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大班有趣的水教案三篇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時常要開展教案準備工作,通過教案準備可以更好地根據具體情況對教學進程做適當的必要的調整。怎樣寫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大班有趣的水教案3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大班有趣的水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在探索的過程中發(fā)現問題,并想辦法尋找答案,感受水的特性。
2、通過科學小實驗,發(fā)展積極探索、動手操作和創(chuàng)新思維的能力。
3、了解生活中的水資源,產生保護水資源的良好愿望,增強環(huán)保意識和樂于助人的好習慣。
【活動準備】
1、2個金魚缸(一缸有魚、一缸米內有塑料彩球)一杯清水每組一份白糖、鹽、油、大米。
2、人手一只塑料小筐,有洞小溶器、半玻璃杯清。
3、課件。
【活動過程】
1、師導入課題
(1)出示一杯清水,師:“瞧,今天我給大家請來了好朋友,它的.秘密可多啦,現在就讓我們一起去探索水的秘密吧!
(2)幼兒猜猜水里米里有什么?提問:小朋友看看這兩個金魚缸,一個缸內裝水,一個缸內裝米,你們知道水里米里都有些什么東西嗎?你是怎樣知道的?提問:看看米里有什么?讓我來摸摸米里有什么?師:“真奇怪米里有個塑料玩具,我們怎么沒看見呢?”
教師小結:小朋友別著急,讓我來告訴大家吧,水是無色透明的,能看見水里的物體,米不透明,所以就看不見里面的東西了,水除了這個秘密它還有好多秘密呢,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2、幼兒進行嘗試
(1)盛水活動。
師:“老師給小朋友準備了有洞的小容器,塑料袋、小筐,請你們選一樣來盛水,看看會怎樣?”讓幼兒嘗試后幼兒討論。師:這說明水會流動。
(2)溶解實驗。
師:“小朋友我們玩?zhèn)游戲,桌上有糖、鹽、,從中取幾樣東西一樣一樣的放入你的清水中,再輕輕攪拌,看一看你會發(fā)現什么?”(引導幼兒仔細觀察水中的顏色及物質在水中的變化,相互交流)提問:誰來告訴大家,你發(fā)現了什么?師:“小朋友觀察的真仔細,糖、鹽、放入水中不見了,這幾樣被水溶解了!碧釂枺荷钪心氵見到哪些東西能被水溶解?(味精、化肥、感冒沖劑、蜂蜜、染料、冰糖、奶粉、小蘇打)
3、引導幼兒保護水。
師:“水是我們人類的好朋友,可我們的朋友卻有困難了,這些水發(fā)黑發(fā)臭,魚兒都死了,也影響了我們人類的生活。
提問:那我們怎樣保護水呢?師:小朋友的辦法可真多,現在我們把剛才水杯中的水倒到水桶里,可千萬不能亂倒呀。
4、改造容器。
師:“小朋友你們真是個環(huán)保的好孩子,也是有愛心的寶寶,鴨媽媽遇到困難了,我們來看看它遇到了哪些困難。”
(播放課件)提問:“我們來一起幫助它們找找盛水的工具吧,我要把這些能盛水的工具給小鴨子送去,可是能盛水的只有這么幾個,小鴨子卻有那么多怎么辦呢?(把不能盛水的改成能盛水的)
提問:“怎么改才能使它們能盛水呢?師:那你們堵上后試一試能不能盛水,你們都把不能盛水的改造成能盛水的工具,那我們來幫助小鴨子澆澆花吧。”
5、師幼共同澆花結束活動。
大班有趣的水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用各種材料投放水中玩耍,感知不同物體的“沉”與“浮”現象。培養(yǎng)幼兒觀察、比較、歸納的能力。
2.讓幼兒感受水中發(fā)現的樂趣,產生愉悅的情感體驗。
3.培養(yǎng)幼兒勇敢、自信、合作、交往的良好品質。
4.能認真傾聽同伴發(fā)言,且能獨立地進行操作活動。
5.樂于探索、交流與分享。
教學重點、難點
感知不同物體的“沉”與“浮”現象
活動準備
1、老師、幼兒及家長共同搜集玩水的材料:塑料制品:果奶瓶、塑料玩具、小水桶等;木制品:積木、樹枝、冰糕棍、樹葉等;紙制品:硬紙殼、皺紋紙、報紙、作業(yè)紙、紙盒等;泡沫制品以及小石塊、鵝卵石、小鐵塊等。并讓幼兒用塑料袋將材料裝好,作上標記,放在玩具柜里。
2、活動前,檢查水池的安全、衛(wèi)生。池底是否有異物,池水是否清潔,池水高度是否適當。
活動重難點:
感知物體的沉浮現象。
活動過程
1、感覺游戲。
鼓勵幼兒同老師一起到水池玩水(個別膽小不愿到水池玩的幼兒暫不強求,允許他們在水池邊玩)。引導幼兒看看水中的小腳丫或涼鞋;試試用雙手捧水;體會把手掌平放在水中與手指插入水中的不同感覺;體驗水中走路的感受。幫助幼兒回憶、再現過去所學知識,如:能看見水中的小腳丫,是因為水透明、無色,捧著的水一會兒沒有了,是因為水會流動等等;鼓勵幼兒說出自己的感受或發(fā)現,如:把手掌平放水中用的力比手指插入水中用的力更大,在水中走路比在地上走路慢。
2、聽覺游戲。
請幼兒將塑料袋里的材料一一投入水中。讓幼兒聽一聽、比一比不同材料投入水中聲音的大。辉僭囈辉、聽一聽、比一比不同材料從高處、低處投入水中聲音的大小。幼兒反復對比實驗,相互討論,得出結論:從高處將材料投入水中比低處將材料投入水中聲音大,重的材料投入水中比輕的材料投入水中聲音大。讓幼兒閉眼想象:夏天的暴雨和秋雨(毛毛雨)打在水里的不同聲音;回憶的故事《咕咚來了》,想象木瓜掉在水中的聲音,理解小兔為什么會嚇得驚慌失措。
3、觀察、比較、歸納游戲。
觀察不同材料投入水中的沉浮現象;比較材料的輕、重、厚、;感知材料的輕、重、厚、薄和“沉”、“浮”的關系;歸納那類材料會沉于水中,那類材料會浮于水中。
4、觸覺游戲。
用手觸摸、感知那些材料吸水,那些材料不吸水;那些材料遇水會爛,那些材料遇水完好如初。
5、收拾整理材料。
請幼兒把水中的所有材料收集在塑料袋里,使水中無雜物。對幼兒進行環(huán)保教育一一保護水資源。
注意:在上述每一種游戲中,均讓幼兒充分討論、交流、合作。如相互提供材料,交流新發(fā)現等。以此提高幼兒的交往技能,體驗分享的快樂,體驗“發(fā)現學習”的驚喜、樂趣。
教學反思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進一步突出了讓幼兒主動學習的思想!端械腵發(fā)現一一大班科學教育活動》的設計,力求體現這一思想并遵循了幼兒學習的三個特點:
一、是幼兒的學習受興趣和需求直接驅動。玩水是幼兒感興趣的,所以,他們會積極投入、主動探索、發(fā)現學習。在發(fā)現學習中獲得成功,充分體驗到學習的樂趣。
二、是幼兒的學習以直接經驗為基礎,對事物的認識是感性的,具體的,形象的,需要用動作和各種感觀來幫助思維。因此,給幼兒提供操作機會和調動幼兒的各種感觀共同參與尤為重要。
三、是由于個體差異,使每個幼兒都有自己的學習進程,幼兒與幼兒間相互作用的學習方式,使孩子們樂意接受。同時,交往能力、語言表達能力等均得到發(fā)展。
小百科:水是由氫、氧兩種元素組成的無機物,無毒。在常溫常壓下為無色無味的透明液體,被稱為人類生命的源泉。
大班有趣的水教案 篇3
活動目的:
1、了解水的特性,如透明,液體,無色無味。
2、知道水能干什么?加入不同的液體之后的變化如何。
3、體會自己動手探索水的奧秘的快樂。
活動準備:
水,紅墨水,黑墨水,藍墨水,各色顏料,各種容器,毛筆,紙。
活動重難點:
有序全面的探索水。
活動過程:
一,小貓喝水的兒歌導入。
二,進入水的.特性主題。
小朋友們,知道小貓喝的水,是什么樣子的嗎?看看老師手里的,有誰想來探索探索水有那些特性呢?
恩,小朋友們真聰明,水是無色無味的,而且還是流動的。
三,自由探索水的奧秘。
那么,小朋友們看看老師這個小桌子上,有好多好多不一樣的東西,組長們上來,每個小組領一份下去,小朋友們自己試一試,看看能把水變成什么有趣的樣子。
四,總結。
哎呀,小朋友好棒!看看這邊,水變成漂亮的紅色啦!這是加的什么呀?哦,紅墨水,還有紅顏料呀。這邊黑色的水,是加的黑墨水嗎?
五,記錄。
那么,小朋友們看到五顏六色的漂亮的水,要不要把它們留下來,以后也能夠看見呢?來老師這里領毛筆和紙,我們小心翼翼的沾取每種顏色的水,把它們記錄在我們的紙上吧?纯茨慕M的小朋友做出來的水的顏色最多。
六,下課。
【大班有趣的水教案】相關文章:
大班教案有趣的水01-11
《有趣的水》大班教案11-14
大班有趣的水教案11-08
《有趣的水寶寶》大班教案11-20
大班有趣的水教案9篇01-06
大班有趣的水教案15篇11-08
【實用】大班有趣的水教案4篇05-24
大班有趣的水教案范文7篇07-24
大班有趣的水教案合集六篇07-24
大班有趣的水教案匯編九篇0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