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幼兒園小班班級管理的小技巧
作為小班的班主任,在“小班管理”中應該改變傳統(tǒng)的教育方法,應該強調(diào)讓每一個孩子都受到充分全面的教育,尤其要關注孩子的情感領域,強調(diào)關心每一位孩子,使每個孩子的主動性都得到充分發(fā)揮,爭取消滅教育死角。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幼兒園小班班級管理的小技巧,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幼兒園小班班級管理的小技巧
一、視孩子不同的個性有針對的進行教育
我們面對的雖然是很小很小的孩子,可是他們依然是以社會的個體存在的,他們來自不同的家庭,入園前接受著不同的家庭教育,這就導致他們每個人的個性都存在很大的差異。因此,在平時的教育過程中,我非常注重孩子的個性差異,針對孩子的性格、興趣、愛好等特點來開展教育工作。
二、依據(jù)良好的師幼關系,開展班級管理工作
良好的師幼關系是做好班級管理工作的前提。我園早2000年開展的省級課題《在游戲中構(gòu)建良好的師幼關系》,就已經(jīng)讓我意識到良好的師幼關系是順利開展各種活動的前提。所以平時,我比較注重良好師幼關系的培養(yǎng)。適時的抱一抱、摸一摸、親一親、拉一拉,和孩子們說說悄悄話,和孩子一起玩游戲,通過和孩子一起游戲,一起交談,不時的眼神交流等,逐步的走進孩子的內(nèi)心世界,從而發(fā)現(xiàn)每個孩子不同的心理需求,發(fā)現(xiàn)他們成長的需要。因為我知道,只有真正的走進他們的心里我的教育才是成功的,為了這個我也在更加的努力。
三、把良好習慣的培養(yǎng)作為一項常規(guī)工作來開展
小班的孩子剛剛踏入幼兒園,對于陌生的集體生活很不適應,他們有的過慣了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生活,到了幼兒園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是首要的,通過學習與實踐,以及多年的工作經(jīng)驗,我深深的體會到有著良好習慣的班級是多么的優(yōu)秀與便于管理,良好習慣的養(yǎng)成,不能只抓一時,而是要作為一項班級管理的常規(guī)工作來做。
這是因為良好的習慣不僅能促進孩子良好的個性品質(zhì)的發(fā)展,保證課程教育的順利實施更能大大的降低常見事故的發(fā)生。這就需要老師的耐心教導和日復一日的對孩子進行養(yǎng)成教育的培養(yǎng)。
良好的習慣不僅僅限于孩子進餐習慣好,衛(wèi)生習慣好,還有很多其他方面的習慣培養(yǎng),比如良好的喝水習慣、良好的睡眠習慣、良好的語言習慣等這都要靠老師平時的仔細觀察與發(fā)現(xiàn)總結(jié)。例如:玩大型玩具時,也是先讓幼兒想一想,這么多的小朋友都要玩,哪些事情很危險,是不可以做的呢。雖然孩子們講述發(fā)言的時間占用了玩玩具的時間,但卻有效的使孩子們掌握了玩大型玩具的常規(guī)要求,而且,記得牢,很少有孩子會犯規(guī)。避免教師的過多指揮和干預,讓幼兒明白在什么地方干什么事,使各項活動互不干擾、有序地進行?倸w是教人容易樹人難!
四、通過各種形式,培養(yǎng)孩子主動參與的意識
讓孩子有機會參與班級的創(chuàng)設與管理,讓他親身體會到形成一個班級的不容易。在培養(yǎng)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時候,我們通過與孩子一起討論、表演等的形式,讓孩子明白為什么一定要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我們在班級里開展了各種比賽,像疊衣服,自己穿衣服,穿鞋子等,通過這樣的活動,培養(yǎng)孩子積極的自信的心態(tài),這樣孩子就會積極主動的接受老師的指導和培養(yǎng)。
五、加強家園聯(lián)系
任何孩子的成長都離不開三個方面的環(huán)境:家庭、學校、社會,三個方面不可以代替。幼兒園的班級管理是離不開家長的理解、支持和參與的。于是,我們在日常的管理過程中,嘗試利用家長資源進行班級管理。平時我比較注重和家長的語言交流,為了保證班級管理的順利進行,取得最佳的效果,在學期初召開了家長會,在家長會上向家長介紹我們將要開展的一些工作、家長將要配合的一些事情、提出家園合作的重要性等,讓家長了解到,只有家長切實地參與,才能促使幼兒身心和諧地發(fā)展,才能使我們的班級管理得更好。另一方面,家長在了解了我們的常規(guī)工作后,很樂意參與我們的教育活動,幫助孩子搜集相關的學習資源和區(qū)角材料,這樣既方便了我們的教學又節(jié)省了我們的財力人力。
班級管理的策略和技巧
班級管理的成功與否,直接影響著學生的品行、學業(yè)與前途,也直接影響著學校的地位、聲譽,要注意以下六種關系。
一、方與圓關系
所謂“方”即指班主任工作的準則、原則。所謂“圓”指班主任工作的策略、情感。如果班主任在工作過程中過于求“方”一味地按學校的規(guī)章制度行事,雖然公正無私、威嚴正統(tǒng),其結(jié)果可能造成學生對班主任敬而遠之。如班主任工作中過于求“圓”,一味地迎合學生的愿望,雖然能贏得學生的好感,皆大歡喜,但有損于學校原則的堅持和制度的執(zhí)行,不能真正落實學校的教育任務,不能真正把學生培養(yǎng)成合格的有用之才,所以班主任在工作中應靈活處理“方”與“圓”的關系,力爭做到“方”中求“圓”,“圓”中求“方”,有“方”有“圓”,“方”“圓”統(tǒng)一。毛主席曾教導我們說“政策和策略是黨的生命”。
法國作家拉封丹曾寫過一則寓言,講的是南風和北風比威力,看誰能把行人身上的大衣脫掉。北風首先來一個冷風,凜凜寒冷刺骨,結(jié)果行人為了抵御北風的侵襲,便把大衣裹得緊緊的。南風則徐徐吹動,頓時風和日麗,行人因之覺得春暖上身,始而解開紐扣,繼而脫掉大衣。南風獲得了勝利。這就是“南風效應”!澳巷L效應”給人們的啟示是:在處理人與人之間的關系時要特別講究方法,北風和南風都要使行人脫掉大衣,但由于方法不同,結(jié)果大相徑庭。一般來說,在“點”“面”結(jié)合的的教育工作中“面”上的工作宜側(cè)重與“方”的要求,“點”上的工作宜側(cè)重與“圓”的教導,對待那些性格執(zhí)拗、脾氣倔強的學生,或那些偶爾犯了錯誤的學生,單未造成嚴重影響的,在教育時,可以以“圓”的思想為主導,以“方”的原則為輔助,使學生在悔過自新的同時,既能體會到班主任母親一般的慈愛,又能體會到班主任父親一般的嚴格,只有這樣,班主任在實際工作中才能真正處理好自身與學校、學生之間的關系,既順利開展好班級工作,又能出色地落實好學校的教育任務。我們班主任工作如果能得到大多數(shù)同仁的認可,又能得到學生的支持和理解,豈不是兩全其美嗎?
二、實與虛關系
班主任工作是多方面的,它即要求班主任立足現(xiàn)實,努力搞好實際工作,又要求班主任著眼長遠,加強學習研究與探索,所以,班主任要做到既務實又務虛。
所謂“務實”就是指班主任必須從實際出發(fā),從當前做起,從具體事務做起,心懷學生,心系班級,讓學生感受到班主任的情與愛具體地說:學生病了,班主任應該關心學生情緒有了波動,班主任應該與其談心,學生參加比賽,班主任應該加油助威等等。因為這樣,班主任能夠樹立威信,形成強烈的感召力和凝聚力,從而使班級管理工作取得實效。
所謂“務虛”就是指班級工作需要理論的指導,需要班主任不斷地總結(jié)經(jīng)驗,汲取教訓,不斷地提高管理水平,所以班主任在“務實”的同時,還要從繁雜瑣碎的管理工作中解脫出來,樹立班級管理的整體觀、發(fā)展觀,以理論指導實踐,這就需要我們加強學習,積極參與教育管理理論的研究、探討與實踐,努力提高自身的文化修養(yǎng)與理論品位,以適應班級管理上層次的需要。
三、管與放關系
班級管理的對象是有主觀能動性的、自我意識正趨成熟的活生生的人。實際工作中,班主任要管的方面很多,小到學生的坐立行走,穿著打扮,大到學生的思想情感、前途命運。班主任要有耐心和責任心,并適時地去處理這些紛繁復雜的事情,但如果班主任在班級管理過程中事無巨細、事必躬親,管得過嚴、過細、過全,就容易造成學生的責任心弱、依賴性強、創(chuàng)造性差的后果,不但會妨礙學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能力的形成,也容易使班主任陷于雜務之中而不能解脫。
魏書生曾說“管是為了不管”,這提醒我們在班級管理中要講究一點“管”與“放”的藝術,“管”是手段,“不管”才是目的。但“不管”絕不意味班主任對班級發(fā)展聽之任之,相反,班主任的“不管”是以培養(yǎng)全體學生的“共管”為目的的,是追求班級管理的“大治”和學生能力全面提升為目的的,因此,要想做到“管”與“不管”的最佳配合,班主任必須花費大量的心血和智慧,一般來說,在管理過程中“管兩頭、帶中間”更符合教育實際,高一嚴管,高三尤其下半年適當放寬似乎是大勢所趨。
四、冷與熱關系
所謂“冷”就是冷處理,所謂“熱”就是“熱加工”。我們知道鐵匠在鑄造過程中,有時在鑄件燒得通紅之后,馬上錘打,有時則相反,在燒得通紅之時,不但不錘打,反而把鑄件放在冷水中“蘸”一下,冷卻降溫,然后再錘打。這是兩種截然不同的方法,卻各有其妙處,“熱加工”能使鑄件遇直則直,遇曲則曲,很容易得到所需的形狀,“冷處理”能夠提高鑄件的硬度和強度,增強鑄件的耐磨性能。
鐵匠的這種加工技巧與我們的班級管理不無相通之處。在一個班集體里,經(jīng)常發(fā)生這樣那樣的事情,班主任應該像鐵匠那樣靈活采取“熱加工”與“冷處理”的方法,對某些事情趁熱打鐵,及時解決,而對另一些事情,則應延緩時間,冷卻降溫,再不失時機地予以處理,也許這樣的效果會好一些。
五、嚴與寬關系
在教育過程中,班主任必須對學生從嚴要求!皣缼煶龈咄健币苍S就是千百年來教師從嚴要求的理論基礎。但這種嚴是有標準有尺度的。如果管得過嚴,要求過高,期望學生一步登天,雖然愿望好,但在事實上學生做不到,那么就可能事與愿違,導致學生個性不能張揚,自卑感加重,無所適從,以及產(chǎn)生逆反心理,這不利于班級工作的進一步開展。因此,在班級管理中要寬嚴適度,“嚴”要嚴得有理,“寬”要寬得有據(jù)。一般來說,從嚴治理至少應該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ㄒ唬┲笇枷肷嫌袊栏褚蟆
。ǘ⿲W生行為要有嚴明的紀律。
(三)對違紀要有嚴肅的態(tài)度。
(四)處理班級事物要有嚴謹?shù)牟襟E。
當然,“嚴”的同時還必須伴有“寬”的成分,尤其是對違紀學生,在對其表現(xiàn)嚴的一面的同時,還要給其留有悔過自新的空間與余地,讓學生認清錯誤后在舒暢的心境中改過自新。
六、堵與導關系
在實際工作中,由于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班主任需要在某些方面采取“堵”的方式,來制止學生的某些不良行為,如好多好多個不準(當然其中有很多是根據(jù)學校的要求)采取這些堵的方式,防患于未然,在一定程度上能迅速規(guī)范學生的言行,對防止學生越雷池或重蹈覆轍具有立桿見影的功效。但是僅僅靠“堵”是不夠的,我們知道鯀、禹治水的故事,洪水流向哪里,鯀就在哪里堵,結(jié)果堵了好多年也沒把洪水治好。后來,禹用“導”的辦法,開通河道,把洪水引入大海,不再危害人民,可見“堵”不是最好的治理方法。當然在某一時期,“堵”可能有比較明顯的成效,但這是治標不治本,“導”才是標本兼治的真正法寶。因此,我們治理班級應像大禹治水那樣以“導”為主,或者變“堵”為“導”,或者“導”“堵”結(jié)合,不要使自己的工作僅僅停留在“盯、嚇、壓、罰”上,要開啟自己的聰明才智,在“導、教、引、獎”上做文章,從而讓學生不但知道什么不能做,還要知道為什么不能做。
總之,班主任工作如孫子兵法所言:陰陽變里,機在其中。在充滿玄機與奧妙的班主任工作中,只有審時度勢、因勢利導、順勢而為、巧施策略、妙施技巧,定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幼兒園小班班級管理的小技巧
1. 建立溫馨的班級氛圍
首先,營造一個如家般溫暖和諧的班級環(huán)境是關鍵。教師可以通過布置溫馨可愛的教室,擺放孩子們喜愛的玩具和圖書,以及設置一些互動性強的區(qū)域角,如角色扮演區(qū)、積木區(qū)等,讓孩子們感受到歸屬感。同時,教師需用溫柔的話語、親切的笑容和耐心的態(tài)度與孩子們交流,讓他們感受到被關愛和尊重。
2. 制定明確且簡單的規(guī)則
對于剛進入集體生活的小班幼兒來說,明確的規(guī)則是引導他們行為的重要工具。規(guī)則應當簡單易懂,如“小手放膝蓋,小腳并并攏”、“玩完玩具要歸位”等,并通過兒歌、故事等形式反復強調(diào),幫助孩子們記憶并內(nèi)化這些規(guī)則。同時,教師應以身作則,成為孩子們模仿的榜樣。
3. 實施正面激勵與引導
正面激勵是激發(fā)幼兒積極性、培養(yǎng)良好行為習慣的有效手段。教師應及時發(fā)現(xiàn)并表揚孩子們的進步和閃光點,如“你真棒,把玩具收拾得這么整齊!”通過小貼紙、小紅花等小獎勵,讓孩子們感受到努力后的喜悅和成就感。同時,對于不當行為,教師應采用溫和的方式引導,避免直接批評,幫助孩子們理解并改正。
4. 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
小班幼兒好奇心強,喜歡參與各種活動。教師可以根據(jù)孩子們的年齡特點和興趣愛好,設計一系列寓教于樂的活動,如手指游戲、音樂律動、故事講述、戶外游戲等,既能鍛煉孩子們的身體協(xié)調(diào)能力,又能激發(fā)他們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同時增強班級凝聚力。
5. 建立家園共育機制
班級管理離不開家長的支持與配合。教師應積極與家長溝通,定期分享孩子在園的表現(xiàn)和成長點滴,聽取家長的意見和建議,共同制定教育計劃。通過家長會、家園聯(lián)系冊、微信群等方式,建立起家園之間的緊密聯(lián)系,形成教育合力,共同促進孩子們的全面發(fā)展。
總之,幼兒園小班班級管理需要教師在愛心、耐心與智慧的基礎上,不斷探索與實踐。通過上述小技巧的運用,我們能夠為孩子們創(chuàng)造一個既安全又充滿樂趣的成長空間,讓他們在快樂中學會生活、學會學習、學會與人相處。
【幼兒園小班班級管理的小技巧】相關文章:
幼兒園班級管理技巧09-19
幼兒園班級管理的有效技巧11-02
幼兒園班級管理的技巧分享12-27
小學班級管理技巧06-25
幼兒園大班班級管理技巧11-02
團隊管理的小技巧04-11
把握班級管理尺度的技巧02-03
管理班級的方法和技巧02-13
小班級管理心得03-01
小學班級管理的方法和技巧0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