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中班教案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常常需要準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當?shù)剡x擇和運用教學方法,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教案應該怎么寫才好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中班教案7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中班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⒈嘗試用沙溪方言念童謠,體驗用方言念童謠的樂趣。
、哺惺芡馄庞H情的溫暖,樂意做個有禮貌,尊敬長輩的好寶寶。
活動準備:搖船視頻,童謠圖片。
活動過程:
一、談話引起幼兒的興趣,引入活動。
、闭堄變赫f一說自己的外婆
提問:⑴小朋友們,你們喜歡自己的外婆嗎?為什么呢?那你們有沒有去看看自己的外婆?
、菩∨笥咽窃趺慈ネ馄偶依锏哪兀
⒉有個寶寶他也要到外婆家,我們一起來看看寶寶是怎么去外婆家的吧!
二、理解、學說兒歌。
、庇^看視頻,學做搖船動作。
、艑殞毷窃趺慈ネ馄偶业?(搖船)那我們一起來做做看搖船的樣子。
、颇堑搅送馄偶疫發(fā)生了什么事情呢,我們一起來聽一聽童謠《外婆橋》。
、步處熗暾钔{(普通話),理解童謠內(nèi)容并出示相應圖片。
提問:你聽到了什么?
⒊幼兒用普通話學念童謠。
、艅偛盼覀兟牭檬且皇淄{叫《外婆橋》,現(xiàn)在我們看著圖片一起來念一遍。
⑵外婆小時候也念過這首童謠,我們聽聽看外婆是怎么念的`。
、唇處熡蒙诚捘钔{《外婆橋》。
、磐馄拍畹煤蛯殞毮畹糜惺裁床煌吭瓉硎怯蒙诚捘畹,沙溪話念的和我們用普通話念的有很多地方不一樣哦,我們再來聽一聽。
、到處熢俅斡蒙诚捘钔{。
、艙u啊搖(方言)就是我們普通話說的什么呀?搖到哪里呀?那我們一起來用沙溪話說說看。(搖啊搖、搖啊搖,搖到外婆橋)
、茡u到了外婆家,外婆叫我什么呀?寶寶用沙溪話怎么說?我們來說說看。(外婆叫我好寶寶)
⑶外婆很喜歡寶寶,叫他好寶寶,外婆還做了什么?她拿出來什么東西寶寶吃?糖一包,糖(方言)我們普通話怎么說的?糕用我們沙溪話怎么說? 寶寶吃到外婆給他的東西,看寶寶臉上什么表情?什么樣是哈哈笑,笑給我看看。(吃的寶寶哈哈笑)
、涤變河蒙诚拰W念童謠
、努F(xiàn)在我們跟著外婆一起來念一念吧!
⑵現(xiàn)在男寶寶來念念。
、桥畬殞殎碓囋嚳础
、队變汉献髂钔{。
⑴我們剛才念得是一首童謠,童謠就是家里長輩抱著自己的寶寶來念的,F(xiàn)在老師來當外婆,誰來當我的寶寶,我們一起來念念。你們也可以跟著外婆和寶寶一起念。
、仆馄藕蛯殞毷窃趺磥砟畹难?外婆抱著寶寶搖啊搖就像什么?
、悄銈円蚕雭碓囋噯?那就和你邊上的朋友一起拉好手,像小船一樣來用沙溪話念念這首童謠。
、葎偛庞械膶殞氈活欀鴵u船了,嘴巴沒有念童謠,我們一起再來一遍好嗎?
三、引導幼兒做個尊敬長輩、孝順的好寶寶
和外婆一起念童謠開心嗎?外婆很愛你們,你們愛外婆嗎?那我們周末可以讓爸爸媽媽帶自己去干什么?到了外婆家可以幫外婆做點什么?
中班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認識數(shù)字1--3,學習將數(shù)字與相應數(shù)量的實物匹配。
2、能按要求參加小組活動,學習自己整理操作材料。
活動難點:
認識數(shù)字1--3,學習將數(shù)字與相應數(shù)量的實物匹配。
活動準備:
1、動物卡片(分別為1只大象,2只猴子,3只小兔子),數(shù)字卡1--3。
2、幼兒人手1份動物卡(分別為1只鴨子,2只大鵝,3只小狗),數(shù)字1--3,小筐,幼兒用書,筆。
活動過程:
1、引導幼兒觀察物體的數(shù)量。
。1)師:黑板上有什么?出示動物卡,引導幼兒觀察。
。2)師:我們一起來數(shù)一數(shù),每種動物有幾只?帶領幼兒感知卡片上動物的數(shù)量并點數(shù)。
2、幼兒按序排卡片。
(1)師:請小朋友按數(shù)量多少的順序給小動物們排排隊,想一想誰排在最前面?引導幼兒給實物卡排序。
。2)師:他是怎么排的?請一位幼兒操作,其他幼兒觀察排的過程。
。3)師:他排得對嗎?(1只大象,2只猴子,3只小兔子)師生共同檢查并帶領幼兒從前往后地讀一讀小動物排隊的順序。
3、認識數(shù)字。
。1)師:今天動物卡片想找數(shù)字卡片做朋友,1只大象可以用數(shù)字幾來表示呢?這就是數(shù)字1,1是什么樣的?(教師依次小結:1像棍子、2像鴨子、3像耳朵)教師出示數(shù)字卡片引導幼兒認識數(shù)字1、2、3,及其代表量。
。2)師:1除了可以表示1只大象,還可以表示1個什么?(1還可以表示1只鴨子、1個蘋果……教師再依次引導幼兒感知、了解數(shù)字2、3的實際意義)。
4、幼兒個別操作。
(1)師:請小朋友拿出你的動物卡,數(shù)數(shù)每種動物有幾只,給它們排排隊,然后分別把它們的數(shù)字朋友放在它們的.下面。
(2) 教師觀察幼兒操作情況,個別指導幼兒。
。3)師:做好后,請你把動物卡按剛剛排隊的順序收齊放在小筐里,數(shù)字卡也按同樣的順序收齊放在小筐里面。
5、完成幼兒用書。
。1)幼兒用書完成后,教師展示個別幼兒"圈數(shù)字"的操作卡,請其他幼兒共同看看他圈出的數(shù)字是對是錯。
。2)師生共同檢查各種操作材料是否已收放整齊(用過的材料擺成了原來的樣子),表揚會自己整理操作材料的幼兒。
中班教案 篇3
一、 活動目標
1. 能運用折、畫、貼的方法制作小丑。
2. 能大膽想像,積極動手參加美工活動。
二、 活動準備
1. 幼兒收集的各種鋁箔包裝的飲料盒,人手一個。
2. 質地稍硬的彩色長條、圓形、圓錐形紙片若干、彩筆、糨糊。
3. 成品小丑一個。
三、 活動過程
1. 探討小丑的制作方法。
提問:這是什么?仔細看看小丑是怎么做成的`?
在圓形紙上畫出鼻子、眼睛、嘴巴,貼上圓錐形的帽子,做成小丑的頭,貼在紙盒的上部;將長形紙條一前一后折成樓梯狀,分別貼在紙盒上,做成小丑的四肢。
2. 幼兒制造。
重點指導幼兒折疊長形紙條,盡量折得均勻、整齊。
粘貼時要注意頭與身體的比例,手臂、腿的位置要對稱,長短要盡量一致。
3. 幼兒與同伴互相欣賞作品,并用自己做的小丑擺出各種造型。
四、 活動建議
1. 教師可根據(jù)幼兒的能力,分別提供剪好的圓形、圓錐形和畫有圓形、圓錐形的紙,讓幼兒自己選擇操作。
2. 鼓勵幼兒大膽想像,創(chuàng)造性地畫出各種各樣的小丑的臉。
3. 在表演區(qū)布置木偶舞臺,幼兒可以用自己的小丑在臺上表演。
4. 可采用分組教學形式進行。
中班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學習創(chuàng)編毛毛蟲吃東西、蠕動、蛻皮、蝴蝶飛的動作。
2、體驗創(chuàng)造性地運用身體動作表現(xiàn)動物生長過程的快樂。
活動準備:
來源:
1、毛毛蟲、蝴蝶頭飾,樹葉,塑料袋子。
2、《蝴蝶美美和毛毛蟲丑丑》故事磁帶,《毛毛蟲》音樂磁帶。
活動組織:
1、師:“今天老師帶來一位神秘朋友,請你猜猜它是誰?”
出示謎語:有個蟲子真奇怪,變樣起來真是快。開始吃菜是害蟲,后來會飛真好看。(蝴蝶)
2、你想知道蝴蝶是誰變的嗎?播放故事《蝴蝶美美和毛毛蟲丑丑》。
3、師:“你知道蝴蝶是由誰變出來的?”(毛毛蟲)小朋友想一想,
毛毛蟲是怎么變成蝴蝶的'?(吃樹葉—蠕動—蛻皮—蝴蝶飛)哪個小朋友愿意用身體動作來表演一下?
4、播放《毛毛蟲》音樂,幼兒集體隨音樂表演毛毛蟲變蝴蝶的過程。
5、教師和幼兒共同總結出毛毛蟲變蝴蝶的過程,邊說邊模仿動作:吃樹葉—蠕動—蛻皮—蝴蝶飛。
6、做游戲《毛毛蟲變蝴蝶》:把幼兒分成兩隊,每對的排頭幼兒身套塑料袋,聽到口令學毛毛蟲爬快速爬到目的地(插有蝴蝶的瓶子),爬到后先蛻皮(脫下塑料袋),再拿起插有蝴蝶的小棒,證明由毛毛蟲變成蝴蝶了。看哪隊的毛毛蟲先變成蝴蝶,哪隊就勝了。后面的幼兒依次進行。
7、學蝴蝶飛的樣子飛出活動室。
中班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學習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表達自己的美好情感。
2、培養(yǎng)幼兒合作能力及語言表達能力。
3、嘗試用多種材料表現(xiàn)冬天的景象,感受其中的樂趣。
活動準備:
1、豐富的活動材料,如:泡沫顆粒、彩筆、膠水、各類紙張、松枝等。
2、范例畫《在冬爺爺?shù)膽驯Ю铩?/p>
3、播放背景音樂《堆雪人》
活動過程:
1、請幼兒說說對冬天的印象和感受;冬天有那些開心的事兒?
2、出示范例畫《在冬爺爺?shù)膽驯Ю铩罚埿∨笥研蕾p并說出這幅畫畫了哪些事情?用了哪些材料?
3、引導幼兒討論,發(fā)表自己的意見,要求各組幼兒要按整體構圖分工合作,選擇材料,完成畫面。
評改:孩子們小組作畫,老師巡回指導。
4、展示作品:請每組派一個小朋友講講他們的作品。
結束部分:
表揚鼓勵小朋友的.進步并把幼兒作品布置到歡迎冬爺爺主題的墻飾上。
教學反思:
孩子們在教學活動中都非常積極,在做畫環(huán)節(jié)中孩子們都很興奮,希望自己的作品是最好的;但在做畫過程中也有個別組發(fā)生爭執(zhí)的現(xiàn)象,都想按自己的想法來布置畫,經(jīng)過老師的指導,孩子們握手言和。
中班教案 篇6
一、活動目標:
1. 能在教師示范的基礎上,模仿創(chuàng)作造型類同的作品;
2. 初步嘗試規(guī)劃自己的創(chuàng)作過程;
3. 嘗試分析他人作品的不足之處,并能提出修改的意見。
二、活動準備:
各種顏色的泥;各種鍋的圖片
三、活動過程:
。ㄒ唬└兄w驗
1.觀察小廚房里的廚具。
出示不同種類鍋子的照片,如炒瓢、湯鍋、電飯煲、平底煎鍋等,請幼兒說說是否見過這些鍋,媽媽在家中拿這些鍋做了哪些好吃的給自己。
2.告知幼兒本次活動將制作的作品是“湯鍋”。著重引導幼兒觀察湯鍋造型特點(鍋肚子是深空心的,鍋蓋是淺空心的)。
。ǘ⿲嵺`操作
1.教師示范
教師示范湯鍋的塑造過程。在創(chuàng)作之前,教師先示范分析造型。告訴幼兒湯鍋油空空的鍋肚子、鍋蓋以及兩只方便將鍋端起來的“耳朵”組成。鍋肚子用深空心來做,鍋蓋用淺空心來做,兩只“耳朵”用條形壓片來做。然后,進一步示范制作過程的規(guī)劃:鍋身——鍋蓋——鍋餅。
教師示范鍋身的制作過程,在制作鍋身時,為了造型逼真,教師在制作深空心的基礎上,還應注意當空心裹在食指上時,鍋底的部分可以在桌子上壓一下,壓平,然后再將空心從手指上拿下來整理造型。鍋壁一定要和鍋底做成垂直狀,這樣出來的.作品才更逼真。
2.幼兒模仿
請幼兒依照教師的示范,先分析自己要塑造鍋子的結構,確定每個部分用什么造型來創(chuàng)作,然后進一步分析整體的創(chuàng)作步驟。
根據(jù)自己的喜好選擇不同顏色的泥來進行塑造。教師鼓勵孩子大膽的進行創(chuàng)作
3.評價
教師選擇幾件典型作品,如鍋蓋和鍋子不匹配、鍋壁和鍋底不垂直、鍋子的整體造型不勻稱等,請幼兒分析這些作品的問題,并提出該井意見。
中班教案 篇7
理論依據(jù):
序數(shù)在日常生活中隨處可見,在電影院,在餐廳,在商店,在幼兒園里,幼兒排隊或游戲時都會涉及到序數(shù),幼兒對序數(shù)的概念有一定的感知,有一些經(jīng)驗的積累,但是很零碎、不完整、不規(guī)范。為此,我們有必要通過集體活動來幫助幼兒進行經(jīng)驗的梳理和提升,使幼兒能正確使用第一至第五的序數(shù)詞來表示物體在序列中的位置。我們以《指南》理念為指導,讓幼兒“能從生活和游戲中感受事物的數(shù)量關系并體驗到數(shù)學的重要和有趣”以及中班幼兒的'生理心理特點,讓幼兒在體育游戲中輕松地感知五以內(nèi)物體的排序,體驗序數(shù)在生活中的作用,體現(xiàn)生活中學和游戲中學數(shù)學的理念。
實施策略:
根據(jù)《指南》精神及幼兒的實際情況,整個活動過程我以游戲化的情景,讓孩子在體育游戲——玩沙包的各個環(huán)節(jié)中,感受序數(shù)、運用序數(shù)、理解序數(shù),培養(yǎng)孩子的數(shù)學思維及對數(shù)學活動的興趣,同時也讓每位幼兒感受到獲得幫助別人的快樂,充分體現(xiàn)數(shù)學生活化的理念。
活動目標:
1、在游戲活動中理解序數(shù)含義,會用序數(shù)詞“第幾”表示5以內(nèi)物體排列的次序。
2、能夠從不同方向確認物體的排列次序。
3、發(fā)展幼兒思維邏輯判斷能力及語言表達能力。
活動重點:
會用序數(shù)詞“第幾”表示5以內(nèi)物體排列次序。
活動難點:
能夠從不同方向確認物體的排列次序。
活動準備:
游戲賽道,沙包,獎牌,幻燈片。
活動過程:
一、導入課題,激發(fā)幼兒學習興趣。
每隊五人,將幼兒分為三隊,進入活動室,各隊坐到對應的椅子上,出示紙袋激發(fā)幼兒參加游戲的興趣。
二、分組游戲,學習5以內(nèi)的序數(shù),理解序數(shù)含義。
第一組游戲:頭頂沙包走。
1、幼兒排成一排,通過提問引導幼兒學會從不同的方向確認物體的排列次序,如:第幾是誰?誰是第幾?你是怎么數(shù)的?
2、教師介紹游戲玩法及規(guī)則。
3、教師按獲獎名次統(tǒng)計比賽結果,說出誰是第幾名?第幾名是誰?
第二組游戲:夾沙包跳。第三組游戲:手托沙包走,游戲環(huán)節(jié)同第一組,層層遞進幫助幼兒學習5以內(nèi)序數(shù)。
三、播放幻燈片,了解序數(shù)的含義及在生活中的應用。
分別出示幻燈片,請幼兒說一說圖片上有什么?這些數(shù)字代表什么意思?為什么要出現(xiàn)這些數(shù)字?
教師小結:
序數(shù)在人們生活中的應用。
活動延伸:
回家找一找哪些地方標有數(shù)字及它們所代表的含義。
【中班教案】相關文章:
中班教案教案04-30
[精選]中班教案07-25
中班教案07-20
中班教案[經(jīng)典]08-05
中班的教案04-06
中班安全教案教案04-04
教案幼兒中班教案02-15
中班帆船船隊中班教案04-08
中班語言活動教案中班語言活動教案03-10
中班游戲教案《表情娃娃》含反思_中班教案0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