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匯編8篇
作為一名教職工,時常要開展教案準備工作,教案是教學活動的依據(jù),有著重要的地位。教案要怎么寫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8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喜歡玩變色游戲,感受科學活動的樂趣。
2.能正確進行三原色分類并大膽嘗試兩種色彩的混合,感受色彩的變化;3.能用語言表達自己的發(fā)現(xiàn),積極參與交流。
3.通過實驗培養(yǎng)互相禮讓,學習分工合作的能力。
4.學習用語言、符號等多種形式記錄自己的發(fā)現(xiàn)。
活動準備:
三色紙粘土、透明飲料瓶若干個、塑料筐數(shù)個、瓶蓋數(shù)個、油畫棒、記錄卡、抹布、水粉顏料
活動重點:
能正確進行三原色分類并大膽嘗試兩種色彩的混合,感受色彩的變化。
活動難點:能清楚的表述實驗結果,并能在記錄卡上記錄。
活動過程:
一、導入:
今天,有三個好朋友也來我們教室了,他們就藏在你們的椅子下面,請你們把好朋友找出來吧。(紅黃藍三色紙粘土)他們也喜歡抱一抱,教師示范:紅色和黃色紙粘土抱在一起變成橙色,F(xiàn)在請你給他們找好朋友抱一抱吧。
兒歌:小紅和小黃,抱在一起,擰呀擰呀擰,變成橙色畫橘子。
二、展開:神奇的魔法瓶
1.老師今天給還給小朋友們帶來了神奇的魔法瓶,讓我們一起來看一看。
教師和幼兒拿礦泉水瓶(瓶蓋上有顏料),晃動,出現(xiàn)顏色。
2.教師偷換放有其他顏色顏料的瓶蓋,再次晃動,變色。
師:誰知道是怎么回事?我的魔法瓶里的水怎么變顏色了呢?細心的小朋友發(fā)現(xiàn)了,剛才老師換了一個瓶蓋,瓶子里水的顏色就又變了,那么,秘密到底在哪兒呢?
(1)觀察瓶蓋秘密
(2)談論水的顏色和瓶蓋里的顏色之間的'關系(教師示范在記錄卡上記錄實驗結果:紅色+?==橙色,給幼兒留一個疑問。)討論:水的顏色和瓶蓋里的顏色不同,會怎么樣?
3.幼兒玩變色游戲,并記錄。
師:請小朋友們選一個和自己瓶子里的水顏色不一樣的瓶蓋,再次晃動,看一看水變成什么顏色了,并記錄。
幼兒操作,教師巡回指導。
教師總結:色彩真神奇。教師請幼兒完成大的記錄卡,并選取個別幼兒的記錄卡進行展示,總結變色的秘密,再次激發(fā)幼兒對顏色的興趣。
三、結束教師提供一幅簡筆畫和紅、黃、藍三原色的畫筆,請幼兒想辦法按教師的要求給正確涂色。
教學反思:
一次科學活動的開始,應該來自幼兒已有的經(jīng)驗,一次科學活動的結束,并不是真正的結束,應使幼兒有進一步的探索可能,成為獲取經(jīng)驗的開始。幼兒是學習的主人,所以我們老師要盡其所有、創(chuàng)設各種學習環(huán)境,讓幼兒能夠用眼看、用耳聽、用嘴說、用腦思考,全身心地積極地投入到探究中去,給幼兒自由展現(xiàn)的空間。讓幼兒在游戲中、快樂中獲得知識,學得經(jīng)驗。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 篇2
設計意圖:
生活中,洞洞隨處可見,家里、學校、馬路上,自己的身上都會有,對孩子來說一點不陌生,孩子對他們其實是充滿著好奇和探索的欲望。為了滿足孩子的需要,讓他們用眼睛多觀察自己周圍的一些事物和現(xiàn)象,了解其用途,于是,我設計了這個活動。旨在通過活動的開展引起幼兒對周圍現(xiàn)象的興趣,提升幼兒對洞洞的認識。同時,激發(fā)幼兒的創(chuàng)造愿望,嘗試用身體變出洞洞,并體驗玩洞洞的樂趣。
活動目標:
1、尋找身邊的洞洞,知道其作用,能用適當?shù)恼Z言表達;
2、能夠借助身體,探究出各種不同的洞洞;
3、體驗與同伴一起找洞洞、變洞洞的樂趣。
活動重點:
尋找身邊的洞洞,知道其作用。
活動難點:
借助身體探究各種不同的洞洞。
活動準備:
毛毛蟲、白紙、皮球
活動過程:
一、出示毛毛蟲,引出活動內容
教師:這是一只喜歡鉆洞洞的`毛毛蟲,請小朋友用這張白紙為他鉆出一個洞洞來(請幼兒討論應該怎么做)
二、尋找自身及生活中的洞洞,了解其作用
1、尋找自己身上的洞洞
教師:我們也來玩?zhèn)找洞洞的游戲,請大家先找找我們臉上有那些洞洞?他們有什么作用?
。1)、尋找臉上的洞洞
。2)、尋找身上的洞洞。
小結:其實,我們身上從頭到腳可以找到很多洞洞,這些洞洞有的大,有的小,都有用處。
2、尋找生活中的洞洞
教師:除了我們身上有洞洞,你在我們生活中有沒有發(fā)現(xiàn)過洞洞?他有什么作用?
三、借助身體,探究變出洞洞的方法
1、用小手變洞洞
“小手小手變變變,變出一個洞洞來,毛毛蟲,毛毛蟲,鉆鉆鉆”
2、用肢體變洞洞
“小手小腿變變變,變出一個洞洞來,皮球,皮球,鉆鉆鉆”
3、與他人合作變洞洞
四、延伸活動
發(fā)現(xiàn)生活中更多的洞洞及它們的作用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學習利用輔助材料使物體飛起來,初步探知讓物體飛起來的條件。
2、通過探索操作活動,懂得輕的、薄的東西容易飛起來,重的、大的東西不容易飛起來。
3、在活動中相互結合,互助學習,產(chǎn)生對科學探究活動的興趣。
活動準備:
1、羽毛、紙、塑料袋、棉花、石頭、積木等玩具若干。
2、硬紙板,扇子等物品。
活動過程:
一、韻律活動:《蝴蝶找花》
教師帶領幼兒隨著音樂,輕盈地舞動雙臂表演蝴蝶飛舞,最后回到位置上。
師:小蝴蝶扇動翅膀飛呀飛,你還知道哪些會飛的東西?
二、操作活動:什么飛起來了。
1、出示羽毛、紙、棉花、樹葉、石頭、積木等。
師:桌子上有什么?
師:這些東西也想飛起來了,你能想辦法讓他們飛起來嗎?
2、幼兒初步探索。
師:小朋友4個人一組來做實驗,想辦法讓這些朋友們飛起來,看一看哪些東西在我們的幫助下容易飛起來,哪些東西不容易飛起來。
3、通過探討和交流活動,理解飛起來和飛不起來的原因。
師:剛才在玩的時候哪些東西在你的'幫助下容易飛起來了?
幼:羽毛、棉花、紙、塑料袋等
師:你們都用了什么辦法使它飛起來的?
師:剛才實驗當中,哪些東西在你的幫助下不容易飛起來?(幼兒回答)
師:為什么有的東西在我們的幫助下容易飛起來,而有的卻不容易飛起來呢?
幼:因為羽毛、棉花、紙很輕,所以能飛起來,石頭、積木很重,所以不容易飛起來。
教師
三、再次探索:看誰飛得高。
1、師:剛才我們都知道了,羽毛、棉花、紙、塑料袋在我們的幫助下容易飛起來,這幾位容易飛的朋友呀,都想讓自己飛得更高,時間堅持得更久,你們想幫助他們嗎?請4位小朋友一組,一起來想辦法讓它們飛的更高,實驗的時候,小朋友可以利用老師給你們的工具來操作。(介紹材料)
2、幼兒再次操作。
3、你用的什么方法讓他們飛的更高?請個別幼兒說一說。
四、活動延伸
師:這一些紙寶寶他們想來比賽:看誰飛得更高,你們能想出更好的辦法來讓他們飛得更高嗎?
請幼兒說一說。
師:那我們現(xiàn)在就到外面去試一試吧!(將幼兒帶出活動室)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 篇4
幼兒園中班科學優(yōu)質課教案――勺子里的哈哈鏡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勺子里的哈哈鏡
活動目標
1、萌發(fā)幼兒對鏡子的好奇心,體驗鏡子游戲的快樂。
2、激發(fā)幼兒對光反射的興趣,探索鏡子反光的現(xiàn)象。
3、感知并描述勺子上的反光現(xiàn)象,產(chǎn)生探究的欲望,體驗發(fā)現(xiàn)的樂趣。
活動準備
1、此活動必須在晴朗的天氣里進行。
2、小鏡子、不銹鋼勺子、反面帶有雙面膠的小動物圖片數(shù)份,最少人手一份。
活動過程
一、活動的導入部分。
師:小朋友最喜歡玩勺子了,幾天沒玩了,想不想玩?我們一起來玩一玩鏡子吧!
二、幼兒玩鏡子。(各種平面鏡,反面帶有雙面膠的`小動物圖片等材料,請幼兒自由選擇。教師在幼兒探究的過程中,有選擇的、由易到難的與幼兒交流,,最后集體分享探究結果,并進行驗證性探究。)
教師引導一:問在座位上玩鏡子的幼兒。
1、你是怎樣玩的鏡子?
2、發(fā)現(xiàn)了什么?
小結:鏡子可以找照出影子來,利用鏡子,你不轉頭就可以看見身體后面的小朋友。
教師引導二:有的小朋友在陽光下玩鏡子,我們一起問問她有什么發(fā)現(xiàn)吧!
1、陽光下,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2、墻上為什么會有光斑?(鏡子將陽光反射到墻上就產(chǎn)生了光斑。)
3、墻上的光斑會動嗎?
4、你是怎樣讓它動的?(光斑隨鏡子的晃動而晃動。)
小結:在陽光下,鏡子可以在墻上產(chǎn)生光斑,還能讓光斑移動到想讓它到的地方。
教師引導三:有的小朋友在玩“動物追逐戰(zhàn)”的游戲,我們一起看看他們是怎樣玩的!
1、你們玩的什么游戲?
2、怎樣讓你的大灰狼(小兔子)跑的快點兒?
3、請幼兒嘗試。
小結:“動物追逐戰(zhàn)”太好玩了,你的小動物跑的快嗎?心理有什么感覺?
三、幼兒玩“勺子里的哈哈鏡”。
(一)師:生活中還有哪些東西像鏡子一樣,能照出影像來?(幼兒回答)。
。ǘ┩妗吧鬃永锏墓R”的游戲,啟發(fā)幼兒結合自己的記錄與同伴交流自己的發(fā)現(xiàn)。 根據(jù)幼兒的表述,重點引導幼兒說說用勺子的凹面、凸面和勺柄照出的東西有什么不同,提問,幫助幼兒有條理的探究:
1、你在勺子的什么地方看到了自己?是什么樣子?(原來勺子里也有個哈哈鏡)。
2、勺子的凹面、凸面和勺柄照出的影像一樣嗎?有什么不同?
3、從勺子里的哈哈鏡看到的自己與鏡子里的一樣嗎?為什么?
簡單小結:勺子的凹面與凸面對光反射的不同,等幼兒進一步探究其中的奧妙。
(三)我是小小攝影師。
1、帶領幼兒到室外,借助勺子“攝影”。
2、請幼兒說說在勺子里的哈哈鏡看見了什么?它跟原來的物體相比,有什么變化?
3、引導幼兒思考:用不同的勺子“拍攝”的同種物體,結果是否一樣?為什么?
4、引導幼兒初步感受勺子大小、新舊與成像之間的關系,給幼兒留下繼續(xù)探究的空間。
四、幼兒在玩“哈哈鏡”中結束活動。
活動延伸:
把不銹鋼碗、勺子、鈴鐺皮、鏡子、杯子等“鏡子”投放科學區(qū),供幼兒繼續(xù)探究其中的秘密。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了解多種多樣的鳥,發(fā)展觀察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2、初步具有愛鳥的情感。
活動準備
1、課件-我們的鳥類朋友
2、布置活動室環(huán)境
活動過程
一、以參觀的形式引起幼兒興趣
1、這幾天,我們和小鳥交了朋友,老師和小朋友還收集了許多小鳥的圖書、圖片、標本、碟片,
現(xiàn)在請小朋友和你的好朋友一起去看一看、講一講,你認識的.小鳥叫什么?長得什么樣子的?
(幼兒自由結伴觀察講述)
2、請小朋友坐下來,把你看見的小鳥和旁邊的小朋友說一說
3、誰來告訴大家,你看見的是什么鳥?是什么樣子的。
二、了解鳥的異同點
1、小朋友認識的小鳥真多,這些小鳥長得都一樣嗎?不一樣在哪里呢?
我們再仔細去看看、找找,把你的發(fā)現(xiàn)告訴老師和小朋友。
(幼兒自由結伴觀察講述)
2、提問:你發(fā)現(xiàn)小鳥有哪些不一樣的地方,把你的發(fā)現(xiàn)告訴大家,好嗎?
(請個別幼兒回答)
3、小朋友看得真仔細,發(fā)現(xiàn)了小鳥有這么多不同的地方,那么你有沒有發(fā)現(xiàn)小鳥在什么地方是相同的呢?
。ㄏ嗷ソ涣骱,再個別回答)
三、了解小鳥的本領
1、小朋友看得真仔細,發(fā)現(xiàn)小鳥有這么多相同的地方,小鳥真可愛。那么小鳥有些什么本領呢?
請小朋友先想一想,和旁邊的小朋友說一說。(請個別幼兒回答)
2、一起學學做做動作
3、小鳥除了這些本領以外,還有很多的本領,現(xiàn)在就讓小鳥表演給我們看。
四、知道鳥是人類的朋友,要保護鳥類
小鳥有這么多的本領,那么你們喜歡小鳥嗎?為什么?你會怎么做呢?
五、結束
今天我們和很多的小鳥做了朋友,還有很多的小鳥也想和我們交朋友呢,
等會兒我們再一起來看看還有哪些我們不認識的小鳥。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幼兒在游戲活動中了解人體主要關節(jié)的名稱,感知關節(jié)與人體活動的關系。
2、初步懂得保護關節(jié)的重要性。
3、知道檢查身體的重要性。
4、初步了解健康的小常識。
5、初步了解預防疾病的方法。
活動重點難點:
活動重點:知道各關節(jié)所在的位置。
活動難點:了解人體主要關節(jié)的名稱及保護關節(jié)的重要性。
活動方法:
1、通過游戲法,引導幼兒在游戲中探索發(fā)現(xiàn)關節(jié),并認識各關節(jié),知道關節(jié)在人體中的作用及各關節(jié)所在的位置,鞏固關節(jié)的名稱。
2、通過實踐活動,讓幼兒在實踐活動中知道關節(jié)對人體活動和運動有很重要的作用,并結合圖片的演示,讓幼兒懂得保護關節(jié)的重要性。
活動準備:
1、沙包、毽子、皮球等運動器具,糖果,不同形狀的標記
2、人體關節(jié)課件,保護關節(jié)的圖片
活動過程:
一、游戲導入:手指操
1、師:請小朋友先和老師一起做個手指操,活動活動我們的手,好嗎?
。◣熡滓黄鹱鍪种覆伲
2、師提問:剛才我們做手指操的時候,身體的哪個部位在動呢?(引出指關節(jié))
3、出示指關節(jié)的圖片,教師介紹,讓幼兒認識關節(jié)
師:我們身體上骨骼與骨骼相連接的部位,我們叫它關節(jié)。關節(jié)在我們的身體里起著很大的作用,它能讓我們做各種彎曲和伸直的動作。我們每個人都離不開它。
二、游戲:動起來(引導幼兒在游戲中探索發(fā)現(xiàn)關節(jié))
1、教師向幼兒介紹游戲規(guī)則,提出要求:請小朋友在游戲的時候,找出自己身上的關節(jié),并在關節(jié)的位置上貼上喜歡的標記。
2、幼兒分組游戲,教師巡視指導,關注幼兒在尋找關節(jié)的情況。(準備不同的運動器械:沙包、毽子、皮球)
3、游戲結束,師幼互動,找出不同的關節(jié),教師加以小結,引導幼兒認識身體的各個關節(jié)(結合人體關節(jié)課件進行小結)
三、游戲:拍手歌(師幼一起做,鞏固各關節(jié)的名稱)
你拍一,我拍一,轉轉你的肩關節(jié),
你拍二,我拍二,彎彎你的肘關節(jié),
你拍三,我拍三,轉轉你的腕關節(jié),
你拍四,我拍四,扭扭你的髖關節(jié),
你拍五,我拍五,拍拍你的膝關節(jié),
你拍六,我拍六,轉轉你的踝關節(jié),
你拍七,我拍七,玩玩你的指關節(jié)。
四、感知關節(jié)與人體活動的關系,認識關節(jié)的重要性
1、實踐活動:不彎曲手指關節(jié),你能拿到老師手里的`東西嗎?(讓幼兒嘗試在老師的手里拿糖果,實在拿不到時就讓幼兒兩個人合作拿)
2、師提問:小朋友的指關節(jié)不彎曲就很難拿到糖果,想一想:“人為什么要有關節(jié)?沒有關節(jié)我們會怎么樣?”
3、教師與幼兒共同小結:我們如果沒有關節(jié)行動起來會很困難,有了關節(jié)活動起來很靈活方便,所以關節(jié)對人體活動和運動有很重要的作用,所以不要讓關節(jié)受傷。關節(jié)是我們身體不可缺少的部位,我們要把它保護好。
五、看圖片,使幼兒懂得保護關節(jié)的重要性
1、教師播放圖片,請幼兒判斷,哪些圖片是保護關節(jié)的行為?(幼兒從圖片中知道怎樣保護關節(jié))
2、關節(jié)能幫助我們做很多運動,我們要好好愛護,我們一起來保護我們的關節(jié),避免受到傷害好嗎?
六、延伸活動:
日;顒又幸龑в變河^察討論一些幼兒生活和游戲中推、拉、拽和不注意自我保護的現(xiàn)象,引起幼兒對這些現(xiàn)象和活動的重視,一起收集自我保護的資料,幫助幼兒提升自我保護方面的經(jīng)驗,增強自我保護的意識。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了解楊樹、花草等幾種熟悉的植物過冬的方式。
2、能關注周圍花草樹木的季節(jié)變化,并能用自己喜歡的方式進行表達。
3、培養(yǎng)幼兒對科學現(xiàn)象進行探索的興趣。
4、對科學活動感興趣,能積極動手探索,尋找答案,感受探索的.樂趣。
活動準備:
PPT課件。
活動過程:
幼兒園中班科學優(yōu)秀教案《冬天的植物》含PPT課件
3、互動交流。
(1)引導幼兒說一說PPT中不同的植物不同的過冬方式。
柳樹、楊樹等樹木通過落葉休眠過冬,來年春天再長出新葉子。
小草可以讓葉子干枯,讓根過冬,來年春天再發(fā)芽長大。
玉米、大豆等農(nóng)作物:根莖葉全部死掉,讓種子過冬。
。2)教師說出幼兒常見植物的名稱,請幼兒說說它們是怎樣過冬的。(備課時請教師自行查詢常見植物過冬方式。)
4、經(jīng)驗拓展:人們有哪些辦法幫助植物安全過冬?
活動延伸:
教師和幼兒一起給幼兒園里的小樹“穿棉衣”。
教學反思:
通過本節(jié)活動的學習,讓孩子們感受到周圍花草樹木的季節(jié)變化,了解了身邊幾種常見植物過冬的不同方式,從而激發(fā)了孩子們探究大自然的興趣。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 篇8
一、活動目標
1、認識靜電現(xiàn)象,知道摩擦起電的原理。
2、激發(fā)好奇心和科學探索的欲望。
二、活動準備
彩色紙屑若干;梳子每幼兒一把;塑料玩具每幼兒一件;氣球若干;塑料繩若干;輕快音樂一段;蝴蝶指偶;場地:彩色的草地。
三、活動過程
1、邀請小朋友做理發(fā)店游戲,發(fā)給每個娃娃一把塑料梳子。全體幼兒有感情的表演歌曲理發(fā)店,理發(fā)店正式開業(yè)了。
2、小洋娃娃要求理發(fā),請一名幼兒和老師一起給小洋娃娃理發(fā)。引導小朋友發(fā)現(xiàn):頭發(fā)飛(飄、立)起來了;教師給一個小朋友理發(fā),引導小朋友發(fā)現(xiàn):頭發(fā)飛起來了。幼兒游戲,給自己梳頭,給同伴理發(fā),看看能發(fā)現(xiàn)什么。教師適當指導、提示、鼓勵。
幼一:你們快來看,我?guī)途壘壥犷^,她的頭發(fā)變成這個樣子了。
幼二:我也是,我也是,怎么會跟著梳子,不好梳。
幼三:頭發(fā)吸在梳子上,這個梳子不好。我家里的不是這樣的。
角色游戲理發(fā)店一向是小朋友感興趣的,所以用這個游戲引出,幼兒在玩的過程中自己去發(fā)現(xiàn)問題,自己去解決問題,起到了有效的作用。
3、教師示范用塑料盒、塑料玩具摩擦后粘住彩色紙條。并獎勵每個小理發(fā)師一件塑料玩具,到草地上去玩。
4、草地上,幼兒用塑料玩具、梳子在衣服上搓一搓,然后靠近地上的彩色紙屑,鼓勵孩子大膽說出自己的發(fā)現(xiàn)。幼兒在活動室中五六個小朋友一起,使勁在衣服上、頭發(fā)上來回摩擦,去吸地上的彩色紙屑,并熱烈地討論著,張錦元好勝心強,一邊吸一邊對同伴說:我肯定吸的比你們多,不信你們看。結果一比,人家的還要多,他就拼命在身上擦,再去吸了比。許中奇邊吸邊自言自語地說:真奇怪,怎么會吸得住呢?又不是磁鐵。
5、蝴蝶飛到草地上(出示指偶),跟著輕快的音樂,與小朋友翩翩起舞。啟發(fā)孩子思考:為什么會出現(xiàn)剛才的現(xiàn)象?教師解釋這一現(xiàn)象:梳子在頭發(fā)上摩擦、玩具在衣服上摩擦產(chǎn)生了靜電,所以,頭發(fā)會立起來、紙屑會粘上來。啟發(fā)孩子思考,鼓勵孩子在日常生活中觀察、發(fā)現(xiàn)靜電現(xiàn)象。孩子們在操作的過程中發(fā)現(xiàn)了問題,產(chǎn)生了強烈的探索和求知欲望,特別是許中奇小朋友好象一下明白了為什么不是磁鐵但是也能吸物體這個道理。摩擦產(chǎn)生靜電在孩子們幼小的心靈中有了初步的概念。
6、氣球娃娃來看你。師:有客人來看小朋友了,是氣球娃娃,我們歡迎!將氣球在毛衣上摩擦一陣以后,靠近幼兒的臉頰,幼兒的頭發(fā)就會被吸引,氣球可能會粘在幼兒臉上,教師就說:氣球娃娃喜歡你,它親親你呢;將兩個氣球用線捆住,然后將氣球分別在毛衣上摩擦,再將兩個氣球提在手里,氣球會分開來,就象兩個氣球之間生氣了一樣,氣球還會貼到手上懸著。和孩子一起分析、總結:這也是靜電現(xiàn)象。
7、好玩的章魚(蒲公英、菊、裙子)。教師和孩子每人拿一打結的塑料繩,用手捏緊抹幾下(或在衣服上搓幾下),放開繩子,請幼兒觀察塑料繩四面散開的現(xiàn)象,象章魚一樣。讓孩子試試能不能粘到衣服或墻上。請幼兒帶著章魚到室外去玩,看看章魚能不能粘到別的.地方;顒釉谳p松愉快的氛圍中結束;顒臃此纪ㄟ^這次活動小朋友們認識了靜電現(xiàn)象,初步感知了摩擦起電的原理。但是孩子們在探索中發(fā)現(xiàn)了一個問題:只要將塑料玩具在衣服或頭發(fā)上磨擦或用手不停地與塑料物品磨擦,就能將紙屑吸起來,課間活動時,他們興致不減,拿起手中的玩具在身上摩擦,然后去吸紙,他們認為任何東西磨擦后都能將紙吸起來。對此,我沒有急于否定,而是在活動區(qū)中投放了一些鐵質小棒、不銹鋼蓋子、積木、玻璃杯等材料,讓孩子們通過實驗操作,自己去發(fā)現(xiàn)問題。
當孩子們發(fā)現(xiàn)不是所有東西磨擦后都有吸力時,我又及時向孩子們講解了有關靜電的知識,解開了孩子們心中的疑團。接著,我又投放了不同大小、質地的紙屑,如縐紙、蠟光紙、硬紙板、塑料紙等,并設置問題:你能通過磨擦將這些紙吸起來嗎?引導幼兒進一步感知靜電現(xiàn)象與物體質地的關系。由此可見,在科學教育活動中,我們提供各種觀察、操作、實驗的機會,引導幼兒注意身邊的科學現(xiàn)象,支持、鼓勵幼兒多觀察、多發(fā)現(xiàn)、多質疑,為幼兒獨立進行科學探究打下基礎。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相關文章: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11-09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買菜》04-05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蜜蜂》04-06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發(fā)芽了》01-24
(精品)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02-28
幼兒園科學教案中班實用大全01-08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馬鈴薯03-06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種子》06-23
關于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1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