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生》大班教案
在教學工作者開展教學活動前,總歸要編寫教案,編寫教案助于積累教學經(jīng)驗,不斷提高教學質量。我們該怎么去寫教案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花生》大班教案,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花生》大班教案1
活動目標:
1.通過閱讀故事,感知理解故事中人物交換物品的基本內容。
2.借助圖片線索,感知和講述老奶奶用一籃子梅子最終換得一籃子花生的過程。
3.感知幫助別人和被別人關心的快樂,愿意用相應的語言進行表達.
活動準備:
1.幼兒操作材料:《花生糕》。
2.教學掛圖:《花生糕》。
3.將教學掛圖剪成小圖片,參考活動過程中的《花生糕》故事線索圖。
活動過程:
(一)(引出話題:花生糕。
1.教師:小朋友,你吃過花生糕嗎?你知道花生糕是用什么做的嗎?
2.教師:從前有一個老奶奶,想用花生做糕,當點心吃。她家里有許多面粉,又有許多白糖,但是一;ㄉ矝]有。在她家的花園里,種了許多梅樹,梅樹上結了許多梅子,但是梅子不是花生,不能做糕吃。她就采了一籃子梅子,出門去換花生。老奶奶換到花生了嗎?她是怎么換到花生的?
(二) 閱讀幼兒操作材料《花生糕》,了解故事情節(jié)的發(fā)展。
1.幼兒自主閱讀故事,并與同伴交流,說說老奶奶遇到了誰,她將自己種的梅子給了誰,得到了哪些東西,又送給了哪些需要的人、
2.個別幼兒在集體面前表達和交流。
3.教師帶領幼兒邊閱讀幼兒操作材料邊講述故事《花生糕》。
(三)借用提問,幫助幼兒梳理線索,感知故事情節(jié)的發(fā)展。
1.教師提問:老奶奶第一個遇到了誰?她是怎樣做的?她得到了什么?后來又遇到了誰?她又是怎樣做的?如此這般,引導幼兒講述,并根據(jù)幼兒的講述梳理出線索圖,例如:
老奶奶 女人 一男一女 小姑娘和她媽媽、哥哥 老頭兒 老奶奶
梅子 棉花 山茶花 小狗 花生 花生糕
2.引導幼兒觀察換花生的線索圖,鼓勵幼兒跟著教師一起講述老奶奶一次次將自己的東西送給別人,最終得到了自己需要的花生,做成了香香的花生糕。
(四)圍繞故事討論,懂得關心和幫助別人,你也會從別人那里得到尊重、關心和快樂。
1.教師:老奶奶想要做花生糕,可是她沒有花生,她是怎樣做的?
2.教師:老奶奶把自己種的梅子送給別人,還把別人送給她的東西又送給了她認為需要的人,拿到東西的人開心嗎?老奶奶開心嗎?你是怎么知道的?
3.鼓勵幼兒用故事中的語言講述,例如:快活、嘻嘻地笑、歡喜、很好很好、說“謝謝”等語言。
4.教師小結:這個故事告訴我們,老奶奶關心別人,最終她也從別人那里得到了快樂。你關心和幫助別人,別人也會關心和幫助你,幫助別人,你會覺得快樂,被關心的.人會更快樂!
(五)結合自己的生活經(jīng)驗,講述自己關心或幫助他人的故事。
1.教師:你想做關心別人的好孩子嗎?你做過什么好事?你感覺怎樣?
2.教師:你得到過誰的關心和幫助,你覺得快樂嗎?你想怎樣回報別人呢?
幼兒大膽講述自己的感受,表達自己真實的想法,學習用高興、快樂、幸福、快活、甜蜜等詞語,表達自己的心情。
(六)音樂活動:《幸福拍手歌》。
教師:幫助別人和被別人關心好快樂、好幸福呀!讓我們一起隨著音樂唱起來,跳起來吧!
活動延伸:
引導幼兒扮演角色,表演故事《花生糕》。
《花生》大班教案2
設計意圖:
花生殼農村常見的農作物,許多農村家庭都會種植花生。孩子們都非常喜歡吃,剩下的殼一般都作為廢物丟掉。為了體現(xiàn)廢物利用、并讓孩子體驗用不同的材料作畫的樂趣,鍛煉幼兒手的靈巧性和提高孩子們的審美能力,特設計本次活動。
重點區(qū)域:
美術區(qū)
活動目標:
1.了解花生的多種用途,學習花生殼貼畫的簡單方法。
2.能了解花生殼里殼和外殼的特點,嘗試采用不同的方式作畫。
3.大膽想象,體驗美術活動的樂趣。
活動準備:
花生殼、乳膠、記號筆。
活動過程:
一、導入部分
1.教師說出謎語:“麻屋子,紅帳子,里面住個白胖子!
2.出示花生殼,請幼兒觀察花生殼的顏色和樣子。
引導語:你覺得花生殼像什么呢?
二、基本部分
1.教師帶領幼兒認識花生的里殼和外殼。
引導語:剝開的花生殼由哪幾個面?他們分別是什么樣的`?
2.請幼兒欣賞幼兒用書上的花生殼作品。
引導語:看看這里的花生殼變成了什么?你知道他是怎么變出來的嗎?(嘗試引導幼兒說出主要的制作方法)
3.提供形象,幼兒動手操作。
注意引導幼兒根據(jù)花生殼的外形有目的、大膽想象,并鼓勵幼兒通過組合花生殼的不同面,創(chuàng)造出更加新穎、獨特的作品。
。1)引導語:老師這里有幾個動物朋友,想一想你可以怎樣用花生殼擺出來,比一比誰擺得最像!
。2)教師個別指導,鼓勵能力強的幼兒豐富畫面,使畫面有一定的主題性。
三、結束部分
請幼兒展示自己的作品,幼兒相互欣賞。
引導語:在這幅作品之中,花生殼變成了什么,是怎樣變的?你覺得像不像?
活動延伸
鼓勵幼兒思考花生殼的多種玩法,在其他區(qū)域中可以怎么玩。
《花生》大班教案3
活動目標:
讓幼兒通過看看、摸摸、嘗嘗、講講,了解花生的主要特征和用途,知道花生是秋天的果實。
活動準備:1、花生玩具;2、六盆熟花生;3、植物花生。
活動過程:
一、出示花生娃娃玩具,引起幼兒興趣
1、小朋友看,誰來了?(教師拿著花生娃娃玩具邊打開發(fā)條邊繞幼兒走一圈,讓大家看看,聽聽。)
2、大家聽到花生娃娃玩具再說什么呢?(在唱歌,在講話。)
3、小結:秋天到了,花生都成熟了,花生娃娃在說:“小朋友,快來嘗嘗我的果實吧!
二、讓幼兒圍坐在桌子旁,嘗花生
1、小朋友,盆子里的花生果是怎么吃呢?(可以剝開殼吃,可以咬開殼吃。)
2、請小朋友嘗嘗花生的味道,等會兒再講講,你是怎么吃花生果的?吃了幾顆?(教師巡視參與剝嘗花生,指導個別不會剝的小朋友如何剝花生。)
三、認識花生
1、小朋友你吃了幾顆花生果?是怎么吃的?(××顆,用手剝開吃,用牙齒咬開吃)
2、小朋友想想,花生果為什么要剝開吃?(因為外面一層是殼,不能吃,里面的肉可以吃。)
3、小結:花生果外面是一層殼,稱花生殼,里面是花生肉,稱花生仁,包在花生仁外面的一層粉紅色的.薄薄的皮也可以吃(邊剝邊講述)。
4、小朋友很愛吃花生,你們知道花生長在哪里呢?(出示一盆植物花生)
5、小朋友,找找看,這顆花生上有沒有長著花生果?花生果長在哪里呢?(花生果長在泥土里)
6、拔起花生根須,顯示出花生果,讓幼兒觀察。得出結論:花生果長在根須上,埋在泥土里。
四、花生的用途
1、誰來講講還吃過哪些口味的花生?(糖花生、椒鹽花生、魚皮花生等)
2、花生可以做哪些食品?(可以做成花生糖、花生點心、花生醬等)
五、活動延伸
教師、幼兒每人拿一樣花生食品,以展覽形式展示出各種花生食品,讓幼兒自由參觀、品嘗。
《花生》大班教案4
活動目標:
1、觀察花生果的特征,了解花生果的用途。
2、記錄剝花生仁的情況,學習簡單的統(tǒng)計數(shù)據(jù)的方法。
3、體驗活動帶來的樂趣。
4、引導幼兒積極與材料互動,體驗數(shù)學活動的樂趣。
5、引發(fā)幼兒學習的興趣。
活動準備:
花生人手10顆,點心盤和小碗人手一個,記錄表人手一張。
智能AB猜試題。花生類食品若干。
活動過程:
一、觀察花生果的外形。
1.以猜謎導入:小朋友都喜歡猜謎,今天老師就給小朋友帶來了一個謎語,請你猜一猜,小耳朵聽好了。“麻屋子,紅帳子,里面睡個白胖子”誰猜出來了?
2.你是怎么知道的?請幼兒解釋謎面。我們來看看,花生的外殼怎樣?里面呢?打開后,里面有什么?學習花生仁(了解花生的外形特征)
二、剝花生
1.小朋友真棒,不但能猜出謎語,而且還能說出理由,那是不是每顆花生里面都睡了一個花生仁呢?那你來猜猜看,這顆花生里面有幾顆花生仁?(幼兒猜測)是不是這樣呢?我們怎樣就能知道了?(剝開來看一看)
2.你們想不想剝花生呢?今天我們一邊剝花生還要一邊記錄,怎么記呢?(出示記錄表)這里有一張記錄表,上面有兩排格子,這一排是告訴你要剝10次花生,下面這一排是讓你填花生仁的顆數(shù),如果第一次剝出2顆花生仁,你就在第一個格子里用2來表示,第2次剝出3顆來,你記在哪里呢?好的,小朋友在剝的時候要剝一次記一次,一直到剝完為止,剝下來的殼放在中間的盆子里。你會不會玩?你能不能一邊剝一邊吃?
好,現(xiàn)在開始吧!
3.請幼兒剝花生,一邊剝一邊進行記錄。
4.教師巡回指導,提醒幼兒記錄剝下的結果。
5.鼓勵已剝完的幼兒說說游戲結果。
6.統(tǒng)計數(shù)據(jù)。
交流:小朋友,花生都剝好了嗎?你能不能把記錄的結果告訴大家?(能,請個別幼兒介紹)
A、今天,小朋友真聰明,不僅會剝花生,還把花生仁的顆數(shù)都記錄了下來,知道了一顆花生里面有的是1顆仁,有的是2顆花生仁,還有3顆的。那在你剝的10顆花生中每種有幾顆呢?我們把它來統(tǒng)計一下好不好?
你們看,老師也剝了10顆花生,我也把它記下來了,那來看看,1顆花生仁的我剝到了幾次?(數(shù)數(shù)看)把它記在哪里(一顆花生仁的地方),2顆花生仁的剝到了幾次?怎么記呢?3、4顆有幾次?記在哪里?
B、小結:好現(xiàn)在我已經(jīng)把我剝的花生統(tǒng)計出來了。(老師指著記錄表說一遍)
C、小朋友會不會把自己的記錄結果也統(tǒng)計一下呢?(會)請小朋友試一試,看看你統(tǒng)計下來,那種花生仁的最多?
D、幼兒統(tǒng)計,教師指導。
E、交流:你統(tǒng)計的結果怎么樣?誰愿意來向大家介紹一下?幾顆花生仁的最多?(幼兒講述)還有誰愿意來說一說?
F、其他小朋友,你的呢?把你的記錄表說給你的爸爸媽媽聽聽,告訴他,你的是哪種花生仁的最多?(下位交流)
三、了解花生的用處。
1.小朋友真棒,通過統(tǒng)計,發(fā)現(xiàn)了2顆花生仁最多,那花生有什么用呢?(幼兒自己說)
2.小結:小朋友說的真好,那花生仁除了可以吃,可以榨油,那它的殼和衣有沒有用呢?讓我們來聽聽花生自己是怎么說的吧!(另一位老師來扮演花生講述)3.原來花生的本領這么大,它渾身都是寶,你們記住了嗎?
四、游戲:智能AB猜
1、下面我們就來玩一個關于花生秘密的.游戲,叫智能AB猜。
2、我說一句話,如果你覺得A的答案對,你就站在A這一邊,如果你覺得B的答案對,你就站在B這一邊。選對的小朋友就可以得到一朵笑臉花,所以,你一定要聽清楚了以后再選,看看誰能全部答對?聽明白了嗎?好,游戲現(xiàn)在開始。
1.花生的種子在
A 、在泥土上面 B、在泥土下面
2.發(fā)霉的花生
A 、可以吃 B、不可以吃
3.花生能榨油
A 、能 B、不能
4.花生只能吃
A 、是的 B、不是
5.所有的花生都只有2顆花生仁
A、是的 B、不是
6.花生的殼
A 、有用 B、沒用
評價:游戲結束了,看看你得到了幾朵笑臉花?我們來看看有沒有誰得到了6朵笑臉花的?這些小朋友就是我們這次游戲的冠軍,其他小朋友也不要難過,我們下次繼續(xù)努力,爭取奪冠軍。
五、分享活動。
今天我們和花生玩游戲,還知道了,這么多關于花生的知識,現(xiàn)在我們一起來嘗嘗我們親手剝的花生是什么味道的?
孩子分享花生。
所思所悟:
從中,我看到了孩子們做事那認真的樣子,其實發(fā)現(xiàn)他們有時還真的很喜歡動手操作?磥,孩子們只有在操作中,才能發(fā)揮他們的才能與智慧,只有在操作中,才能真正學到更多的本領。此活動后,幼兒對于花生又多了一份新的認識。我突然感覺平時班里那些頑皮的孩子,雖然有時任性,但做起事來還真的比一般的幼兒積極,看來這正是他們的優(yōu)點所在。在日常中,我們應多去觀察幼兒的優(yōu)點,以此來進行鼓勵,而不是一味的責罵孩子這點不好那點不好。這樣,孩子的自卑心會更強,最后導致孩子蠻橫、無理的心理變化。同時,對孩子的身心有極大的危害。
《花生》大班教案5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通過觀察、操作,發(fā)現(xiàn)花生的特征。
2、通過參觀、操作,了解花生的用途。
活動過程:
1、小朋友好,今天陽老師來給你們上課,心里非常高興,還特意給你們帶來了禮物,請看,是什么呀?(出示整棵花生)
咦,花生到哪兒去了?我們一起把它找出來。(拔花生)呀,原來花生長在什么地方的?對,花生是長在泥土下面的,秋天到了,農民伯伯就把花生從地下挖出來給我們吃。
2、觀察花生的特征。
今天農民伯伯給我們大四班小朋友送來了好多花生,請小朋友仔細看一看,摸一摸,玩一玩,然后和旁邊的小朋友說一說,這些花生是什么樣的。
誰來說說你的發(fā)現(xiàn)?(幼兒互相交流)
你們會剝花生嗎?來,我們每人剝一顆,看看里面藏著什么?(老師示范剝一顆)咦,小朋友看,剝開來的兩片花生殼是什么樣的?(對稱的),看,里面藏著什么呀?(花生米)花生米是什么樣的?(紅紅的)這紅紅的一層是花生米的衣,也就是它的衣服,把花生衣脫掉,里面就是白白的肉了。
除了發(fā)現(xiàn)花生有紅色的衣,你還發(fā)現(xiàn)了什么?(花生的顆數(shù)不同)噢,原來有的`花生殼里的花生米是不一樣多的,小朋友真能干。
下面我們來一個剝花生比賽,比一比在相同的里,誰剝的花生米最多,好嗎?老師放一段音樂,音樂一停,小朋友就立刻停止剝花生,然后我們來數(shù)一數(shù),誰剝的花生最多,好嗎?
比賽:剝花生。
討論:他剝的花生為什么最多?(速度快;選擇長的花生,因為里面的花生米多。)
3、了解花生的用途。
小朋友真能干,剝了這么多花生米,那你知道,花生米有哪些作用嗎?(幼兒互相討論)下面老我們一起到花生小超市里去看看,一邊看一邊和好朋友說說,花生究竟還有哪些作用?
幼兒到“花生小超市”參觀、自由結伴交流。
老師小結:花生的全身都是寶,花生米可以炒炒吃,可以榨油,榨過油的花生餅是可以給豬和其它家畜吃,花生米還可以加工成糖果,點心等,而且花生的莖、葉也是家畜愛吃的食物,花生米外面這層衣、殼、葉、藤都可以做藥呢,你們說,花生的作用大不大?
4、拓展花生的用途。
小朋友想想,花生除了可以變成食品讓我們吃,還會有什么用呢?(提醒:殼是對稱的等)對,我們可以把它變成漂亮的工藝品讓人們欣賞,(出示部分成品讓幼兒欣賞)馬上中秋節(jié)要到了,我們用花生來做漂亮的工藝品送給好朋友,好嗎?
看,老師在旁邊為你們準備了好多花生,選擇一個你喜歡的地方去做吧。
《花生》大班教案6
目標:
1、感知花生的構造,知道花生中花生米的數(shù)量是不同的。
2、學習用數(shù)字、符號記錄花生米的數(shù)量。
3、嘗試有計劃、有條理的進行多次剝花生、做記錄的活動。
準備:
1、每桌花生1盆40個左右;鉛筆、分類盒、記錄單人手一份;每桌兩只空盆
2、事先將花生輕壓出口子,方便幼兒剝。
剝花生統(tǒng)計表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第五次
一共
3、教師記錄大表
剝花生統(tǒng)計表
過程:
1、猜謎語,引起剝花生的興趣。
(1)猜謎語。提問:你是怎么知道的?為什么說是花生呢?觀察花生特征。
。2)猜一猜你選的花生中有幾個花生米?你是怎么知道的?
2、剝花生,并記錄花生米顆數(shù)。
。1)每人選5顆花生分別放在分類盒的5個格子里。
。2)介紹記錄表,知道該如何記錄。
。3)幼兒操作,注意觀察個別幼兒的方法和步驟,了解幼兒解決問題的'策略。
3、交流分享并統(tǒng)計
。1)教師示范統(tǒng)計所選5顆花生中幾個花生米的花生最多。
。2)幼兒統(tǒng)計自己的記錄單。
。3)統(tǒng)計全部幼兒的數(shù)字,看看全班幼兒所剝花生中幾;ㄉ椎幕ㄉ疃唷
《花生》大班教案7
目標:
1.感知花生的構造,知道花生中花生米的數(shù)量是不同的。
2.學習用數(shù)字、符號記錄花生米的.數(shù)量。
3.嘗試有計劃、有條理的進行多次剝花生、做記錄的活動。
準備:
1.每桌花生1盆40個左右;鉛筆、分類盒、記錄單人手一份;每桌兩只空盆
2.事先將花生輕壓出口子,方便幼兒剝。
剝花生統(tǒng)計表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第五次
一共
3.教師記錄大表
剝花生統(tǒng)計表
過程:
1. 猜謎語,引起剝花生的興趣。
l 猜謎語。提問:你是怎么知道的?為什么說是花生呢?觀察花生特征。
l 猜一猜你選的花生中有幾個花生米?你是怎么知道的?
2. 剝花生,并記錄花生米顆數(shù)。
l 每人選5顆花生分別放在分類盒的5個格子里。
l 介紹記錄表,知道該如何記錄。
l 幼兒操作,注意觀察個別幼兒的方法和步驟,了解幼兒解決問題的策略。
3、交流分享并統(tǒng)計
l 教師示范統(tǒng)計所選5顆花生中幾個花生米的花生最多。
l 幼兒統(tǒng)計自己的記錄單。
l 統(tǒng)計全部幼兒的數(shù)字,看看全班幼兒所剝花生中幾;ㄉ椎幕ㄉ疃。
《花生》大班教案8
活動目標:
1.嘗試運用數(shù)的分解與組合經(jīng)驗解決游戲情景中問題,體驗5以內數(shù)的'多種分合方法;
2.理解并遵守游戲規(guī)則。
活動準備:
1.玩具花生和小圈若干、花生地(9格卡紙底座4個)、骰子(點子)2只。
2.磁性板、記錄紙、紅色點子。
活動過程:
一:體驗“種花生”游戲
交代玩法與規(guī)則
引發(fā)猜測:你覺得該怎么種花生呢?
交代玩法:
請小朋友擲骰子并根據(jù)骰子上點子的數(shù)量取花生種花生。每塊地里只能
播種4顆花生,滿4顆花生后,用圈把花生圍起來表示完成播種;如果花
生數(shù)量超過4顆,必須重新播種。
宣布規(guī)則:
根據(jù)骰子上點子數(shù)量取花生種花生,每小塊地里只能播種4顆花生;
滿4顆花生后用圈圍起來表示播種成功,超過4顆花生必須重新播種。
幼兒嘗試播種
幼兒輪流擲骰子種花生;
教師記錄幼兒種花生的不同方法。
歸納:原來種花生的辦法很多?梢詫⒒ㄉ糠N在一塊地里,也可以將花生分一分
播種到2塊、3塊地里,這樣就能很快完成播種任務。(比如:5顆花生可以……)
二:比比哪隊花生種得快
幼兒分兩組玩種花生的游戲;(出示2片花生地)
玩法:幼兒分成紅黃兩隊,一個接一個擲骰子并根據(jù)骰子上的點字數(shù)量取花生種花生;
最后看那一隊先將花生地種滿為勝。
規(guī)則:同第一次
三:活動延伸(出示已有部分花生的土地)
思考:
你覺得取幾顆花生,能一下子種滿2塊地?
同樣取這幾顆花生,能不能種滿3塊或更多塊花生地呢?
《花生》大班教案9
活動目標
1.了解花生的內部結構,認識花生。
2.學習從外向內有序地觀察。
3.敢于在集體面前表達自己的觀點。
活動準備
材料準備:每組準備一小筐花生;投影儀;花生的生長過程圖片(發(fā)芽、長大、開花、結果);鉛筆、記錄紙(每人一份);各類花生制成的食品。
活動過程
1.導入活動,激發(fā)幼兒興趣。
師(出示布袋):我的袋子里有一樣東西,我要讓你們來摸一摸,看看你
能不能猜出是什么?
個別幼兒上臺隔著布袋摸一摸,并說出自己的猜測。
教師引導幼兒說出自己猜測的理由。
教師倒出布袋中的東西,證實幼兒的猜測。
分析:教師在組織大班幼兒進行科學探究活動前,除了必要的經(jīng)驗準備外,還通過讓幼兒從布袋中用手摸來制造神秘感,使幼兒對接下來的活動充滿期待,充分調動了幼兒的活動積極性。
2.幼兒探索
(1)探索花生的外部特征,每桌發(fā)放一筐花生。
師:每人拿出一顆花生看一看、摸一摸、聞一聞。
引導幼兒說一說自己拿到的花生的外形特征。
師:看上去是什么樣子?摸上去有什么感覺?
教師把幼兒對花生外形的感知進行總結。
利用投影儀集體觀察。
把幼兒的觀察結果對照投影儀上的實物說一遍。同時告訴幼兒:剛才我們看到的、摸到的都是花生最外面的樣子。
(2)探索花生的內部特征
師:花生里面是什么樣子的呢?(幼兒回答)
是你精的,還是你看到的?
怎么打開花生?(幼兒說出自己的方法)
師:用你自己的方法打開花生,并把你的發(fā)現(xiàn)記錄在紙上。
幼兒剝花生并觀察記錄。
教師巡視幼兒的活動情況,并給予適當指導。
教師把幼兒的觀察記錄放在投影儀上,讓幼兒對照自己的記錄向大家介紹自己的觀察結果。
幼兒在記錄方法上會有所不同,教師在引導幼兒介紹現(xiàn)察結果時,可順便引導幼兒說一說自己的記錄方法。
分析:幼兒的思維被教師有層次的'提問所激活,科學探究的形式激發(fā)了幼兒回答問題的積極性,孩子們個個踴躍發(fā)言,將自己的探究發(fā)現(xiàn)告訴老師和同伴。孩子們在教師創(chuàng)設的想說、敢說、喜歡說、有機會說的環(huán)境中得到了學習和提高。
3.利用投影儀集體觀察花生剝開后的各部分
教師對照花生的實物從外向內介紹花生。
師:花生是生長在哪里的?(幼兒回答)
教師把花生的生長過程圖利用投影儀向幼兒呈現(xiàn)。
教師對照圖片向幼兒介紹花生的生長過程。根據(jù)花生結果時的特點來向幼兒介紹花生又叫“落花生”。
分析:本環(huán)節(jié)通過教師的講解,把幼兒對花生的探究進行了一個整體的梳理,幫助幼兒對花生的結構形成了一個整體的認識。同時通過教師的引導式提問,激起了幼兒更深的探究欲望,進而將花生完整的生長過程介紹給幼兒。
4.討論了解花生的用途
(1)師:花生可以做什么呢?
引導幼兒說出生活中看到的、吃到的花生制品。
(2)教師可以向幼兒介紹花生紅皮可治療貧血。
分析:聯(lián)系生活,讓幼兒把科學探究與自己的生活聯(lián)系在一起。同時讓幼兒明白我們吃的食物都有它們各自的營養(yǎng)價值。
5.品嘗花生制品
幼兒邊品嘗邊說出所嘗食品的味道。
《花生》大班教案10
活動目標:
1、觀察花生果的特征,了解花生果的用途。
2、記錄剝花生仁的情況,學習簡單的統(tǒng)計數(shù)據(jù)的方法。
活動準備:
1、PPT課件,記錄表和統(tǒng)計表,笑臉花貼紙。
2、花生人手10顆,點心盤和小碗人手一個,花生類食品若干。
查看課件:大班數(shù)學課件《剝花生》PPT課件
下載地址:xxx
活動過程:
一、觀察花生果的外形。
1、以猜謎導入:小朋友都喜歡猜謎,今天老師就給小朋友帶來了一個謎語,請你猜一猜,小耳朵聽好了!奥槲葑,紅帳子,里面睡個白胖子”誰猜出來了?
2、你是怎么知道的?請幼兒解釋謎面。我們來看看,花生的外殼怎樣?里面呢?打開后,里面有什么?學習花生仁(了解花生的外形特征)
好,現(xiàn)在開始吧!
3、請幼兒剝花生,一邊剝一邊進行記錄。
4、教師巡回指導,提醒幼兒記錄剝下的結果。
5、鼓勵已剝完的`幼兒說說游戲結果。
6、統(tǒng)計數(shù)據(jù)。
交流:小朋友,花生都剝好了嗎?你能不能把記錄的結果告訴大家?(能,請個別幼兒介紹)
A、今天,小朋友真聰明,不僅會剝花生,還把花生仁的顆數(shù)都記錄了下來,知道了一顆花生里面有的是1顆仁,有的是2顆花生仁,還有3顆的。那在你剝的10顆花生中每種有幾顆呢?我們把它來統(tǒng)計一下好不好?
你們看,老師也剝了10顆花生,我也把它記下來了,那來看看,1顆花生仁的我剝到了幾次?(數(shù)數(shù)看)把它記在哪里(一顆花生仁的地方),2顆花生仁的剝到了幾次?怎么記呢?3、4顆有幾次?記在哪里?
B、小結:好現(xiàn)在我已經(jīng)把我剝的花生統(tǒng)計出來了。(老師指著記錄表說一遍)
C、小朋友會不會把自己的記錄結果也統(tǒng)計一下呢?(會)請小朋友試一試,看看你統(tǒng)計下來,那種花生仁的最多?
D、發(fā)統(tǒng)計表,幼兒統(tǒng)計,教師指導。
E、交流:你統(tǒng)計的結果怎么樣?誰愿意來向大家介紹一下?幾顆花生仁的最多?(幼兒講述)還有誰愿意來說一說?
F、其他小朋友,你的呢?把你的記錄表說給你的爸爸媽媽聽聽,告訴他,你的是哪種花生仁的最多?(課后交流)
三、了解花生的用處。
1、小朋友真棒,通過統(tǒng)計,發(fā)現(xiàn)了2顆花生仁最多,那花生有什么用呢?(幼兒自己說)
2、小結:小朋友說的真好,那花生仁除了可以吃,可以榨油,那它的殼和衣有沒有用呢?讓我們來聽聽花生自己是怎么說的吧!(另一位老師來扮演花生講述)
3、原來花生的本領這么大,它渾身都是寶,你們記住了嗎?
四、游戲:智能AB猜。
1、下面我們就來玩一個關于花生秘密的游戲,叫智能AB猜。
2、我說一句話,如果你覺得A的答案對,你就站在A這一邊,如果你覺得B的答案對,你就站在B這一邊。選對的小朋友就可以得到一朵笑臉花,所以,你一定要聽清楚了以后再選,看看誰能全部答對?聽明白了嗎?好,游戲現(xiàn)在開始。
(1)、花生的種子是在()。
A、泥土上面 B、泥土下面
(2)、發(fā)霉的花生()。
A、可以吃 B、不可以吃
(3)、花生能榨油嗎?()
A、能 B、不能
(4)、生花生能吃嗎?()
A、能 B、不能
(5)、所有的花生都只有2顆花生仁嗎?()
A、是的 B、不是
(6)、花生的殼有用嗎?()。
A、有用 B、沒用
評價:游戲結束了,看看你得到了幾朵笑臉花?我們來看看有沒有誰得到了6朵笑臉花的?這些小朋友就是我們這次游戲的冠軍,其他小朋友也不要難過,我們下次繼續(xù)努力,爭取奪冠軍。
五、分享活動。
今天我們和花生玩游戲,還知道了,這么多關于花生的知識,現(xiàn)在我們一起來嘗嘗我們親手剝的花生是什么味道的?
孩子分享花生食品。
《花生》大班教案11
活動目標
1.學習用數(shù)字、符號記錄花生的數(shù)量。
2.嘗試有計劃、有條理地進行多次剝花生、做記錄的活動。
3.引導幼兒積極與材料互動,體驗數(shù)學活動的樂趣。
4.提高數(shù)數(shù)的興趣和積極思維的能力。
5.引發(fā)幼兒學習的興趣。
活動準備
1.花生果每人一盤(10粒左右,花生仁的數(shù)量為1―3不等)。
2.每組兩盒彩筆、兩只空盆、記錄紙數(shù)張。
活動過程
1.猜猜花生有幾顆。
――觀察盤中的花生,說說它們有什么不同。(可比較花生的大小、長度、外形等)
――你能猜對每顆花生里有幾顆花生仁嗎?
――選一顆花生果,先猜猜里面的顆數(shù),再剝開看看自己對了嗎?
2.討論記錄的方法。
――想一想怎樣才能記清楚第一顆花生果里有幾顆花生仁?第二顆,第三顆呢?
――怎樣記錄?是剝完了一起記錄,還是剝一次記錄一次?
3.記記花生的顆數(shù)。
――幼兒把花生果剝開,數(shù)數(shù)里面有幾顆花生仁并記錄在記錄紙上。
――注意觀察每個幼兒剝與記的方法與步驟,了解幼兒解決問題的策略。
――引導先完成的幼兒觀察自己的記錄單,找找花生果里花生仁數(shù)量相同的記錄有幾次。
4.交流分享。
――帶領幼兒互相觀察記錄的結果。
――請個別幼兒說出自己記錄的數(shù)字或符號表示什么意思。
――品嘗自己剝的花生。
活動建議
1.鼓勵幼兒用自己認為合適的方法進行記錄,并用清楚的語言表達記錄結果。
2.可在區(qū)域活動中將花生外殼涂上七彩色,拼搭成好看的`“七彩項鏈”、“七彩小路”等。
活動反思
花生是孩子們經(jīng)常能吃到的一種食物,如果將剝花生和數(shù)學活動相結合一定很有趣。這節(jié)活動的重點是讓幼兒在輕松愉快的活動氛圍中,讓孩子學習用數(shù)字、符號記錄花生米的數(shù)量,并嘗試有計劃、有條理的進行剝花生和做記錄的活動。通過活動更讓幼兒感受到勞動的樂趣,并與同伴共同分享成功的快樂。
《花生》大班教案12
活動目標
1、了解花生的多種用途。
2、初步學習花生殼貼花的簡單方法,體驗美術活動的樂趣。
3、培養(yǎng)幼兒初步的創(chuàng)造能力。
4、讓幼兒體驗自主、獨立、創(chuàng)造的能力。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初步學習用花生殼粘貼畫的方法。
難點:能用多種粘貼方法大膽表現(xiàn)。
活動準備
花生殼、卡紙、水彩筆、白乳膠、棉簽、教師范畫
活動過程
1、導入,以謎語引出話題。
師:小朋友們喜歡猜謎語嗎?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了一個謎語,你們猜一猜是什么?
“麻屋子,紅帳子,里面住個白胖子 。”(花生)
2、出示花生,引導幼兒了解花生的特征。
。1)先讓幼兒一人拿一個花生,觀察花生上的小麻點。
。2)幼兒剝開花生,然后觀察花生仁的形狀、顏色。
3、通過提問,了解花生的用途。
。1)花生有什么用?
(2)花生仁能做什么?
。3)花生殼能做什么?
4、教師出示范畫,引導幼兒欣賞、觀察,幫助幼兒了解、掌握花生殼的'粘貼方法。
提問:(1)花生除了小朋友說的這些之外,還有什么用呢?
(2)請小朋友看看,老師用花生殼做了什么?
。3)你知道這些畫是怎么做成的嗎?
5、向幼兒簡單介紹制作材料。
。1)出示制作材料:花生、卡紙、水彩筆、白乳膠、棉棒。
(2)讓幼兒說一說制作時應注意什么?
6、幼兒自由創(chuàng)作粘貼畫,教師巡視,提醒幼兒把畫畫得大一些,這樣粘貼出的畫更漂亮,鼓勵幼兒創(chuàng)作出與別人不一樣的作品。
7、幼兒作品欣賞。
幼兒互相欣賞,教師指導幼兒欣賞:誰的構圖大,誰的粘貼均勻、牢靠等。
教學反思
通過《花生殼粘貼畫》,不僅讓幼兒了解到了秋天的農作物,還讓孩子們知道有些廢棄物是能夠廢物利用的,從中讓幼兒體驗用不同材料作畫的樂趣,鍛煉了幼兒手的靈活性和提高孩子們的審美能力。在這節(jié)課中,通過以猜謎語的行式引出了“花生”,并讓幼兒通過摸、看、觀察,知道了花生殼的形狀、顏色及用途,用欣賞、觀察的方法幫助幼兒了解掌握花生殼的粘貼方法,作畫的過程中孩子們的興趣很高,看到自己完成的作品有一種說不出的高興,但是在這節(jié)課中也有幾點不足之處,需要在以后的課程中多加注意,如:粘貼時不均勻、牢固性不強、還有構圖過大或過小的現(xiàn)象,在今后的學習生活中,我會多讓孩子利用身邊的物品進行各項活動。
小百科:花生殼即為花生的果殼;ㄉ麑崬榍v果,形狀有蠶繭形,串珠形和曲棍形。殼的顏色多為黃白色,也有黃褐色、褐色或黃色的,這與花生的品種及土質有關。
《花生》大班教案13
活動目標
1、觀察發(fā)現(xiàn)花生果的特征,了解花生果的用途。
2、學習用數(shù)字、符號記錄花生的數(shù)量。
活動準備
1、花生果每人一盤(10粒左右,花生仁的數(shù)量為1—3不等)。
2、每人一支鉛筆、兩只空盆、記錄表格(《幼兒畫冊》)
活動過程
一、導入
1、猜謎:麻屋子,紅帳子,里面睡個白胖子。
2、請每人剝一個花生果,觀察其結構和特征。
3、幼兒說花生的樣子。
二、了解花生的用途。
1、幼兒互相交流花生的用途。
2、教師小結。
三、剝花生
1、猜猜花生仁有幾顆。
1)觀察盤中的花生,說說它們有什么不同。(可比較花生的大小、長度、外形等)
2)你能猜對每顆花生里有幾顆花生仁嗎?
3)選一顆花生果,先猜猜里面的顆數(shù),再剝開看看自己對了嗎?
2、討論記錄的方法。
1)想一想怎樣才能記清楚第一顆花生果里有幾顆花生仁?第二顆,第三顆呢?
2)怎樣記錄?是剝完了一起記錄,還是剝一次記錄一次?
3、記記花生的顆數(shù)。
1)幼兒把花生果剝開,數(shù)數(shù)里面有幾顆花生仁并記錄在記錄紙上。
2)注意觀察每個幼兒剝與記的方法與步驟,了解幼兒解決問題的策略。
3)引導先完成的幼兒觀察自己的記錄單,找找花生果里花生仁數(shù)量相同的記錄有幾次。
4)共同分析,這批花生果中幾;ㄉ实谋容^多。
4、交流分享。
1)帶領幼兒互相觀察記錄的結果。
2)請個別幼兒說出自己記錄的數(shù)字或符號表示什么意思。
3)品嘗自己剝的花生。引導幼兒說一說花生仁的滋味。
活動結束
在區(qū)域活動中將花生外殼涂上七彩色,拼搭成好看的"七彩項鏈"、"七彩小路"等。
活動反思:
導入新課時,我選入了一個生動、有趣的謎語——麻屋子,紅帳子,里面睡著個百胖子,學生興趣高漲,熱情第齊答出了謎底。通過導入激發(fā)了學生興趣,學生從這個謎語中思考花生的特點,潛移默化第引導學生養(yǎng)成仔細觀察的習慣。
回答出謎底以后,我及時肯定了學生的回答,并交代這節(jié)作文課的目的和要求,這節(jié)作文課以記敘剝花生活動為目的,要求學生通過剝花生的三個環(huán)節(jié),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動手實踐、團結協(xié)作和準確表達能力。學會記敘活動類作文。
活動開始前,學生觀察活動中的物品——花生的`外形。用準確、生動的詞語形容。學生們仔細觀察后各抒己見,從顏色、形狀、大小、外殼的紋理等特點入手,準確、生動地說出了花生的外形。為寫作文時積累了豐富的詞句。
活動開始時,活動第一個環(huán)節(jié)——雙手剝花生。我先提出活動要求,從生活中常見的活動雙手剝花生入手,注意雙手的配合,看清晰兩只手是怎樣剝花生殼的?學生在平時生活中常做這類活動,感覺很熟悉、輕松、氣氛活躍,許多學生仔細地觀察了剝花生過程中同學們的方法,神態(tài)、動作等。當我請同學上臺演示時,臺上的同學語言組織得很好,每一個動作分解得很到位。而臺下的同學聽得認真,并積極參與到補充討論中來,學生只見互相補充,將雙手剝花生的過程更加準確、生動地敘述出來,我也在黑板上將重點的動詞摘錄出來,為學生寫作文積累材料。
活動第二個環(huán)節(jié)——單手剝花生,我提出要求后,重點強調剝花生的過程只能利用一只手。學生和第一個環(huán)節(jié)對比,馬上發(fā)現(xiàn)了兩個環(huán)節(jié)的不同之處,學生更加興趣盎然,學生剝花生的方法多種多樣,學生之間互相借鑒,氣氛熱烈,在展示環(huán)節(jié)中,臺上、臺下討論更加熱烈,學生總結出的詞句更加豐富,又許多學生甚至能通過活動聯(lián)想到現(xiàn)實生活,抒發(fā)自己的意見。
活動第三個環(huán)節(jié)——不用手剝花生,同樣是先提出活動要求,學生開始感到新奇,不用手課怎樣剝呢?學生之間先自己想辦法試驗,也又寫學生觀察別人,總結經(jīng)驗后再試,各種各樣的方法真是讓人大開眼界,學生們各顯神通,都想把自己的方法展示給別人觀看,學生們邊展示邊準確、生動的講述,當然,別的同學也不斷地提示和補充。學生們的興趣特別濃厚。當時還有很多同學聯(lián)系生活談了自己的感受。
通過三個環(huán)節(jié),使簡單的活動更加層次清晰、有條理,學生記敘時也更能層次分明、條理清晰,學生邊品嘗自己的勞動成果邊總結概括作文內容,氣氛輕松、自然。學生自己參加了活動,充分調動了學生的自主性、開放性。學生之間互評互議、總結概括,學生覺得這堂作文課又內容寫,想寫,也寫得好。
《花生》大班教案14
活動目標:
1、觀察花生果的特征,了解花生果的用途。
2、記錄剝花生仁的情況,學習簡單的統(tǒng)計數(shù)據(jù)的方法。
3、體驗活動帶來的樂趣。
4、引發(fā)幼兒學習的興趣。
5、讓幼兒懂得簡單的數(shù)學道理。
活動準備:
花生人手10顆,點心盤和小碗人手一個,記錄表人手一張。
智能AB猜試題;ㄉ愂称啡舾。
活動過程:
一、觀察花生果的外形。
1.以猜謎導入:小朋友都喜歡猜謎,今天老師就給小朋友帶來了一個謎語,請你猜一猜,小耳朵聽好了!奥槲葑樱t帳子,里面睡個白胖子”誰猜出來了?
2.你是怎么知道的?請幼兒解釋謎面。我們來看看,花生的外殼怎樣?里面呢?打開后,里面有什么?學習花生仁(了解花生的外形特征)
二、剝花生
1.小朋友真棒,不但能猜出謎語,而且還能說出理由,那是不是每顆花生里面都睡了一個花生仁呢?那你來猜猜看,這顆花生里面有幾顆花生仁?(幼兒猜測)是不是這樣呢?我們怎樣就能知道了?(剝開來看一看)
2.你們想不想剝花生呢?今天我們一邊剝花生還要一邊記錄,怎么記呢?(出示記錄表)這里有一張記錄表,上面有兩排格子,這一排是告訴你要剝10次花生,下面這一排是讓你填花生仁的顆數(shù),如果第一次剝出2顆花生仁,你就在第一個格子里用2來表示,第2次剝出3顆來,你記在哪里呢?好的,小朋友在剝的時候要剝一次記一次,一直到剝完為止,剝下來的殼放在中間的盆子里。你會不會玩?你能不能一邊剝一邊吃?
好,現(xiàn)在開始吧!
3.請幼兒剝花生,一邊剝一邊進行記錄。
4.教師巡回指導,提醒幼兒記錄剝下的結果。
5.鼓勵已剝完的幼兒說說游戲結果。
6.統(tǒng)計數(shù)據(jù)。
交流:小朋友,花生都剝好了嗎?你能不能把記錄的結果告訴大家?(能,請個別幼兒介紹)
A、今天,小朋友真聰明,不僅會剝花生,還把花生仁的顆數(shù)都記錄了下來,知道了一顆花生里面有的是1顆仁,有的是2顆花生仁,還有3顆的。那在你剝的10顆花生中每種有幾顆呢?我們把它來統(tǒng)計一下好不好?
你們看,老師也剝了10顆花生,我也把它記下來了,那來看看,1顆花生仁的我剝到了幾次?(數(shù)數(shù)看)把它記在哪里(一顆花生仁的地方),2顆花生仁的剝到了幾次?怎么記呢?3、4顆有幾次?記在哪里?
B、小結:好現(xiàn)在我已經(jīng)把我剝的`花生統(tǒng)計出來了。(老師指著記錄表說一遍)C、小朋友會不會把自己的記錄結果也統(tǒng)計一下呢?(會)請小朋友試一試,看看你統(tǒng)計下來,那種花生仁的最多?
D、幼兒統(tǒng)計,教師指導。
E、交流:你統(tǒng)計的結果怎么樣?誰愿意來向大家介紹一下?幾顆花生仁的最多?(幼兒講述)還有誰愿意來說一說?
F、其他小朋友,你的呢?把你的記錄表說給你的爸爸媽媽聽聽,告訴他,你的是哪種花生仁的最多?(下位交流)
三、了解花生的用處。
1.小朋友真棒,通過統(tǒng)計,發(fā)現(xiàn)了2顆花生仁最多,那花生有什么用呢?(幼兒自己說)
2.小結:小朋友說的真好,那花生仁除了可以吃,可以榨油,那它的殼和衣有沒有用呢?讓我們來聽聽花生自己是怎么說的吧!(另一位老師來扮演花生講述)3.原來花生的本領這么大,它渾身都是寶,你們記住了嗎?
四、游戲:智能AB猜
1、下面我們就來玩一個關于花生秘密的游戲,叫智能AB猜。
2、我說一句話,如果你覺得A的答案對,你就站在A這一邊,如果你覺得B的答案對,你就站在B這一邊。選對的小朋友就可以得到一朵笑臉花,所以,你一定要聽清楚了以后再選,看看誰能全部答對?聽明白了嗎?好,游戲現(xiàn)在開始。
1.花生的種子在
A 、在泥土上面 B、在泥土下面
2.發(fā)霉的花生 A 、可以吃 B、不可以吃
3.花生能榨油 A 、能 B、不能
4.花生只能吃 A 、是的 B、不是
5.所有的花生都只有2顆花生仁 A、是的 B、不是
6.花生的殼 A 、有用 B、沒用
評價:游戲結束了,看看你得到了幾朵笑臉花?我們來看看有沒有誰得到了6朵笑臉花的?這些小朋友就是我們這次游戲的冠軍,其他小朋友也不要難過,我們下次繼續(xù)努力,爭取奪冠軍。
五、分享活動。
今天我們和花生玩游戲,還知道了,這么多關于花生的知識,現(xiàn)在我們一起來嘗嘗我們親手剝的花生是什么味道的?
孩子分享花生。
活動反思:
導入新課時,我選入了一個生動、有趣的謎語——麻屋子,紅帳子,里面睡著個百胖子,學生興趣高漲,熱情第齊答出了謎底。通過導入激發(fā)了學生興趣,學生從這個謎語中思考花生的特點,潛移默化第引導學生養(yǎng)成仔細觀察的習慣。
回答出謎底以后,我及時肯定了學生的回答,并交代這節(jié)作文課的目的和要求,這節(jié)作文課以記敘剝花生活動為目的,要求學生通過剝花生的三個環(huán)節(jié),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動手實踐、團結協(xié)作和準確表達能力。學會記敘活動類作文。
活動開始前,學生觀察活動中的物品——花生的外形。用準確、生動的詞語形容。學生們仔細觀察后各抒己見,從顏色、形狀、大小、外殼的紋理等特點入手,準確、生動地說出了花生的外形。為寫作文時積累了豐富的詞句。
活動開始時,活動第一個環(huán)節(jié)——雙手剝花生。我先提出活動要求,從生活中常見的活動雙手剝花生入手,注意雙手的配合,看清晰兩只手是怎樣剝花生殼的?學生在平時生活中常做這類活動,感覺很熟悉、輕松、氣氛活躍,許多學生仔細地觀察了剝花生過程中同學們的方法,神態(tài)、動作等。當我請同學上臺演示時,臺上的同學語言組織得很好,每一個動作分解得很到位。而臺下的同學聽得認真,并積極參與到補充討論中來,學生只見互相補充,將雙手剝花生的過程更加準確、生動地敘述出來,我也在黑板上將重點的動詞摘錄出來,為學生寫作文積累材料。
活動第二個環(huán)節(jié)——單手剝花生,我提出要求后,重點強調剝花生的過程只能利用一只手。學生和第一個環(huán)節(jié)對比,馬上發(fā)現(xiàn)了兩個環(huán)節(jié)的不同之處,學生更加興趣盎然,學生剝花生的方法多種多樣,學生之間互相借鑒,氣氛熱烈,在展示環(huán)節(jié)中,臺上、臺下討論更加熱烈,學生總結出的詞句更加豐富,又許多學生甚至能通過活動聯(lián)想到現(xiàn)實生活,抒發(fā)自己的意見。
活動第三個環(huán)節(jié)——不用手剝花生,同樣是先提出活動要求,學生開始感到新奇,不用手課怎樣剝呢?學生之間先自己想辦法試驗,也又寫學生觀察別人,總結經(jīng)驗后再試,各種各樣的方法真是讓人大開眼界,學生們各顯神通,都想把自己的方法展示給別人觀看,學生們邊展示邊準確、生動的講述,當然,別的同學也不斷地提示和補充。學生們的興趣特別濃厚。當時還有很多同學聯(lián)系生活談了自己的感受。
通過三個環(huán)節(jié),使簡單的活動更加層次清晰、有條理,學生記敘時也更能層次分明、條理清晰,學生邊品嘗自己的勞動成果邊總結概括作文內容,氣氛輕松、自然。學生自己參加了活動,充分調動了學生的自主性、開放性。學生之間互評互議、總結概括,學生覺得這堂作文課又內容寫,想寫,也寫得好。
《花生》大班教案15
活動目標:
觀察花生果的特征,了解花生果的用途。記錄剝花生仁的情況,學習簡單的統(tǒng)計數(shù)據(jù)的方法。體驗活動帶來的樂趣。
活動準備:
花生人手10顆,點心盤和小碗人手一個,記錄表人手一張。
智能ab猜試題;ㄉ愂称啡舾。
活動過程:
一、觀察花生果的外形。
1、以猜謎導入:小朋友都喜歡猜謎,今天老師就給小朋友帶來了一個謎語,請你猜一猜,小耳朵聽好了!奥槲葑樱t帳子,里面睡個白胖子”誰猜出來了?
2、你是怎么知道的?請幼兒解釋謎面。我們來看看,花生的外殼怎樣?里面呢?打開后,里面有什么?學習花生仁(了解花生的外形特征)
二、剝花生
1、小朋友真棒,不但能猜出謎語,而且還能說出理由,那是不是每顆花生里面都睡了一個花生仁呢?那你來猜猜看,這顆花生里面有幾顆花生仁?(幼兒猜測)是不是這樣呢?我們怎樣就能知道了?(剝開來看一看)
2、你們想不想剝花生呢?今天我們一邊剝花生還要一邊記錄,怎么記呢?(出示記錄表)這里有一張記錄表,上面有兩排格子,這一排是告訴你要剝10次花生,下面這一排是讓你填花生仁的顆數(shù),如果第一次剝出2顆花生仁,你就在第一個格子里用2來表示,第2次剝出3顆來,你記在哪里呢?好的,小朋友在剝的時候要剝一次記一次,一直到剝完為止,剝下來的殼放在中間的盆子里。你會不會玩?你能不能一邊剝一邊吃?
好,現(xiàn)在開始吧!
3、請幼兒剝花生,一邊剝一邊進行記錄。
4、教師巡回指導,提醒幼兒記錄剝下的結果。
5、鼓勵已剝完的幼兒說說游戲結果。
6、統(tǒng)計數(shù)據(jù)。
交流:小朋友,花生都剝好了嗎?你能不能把記錄的結果告訴大家?(能,請個別幼兒介紹)
a、今天,小朋友真聰明,不僅會剝花生,還把花生仁的顆數(shù)都記錄了下來,知道了一顆花生里面有的是1顆仁,有的是2顆花生仁,還有3顆的。那在你剝的10顆花生中每種有幾顆呢?我們把它來統(tǒng)計一下好不好?
你們看,老師也剝了10顆花生,我也把它記下來了,那來看看,1顆花生仁的我剝到了幾次?(數(shù)數(shù)看)把它記在哪里(一顆花生仁的地方),2顆花生仁的剝到了幾次?怎么記呢?3、4顆有幾次?記在哪里?
b、小結:好現(xiàn)在我已經(jīng)把我剝的花生統(tǒng)計出來了。(老師指著記錄表說一遍)
c、小朋友會不會把自己的'記錄結果也統(tǒng)計一下呢?(會)請小朋友試一試,看看你統(tǒng)計下來,那種花生仁的最多?
d、幼兒統(tǒng)計,教師指導。
e、交流:你統(tǒng)計的結果怎么樣?誰愿意來向大家介紹一下?幾顆花生仁的最多?(幼兒講述)還有誰愿意來說一說?
f、其他小朋友,你的呢?把你的記錄表說給你的爸爸媽媽聽聽,告訴他,你的是哪種花生仁的最多?(下位交流)
三、了解花生的用處。
1、小朋友真棒,通過統(tǒng)計,發(fā)現(xiàn)了2顆花生仁最多,那花生有什么用呢?(幼兒自己說)
2、小結:小朋友說的真好,那花生仁除了可以吃,可以榨油,那它的殼和衣有沒有用呢?讓我們來聽聽花生自己是怎么說的吧。硪晃焕蠋焷戆缪莼ㄉv述)
3、原來花生的本領這么大,它渾身都是寶,你們記住了嗎?
四、游戲:智能ab猜
1、下面我們就來玩一個關于花生秘密的游戲,叫智能ab猜。
2、我說一句話,如果你覺得a的答案對,你就站在a這一邊,如果你覺得b的答案對,你就站在b這一邊。選對的小朋友就可以得到一朵笑臉花,所以,你一定要聽清楚了以后再選,看看誰能全部答對?聽明白了嗎?好,游戲現(xiàn)在開始。
1、花生的種子在
a、在泥土上面
b、在泥土下面
2、發(fā)霉的花生
a、可以吃
b、不可以吃
3、花生能榨油
a、能
b、不能
4、花生只能吃
a、是的
b、不是
5、所有的花生都只有2顆花生仁
a、是的
b、不是
6、花生的殼
a、有用
b、沒用
評價:游戲結束了,看看你得到了幾朵笑臉花?我們來看看有沒有誰得到了6朵笑臉花的?這些小朋友就是我們這次游戲的冠軍,其他小朋友也不要難過,我們下次繼續(xù)努力,爭取奪冠軍。
五、分享活動。
今天我們和花生玩游戲,還知道了,這么多關于花生的知識,現(xiàn)在我們一起來嘗嘗我們親手剝的花生是什么味道的?
孩子分享花生。
【《花生》大班教案】相關文章:
《花生》大班教案(精選17篇)10-12
剝花生大班教案(精選11篇)07-05
大班數(shù)學教案:剝花生07-05
串花生教案05-19
幼兒園大班科學活動教案:剝花生03-06
《剝花生》幼兒園大班科學活動教案01-01
《落花生》教案01-24
《落花生》教案11-08
落花生教案11-25
落花生教案09-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