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拳擊的拳法技術及練習方法
對于拳擊手來說,拳頭無疑是最重要的武器,所以拳法的練習很重要。那么,拳擊拳法技術及練習技巧有哪些呢?下面小編為大家收集整理了拳擊的拳法技術及練習技巧,希望能為大家提供幫助
拳擊的拳法技術及練習方法 1
鉤拳
(1)上鉤拳
上鉤拳既可發(fā)短拳也可發(fā)長拳。發(fā)長拳時手臂幾乎伸直,上、前臂夾角大于90°,發(fā)短拳時上、前臂夾角小干90°。
當對手兩手高舉成防頭部的姿勢時,或當對手擊打頭部而落空時,可發(fā)上鉤拳擊對手的上體(胃、腹或助部)。
(2)左平鉤拳
由實戰(zhàn)姿勢開始,先將左肘提起與肩平,肘部約成80°角,利用身體腰、肩部突然轉動的力量,上體向右方向轉,但不超過80°,臂部肌肉由放松到突然緊張,之后再迅速放松,打擊對方的右側,這時重心移到右腳上,擊打后立即收回還原成實戰(zhàn)姿勢。
出擊時,拳不應有向后拉的準備動作,左拳擊出同時有拳微上舉,保護下頦。
(3)右平鉤拳
由實戰(zhàn)姿勢開始,先將右肘提起與肩平,肘部約成80°角,利用身體腰、肩部突然轉動的力量,上體向左方向轉,但不超過80°,臂部肌肉由放松到突然緊張,之后再迅速放松,打擊對方的左側,這時重心移到左腳上,擊打后立即收回還原成實戰(zhàn)姿勢。
出擊時,拳不應有向后拉的準備動作。右拳擊出同時有拳微上舉,保護下頦。
刺拳
刺拳屬手直拳類型,是一種試探性拳法,以左刺拳為多。拳走的路線比直拳短,拳的力量較輕,能起試探對手的作用,并配合其它拳法以連續(xù)進攻。
刺拳出拳比直拳快而突然,腰部與胯部轉動比直拳小,蹬地力量不大,因此重心前移較小,出拳后,臂并沒有完全伸直。
直拳
右直拳是拳擊運動中最常采用的重拳之一。
基本姿勢以右腳掌蹬地開始發(fā)力,右腿發(fā)出的力量使右側髖關節(jié)前送,帶動腰部迅速向前轉動,同時右肩前送。右拳以直線向前發(fā)出,攻擊對方頭部。
髖和腰部的扭動以及右肩的前送,能夠增加右直拳的力量和攻擊距離。右直拳適合于遠距離的攻擊,但右直拳一般使用時機少,在有充分把握時才能使用。
擺拳
(1)左擺拳
由基本姿勢開始,拳由自己的左肩前開始,從左側向前成弧形路線移動擊打目標,上臂與前臂約成12O~150度角,臂與肩平,并利用腿、腰、脖發(fā)力,重心移至左腳,在出拳過程中拳及前臂略向內旋,肘部微向上翻與肩同高。
在擊中目標的一瞬間,肩、臂肌肉與腕關節(jié)突然緊張,并隨即放松,恢復成實戰(zhàn)預備姿勢。擊打對方腹部正、側部位時,上體可略向右傾斜或向右側跨步,借助身體的移動加大擊打力量。
擊打時不可有預拉動作,左擺拳出擊時,右拳微向上舉,保護下體。左拳出擊后立即收回,還原成預備姿勢。
(2)右擺拳
與左擺拳大致相同,唯腰、腿和胯的發(fā)力動作較左擺拳更為明顯。右擺拳動作大,速度也較慢,但拳較重。
當對手大意或其進攻時疏于防守出現空隙時,可用右擺拳給予出其不意的擊打和還擊,但一般使用機會較少。
【拳法練習步驟】
徒手練習
先原地徒手練習,體會發(fā)力、轉體、轉胯帶動手臂前擺等動作要點。出拳時,要注意手腕內族動作,用拳峰部位接觸擊打部位。
手靶練習
運用打手靶的練習,可在原地與移動中進行,改進與提高動作質量,提高擊打準確性。
沙包練習
利用打沙包進行練習,一方面改進動作,一方面鍛煉擊打力量。
拳擊的拳法技術及練習方法 2
空擊是拳擊的一種訓練方式,意思就是一個人對著空氣進行出拳練習,這種方法沒什么技巧,主要是在運動之前起熱身作用。
打梨球也是一種拳擊方法,梨球的彈性是比較大的,可以用拳擊或者是用腳踢,可以練習鞭腿加直拳等組合打法。
拳擊速度球是一種訓練方法,速度球在被擊打之后會返回原點重復被擊打,這個方法能夠鍛煉我們的出拳速度,技巧就是要快。
還有一個訓練方法就是打沙袋了,這也是在進入實戰(zhàn)之前。
必不可少的一種訓練方法,技巧就是要做好標準的動作。
拳擊的拳法技術及練習方法 3
【基礎練拳擊需要掌握的技能技巧】
1、拳架和招式:左架、右架或變換架,直拳、刺拳、擺拳、勾拳、組合拳;
2、出拳的速度、力度和頻率,需要不斷地練習,擊打的點位,出拳的線路要找好;
3、體能和耐力,頭腦和肢體靈敏度和靈活性,步伐要敏捷,腳下要有根;
4、頭和身體的抗擊打能力,這是需要在訓練中不斷加強的,切勿操之過急;
5、拳頭的硬度,在訓練中一點點的磨礪,也可以通過專業(yè)訓練進行加強;
6、頑強拼搏的毅力,勇猛頑強的意志品質;
7、拳臺上兇悍的殺氣和霸氣,還有頑強的斗志,都需要慢慢培養(yǎng);
8、對空間感和距離感的把握和控制,在拳臺上要有空間感,出拳要把握距離感;
9、對對手的判斷能力,在擊打過程中對對手能力、體能和弱點、防衛(wèi)空擋的判斷;
10、防衛(wèi)和自我保護能力等等。
在所有的運動項目中,拳擊是最為消耗體力的運動之一。它需要經過力量與速度相結合的高難度綜合訓練。職業(yè)拳擊手在提升其排名的過程中需要通過不斷地完善他們的技能來戰(zhàn)勝其強勁的對手。
如果你想學習如何打拳擊,應遵循一個嚴格的,全面的培訓方案。初學者在進入拳擊賽場之前應該通過3到6個月的訓練。這樣是為了讓沒有經驗的拳擊手在承受打擊之前達到身體最佳狀態(tài)并掌握一些基本技能。大多數拳擊運動員的體能訓練項目可以分為3類:心肺功能訓練、核心力量訓練以及負重訓練。
方法/步驟
1、心肺功能訓練:疲憊不堪的拳擊手往往會扔掉拳擊手套同時使其頭部暴露出來。同時,他們也不能在之后的回合中產生能量來予以有效反擊。這就是為什么頂尖職業(yè)拳擊手每天都要進行長跑訓練。拳擊手不僅要有持久的耐力,而且要能夠在拳擊比賽的關鍵時刻擁有超強爆發(fā)力。為了滿足這些身體素質要求,拳擊手通常會不斷地變換其長跑訓練形式。例如,拳擊手需要變換忍耐力訓練的速度,包括短暫、全力沖刺的訓練。這是為了模擬比賽時候實際身體狀況的需要。
2、核心力量訓練:拳擊手通常能夠聚集其身體核心部分的力量。通過拉動身體各肌肉群的練習,一名職業(yè)的拳擊手能夠積聚一種核心力量,這種力量使身體所有部位緊密結合。一些最有效的訓練包括引體向上訓練,仰臥起坐訓練,下蹲訓練和臂力訓練。每次可以做三組訓練,且每種訓練形式之間可以有一分鐘的間隔。引體向上則要做到不能再繼續(xù)做下去為止。然后再重復做20次其他練習。
3、負重訓練:負重訓練有助于拳擊手形成攻擊的力度與強度。胸部、肩膀和手臂都是特別重要的訓練部位。胸部訓練包括平躺臥推和啞鈴練習。肩部肌肉訓練可以通過啞鈴練習和曲臂側舉進行有針對性的練習。肱二頭肌和肱三頭肌的回扣有助于上部臂力的訓練,從而增加拳擊力度。拳擊運動員負重訓練的關鍵在于培養(yǎng)爆發(fā)力。這意味著要以你所能承受的最大限度重量為基礎,每個項目進行6到8次訓練。做3組這樣的訓練,并同時變換練習的方式,這樣便不至于使肌肉僵硬。核心力量訓練與負重訓練應交錯進行。
【拳擊的拳法技術及練習方法】相關文章:
拳擊的拳法基本動作訓練方法09-16
拳擊的基本拳法教學09-16
練習拳擊的好處08-12
女性練習拳擊的好處09-13
女子練習拳擊的好處08-27
跆拳道的拳法技術06-06
龍舟動作技術練習方法07-21
拳擊跳繩訓練方法08-17
拳擊常用的訓練方法11-11
拳擊步伐訓練方法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