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幼兒園中班語言教案范文集合9篇
在教學工作者實際的教學活動中,可能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恰當地選擇和運用教學方法,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教案要怎么寫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幼兒園中班語言教案9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幼兒園中班語言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理解故事內容,學說主要對話,學習字詞:亮堂堂、悶、熱鬧。
2、嘗試看圖說出故事中小姑娘和小動物們之間發(fā)生的故事,分角色進行簡單對話表演。
3、感受與好朋友共同分享的快樂。
4、愿意分角色表演簡單的故事情節(jié)。
5、參與閱讀與討論,體驗故事的奇特與幽默,初步了解故事中主人公的性格特征,進一步激發(fā)閱讀圖書的興趣。
、
活動準備
1、背景圖一幅,多媒體課件。
2、小姑娘、小羊、小鳥、小狗、小猴卡片、頭飾。
活動過程
一、談話討論,導入故事
小朋友家里住的是什么樣的房子呀?(平房、樓房)老師這也有一座小房子,是什么顏色的呢?(金色的房子,紅的墻,綠的窗)
師:今天老師就給小朋友帶來一個故事:《金色的房子》。
二、播放課件,引導幼兒分段欣賞故事
1、引導幼兒欣賞故事第一段。
。1)故事里都有誰夸小姑娘的'房子?(小羊、小鳥、小狗和小猴)
。2)它們是怎樣夸小姑娘房子的?(小姑娘,您好,您那金色的房子真漂亮,紅的墻,綠的窗,金色的屋頂亮堂堂!學習詞語:亮堂堂)。
(3)小姑娘聽了小動物們的夸獎心情怎么樣?(真高興,并和小動物們在草地上一起唱歌跳舞)
2、引導幼兒欣賞故事第二段。
。1)小動物想做什么?它們是怎么說的?(小姑娘,讓我進去玩玩吧。
。2)小姑娘為什么不愿意讓他們進房子里玩?
。▽π▲B說:不行,你撲棱撲棱地亂飛,會把我的房子弄臟的。
(對小狗說:不行,你汪汪汪地亂叫,會鬧得我睡不著覺的!)
。▽π『锖托⊙蛘f:那更不行,你們啪嗒啪嗒地亂跑,會把我家的地板踩壞的!)
。3)小姑娘不讓小動物進金色的房子玩,最后她開心嗎,為什么?
小結:原來一個人在家是那么的沒勁,和朋友在一起才會快樂。
3、引導幼兒欣賞故事第三段。
。1)小姑娘一個人在房子里的感覺怎么樣?(悶極了)為什么愿意小動物到她家玩?動物們在草地上玩得正熱鬧呢。學習詞語:熱鬧)
(2)大家一起玩?小姑娘的心情怎么樣?
三、整體欣賞故事,了解小姑娘態(tài)度轉變的原因
1、開始小姑娘不讓小動物們去房子里玩,那么她一個人在房子里快樂嗎?(不快樂)
2、最后小姑娘后來邀請小動物們到房子里玩,那么她們在房子里快樂嗎?(快樂極了)
小結:小姑娘和小動物們一起在金色的房子里玩得多開心呀,只有懂得和朋友們分享,才會獲得更多的快樂,我們小朋友在日常生活中,也要懂得與他人分享,在分享中收獲快樂。
四、分角色表演故事內容,學說主要對話
活動延伸:
角色區(qū)表演故事。
教學反思:
教學過程中,幼兒積極配合,認真嘗試,在自主練習里獲取了經驗,又在集體練習里感受到了快樂和喜悅,達到寓教于樂的目的,教學目標也得到了圓滿的完成。
幼兒園中班語言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 幫助幼兒理解詩歌內容,感受詩歌的畫面美和語言美。
2。 引導幼兒仿編詩歌,培養(yǎng)幼兒的想象力,創(chuàng)造力,和嘗試精神。
3。 能伴隨音樂做各種小動物的動作。
4。 讓幼兒知道幼兒園是大家庭,每個小朋友要關心愛護。
活動準備:
電腦課件一套;背景圖一幅;投影儀一臺;錄音機和詩歌朗誦的磁帶VCD一片;電腦三臺;幼兒操作用具2人一套
活動指導:
一、 在歡快的音樂聲中,小朋友模仿小動物的動作進場。
二、 教師提問:“小朋友們,你們剛才模仿了哪些小動物呀?天黑了,小動物們找不到家了,你們知道這些小動物的家在哪嗎?”出示 “家”的背景圖,嘗試討論“圖上有哪些景物?他們各是誰的家?”;同時,幼兒2人合作,把小動物送回家,并互相交流(要求說出xx地方是xx的家)
三、 請個別幼兒上來將小動物送回家(投影儀),并說出“藍藍的`天空是小鳥的家”。
四、 幼兒邊看課件邊完整的學這首兒歌“今天老師也編了一首兒歌,我們一起來聽一聽”。
1。 詩歌里講了哪些家?
2。 這些家分別是誰的家?(幼兒邊說,教師邊操作課件)
3。教師播放錄音,幼兒邊學習兒歌邊用動作進行表演
五、 嘗試仿編詩歌:師“藍藍的天空是白云的家,還可以是誰的家?”
幼兒自由發(fā)言,先互相交流,再告訴大家。
六、 分組活動:
1。 看電腦中的VCD圖片進行仿編
2。 提供小動物圖片看圖進行仿編
3。 能力強:畫圖仿編
4。 能力弱:復習所學的兒歌
七、在音樂聲中,大家一起到戶外仿編兒歌
幼兒園中班語言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理解詩句,感受中國古詩詞的美。
2、欣賞古詩詞,感受大自然的美。
3、能用簡單的語言描述對《小池》這首詩歌的理解。
活動準備
1、《小池》圖片、影片。
2、《小池》歌曲。
3、荷塘圖片。
活動過程
導入
展示荷塘的圖片。
老師:“小朋友們,你們看老師手里的圖片是什么?”
我們古代詩人寫了很多關于荷花的詩歌,今天老師就和小朋友們一起學習《小池》這首詩。
展開
1、出示課件,引導幼兒進行觀察、總結。
老師:“小朋友們,看看這張圖是什么地方?”(小池塘)
老師:“那小池塘里都有什么呢?哪位小朋友能舉手告訴老師?”(泉眼、樹、荷葉、蜻蜓)
老師:“通過這張圖,我們知道這是什么季節(jié)嗎?為什么?”(初夏,因為樹都長了綠色的葉子,池塘里長出了荷葉,還有沒有開放的荷花)
總結:“咱們的.宋代詩人楊萬里,看到這么美麗的景色,有感而發(fā),寫下了一首描寫這幅景色的詩,叫《小池》!
2、示范朗誦,解釋詩歌意思,介紹作者。
。1)老師朗誦詩歌
老師:“這首詩叫什么?一共有幾句?每句有幾個字?”
總結:這首詩的名字叫《小池》,一共4句,我們把4句的詩歌稱作絕句,一句話中有幾個字就叫幾言,所以這首詩就是七言絕句。
。2)講解詩的意思,引導幼兒學說詩歌
泉眼無聲惜細流:池塘里有一個小小的泉眼,泉眼很愛惜流水,所以從泉眼里流出的水很小很小,小到聽不到流水的聲音。
樹陰照水愛晴柔:在晴朗柔和的風光里,樹蔭遮住了水面,好像怕小池塘里的水被蒸發(fā)一樣。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池塘里的小荷葉才剛剛露出了尖尖角,一只可愛的小蜻蜓就已經落在上面了,好像它比我們更早領略了這一片美景。
老師:“大家和老師一起學說這首美麗的《小池》吧!
(3)介紹作者
老師:“這首詩的作者叫楊萬里,是我國宋代詩人,他很擅長寫風光,被譽為一代詩宗!
3、聽《小池》歌曲,學唱詩歌。
播放《小池》歌曲,帶領小朋友進行跟唱,進一步加深對詩歌的印象和喜愛。
小池李昕融 — 昕融唱詩詞(一)
4、請小朋友說一說自己對《小池》這首詩的理解和感受。
總結
今天我們一起學習了《小池》這首詩,小朋友們可以回家給爸爸媽媽講一講這首詩的意思,并和爸爸媽媽一起朗誦這首詩。
小池
【宋】楊萬里
泉眼無聲惜細流
樹陰照水愛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
早有蜻蜓立上頭
關于《小池》這首詩,我們同樣可以開展一堂美術活動,請小朋友們畫一畫,剪一剪,更多的玩法就請各位幼師自己創(chuàng)思啦!
幼兒園中班語言教案 篇4
設計思路: 春天是萬物復蘇的季節(jié),在大自然中,處處都表現(xiàn)出春天生機勃勃的景象,到處充滿著春天的秘密!洞禾斓碾娫挕肥且粋有趣的童話故事,用小動物打電話的形式向幼兒報告了春天來臨的信息。故事結構簡單、語言重復,符合中班幼兒的認知特點,既能激發(fā)幼兒觀察春天變化的興趣,又能通過活動讓幼兒學會打電話,發(fā)展語言表達能力。
本次活動以小動物發(fā)現(xiàn)春天來了,給伙伴打電話的情景貫穿始終。FLASH、PPT的多媒體閱讀能很好地吸引幼兒的注意力,讓幼兒更直觀地感受到春天的特征。教學活動中多采用畫面展示法、設計情境法、親身體驗法。
本活動共有四個環(huán)節(jié):
環(huán)節(jié)一以情境方式導入,激發(fā)幼兒傾聽故事的興趣。有趣的開頭,吸引幼兒的注意。
環(huán)節(jié)二借助多媒體,讓幼兒初步了解故事里的人物和事件。通過教師提問引導,讓幼兒知道有好消息要告訴好朋友。
環(huán)節(jié)三引導幼兒理解故事、學念動物的話。在學說對話的過程中可進一步感知春天的各種變化,也在討論中知道要互相關心好朋友的.愛好。
環(huán)節(jié)四帶領幼兒一同尋找春天,感受在教室中不能體驗的內容,真正接近大自然,欣賞春的美景。
活動目標:
1、理解故事內容,了解春天來了的一些特征學說動物對話。
2、體驗互相關心和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材料準備:
1、《春天的電話》flash、PPT。
2、小熊、小松鼠、小白免、小花蛇、小狐貍圖片各一個。
活動過程:
一、激發(fā)興趣 1、師:冬天的時候,小黑熊在干什么呢?(冬眠)
2、師:可是,“轟隆隆”的一聲把小黑熊給吵醒了,我們一起來看看小黑熊發(fā)現(xiàn)了什么。
二、欣賞故事、討論 1、教師播放flash,幼兒欣賞故事。
2、教師組織幼兒討論:
1)故事中有誰?(小熊、小松鼠、小白免、小花蛇、小狐貍)
2)他們?yōu)槭裁创螂娫?(告訴好朋友春天到了的消息)
3)你從哪些話里可以聽出春天來了?
3、師:春天來了,他們想把好消息告訴好朋友,希望好朋友一起出來玩。那么,我們再來聽聽,他們究竟是怎么說的。
三、理解故事、學念動物的話 1、教師播放PPT,幼兒找找小動物出場的先后順序。
2、幼兒在教師的引導下學說動物的話,并說說打電話時為什么這么說。
3、小結:原來,雪融化了、草綠了、冰融化了、蟲子出來了、花開了,這些都告訴了大家“春天來了”。
四、尋找春天 教師:剛才我們聽了故事《春天的電話》,故事中說了很多春天的變化,現(xiàn)在我們一起到大自然中去找找春天吧!
幼兒園中班語言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能說出生活中常見的手勢所表達的含義并根據手勢進行創(chuàng)造性地想象。
2、引導幼兒看手勢創(chuàng)編不同的故事, 提高口語表達能力。
3、聯(lián)系生活實際,引起幼兒學習各種手語的興趣。
活動準備:
表演臺、VCD、錄像等。
活動過程:
1、導入“會說話的手”
、僮龊唵蔚氖謩,知道表達的含義。
T:不光嘴能說話,手勢也能講話。
、谧錾钪谐R姷氖謩,知道其表達的含義。
2、手勢像什么
、俳處熥龊唵蔚氖謩荩層變郝(lián)想像什么。
T:有的手勢能讓你聯(lián)想到一些東西。
現(xiàn)在我做一個手勢,你們想一想它像什么,想得越多越好。
、谡垈別幼兒做手勢,讓其余幼兒猜猜是什么。
3、看手勢編故事
T:手勢不僅可以說話,還能講故事呢!
、倏词謩荼硌莨适。
②幼兒根據手勢自由編故事。
、壑v述故事。
4、聯(lián)系生活,學做手勢。
、俾(lián)系幼兒看過的手勢,提問:
T:還有哪些人只能用手勢來說話? 你還在哪里見過? 為什么要做手語?(激發(fā)幼兒關心聾啞人的`情感)
、诮處熥鍪终Z,幼兒學做手語動作。
T:我也來用手說一句話,猜猜它是什么意思?(幼兒學做)
5、結束部分:欣賞手語歌曲,幼兒邊看邊學做手語動作。
T:這兒還有一首用手語表演的歌呢,咱們一起來學一學、看一看吧!
觀摩意見和建議:
該活動內容既是生活中常見的,又是我們容易忽略的,教師選取了這一內容,讓幼兒在想象活動中根據手勢編故事,通過手看影子,調動了幼兒創(chuàng)造的積極性。 建議教師給予幼兒想象、講述的機會再多一些,結尾時給予幼兒的音樂節(jié)奏太快,最好教師自己編一段可以用手語表演的歌曲讓幼兒模仿,進一步提高幼兒的興趣。
幼兒園中班語言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能仔細觀察圖片,根據圖中各動物拿水果的姿態(tài),選用確切的動詞進行講述。
2、學習詞:背、捧、托、一串。
【活動準備】
1、背景圖一幅,水果店圖片一幅,小猴、小刺猬、小貓動物姿態(tài)圖各一張。
2、實物:二盒油畫棒、一只皮球、二個書包、一個水果籃、一桶牛奶、一個蘋果、一個娃娃。
【活動過程】
一、直接進入主題,根據圖意進行啟發(fā)提問。
1、師:山羊伯伯開了一家水果店,我們一起來看看,有哪些水果?
2、許多小動物來買水果,他們都買了些什么水果呢?又是怎樣拿回家的?請你們跟旁邊的小朋友討論一下,然后舉手告訴我。
3、我們先一起來看看小猴子他買了什么?用了什么動作拿回家的?
——這個動作有個好聽的詞叫‘捧’,小朋友一起來說說,我請你來學學‘棒’的動作,原來‘捧’就是用兩只手托著東西。我們一起來學學他。
4、師:再來看看小花貓買了什么水果?買了多少?用什么動作拿回家的?
——有個好聽的詞叫‘一串’我們來說說。這個動作就叫‘托’,小朋友也一起來說說。我請你來學學‘托’的動作,原來‘托’就是把東西放在一只手的撐上。我們大家一起來學學他。
5、師:來看看小刺猬買了什么水果?用什么動作拿回家的?
——我用小朋友熟悉的`詞來形容叫‘背’,我們一起來說說看。我們一起來學學背的動作。
二、請小朋友講述故事。
師:我們一起來講講這則故事吧!
三、給故事取名字。
師:我們來給這個好聽的故事取個名字吧!聽聽誰取的名字最好,使沒聽過故事的人一聽就能知道故事的內容。
四、情境游戲《開超市》。
師:老師也開了一家超市,這個超市有個奇怪的規(guī)定,來買東西時,要大聲的講完整句,要講出怎樣拿回家,不然就不賣。
師:想來買的小朋友請舉手。
。ㄈ纾簛碣I的小朋友沒講完整就叫其它小朋友一起說能不能買,并對這個小朋友說“沒關系,請先回去想好,然后再來買”。)
師:老師超市的東西快賣完了,現(xiàn)在請小朋友幫我一起去進貨好嗎!
幼兒園中班語言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能感受普通話四種不同的聲調,練習發(fā)準四聲。
2、認真傾聽同伴和老師的發(fā)音,培養(yǎng)良好的傾聽習慣。
活動準備
1、娃娃一個,雞,羊,狗,兔和茶杯、碗,勺,皮球等。
2、布置一個娃娃家。
活動過程
一、設置情景,帶幼兒到娃娃家做客。
教師:今天,娃娃過生日,她請我們去做客。
教師帶幼兒進入娃娃家。
二、介紹游戲的.玩法。
1、娃娃和幼兒互相介紹自己的名字。
2、娃娃請小朋友們喝茶,請你們坐下——喝茶請坐。
請幼兒學說,說對了即可坐下喝茶)
3、娃娃請小朋友們吃飯——豬油炒飯(方法同上)
4、娃娃請小朋友們吃菜——番茄炒蛋(方法同上)
5、吃完飯,娃娃請大家拍球——拍球比賽。
6、和娃娃再見——非常感謝。
三、幼兒自選小動物一個,玩“請客”的游戲。
1、引導幼兒說說自己請了哪個朋友,怎樣招待他的,請他喝什么?吃什么?玩什么?
最后怎么說的。
重點幫助幼兒發(fā)準四聲。
2、請2-3名幼兒在集體面前表演“娃娃請客”的游戲。
幼兒園中班語言教案 篇8
目標:
1、通過聽回答問題,培養(yǎng)幼兒的概括能力,發(fā)展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
2、通過談論爸爸的手,使幼兒了解爸爸做的事情很多,很辛苦,促使幼兒喜歡并敬愛自己的爸爸。
準備:《爸爸的手》、幼兒人手一份“爸爸調查表”
重點:談論爸爸的手
難點:聽,回答爸爸的手能干些什么事情。
過程:
一、聽,引起幼兒興趣
1、欣賞,要求幼兒認真聽完整個。
——爸爸的手是不是很大呀?
——那爸爸的手都能干什么呢?我們再來聽一遍,看看里爸爸的手都能干什么事呢。
2、聽第二遍回答問題。
——想想,里爸爸的手都能干什么事呢?
。ㄈ缬變簾o法回答可分段再聽遍)
二、幼兒談論自己爸爸的手
1、——里爸爸的手能干很多的事情,那我們小朋友想想看,我們的爸爸是不是也有一雙大手,也能干很多的事情呢?
2、——請我們小朋友說說自己的爸爸的手都能干哪些事情呢?
3、——我們的爸爸又要工作又要做那么多的'事情,是不是很辛苦。磕俏覀兤綍r是不是應該要好好的聽爸爸的話?除了要聽爸爸的話之外,我們還可以做些什么能讓爸爸高興的事情呢?
三、延伸:爸爸調查表
和爸爸媽媽一起完成爸爸調查表。比一比誰的爸爸本領最大。
幼兒園中班語言教案 篇9
【活動目標】
1.幫助幼兒理解詩歌內容,感受詩歌的畫面美和語言美。
2.引導幼兒信編詩歌,培養(yǎng)幼兒的想像力、創(chuàng)造力和嘗試精神。
3.讓幼兒知道幼兒園是個大家庭,每個小朋友要關心愛護幼兒園。
【活動準備】
1.畫有藍天、樹林、草地、河水、花兒、幼兒園大幅背景圖。
2.制作好的白云、小鳥、小羊、小魚、蝴蝶、小朋友貼絨學具。
3.根據內容制作的頭飾若干。
【活動指導】
一、初步感知理解作品階段
1.出示“家”的背景圖,嘗試討論:圖上有哪些景物?它們各是誰的家?
2.教師有感情地朗誦整首詩歌。
3.讓幼兒嘗試一下白云、小鳥、小羊、小魚、蝴蝶等回家的動作。
4.教師指圖朗誦,幼兒輕聲跟念。
5.傾聽配樂詩歌《家》,要求幼兒傾聽時想像詩歌的畫面,也可嘗試用身體動作表達自己的感受。
二、反復聆聽作品階段
幼兒在午睡前躺著聆聽配樂詩歌錄音,每次聽兩遍,4天左右,幼兒就能流暢背誦詩歌。
三、交流討論、表演、表現(xiàn)階段
1.集體朗誦交流討論:
詩歌里講了哪些家?(幼兒回答后,教師出示背景圖)
詩歌時說的這些家,分別是誰的家?(幼兒回答后,師生共同粘巾,把白云、小鳥、小羊、小魚、小蝴蝶、小朋友分別送回家)
提出嘗試問題,引導幼兒討論:你最喜歡認的家?
教師讓幼兒充分發(fā)表看法后發(fā)表自己的看法,同時讓幼兒知道,幼兒園是我們每個小朋友的家,每個小朋友要關心愛護幼兒園。
2.表演游戲
教師放錄音,幼兒戴著自己喜歡的頭飾自由表演,通過嘗試自身的動作表演,提高幼兒對詩歌的感受力。
例:當詩歌里說“藍藍的天空是白云的家”時,扮演白云的幼兒便可想像白云回家的動作,飄呀飄地回到藍藍的天空上去。(注:藍天也由幼兒扮演)
3.出示嘗試題,引導幼兒仿編詩歌
詩歌里說:“藍藍的天空是白云的家,密密的樹林是小鳥的家”,藍藍的天空除了是白云的家,還可以是誰的家?密密的樹林又可以是誰的家?(幼兒自由發(fā)言后,教師對幼兒的仿編詩句進行組合,并把詩歌念給小朋友欣賞)
例:
藍藍的天空是小鳥的家,
密密的樹林是蘑菇的家,
綠綠的草地是小兔的家,
清清的河水是水草的'家,
紅紅的花兒是密蜂的家,
快樂的幼兒園是小朋友的家。
幼兒嘗試著把仿編內容畫下來,再交流仿編的詩句。
幼兒編出:
藍藍的天空是太陽(飛機、月亮、星星、宇宙飛船、外星人、直升飛機……)的家。
密密的樹林是狐貍(孔雀、大象、大灰狼、長頸鹿、啄木鳥……)的家。
【幼兒園中班語言教案】相關文章:
幼兒園中班語言的教案12-07
[精選]幼兒園中班語言教案07-04
幼兒園中班語言教案【精選】07-04
(精選)幼兒園中班語言教案07-04
幼兒園中班語言教案[精選]07-05
幼兒園中班語言領域教案01-25
幼兒園中班語言游戲教案01-18
幼兒園中班語言比尾巴教案02-10
幼兒園中班語言故事教案0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