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家長如何幫寶寶克服入園這一關
9月份即將到來,又有一批寶寶要入園。但如何幫寶寶盡快適應幼兒園生活,克服入園的恐懼感?家長究竟該怎樣做呢?我們來了解一下。
初步體驗助孩子克服恐懼
北京中醫(yī)藥大學附屬中西醫(yī)結合醫(yī)院原兒科主任張思萊指出,1~3歲的孩子,對于與父母分離、進入陌生的環(huán)境和陌生人接觸,會產生強烈的恐懼情緒。當孩子面對陌生的環(huán)境和陌生的事物時,他們往往從親人的面孔上尋找表情和動作的信息,然后決定他們的行動。
而且,由于現在的家長對孩子過度保護,孩子需要面臨幼兒園里學習能力、社會交往能力、生活自理能力和運動能力等方面的挑戰(zhàn),這些因素使得孩子對入園產生強烈的恐懼感和抵觸的情緒。
張思萊表示,要想讓孩子入園時一點恐懼情緒都沒有那是不可能的,但是如果家長及早開始給孩子做好入園前的準備工作,則可以讓孩子更快地適應幼兒園的生活。
首先要帶孩子熟悉幼兒園的環(huán)境,現在不少幼兒園都開辦了親子班,家長不妨帶著孩子去參加這些親子班,讓孩子逐漸習慣幼兒園的環(huán)境和幼兒園的老師,看看大哥哥、大姐姐如何在幼兒園里快樂地生活和游戲,因為“榜樣”對于這么大的孩子影響是很大的。
家長平時要告訴孩子:你已經長大了,就應該上幼兒園了。還要經常講述幼兒園里快樂、有趣的事情,以及媽媽是多么喜歡幼兒園和幼兒園的老師,讓孩子產生對幼兒園的向往和對老師的信任感。
家長也可有意識地提前結識一兩個同班的小朋友,把他們請進家里或者去他家做客,讓孩子一起玩,互相熟悉起來,當孩子去幼兒園后看到幾個熟識的小朋友有助于減輕恐懼情緒。
教會孩子基本生活自理技能
現在多數家庭都只有一個孩子,于是孩子在家容易受到過度照顧,家長常常越俎代庖,這樣導致孩子過分依賴家長,生活自理能力比較差。張思萊提醒,在進入幼兒園前的這幾個月里,家長需要讓孩子學會該年齡段應該掌握的自我服務的本領。
這些本領包括:會穿、脫簡單的衣物、能穿脫簡單的鞋、學會獨立睡覺。教會孩子向老師準確表達自己的需求,如大小便的要求、主動要水喝等,最好學會獨立吃飯。提前按照幼兒園的作息時間安排孩子的一天生活。提前做好如廁訓練,學會自己大小便,并學會請求老師的幫助。
另外,家長還擔心孩子上幼兒園后會經常感冒。張思萊指出,孩子上幼兒園經常感冒,一個是因為幼兒園內生活規(guī)律與家中差別較大。比如家中大人會主動給孩子送水喝,甚至追著孩子喂水,而幼兒園除了定時送水,主要靠孩子自己找水喝。為了縮小家中與幼兒園的差別,家長應了解幼兒園的生活方式,在家盡可能模擬。家長還要教孩子何時增加衣服,何時減少衣服,這樣可以避免出大汗,大汗后容易感冒。準備越充分,孩子越容易適應幼兒園生活。
入園后家長也需守規(guī)則
將孩子送進幼兒園后,對剛入園的孩子家長一定要按時送園,準時接回。一路上要積極引導孩子回憶幼兒園里發(fā)生的有趣事情,在言談笑語中家長要流露出對老師的喜愛和信任,讓孩子逐漸喜愛上幼兒園,相信老師也像媽媽一樣愛他。切忌不要追問孩子在幼兒園吃得好不好?飽不飽?有人欺負你嗎?老師對你好嗎?老師批評你了嗎?
家長還要為寶寶準備一份簡歷,將孩子的生活習慣、性格、愛好、需要關注的方面寫在其中,入園時交給老師,幫助老師更全面地了解寶寶,有利于寶寶盡快地適應幼兒園的生活。不妨讓孩子上幼兒園時帶上一件他最喜歡的玩具,讓孩子感情有所依附。
根據幼兒園的要求為孩子準備一套衣褲和一雙鞋,以防孩子弄臟衣物能及時更換。男孩子的褲子不要選擇前開口帶拉鎖的,女孩子最好少穿裙子(防止運動不便),涼鞋最好不要選擇系帶子、漏腳趾的鞋子。孩子的衣物不要選擇裝飾品太多的,尤其是帶有掛鉤或者帶子的衣褲。
另外,家長要及時與老師交流孩子在幼兒園和家庭的表現,做到園內外對孩子教育一致。
【家長如何幫寶寶克服入園這一關】相關文章:
如何幫寶寶克服脆弱心理05-26
家長如何幫孩子克服考試畏難情緒05-11
有關幫寶寶克服害怕的方法05-11
入園前幫孩子克服心理恐懼的方法05-24
如何克服寶寶的依戀心理05-26
如何讓寶寶克服自我的心理05-26
如何幫孩子輕松入園的方法05-22
該如何讓寶寶開心的入園04-27
如何幫孩子克服做事浮躁的毛病05-27
如何幫孩子克服做事粗心的毛病0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