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語文教案
作為一位杰出的老師,很有必要精心設計一份教案,教案是實施教學的主要依據(jù),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教案應該怎么寫才好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語文教案8篇,歡迎大家分享。
語文教案 篇1
教材內容:七年級人教版新教材第五單元,第24課,第2篇散文詩,原為《紙船》,今更新為《荷葉母親》
教材分析:
《詩兩首》是七年第五單元以親情為主題的一篇自讀課文,都抒發(fā)子女對母親的愛,在母親身邊,孩子沐浴母愛的光輝,是何等幸?鞓;心中的雨來了,只有母親,才是子女在無遮攔天空下的蔭蔽,讀這篇課文,讓學生學會用心靈去跟作者進行交流、對話,去分享那真摯美好的親情。
學情分析:
七年級學生已有獨立識字能力。因此本課的生字詞由學生在家獨立完成。內容簡單,學生容易理解,關鍵語句多角度感悟,從而激發(fā)學生熱愛生活,熱愛親人的感情,培養(yǎng)學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審美情趣,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和積極的人生態(tài)度。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詩文;
。2)整體感知課文,理解詩的思想內容;
。3)體會詩的寫作特色。
教學理念:
1、學生是學習和發(fā)展的主體,教師是活動的積極組織者和引導者。語言教學應以讀為基礎,在讀中感悟,在讀中積累,在讀中遷移運用。
2、自主探究的學習方法,讓學生對有自主的感受、體驗和理解。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這兩首詩
。2)整體感知課文,理解詩的思想內容
難點:體會詩的寫作特色
教學過程:
一、放歌曲《燭光里的媽媽》激情導入:
母愛是世界上最偉大的一種感情,也最能集中地體現(xiàn)親情,所心在中外文學史上,母愛是文學作品中一個永恒的主題。提起它,我們的腦子里就會涌現(xiàn)出許多關母愛的語句,下面,就請同學們交流搜集的有關母愛的語句。
生1、“羊有跪乳之恩,鴉有反哺之義”
生2、“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
生3:世界的一切光榮和驕傲,都來自母親——高爾基
……
師:是的,一次回眸,一個撫摸,每一個平凡的動作都會牽動為人子女的情思,今天我們來學習冰心的深情之作——《荷葉母親》。
師:請同學們打開課本,先來了解作者
二、閱讀課文,感知內容
1、快速默讀課文,初步了解課文內容。要求學生:(1)標出生字詞,查閱工具書注音釋義。(2)抓住要點概括作者對蓮的情感態(tài)度。(3)引導學生評價,補充同學的概述的不足。
2、再讀課文(男女交叉朗讀,個人自由朗讀等各種方式)。要求學生進行朗讀評價。
三、朗讀感悟,感知作者情感
師:詩言志,詩傳情,這首詩抒發(fā)了詩人什么樣的情感?理由是什么?
生1:母親對子女的愛,因為荷葉蔭蔽紅蓮。
生2:子女對母愛的贊頌,從文句“母親啊!你是荷葉,我是紅蓮,心中的雨點來了,除了你,誰是我在無遮攔天空下的蔭蔽?”可看出。
師:這兩位同學能通過自己的`感悟,走進作者的心里表現(xiàn)很好。
四、在基本成誦的基礎上,感受寫作特色,激發(fā)情感體驗
生1:荷葉是母親的形象。
生2:紅蓮是子女的形象。
生3:風雨是生活中的困難。
師:本詩借助一種具體的形象抒發(fā)對母親的愛,請你也用這種手法寫一段話或一首詩,表現(xiàn)對母親的愛。
。▽W生試寫,老師指導)
生1:母親的傘,我是傘下的孩子。
生2:母親是春雨,我是幼苗。
生3:母親是挺拔的樹,我是樹上的果兒。
生4:母親是燈塔,我是夜航的船兒
……
五、拓展延伸
母親啊!
撇開你的憂愁
容我沉酣在你的懷里
只有你是我靈魂的安頓
小小的花
也想抬起頭來
感謝春光的愛——
然而深厚的思慈,
反使她終于沉默。
母親!
你是那春光嗎?
本詩以花映人,抒發(fā)兒女對慈母的眷眷依戀之情,唱出了對慈母的愛的贊歌。比喻新穎,語言清麗,感人至深。
六、作業(yè):
1完成練習研討與練習一、二;
2、在名著導讀《繁星》、《春水》選擇一首詩進行賞析。
語文教案 篇2
一.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新課。
利用多媒體播放肖邦的作品《波蘭舞曲》和波蘭平原的圖片,用音樂的溪泉和平原上的清風濾去心靈的喧囂,為學生情感上親近肖邦作鋪墊。
導語設計:有人說,……
二.進入文本,感悟故園景物美。
(一)自讀文本。
可以在網(wǎng)上搜索肖邦所作樂曲(舒緩一些的),作為背景音樂,輕聲播放。學生在優(yōu)美的音樂陪伴下優(yōu)雅閱讀,優(yōu)美閱讀。
(二)欣賞肖邦故園
[展示課件]大家能猜一猜我現(xiàn)在放的圖片是什么地方嗎?大家現(xiàn)在看到的圖片相當漂亮,這就是波蘭著名音樂家肖邦的家鄉(xiāng)。現(xiàn)在讓我們隨同作者到肖邦的故園去走一走,看一看,或許我們能發(fā)現(xiàn)一些什么。
我們先來看這樣一段文字,這是一位有幸去過肖邦故居的中國作家寫的。肖復興,著名的散文家,近年寫了大量的樂評。(投影肖復興《春天去看肖邦》的一段文字:略)
同學們閱讀完這段文字后,請結合文章的第1、第2節(jié),談談對這段文字的看法:肖復興的這個揣測有沒有道理?肖復興文章中的一些話如何來解釋?真正的肖邦故園應該是什么樣子的?《肖邦故園》的作家為什么要花如此之多的筆墨來寫這個貴族莊園呢?是不是一種寫作策略上的.失敗?那又是為什么?(討論)
(三)欣賞故園四季景色
1.請同學們找到課文中描寫肖邦故園景色的語句或語段。肖邦故園的景色有什么特點呢?請同學用文中的詞語概括。
2.課文中提到“這片土地的景色正是肖邦音樂最理想的序曲”,作者是怎樣將肖邦故園的四季與肖邦的音樂結合起來的?欣賞音樂《肖邦鋼琴協(xié)奏曲》,再品讀鑒賞,思考提出的問題。
三.深入探究,感悟人物情感美。
(一)故園對肖邦。
[問題探討]肖邦的傳記中描寫了這樣的情節(jié):因為在大庭廣眾之下,肖邦拒絕為俄國沙皇派到波蘭的總督演奏,為了避免受到迫害,肖邦在1830年11月1日離開了波蘭,前往維也納,華沙音樂學院的孩子唱歌相送,他們還送他一只銀杯,里面裝滿了祖國土,肖邦預感這一次肯定是一去不復返了,他哭了。此后他長期生活在巴黎,果然再也沒有能夠返回祖國。而文中所提到的肖邦故園,肖邦僅僅是出生后的幾個月在這里住過,肖邦的絕大部分作品都是在巴黎完成的,為什么是這里成為他創(chuàng)作上的源泉呢?為什么不是巴黎?
[討論拓展]同學們平時的閱讀體驗中,有沒有這樣的例子――藝術家與他的家鄉(xiāng)、與他的環(huán)境密切相關?
(二)肖邦對故園
肖邦在這里生活了幾個月,這里真的會對他一生的創(chuàng)作產(chǎn)生那么大的影響嗎?這里的陶冶魔力真的就那么強嗎?能不能從文中找一些話來說明?
(三)肖邦的影響
在前面我們講到了故園之景對肖邦的影響,那肖邦之家因為肖邦而對祖國、對祖國的人民又有什么樣的反作用?能不能從文中找一些話來說明?
(四)欣賞音樂,與肖邦促膝談心。
一篇《肖邦故園》帶我們走進波蘭,走近肖邦,讓我們懂得品味自然,閱讀人生。閱讀其實就是一種對話,與作者、與肖邦、與精神高貴的前人今人對話,以此豐富閱歷,啟迪心智,提升境界,這是一個多么幸福的過程。故園之于肖邦的意義是極為重要的,肖邦故園對于我們也有著不同尋常的意義――“肖邦之家的最大魅力之一,正是在于我們能感受到在同肖邦‘促膝談心’!甭犚魳法D―《E大調練習曲》(《別離曲》),說出你對肖邦是怎樣的情感,以“肖邦,我想對你說……”為話題,寫一段文字。
四.欣賞品味,感受文章的意境美。
在故園與肖邦的這種相互影響相互作用下,這篇文章也臺肖邦的音樂一般,要奏出它最華美的樂章,讓我們一起領略作者如詩如畫如歌的細膩筆觸。請大家一起充滿感情地朗誦,(播放音樂)請學生找出認為寫得好的段落,誦讀品味。
五.整體把握,欣賞文章結構美。
再次瀏覽文章,大致概括各段的主要內容,整體把握全文,看看本文的結構有何特點,引導學生存疑、質疑。例如:
[討論]文章開頭已經(jīng)有過對肖邦故園四季景物的描寫,后面幾大段的景物描寫是不是重復?可不可以把后面的景物描寫放到前面來?
六.作業(yè)布置。
語文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1、理解諸葛亮和馬謖這兩個人物形象。
2、理解作品的思想內容和藝術境界。
3、理解本文“文不甚深,言不甚俗”的語言特色。
教學重點:
教學難點:
教學時間:
教學方法: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教學導入:
學習《智取生辰綱》,我們了解了施耐庵那精巧的藝術構思,也欣賞了梁山好漢們的智勇雙全的氣概,相對于施耐庵的《水滸》,羅貫中的`《三國演義》又向我們展現(xiàn)了另外一種波瀾壯闊的歷史場景和歷史風云人物。今天就讓我們一起去三國古戰(zhàn)場看看那神機妙算的諸葛亮吧。
二、介紹作家作品:
羅貫中,元末明初小說家,大約生活于公元1330年至1400年之間,名本,字貫中,別號湖海散人。他可能是山西太原人(還有廬陵、錢培、東原等不同說法)。曾經(jīng)充當元末農(nóng)民起義軍領袖張士誠的幕僚。他寫過詞曲,雜劇,以小說的創(chuàng)作成就最大。他“與人寡合”,而“樂府隱語,極為清新”,他可說是中國第一個用全力作小說的作家,其作品包羅萬象,著有小說《隋唐志傳》《殘?zhí)莆宕费萘x》《三遂平妖傳》,雜劇《趙太祖龍虎風云會》等,長篇歷史小說《三國演義》是其代表作,也是我國第一部長篇章回小說。
三、預習檢測:
1、給下列加點的字注音正確的一項是(C)
A馬謖(shu)曹叡(rui)寨柵(zha)
B偏裨(bi)文幾(ji)咽喉(yin)
C張郃(he)犄角(ji)城垣(yuan)
D垓心(gai)長史(chang)輜重(zi)
2、下列解釋有錯誤的一項是(B)
A司馬懿非等閑之輩(平常的人)男親自哨見(探見)
B彼若有命,不來圍山(有性命)孔明跌足長嘆(跺腳)
C把魏延圍在垓心(戰(zhàn)場的中心)又命馬岱、姜維斷后(在后面掩護軍隊后退)
D只鼓噪?yún)群埃〒艄男鷩W)思舜帝殛鯀思禹之義(殺死)
四、請用《三國演義》的章回體形式,給課文的四部分命一個小標題。
即:
孔明分兵拒司馬,馬謖奉命守街亭。
司馬設伏取蜀兵,馬謖大意失街亭。
亡羊補牢時已晚,發(fā)號施令別打算。
趙云神勇保軍資,孔明揮淚斬馬謖。
五、分析小說如何寫馬謖失街亭的。
1、教師介紹馬謖其人如何深受諸葛亮重用的相關情節(jié)。
3、作者寫馬謖主要采用了那些手法?
“某自幼熟讀兵書,頗知兵法。豈一街亭不能守耶?”
“丞相何故多心也?量此山僻之處,魏兵如何敢來!”
“汝真女子之見!……若魏兵到來,吾教他片甲不回!”
語文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1、會認14個字,會寫12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問號、感嘆號表達的不同語氣。
3、有不甘為弱者、應該保護弱小者的意識。
教學重點:
認字、寫字、朗讀課文。體會問號、感嘆號的不同語氣。
教學難點:
末-未的區(qū)分;有不甘為弱者、應該保護弱小者的意識。
教學用具:
生字詞卡片,課文插圖,媒體資源:視頻范讀《我不是最弱小的》,視頻《做勇敢的孩子》,動畫課件《我不是最弱小的:生字學習》。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
現(xiàn)在你們已經(jīng)是二年級的小學生了,但在爸爸媽媽的`眼里,很多時候你們卻是弱小的。今天我們來學習《我不是弱小的》這篇課文。
看到課題,你產(chǎn)生了哪些疑問?學生質疑。
二、初讀課文,自主識字
1、自由讀課文,邊讀邊想剛才我們提出的問題:我是誰?我為什么說自己不是弱小的?
2、看視頻《我不是最弱小的》,聽課文范讀,并標記出本課的生字詞。
3、出示生詞認讀。
周末薩沙托利亞鈴蘭花野薔薇簇擁隨風舞動芬芳撲鼻聊天傾盆大雨遞給垂著頭顯得嬌嫩掀起雨衣自由讀、指名讀、開火車讀。
4、老師把熟字去掉,你還認識這些生字嗎?
5、這些生字藏到句子中了,你還會讀嗎?
出示:原來有一叢野薔薇,被鈴蘭花簇擁著,開出了第一朵粉紅色的花。帶著露珠的花朵隨風舞動,芬芳撲鼻。
突然,雷聲大作,天上飄下幾滴雨點,緊接著,下起了傾盆大雨。
大雨已經(jīng)打掉了兩片薔薇花的花瓣,花兒無力地垂著頭,顯得更加嬌嫩。
6、再讀一讀課文,比比誰讀得正確流利。
三、寫字:
1、出示我會寫的字,請你讀準字音,說說怎樣記,怎樣用,比一比誰的記法最巧。
2、觀察每個字在田字格里的位置,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3、范寫,重點指導:
弱:提示兩個點、提的寫法。
末:先與未比較再寫
芬芳:草字頭的橫不要太長,兩豎下方略向內斜,寫出呼應感,芬字的撇捺要舒展,芳字的中橫要寫長。
以上教學環(huán)節(jié)利用動畫課件《我不是最弱小的:生字學習》輔助教學。
4、學生練習,把字寫規(guī)范、美觀。
5、展示,交流評價。
四、作業(yè):
1、默寫生字詞語。
2、練習朗讀課文。
語文教案 篇5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語氣地朗讀課文。
2.理解課文內容,初步懂得生物之間存在著相互制約,相互聯(lián)系的關系,增強維護生態(tài)平衡的意識。
3.領悟作者通過具體事例的分析概括來說明道理的表達方法。
教學過程:
一、課前導入
1.同學們,你們還記得《狼和小羊》、《大灰狼》的故事嗎?狼給你留下的印象是什么?(兇殘、狡猾。)
2.你還了解狼的哪些知識嗎?(簡介資料)
。ɡ牵翰溉閯游铮,性格兇暴,平時單獨或雌雄同居,冬季往往集合成群,襲擊各種野生和家禽,是畜牧業(yè)的主要害獸之一。有時也傷害人類,毛皮可以做成大衣、褥、帽等。)
3.今天俺們一起來學習一篇與狼有關的課文。學習后,你可能對狼有一些新的認識。
4.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二、自讀課文,整體感知。
1.讀準字音。
2.畫出不理解的詞語,利用工具書或聯(lián)系上下文解決。
3.把你感受最深的局部多讀一讀,在旁邊寫出自身的感受。
三、檢查自學效果。
1.讀準字音。
練習:(投影出示)給帶點的字選擇正確的讀音。
2.理解詞語:
厄運:倒霉的遭遇。
銳減:急劇地減少。
維護:使免于遭受破壞,維護堅持。
糟蹋:浪費或損壞。
威脅:用威力逼迫或恫嚇使人屈服。
相悖:相反,違反。
茍延殘喘:勉強拖延一口沒斷的氣,比喻勉強維持生存。
面目全非:事物的樣子改變得十分厲害。
罪魁禍首:罪惡行為的首要分子。
3.說出你感受最深的`局部,發(fā)表各自的見解。
四、深入學習,理解課文的內容。
1.出示閱讀考慮提示:
考慮題1:羅期福為了維護凱巴伯森林里的鹿采取了哪些措施?結果怎樣?
考慮題2:這個故事告訴俺們一個什么道理?
2.分組交流討論。
3.匯報。
匯報考慮題1。
甲組:他宣布凱巴伯森林為全國狩獵維護區(qū),并決定由政府請獵人到那里去消滅狼。
概括地說他采取了兩項措施:①設立凱巴伯森林為狩獵維護區(qū)。②雇請獵人捕殺狼。
乙組:這項決定的結果是①狼等野獸被獵殺得很多。經(jīng)過25年的獵殺,有六千多只狼先后斃命森林中。其他以鹿為捕食對象的動物(豹子等)也被獵殺了很多。“25年,六千多只”說明獵殺的時間長,狼幾乎滅絕。②同時,鹿過著幸福的生活。在這個“自由的王國”中,它們自由地生長繁育,自由地啃食樹木,過著沒有危險,食物充分的幸福生活。③植被被大量破壞,鹿群數(shù)量急劇下降,生態(tài)平衡遭到了破壞。④1942年,整個凱巴伯森林只剩下不到八千只病鹿在茍延殘喘。
4.追問:什么原因是森林“寵兒”造成這樣的結果的?
(饑餓造成鹿的大量死亡,加上疾病流行,鹿群數(shù)量急別下降。)
5.追問考慮題2:凱巴伯森林遭到了嚴重的破壞,它的罪魁禍首竟然是被看作美麗善良化身的鹿。這個故事告訴俺們什么道理呢?
同學甲:狼是森林的維護者。狼吃鹿,維護了鹿群的相對穩(wěn)定。狼吃掉的多數(shù)是病鹿,又有效地控制了疾病對鹿群的威脅。這樣就維護了森林的生態(tài)平衡。
6.這篇課文通過鹿、狼、森林的故事告訴俺們一個什么樣的道理呢?
(生活在同一個地球上的不同生物之間是相互制約、相互聯(lián)系的,人們必需尊重生物界中的相互關系。)
五、總結擴展
1.投影出示《蛇與莊稼》、《塞翁失馬》的故事。請同學快速閱讀,體會這兩個故事使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ā渡吲c莊稼》告訴俺們生物之間是相互制約相互聯(lián)系的!度淌яR》告訴俺們任何事物都要從正反兩個方面看,要有一分為二的觀點。)
2.你還知道這方面的事例嗎?請你說一說。
六、作業(yè)
1.課下收集有關破壞生態(tài)環(huán)境的資料。以“環(huán)保小報”的形式向家人、朋友宣傳環(huán)保知識。
2.把這個故事復述下來,講給你的朋友聽。
語文教案 篇6
一、教學目標
、 知識和技能:整體感悟課文內容,通過比較閱讀提高審美情趣。
② 過程和方法:學習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培養(yǎng)尊老愛幼、珍愛親情、珍愛生命的情感。
二、教學重點
整體感知課文內容,品味揣摩語句。
三、課前準備
學生:強調課文預習,自讀課文,圈點生字詞。勾畫出文中不理解的句子,提出疑難問題。
教師:①準備課前說話訓練的資料(尊老愛幼的故事),安排學生作準備。②可用多媒體輔助教學。
四、教學內容
、 整體感悟課文內容。
② 培養(yǎng)尊老愛幼、珍愛親情、珍愛生命的情感。
五、教學設計
1、導入
孝敬父母、尊老愛幼是我們中華民族傳統(tǒng)美德,也體現(xiàn)著人世間美好的情感??親情。其實,在我們成長的過程中一直都沐浴著親情。哪位同學能聯(lián)系生活實際,說說你都感受到了哪些親情?(學生舉例回答,教師予以肯定)像在日常生活中全家人一起吃飯、看電視、聊天,等等。哪怕是一家人一起散步這樣平常的小事,也能體現(xiàn)出濃濃的親情!渡⒉健愤@篇課文就為我們講述了這樣一個感人的故事。
出示學習目標并板書課題
2、感知課文內容
① 檢查生字詞。
、 教師可配樂范讀課文,學生體驗作品的語感和情感。
、 學生自由朗讀課文。(或仿讀)要求:正確、流利、有感情。
、 帶問題朗讀課文。
大屏幕投影出示問題組:
a.課文寫了哪幾個人物?主人公是誰?
b.在散步過程中發(fā)生了什么事?請你用自己的語言概括。(用文中的語言也可以)
「教師導學」
讀是學生接觸課文的開始,也是學生自主與文章進行情感交流最直接的方式。所以,在這一部分教師要給予學生充分的時間,讓學生深入到文章中去,理解、品味而不要流于形式。
[教師小結]
文中描繪的就是一家四口外出的事,而四口人又是以我為紐帶組建起來的。散步過程中所發(fā)生的事,只要意思對即可,給予肯定。用文中一個詞來概括分歧。
3、自主合作探究
[教師引導]精讀課文,想一想在散步過程中分歧是怎樣解決的?
同學們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分析,若遇到有深度或理解不透的地方大膽提出來,共同探討學習。
[提示質疑]a.母親為什么偏偏要走大路?
b.我為什么感到責任的重大?
4、[教師小結]
大路平順,便于老人行走,況且母親身體不好。文中第2段交代了母親的身體情況,為下文進行埋下伏筆。我為什么感到責任重大?學生根據(jù)課文可能回答,因為一切都取決于我。本段中告訴了我們:我的母親老了,她早巳習慣聽從她強壯的兒子,我的兒子還小,他還習慣聽從他高大的父親,妻子呢,在外面,總是聽我的。引導學生認識到在這個家庭中,我正好處在中間,上有老下有小,如果一旦抉擇錯誤就會傷害家中成員的感情,破壞家庭的和睦,破壞家中這份濃濃的親情。(這個祖孫三代人家中包含著祖孫情、母子情、夫妻情、父子情)正是由于這四種親情糾纏在一起,而他們又取決于我,所以我感到了作為中年人責任的重大。
[教師引導]展開想像,體驗感受一下,假如你是文中的我,毫不猶豫地依從了兒子走小路,那么,母親會怎樣想?
學生四人小組交流,在班里談感受。
(過渡)看似不起眼的小事,如果處理不得當,就會產(chǎn)生家庭矛盾。通過這件事情,你悟出了什么道理?
學生討論交流,教師適時點撥。
[教師小結]
不管做什么事情應先考慮老人的感受,先照顧他們。他們辛苦了一輩子,不容易。之中的我決定順從母親而委屈孩子,原則是一個孝字。當上有老,下有小,兩頭無法兼顧時,應該顧老的一頭。這正是中華民族傳統(tǒng)美德的體現(xiàn)。(過渡)設想一下:晚飯后,全家人在一起看電視,爺爺奶奶喜歡看戲曲節(jié)目,爸爸媽媽喜歡看時事報道,你喜歡看動畫片,而遙控器在你的手中,你該怎么辦?
[學生討論歸納]
教師對于學生的回答要給予肯定和完善,并希望在以后的人生道路上繼續(xù)遵循這個道德準則。
(過渡)文中的我做得很好,尊敬母親走大路,母親同時也為兒子解決了這個難題,改變主意,走小路。你從中感受到什么?
a.我們可以感受到母親對小孫子的什么感情?
b.作者為我們展示了什么樣的家庭?
c.分別用兩個字概括出母親、妻子、我是什么樣的人?
學生四人小組討論交流(鼓勵學生各抒己見,言之成理即可)。
5、重點研讀
(過渡):我和妻子是如何背著母親、兒子走過那條小路的?為什么說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來,就是整個世界?請同學們齊讀課文最后一段,體會這段話的深刻含義。同學們以小組為單位,互相交流探討一下說說你對這段話的理解。
(這部分討論旨在讓學生自主探究,通過交流合作,最終挖掘出課文主旨。對于學生的討論和作答,教師應鼓勵、肯定,積極引導,適時點拔。)
[教師小結]
文中我和妻子就代表著中年人,上有老,下有小,既要贍養(yǎng)老人,又要撫養(yǎng)孩子,肩負著承前啟后的責任,體現(xiàn)了我對生活的一種責任感、使命感。整個世界也就是由老年人、中年人、孩子組成。一個家庭是這樣,一個民族乃至全世界又何嘗不是這樣?所以說背起的是整個世界。這樣大詞小用,透露出作者大有深意,他想說的意思,超出了事情本身。我背母親,妻背兒子,從表面上看,我害怕他們摔著,其實也就是對老的尊敬,對小的愛護。作者在字里行間流露出一種對生活的熱愛,對生命的`珍愛,生命就像一只永不熄滅的火炬一代一代往下傳遞。
(這部分是對課文的咀嚼和消化階段,也是學生自主探究與合作交流的最佳時機,所以教師要充分信任學生,用暗示等方式鼓勵學生,適時啟發(fā)。盡可能讓學生體驗到成功的喜悅。)
重點研讀后,全班學生齊聲朗讀最后一段。
比較閱讀
請同學們速讀課后短文《三代》,思考問題:
、 這篇短文寫了什么事?
、 《三代人》、《散步》相互比較,哪個故事更感動你,說說你的理由?
[教師引導]
學生讀后,小組交流,教師鼓勵,并因勢引導:編者為何把《散步》作為本文的范文呢?肯定《散步》有比《三代》更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我們可以把兩篇文章通過比較,體會《散步》寫的精彩之處,可以從語言、寫作方法等進行比較。(學生答案會多種多樣,所以要求學生舉例說明緣由,只要說得有道理即可。)
學生討論交流,教師歸納:
、佟渡⒉健繁取度范嘁恍┚吧鑼。文中有兩處對初春的描寫,這段描寫在全文中起到襯托的作用。第一處是對南方初春田野的描寫:大塊小塊的新綠有的濃,有的淡樹上的嫩芽也密了田里的冬水也咕咕地起著水泡。這新綠、嫩芽、冬水的水泡分明是春的氣息的透露,它顯示了不可遏制的生機,這是對生命的高歌,對生命的禮贊。第三處描寫母親所望到的小路遠處景物:金色的菜花,整齊的桑樹,水波粼粼的魚塘。這些都寫出春的氣息,春天在召喚,生命在呼喚。字里行間留露的正是一種對生活的酷愛,對生命的珍愛。
、谠谏⒉街袃蓛蓪ΨQ的句子很多。母親要走大路,大路子順,我的兒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等。作者運用對稱的句子,互相映襯,使我們讀起來很有情趣。語言樸實,但蘊含著豐富的思想內涵。
③以小見大的寫法:通過描寫生活中的小事情散步,反映出尊老愛幼這個社會大6、主題。
[教師小結]
同學們通過比較閱讀,能夠初步對文章進行鑒賞,希望同學們在今后的寫作中,嘗試運用這幾種寫作方法,一定會給你的文章增添光彩。
反思
通過本節(jié)課的學習,都學到了什么?在思想上感悟到什么?
[提示]自由回答,言之有理即可。
[教師總結]
我們學習這篇文章,就是想讓同學們懂得家庭成員之間要互相謙讓,互相體貼,互敬互愛,這樣才能使你的家庭穩(wěn)定、幸福!同時也讓我們珍愛親情,珍愛生命!最后我們一起唱首歌,來感受這人間最美好的感情??親情。教師放歌曲《;丶铱纯础,學生齊唱。
7、小結
《散步》是一篇秀美雋永、蘊藉豐富的精美散文,也是一曲用580字凝成的真善美的頌歌。它是人的心靈在親情、人性、生命這三點構成的軌跡上的一次愉悅而高尚的旅行。所以,在這節(jié)課上學生的高尚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審美情趣得到潛移默化地熏陶感染。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也給學生理解課文豐富的內涵提供了學習的廣泛空間。引導學生品味揣摩語言,也增強了語感,加深了對課文的理解。
六、板書設計
散步 莫懷戚
母親 走大路 ↑承上
散步 分歧→{我 妻子 責任重大→使命感
兒子 走小路 ↓啟下
七、信息反饋:
語文教案 篇7
人教課標教材小學語文四年級上《語文園地八》安排了一次將口語交際與習作相結合的想象訓練,具體要求如下:
口語交際:在20世紀,人類的許多幻想變成了現(xiàn)實。讓我們展開想象的翅膀,暢想21世紀的科技發(fā)展成就,暢談各自的奇思妙想,說說未來的衣服、未來的食品、未來的住宅、未來的交通……要選擇合適的方式來進行介紹,如邊畫邊講、邊演示邊講,把奇思妙想講清楚。別人講的時候要認真聽,可以補充或提出問題,還可以就共同感興趣的一兩個奇思妙想展開討論。
習作:在口語交際的基礎上,寫一篇想象作文。可以寫自己的奇思妙想,也可以寫受到別人啟發(fā)想到的內容,還可以寫科幻故事。想象要豐富,內容要具體,語句要通順,題目自己定。寫好以后認真讀一讀,改一改。
怎樣才能使學生的口語交際和習作內容更具創(chuàng)造性,新奇有趣?下面就本次口語交際和習作的教學提出幾點建議, 供老師們參考。
第一步:從“現(xiàn)實的……怎么樣入手”,開展一次社會調查活動。
在《語文園地八》口語交際和習作教學開始前兩周,利用雙休日的時間引導學生自己或分小組選擇自己所關心的、感興趣的現(xiàn)實事物──現(xiàn)在的家鄉(xiāng)、現(xiàn)在的學校、現(xiàn)在的食品、現(xiàn)在的電視、現(xiàn)在的房屋、現(xiàn)在的衣服,現(xiàn)在的……調查了解所關心、所感興趣的事物現(xiàn)在什么樣(調查的方式包括:觀察、訪談、讀書、實際使用等)?告訴學生:班內要召開一次“我所關心、所感興趣的事物為內容的信息發(fā)布會”認真做好調查筆記。
在學生人人進行了課外調查的基礎上,引導學生以學習小組為單位,進一步分析所調查得到的材料,深入調查、研究:“現(xiàn)實事物”有哪些地方讓你或他人(身邊的其他人)感到不滿意?有什么不足、缺陷?有什么問題?促使學生從現(xiàn)實中去發(fā)現(xiàn)和提出問題。(以上調查研究大概經(jīng)歷一周時間)
周末,召開“我所關心、感興趣的事物”的調研報告會,會上,要求學生重點交流自己在調查研究中所發(fā)現(xiàn)的“問題內容”,這些問題給人們帶來了什么也不便或危害?某同學就一種事物交流完畢,其他同學可以做補充。
第二步:查閱資料,了解現(xiàn)實事物未來的發(fā)展趨勢。
仍然可以利用雙休日的時間,讓學生以學習小組為單位,去查閱相關的資料──所關心、感興趣的“現(xiàn)實事物”,未來的發(fā)展趨勢什么樣的?搜集了解相關的資料。第二周的周初,召開讀書報告會。
第三步:引導學生展開想象,在想象中,解決“現(xiàn)實”存在的問題。
1.引導學生重新回顧所調查研究到的“所關心、感興趣的現(xiàn)實事物的存在問題”,使學生能夠確定“什么基礎上展開想象”。
2.提出若干問題,指導學生針對自己的實際特點展開想象。
教師可以從兩個方面進行引導:一方面引導學生思考“作為未來世界的主人,經(jīng)過多少年以后你已經(jīng)成了一位某方面設計專家、制造專家,你可能解決了哪些問題?你設計、制造出什么樣的新產(chǎn)品?它是什么樣的?為人們帶來了那些便利?”另一方面可以引導學生思考“到了幾十年以后,你為了盡到對這個世界的責任,你或他(她)成為了什么的人?你在干什么?你解決了哪些問題?”
3.安排口語交際課,讓學生先將自己想象到的講給小組的同學聽。小組同學從以下幾個方面展開評議討論:要解決這個問題,想象出來的辦法好不好?好在哪里?有什么問題?你認為可以怎樣改進?要提示學生帶著上面的問題去傾聽,并發(fā)表自己的意見,幫助每一個同學對想象的內容進行完善。
4.小組內以“想象得新奇、有趣”為標準,推選代表,在班內進行交流評析。針對想象的比較好的,教師或學生通過“追問”的形式,讓學生介紹自己“展開想象”的過程,為全班學生提供直觀學習的實例;這對學生想象中的存在問題,注意引導學生進行“想象的合理、新奇、有趣、具體”等方面的評議,引導學生自己感悟“如何寫得新奇、有趣、合理、具體”
第四步:學生課余時間將自己想象的內容書寫成文。教師指導學生修改。
學生習作過程中,教師注意引導學生閱讀學習相關的習作范例,一方面認識到本次習作要將“通過想象來解決問題”的過程或者結果當作重點,一些想象為主;另一方面注意將想象的內容寫得具體、明白。
學生寫完以后,繼續(xù)組織學生以小組為單位,互相閱讀、評議,提出意見,進行修改。老師批閱,進一步提出問題或指導意見,讓學生再次修改。修改完畢,謄抄或者打印。
第五步:交流發(fā)表,編輯班內的《未來的──》作文集。
簡評:
習作絕不是單純的是課上命題、指導、學生敘寫這樣一件簡單的事請,它是一個與生活、與讀書密切相關聯(lián)的過程,是一個學生生活、交際的真實過程。這樣,學生的習作才有興趣、有內容,切實提高學生的表達能力。因此,本次教學,安排了學生調查、讀書、報告、交流、編輯習作專輯,這些,都是為了“使學生的習作來源于生活”、“使習作成為學生真實的生活交際”而考慮的。同時,這樣的過程,又成了學生一次“語文實踐活動的過程”。
本次習作要求學生針對具體的.事物,展開創(chuàng)造性想象, 寫自己創(chuàng)造性的想象。心理學研究指出:創(chuàng)造性想象產(chǎn)生的首要條件是要“受到原型的啟發(fā)”。要學生寫“未來的──”,首先應該清楚“現(xiàn)實的──”是什么樣,“現(xiàn)實的”是能夠啟發(fā)學生展開創(chuàng)造想象的原型。
本次習作設計“調查研究現(xiàn)實的事物”環(huán)節(jié),目的有三:一是為學生提供生活的原型;二是強化學生“展開想象”情感強度;三是使學生展開想象有一定的社會目的。
讀書,是寫作的基礎;查閱“現(xiàn)實事物在未來發(fā)展的趨勢”方面的資料,不但增加學生的閱讀量,而且為學生“進行想象是開拓思路,進行合理想象”打下基礎。
編輯短評:口語交際與習作相結合是一個值得探索的課題,本設計在這方面做了有益的嘗試,從調查入手,讓學生結合實際情況提出自己對生活中存在的一些問題的看法,然后展開合理的想象解決問題,最后落實到筆頭上,我想對孩子們來說這樣一次活動是有意義且記憶深刻的,習作也不會落于空談。(王林)
《語文園地八》教學設計一
教學目標
1.口語交際: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造能力、想象能力、表達能力、并注意聽聽同學發(fā)明創(chuàng)造,互相交流。交流時做到態(tài)度自然、大方,表達流利,內容比較充實。
2.習作練習:寫一篇想象作文,寫出自己想象的奇特和合理。做到既清楚又明白,內容有新鮮感。培養(yǎng)學生寫作的良好習慣。
3.我的發(fā)現(xiàn):能主動發(fā)現(xiàn)同音字,并正確使用,引導學生從音、形、義上加以區(qū)分。
4.日積月累:讀科學名言,從中體會名言的含義。
5.拓展延伸:通過寬帶網(wǎng),了解科學技術日新月異,感受我國科學技術發(fā)展的新成就,感受科技發(fā)展給生活帶來的新變化。可以讓學生到圖書館、網(wǎng)上等收集多的資料作成剪報。
課前準備
收集自己準備的科技新聞。
教學課時
4課時
第一課時
口語交際,我們的奇思妙想
1.激趣導入:
同學們,隨著科學技術的發(fā)展,我們的生活不斷改變,在本組課文中,我們從《呼喚雨的世紀》、《電腦住宅》、《飛船上的特殊乘客》等文章中,了解到科學的威力和奇跡。今天,我們就暢想一下,科學技術的發(fā)展還將使我們的生活發(fā)生哪些變化呢?
展開想象的翅膀,暢談自己的奇思妙想吧!可以說說未來的生活、學習,只要能想到的,都可以說。
2.小組交流:
前后兩組同學組成小組,相互交流自己的想象,共同分享發(fā)明創(chuàng)造的快樂。交流時可以互相問學,互相補充,互相評價。
3.全班交流:
每組推薦介紹得好的,大家感興趣的到班上交流,共同探討,進行評價。
4.小結延伸:
同學們的暢想真神奇、真美妙!我們要留心觀察、用心思考、勤于動手、善于動腦,就能有所發(fā)明,有所收獲。
如果要想使你們的幻想成為現(xiàn)實,必須現(xiàn)在好好學習,掌握豐富的科學知識、科學技能,讓幻想成為現(xiàn)實。
第二課時
習作指導 寫一篇想象作文
一、談話引入:
上一節(jié)課,同學們大膽暢想了未來世界,有許多奇思妙想很有新意,今天我們就把這美好的幻想寫下來。
二、明確習作要求:
1.想象應從哪些方面去想,想些什么?學生討論。
2.教師補充:想象可以不拘形式、可以是古今中外的、可以奇思妙想的,也可以是從現(xiàn)實生活中受到啟發(fā)自己設想、創(chuàng)造的。
3.習作方法指導:
、贁⑹鱿胂蟮氖挛,要有一定的順序。
、谟洈⒅幸唧w,特別是想象的事物特點要寫詳細。
、郾磉_的方式可以多樣化,想怎么寫就怎么寫。
4.學生自己交流習作,教師巡視指導。
5.學生交流習作:選出寫得好的習作,說說好在哪點?全班交流。
6.教師選出有特色的習作講評。
7.學生根據(jù)自己的習作修改,同桌互改,提出修改意見。
第三、四課時
一、教學“我的發(fā)現(xiàn)”
1.學生自由讀詞語。
2.教師指名讀詞語,注意正音。
3.符合詞義,說說帶點的詞的意思。
4.思考: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廣告亂改成語。
5.小結:注意區(qū)分同音字。
二、教學“日積月累”
1.學生讀科學名言
2.交流:你從科學名言中了解了什么?
3.小結:這些名言,告訴我們對待科學的態(tài)度應怎樣,同時,教育我們要向科學家學習。
三、教學“寬帶網(wǎng)”
1.朗讀寬帶網(wǎng)中的內容。
2.你在生活中還收集了哪些信息?
3.學生展開收集資料。
4.舉辦《科學在身邊》手抄報。
【語文教案】相關文章:
語文的教案11-16
有關語文教案范文 語文優(yōu)秀教案06-02
《語文樂園》語文教案11-20
語文《掌聲》教案11-19
語文燕子教案11-19
語文樹教案12-05
語文趙州橋教案11-28
語文古詩教案11-07
語文下冊的教案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