiàn)綿羊的可愛。
【活動準備】
綿羊的PPT圖片;報紙、棉花、雙面膠、竹夾子、事先畫好的綿羊五官圖形、乳膠等每組一份。
【活動過程】
一、視頻導入
1、播放綿羊的PPT圖片,引導幼兒觀察綿羊的不同動態(tài)。
2、幼兒自由講述這些綿羊在干什么。
二、交代制作任務
1、出示制作好的綿羊,請幼兒比較,老師做的羊和上次我們小朋友做羊有什么不同。
2、初步感知平面羊和立體羊的不同之處。
3、啟發(fā)幼兒觀察討論立體的羊是用哪些材料做成的,你想怎么做。
四、幼兒創(chuàng)作
1、教師先示范綿羊的制作方法。先將報紙用力揉成一個紙球,然后在紙球合適的位置上夾上4個夾子;再把夾子和紙球用雙面膠固定住,然后均勻的涂上乳膠,粘上棉花;最后把綿羊的五官圖形貼在上面,一只可愛的綿羊就做好了。
2、鼓勵幼兒大膽的制作綿羊,突出可愛的地方。
3、幼兒大膽創(chuàng)作,教師巡回指導。
五、評價
請幼兒把制作好的綿羊放到特色區(qū)的.展示臺上,引導幼兒相互欣賞,說說自己的綿羊可愛在什么地方。
教學建議
平時區(qū)域活動中可續(xù)引導幼兒學習綿羊的半層品制作,練習用報紙做紙球或是夾夾子的技能。
【活動反思】
在本次活動中,我們結(jié)合我們倉前的本土文化《羊鍋節(jié)》來開展此次活動,主要是讓孩子了解我們倉前文化,了解倉前羊鍋是我們倉前的一大品牌。在本次活動中,我們讓孩子通過觀察羊的不同動態(tài)來,激發(fā)幼兒制作地興趣,特別是利用了平時我們?nèi)≈唵蔚貓蠹埡蛫A子來制作小羊,孩子們非常地感興趣,通過本次活動,我們也知道了只要幼兒感興趣地東西,他們就會給你意想不到地驚喜,所以,在以后的活動中,我們應該從幼兒地興趣出發(fā),來提高活動地質(zhì)量,因為興趣是幼兒最好地老師。
【可愛的小綿羊小班美術(shù)教案】相關文章:
小班美術(shù)綿羊的新衣教案03-28
小班綿羊教案12-31
小班教案綿羊01-08
音樂教案我的小綿羊12-14
幼兒園小班《小綿羊》教案(通用17篇)10-23
小班美術(shù)《可愛的貓咪》教案08-17
《可愛的小雞》小班美術(shù)教案08-20
小班美術(shù)《可愛的我》教案0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