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背影課堂教學心得體會
當我們對人生或者事物有了新的思考時,有這樣的時機,要好好記錄下來,這樣就可以通過不斷總結,豐富我們的思想。那么寫心得體會要注意的內容有什么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背影課堂教學心得體會,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這次在解放區(qū)校本教研成果展示活動中,我執(zhí)教的《背影》這節(jié)課得到了大家的認同和好評。這首先要感謝我們二十中語文組這個強有力的團隊。
我們語文組在集體備課過程中,對教學方案的立意、課型的設計、教學內容的選取提煉、教學活動的設置安排等方面均進行了較有質量的理性思考和較深入的研究探討。
教學設想
《背影》是一篇經(jīng)典散文,教學的重點應該是引導學生感受父子親情,品味樸實而動情的語言,體會抓住最為動情的瞬間進行寫作的好處。
基于此,我們的教學設計注重精心設置主問題,組織有序高效的活動,引導學生在整體感知的基礎上深入理解作者的情感并進行體驗,以達到教學目的。并將其課型設計為閱讀品味課。
教學思路
全課的教學有五個板塊構成:引入:喚起親情體驗;朗讀:感知親情故事;尋讀:感受親情瞬間;品讀:體味親情涌動;拓展:表達親情感悟。課堂結構呈板塊推進,教學層次力求科學而嚴謹、生動而自然。
其中間的三個板塊體現(xiàn)了教學的重點所在。
朗讀:感知親情故事。
這一板塊設計遵循閱讀規(guī)律,引導學生與文本對話,用自己喜歡的方式有感情的朗讀課文,了解事件,概括內容,把握主題。學生通過這些思維活動既對文章進行了整體把握,也有了情感體驗方面的獨特會意,還有效訓練了學生獲取關鍵信息以及歸納、概括信息的能力。
尋讀:感受親情瞬間。
在整體感知的基礎上,引導學生深入文本,尋讀課文,圈點勾畫出文章寫背影的文字,說說作者寫得最動情的是哪一處?作者是怎樣描寫的?通過指導學生賞析一個精段、品味一組奇字、體會一種妙思,訓練學生語言品析能力、口頭表達能力。并在訓練學生語言感受能力的同時,注意強化他們的情感體驗。
品讀:體味親情涌動。
這一板塊緊承前一板塊設計了兩個環(huán)節(jié):
(一)默讀課文,探究是什么原因促使作者對父親爬月臺買橘子時的背影印象深刻,從而著力進行描寫?并提示:結合以下方面思考:
1父子離別時的家庭境況。
2父親送行時說的幾句話。
3父親的身體狀況。
(二)動情朗讀其他三處寫背影的文字,體會其中所流露出的情感。
這一板塊兩個環(huán)節(jié)的設計,旨在引導學生深入文本情境與作者對話。細致體味不平常的背景下、不平靜的心境下的“背影”所蘊藏的深情,品味樸實簡短的話語所包含的感情,深刻理解作者對親情的感念并進行體驗。
這兩個環(huán)節(jié)中學生或自主探究、或合作研討、或與教師平等對話,品味體驗不斷向縱深發(fā)展,探究問題的能力得以訓練。
以上三個板塊的設計,體現(xiàn)了《背影》教學內容萃取、整合的角度,教學重難點落實突破的策略,以及整個教學設計的多方位的立體思考。
總之,本課五個板塊的課堂建構力求體現(xiàn)出一種彼此承接、拾級而上的層次之美,課堂活動力求表現(xiàn)出一種自然有序、漸入佳境的動態(tài)之美。
不足之處:
這一設計盡管各個板塊中的教學活動都經(jīng)過精心地安排且比較充分的表現(xiàn)出各自的作用,其教學的細節(jié)也經(jīng)過細心地設置和認真地琢磨,可在具體實施的過程中,仍然顯露出它的粗糙之處。特別是那些活動的細節(jié)則缺乏一種圓潤、細膩和文氣之美。而問題在于有的細節(jié)處理的不夠細,比如引導學生品味父親的話語并體會其中的情感就做得不是很到位。一定程度上影響到學生思想的開放、靈動,學生活動的充分、主動。這是值得反思、完善和改進的地方。
【背影課堂教學心得體會】相關文章:
背影課堂教學心得體會06-19
《背影》的心得體會10-13
《背影》聽課心得體會10-29
讀背影心得體會11-07
背影心得體會(15篇)03-16
《背影》心得體會(15篇)02-08
《背影》心得體會15篇02-05
背影心得體會15篇01-13
課堂教學心得體會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