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電影《走路上學》觀后感
當看完一部影視作品后,從中我們收獲新的思想,觀后感的表達方式靈活多樣,基本屬于議論范疇,但寫法不同于一般議論文,因為它必須是在觀看后的基礎上發(fā)感想。你想知道觀后感怎么寫嗎?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電影《走路上學》觀后感,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電影《走路上學》觀后感1
20xx年12月18日,我們在音樂廳觀看了《走路上學》。這部電影讓許多人熱淚盈眶,可感動人了。
這部電影主要講了姐姐娜香和弟弟瓦娃溜索上學的感人故事。娜香和瓦娃住在云南省的怒江邊,而學校在江對岸,沒有橋,娜香每天只能冒著生命危險,溜索上學。從城里來的聶老師知道學生們生活艱苦,只能穿拖鞋,就給每個同學一雙鞋,其中也給了瓦娃一雙。
當時我真為他們高興,他們也能穿著新的鞋子上學了。但正高興時,悲劇發(fā)生了。娜香回家時,瓦娃的鞋從書包里掉出來一半,娜香立刻翻身去抓,可是綁她的繩子松了,娜香就掉入了波濤洶涌的江水里……我大吃一驚,心立刻沉了下去,娜香就這樣的離開了。自從娜香去世以后,瓦娃就一聲不響。六個月后,政府在怒江上修了一座橋,瓦娃終于可以上學了!
看著電影,我的'心久久難以平靜,他們沒有汽車,沒有空調(diào),甚至連路都沒有,只靠一根繩索冒著生命危險堅持上學。我從來沒有想到過還有這樣艱苦的地方,還有用這種方式上學的伙伴。同在一片藍天下,我們每天都是爸爸、媽媽接送上學,而他們……哎——邊遠山區(qū)的伙伴們上學是多么艱難啊!
在城市的我們是多么幸福。∥覀儠r時刻刻都應該為我們非常感到高興。
電影《走路上學》觀后感2
周末,我和媽媽一起看了一部教育電影,它的名字叫《走路上學》。里面說的是主人公瓦娃和他姐姐娜美,在山清水秀、鳥語花香的貧困山區(qū)生活。
娜美每天上、下學,都要從湍急的河水上面滑索回家,那是非常危險的。之后,來了一位深圳的自愿者,她是老師,教山區(qū)的孩子們讀書。同學們在冬天里沒有鞋子穿,只有穿拖鞋。老師發(fā)現(xiàn)后,將朋友們捐助的第一批貨物——鞋子、襪子和書包發(fā)給大家,每人一件物品?吹酵咄弈敲戳w慕,娜美非常想給瓦娃買一雙鞋子,但要16。5元,于是老師送給瓦娃,娜美很開心,滑索回家了。中途鞋子掉出了一半,娜美想去抓住鞋子,可是滑索松了,娜美掉進河里淹死了……政府為了能讓孩子們走路上學,就修了一座橋,實現(xiàn)了瓦娃和大家盼望已久的.夢想——走路上學。
我覺得:他們很可憐每天都要冒著生命危險的去上學他們的學校很小沒有足球場沒有電腦。 而且他們家里也很平困沒有電腦沒有想我們有美麗的教室又有美麗老師,而我每天5分鐘就到學校了。
當瓦娃看到姐姐的同學都穿上老師給的新鞋,而他的姐姐還穿這一雙拖鞋的時候,瓦娃給姐姐穿上老師給的新鞋。
瓦娃是多么又愛心,他是那么關心他姐姐,我們的生活是多么幸福。
【電影《走路上學》觀后感】相關文章:
走路上學觀后感02-06
《走路上學》觀后感04-02
《走路上學》觀后感11-02
走路上學觀后感11-06
走路上學觀后感(精選31篇)10-19
《走路上學》觀后感11篇01-25
《走路上學》觀后感15篇01-01
《走路上學》觀后感(精選15篇)12-02
走路上學觀后感14篇12-03
走路上學觀后感(15篇)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