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我的媽媽教案小班教案
作為一位杰出的老師,很有必要精心設計一份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學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動的開展。那要怎么寫好教案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我的媽媽教案小班教案,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我的媽媽教案小班教案1
活動目標:
1、知道自己是中國人,要愛中國。
2、能背誦兒歌《愛媽媽》。
3、愿意交流,清楚明白地表達自己的想法。
4、鼓勵幼兒大膽的猜猜、講講、動動。
5、引導幼兒在兒歌中學習,感悟生活。
活動過程:
1、請幼兒看圖回答問題:圖上有什么?是什么樣的?鼓勵孩子用形容詞加以描述,如藍藍的大海、閃閃發(fā)亮的星星等。
2、老師指著圖念詩請小朋友欣賞。
3、提問:詩里說了哪些事兒?誰是大海的娃娃?誰愛大海媽媽?誰是森林的娃娃?誰愛森林媽媽?誰是藍天的娃娃?誰愛藍天媽媽?誰是祖國的娃娃?誰最愛祖國媽媽?
4、告訴幼兒祖國的節(jié)日是十月x日,我們要學好兒歌。大家一起念兒歌。
活動反思:
小班幼兒對語言的掌握能力不甚精確,所以在進行討論或提問時,盡量提供幼兒具體的形象,幫助幼兒完整清楚的表述;顒影才派,先讓幼兒了解媽媽的模樣,再深入了解媽媽對自己的`愛,然后再表達出來。通過整個活動過程,培養(yǎng)了幼兒的觀察力,體驗了媽媽對自己的愛,懂得感恩和惜福。使孩子們得到了意外的收獲和成長。
我的媽媽教案小班教案2
活動目標:
1、通過活動讓幼兒理解自己上幼兒園的時候媽媽在上班,能高興地等待媽媽來。
2、初步培養(yǎng)幼兒用已有的生活經驗解決問題的能力。
3、培養(yǎng)幼兒敏銳的觀察能力。
4、考驗小朋友們的反應能力,鍛煉他們的個人能力。
5、培養(yǎng)幼兒完整、連貫地表達能力和對事物的判斷能力。
活動準備:
毛絨玩具小猴子若干、籃子、音樂磁帶、FLASH“猴媽媽上班”、錄像“我的媽媽在上班”
活動過程:
感知體驗
●通過“猴寶寶哭了”的情境創(chuàng)設,引導幼兒幫助猴寶寶,讓幼兒感知寶寶上幼兒園,媽媽要上班。
1、是誰在哭呀?(猴寶寶)它為什么哭?(幼兒泛議)
小結:猴寶寶在幼兒園想媽媽了。
2、那么猴媽媽送好寶寶上幼兒園,又到那里去了呀?它在干什么呢?(觀看FLASH)
小結:猴媽媽去上班了。它在果園里忙著摘果子、分果子,還要賣果子賺錢,很辛苦的.。它也很想寶寶的,下班就來接寶寶。
3、(出示許多猴寶寶)哎呀,這么多猴寶寶都在哭,我們來抱抱它們吧!(發(fā)現(xiàn)、引導幼兒的動作與語言)
【我的媽媽教案小班教案】相關文章:
媽媽抱抱我小班教案02-21
小班安全教案我等媽媽來接教案12-23
我的好媽媽小班音樂教案01-31
小班游戲媽媽,我想你教案03-28
小班社會我的好媽媽教案12-21
媽媽上班我不哭小班教案03-20
小班語言我愛媽媽教案07-23
小班安全《我等媽媽來接》教案04-03
我的媽媽小班教案反思(精選16篇)09-21
《媽媽我想你了》小班教案(精選5篇)1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