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大班教案集錦10篇
作為一名教職工,可能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通過教案準備可以更好地根據具體情況對教學進程做適當?shù)谋匾恼{整。我們應該怎么寫教案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大班教案10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大班教案 篇1
一、 主題的產生:
冬去春來,小朋友在一次餐后散步時驚喜的發(fā)現(xiàn)幼兒園櫻花林
里的櫻花樹一改冬季光禿禿的模樣,不知什么時候已經悄悄地萌出了點點嫩芽,可在它旁邊的法國梧桐樹還是枝光葉禿,一片沉寂。于是,孩子們饒有興致地開始討論并比較各種樹的相同點和不同點,生成了一個新的主題——樹。
二、主題的價值:
1、結合綠色環(huán)保教育,幼兒了解樹給我們人類帶來的益處以及樹與人類的關系,懂得樹是人類的好朋友,小朋友應該從小愛護樹木。
2、樹在日常生活中隨處可見,幼兒園內外有不同種類的樹達幾十種,幼兒在研究的過程中便于就地取材。
3、教師可以組織幼兒對樹的變化隨時進行觀察、記錄、研究,可以激發(fā)幼兒對周圍事物的好奇心,提高幼兒的觀察力以及研究的持續(xù)性。
三、主題網(附后)
四、主題總目標:
1、 幼兒通過觀察、比較、分類等方法了解樹的不同名稱、種類、外形特征及作用,了解樹與人類的關系。
2、 認識常綠樹和落葉樹,通過對比樹葉,初步了解秋天落葉樹要落葉,常綠樹不落葉的簡單道理。
3、幼兒能具體認識柳樹、馬尾松等常見樹種及其各部分的名稱及特征,培養(yǎng)幼兒觀察的興趣及觀察的順序性。
4、幼兒能用多種美術技能,利用廢舊材料制做出不同樹的形態(tài)及特征。
五、活動準備及提供活的幫助:
1、活動區(qū)提供材料:
(1) 美工制作區(qū):易拉罐、各色皺紋紙、鐵絲、彩帶、瓦楞紙、廢舊報紙等廢舊材料。
。2) 圖書區(qū):有關樹的圖書、圖片。
(3) 益智區(qū):樹的迷宮、1——10的大樹圖卡及10以內的加減法算式。
(4) 表演區(qū):柳條、樹的模型。
。5) 建構區(qū):廢舊紙盒
2、家長提供的幫助:
(1) 上網查詢有關樹的資料。
(2) 協(xié)助幼兒尋找搜集樹的圖書、圖卡。
。3) 引導孩子隨時觀察身邊的樹的變化。
六、圍繞主題進行的活動:
活動一:樹的種類
1、 討論:千奇百怪的樹
2、 戶外觀察:常綠樹和落葉樹
3、 常識活動:認識馬尾松
4、 音樂活動:柳樹姑娘
5、 古詩:《詠柳》、《大林寺桃花》
6、 美工活動:布置綠色樹林
7、 手工制作:我喜歡的樹
活動二:樹的變化
1、 小組觀察討論:下雪了,樹變了
2、 觀察記錄:紅葉碧桃和毛桃的變化
3、 戶外寫生:柳樹 桃樹
4、 故事《小桃仁》
5、 游戲:有趣的木樁
6、 分組討論:
。1)樹沒有了皮能不能活
。2)樹干為什么都是圓柱形的
。3)大樹的年輪
7、美術活動:四季的樹
活動三:樹的用途
1、 認知活動:樹給我們帶來的方便
2、 集體談話:多種多樣的木頭制品
3、 小組討論:紙是由樹做成的嗎
4、 勞動實踐:大家一起來植樹
5、 表征活動:我們這樣愛護樹木
6、 故事《猴山》
7、 體育游戲:小猴摘桃
七、活動過程與實錄
活動一:樹的種類
1、目標:
。1)幼兒了解大千世界中有各種各樣的樹,如牛奶樹、面包樹、吃人樹、洗衣樹、滅火樹等,從而認識這些特殊樹的特殊用途。
。2) 幼兒了解幾種常見樹的葉、干、果等各部分的名稱和外形特征,培養(yǎng)幼兒觀察的興趣及觀察的順序性。
。3) 認識常綠樹和落葉樹,通過對比樹葉,初步了解秋天落葉樹要落葉,長綠樹不落葉的簡單道理,發(fā)展幼兒觀察、比較的能力。
(4) 幼兒喜愛搜集、查找、觀察、記錄、制作各種不同的'樹。
2、過程:
。1) 集體討論:我知道的樹
。2) 戶外觀察與討論:常綠樹與落葉樹
。3) 認識馬尾松
。4) 歌表演《柳樹姑娘》((見圖7)
(5) 學誦古詩《詠柳》《大林寺桃花》
3、活動實錄:(見圖十)
戶外活動時,我們教師帶領幼兒觀察幼兒園周圍的樹,當走到一棵松樹邊時,陳睿小朋友問:“唉?這是一棵什么松?”小朋友們半天也說不出它的確切名稱。于是,我們給幼兒布置了任務,回家通過查找資料、詢問親人、上網等多種途徑了解有關松樹的知識。。
第二天,薛義霖來到幼兒園第一個告訴我:“老師,昨天我問了奶奶,我們幼兒園旁邊的那棵松樹是雪松!币慌缘耐鯊┞犃,馬上贊成說“對,是雪松。森林公園里的那棵松樹也是雪松!毖霌P小朋友補充說:“櫻花林里的那棵松樹是塔松,像寶塔形狀!焙⒆觽兟牶蟛挥傻嘏康酱皯羯舷蛲鈴埻,“雪松的樹枝往下垂,很分散。”薛弘揚繼續(xù)說。“塔松的樹枝比較平直,一層層,很象寶塔。”孩子們一邊觀察一邊議論,較好地掌握了兩種松樹的異同點。
“那你們誰還知道其他松樹的種類?”我的一句話又重新引起了幼兒的注意。
“我認識金錢松,它也是松樹的一種,它是我國特產樹種,也是全世界唯一的一種。”高天昊滔滔不絕地說。
“你是怎么知道的呢?你還能說出金錢松的一些其他知識嗎”我問道。
“我是從《中國少年兒童百科全書》上知道的。金錢松又叫金松、水樹。它的種子可榨油,它能抗火,明天我把這本書帶來給你看!备咛礻怀聊艘粫䞍骸|S一瑾小朋友把手舉得高高的。
“我還知道全世界松樹中有230多種,我們中國有115種,我知道馬尾松還叫青松,我媽媽告訴我的!
“松樹的壽命較長,它有頑強的抗爭精神。我還會背有關松樹的詩呢!——大雪壓青松,青松挺且直,要知松高潔,待到雪化時!瘪R修祺小朋友搶著說。他剛說完,江雨秀大聲說,“我還知道一句詩——‘壽比南山松!
“江雨秀,我提問你一個問題,你知道松樹為什么一年四季都是綠色的嗎?”馬修祺自豪地問江雨秀。孩子們自告奮勇,討論得非常激烈。
。场⑸苫顒樱
。1)學習古詩《詠柳》《大林寺桃花》(見圖9)
。2)認識常綠樹和落葉樹(見圖11)
。3)手工制作:千姿百態(tài)的樹(見圖5、6、8、11、19、20、21、22、24)
4、活動反思:
我們在組織幼兒觀察幼兒園周圍的樹時,許多幼兒不能叫出常見樹的名稱。于是,教師給幼兒布置了任務,讓幼兒自己想辦法了解更多種類的樹。孩子們一下來了興趣,紛紛通過詢問家長、查找書籍、上網等多種形式,了解更多有關樹的種類的知識。幼兒活動熱情提高了,他們還能由一種問題引發(fā)出其他的問題:比如學會了背詩、對常綠樹和落葉樹為什么落葉和不落葉發(fā)生了一些疑問。這樣,教師組織幼兒繼續(xù)探究主題活動的范圍廣闊了,幼兒探究的欲望提高了。
活動二:樹的變化
1、 目標:
。1) 幼兒能根據突發(fā)事件觀察樹的變化并喜歡表征。
。2) 能比較毛桃和紅葉碧桃的芽、葉、花等各部分的異同,學會用符號、圖畫等不同的形式記錄自己的觀察結果。
(3) 幼兒在觀察的基礎上畫出柳樹、桃樹的整體及局部的外形特征,提高幼兒的觀察力和繪畫技能。。
2、 過程:
。1) 小組觀察討論:下雪了,樹變了(見圖3)
。2) 觀察記錄:紅葉碧桃和毛桃的變化(見圖1)
。3) 戶外寫生:柳樹 桃樹(見圖2、3、4、27、31、28、29、30、32)
。4) 分組討論:(見圖12)
A、 樹沒有皮能不能活
B、 樹干為什么是圓柱形的
C、 大樹的年輪
3、 生成活動:(1)故事《小桃仁》
。ǎ玻┟拦せ顒樱核募镜臉洌ㄒ妶D26)
4、 活動實錄(一):
(1)內容:
因為突來的寒流,昨夜下了一場大雪。今早,我和孩子們一起觀察下雪后的樹。
張。骸拔野l(fā)現(xiàn)各種樹的樣子都沒變,只是枝條變成白色的了。”
薛安東:“誰說的?我怎么覺得所有的樹都變成一個樣子了?”他的話立刻遭到了董赫的反對:“不對!象塔松、白玉蘭、紫荊花這樣的樹枝條都變形了,只有百合花和槐樹沒有變!边@個小家伙一口氣說出了這么多樹的種類,看來他真的觀察的很仔細。這時,黃一謹提出了一個問題:“老師,下雪的時候,樹應該怎么畫呢?” 我說:“你們好好看一看,雪落在樹的什么部位?”孩子們仔細看了看,恍然大悟:“哇!雪花落在樹的上半部,一半用線條勾畫,一半涂顏色,雪把樹遮住了一點!”張琛還說:“如果畫一棵樹,用棉花當雪粘在樹的上面也可以,對嗎?”多聰明的孩子呀!
。ǎ玻┗顒臃此迹阂粓鐾唤档拇笱┮鹆撕⒆觽兊臐夂衽d趣,,為他們對雪后樹的表征活動提供了天然的素材,在探究活動中生成了一個有價值的小分支。孩子們在觀察、討論、表征中,進一步了解了樹的一些小知識。同時,也鍛煉了老師處理捕捉突發(fā)事件的能力。
活動實錄(二)
(1)內容
今天,我們一同去看桃樹。孩子們驚異地發(fā)現(xiàn)兩場春雨過后,小桃樹竟然長出了花苞,而且有的枝條上還開了一朵小小的小桃花。孩子們比較起來,高天昊說:“我發(fā)現(xiàn)紅葉碧桃花和葉子一起長!毖αx霖說:“我發(fā)現(xiàn)紅葉碧桃的葉子是紫色的,花苞里面是粉紅,外邊的皮也是紫紅色的。”當我們繞到后面,孩子們一下子就比較出了紅葉碧桃與毛桃花、葉的不同。馬修祺說:“快看,毛桃的花苞是大紅色的,葉子是綠色的,而紅葉碧桃花是粉紅色的,葉子是紅的!
(2)活動反思:
隨著季節(jié)、天氣的變化,孩子們主動提出要求去觀察幼兒園里的紅葉碧桃和毛桃,孩子們發(fā)現(xiàn)了這些樹有明顯的變化。他們在自己發(fā)現(xiàn)問題、討論問題后,主動找到了答案,解決了問題。更重要的是,孩子們在觀察中,喜歡對比同種樹的異同,喜歡把自己觀察到的結果進行記錄、統(tǒng)計,幼兒因此變得認真、仔細、好奇心強。
活動三:樹的用途
1、目標
。ǎ保┩ㄟ^討論,使幼兒了解樹對于人、對于環(huán)境的重要作用,進而懂得保護樹木。
。ǎ玻┯變耗苷f出日常生活中的木制品,了解木制品對人類的用途,教育幼兒節(jié)約木材。
(3)幼兒能積極利用搜集到的資料記錄樹的用途,喜歡用自己喜愛的形式進行表征活動。
。病⒒顒舆^程:
。ǎ保┱J知活動:樹給我們帶來的方便
(2)集體談話:多種多樣的木頭制品
。ǎ常┍碚骰顒樱何覀冞@樣愛護樹木
。ǎ矗w育游戲:小猴摘桃子
。、生成活動:
。ǎ保┬〗M討論:紙是由樹做成的嗎?
(2)勞動實踐:大家一起來植樹
。ǎ常┕适拢汉锷
。础⒒顒訉嶄洠
內容:
今天早飯后,幾個小朋友在一起看《探索求知》這本書,當他們翻到第九頁時,被深深地吸引住了。鄧嘉穎說:“呀!原來樹有這么多的作用!”薛安東說:“當然了,我昨天和爸爸媽媽一起看這本書的時候,我就知道了!蔽覇l(fā)他們說:“那除了書上畫出來的這幾種樹的作用外,你們還知道樹的其他的用途嗎?”
黃一瑾說:“太陽很厲害時,大樹可以給人們擋陽光!
薛義霖說:“樹還可以防風沙,特別是沙塵暴!”
韓宗軒說:“樹可以結果子給小朋友吃!”
“那么,果子有什么用?”我問到。
韓宗軒馬上說:“有的果子可以用來做種子,有的果子可以做藥,還有的果子可以做肥皂。”
高天昊說:“還有一些特殊的樹有特殊的本領,比如面包樹產的面包雖然不是面粉做的,但是當它成熟后摘下來在火上烤一烤,味道和面包差不多。而且,很有營養(yǎng),還可以做果醬呢!”
“樹可以鋸成木材,人們可以用木材造船、建房子、制成家具等!蓖鯊┖普f。
張以帥把手舉得高高的,也發(fā)表了意見,“人們還可以用樹作成紙!
“哇!大樹真好!”“我們真喜歡大樹!”孩子們議論起來。
“除了人類喜愛樹,還有誰喜愛大樹?”我又問道。
“小鳥喜歡樹!焙⒆觽儺惪谕暤卣f。
我繼續(xù)說:“樹和動物一樣,也是我們人類的好朋友,雖然它們的作用是不同的,也一樣應該受到我們的保護。那么,怎樣來保護樹呢?”
“要施肥。”“不搖晃小樹”,“不折斷樹枝”,“不亂砍樹木”,“要植樹造林”······
沉默了一會兒,張琛說:“我要把樹給人們帶來的好處畫下來。”“我也要畫!”薛安東說完就開始畫下來。
。ǘ┗顒臃此迹
在研究樹的用途時,幼兒展開了激烈的討論,知道了樹對人類是很有用的,進而懂得了保護樹木的重要性。幼兒思維開闊,想象力特別豐富。
八、活動總反思:
《樹》的主題活動比較圓滿地完成了,我們主要有以下幾點收獲:
1、在整個活動過程中,幼兒能結合自己的經驗主動參與到主題活動中,并主動通過搜集、詢問、討論、上網等多種途徑解決遇到的難題。
2、在觀察樹的變化中,幼兒喜歡用符號、數(shù)字、圖畫等形式記錄自己的觀察內容,這提高了幼兒觀察的興趣和對事物的觀察、比較、思維的能力。
3、幼兒喜歡用繪畫、手工的形式把自己知道的樹的形態(tài)表現(xiàn)出來,幼兒在與同伴交流、合作中,提高了自己的動手、動腦能力。
4、在主題活動中,幼兒學會了主動學習,主動嘗試,主動創(chuàng)造,主動解決自己遇到的難題,這提高了幼兒主動探索的能力。
5、家庭是幼兒園重要的合作伙伴,家長是教學的重要資源,爭取家長的支持是確;顒禹樌l(fā)展的重要條件。在研究中,我們面對資料的缺乏,家長給予了我們極大的幫助,積極為我們上網查找資料、找書籍,為我們活動的開展提供了很大的幫助。
附:主題網:
教師預設幼兒沒有選擇的內容
教師預設幼兒選擇的內容
幼兒生成的內容
會保護自己的樹
幼兒園的樹
奇特的樹 , ;周圍的樹
樹的種類
樹的生長環(huán)境
桃樹
柳樹 保護方法
樹的生長變化 樹 樹的保護 宣傳方式
柳樹 年輪的作用
樹的作用 樹的外形特征 樹皮
結水果 對人類作用 樹干
制作物品 對動物的作用 樹冠 樹根
吸收噪音 防風沙 凈化空氣
食物來源 居住環(huán)境
大班教案 篇2
一、設計意圖
豐收的季節(jié)給了我們無限喜悅,豐富的農村資源給幼兒帶來了創(chuàng)作欲望。本案例及時抓住這個教育契機,充分利用現(xiàn)有的農村資源,利用幼兒熟悉的且在農村唾手可得的玉米皮進行創(chuàng)作,并且為每個幼兒提供了平等參與、自由表現(xiàn)的機會。使幼兒感受到自由表達和創(chuàng)造的樂趣。
二、活動目標
。1)根據玉米皮的特征,制作出形態(tài)各異的作品,從而體驗成功的喜悅。
。2)提高幼兒的想象力和審美能力,增強合作意識
三、活動準備
a)玉米皮及小剪刀、彩紙、膠、掃帚、苗兒、樹枝輔助材料
b)玉米皮制作的成品四、活動過程:
。ㄒ唬⿲霂煟耗顑焊琛段沂切∷緳C》
我是汽車小司機,小司機運送糧食正在忙,正在忙。
小貨車亞跑的快,跑得快。
嘟嘟嘟嘟喇叭響,喇叭響。
嘟嘟嘟嘟,到家嘍!
。◣熥鲩_汽車動作,帶幼兒進活動教室)師:小朋友回到自己的座位上,教師事先擺好每人一個玉米棒子。
師:瞧,小貨車把玉米幫我們運回了家。我們的爸爸媽媽收玉米特別辛苦。小朋友你們能不能幫爸爸媽媽做一些事情呢?
幼兒:能,我們可以剝玉米皮。
師:小朋友們真是長大了,懂事了。知道幫爸媽做事情啦。好!那我們就開始吧!
還沒等老師說完,小朋友們就開始行動了?此坪唵蔚膭趧,孩子們做起來卻很困難。因為孩子手勁小,掰不動。我給他們做了示范。各別幼兒倆個人合作,干得特別起勁。(幼兒在這一環(huán)節(jié),特別認真也特別興奮。)師:小朋友,玉米皮離開了玉米棒。一定很傷心,我們把他撿起來和他們一起做游戲好不好。(孩子們有些茫然,都用期待的眼光看著老師)玉米皮變魔術師:請小朋友閉上眼睛。師出示去玉米皮成品。
一二三。睜開眼吧!
幼兒齊聲:“哇!真漂亮!”“老師這是用玉米皮做的”(孩子一眼就看出來了)師:小朋友,你們能用玉米皮做什么呢?
孩子們思考了片刻,就爭先恐后的說了起來,“我能做拖把”“我會做金魚”“我會做小姑娘的辮子”“我奶奶會做蒲墩”“我會做小姑娘”“我能”聽著孩子們的話,我說:好,那就用我們這雙靈巧的'手作出更多更好的作品來,好不好?
幼兒:“好”孩子們異口同聲的回答到。并且迫不及待的用玉米皮做著自己想象的作品。
二、幼兒動手操作由于孩子們在此之前做玉米娃已有些基礎他們動起來真是得心應手。不多時,一件件漂亮的作品就出現(xiàn)了“老師我做了一多漂亮的菊花”“我做的是一只可愛的小金魚”“我的是一個大蘿卜”“我的是望遠鏡”“我的是大胡子”更有意思的是:思思小朋友做的動物園里面有好多的小動物。她用玉米皮卷成卷,貼上小動物五官。有小兔、小貓、小豬、栩栩如生。
在這一環(huán)節(jié),鼓勵幼兒大膽表達自己的想法和創(chuàng)造力,分享他們創(chuàng)造的快樂,多給他們自由的空間、自由方式、自由交流、使他們體驗創(chuàng)造的快樂。
三、比比誰做得好幼兒互相介紹作品。比比誰做得好。要用賞識的眼光去關注每一個幼兒。教師要尊重、肯定、接納每一個幼兒的想法。分享他們的快樂,使他們感受自由表達和創(chuàng)造的樂趣。
四、活動延伸
1、把作品投放到區(qū)域活動中,回到家和爸媽一起創(chuàng)作新作品。
2和玉米娃娃放在一起創(chuàng)設情境進行講述活動。
五、教育反思
《玉米皮變魔術》這節(jié)活動課,充分利用農村特有的自然資源。指導幼兒進行手工創(chuàng)作活動。幼兒聞樂,并且為每個幼兒提供了平等參與自由表現(xiàn)的機會。對幼兒動手能力的培養(yǎng)有了進一步提高。
在幼兒操作的這一活動過程中,我發(fā)現(xiàn)孩子們興趣極高。當我把玉米皮成品展現(xiàn)給孩子們時,我發(fā)現(xiàn)孩子們的眼睛亮了。他們積極思考、試圖用桌子上這些玉米皮做出各種寶貝。并且在操作中做到了同伴之間互相幫助。并在活動中體驗成功的快樂。
大班教案 篇3
一、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在想想、看看、說說、寫寫、畫畫的過程中,辨認生活中常見的幾種筆,了解它們的不同特征,在生活中的作用。
2、鼓勵幼兒對筆大膽聯(lián)想,嘗試夸張作畫,體驗成功的樂趣。
二、活動準備:
1、幼兒自己收集的各種常用的筆
2、各種筆畫的圖畫若干
三、活動過程:
。ㄒ唬┮稣n題
播放一段多媒體動畫《神筆馬良》,引出課題
。ǘ┯^察比較,激發(fā)幼兒對筆的興趣
第一次觀察:
1、請幼兒介紹自己帶來的筆(引導幼兒從外觀、作用、書寫特點等方面進行介紹)
2、鼓勵幼兒相互介紹自己的`筆,學習對同伴的表述進行補充。
第二次觀察:
請幼兒在紙上用自己帶來的筆隨意寫寫、畫畫,觀察其差異
第三次觀察:
1、出示各種范畫,請幼兒觀察區(qū)別他們分別是用哪種筆畫出來的,學習將自己的筆放在想對應的范畫前。
2、師生共同驗證是否正確
(三)發(fā)揮想象,創(chuàng)造“神奇的筆”
1、幼兒回憶神話故事《神筆馬良》中,馬良有一支怎樣神奇的筆
2、引導幼兒思考,假如你是小發(fā)明家,你想發(fā)明怎樣的筆?它有什么神奇的作用?
3、幼兒自由作畫,教師鼓勵幼兒大膽聯(lián)想,夸張作畫。
4、請幼兒展示自己的作品,并大膽講述自己的作品和想法
。ㄋ模┙Y束
大班教案 篇4
設計背景
根據本班幼兒年齡特點,制定了本次的跳方格體育活動。在準備過程中,孩子們在家長的協(xié)助下每人制作一個沙包,孩子們同我在室外活動場地用粉筆畫了兩個方格子(跳房游戲),孩子們積極性非常高。由于本班是大班孩子,具備一定的跳躍能力和身體協(xié)調能力,所以在活動中增加了交替跳,為了增加游戲的趣味性,設計了兩隊比賽的環(huán)節(jié),孩子們在游戲中,不但鍛煉了跳躍能力、身體協(xié)調能力,還體會到了同伴互相合作的快樂。
活動目標
情感態(tài)度; 激發(fā)幼兒參加體育鍛煉的興趣。
知識技能:學習單腳跳、雙腳跳,及交替跳。
能力培養(yǎng):鍛煉幼兒的身體協(xié)調能力及團隊合作精神。
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掌握跳躍要領,及身體協(xié)調性。
教學難點:學會單雙腳交替跳。
活動準備
沙包(人手一個)小兔頭飾(人手一個)室外場地跳房(事先畫好)。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孩子在室外場地圍一個圈,游戲大西瓜小西瓜(原地雙腳跳單腳跳)。
二、基本部分:
1神奇魔法變變變,吃完西瓜變小兔,(每名孩子帶上準備好的小兔頭飾),孩子站成兩隊,跟隨老師站到跳房前,我們都是兔寶寶,跟著媽媽采蘑菇,踩到蘑菇放在哪,放在橋頭大箱子里。兔寶寶學過橋。(教師示范手拿沙包單雙腳交替跳過跳房)。
2請兩名孩子示范跳一跳,請孩子們說一說怎樣跳得對。教師引導孩子學習單雙腳交替跳。
3兩隊比賽采蘑菇,兩隊孩子依次跳到跳房前頭,將沙包投進紙箱內,前面的孩子投完沙包,后面的孩子才可以跳房子。教師引導個別孩子正確的交替跳。
4游戲進行三輪,評出跳的最好的小朋友來當兔大哥,并評出獲勝隊。
三、結束部分
1小兔子們,我們采了這么多蘑菇,快送回家吧,請兔大哥把我們踩的蘑菇送回去吧(一名老師領四名孩子把沙包和紙箱收回班級).
2大灰狼的`肚子餓了,要出來找食物了,我們可不想成為他的晚餐,讓我們靜悄悄的回家吧。(孩子們站成一隊跟隨老師輕步回班級。)
活動反思:
本次體育活動孩子們非常喜歡,尤其是情境的設計,是孩子們更加喜歡玩這個游戲,并能輕聲的站隊,輕步的走路,在活動中,孩子們?yōu)榱吮娟牭膭倮,前后的小朋友配合的非常默契,即使出現(xiàn)投不進的情況,孩子們也不責怪,這一點很難得。不足之處是,1個別孩子交替跳的不好,老師要及時的鼓勵并指導,2孩子們平時運動量較小,活動后明顯感動疲乏,在以后的教學中一定要加強孩子們的體育鍛煉。
大班教案 篇5
教學目標:
1、讓幼兒仔細觀察各種樹的特征,使幼兒知道各種不同的樹,它們的樹葉、樹桿各不相同。
2、通過觀察活動,激發(fā)幼兒的好奇心,培養(yǎng)他們的觀察興趣。
活動準備:
1、組織幼兒參觀各種樹木。
2、標本若干或圖片若干。
3、繪畫用品。
活動過程:
一、觀察活動。
組織幼兒走去園門到公路旁,小學里去觀看各種樹木,要求幼兒能按照一定的順序細致地觀察樹木的根、莖、葉。
二、分組討論。
組織幼兒回到活動室,進行分組討論以下內容:1、你在外面看到了什么樹?它是什么樣子的,說說它的特征,(它長的是什么樣子它的主桿是怎么樣的'是什么顏色?樹枝是怎樣的,樹葉長的象什么?是什么顏色)2、你還看到了什么樹有什么特征?3、除了我們剛才看到的樹木,你還在哪里看到什么樹木?
三、大組活動:
針對以上內容請各組派小朋友在班級里進行大組發(fā)言。這次要求小朋友能比較各種各樣的樹的相同點和不同點(相同點:都有根樹干、樹枝、樹葉。不同點:可以從顏色上分,可以從特征上分有高矮粗細之分……)
四、說說樹木的作用,教育孩子愛護小樹苗,
五、畫樹:要求小朋友把自己最喜歡的樹木畫下來。
大班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能懂得寓言故事的主要內容。
2、通過寓言《驢子和冰》啟示幼兒要懂得聽別人的忠告。
3、能讓幼兒用自己的語言來講述這個故事。
4、喜歡閱讀,感受閱讀的樂趣。
5、能安靜地傾聽別人的發(fā)言,并積極思考,體驗文學活動的樂趣。
教學重點、難點
1、能懂得寓言故事的主要內容。(重點)
2、通過寓言《驢子和冰》啟示幼兒要懂得聽別人的忠告。(重點)
3、能用自己的語言來講述故事。(難點)
活動準備
課件、錄音機、驢子和小麻雀的頭飾。
活動過程
一、聽錄音導入
師:小朋友,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了兩位好朋友,你們想知道他們是誰嗎?(師出示驢子和小麻雀的頭飾)
幼:驢子,還有小麻雀。
師:對,今天老師要給小朋友講一個故事,是有關這兩個小動物的。你們想聽嗎?
二、課件播放故事,提高幼兒學習的興趣
。ǔ醮胃惺芄适聝热荩
三、師再次講故事,理解故事內容
師:剛才,小朋友都看得非常認真,下面老師想請小朋友想一想,驢子為什么會在冰上休息呢?
幼:舉手匯報。
師:對了,驢子走累了,以為冰塊是大街,所以就躺在上面休息。
師:誰看見驢子躺在大街上?
幼:小麻雀。
師:那小麻雀對驢子說了什么?
幼:(幼兒用自己的話回答)
師:(出示課件小麻雀對驢子說的話)師帶領幼兒一起讀一讀。
師:讀了小麻雀的話,你覺得小麻雀說得對嗎?
師小結:
當別人對你說的話有用,我們把它叫做忠告。小麻雀說的話對驢子很有用,是正確的忠告。
(幼兒跟師一起學說小麻雀的話)你認為驢子應該聽嗎?
師:可是,這只驢子太累了,它沒有理會小麻雀的忠告。
師:后來,驢子怎么啦?
幼:掉進冰水里了
(課件演示驢子掉進冰水里)
四、小朋友講故事,表演故事
1、小朋友看書上的圖講述故事。
2、小朋友戴上頭飾表演故事。
五、拓展活動。
1、小朋友們,那你們在生活中有沒有聽取別人對你的忠告呢!誰來說一說呢?(抽幼兒回答)
2、出示圖片,請幼兒給這些小朋友一些忠告吧!(出示圖片)師:小朋友們請看這些圖片,你覺得他們的做法對嗎?請你來給他們一些忠告吧!抽幼兒回答,教師指導幼兒語言表達完整,吐字清楚。
3、小朋友們都能給別人這么好的.忠告,老師希望小朋友們在平常的生活和學習中多聽老師和家長對你們的忠告,這樣會使小朋友們少犯很多很多的錯誤,讓自己成為人人都喜愛的好孩子。你們能做到嗎?(能)老師希望小朋友下來用行動來告訴我,好嗎?(好)好了,這節(jié)課就上到這里。
故事
驢子和冰
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只累極了的驢子在路上慢慢地走著。它越走越慢,已經沒有力氣回到自己的家里了。
那時正好是冬天,天氣非常冷,所有的街道都蓋上了一層冰雪。
“我要在這里休息一會兒再走!斌H子說著,就躺在了地上。
一直饑餓的小麻雀拍著翅膀飛到它的身邊,細聲對驢子耳語:“驢子你不是躺在街道上,而是躺在結了冰的湖上,可要小心。
驢子累壞了,它沒有理會小麻雀的忠告。它打了一個大大的呵欠,睡著了。
驢子身體的溫度慢慢把冰融化了,最后,“磕嚓”一聲,冰列破碎了。
驢子掉進了水里,馬上驚醒過來,急忙從冰中爬到岸上。它才想起小麻雀的忠告,后悔極了。
教學反思
此課是學前班一節(jié)語言課,通過學習讓幼兒理解故事內容,教育幼兒要懂得聽別人的忠告的道理。
活動過程反思
(1)、幼兒的反思
本節(jié)課幼兒學得認真,對于老師的提問都能回答,尤其是幼兒帶上頭飾表演時積極性較高,但部分幼兒一開始舉手上來時不知道說什么,如何表演,我覺得老師應該先示范一遍。對小麻雀和驢子的話應讓幼兒多說說,最后的拓展活動幼兒看著圖片說忠告時表述不是很到位。有的幼兒膽小還不敢說。
(2)、師幼互動的反思
本節(jié)課老師和幼兒的配合還比較默契,老師也能根據情況靈活處理,比如幼兒一上臺后不知如何開始,老師能見機行事,引導幼兒進入狀態(tài)。
最后,我覺得我能利用課件幫助幼兒理解故事內容效果還可以。
大班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 利用活動幫助幼兒練習跑、伸臂等動作,發(fā)展幼兒身體的協(xié)調性、靈敏性。
2. 引導幼兒積極動腦,主動克服困難和與同伴合作的意識。
3. 在活動中培養(yǎng)幼兒遵循活動規(guī)則和活潑開朗的性格,使幼兒樂于才加戶外活動。
4. 培養(yǎng)幼兒的創(chuàng)新思維和的大膽嘗試的精神。
5. 提高幼兒思維的敏捷性。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引導幼兒積極活動,主動與別人合作。
難點:培養(yǎng)幼兒主動參與的興趣。
活動準備
1、 頭飾
2、 錄音機、磁帶
3、 檢查活動場地及幼兒自身衣著。
活動過程
一、扮演角色、活動身體
給幼兒戴上頭飾,在教師帶領下熟悉不同的角色。分配角色。
師引導:老鷹來捉小雞,雞媽媽要盡全力保護小雞,小雞要躲在媽媽身后互相幫助。
二、教師演示、講解規(guī)則
1、 師扮演雞媽媽,讓幼兒有序的排在自己的身后當雞寶寶。
2、 一個幼兒扮演老鷹,師教授動作要領。老鷹張開翅膀、教師伸開雙臂扮演母雞。
3、 當老鷹來捉,小雞要隨母雞跑,也可以蹲下來。
4、 被抓住的小雞在一邊看、
三、提供材料、自由練習
1、 小朋友在玩的時候想一想,老鷹怎樣才能捉住小雞,母雞怎樣做才能保護小雞呢?
2、 幼兒自由練習,師巡視指導。引導幼兒注意安全,變換動作。
四、角色轉換,多次感受
五、結束活動,放松身體。
教學反思:
對活動效果的評價。整個活動幼兒的參與度較高,但是對一些發(fā)展較快的幼兒來說,活動相對簡單,因此出現(xiàn)個別幼兒的參與度不高的.現(xiàn)象,在今后的活動中應充分考慮到這一點,促使幼兒全體全面諧調發(fā)展。
小百科:老鷹捉小雞,俗稱“黃鷂吃雞”,又叫“黃鼠狼吃雞”,是一種多人參加的益智娛樂游戲,在戶外或有一定空間的室內進行。這種游戲,對發(fā)展學生靈敏性和協(xié)調能力,培養(yǎng)學生合作練習,合作意識有一定的促進作用。
大班教案 篇8
設計意圖:
規(guī)則是人們在日生活、工作、學習中必須遵守的行為規(guī)范和準則。規(guī)則意識及執(zhí)行規(guī)則的能力是社會性適應的重要內容,它是兒童成長為社會人必將面臨的眾多規(guī)則適應中最初的適應。
規(guī)則意識及執(zhí)行規(guī)則意識能力不僅影響幼小銜接的社會性,也將影響一個人終身適應社會的程度。所以規(guī)則意識及規(guī)則執(zhí)行能力的培養(yǎng)是社會性的重要組成部分,不僅可以緩解幼小銜接的坡度,還將使孩子終身受益。
新綱要中提出,理解并遵守日常生活中的基本的社會行為規(guī)則,并要求教師在共同的生活中以多種方式引導幼兒認識、體驗并理解基本的社會行為規(guī)則,學習自律和尊重他人。可見,規(guī)則是保證幼兒愉快生活、交往、學習的前提,對大班幼兒進行執(zhí)行規(guī)則能力的培養(yǎng),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活動目標:
1、了解生活中的規(guī)則,知道遵守規(guī)則的重要性。
2、懂得人人都要遵守規(guī)則,并嘗試自己來設計一些簡單的規(guī)則標記。
3、激發(fā)幼兒爭做遵守規(guī)則的好寶寶的良好情感。
4、遵守社會行為規(guī)則,不做“禁止”的事。
5、探索、發(fā)現(xiàn)生活中的多樣性及特征。
活動準備:
1、觀察生活中哪里有規(guī)則
2、錄象(踢足球犯規(guī)被罰下場的片段)
活動過程:
一、鉆圈游戲
老師:今天施老師先請大家玩?zhèn)游戲,這個游戲大家以前在操場上都玩過:鉆山洞,喜不喜歡。柯牶梦业囊(guī)則:用鉆圈的方法三個山洞都鉆到,等施老師鈴鼓響的時候,就算你沒有玩好,也請你快快地回到座位上。
老師:1、剛才你鉆的時候有沒有遇到什么問題?
2、如果你們希望所有的孩子都能夠有秩序地鉆山洞,那么我們可以建立哪些規(guī)則呢?(排隊,教師出示規(guī)則卡,并貼上排隊的標記,圈圈也要一個接一個,排好隊)
3、這個規(guī)則你們看清楚了嘛?那我們按照這個規(guī)則再玩一次。提醒幼兒先排隊,鉆好的幼兒回到座位上給同伴加加油。
4、我們的過山洞游戲順利完成了,你們是不是都沒有碰到撞到啊,原來我們的體育游戲里,也有那么多的規(guī)則要遵守,建立了規(guī)則就能有秩序安全地完游戲了。
二、請幼兒看錄象(踢足球犯規(guī)被罰下場的片段)。
師:看,這些叔叔在干什么?
師:看看發(fā)生了什么事?
師:被誰踢的?
師:這位裁判拿出了什么?
師:穿藍色衣服的隊員被罰下場了,誰知道這是為什么?
師:對,說得太好了!他沒有遵守足球規(guī)則,就要受到懲罰。
三、
1、幼兒談談生活中還有哪里有規(guī)則。
師:除了我們剛才玩游戲和叔叔踢足球要遵守規(guī)則,還有干什么也要遵守規(guī)則?
2、讓幼兒猜想世界上如果沒有了規(guī)則,那會怎樣。
師:如果這些地方都沒有規(guī)則,那樣行嗎?
幼:不行!
師:為什么?
師:我把大家剛才講的糟糕的事情編成了故事,請你們來聽聽感覺怎樣?(假如世界上沒有規(guī)則,馬路上將會連連出現(xiàn)狀況,大家可以隨便的闖紅燈;把人給撞了也不管;想把車停在哪里,就停在哪里。假如學校里沒有了規(guī)則,同學想打人就打人;我們想幾點起來上就幾點起來上學;老師想什么時候來幼兒園教我們本領,就什么時候來。假如植物沒有了規(guī)則,一株小草就長成了蒼天大樹,一顆樹就會長成了一株小草,小花想開多大,就開多大,沒有任何人可以阻擋。假如動物們沒有了規(guī)則,老虎和獅子就會隨便出來咬人,有人要報警,警察也會說:“今天我沒空,以后再說吧!币,有一條蛇把一個人咬了,有人叫救護車過來,醫(yī)生會說:“我今天出去旅游了,等我回來再說吧!”假如世界上真的沒有了規(guī)則,世界將會亂糟糟的,沒有規(guī)則,地球就會毀滅,人類將會永遠消失。
師:聽了以后什么感覺?
四、讓幼兒討論生活中關于遵守規(guī)則方面存在的一些問題。
師:原來規(guī)則對于所有的大人小孩都那么重要,在生活中你還發(fā)現(xiàn)有不遵守規(guī)則的人和事情嗎?
幼:有,有的人不遵守規(guī)則。
師:你發(fā)現(xiàn)他們不遵守什么規(guī)則?
幼:馬路上紅燈亮的時候還有人向前走,不停下來。
幼:上公共汽車不排隊。
幼:市民廣場上游人隨地吐痰。
幼:還有人隨地亂丟紙屑。
幼:有的小朋友走樓梯不靠右走。
幼:大人把車亂放在馬路邊上。
……
師:我們小朋友有沒有不遵守規(guī)則的?
幼:沒有,有(聲音很小)
師:哦,是嗎!如果有的小朋友以前有過不遵守規(guī)則行為,以后該怎么做呢?
幼:一定要遵守規(guī)則。
師:我們自己能遵守規(guī)則,看到別人不遵守規(guī)則還應該怎么做呢?
幼:可以提醒他們的。
幼:象警察叔叔一樣叫他們要遵守交通規(guī)則。
幼:可以做一個標記貼在那里,讓大家都看到。
……
師:小朋友說的太好了
五、讓幼兒給自己認為需要規(guī)則標記的'地方制作合適的標記牌。
師:小朋友認為我們生活中哪里需要貼上標記提醒人們遵守規(guī)則呢?
幼:我認為幼兒園門口要在一個地方貼上停車的標記,讓爸爸媽把車放整齊了。
幼:我認為早晨要在幼兒園門口貼一個“家長請回頭”的標記,讓孩子自己走進幼兒園。
幼:我要在我們家車庫門口貼一個不準停車的標記,因為總有汽車停在那里,媽媽的車子都拿不出來了。
……
師:小朋友說得有道理,我們在這些地方貼上標記后就能時時刻刻提醒人們要遵守一定的規(guī)則。過會你們大季老師那領紙和筆到教室里進行制作。 (利用區(qū)域活動的時間讓孩子自己設計制作規(guī)則標記,制作好以后通過小朋友篩選,再貼到需要的地方去)
六、結束。
師:等會你們就按照這個規(guī)則離開大教室,這個規(guī)則標記告訴我們怎么走呢?(排好隊,按照箭頭的方向離開教室。)
活動反思:
幼兒規(guī)則意識的形成是一個持續(xù)性的過程,不能通過一次活動就能實現(xiàn),本次活動的開展,雖然中間出現(xiàn)了一些問題,但是大部分幼兒已經懂得了遵守規(guī)則的重要性,并學會開始遵守規(guī)則,達到了一定的教學目的,以后還會對幼兒進行此方面的規(guī)則意識的培養(yǎng),逐步讓每個幼兒養(yǎng)成遵守規(guī)則的好習慣。
大班教案 篇9
。墼O計思路]
“氣筒”是兒童在日常生活中常見的物品,他們常?匆姶笕擞脷馔步o自行車、氣球、皮球等打氣,強烈的好奇心驅使他們躍躍欲試,想動手操作氣筒。為此,我設計本次活動,來滿足兒童的好奇心,并在它們動手操作的基礎上,引導探索其工作原理。
。刍顒幽繕耍
1、了解氣筒的工作原理及基本構造(進氣口、出氣口、儲氣罐)。
2、對氣筒的工作原理感興趣,并積極參與探索活動。
。刍顒訙蕚洌
兒童兩人一個打氣筒、碎紙、氣球、皮球、內胎、充氣玩具若干。
。刍顒舆^程]
1、請兒童想辦法給玩具、氣球、皮球、內胎充氣。
。、兒童操作,教師適時給予幫助。
。、提問:你是用什么辦法給玩具充氣的?兒童回答(用嘴吹、用打氣筒)。那么你在給玩具充氣的時,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4、引導兒童了解氣筒的'基本構造。認識出氣口、儲氣罐(專門用來裝氣的地方)兒童學說:儲氣罐。
。怠⒆鰧嶒灒哼M氣口吸碎紙,幫助兒童認識進氣口。
。丁熒餐瑲馔驳墓ぷ髟恚喊聪聝夤蓿瑑夤蘩锏臍饩蛷某鰵饪诶锍鰜砹;當我們把手松開后,氣就從進氣口里進去到儲氣罐。
。、了解氣筒各部分的用途,激發(fā)了兒童的探索欲望。
提問:如果堵住出氣口,氣筒會怎樣呢?如果堵住進氣口又會怎樣呢?兒童操作:分別用手堵住出氣口、進氣口,引導兒童觀察并討論。提問:堵住出氣口,氣筒就怎樣了?為什么儲氣罐鼓著呢?堵住進氣口,氣筒又怎樣了?為什么儲氣罐癟著呢?
8、氣筒各部分的作用:氣筒的出氣口可以排出氣體到氣球里,使氣球變大,進氣口可以把氣體吸到儲氣罐里,儲氣罐可以儲存氣體。
。、你還見過哪些氣筒?出示一些氣筒并學習它們的用法,繼續(xù)激發(fā)兒童的探索欲望。
。刍顒釉u析]
該活動來源于日常生活之中,氣筒是兒童常見并感興趣的工具;顒釉趦和浞值牟僮骰A上,引發(fā)兒童探詢氣筒工作原理的興趣;顒舆^程中,體現(xiàn)了兒童的主體性。活動組織具有層次性,一環(huán)緊扣一環(huán),讓兒童在每一次的操作中,都明確操作要求,邊操作邊思考,使活動充滿趣味性,兒童在愉快、積極的氛圍中獲取知識。
大班教案 篇10
活動總目標:
情感態(tài)度:引導幼兒發(fā)現(xiàn)和體驗生活中蘊含的'韻律美,激發(fā)幼兒的審美情趣。
能力培養(yǎng):在活動中發(fā)展幼兒的各種綜合能力。(如:觀察力、動手操作能力、想象力、創(chuàng)造力、表現(xiàn)力、合作力……)
音樂素質:訓練幼兒的聽覺感受力和節(jié)奏感。
教學創(chuàng)新:嘗試在藝術與科學中尋找恰當?shù)慕Y合點。
【大班教案】相關文章:
《大班教案》大班教案11-01
大班區(qū)域活動教案_大班教案06-20
大班安全教案范文大班《安全》教案04-20
大班的教案06-11
大班教案06-08
有關大班教案范文 大班優(yōu)秀教案05-18
大班健康教案大班健康02-07
變化大班教案11-30
大班生活教案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