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學閱讀心得體會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國學閱讀心得體會3篇【熱】
我們得到了一些心得體會以后,通常就可以寫一篇心得體會將其記下來,這樣就可以總結出具體的經驗和想法。但是心得體會有什么要求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國學閱讀心得體會,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國學閱讀心得體會1
中華經典傳承幾千年,是中華民族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精華,是世界文化藝術寶庫中的一顆璀璨的明珠,是人類文明最珍貴的精神財富,是我們中華民族屹立于世界的魂與根。寒假期間,我觀看了山東省青少年經典誦讀電視大賽《國學小名士》節(jié)目,讓我真正領略了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源遠流長;我的心靈也受到了莫大的震撼與洗禮。
山東省青少年經典誦讀電視大賽,如同讓我們品嘗了一道古代經典文化大餐,演繹出了國學經典的獨特魅力,有代代傳誦的唐詩宋詞,有瑯瑯上口的傳統(tǒng)蒙學讀物《三字經》、《弟子規(guī)》、《增廣賢文》,有千年流韻的名篇雅言……。通過觀看比賽,給我印象最深的就是一等獎獲得者張曉萍同學的《孝滿天下,讓愛回家》的朗誦,它讓我們認識了以孝德感人的黃香、朱壽昌、朱德等,號召我們從小做起,從現在做起,做一個尊敬長輩,孝敬父母的人,不要給自己留下“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孝而親不待”的遺憾;而那些身著古裝的國學小名士,他們扮演的小李白、小杜甫、小白居易、小李清照、小蔡文姬、小蘇軾更是讓我忍俊不禁,發(fā)自內心的喜歡;那一個個膾炙人口的詩句,聲聲入耳,滌蕩著我的心靈;那出自圣賢孔子之口的“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伞钡恼Z句,讓我懂得了應該以能者為師,學會從生活中尋找良師益友,虛心向別人請教。要海納百川,虛懷假設谷,方能擁有高山般的情懷大海般淵博的知識。
人生猶如一條漫漫長路,有許多岔道,當我們迷茫不知如何選擇的時候,需要一個智者的`指引,那個人就是經典詩文;我們少年兒童猶如一顆顆茁壯成長的幼苗,那么經典詩文就是我們所需要的陽光、雨露……
“誦讀經典,與圣賢對話;傳承美德,讓心靈成長。”讓我們開啟心靈的大門,去吟誦去領悟,為傳承祖國的文化傳統(tǒng)美德而共同努力吧!
對于經典,我起初并不了解,后來在信息孫老師的指導下,我才對經典有了一些認識。我現在正在讀《論語》!墩撜Z》是我踏入經典世界的第一步,說實話,我對經典并沒有多大的興趣,并不覺得讀經典有多么的好。
不過,孫老師每逢信息課就向我們推薦。我想:孫老師這么積極,也許經典真的對我們幫助。接著,在孫老師的要求下,我們班很多人都買了《論語》。在經典的世界探索起來。我記得以前孫老師對我們說:“我女兒也讀經典,如果我要害了你們,那我也已經把我的孩子給害了。”我知道孫老師的女兒俞典典讀經典讀得很棒,要是我也能這么厲害就好了!我要努力了!俗話說: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
反正也沒什么害處,多讀點書也好啊!我覺得經典中蘊含著中國文化的精華,F在很多外國人都在讀中國的經典,我們這些實在的怎么能不如外國人呢?所以說,我們就要更了解經典,做些有意義的事情。我要讓自己更深地體會經典。
國學閱讀心得體會2
其實,文明禮儀是從日生活中的小事表現出來的。尊重老師的勞動,不和老師頂嘴,下課時主動向老師問好;多和父母談心,分擔父母的勞累;對過路人的友好引路,幫他們找到方向;坐公交車時主動給老人讓座;不亂扔垃圾……
中國已經從睡夢中覺醒,我們不要再每天沉迷于電腦游戲與偶像劇的虛幻世界里,多去培養(yǎng)讀書的興趣,多去參與社會公益活動,多去關注國家,關注社會,當做到"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才會有一種真正的自豪感。毛爺爺曾說過:"世界是你們的,也是我們的,但是歸根結底是你們的。"是的,少年強則國強,我們是初生的朝陽,要以更加風采的姿態(tài)屹立在世界東方,沿著夢的方向,觸摸幸福,實現中國夢。弦歌不輟讀書聲,風華正茂中國夢。——尾記為一步弘揚民族傳統(tǒng),傳承國學經典引領我校學生,通過誦讀國學經典詩詞,感受祖國傳統(tǒng)文化的博大精深培養(yǎng)學生熱愛祖國,孝敬父母,尊敬師長,勤奮學習,自強不息的優(yōu)良品質,學校定于這個星期五舉行國學經典誦讀比賽。
這天清晨,同學們早早來到教室,個個精神抖擻,背起了弟子規(guī),老師還讓我們演練幾遍,并叮囑我們比賽時不要緊張。叮鈴鈴,上課鈴響了,這也意味著誦讀比賽開始了。我們排好隊,慢慢走出去。
來到階梯教室門口,我們緊張的'等著時間一分一秒的過去。終于,我聽到報號老師叫:“現在是五年級一號班級出場!蔽覀儜阎话驳男那檫M了場。
等所有人入場后,只聽見沈鵬拿起話筒說完了總序,接著,全班一起背完了“入那么孝”,沈鵬又背起“泛愛眾”中的第一排,全班同學有起伏的背完了“泛愛眾”,這一章。誦讀完后班長用口令整整隊,并向評委敬禮,接著,我班便出場。緊接著,其他班級也進展了誦讀比賽。
這次比賽,讓我知道了一些重要道理?傂蛉肽敲葱,出那么弟,謹,信,泛愛眾,親仁,余力學文這八章的內容,我根本能按要求做到,但少數局部仍欠缺,如,父母講道理時,嫌啰嗦,這樣就沒做到父母教,須敬聽。感謝學校給了我這好的時機,讓我明白,發(fā)現了自己的缺點和優(yōu)點。我一定會發(fā)揚優(yōu)點,改正缺點,做一個品學兼優(yōu)的好學生。
國學閱讀心得體會3
我國是一個歷史悠久的國家,傳統(tǒng)文化和優(yōu)良美德數不勝數。仿佛一本厚重典雅,韻味十足的書。翻開書的扉頁,我們仿佛聽到了那朗朗上口的詩詞,感受詩人的一顰一笑一傷悲。我們仿佛看到了年僅四歲卻懂得讓梨的孔融,感受禮儀的獨特魅力。我們仿佛嗅到了那淡淡墨香,感受書法家那龍飛鳳舞,蒼勁有力的作品。
隨著經濟的開展和科技的騰飛,人們的生活節(jié)奏越來越快,人們的追求也越來越高。但是中國的傳統(tǒng)文化卻在一步步被人們遺忘,而第二屆“國學小名士”經典誦讀電視大賽卻喚起了我們對經典的探索,對美德的傳承。
年僅四歲卻懂得讓梨的孔融,感受禮儀的獨特魅力。我們仿佛嗅到了那淡淡墨香,感受書法家那龍飛鳳舞,蒼勁有力的作品。隨著經濟的開展和科技的騰飛,人們的生活節(jié)奏越來越快,人們的追求也越來越高。但是中國的傳統(tǒng)文化卻在一步步被人們遺忘,而第二屆“國學小名士”經典誦讀電視大賽卻喚起了我們對經典的探索,對美德的傳承。
通過這次比賽,開闊了我們的眼界,使我們進一步了解國學的魅力。讓我們明白了不必計較得失,不必在乎成敗,貴在保持對國學經典的喜愛和堅持不懈的學習。通過國學小劇,加厚了我們的文化底蘊,為國學奠定了堅實的根底。讓我們感覺學習傳統(tǒng)并不是枯燥乏味的,而是充滿樂趣地,使我們受益匪淺。
在我國源遠流長的歷史中,齊魯大地物寶天華,人才輩出。又被后世統(tǒng)治者尊為“至圣先師”的孔子,有開創(chuàng)了春秋五霸之首的齊桓公,有讓倭寇聞風喪膽的戚繼光……傳承中華美德我們山東人有責任,我們青少年更有不可推卸的.責任。
語言在行動面前往往都是蒼白無力地。我們學習經典傳承美德,要腳踏實地,付出努力。我們要積極參加社會實踐活動,關心社會,效勞社會。培養(yǎng)民族自豪感,多讀書,讀好書。我們要有民族緊迫感,天下興亡匹夫有責。誦讀經典,能夠凈化我們的心靈,洗滌心靈的污穢。
誦讀經典,能夠讓我們從傳統(tǒng)文化中汲取力量,傳承美德。誦讀經典,能夠讓我們放眼未來,擁抱一個燦爛輝煌的明天。讓我們行動起來,一起誦讀經典,傳承美德。歷史如同夜空中劃過的一道流星,只是一瞬間,而詩詞卻讓美成為永恒。詩詞,就是中華文化中的排列整齊的顆顆珍珠,是祖先留給我們的珍貴財富;更是指引我們前行的燈塔!
通過這次比賽,可以看出每一位選手都有豐富的文化底蘊,在僅有一字提示的情況下能夠喚醒腦中踴動的詩詞,在比賽過程中做到臨危不亂,對答自如。我最欣賞沂蒙老區(qū)的謝奕辰,她是一個不去計較成敗的人,不會因失敗而影響個人對國學經典的喜好與學習。
當一個人真正沉醉在詩賦的世界里,就到達"無我之境,以物觀我,故不知何者為我,何者為物。"之境界,忘記是比賽,忘記要獲勝,只是幾位學士在交流心得,吐露真情。在被規(guī)則層層捆綁的世界,閱讀經典總能求得當下沒有的自由,暫時拋下瑣事,試著體味浩瀚無聲,這逃脫于時空外的孤獨未必不是賞心樂事。
詩詞,是歷代文人智慧的結晶,我們所要做的,不是把他們像晶石一樣封存起來,而是學習傳承。古代有鑿壁借光的好學,聞雞起舞的勤奮,懸梁刺股的決心……。而這些精神是我們現在社會所欠缺的,也是這個社會所需要的。
傳承中華國學,不僅要懂國學,還要行國學,最重要的就是踐行在實際行動中,真正做到與人為善。
掌握和熟悉禮儀,就可以做到觸類旁通,待人接物接物恰到好處。禮儀作為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之一,在國學中可謂是不可分割的一局部。孟子曾說過:"君子以仁存心,以禮存心,仁者愛人,有禮者敬人。愛人者人恒愛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忘不了,"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杜環(huán)侍老。忘不了,"凡人之所以貴于獸者,從有禮也"的孔融讓梨。忘不了"人必其自愛也,而后人愛諸;人必其自敬也,而后人敬諸"的陶母拒魚。忘不了"躬自厚而薄責于人"朱沖還牛。
學習國學,傳承國學,就要"由外而內,由內而外"。所謂由外而內,是說將國學中的抽象的道理,詳細方法記在心里,是知識得到豐富;所謂由內而外,便是將從國學中學到的道理、方法融入進生活中,使人格得到升華。要把"學"記在腦子里,把"國"記在心里。
國學小學士們向我們踐行了真正的中華國學,掉在地上的廢紙,僅有的美味龍蝦,陌生人向你借錢,撿或不撿,讓或不讓,借或不借都只是一剎那的決定,如果你選擇了是,禮儀的萌芽就會從你心中種下,久而久之便成習慣。
禮貌是一種習慣,他表達著人們的生活態(tài)度;禮貌是一種精神,它表達著人們的風貌。
【國學閱讀心得體會】相關文章:
國學閱讀心得體會09-23
國學心得體會04-15
國學經典心得體會04-26
誦讀國學經典心得體會12-02
國學經典教育心得體會12-03
《國學經典與教育》心得體會01-15
學習國學經典心得體會02-10
學習國學心得體會01-11
學國學心得體會02-20
國學經典誦讀心得體會0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