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幼兒園小班教案4篇
作為一位不辭辛勞的人民教師,就有可能用到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學質量,收到預期的教學效果。那么問題來了,教案應該怎么寫?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幼兒園小班教案4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1
設計思路:
新年(元旦)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節(jié)日,是新的一年的開端,目前,舉國上下,喜氣洋洋,到處都在為迎接新年做準備。為了引導幼兒對身邊常見事物和現(xiàn)象產生興趣和探究欲望,讓孩子們體驗到過新年的快樂,知道自己又大一歲了,特選擇這一活動主題。
為了給孩子們的探究活動創(chuàng)造一個寬松的環(huán)境,讓每個幼兒都有機會參與嘗試,在活動設計的過程中,我們主要從“認識新年――迎接新年――慶祝新年”三個環(huán)節(jié)入手,通過組織談話、觀看大人們的慶;顒、學習歌曲和兒歌來加深幼兒對新年(元旦)的認識與了解;通過親手布置活動環(huán)境、制作點心以及新年賀卡進一步為迎接新年做準備;最后以開聯(lián)歡會的形式慶祝新年,體驗新年到來的喜慶氣氛。具體預設方案如下:
。ㄒ唬、認識新年
活動目標:
1、通過各種形式讓孩子們來認識、了解新年,知道新年的象征意義。
2、知道過了新年又長一歲了,自己可以做很多力所能及的事了。
活動一、談話:認識新年
活動準備:
新日歷一份;大人們通過各種方式迎接新年的VCD片。
活動建議:
1、出示日歷討論:“一月一日”是什么節(jié)日?有什么象征意義?
2、觀看碟片:大人們怎樣迎接新年的到來?(唱歌跳舞、剪窗花、蒸各式饃饃、包餃子等)。
3、討論:我又長大一歲了,應該自己做哪些力所能及的事兒了?
活動二、兒歌:新年到
活動準備:
學兒歌所需的布娃娃及做好的小紅帽,每人一套。
活動建議:
1、討論:新年要到了,我會給好朋友送什么禮物?
2、出示“我”給布娃娃的禮物并示范表演兒歌。
3、幼兒通過操作手中的布娃娃學習表演兒歌。
4、分配角色表演兒歌。
活動三、歌曲:新年好
活動準備:
大人們慶新年的圖片以及歌曲磁帶;課前排練大班孩子表演歌曲《新年好》。
活動建議:
1、看圖片討論:大人們怎樣慶祝新年的到來?
2、欣賞大班哥哥姐姐表演的歌曲《新年好》。
3、跟大班哥哥姐姐學唱歌曲。采用“一幫一”形式學唱。
4、為歌曲編配動作,隨音樂載歌載舞。
此環(huán)節(jié)著重發(fā)展幼兒的語言能力,而“發(fā)展幼兒語言的關鍵是創(chuàng)設一個能使他們想說、敢說、喜歡說、有機會說并能得到積極應答的'環(huán)境!痹凇罢J識新年”的活動中,我們運用了多種直觀手段來豐富了孩子們感性認識。孩子們雖然對“元旦”這個概念有點模糊不清,但在教師的啟發(fā)引導與鼓勵支持下,根據(jù)自己的經(jīng)驗與理解,積極參與,踴躍發(fā)言。特別是當談到“我又長大一歲了”的時候,孩子們說出了許多自己的想法。這個說:“我會自己穿衣服和脫衣服了。”那個說:“我能幫爸爸媽媽干好多事,能掃地板,還能洗手絹-----”還有的說“我不用大人抱”“我會給爺爺奶奶捶背”,有的孩子提出“我能幫老師收拾玩具,給小朋友分蘋果”,還有的說“我能自己擦屁股了”------每個孩子的發(fā)言都得到了老師和小朋友們的熱烈的掌聲,孩子們的表現(xiàn)欲望得到極大的滿足。在學習兒歌的過程中,我們對語言能力有欠缺的孩子給予了更多的關注,盡力讓每個孩子都能獲得成功與滿足。孩子們以稚氣的動作和表情表演著,可愛又投入,有的甚至還細心地幫娃娃整理衣服和頭發(fā),真有個“大一歲了”的樣子。在學習歌曲“新年好”的時候,孩子們第一次和大班的哥哥姐姐合作,感到非常新奇、有趣,也非常高興,學習興致高、興趣濃,學得很快,在學會此歌曲的基礎上,我們又趁熱打鐵,增加了一個活動,學了英文歌曲“Happy New Year”,孩子們邊唱邊舞,課堂氣氛異;钴S。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啟發(fā)幼兒設計各種形狀的雞舍。
2、讓幼兒練習用線條組畫的技能。
3、培養(yǎng)幼兒愛護小動物的情感。
活動準備:
1、3平方米的雞欄、10只小雞、8張桌子、狐貍面具、音樂磁帶、紙、筆若干。
2、幼兒有參觀動物園和園內雞舍的感性經(jīng)驗。
活動過程:
1、引導幼兒觀察小雞并和小雞說說悄悄話。突然,音樂響起,“狐貍”(配班教師扮演)出現(xiàn)!昂偂毕氤颂旌趤硗党孕‰u。教師啟發(fā)幼兒說說怎樣幫助小雞。大家經(jīng)過討論,決定給小雞建家,引出繪畫主題。
2、教師以小雞的.口吻請幼兒設計不同形狀的家,并引導幼兒把自己想好的樣式告訴小雞。
3、將桌子圍成雞欄擺好,幼兒繪畫。教師根據(jù)幼兒的實際水平,啟發(fā)他們設計不同形狀的房子,用線條組畫,并及時表揚大膽想象的幼兒,引導他們相互欣賞。
4、請幼兒把建好的房子給小雞講講、看看。
5、“狐貍”又來了,見吃不到小雞,氣得溜走了。
6、教師以小雞的口吻進行講評,幼兒相互欣賞作品。
評析:
這是一次在戶外進行的繪畫活動。在寬敞的活動空間里,在輕松的音樂中,幼兒看小雞吃食、喝水、和小雞說著悄悄話!昂偂钡某霈F(xiàn)及教師以游戲的口吻提出的為小雞建家的繪畫主題,較好的激發(fā)了幼兒作畫的情感動機。而此后教師對繪畫的指導,無不蘊涵在游戲情景之中。在這樣自然、流暢的活動里,孩子們得到的是快樂和成功。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1.初步學習手口一致的點數(shù)3以內的數(shù)量物,在老師的提問下能回答出總數(shù)。
2.培養(yǎng)幼兒對數(shù)學活動感興趣。
3.引發(fā)幼兒學習的興趣。
4.培養(yǎng)幼兒邊操作邊講述的習慣。
教學重難點:
初步學習3以內的點數(shù)。
初步學習手口一致的點數(shù)3以內的數(shù)量物,在老師的提問下能回答出總數(shù)
教學準備:
知識經(jīng)驗:有點數(shù)2以內數(shù)量物的數(shù)學基礎以及點數(shù)的概念。
物質經(jīng)驗:掛圖“美麗的小鳥”一幅;3以內點數(shù)圖片卡每人一張;剪紙小樹每位幼兒3棵;鳥窩3個。
教學過程:
一、手指游戲,激發(fā)幼兒學習的興趣
1.游戲1—3《手指變變變》初步感知點數(shù)節(jié)律。
“1根手指頭,一根手指頭,變變變,變成毛毛蟲,爬呀爬。2根手指頭,2根手指頭,變變變,變成小小腳,121,121 。3根手指頭3根手指頭,變變變,變成小小鳥,飛呀飛!
二、學習3的點數(shù)。
1.出示掛圖“美麗的小鳥”教師帶領幼兒集體點數(shù)2遍。
師:請小朋友們伸出你們的右手食指,來和老師一起邊點邊數(shù)1、2、3有幾只啊?(3只)。
小結:老師剛才是點一個數(shù)一個、點一個數(shù)一個、點一個數(shù)一個,F(xiàn)在老師請一個小朋友上來數(shù)一數(shù),其他小朋友就做小老師看他數(shù)的對不對。(鼓勵幼兒)
2.出示卡片,引導幼兒個體點數(shù)。
1)師:請小朋友們每人拿一張卡片,看看卡片上面都有什么?(桃子、草莓、梨子、)請小朋友們數(shù)一數(shù)有幾個?
3.“為小鳥安家”鞏固3以內的`點數(shù)。
1)出示3棵樹。
師:現(xiàn)在小朋友們是小老師,檢查一下我數(shù)的對不對?(教師手 口一致的點數(shù))
2)教師依次出示3只小鳥分別飛落在3棵樹上。引導幼兒一一對應的給大樹安小鳥的家。引導幼兒手口一致的點數(shù)3棵小樹和樹上的鳥窩。
師:“小鳥飛來了,可是樹上沒有小鳥的家怎么辦呢?不如,我們現(xiàn)在就在樹上為小鳥安一個家!
三、結束部分
1.游戲:火箭發(fā)射
教師講明游戲玩法:“火箭發(fā)射”需要3個步?,小朋友們注意聽口令,當老師說“1”時請小朋友摸你們的腳,當老師說“2”時請小朋友再摸摸你們的肚子,當老師說“3”時請小朋友摸摸你們的頭,來,我們一起玩一遍,“預備……開始1、2、3火箭發(fā)射!
活動反思:
優(yōu)點:能運用材料將情景性教學、幼兒操作、游戲貫穿始終,促
使幼兒在活動中體驗點數(shù)活動的樂趣。
不足:教學方法上還需要調整,如:在教學中欠缺強調幼兒用右手的食指點數(shù)。
寶寶班的幼兒年齡一般都在3歲左右,而他們這個年齡段的幼兒屬直覺行動思維階段,他們對數(shù)概念的獲得需要運用操作和游戲活動來完成。游戲是幼兒園教學的靈魂,更是他們這個年齡的教育靈魂。因此本次活動我抓住我班幼兒的這一特點讓幼兒在有趣的游戲及動手操作中體驗點數(shù)的樂趣,學習手口一致地點數(shù)3以內的數(shù)量物,為了使數(shù)學活動與生活緊密相連,我在教學具方面做了充分的準備。本次活動主要以一些材料將情境性教學、幼兒操作、游戲貫穿始終,促使幼兒在與材料的互動中體驗,達成教學目標。在本次活動中,主要讓幼兒趣味學習數(shù)學。一是操作法,給幼兒充分的操作,引導幼兒在體驗中找到點數(shù)的規(guī)律。二是游戲教學法根據(jù)小班幼兒年齡的認知特點,活動要讓幼兒保持興致、驚喜不斷才能吸引幼兒活動的注意力。
為了更有效地圍繞目標進行教學,通過一些材料的運用,將情境性教學、幼兒操作、游戲貫穿始終,促使幼兒在活動中體驗點數(shù)活動的樂趣。本次活動主要通過三個環(huán)節(jié)來完成:一是:游戲方法引入活動,使幼兒初步感知點數(shù)樂趣,激發(fā)幼兒興趣。二是:通過觀察圖片和幼兒點數(shù)圖片上3以內的數(shù)量物和幼兒操作的過程中,讓幼兒初步學習手口一致的點數(shù)3以內的數(shù)量物。三是:通過游戲,復習鞏固手口一致的點數(shù)。三個環(huán)節(jié)層層遞進,步步深入,環(huán)環(huán)相扣,充滿了趣味性、游戲性。在活動中,也有個別幼兒產生了困難,我在幼兒操作的過程中仔細的觀察每一位孩子的表現(xiàn),發(fā)現(xiàn)問題及時給予個別指導。課程的教育理念中指出,要為幼兒提供適時、適宜、適度的教育環(huán)境,以促進幼兒的發(fā)展。而手口一致的點數(shù),只有在實踐操作中,讓幼兒們去反復練習、反復操作,才能更好地掌握活動內容。
在以后的數(shù)學活動中我應注重教學方法,如:這次教學活動中存在的問題“欠缺強調幼兒用右手的食指點數(shù)”,在今后的教育教學活動中,我應根據(jù)教學目標給予幼兒一個正確的學習方法,使孩子們能積極參與到活動中。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進一步加深理解春天的景色。
2、樂于學兒歌《春姐姐變戲法》,能愉快的和大家一起說兒歌。
3、鼓勵幼兒敢于大膽表述自己的見解。
4、能通過表情、動作表現(xiàn)詩歌內容嘗試仿編兒歌的最后一句。
【活動準備】
大幅背景圖片及能活動的小圖片。
【活動過程】
一、導入。
今天老師給小朋友帶來了一個非常漂亮的小伙伴,小朋友想不想知道她是誰?那么請小朋友坐好。她有一個好聽的名字叫“春姐姐”,這個春姐姐很神奇,會變戲法哦!
二、出示背景圖片。
提問:圖片上都有什么?(只有一顆大樹,而且沒有樹葉)
噓!現(xiàn)在請小朋友閉上眼睛,春姐姐要變戲法了,教師邊朗誦兒歌邊出示小的活動圖片。
春姐姐變戲法后,大地怎么樣了?小草怎么了?柳樹怎么了?誰——飛回來了?
兒歌:春姐姐變戲法
沙沙沙,沙沙沙,春姐姐變戲法。
她放下雨簾子,悄悄的變呀變。
她收起雨簾子,哇!
大地變美了,小草兒青了,
柳樹綠了,小燕子飛回來了。
春天來到了。
三、請小朋友分組說兒歌。
【活動延伸】
請小朋友回家后,自己動手畫春天的美麗景色。
【活動反思】
我上的是語言課《春姐姐變戲法》,目的.是讓孩子進一步加深了解春天的景色,樂于學兒歌《春姐姐變戲法》,能愉快的和大家一起說兒歌。本節(jié)課是一節(jié)生成課,領孩子在做戶外活動《尋找春天》時,孩子發(fā)現(xiàn)草堆下面小草綠了,小燕子飛回來了……特別的興奮,為了讓孩子加深了解春天的景色,所以設計了這節(jié)課。
本節(jié)課師生互動非常好,課堂氣氛活躍,能夠完成教學目標,作為教師能夠巧妙緩解,孩子因為羞澀不回答問題的尷尬,教具設計新穎并很好的為教學服務。
如果教師教授兒歌時,能夠和孩子一起探索,加入表演成分會更好,如小燕子飛啊等等。教授兒歌人之前加入事先錄好的兒歌,讓孩子自己聽,如此就能動靜結合,而不是一味的老師說、孩子說、一起說。教師的提問過于局限,若改為:剛才老師說的兒歌,你聽到了什么?“會更好,充分的展開孩子的想象空間,給孩子語言表達的機會,效果會更好。
【幼兒園小班教案】相關文章:
[精選]幼兒園小班教案07-09
幼兒園小班教案09-15
幼兒園小班教案09-15
幼兒園小班教案09-16
幼兒園小班教案09-14
幼兒園小班教案09-14
[經(jīng)典]幼兒園小班教案08-25
小班幼兒園教案12-09
幼兒園小班教案09-17
幼兒園小班教案09-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