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中班教案7篇
作為一名無私奉獻的老師,總歸要編寫教案,教案是備課向課堂教學轉(zhuǎn)化的關節(jié)點。教案要怎么寫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中班教案7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中班教案 篇1
目標:
1、欣賞故事,感受故事的美。
2、知道自己有好的東西要想到他人,嘗試與他人分享快樂。
3、發(fā)展幼兒的想象力。
準備:
1、觀察、認識過桃花,知道桃花的主要特征。
2、故事磁帶、圖片、裝有桃花瓣的信封。
過程:
1、鞏固對桃樹、桃花的'認識。
。1) 我們認識了春天里美麗的桃樹,為什么說桃樹很美呢?
小結:桃樹開著粉紅色的花,十分美麗,遠遠看上去像一粉紅色的云。桃花很香。
下面我們就來聽一個在美麗的桃樹下發(fā)生的故事,故事的名字叫《桃樹下的小白兔》。
2、故事欣賞。
。1) 看圖片傾聽故事。
故事發(fā)生在什么季節(jié)?說了一件什么事情?
。2) 再次傾聽故事,理解故事,感受故事的美。
小兔子住的地方美嗎?美在什么地方呢?
小兔子撿起桃花瓣想到了誰?
它為什么要把花瓣寄給它的好朋友?(引導幼兒說出小白兔很會關心朋友,自己有好的東西就會想到別恩,讓小朋友與自己一起分享快樂。)
有哪些朋友收到了小白兔寄來的花瓣?他們把花瓣當做了什么?
。ㄒ龑в變河懻摚喝绻仙窖虬鸦ò戤敶,螞蟻把花瓣當書簽,行不行?為什么?小結:小花瓣對不同大小的動物有不同的用途。)
3、遷移經(jīng)驗。
出示裝有桃花瓣的信封,引起幼兒的好奇心。
提問:今天老師也收到小白兔給我們寄來的信,你們猜猜里面會是什么?你想用小白兔寄來的桃花瓣做什么?
4、延伸
幼兒根據(jù)自己的想象用花瓣制作小物件相互贈送。
中班教案 篇2
活動目的:
1、在聽聽、講講故事的過程中理解故事內(nèi)容,體會故事的趣味性。
2、能大膽學說故事中角色的對話。
活動準備:幼兒已有經(jīng)驗:認識各種動物,知道他們的共同點。教師經(jīng)驗準備:知道家禽家畜如何分類。
材料準備:動物、食物圖片、場景。
活動過程:
一、欣賞故事第一遍
1、你覺得這個故事有趣嗎?你聽到哪里很有趣?
2、你們聽到這么多有趣的地方,我們再來聽聽,為什么小狗變顏色了。
二、完整欣賞故事第二遍,分析理解故事有趣的地方
1、變成小白狗
。1)怎么會變成小白狗的?
。2)還有什么變了?
2、你們是誰?要找誰?"
。1)為什么小豬會不認識他們,哪里變了?
3、抖落了身上的雪變成了
(1)學學什么是"抖"
。2) 除了可以抖一抖,還可以怎么辦?
4、不會變顏色的小狗
(1)小狗真的變顏色了嗎?小豬是開玩笑的,原來小豬也是一只有趣的小豬。
小結:原來是雪下在了小狗的身上,讓小狗變成了白色,小豬差一點不認識好朋友了。
三、完整欣賞故事第三遍,學說故事中角色的'對話
1、三只小狗去小豬家玩的時候在,怎么說的?--------高興地說。
2、小豬看見他們怎么說?-------奇怪地說。
3、三只小狗又怎么回答呢?--------著急地說。
4、小豬現(xiàn)在有說什么呢?--------開心地說。
根據(jù)幼兒學對話情況進行小結。
四、延伸:
將故事投放到個別化學習活動中,進行故事表演。
教學反思:
利用多種感觀讓幼兒去認知事物是我們常用的教學方法。在活動中,我發(fā)現(xiàn)幼兒們的態(tài)度積極,表現(xiàn)出極大的興趣,創(chuàng)造力也得到發(fā)揮。
中班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提高對圖形的認識。
2、嘗試用線條分割大塊面,再用點、線、形畫滿小塊面的方法畫裝飾畫。
3、讓幼兒體驗自主、獨立、創(chuàng)造的能力。
4、培養(yǎng)幼兒的觀察、操作、表達能力,提高幼兒的審美情趣及創(chuàng)新意識。
5、進一步學習在指定的范圍內(nèi)均勻地進行美術活動。
活動準備:
1、事先觀察過美麗的田園風光或欣賞過相關圖畫。
2、油畫棒,幼兒操作材料。
活動過程:
1、導入課題。
教師:春天到了,天氣變暖,農(nóng)民都開始春耕了,可是有位老爺爺年紀大了,沒有力氣種地,我們一起來幫助老爺爺,好嗎?
2、教師示范、講解。
(1)教師:這是一塊黑土地,我們在上面種點什么啊?如果我嗎想種許多東西,應該怎樣分割這塊土地呢?
(2)教師示范用線條分割大塊面,使之成為若干個小塊面。可以在每塊地理畫上不同的點、線、形,表示種上不同的莊稼。
3、幼兒做畫,教師指導。
(1)鼓勵幼兒畫出跟范例上不一樣的圖形。
(2)提醒幼兒注意疏密搭配,這樣種的莊稼才好看。
4、引導評價。
(1)展示作品,互相欣賞。
討論:誰的“地”種得最細致、最豐富?誰的畫面想象豐富、圖形獨特?
(2)選出幾幅線條疏密有致、結構鮮明、分割合理的作品供大家欣賞。
(3)鼓勵幼兒持不同觀點,也可評價自己的畫,肯定優(yōu)點,找出不足之處。
下面我們來看看寶寶們的作品吧!
活動反思:
在美術活動中,激發(fā)幼兒聯(lián)想、創(chuàng)造,從不同角度、不同途徑探索問題的不同答案。對培養(yǎng)幼兒的繪畫興趣,提高幼兒的.繪畫水平, 發(fā)展幼兒的口語表達能力,促進幼兒思維的發(fā)展,有著不可低估的作用;顒又卸喽嘟o予肯定、鼓勵和贊賞。幼兒通過本次的活動,生活和自理能力都有了很大的發(fā)展,對周圍的事物都有了較好的認識。
中班教案 篇4
活動名稱:好吃的桔子
活動形式:集體。
活動班級:中班
活動準備:桔子若干,彩盒一個(里面放著桔子)
活動過程:
1、彩盒導入,激發(fā)幼兒的學習興趣:提問誰知道里面放的什么?
教師描述桔子的特征,并請一名幼兒摸出桔子,啟發(fā)幼兒說出名稱。
2、幼兒每人拿一個桔子進行觀察,教師提問:
a、看一看桔子什么樣子?(圓圓的,扁扁的)
b、桔子皮是什么顏色?(桔紅色)
c、摸一摸有什么感覺(軟軟的,不太光滑)
d、聞一聞桔子有什么味道?
e、想一想桔子怎樣吃(桔子剝了皮才能吃)里面什么樣子?桔子瓣象什么?
f、嘗一嘗桔子什么味道?讓幼兒品嘗桔子,啟發(fā)幼兒說出桔子又酸又甜。
3、教師小結桔子的特征
桔子是扁扁的、圓圓的,是桔紅色的很香。里面是一瓣一瓣的,有的有核,味道又酸又甜,桔子皮能作藥材。
4、啟發(fā)幼兒
說一說還吃過哪些水果?桔子是什么季節(jié)的水果?
總結分享:教師用桔子皮進行拼擺造型,請幼兒觀察。
活動評價:桔子是幼兒較熟悉的水果,若僅通過語言來表達它的`特征對小班幼兒來說有一定的困難,但借助于實物再通過語言表述桔子的顏色、味道、形狀等特點,使幼兒不僅從感官上了解了桔子,也使幼兒的言語表達能力得到了提高。
中班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通過"買菜"活動,了解常見菜的特點,體驗買菜的快樂。
2、在操作與游戲中,使幼兒獲得分類、數(shù)數(shù)及數(shù)物對應的經(jīng)驗,并促進交往能力的發(fā)展。
3、使小朋友們感到快樂、好玩,在不知不覺中應經(jīng)學習了知識。
4、愿意與同伴、老師互動,喜歡表達自己的想法。
活動準備:
1、課前帶領幼兒進行買菜的實踐活動及開展買菜的角游活動
2、若干蔬菜、肉類、水產(chǎn)品的實物
3、幼兒用卡片、籃子、電話機等活動過程:
一、回憶交流買菜的經(jīng)歷(了解常見菜的特點,共同分享買菜的`快樂)
師:前幾天,陳老師帶我們一起到菜場上去買菜了,你們覺得開心嗎?那讓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1、 播放課件師:看了剛才的錄象,誰來說一說,你那天買了什么菜?為什么買這種菜?你是怎么買的呢?
2、 幼兒交流(教師引導幼兒從菜的名稱、特征、營養(yǎng)、買菜的經(jīng)驗等方面加以交流)3、師小結:菜場上的菜可多啦,有的買了蔬菜,有的買了魚,有的買了肉類。因為每樣菜都有它不同的營養(yǎng),所以,我們小朋友要樣樣菜都愛吃,我們的身體才能長得棒。
二、給菜寶寶分家
1、師:今天,送菜叔叔把送往菜場上的菜都混在一起了,這樣,買菜的人就覺得很不方便,你們有什么好辦法嗎?(讓幼兒回憶菜場上的菜是怎么擺放的?引導幼兒說出把菜分類放開)師:按小朋友的辦法要安好幾個家,可陳老師只安了三個家,你們同意不同意?(與幼兒一起討論,了解蔬菜類、肉類、水產(chǎn)品類中的常見菜。
。2、幼兒操作活動"給菜分家"師:現(xiàn)在請小朋友幫助叔叔把菜送到菜場去,送菜時看清楚你拿的是什么菜,應該放在哪個家?并把家里的菜放整齊。
3、 教師帶領大家巡回檢查三、角游:買菜準備(創(chuàng)設菜場環(huán)境):
。1)協(xié)商4名幼兒為賣菜的叔叔阿姨,老師和其他孩子為買菜人
。2)"顧客"每人一藍子,內(nèi)有數(shù)物卡。
1、師:剛才我們把菜送到了菜場,可菜場上還沒有叔叔阿姨賣菜呢?怎么辦?(協(xié)商4名幼兒做賣菜人)
2、電話鈴聲介入:阿姨:"你是中2班的陳老師嗎?我是廚房里的阿姨,今天廚房里的菜不夠了,阿姨請中2班的小朋友幫幫忙、買點菜,行嗎?"
3、阿姨給我們開好了購菜的"菜單"(老師出示兩種"菜單"):看看菜單上說的是什么?看清楚了以后,你可以自己按菜單直接去買菜,不行的話可以問菜場上的叔叔阿姨怎么買?(引導幼兒觀察討論,理解菜單的含義)
4、幼兒游戲(對第一次很快完成任務的幼兒給其提供第二次機會,難度加大)
5、買完菜的幼兒相互交流:你買了什么菜?買了多少?也可相互檢查是否正確。(還可以鼓勵幼兒向客人老師去交流)
活動反思:
1.孩子在唱歌時參與的積極性不高,我沒有及時地采取有效地措施,如用一些生動的動作等來激起孩子的興趣。
2.游戲時間太長了,并且形式不夠豐富,所以看起來很枯燥。
3.沒有充分地利用圖譜。
4.可以設計買菜的情景,老師扮演“奶奶”和小朋友一起去買菜。
因為準備不夠充分,教學中總是會有這樣那樣的不足,這就有待于我在今后的教學工作中去完善,多多吸取別人的好的教學方法,并且將日常教學工作做得更扎實。
中班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學會禮貌用語,不再講臟話。
(2)讓幼兒深刻理解到講臟話是一種不文明的行為,而且?guī)由磉叺娜耍黄鹬v文明不說臟話。
(3)引導幼兒養(yǎng)成良好的文明習慣,懂得如何和人文明相處。
(4)教育幼兒養(yǎng)成做事認真,不馬虎的好習慣。
(5)喜歡參與游戲,體驗。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通過故事讓幼兒能夠深刻理解到講臟話不文明,不禮貌。要做到自己不講臟話,而且告訴身邊的人不能講臟話。
難點:有些幼兒受到家庭環(huán)境的影響,或許不會很快改正,所以要很生動,形象的上好這節(jié)課,讓幼兒有很深的認識,從而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活動準備
物質(zhì)準備:
。1)掛圖
。2)小貓 小狗 小豬的手偶各一個
知識準備:進一步分析中班幼兒的心理特征和思維方式,對故事情節(jié)可以加以補充更好的來上這節(jié)課。
活動過程
一、出示手偶小花貓 小狗
說:我是小花貓,我經(jīng)常刷牙,漱口。可是他們還說我嘴巴臟,誰能告訴我這是為什么呢?
說:我是小花貓的小朋友小狗,他雖然是我們的好朋友,但是我們并不喜歡和他講話,來讓小豬給我們講一下故事,大家聽一聽到底是為什么呢?
二、出示掛圖,和小豬手偶,老師以小豬的身份生動形象的講完《臟嘴巴的小貓》這篇故事。.
三、聽完故事,討論:小朋友們?yōu)槭裁凑f小花貓是嘴巴臟。小花貓應該怎樣做。
。1)老師引導幼兒認真分析故事,讓孩子深刻認識到小花貓不是因為刷牙和漱口的問題大家才不理它,而是因為它經(jīng)常講臟話,大家都不喜歡講臟話的小朋友。
(2)老師告訴孩子們,當我們和小朋友發(fā)生矛盾的時候要學會道歉,如果問題嚴重了一定要告訴老師,要學會禮貌用語,不能亂講臟話,要讓他們知道講臟話是不好的,大家都不喜歡愛講臟話的小朋友,而且我們還要糾正身邊講臟話的人們,告訴他們不能講臟話,那是不禮貌,不文明的的行為。
四、和幼兒們一起分析他們所尊重的成人以及小英雄們是怎么做的,并向他們學習。
五、以兒歌和游戲形式讓幼兒學會更多的禮貌用語。
六、延伸活動
(1)園內(nèi)延伸:在幼兒平時學習或者活動過程中,注意幼兒的言行,引導幼兒運用禮貌用語,使幼兒形成良好的行為習慣。遇到講臟話的小朋友要及時的給予引導。
(2)家庭延伸:讓小孩在家里有禮貌的和父母交談,如果自己的爸爸媽媽或親戚,鄰居說臟話的話,我們要給他們講故事,講道理,帶動更多的人不再講臟話。
教學反思
在備課過程中,我首先在仔細考慮的是關于我們班幼兒的心理特征,因為是4—5歲的孩子,我選擇運用有趣的故事導入新課,并且運用手偶的方式和小孩交流,讓他們更加樂意而且愉快的來聽故事并且接受,加深他們的印象?墒菍τ谝恍┦芗彝キh(huán)境影響比較深的孩子,我還要繼續(xù)的來完善我的課程細節(jié)。單獨和他們交流或者和他們家長交談。
良好的行為習慣應該從小好好的養(yǎng)成,現(xiàn)在在像我們這樣的很多農(nóng)村園的小孩,有些因為家長外出打工無人看管或者一些不好的成長環(huán)境的影響,一些小孩會模仿一些不好的行為習慣。這就需要平時每個老師很用心的去教導幼兒,關心幼兒,尊重幼兒,鼓勵幼兒;蛟S我們平時做的還不到位,以后要更加努力!
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孩子們更加的懂得了怎樣才有禮貌,講文明,也深刻的體會到了講臟話是一件不光彩的事情,以后不能再講臟話。但是我擔心有些小孩還是會受到家庭環(huán)境的影響,所以以后這些常識還要多多的提及,讓幼兒形成一種意識,還可以教育其他人一起講文明。
因為我接觸這個行業(yè)只是短短半年,經(jīng)驗不足,專業(yè)能力欠缺。以后我要好好地學習幼兒教育方面的知識,爭取更加了解幼兒,理解幼兒,能夠更好地和他們交流。加強自身的專業(yè)素質(zhì)。
如果重新上這節(jié)課,我會加強在講故事的那個環(huán)節(jié)多多的添加一點有趣的值得思考的情節(jié),再把幼兒討論的那一環(huán)節(jié)設計的豐富一點,讓孩子們暢所欲言的發(fā)表自己的看法,加強他們的記憶。
中班教案 篇7
一、活動目標:
1.通過游戲及雙手運活動,是幼兒熟練地掌握全盤撥數(shù),快速地撥出三位數(shù)以內(nèi)的任何一個數(shù).
2.鞏固復習一位數(shù)三筆數(shù)直加.
3.培養(yǎng)幼兒對一位數(shù)兩筆數(shù)直加的心算能力.
4.培養(yǎng)幼兒對珠心算學習的興趣.
二、活動準備:
1.果樹三棵,分別掛有蘋果,梨子,桔子等.果樹的背面或后面貼有數(shù)卡
2.果盤(內(nèi)裝果子)
3.畫有算珠的圖片若干.(圖片背后有數(shù)字)
4.音樂.
5.大算盤三個 .幼兒每人一個小算盤
三、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1.幼兒坐汽車來到果園里(聽音樂做律動)
師:今年是個豐收年,果樹上結滿了果子,我們一起來摘果子吧.
2.活動小手:復習湊數(shù),替數(shù).做手指操.
(二)基本部分:
1.教師從果盤中拿出果子. 幼兒迅速讀出果子后的數(shù):257835789462193837652978等
2.果子很多,小朋友請用算盤表示出來
摘蘋果復習全盤撥一位數(shù)2478
3.個別摘梨子并請三個幼兒上來用大算盤撥兩位數(shù)2738556791等
4.出示畫珠圖片 簡介畫珠上的個位檔 十位檔 百位檔 并請幼兒讀出畫珠上的三位數(shù),然后用算盤撥出來125301423978886
5.做游戲:小手小手在哪里 讓幼兒放松(聽音樂做動作)
6.復習一位數(shù)三筆數(shù)直加
簡介加法的`含義,加法就是越加越多
請三個小朋友上來比賽,看誰算得又快又對
6 3 2 1 8
1 5 5 7 1
1 1 2 1 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心算:介紹心算的意義
教師出題幼兒快速搶答
2 5 36 2
5 4 1 2 7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分組游戲
中一班到蘋果園做<小動物采果子>游戲>
中二班到梨子園做<找朋友>游戲一人拿試題,一人拿答案,互相配對
中三班到桔子園做<拍手>游戲如:我拍一你拍幾?答:你拍一我拍四一的湊數(shù)就是四
(三)結束部分:
1.猜謎語:大樹林中一條河,河上河下兩群鵝,多的倒比少的少,少的倒比多的多
2.講學習珠心算的意義
3.坐汽車回家去了(聽音樂開汽車)
【中班教案】相關文章:
中班教案教案04-30
中班的教案04-06
中班教案(經(jīng)典)11-26
【精選】中班教案10-04
中班教案【精選】11-02
[精選]中班教案07-25
【經(jīng)典】中班教案08-20
中班教案(精選)08-17
中班教案[經(jīng)典]08-05
(精選)中班教案0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