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教案
作為一名老師,常常要寫一份優(yōu)秀的教案,教案是備課向課堂教學轉化的關節(jié)點。那么教案應該怎么寫才合適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中班教案7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中班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學習用簡單線條畫出各種各樣的魚,并大膽涂色。
2、體驗集體合作的快樂及榮譽感。
3、發(fā)展幼兒的動手能力。
4、嘗試通過動作和色彩來感知美、創(chuàng)造美。
5、感受繪畫的趣味性,體會創(chuàng)作的快樂。
活動準備:
大鉛畫紙9張,蠟筆、幼兒與家長共同收集的圖片資料。
活動過程:
一、 引導幼兒說說各種魚的特征
1、 這幾天,小朋友都和爸爸媽媽查了許多關于魚的.資料,你都認識了那哪些魚?請幼兒自愿展示收集到的圖片資料,并做簡單介紹。
2、 引導幼兒觀察各類魚的外形特征。
二、 激發(fā)幼兒作畫欲望
1、 今天認識了這么多的魚,想不想用筆畫一畫它們?
2、 有這么多的魚,一張小紙可畫不了,一個人也來不及畫,怎么辦?鼓勵幼兒想辦法合作畫畫。
三、 幼兒小組作畫,老師巡回指導。
1、 這么大的紙,畫畫時要注意什么?
2、 幼兒作畫,提醒幼兒注意畫面的布局。
四、作品展示
區(qū)域活動:美工區(qū)提供橡皮泥,讓 幼兒捏一捏不同形狀的魚。日;顒樱 請有養(yǎng)過魚經驗的孩子說說自己是怎樣養(yǎng)魚的。與家長溝通或請家長參與:與孩子一起利用各種廢舊材料制作大魚。
活動反思:
這是第一次讓一組的小朋友共同完成一幅畫,孩子們看到這么大的紙非常的興奮,迫不及待的拿起畫筆畫畫,不一會兒,一條條可愛、美麗的小魚就呈現(xiàn)在大家面前了,同伴與同伴之間有商有量,互相幫助,氣氛非常不錯。
中班教案 篇2
活動目的:
1.熟悉歌曲旋律,理解歌詞內容。
2.大膽嘗試用動作表演歌曲。
3.愿意大膽嘗試,并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4.發(fā)展幼兒思維和口語表達能力。
5.培養(yǎng)幼兒敏銳的觀察能力。
活動準備:
1.經驗準備:幼兒已經有發(fā)聲練習的`經驗。
2.物質準備:音樂、播放器、大紙、筆等。
活動過程:
一、發(fā)聲游戲引入。
引導語:9月10日式老師的節(jié)日,我們來玩問候游戲。
二、熟悉歌曲,理解內容。
1.引導幼兒談論教師的工作:教師每天都做了些什么?怎樣關心小朋友?你們覺得老師像家里的誰?你們愛老師嗎?
2.欣賞歌曲。
播放歌曲,請幼兒欣賞。
提問:聽了歌曲之后你有什么感受?歌曲里說了些什么?
教師小結,幫幼兒理解歌曲內容。
再次播放歌曲,讓幼兒欣賞,鼓勵幼兒跟唱歌曲。
三、跟唱歌曲。
1.教師彈唱歌曲,幼兒跟唱。
2.鼓勵幼兒用動作表現(xiàn)歌曲:可以用那些動作來表演歌曲呢?
3.教師篩選幼兒的動作,用簡筆畫記錄在大紙上,制作成舞蹈動作圖譜。
4.引導幼兒學習用肢體動作來表現(xiàn)歌曲內容。
5.引導幼兒集體表演歌曲。
中班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 能用多種不同的曲線線條表現(xiàn)水草的生長和小魚游戲的不同的音樂性質。
2. 能按圖譜進行游戲活動,遵守游戲規(guī)則。
3. 感受全身心投入游戲的愉悅。
活動準備:
胸飾16個(正面是魚、反面是水草)、彩帶若干、磁帶(魚游、彩帶舞、水族館)、范圖、幼兒用紙、黑筆
活動過程:
。ㄒ唬┞蓜印遏~游》進入活動室
“魚寶寶們,今天天氣真好,一起和媽媽出去玩玩吧!”(放音樂。一起做小魚游)
。ǘ┮龑в變河镁條表現(xiàn)彩帶的舞動。
。1)“咦,這是什么呀?”(彩帶)
。2)“那我們一起拿著彩帶玩玩吧!保ㄓ變焊魳纷杂晌璨蕩В
(3)復習認識幾種曲線線條,練習動作與線條的匹配。
“你彩帶舞的真漂亮,媽媽拍成了照片,你們瞧,”(出示范圖),“咦,這都和我們認識的什么線條朋友一樣呀?”(弧線)“我用筆把它畫出來。”(教師畫線條)
分別請幼兒來示范舞彩帶,其他幼兒模仿,請個別幼兒來畫線條。
“這些線條有個共同的.名字叫曲線!
。4)按照圖片的順序跟音樂舞彩帶。
。ㄈ⿲W習用線條表現(xiàn)音樂,玩游戲。
過渡語:寶寶們,玩了很長時間,彩帶也舞累了,我們把
它送到筐子里休息吧,我們也坐下來休息一會兒,聽聽音樂吧。(放音樂)
。1)“剛才我們聽的這首樂曲叫什么名字?聽著這么美妙的音樂我忍不住地要翩翩起舞了。(幼兒隨樂曲一起做動作)
“我剛才看見水草生長的動作真好看,誰愿意表演給大家看看”(請個別幼兒示范)
“小魚音樂的時候你們玩了什么游戲,做了什么動作?(請個別幼兒示范)
(2)“我們剛才用舞蹈動作表現(xiàn)了水草的生長和小魚的游戲,現(xiàn)在我想請大家用我們剛學的曲線線條來畫出這段音樂!保ǚ乓魳,幼兒繪畫)
。3)展示幼兒作業(yè),請個別幼兒講述自己繪畫的內容。
。4)請幼兒跟著自己的圖譜來表演舞彩帶。
“看了你們的畫,聽著這段優(yōu)美的音樂,彩帶也坐不住了,它也要和我們一起表演了!
(5)分角色游戲。
“現(xiàn)在我們來玩?zhèn)游戲,那綠色彩帶的做水草,其他顏色的做小魚,聽到水草音樂的時候,水草做動作,小魚休息不動,小魚音樂時,小魚游來游去、做游戲,水草擺好造型,不能動。”(游戲一遍后交換角色)
。ㄋ模┙Y束活動
“今天我們用線條畫了我們舞彩帶的動作,還用線條畫了小魚和水草的音樂,線條還可以裝飾我們的生活,現(xiàn)在我們一起出去找找周圍還有哪些線條。”(放魚游音樂,做魚游動作出活動室)
中班教案 篇4
目標:
1.初步感知磁鐵同性相斥、異性相吸的特陛。
2.嘗試利用磁鐵的特性,通過控制條形磁鐵讓磁鐵小車動起來。
3.用繪畫的方式記錄自己在玩磁鐵小車時的發(fā)現(xiàn)。
4.發(fā)展合作探究與用符號記錄實驗結果的能力。
5.發(fā)展幼兒的觀察力、想象力。
準備:
1.將兩根短吸管粘貼在一塊條形磁鐵上,分別將兩組車輪其中一邊的輪胎卸下,將連接輪胎的鐵絲穿過吸管后,再將卸下的輪胎重新裝好,制作成磁鐵小車。
2.條形磁鐵若干,裝在筐中。
3.白紙、彩色筆。
玩法說明:
幼兒不用手觸碰磁鐵小車,嘗試用條形磁鐵控制磁鐵小車前行或倒退。
指導要點:
1.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引發(fā)探究興趣:“這里有一種魔法棒(條形磁鐵),不碰到小車就能讓小車動起來,你們想試一試嗎?”
2.觀察幼兒的探索方法。如,幼兒將條形磁鐵與磁鐵小車吸在一起,使小車動起來。,如果幼兒長時間只停留于這種玩法,可引導幼兒再試一試其他方法,嘗試不接觸就驅動的“魔法”。又如,當幼兒發(fā)現(xiàn)條形磁鐵一靠近小車就動的現(xiàn)象時,可鼓勵幼兒改變磁鐵移動速度,觀察小車行駛速度的變化。再如,一名幼兒通過探索發(fā)現(xiàn)兩輛小車前后排列時,移動其中一輛小車,另一輛小車也會跟著移動。只要是圍繞磁鐵特性的探索,教師不必干預,應允許幼兒有自己獨特的探索方式。
3.鼓勵幼兒將自己的發(fā)現(xiàn)用繪畫的方式進行表征,幫助幼兒用文字將自己的發(fā)現(xiàn)記錄在畫紙上。
4.引導幼兒手持記錄單與同伴進行經驗交流,分享自己的發(fā)現(xiàn)。
延伸活動:
在大型紙盒內用即時貼貼出馬路、停車場的標志線等,鼓勵幼兒用“魔法棒”控制車的行駛方向,將車停進車位。
教學反思:
這節(jié)課中,我覺得我的活動提問較之前有了很大的.提高,提問的效果也很好。可以說在大家的討論下,提問的有效性有了很大的提高。幼兒不僅會說了,而且還更會問了。這樣的自由探索活動吸引了孩子們的注意力,也激發(fā)了他們的學習熱情。孩子們在輕松、愉快地氛圍中,發(fā)揮了他們在活動中的主動性,能力也得到了一定的發(fā)展。
中班教案 篇5
一、引出
1、欣賞歌曲:《泥娃娃》
2、泥娃娃的歌好聽嗎?泥娃娃還有一個很好聽的名字叫什么?泥娃娃是什么地方才有的?
我們來看看無錫的叔叔、阿姨們做的泥娃娃?
3、你喜歡泥娃娃嗎?為什么?
說說各種泥娃娃代表的各種祝福含義。
二、泥娃娃展示
1、米老鼠唐老鴉聽說大阿福又漂亮又能帶來福氣想請泥娃娃去作客,我們一起看看,有幾個泥娃娃去作客?
2、這些泥娃娃一樣嗎?這么多泥娃娃要展示在柜臺上,每個柜臺上要有四個泥娃娃,怎么排列好呢?你有什么好辦法?你們去試一試,把排列的方法記錄下來好嗎?
三、幼兒動手
嘗試按不同的`特征進行排列,比一比誰的排列方法多?不能重復哦!
四、交流分享
1、請幼兒說說你是怎么排的?
2、有排法一樣的嗎?數(shù)數(shù)一共有幾種排法。
中班教案 篇6
活動目的:
1、引導幼兒觀察各種形狀和顏色的菊花,概括出它們的特征。
2、引導幼兒討論菊花開放季節(jié)以及與人們的關系。
3、培養(yǎng)幼兒的語言能力。
4、能客觀地表達自己的探究過程和結果。
5、培養(yǎng)幼兒動手操作能力,在活動中大膽創(chuàng)造并分享與同伴合作成功的體驗。
活動準備:
各種菊花的圖片、一年四季的圖片。
活動過程:
一、教師引導幼兒觀察各種形狀和顏色的菊花,概括出它們的特征。
1、教師:小朋友,你們看看老師手里拿的是什么花?請你們仔細看看,說說菊花是什么樣子的?引導幼兒從花、莖、葉觀察菊花特征,如花開在莖頂端,花的形狀,顏色、葉子邊緣有鉅齒等,F(xiàn)在我們來看看菊花還有什么顏色或者形狀呢?
教師:讓幼兒先進行觀察比較,而且仔細的說說菊花的特征和組成部分是什么,從這些出發(fā),加深幼兒對菊花的認識和理解。
2、菊花石一種鮮艷、美麗的花、花有大有小,花瓣有的窄有的寬。有的直有的彎,有的扁有的呈現(xiàn)圓管形,顏色有紫紅色、淺紅、黃、淺、黃、白、多種多樣顏色和形狀的菊花是人們非常喜愛的花。
教師:讓幼兒不止理解了菊花的的外形和組成,而且還讓幼兒明白了各有什么顏色,而且是人們喜歡的花朵呢,讓幼兒產生喜歡的心態(tài)。
二、引導幼兒討論菊花開放季節(jié)以及與人們的關系。
教師:"菊花是什么時候開的?秋天你可以在哪里看到菊花?人們?yōu)槭裁匆N這么多的菊花?"(美化環(huán)境、菊花還可以做清涼的飲料,泡茶喝,菊花的香味能治頭疼,)"你們喜歡菊花嗎?為什么?""你們還知道哪些花也是秋天開的?""這些花兒都非常漂亮,人們種許多的.花。讓花把我們的生活的地方打扮的更漂亮、更美麗,我們大家都要愛護它。"教師:從學習的這篇課文中讓幼兒明白菊花不僅是有什么組成,有什么顏色,有什么作用。而且還要讓幼兒明白、理解這些花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什么?我們應該怎么去做,我們要好好的去愛護,去保護。讓我們的世界更加的漂亮,產生熱愛祖國的情懷!
活動反思:
一次教學設計,也是教師的一次成長,就象在制作PPT課件的時候,我了解了菊花居然有那么多種顏色,有些菊花的顏色、花瓣的形狀都是我以前所不知道的,可以說這也是我和孩子們共同成長、共同提高的過程。
在活動設計和進行中,觀看菊花的時候,孩子們有些按捺不知心中喜悅,摸摸、聞聞、說說,參與的興趣十分濃厚。但在交流時,孩子們只停留在顏色的表達上,對菊花的外形的描述不太會用語言表達,缺乏經驗。因此,活動中,教師講述的成分多了一些,可在課前告知家長,先帶孩子觀察了解一些菊花的知識,這樣活動中,孩子參與的積極性會更濃,講述更積極,效果更好。最后延伸活動用紙杯剪菊花,深受孩子的喜愛,發(fā)展孩子動手能力。
中班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遇到突發(fā)事件時,學生能及時快捷地撤離到安全地帶。
2、學生熟悉安全撤離路徑,提高自我保護能力,增強安全意識。
活動準備:
1、學生、家長和教師共同收集報刊、雜志、電視報道中有關緊急撤離的事例或圖片。
2、班級緊急撤離圖。
活動過程:
1、組織學生觀看圖片,讓學生感知遇到突發(fā)事件給人們帶來的危害(煤氣泄漏、火災等)。
提問:“如果遇到突發(fā)事情時怎么辦?”引導學生說說自己的見識和感受。明白遇到突發(fā)事件不要慌,有秩序地撤離可以避免危害的發(fā)生。
2、出示班級撤離圖,帶學生觀察并找出班級在緊急情況下撤離的路徑和位置。
引導學生討論:為什么撤離時要走圖中標注的路徑?使學生了解圖中標注的撤離路徑是離戶外安全地帶最近的.一條通道。
3、帶學生觀察撤離路徑的條件(幾層樓梯、彎道情況等),引導學生討論:怎樣走,到達安全地帶最快?啟發(fā)學生講述撤離方法和注意事項。如可以分成兩隊,沿樓梯兩側迅速撤離;按順序,不擁擠;聽老師的指揮等。
4、熟悉警報錄音,組織學生“實戰(zhàn)演習”。聽到警報聲音時,在老師的帶領下,按圖標路徑迅速撤離到戶外安全地
帶。如學生在撤離情況下出現(xiàn)擁擠、用時過長等情況,教師帶學生查找原因,再次演習,使學生掌握正確、快捷的撤離方法。
【中班教案】相關文章:
教案中班教案07-15
中班教案(精選)11-12
【經典】中班教案08-20
中班教案(精選)08-17
中班教案【經典】10-30
(精選)中班教案08-11
中班教案(經典)09-26
中班教案02-14
中班教案02-15
中班教案0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