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在神經外科的進修心得體會
我們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啟發(fā)后,不妨將其寫成一篇心得體會,讓自己銘記于心,這樣我們可以養(yǎng)成良好的總結方法。是不是無從下筆、沒有頭緒?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在神經外科的進修心得體會,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懷著崇敬的心情,本人于20xx年8月至12月有幸進入該中心進修學習,主要體會有以下幾方面:
一、科室管理方面:
1、神經外科實行統一交班制度,有利于全科各專業(yè)組之間統一管理,上下一盤棋;有利于不同亞專業(yè)之間相互了解、學習,互相支持進步。
2、實行嚴格的工作考勤制度。為了每日手術盡早開臺,全科統一在早上7:30am交班,專人負責考勤。出勤率作為評優(yōu)、出國以及晉升的關鍵考核指標。
3、神經外科定期工作總結。每周五早會上進行一周全科工作總結,上至主任、教授,下至主治醫(yī)師,每個人工作情況全部公示。住院部工作、門診工作、病歷與質控工作、實驗室工作、分院工作均一一總結展示,發(fā)現問題,并制定下一步工作計劃。
二、臨床業(yè)務方面
1、重視術前手術方案的制定與審核,全科實行統一的病例討論制度,每個專業(yè)組將每日手術的病例事先做好手術預案,用ppt方式在早會上匯報,全科專家共同把關,仔細斟酌,提出建議,為每一例手術病人制定最佳的手術治療方案。
2、重視疑難危重病例的討論。每周二下午定時召開手術病例回顧以及疑難危重病例分析。各專業(yè)組將一周來的手術進行回顧,播放手術錄像。對出現的問題進行反思。對危重病例和醫(yī)療差錯問題進行討論,查漏補缺,集中智慧,制定解決方案。
3、神經外科和神經內科緊密聯系,在缺血性腦卒中防治方面優(yōu)勢互補,提高了診治水平,擴大了社會影響,造福了廣大患者。兩個大科均派出專家在每周二上午,定時開展內外科疑難病例討論,共同制定診治方案。
4、醫(yī)院統一協調,多學科積極協作,在急性急診救治方面,構建“綠色生命通道”。以急診科、影像科、神經內科、神經外科、介入導管室、及手術室為依托,分工協作,在最短時間對急性腦梗塞、腦出血患者進行積極診斷和救治,獲得了良好療效,是全國同行學習的榜樣。
三、學術及交流方面
1、神經外科醫(yī)生護士重視英語學習和應用,重視與國際同行的學術交流,提高了科室的國際知名度。每日早上匯報手術預案,醫(yī)生必須使用英語匯報,匯報的ppt資料必須使英語書寫制作;周五護士交班必須使用英語交班。從科室主任、資深專家,到青年學者,都能較流利的用英語與國外專家交流。
2、重視學術交流,定期開展學術沙龍。邀請國際國內同行專家,開展學術交流。主要專家包括來自美國、加拿大、法國、德國、日本、韓國、土耳其、巴西等國。同時也定期開展國際神經介入短期研修班,吸引了來自朝鮮、越南、印度、俄羅斯、馬來西亞等國家的同行進修學習。
3、重視進修醫(yī)生和研究生的培訓和臨床帶教工作。
(1)有良好的培訓機制,針對研究生和進修生,每周一至周四定時開展學術講座,系統講授神經病學基礎理論和臨床新進展知識;
(2)臨床基礎工作大部分由進修醫(yī)生和研究生完成,進修醫(yī)生有較多機會參與手術工作。每周開展病例回顧會,由進修醫(yī)生準備資料并做匯報,提出問題,專家逐一點評指導。
(3)重視進修醫(yī)生的動手實踐能力培養(yǎng),神經外科每年均開展顯微外科培訓班、顱底外科培訓班,有專門的實驗室及培訓器械,設立專門的培訓實踐課程,由專職培訓教師帶教,保障學員學有所獲。
本人此次進修的重點是缺血性的血管內介入治療和手術治療。由于缺血性是目前危及中老年生命安全的常見疾病和多發(fā)病,其致殘率和死亡率極高,越來越受到重視。衛(wèi)生部于10月已經在全國200多家大型醫(yī)院啟動了腦卒中防治工程,要求臨床醫(yī)師樹立正確的防治理念,主要有:重視高危人群腦卒中的臨床篩查工作,定期檢查和評估,做好腦卒中的一級預防及二級預防,重視血管內介入治療和手術治療的意義。神經內科醫(yī)生和外科醫(yī)生緊密協作,心血管內科醫(yī)生積極參與,在影像科室的積極協作下,為缺血性腦血管患者構筑一個完整的預防和救治平臺,不斷提高療效,造;颊,是目前得到普遍認可的的防治模式。
【在神經外科的進修心得體會】相關文章:
進修心得體會03-26
神經外科護士心得體會07-18
護士進修的心得體會08-08
(經典)兒科進修心得體會11-27
護士進修心得體會05-31
醫(yī)院進修心得體會02-04
學習進修心得體會07-02
護理進修心得體會04-10
藥學進修心得體會10-26
醫(yī)生進修心得體會0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