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社會教案:我升中班了
作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時常需要編寫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組織教學活動。那么什么樣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中班社會教案:我升中班了,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中班社會教案:我升中班了1
活動準備 1、幼兒已看望
活動名稱我升中班了
活動目標
1、使幼兒知道自己長大了,升入中班了,應在各方面給小班的弟弟妹妹做榜樣,每件事要做得更好。
2、激發(fā)幼兒做中班小朋友的.自豪感。
活動準備
1、幼兒已看望過小班的弟弟妹妹,反映幼兒上課、勞動等活動的照片。
活動過程
1、使幼兒通過與小班的弟弟妹妹比較,了解()自己的變化。
。1)、讓幼兒看望本園小班的小朋友,啟發(fā)幼兒仔細觀察小班的弟弟、妹妹和我們有什么不一樣。
。2)、回班后請幼兒自由交談觀察的結(jié)果,并請個別幼兒在集體面前大聲發(fā)言。
。3)、根據(jù)幼兒觀察的結(jié)果進行小結(jié),引導幼兒發(fā)現(xiàn)為什么自己比弟弟、妹妹強,使他們知道自己長大了,升入中班了。
2、引導幼兒討論如何做中班小朋友。
中班社會教案:我升中班了2
活動目標:
1、幼兒知道自己長大了,升入中班了,應在各方面給小班的弟弟妹妹做榜樣,每件事要做得更好。
2、幼兒為自己升為中班小朋友而感到自豪。
3、學習討論制定活動規(guī)則,并知道這是小朋友都應該遵守的。
活動準備:
小班的弟弟妹妹上課、勞動等活動的照片。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圖片導入,幼兒觀察圖片,教師提問:這些小朋友和我們有什么不同。
二、基本部分:
1、使幼兒通過與小班的弟弟妹妹比較,了解自己的變化。讓幼兒看望本園小班的小朋友,啟發(fā)幼兒仔細觀察小班的'弟弟、妹妹和我們有什么不一樣;匕嗪笳堄變鹤杂山徽動^察的結(jié)果,并請個別幼兒在集體面前大聲發(fā)言。根據(jù)幼兒觀察的結(jié)果進行小結(jié),引導幼兒發(fā)現(xiàn)為什么自己比弟弟、妹妹強,使他們知道自己長大了,升入中班了。
2、引導幼兒討論如何做中班小朋友。出示有關幼兒開展“大帶小”活動的圖片,引導幼兒討論,自己是怎樣關心弟弟、妹妹的。圖片上的小朋友在干什么?他們?yōu)槭裁匆獛“嗟牡艿苊妹靡粔K兒游戲?現(xiàn)在你們也長大了,應該怎樣關心小班的弟弟、妹妹呢?
3、出示反映幼兒上課、勞動的圖片,引導幼兒思考,讓幼兒知道自己升中班了,應比以前表現(xiàn)得更好、更能干。請你們看看圖片上的小朋友在干什么?他們是怎樣做的?
4、我們長大了,升中班了,應該怎樣做個合格的中班小朋友呢?看到班上的玩具亂了應該怎樣?地上有臟東西應該怎么辦?應該怎樣上課,說話聲音應該怎樣?
5、引導幼兒從守紀律、有禮貌、愛勞動、愛學習等方面對自己提出要求。
三、結(jié)束部分:總結(jié)評價,結(jié)束活動。
活動延伸:
開展“大帶小”活動。
中班社會教案:我升中班了3
活動目標
1、使幼兒知道自己長大了,升入中班了,應在各方面給小班的弟弟妹妹做榜樣,每件事要做得更好。
2、激發(fā)幼兒做中班小朋友的自豪感。
1、幼兒已看望過小班的弟弟妹妹,反映幼兒上課、勞動等活動的照片。
活動過程
1、使幼兒通過與小班的弟弟妹妹比較,了解自己的變化。
(1)讓幼兒看望本園小班的小朋友,啟發(fā)幼兒仔細觀察小班的弟弟、妹妹和我們有什么不一樣。
。2)回班后請幼兒自由交談觀察的結(jié)果,并請個別幼兒在集體面前大聲發(fā)言。
。3)根據(jù)幼兒觀察的結(jié)果進行小結(jié),引導幼兒發(fā)現(xiàn)為什么自己比弟弟、妹妹強,使他們知道自己長大了,升入中班了。
2、引導幼兒討論如何做中班小朋友。
。1)出示有關幼兒開展“大帶小”活動的圖片,引導幼兒討論,自己是怎樣關心弟弟、妹妹的。
圖片上的小朋友在干什么?他們?yōu)槭裁匆獛“嗟牡艿苊妹靡粔K兒游戲?
現(xiàn)在你們也長大了,應該怎樣關心小班的.弟弟、妹妹呢?
。2)出示反映幼兒上課、勞動的圖片,引導幼兒思考,讓幼兒知道自己升中班了,應比以前表現(xiàn)得更好、更能干。
請你們看看圖片上的小朋友在干什么?他們是怎樣做的?
我們長大了,升中班了,應該怎樣做個合格的中班小朋友呢?看到班上的玩具亂了應該怎樣?地上有臟東西應該怎么辦?應該怎樣上課,說話聲音應該怎樣?
。3)引導幼兒從守紀律、有禮貌、愛勞動、愛學習等方面對自己提出要求。
3、總結(jié)評價,結(jié)束活動。
活動延伸
開展“大帶小”活動。
中班社會教案:我升中班了4
活動目標:
1.知道自己長大了,升中班了。
2.共同商討班級的活動規(guī)則,并能積極按規(guī)則行事。
3.激發(fā)初步的榮譽感。
4.積極的參與活動,大膽的說出自己的想法。
5.培養(yǎng)幼兒樂觀開朗的性格。
活動準備:
1.原中班幼兒活動(積極舉手發(fā)言、畫畫、管理自然角等)、游戲(踩高蹺、玩表演游戲等)、生活(疊被子、拿筷子吃飯等)的照片或錄像。沒有條件拍照片和錄像的,可收集一些中班幼兒的手工作品或中班幼兒記錄自己活動的繪畫作品。
2.幼兒用書:《我升中班啦》。
活動過程:
。ㄒ唬┯^察班內(nèi)環(huán)境變化,引發(fā)幼兒升班的`意識。
教師:小朋友,請看一看,我們的班級和小班時有什么不一樣?我們現(xiàn)在是哪個班的小朋友呢?
(二)制作班級標志,參與班級布置,強化升班意識。
1.教師:怎樣才能讓我們班和其他班不一樣?怎樣才能使別人知道我們是中×班?怎樣才能使我們班更漂亮呢?
2.教師和幼兒共同為班級制作標志,布置環(huán)境。
。ㄈ┙M織幼兒觀看原中班幼兒生活、學習、游戲的照片、錄像或相關作品。
引導幼兒觀察照片或作品,明確中班的幼兒應該在愛勞動、守紀律、有禮貌、愛學習、關心班級、關心同伴及弟妹等方面有更好的表現(xiàn)。
1.教師:照片上有誰?小朋友們在干什么?他們是怎樣做的?
2.教師和幼兒共同觀看幼兒用書畫面,進一步明確做中班小朋友的要求。
3.教師:我們升班了,是中班的哥哥姐姐了,那么,我們應該怎樣做呢?(引導幼兒從遵守規(guī)則、積極發(fā)言、做事專心認真、關心同伴、關心集體等方面談。)
(四)教師和幼兒一起從禮貌、生活、學習、游戲等方面制定中班幼兒的規(guī)則,同時將幼兒自己制定的各項規(guī)則記錄在表格中。
1.教師:我們怎樣才能當好中班的哥哥姐姐呢?
。ㄈ纾涸缟蟻韴@見到老師和小朋友應該怎么做?學本領時應該怎么學?怎樣與其他小朋友一塊玩?看到地上有臟東西怎么做?看到玩具亂了應該怎么做?……)
2.教師和幼兒一起制定有關規(guī)則,并讓幼兒用自己熟悉的方式記錄下來,共同遵守。(如早上來園時主動打招呼,玩區(qū)角游戲時能謙讓、友好、合作等。)
活動延伸:
在美工區(qū)繼續(xù)為班級設計標志、制作規(guī)則牌。
教學反思:
整個活動過程,思路比較清晰,教態(tài)自然,能夠根據(jù)教案的流程來上課。但是整個活動過程的氣氛有點沉,不能夠體現(xiàn)幼兒對活動的樂趣。
【中班社會教案:我升中班了】相關文章:
中班社會我升中班了教案3篇04-24
中班社會我升中班了教案(3篇)04-24
中班社會我升中班了教案(精選10篇)09-26
教案《我升中班了》11-13
我升中班了教案(精選11篇)12-15
我升中班了教案12篇08-27
我升中班了教案(12篇)08-27
我升中班了教案精選12篇08-27
教案《我升中班了》11篇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