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以內加法》大班教案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20以內的加法大班教案
作為一名為他人授業(yè)解惑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用到教案來輔助教學,教案是教學藍圖,可以有效提高教學效率。那么問題來了,教案應該怎么寫?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20以內的加法大班教案,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20以內的加法大班教案1
活動目標:復習100以內數的形成
活動重難點:能進行20以內的加法。
活動準備:加法板、紅藍定規(guī)尺、題卡 。
前經驗能進行10以內的加法。
活動過程:
一、走線活動:播放舒緩的走線音樂,幼兒自然進行走線活動。
二、在線上活動:問答游戲---10的合成三、蒙氏數學工作內容—20以內的`加法
1、介紹活動名稱與使用教具,并將教具端放于桌上。
2、將紅藍定規(guī)尺依次取出,按9—1的順序依次排列在加法板的左側;以同樣方法將紅色定規(guī)尺排列在右側。
3、出示題卡:4+7=(背面寫有答案11),把題卡放在加法板上方。
4、將藍色定規(guī)尺4排在第一行,左側與方格對齊(占用1~4的方格);再取紅色定規(guī)尺7,排在藍色定規(guī)尺的后面(占用5~11的方格)。此時紅色定規(guī)尺的右端對著數字11。
5、教師把著數字11說:“4加上7等于11。”并數一下加法板上的刻度,看是否正確,再將題目卡翻過來,確認自己的計算結果。
6、對照后,請幼兒將結果“11”寫在題卡上,再將定規(guī)尺放回原來的位置。
7、教師出示另一張題卡,請幼兒自己獨立計算。
8、幼兒自己繼續(xù)進行練習,直至不愿繼續(xù)為止,收好教具與工作毯。
四、幼兒自由工作、教師指導。
活動延伸:請幼兒相互配合進行出題做題。
活動反思:
計算教學是一個長期復雜的教學過程,要提高幼兒的計算能力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教師、家長和孩子的共同努力才有可能見到好的成效。
20以內的加法大班教案2
目標
復習100以內數的形成活動重難點 能進行20以內的加法。
活動準備
加法板、紅藍定規(guī)尺、題卡 。
前經驗能進行10以內的加法。
活動過程
一、走線活動:播放舒緩的走線音樂,幼兒自然進行走線活動。
二、在線上活動:問答游戲---10的'合成
三、蒙氏數學工作內容—20以內的加法1、介紹活動名稱與使用教具,并將教具端放于桌上。
2、將紅藍定規(guī)尺依次取出,按9—1的順序依次排列在加法板的左側;以同樣方法將紅色定規(guī)尺排列在右側。
3、出示題卡:4+7=(背面寫有答案11),把題卡放在加法板上方。
4、將藍色定規(guī)尺4排在第一行,左側與方格對齊(占用1~4的方格);再取紅色定規(guī)尺7,排在藍色定規(guī)尺的后面(占用5~11的方格)。此時紅色定規(guī)尺的右端對著數字11。
5、教師把著數字11說:“4加上7等于11!辈狄幌录臃ò迳系目潭,看是否正確,再將題目卡翻過來,確認自己的計算結果。
6、對照后,請幼兒將結果“11”寫在題卡上,再將定規(guī)尺放回原來的位置。
7、教師出示另一張題卡,請幼兒自己獨立計算。
8、幼兒自己繼續(xù)進行練習,直至不愿繼續(xù)為止,收好教具與工作毯。
四、幼兒自由工作、教師指導。
活動備注:
活動延伸請幼兒相互配合進行出題做題。
20以內的加法大班教案3
活動目標:
1、復習100以內數的形成。
2、有興趣參加數學活動。
3、發(fā)展幼兒邏輯思維能力。
4、讓幼兒懂得簡單的數學道理。
活動重難點:
能進行20以內的加法。
活動準備:
加法板、紅藍定規(guī)尺、題卡。
前經驗能進行10以內的加法。
活動過程:
一、走線活動:播放舒緩的走線音樂,幼兒自然進行走線活動。
二、在線上活動:問答游戲---10的合成
三、蒙氏數學工作內容—20以內的加法
1、介紹活動名稱與使用教具,并將教具端放于桌上。
2、將紅藍定規(guī)尺依次取出,按9—1的.順序依次排列在加法板的左側;以同樣方法將紅色定規(guī)尺排列在右側。
3、出示題卡:4+7=(背面寫有答案11),把題卡放在加法板上方。
4、將藍色定規(guī)尺4排在第一行,左側與方格對齊(占用1~4的方格);再取紅色定規(guī)尺7,排在藍色定規(guī)尺的后面(占用5~11的方格)。此時紅色定規(guī)尺的右端對著數字11。
5、教師把著數字11說:“4加上7等于11!辈狄幌录臃ò迳系目潭,看是否正確,再將題目卡翻過來,確認自己的計算結果。
6、對照后,請幼兒將結果“11”寫在題卡上,再將定規(guī)尺放回原來的位置。
7、教師出示另一張題卡,請幼兒自己獨立計算。
8、幼兒自己繼續(xù)進行練習,直至不愿繼續(xù)為止,收好教具與工作毯。
四、幼兒自由工作、教師指導。
活動延伸:
請幼兒相互配合進行出題做題。
活動反思:
20以內的進位加法,探究進位加法的算理是一個難點,我覺得學生有必要通過討論來互相交流想法,獲得新知。為了避免一些學生只當聽眾,我要求每個人先自己動手,在思考出一種方法后,再與小組的其他成員進行交流,這樣既給了他們獨立思考的時間又分享了其他同學的經驗。
學生在進行“湊十法”的演算時,同時找到了拆大數和拆小數兩種方法,基于這種情況,為鼓勵學生的積極思維,我忽略了課本上“看大數,拆小數”的計算方法,而是對兩種拆數方法都給予了肯定。并請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方法進行計算,從而體現了學生的自主性。而對于這樣選擇式的教學,我在練習設計時也多次采用,提高了學生學習的興趣,獲得了不錯的效果。
這節(jié)課總體來說達到了既定的教學目標,形式多樣的練習題以及課堂氣氛較好。但是作為教師如何將先進的教學理念帶進課堂,讓學生真正意義上的得到發(fā)展,是我們需要不斷探究和努力的方向!耙詫W生發(fā)展為本”,“從學生實際出發(fā)”,作為教師,我將不斷努力和探索,以取得更大的進步。
【20以內的加法大班教案】相關文章:
《20以內加法》大班教案05-19
20以內的進位加法教案01-25
20以內加法教案(通用20篇)12-25
20以內進位加法教案(精選20篇)12-09
大班5以內的加法教案06-01
大班數學5以內的加法教案11-23
《5以內加法》教案01-20
5以內的加法教案02-07
10以內的加法教案03-20
《20以內進位加法》教學反思0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