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大班教案《煩惱》[常用8篇]
在教學工作者實際的教學活動中,通常需要準備好一份教案,教案是教學藍圖,可以有效提高教學效率。那么什么樣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幼兒園大班教案《煩惱》,歡迎大家分享。
幼兒園大班教案《煩惱》1
活動目標:
1、了解亂吐口香糖帶來的煩惱以及對環(huán)境造成的污染。
2、體會保護環(huán)境的重要性,形成初步的環(huán)保意識。
3、愛護周圍的環(huán)境,樂意為保護環(huán)境而努力。
4、培養(yǎng)幼兒樂意在眾人面前大膽發(fā)言的習慣,學說普通話。
5、幼兒能積極的回答問題,增強幼兒的口頭表達能力。
活動準備:
1、口香糖的外包裝紙若干,將口香糖扔進垃圾桶的圖標一組。
2、課件:口香糖污染周圍環(huán)境的圖片,長鼻熊被口香糖粘住的動漫視頻,清除口香糖的圖片以及整潔優(yōu)美的環(huán)境圖。
活動過程:
一、探索口香糖包裝上的秘密
1、(出示口香糖)你認識它嗎?喜歡它嗎?為什么?
2、不過口香糖也有煩惱,是什么呢?
3、口香糖把這個秘密告訴了人們,還悄悄地印在了包裝紙上。找找這個秘密藏在哪兒。
4、幼兒探索口香糖外包裝上的秘密。
師: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圖標代表什么意思?吃完口香糖應該怎么做?(請幼兒邊說邊演示將吃完的口香糖吐在包裝紙上包好,扔進垃圾桶的過程。)
二、知道亂吐口香糖對環(huán)境的影響
1、用這個圖標提醒有必要嗎?你在哪里看到過有人亂吐口香糖?(播放口香糖污染周圍環(huán)境的課件)這樣亂吐好不好?為什么?
2、(播放長鼻熊被口香糖粘住的動漫視頻)你看后有什么感覺?長鼻熊被口香糖粘住后心情怎么樣?你有沒有被口香糖粘住過?
(說說自己的經歷,明白口香糖粘在地上不容易清理,會給環(huán)境帶來長久的污染。)
3、觀看環(huán)衛(wèi)工人、解放軍、大學生清理口香糖的圖片。
師:這是什么地方?他們在干什么?他們?yōu)槭裁匆@樣做?你從什么地方看出他們很辛苦?
三、體會保護環(huán)境的重要性
1、你知道環(huán)境污染會帶來哪些后果嗎?
2、除了不亂吐口香糖,我們還能為保護環(huán)境做什么?
四、萌生用實際行動保護周圍環(huán)境的.情感和愿望
1、(點擊整潔優(yōu)美的環(huán)境圖)這里的環(huán)境怎么樣?看起來舒服嗎?
2、鼓勵幼兒用自己的實際行動愛護周圍環(huán)境,成為一名"綠色小衛(wèi)士"。
延伸活動:
鼓勵幼兒在日常生活中爭當"綠色小衛(wèi)士",形成初步的環(huán)保意識和習慣。堅持正面教育堅持正面教育設計意圖:
隨著"環(huán)保小衛(wèi)士"這一主題活動的深入,孩子們對如何保護環(huán)境有了一些了解。孩子們說得很好,"我們要保護地球""不能亂砍亂伐""不能污染小河里的水"……但是亂扔廢紙、亂吐口香糖的現(xiàn)象依然存在。針對這一情況,我們開始關注細節(jié),引導幼兒從身邊的小事做起,相信這樣的教育對幼兒的影響是深遠的。
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我設計的扎染手帕目標:
1.嘗試自己設計圖稿,選擇材料扎染手帕。
2.能大膽操作,并積極向同伴展示和介紹自己的扎染作品和經驗。
3.通過欣賞進一步感受圖案與扎染方法之間的關系,對扎染產生興趣。
準備:
1.幼兒已有用皮筋、玩具等工具和材料進行扎染的經驗。
2.用不同方法制作的扎染作品若干,相對應的方法圖譜(圖1)。
3.扎染材料:白色手帕、剪刀、各色食用染料、玩具、牛皮筋、塑料抽拉帶、細銅絲等。
4.師幼共同設計的圖稿和據此扎染的手帕一塊(圖2)。
過程:
1.欣賞用不同方法扎染的手帕,遷移已有經驗,進一步了解與其對應的扎法。
活動反思:
北京申奧成功以后,環(huán)保意識的增強尤為重要。老師在日常生活中針對幼兒吃口香糖,以及怎樣處理口香糖這一行為,展開了這次環(huán)保教育活動,幼兒通過親身感受,同伴間展開激烈的討論,最后在對與錯,是與非之間找到了答案,認識到了自己的小小行為對環(huán)境的作用。
幼兒園大班教案《煩惱》2
【活動目標】
1、感受故事中楓樹與松鼠的友誼。
2、了解楓樹在四季中的變化。
3、能分析故事情節(jié),培養(yǎng)想象力。
4、通過觀察圖片,引導幼兒講述圖片內容。
【活動準備】
課件:圖片-不同顏色的楓樹。
【活動過程】
一、認識楓樹。
1、觀看圖片:不同顏色的楓樹葉子,讓幼兒知道楓樹葉子的顏色有很多種,它們會隨著季節(jié)的變化而變化。
二、欣賞故事。
1、老師講故事,幼兒認真欣賞。
2、提問:春天和夏天,楓樹的葉子是什么顏色的?
秋天到了,楓樹的葉子發(fā)生了什么變化?
在冬天里,楓樹的葉子又有什么變化?
3、討論:當楓樹發(fā)現(xiàn)自己的葉子變紅、變黃并從樹上掉下來時,為什么感到很難過?
當小松鼠回來時,還能認出楓樹嗎?
4、提醒幼兒再認真聽故事。
三、交流討論。
1、提問:楓樹做了一個什么夢?
2、請幼兒說說自己在生活中是不是什么事情都先想到自己的好朋友呢?
附故事:楓樹的煩惱
山上有一棵楓樹,是小松鼠最好最好的朋友。
清晨,迎著朝陽,楓樹翩翩起舞,擺動著婀娜多姿的身影,小松鼠很開心,拍著手說:“真好看!真好看!”
傍晚,微風吹來,楓葉“沙沙”,為小松鼠唱著美麗動聽的歌。小松鼠很愜意,晃著腦袋說:“真好看!真好看!”
夏天,小松鼠在楓樹下乘涼睡覺,楓樹輕輕搖搖,楓葉飄飄,小松鼠說:“真涼快!真涼快!”
秋天到了,小松鼠告別楓樹到很遠的地方采松果去了。楓樹很孤單,但是她相信,小松鼠一定會回來的。
一天傍晚,楓樹發(fā)現(xiàn)身上的葉子變顏色了,不得了,不得了!楓樹一夜都沒睡好,她擔心小松鼠回來認不出自己了,那可怎么辦呀?
楓葉全都變成紅的和黃的了,山上的小動物都說楓樹長得越來越漂亮了?墒菞鳂鋮s很難過,她不喜歡自己這個樣子。
一陣秋風吹來,樹上那些紅色的楓葉依依不舍地離開了樹枝,輕輕,輕輕,漂落在地上。
楓樹大吃一驚:“等等,你們別走!等小松鼠回來你們再離開我行嗎?”楓樹苦苦挽留著楓葉。
冬天到了,樹上那些黃色楓葉也依依不舍地離開了樹枝,輕輕,輕輕,漂落在地上。
下雪了,楓樹身上披上了一層白雪。
楓樹難過極了:現(xiàn)在的樣子多難看呀!小松鼠回來一定認不出我了。她想著想著,流下了傷心的眼淚。
一只小鳥飛來說:“別哭了,明年春天,你還會長出翠綠的新葉來的。”
這天晚上,楓樹做了一個夢。夢中,楓樹張開滿身漂亮的新楓葉,迎接小松鼠的到來。
教學反思
大班的《楓樹的煩惱》活動是一個集知識性與教育性于一體的故事,作品以擬人的形式向幼兒講述了楓樹與松鼠的友誼,以及楓樹在四季中的變化。
在整個活動中,我為幼兒創(chuàng)造了一個自由、寬松的語言交往環(huán)境,支持、鼓勵、吸引幼兒,同時可以讓幼兒與教師、同伴交談,體驗語言交流的'樂趣。通過一些身體的動作等幫助幼兒理解翩翩起舞、婀娜多姿等詞語,豐富幼兒的詞匯,突出語言教學。為幼兒創(chuàng)設一個一個開放性的提問,通過故事情節(jié),引導幼兒合理地猜測結局,發(fā)展幼兒的思維以及想象能力,培養(yǎng)幼兒說的技能。在游戲中通過不同顏色楓葉的鮮明對比,引導幼兒自己發(fā)現(xiàn)問題,并說明出現(xiàn)問題的原因,培養(yǎng)幼兒的觀察能力、語言表達能力以及對故事的理解能力。
在《楓樹的煩惱》這個活動中,使我感到:一個很美很感人的故事。一個經驗點—楓樹的季節(jié)變化。作為常見的樹種,我們本地都有不少,但也不是隨時都可以看到的。我在活動時充分為幼兒準備楓樹的圖片或前期進行觀察,有利幼兒的理解。也收集包括楓樹在內的各種落葉樹與常綠樹的葉子,放在自然角中觀察。根據大班孩子有一定的識字量及識字要求,可出示字卡,幫助理解煩惱的含義,讓每個幼兒都可以說一說自己的煩惱是怎樣的,再去理解故事的內容和故事的情感。事實上孩子對煩惱的理解很真實很直觀。孩子的煩惱通常就是很多瑣碎的小事……。鑒于孩子在活動所表現(xiàn)出的表演熱誠,將此故事作為活動區(qū)中一內容也是不錯的選擇。
幼兒園大班教案《煩惱》3
設計思路
“嘗試用不同的方式表達自己的情緒,學習調節(jié)自己的行為”是大班《學習活動》教參中“我自己”主題下的內容與要求之一。教參對教育目標的提示是:“了解并交流大人在生氣、著急或傷心時怎樣調節(jié)情緒,哪些方法較好。我們生氣時又是用什么方法使自己高興的!狈治鑫野嘤變旱默F(xiàn)狀,幼兒在遇到困難或與同伴交往中遇到不順心的事情,一般都會生氣或發(fā)脾氣,但在成人的正確引導下,他們也樂意嘗試調節(jié)自己的情緒?墒,在獨自不開心的時候,幼兒不會自我調節(jié)。由此,我借助故事《阿力的煩惱》,讓幼兒在問題情境中協(xié)商解決問題的各種方法,在交流中分享同伴的經驗,學習調節(jié)自己情緒的方法,這是幼兒適應社會生活所需的能力,也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一個部分。
活動目標
1.在幫助阿力變快樂的故事情境中,了解自我調節(jié)心情的簡單方法,懂得要做個快樂的孩子。
2.能大膽地用清晰的語言表達自己的理解和想法。
活動準備:心情圖、繪本《阿力的煩惱》、PPT、筆、紙。
活動過程
一、說說心情圖——集中幼兒注意力,引出活動內容
1.出示快樂的心情圖。
你們經歷過快樂的事情嗎?說來聽聽吧(幼兒盡情講述)。
小結:生活中總有許多高興的事情,讓我們變得快樂。
2.認識故事中的主人公阿力。
他叫阿力,是個快樂的男孩,可這幾天,阿力有些不開心,他遇到了什么煩惱的事情?讓我們一起來看書。
二、自主閱讀繪本——了解阿力不開心的故事,引出問題情境
1.幼兒閱讀繪本。
要求:每人拿一本書,自己一頁一頁仔細地翻看?纯窗⒘τ龅搅耸裁礋⿶赖氖虑?等會兒把它告訴大家。
2.交流閱讀內容:阿力遇到了什么煩惱?
(讓幼兒說說自己的理解:阿力覺得自己長得比別人矮不開心;阿力希望自己長高;阿力屹了許多能使自己長高的食物,如含蛋白質豐富的食物,阿力還積極運動、多睡覺;阿力沒有長高感到不快樂。)
小結:原來生活中不都是快樂的事情,也會有煩惱的事情。
三、分組討論——了解自我調節(jié)心情的簡單方法
1.小組討論:讓阿力變快樂的辦法。
要求:
*先和好朋友一起商量討論:有什么好辦法可以讓阿力變快樂。
*把想出的好辦法記錄在紙上。
*每組推選一名代表,把想出的好辦法說給大家聽。
2.集中交流:你們想了什么辦法讓阿力變快樂?
要求:參與介紹的幼兒要把本組想出的好辦法說清楚,讓其他幼兒都能聽明白。
小結:原來還有這么多的辦法可以改變自己的'心情,如和好朋友、家人在一起,做自己喜歡的事情等都會讓自己的心情放松,變得快樂起來。
四、完整欣賞故事——驗證調節(jié)心情的方法,懂得要做個快樂的孩子
1.完整聽賞故事(播放PPT邊看邊聽,讓幼兒完整欣賞故事)。
重點提問:阿力用什么辦法讓自己變快樂?
小結:生活中有快樂的事情,也會遇到挫折和煩惱。阿力找到了讓自己變快樂的辦法。以后,當我們遇到煩惱的事情時,可以試試阿力的辦法,也可以試試小朋友想出的辦法,讓自己擁有一個好心情。心情變好了才會有勇氣、有信心、有智慧去解決困難和面對煩惱。
2.延伸:把心情圖張貼在心情墻上,幼兒可以了解和記錄自己爸爸媽媽調節(jié)心情的辦法。日常生活中教師也要提示幼兒嘗試運用這些辦法調節(jié)自己的情緒。
幼兒園大班教案《煩惱》4
活動目標:
1、通過故事中小明的行為,讓幼兒明確人際交往中不正確的做法。
2、通過討論和續(xù)編故事,讓幼兒學會道歉、輪流、商量等正確的人際交往方法。
3、能分析故事情節(jié),培養(yǎng)想象力。
4、在感知故事內容的基礎上,理解角色特點。
活動準備:
1、請幼兒相互介紹自己的好朋友,開展主題活動“我的好朋友”,豐富幼兒的相關經驗。
2、結合本班一些幼兒在交往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自編故事《煩惱》.。
3、《煩惱 》情節(jié)圖片,畫筆和畫紙。
活動過程:
1、講述故事《煩惱>,出示相關圖片,通過故事中的小明的行為和遭遇,將本班一些幼兒在交往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再現(xiàn)給他們,并將課件《煩惱>播放。
2、圖文:“為什么班里的小朋友都躲開嘟嘟,他哪些地方做的不對?"讓幼兒充分討論,引導幼兒利用自己已有的交往經驗,幫助小明分析找不到好朋友的原因。教師和幼兒一起梳理小明的不正確的行為有哪些,如霸道、自私、爭搶玩具、看不起別人等。
3、提問;"嘟嘟應該怎樣做就能找到好朋友?”幫助幼兒梳理正確的.交往方法。引導幼兒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想辦法幫助小明解決煩惱和問題,如不小心碰到別人,要道歉;要學會和小朋友商量;會和別人一起玩等。
4、讓幼兒續(xù)編故事。引導幼兒幫助嘟嘟想辦法解決煩惱,把嘟嘟改正后的正確做法編成故事并畫下來,幫助幼兒將語言記錄在畫面上。
5、作品展示,幼兒互相講述自己續(xù)編的故事。
活動延伸:
1、繼續(xù)關注幼兒在日常生活中的表現(xiàn),請幼兒講述與小朋友的感受,使幼兒在體驗中感知正確交往方法給自己和他人帶來的快樂。
2、有抓拍、繪畫等多種方式記錄幼兒良好日常交往行為,“我們是這樣做的”鼓勵幼兒堅持正確的交往行為,以便他們更好的改進自己的行為
3、與家長配合,開展親子活動,向爸爸媽媽講述自己的交友情況,分析自己的快樂。
活動反思:
通過本節(jié)活動讓幼兒懂得人與人之間的交往的技能有輪流、分享、合作、謙讓、協(xié)商、尋求幫助、公平游戲等。通過講述<小明的煩惱>這個活動,引導幼兒正確的同伴交往技能。
小百科:煩惱,指令人不順心或不暢快的人或事;也可以是一個形容詞,指不順心不暢快,煩悶苦惱。
幼兒園大班教案《煩惱》5
活動名稱:
成長的煩惱
活動目標:
1、在交流分享中體會成長過程中的煩惱,能積極想辦法解決自己的煩惱。
2、嘗試著讓幼兒關注自己的情感,形成快樂、積極的.生活態(tài)度。
活動準備:
。1)前期經驗準備:了解煩惱的含義;
。2)幼兒繪畫:我的煩惱;
(3)PPT課件。
關鍵點:
愿意想辦法解決自己的煩惱。
活動過程:
一、故事導入,引發(fā)討論
1、觀看PPT《你是我的朋友嗎?》
2、提問:(1)珊迪的煩惱是什么?為什么有了朋友還不高興呢?如果一直這樣煩惱下去會怎樣呢?
。2)你有什么辦法幫助珊迪解決煩惱?
3、小結:在我們成長過程中會有許多煩惱,遇到煩惱我們要想辦法使自己開心點,還要動腦筋解決煩惱。
二、交流煩惱,分享討論
1、(1)你有煩惱嗎?(個別幼兒交流自己的繪畫)(2)你是怎么解決自己的煩惱的。
2、小結:有的小朋友遇到的是學習上的煩惱,有的是與小朋友一起做游戲時遇到的煩惱,有的是爸爸媽媽吵架了而煩惱。其實,解決煩惱的辦法有很多,如:不怕煩惱和困難,對自己有信心,多想想辦法,自己獨立解決,或向同伴老師父母求助一起解決等。
三、提出問題,經驗遷移
1、是不是所有的煩惱都能一下子解決的?如果一時解決不了該怎么辦?(轉移注意,忘記煩惱,快樂地面對現(xiàn)在的生活。)
2、小結:不是所有的煩惱都可以消除,但總有很多方法能幫助我們排除煩惱、忘記煩惱,這樣我們也能快樂起來。
幼兒園大班教案《煩惱》6
活動目標:
1.理解故事內容,了解報紙有再次利用的價值。
2.積極與同伴討論讓廢舊報紙"變寶"的方法。
3.感受活動的樂趣,萌發(fā)初步的環(huán)保意識。
活動重點:理解故事內容,了解報紙有再次利用的價值。
活動難點:想出各種讓廢舊報紙"變寶"的方法。
活動準備:教具準備:課件《報紙的煩惱》、故事視頻《報紙的煩惱》、一頂用報紙做的帽子
學具準備:廢舊報、紙若干、水彩筆、剪刀、雙面膠、白紙
知識經驗:初步認識報紙,知道報紙上有哪些內容。
活動過程:
一、報紙PPT圖片導入,初步感受報紙的用途。
1.教師出示一張報紙圖片,提問:
這是什么?你在哪里見過?報紙上有哪些內容呢?
2.教師小結:報紙的'用處可真大,報紙上有新聞,它讓我們了解國內外的大事;報紙上有知識,它可以幫助我們學到更多的本領;報紙上有廣告,它讓我們了解最新的信息。
二、分段欣賞PPT《報紙的煩惱》,猜想故事內容
1.今天有一張報紙被郵遞員叔叔送到了信箱里,它在想今天會是誰來取我呢?你猜一猜會是誰來取它?
2.它想到誰了?老奶奶喜歡報紙嗎?為什么,你從哪里發(fā)現(xiàn)的?
3.我們接著往下看,報紙又想到誰了?小男孩喜歡報紙嗎?為什么,你從哪里發(fā)現(xiàn)的?
4.現(xiàn)在報紙會在想什么呢?
三、完整欣賞flash《報紙的煩惱》,理解故事內容1.傾聽故事,知道報紙有再利用的價值。
(1)剛剛是小朋友猜的,現(xiàn)在我們來聽聽報紙自己是怎么說的。
。2)聽了故事你覺得報紙開心嗎?為什么?
。3)報紙喜歡老奶奶拿它嗎?你從哪里知道的?老奶奶將看完的報紙做了什么?
(4)報紙喜歡園園拿它嗎?你從哪里知道的?你覺得園園怎么做報紙娃娃會變得開心呢?(不亂扔報紙)(5)小朋友們應該向誰學習,我們?yōu)槭裁匆蚶夏棠虒W習呢?如果你有一張報紙,你該怎樣對待它?
。6)教師小結:大家說得很好,報紙的本領真大,看過的報紙不能亂扔,要愛護它。用它可以做剪報、剪貼畫,還可以送到廢品收購站重新加工成一張張白紙,這樣既節(jié)約資源,又保護環(huán)境。
四、幼兒討論交流,想出各種利用舊報紙"變寶"的方法。
師:這些方法都是老奶奶想出來的,你有什么好方法使報紙變成寶貝呢?請你先和旁邊的小朋友先講一講,過會兒告訴我。
幼兒相互交流,講述自己的想法。
五、嘗試操作,能想方設法利用舊報紙。
1.教師交代操作要求啊呀,你們的方法可真不錯!現(xiàn)在我想請你用報紙來變一變!不過我有個要求小朋友做剩下的報紙請放到桌子中間的籃子里。好開始吧,我們可要比一比誰做又快又好看。
2.幼兒自由操作、創(chuàng)造。同時播放舒緩歌曲讓幼兒在愉悅的氛圍中操作。
3.展示個別幼兒作品
4.展示老師的作品一頂用報紙做的遮陽帽,師:老師也用報紙做了一個東西,你們看這是什么?一頂漂亮的遮陽帽!
總結:小朋友們都很聰明,用舊報紙做了這么多的東西。只要我們多動腦筋,肯動手,就可以把很多沒用的東西變成有用的東西。今天大一班的小朋友表現(xiàn)真棒,來我們一起為自己鼓鼓掌吧。
5.結束活動。
師:
1.有些小朋友的報紙寶貝還沒有做好,沒關系我們帶回教室去完成吧!或2.我們做了這么多漂亮的報紙寶貝,讓我們和它們一起到外面玩一玩吧!
幼兒園大班教案《煩惱》7
設計意圖:
《報紙的煩惱》是一則賦予思想性、情感性的童話故事,在這則故事中,通過對報紙不同情緒的感知,揭示了廢舊報紙的許多可利用性及要愛惜報紙的情感。在游戲中,成人眼中不起眼的廢舊報紙成了孩子們的寶貝,他們用它來折紙、團紙球、剪貼畫。經過多次仔細觀察,我發(fā)現(xiàn)孩子們雖然興趣濃厚,可對報紙的玩法、利用性還是存在著局限性。新《綱要》中指出:幼兒是教育活動的積極參與者而非被動接受者,活動內容必須與幼兒興趣、需要及接受能力相吻合。我想,作為教師,應根據幼兒的興趣、需要和原有經驗,引導幼兒走向最近發(fā)展區(qū)。由此產生了綜合活動——《報紙的煩惱》。本次活動我設計了五個環(huán)節(jié):
1.觀看錄像,感知舊報紙與人們的關系。本環(huán)節(jié),通過觀看小模特兒惟妙惟肖的表演,在課的開始部分充分調動了幼兒學習的積極性。
2.創(chuàng)設情境,了解舊報紙的用途。讓幼兒積極動腦,大膽想象思維,在寬松、愉快的學習氛圍中,既讓幼兒了解了人們對舊報紙的再可利用性,又培養(yǎng)了幼兒助人為樂的情感。
3.欣賞課件,感知報紙的不同情緒。為使幼兒更好的理解故事內容,充分體會報紙的不同情緒,在講述故事時運用了形象生動逼真的畫面,給幼兒一種直觀的印象,激發(fā)了幼兒的學習積極性。并通過兩個提問,師生共同討論,讓幼兒懂得了該怎樣對待廢舊報紙。在培養(yǎng)幼兒愛惜廢舊報紙的同時,引出了下一個環(huán)節(jié)。
4.操作嘗試,想方設法利用舊報紙。這一環(huán)節(jié)是本次活動的難點,先通過讓幼兒自由討論,在討論的基礎上進行嘗試,只要是幼兒嘗試操作的、創(chuàng)造的,我及時給予肯定,并注重幼兒的合作,培養(yǎng)他們的合作能力,倡導自主的、探究的合作的現(xiàn)代化兒童學習方式
5.玩游戲,結束活動。這一環(huán)節(jié)作為一種延伸活動給幼兒提供了繼續(xù)探索的機會。
活動目標:
1.增強愛惜報紙、保護環(huán)境的意識。
2.了解報紙的可再利用性,能想方設法利用廢舊報紙,對報紙制作產生興趣。
活動準備:
1.報紙服裝表演錄像
2.廢舊報紙許多,剪刀、膠水、油畫棒、舊圖書、白紙、臟皮鞋等
3.輕音樂、課件
活動過程:
1.觀看錄像,感知舊報紙與人們的關系。
師:你們喜歡看電視嗎?今天老師帶來了一段表演,請你們一起來欣賞。(播放錄像)
提問:(1)小模特的表演真精彩!她們身上的衣服是什么做成的呀?
。2)報紙還做成了些什么呀?
(3)你們還可以用報紙做成什么呢?
總結:舊報紙真棒,能做出這么多東西來。
2.創(chuàng)設情境,了解舊報紙的用途。
。1)師:呀,我的皮鞋臟了,怎么辦?
師:有辦法了,用舊報紙擦擦吧!
哎喲,還真干凈呢!舊報紙可以擦皮鞋。
(2)師:我的書壞了,怎么辦呢?請你們幫老師想個辦法吧。
師:我想出了一個好方法,用舊報紙包一下。
這樣,書就不容易壞了。舊報紙還可以包書。
。3)提問:你們知道人們還可以用舊報紙做些什么事情嗎?
總結:人們可以用舊報紙做這么多的事情,報紙真好!
3.欣賞課件,感知報紙的不同情緒
師:報紙給我們帶來那么多的好處,可報紙也有自己的煩惱,聽—(播放課件)
提問:(1)報紙有什么煩惱?
。2)報紙喜歡誰拿它?為什么?
(3)報紙為什么不喜歡園園來拿它呢?
(4)園園亂扔報紙對不對?
。5)那我們應該怎樣對待報紙呢?
4、操作嘗試,想方設法利用舊報紙。
。1)引導幼兒討論
師:今天老師給小朋友們帶來了很多的舊報紙,請你們先和旁邊的小朋友說一說,可以用它來做些什么事情呢?
。2)幼兒分組自由操作、創(chuàng)造。(放輕音樂)
師:你們想的辦法真多,下面我們就一起來動一動能干的小手。
。3)展示幼兒作品
提問:你們用報紙做了些什么事情呢?
總結:小朋友們真聰明,用舊報紙做了這么多的事情。只要我們肯動腦,愿意去嘗試,就可以讓很多廢舊的東西發(fā)揮更多的作用。
5、結束活動。
師:舊報紙還想跟和你們玩游戲,你們愿意嗎?
我們一起到外面和報紙盡情地玩吧!
活動反思:
環(huán)境問題已變成全球性問題,每個人都在關心著我們賴以生存的`地球。對于即將進入小學的大班孩子來說,培養(yǎng)他們關注周圍環(huán)境質量,萌發(fā)初步的環(huán)保意識,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綜合活動《報紙的煩惱》它是主題活動《保護環(huán)境》的內容之一,它建立在孩子觀察過周圍環(huán)境、交流過對這些環(huán)境的感受的基礎上之上;顒映浞滞诰蛴變旱囊延薪涷,將故事作為教學的載體,幫助幼兒獲得新的經驗,拓展幼兒的認知外延。活動開始,通過觀看小模特兒惟妙惟肖的表演的錄像,充分調動了幼兒學習的積極性。為使幼兒更好的理解故事內容,充分體會報紙的不同情緒,在講述故事時運用了形象生動逼真的畫面,給幼兒一種直觀的印象。為了能讓幼兒積極動腦,大膽想象思維,在活動中我為孩子們提供了寬松、愉快的學習氛圍。本次活動的難點是引導幼兒發(fā)揮想象,想方設法的再利用舊報紙。為了能實現(xiàn)目標,我先通過讓幼兒自由討論,在討論的基礎上進行嘗試,只要是幼兒嘗試操作的、創(chuàng)造的,我及時給予肯定,并注重幼兒的合作,培養(yǎng)他們的合作能力,倡導自主的、探究的合作的現(xiàn)代化兒童學習方式。整個活動,涉及多個領域:社會、語言、美術等,體現(xiàn)綜合活動的特點。
幼兒園大班教案《煩惱》8
活動目標
1、讓幼兒從故事中感受楓樹與松鼠的友誼。
2、了解楓樹在四季中的變化。
3、通過語言表達和動作相結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4、引導幼兒細致觀察畫面,積發(fā)幼兒的想象力。
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感受故事中楓樹與松鼠的友誼;
教學難點:了解楓樹在四季中的變化
活動準備
1.首先讓幼兒親自去采摘楓葉。
2.幼兒講述的圖片:不同季節(jié)的楓樹變化的圖片。
3.自制四季變化中的楓葉的標本。
活動過程
。ㄒ唬┱n前準備:組織孩子在雙休日去采摘楓葉(由父母帶去采摘)。在采摘過程中仔細觀察楓樹。
。ǘ┱勗拰
說說親自采摘楓葉的收獲。
。ㄈ┱J識楓葉
出示不同顏色的楓樹葉子,讓幼兒知道楓樹葉子的顏色有很多種,它們會隨著季節(jié)的變化而變化。
。ㄋ模┬蕾p故事《楓葉的煩惱》
1、老師講故事《楓葉的煩惱》,幼兒認真欣賞。
2、老師:春天和夏天,楓樹的葉子是什么顏色的.?秋天到了,楓樹的葉子發(fā)生了什么變化?在冬天里,楓樹的葉子又有什么變化?
(五)看圖講述故事《楓葉的煩惱》
根據圖片,讓幼兒逐幅講述故事。
(六)討論
幼兒討論:當楓樹發(fā)現(xiàn)自己的葉子變紅、變黃并從樹上掉下來時,為什么感到很難過?當小松鼠回來時,還能認出楓樹嗎?
。ㄆ撸┯螒颍骸妒皸魅~》
按要求把不同顏色的楓葉分季節(jié)收集在一起。
活動延伸
找一找與楓葉有關的事或人。
教學反思
大班的《楓樹的煩惱》活動是一個集知識性與教育性于一體的故事,作品以擬人的形式向幼兒講述了楓樹與松鼠的友誼,以及楓樹在四季中的變化。
在整個活動中,我為幼兒創(chuàng)造了一個自由、寬松的語言交往環(huán)境,支持、鼓勵、吸引幼兒,同時可以讓幼兒與教師、同伴交談,體驗語言交流的樂趣。通過一些身體的動作等幫助幼兒理解翩翩起舞、婀娜多姿等詞語,豐富幼兒的詞匯,突出語言教學。為幼兒創(chuàng)設一個一個開放性的提問,通過故事情節(jié),引導幼兒合理地猜測結局,發(fā)展幼兒的思維以及想象能力,培養(yǎng)幼兒說的技能。在游戲中通過不同顏色楓葉的鮮明對比,引導幼兒自己發(fā)現(xiàn)問題,并說明出現(xiàn)問題的原因,培養(yǎng)幼兒的觀察能力、語言表達能力以及對故事的理解能力。
在《楓樹的煩惱》這個活動中,使我感到:一個很美很感人的故事。一個經驗點—楓樹的季節(jié)變化。作為常見的樹種,我們本地都有不少,但也不是隨時都可以看到的。我在活動時充分為幼兒準備楓樹的圖片或前期進行觀察,有利幼兒的理解。也收集包括楓樹在內的各種落葉樹與常綠樹的葉子,放在自然角中觀察。根據大班孩子有一定的識字量及識字要求,可出示字卡,幫助理解煩惱的含義,讓每個幼兒都可以說一說自己的煩惱是怎樣的,再去理解故事的內容和故事的情感。事實上孩子對煩惱的理解很真實很直觀。孩子的煩惱通常就是很多瑣碎的小事……。鑒于孩子在活動所表現(xiàn)出的表演熱誠,將此故事作為活動區(qū)中一內容也是不錯的選擇。
小百科:楓樹為高大喬木,可高達29米以上,冠幅可達16米。花期4到5月,果期9到10月。隨著樹齡增長,樹冠逐漸敞開,呈圓形。枝條棕紅色到棕色,有小孔,冬季枝條是黑棕色或灰色。
【幼兒園大班教案《煩惱》】相關文章:
幼兒園大班教案《煩惱》07-26
幼兒園大班《報紙的煩惱》教案07-05
幼兒園大班《煩惱》教案(精選11篇)05-17
報紙煩惱大班教案03-22
幼兒園大班的教案12-28
幼兒園大班教案06-14
幼兒園大班教案12-15
幼兒園大班教案12-15
幼兒園大班教案12-11
幼兒園大班教案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