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教案精選7篇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常常要根據教學需要編寫教案,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弄通教材內容,進而選擇科學、恰當的教學方法。怎樣寫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語文教案7篇,歡迎大家分享。
語文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在朗讀的基礎上背誦全文。
2.學習文章敘事、寫景、抒情和議論多種表達方式巧妙地結合的寫法。
3.理解作者闡述的主要觀點,領悟文中警句的思想光彩。
4.積累和運用文言詞匯,掌握文中的實詞,了解文中“以”、“則”等虛詞和“然則”、“得無”的用法。
教學重難點:
1.重點:
(1)在朗讀的基礎上背誦全文。
(2)積累和運用文言詞匯,掌握文中的實詞,了解文中虛詞的用法。
2.難點:
(1)學習文章敘事、寫景、抒情和議論多種表達方式巧妙地結合的寫法。
(2)理解作者闡述的主要觀點,領悟文中警句的思想光彩。
教學準備:
1.我國古代的三大名樓的電腦展示圖片。
2.將課文的知識整理成PPT.幻燈片。
設計思路:
1.這篇文章是千古傳誦的名篇,立意高遠,文采斐然,句式整齊中見變化,尤其便于朗讀。教學中要特別注重引導學生反復誦讀、品位,體會文章的特點,理解作者闡述的主要觀點,領悟文中警句的思想光彩。
2.引導學生自讀,教師在學生自讀的基礎上啟發(fā)引導。
3.教學時間:三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名樓導入
同學們,我國古代的很多名勝古跡,大多留下了文人騷客的詩詞歌賦。比如,我國古代的三大名樓滕王閣、黃鶴樓、岳陽樓上面就銘刻了很多美文妙句。王勃《滕王閣序》“落霞與孤鷺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令人神往之至;崔灝《黃鶴樓》“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讓人回味無窮;而岳陽樓上,范仲淹的“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傳唱不衰。《岳陽樓記》成為寫景狀物抒情的名篇。今天,我們就來共同閱讀這一名篇,看看它描寫了什么樣的景色,抒發(fā)了什么樣的感情。
二、電腦示圖解題,作者及文體簡介簡介。
岳陽樓樓址在湖南省岳陽市西北的巴丘山下,其前身是三國時期吳國都督魯肅的閱兵臺。唐玄宗開元四年(716),張說在閱兵臺舊址建造樓閣,取名“岳陽樓”,常與文士們登樓賦詩。
1046年,范仲淹的摯友滕子京謫守巴陵郡,重修岳陽樓。當時,范仲淹亦被貶在鄧州作官。滕子京請范仲淹為重修的岳陽樓作記,并送去一本《洞庭晚秋圖》。范仲淹依據此圖,憑著豐富的想像,寫下了千古名篇《岳陽樓記》,表達了他“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曠達胸襟和“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政治抱負。激勵我們要以天下為己任,樹立崇高的理想,擁有寬闊的胸懷。
“記”,是古代的一種文體。主要是記載事物,并通過記事、記物,寫景、記人來抒發(fā)作者的感情或見解,即景抒情,托物言志。你們知道哪些?學生討論,多媒體出示。(《小石潭記》、《桃花源記》、《醉翁亭記》、《滿井游記》等。)
三、初步感知,自讀疏通文意。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朗讀時應注意節(jié)奏。本文駢散結合。讀駢句,節(jié)奏必須整齊劃一,凡四字句皆兩字一頓,如:陰風/怒號,濁浪/排空;其余按意義劃分,不要讀破句。如: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相鄰的兩組駢句之間,要有稍長的停頓。如:上T/天光,一碧/萬頃;沙鷗/翔集,錦鱗/游泳。
2.讀懂文句。
借助工具書和課本注釋,讀懂文句,初步理解全文大意。教師提示重點詞語與句子,要求學生自讀時注意。
(幻燈顯示。)
(1)積累詞語:
實詞:(名詞)賦、國、景、大觀、遷客、騷人、寵辱
(動詞)謫、屬、把
虛詞:夫、斯、其、微、則、然則
四字短語:政通人和百廢具興浩浩湯湯橫無際涯朝暉夕陰氣象萬千
淫雨霏霏陰風怒號濁浪排空薄暮冥冥檣傾楫摧虎嘯猿啼
滿目蕭然去國懷鄉(xiāng)憂讒畏譏春和景明波瀾不驚一碧萬頃
長煙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躍金靜影沉璧把酒臨風喜氣洋洋
(2)閱讀思考:
、俜吨傺蛯懕疚牡木売墒鞘裁?當時他和他的朋友滕子京的處境如何?
、谡页霰疚闹袑懢暗木渥,想一想它們所寫的景物各有什么特點?它們在文章中分別起了怎樣的作用?
、郾疚牡闹行木湓谀睦?
四、理解關鍵句(多媒體出示)
1.哪些語句記載滕子京的政績?
討論并歸納:政通人和,百廢具興。
2.“屬予作文以記之。”中“之”指代什么?
討論并歸納:乃重修岳陽樓,增其舊制,刻唐賢今人詩賦于其上。
3.哪些句子寫岳陽樓大觀?
討論并歸納:(洞庭湖全景)銜遠山,吞長江,浩浩湯湯,橫無際涯。朝暉夕陰,氣象萬千。
4.為什么略寫岳陽樓之大觀?
討論并歸納:前人之述備矣。
5.第二段哪兩句話引起下文情景交融?
討論并歸納:覽物之情,得無異乎?
6.描寫洞庭湖陰天景色。若夫淫雨霏霏,連月不開,陰風怒號,濁浪排空;討論并歸納:日星隱曜,山岳潛形;商旅不行,檣傾楫摧;薄暮冥冥,虎嘯猿啼。
7.描寫洞庭湖晴天景色。
討論并歸納:至若春和景明,波瀾不驚,上下天光,一碧萬頃;沙鷗翔集,錦鱗游泳;岸芷汀蘭,郁郁青青。而或長煙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躍金,靜影沉璧,漁歌互答
8.遷客騷人悲的感情?
討論并歸納:去國懷鄉(xiāng),憂讒畏譏。
9.遷客騷人喜的感情?
討論并歸納:心曠神怡,寵辱偕忘。
10.“或異二者之為”中“二者之為”指什么?
討論并歸納:去國懷鄉(xiāng),憂讒畏譏。
心曠神怡,寵辱偕忘。
11.“古仁人之心”的內涵?
討論并歸納: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
12.“進亦憂,退亦憂!敝小斑M”、“退”各照應什么?“進亦憂”、“退亦憂!备髡諔裁矗
討論并歸納: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
13.作者的闊大胸襟,政治抱負?
討論并歸納: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
(警句、名句、勸勉滕子京的話、主旨句、中心句、觀點)
五、分析重點段
1.提問:“古仁人之心”是怎樣的?
討論并歸納: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2.提問:“古仁人”的憂樂觀是怎樣的?
討論并歸納:先講“憂”,“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先天下之憂而憂”。后講“樂”,“后天下之樂而樂”。
3.提問:“進”指什么?“退”指什么?
討論并歸納:“進”指“居廟堂之高”,在朝廷上做官;“退”指“處江湖之遠”,不在朝廷上做官。
4.提問:“微斯人”的“斯人”指什么人?
討論并歸納:指“古仁人”,也暗指滕子京,表示對滕子京的慰勉之意。
5.提問:怎樣理解“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這句話?
討論并歸納:我國古代早有“與民同樂”的思想。孟子說:“樂民之樂者,民亦樂其樂;憂民之憂者,民亦憂其憂。樂以天下,憂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边@里說的.“樂以天下,憂以天下’?l來源于民本思想。范仲淹在本文中把它發(fā)展成為“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觀點,并以此作為對待仕途進退的原則,表現他曠達的胸襟和偉大的抱負。他提倡的吃苦在前,享受在后的精神,在今天仍有著借鑒和教育的意義。.’
6.提問:文章最后一自然段是怎樣推出這個警句的?
討論并歸納:作者十分巧妙地利用設問方式逐層推進,最后才點出警句。先用比較方式設問,以“不以物喜……則憂其君”說明“古仁人之心”的內涵,顯示了“古仁人”的闊大胸襟和高尚的道德情操。由此得出“進亦憂,退亦憂”的論斷,突出一個“憂”字,自然引出第二個設問“何時而樂”,使文章又推進一層。設問后而警句出現,給人印象極深。
六、表現手法
。1)對比
遷客騷人或悲或喜的覽物之情
“古仁人之心”的內涵
陰天景色遷客騷人的悲
晴天景色遷客騷人的喜
(2)記敘、描寫、抒情、議論相結合
七、小結
本文題為《岳陽樓記》,自然要寫岳陽樓的景色,但作者的意圖卻是借題發(fā)揮,談一個人應有的政治抱負:并以此規(guī)箴友人。文章先由敘事人手從重修岳陽樓的背景,說到岳陽樓的“大觀”,再寫“遷客騷人”登樓時一悲一喜的情懷,最后將這種情懷跟“古仁人之心”作對比,自然引出議論,說明作者意圖。文章把敘事、寫景、抒情、議論自然結合起來,句式上駢散交錯,節(jié)奏不斷變化,讀起來聲調鏗鏘,使人產生審美的愉悅。
八、布置作業(yè)
1.完成課后“研討與練習”一、三題。
2.選用本課的《作業(yè)設計》。
作業(yè)設計
1.這段文字運用了什么語言表達方式?
2.解釋下面句中的“或”:
或以錢幣乞之
而或長煙一空
或異二者之為
3.“二者之為”指上文所說的()()兩種心情。
4.“居廟堂之高”和“處江湖之遠”運用了()修辭方法,分別指()和()。
5.與“是進亦憂,退亦憂”中“是”用法相同的是()
A故天降大任于是人也B是天時不如地利也C于是賓客無不變色離席D不恥下問,是以謂之“文”也
6.“進亦憂,退亦憂”中“進”指(),“退”指()。
7.找出這段文字中反映課文主旨的句子。
語文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充分朗讀,體會文本語言之美。
2、在朗讀中了解課文主要內容,感受五花山顏色豐富之美。
【教學重難點】
品讀關鍵詞句,在朗讀中感悟五花山的美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1、說說你所見到過的山是怎樣的
(高大的,綠綠的,雄偉的,險峻的……)
2、今天老師要帶小朋友去瀏覽一座非常美麗奇妙的山,它叫五花山。板書課題
3、齊讀課題,瀏覽之前,你想知道些什么?
(位置?名字的由來?長什么樣?)
二、初讀課文
1、自由讀課文,要求(1)讀通讀順課文,碰到難讀的地方多讀幾遍,碰到喜歡的句子多讀幾次。(2)邊讀邊感受,五花山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
2、交流:五花山是座怎樣的山?你用簡單地說說自己的印象嗎?
三、字詞引入句子篇章
1、冒、嫩嫩的
1)你有什么好辦法記住嫩字?什么東西可以說是嫩嫩的?
2)詞語放入句子,出示春天的句子
文中說什么是嫩嫩的?芽兒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從嫩嫩的冒感受芽兒的鮮嫩可愛,不知不覺地探出了腦袋)
春天的五花山有怎樣的色彩?板書:淡綠嫩黃
3)指導朗讀,女孩子齊讀(輕輕地,溫柔的)
2、綠油彩、染
1)提示:染讀第三聲。綠油彩是什么?
2)詞語放入句子,出示夏天的句子
如果是春天是淡淡的綠,那夏天的綠應該是怎么樣的?板書:濃濃綠意
你從哪里感受到了濃濃的綠意?雨點兒真的能被染綠嗎?
3)指導朗讀,男孩子齊讀(綠的氣勢逼人)
4)師總結:不管是春天淡淡的綠,還是夏天濃濃的綠,都讓人賞心悅目,這讓我們想起了一句詩句——(淡妝濃抹總相宜)
3、杏黃、熟透、紫絨幕布
1)提示:以杏黃鞏固園地知識(鵝黃、湖藍、火紅等)。
熟是一個多音字,在口語中念(shou),在這里念(shu)。
紫絨幕布這個詞語的確很難讀,因為它由好幾部分組成。意思是紫色的,用絨布做成的布簾
2)詞語放入句子,出示秋天的句子
3)秋天的五花山又是怎樣的呢?引導學生讀第四自然段
四、細讀秋色
1、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讀一讀,邊讀邊用橫線劃出文中描寫秋天五花山顏色的詞語,選擇最喜歡的一種顏色句子仔細讀一讀
2、你最喜歡哪種顏色?仿佛看到了什么?
預設一:有的樹林變成了杏黃色,遠遠望去,就像枝頭掛滿了熟透的杏和梨。
生活中你們見過什么東西的顏色是杏黃色?
看到杏黃色,就想到了——(豐收)作者用到了聯(lián)想
引讀(讓我們一邊讀一邊想象著豐收的喜悅)
預設二:有的樹林變成了火紅色,風一吹,樹林跳起舞來,就像一簇簇火苗在跳躍。
你從哪些詞語感受到了它的美?作者為什么要把樹林比作火苗呢?
寫樹林跳舞非;顫、輕快。誰能讀出這種感覺?
預設三:翠綠——寫出松柏不畏嚴寒。能讀出堅定的.語氣嗎?
紫紅紫紅——注意重復紫紅這個詞,顏色濃烈。你能讀出這種感覺嗎?
朗讀展示
3、運用朗讀方法,自學其他幾句并交流
4、如此多的顏色,用文中的一個詞說是“五顏六色”
5、如此令人陶醉,讀第六自然段,揭示五花山的名字由來。拓展延伸作者及其家鄉(xiāng)的五花山。
五、拓展
1、五花山擁有春夏秋冬不同的景色和色彩,粗心的作者忘記寫上冬天,你能替作者寫寫冬天的五花山景象嗎?
2、面對四季風景各異的五花山,瀏覽于其間的你,想說什么呢?想怎樣贊一贊這眼前的景呢?板書學生用到的好詞
六、結課
五花山的宜人景致讓我們流連忘返,希望五花山的美留在你的心里,生活中處處點點的美也伴隨你的周圍。
七、板書(可根據學生的回答相機調整)
春來 淡綠嫩黃
夏至 綠意濃濃 五彩繽紛
秋到 五彩繽紛 絢麗多彩
冬臨 冰天雪地
語文教案 篇3
一、教學目標:
1、認識生字詞,讀準多音字,讀準兒化音。
2、通過對讀一讀、想一想、品一品,歸納母雞特點,感受母雞作為母親的形象,體會母愛的偉大。
3、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受作者對母雞由厭惡到喜愛的情感經歷。
二、教學重點:
1、感受作者對母雞由厭惡到喜愛的情感經歷,體會母愛的偉大。和先貶后褒的情感表達方法中所蘊涵的贊頌母愛。
2、通過與《貓》的比較,了解兩篇文章的寫作特點。
3、品讀第一段和第五段,體會作者在用詞用語上的準確性、形象性
三、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老舍筆下的貓如同一個既淘氣又可愛的孩子。那么,他眼里的母雞又是怎樣的呢? 今天我們來學習老舍先生的另一篇文章《母雞》。 (板書課題母雞 讀題)。
。ǘ、粗讀課文
這是一篇略讀課文,先請同學們自由去讀課文,注意要讀準字音,讀通句子,讀完后想一想這是母雞給你留下什么印象呢?
出示詞語
我們來看看詞語,開火車讀吧,(讀得非常準確),那么“如怨如訴”這個詞語是什么意思呢?(課文中是指母雞沒完沒了的叫。理解詞語呀,我們不僅要結合字面意思來說,還要聯(lián)系課文來說。)
大家再來想想母雞給你留下什么印象。(反饋初讀情況)
。ㄈ┚x課文
請同學找出描寫作者對母雞情感變化的兩句話。找到后劃下來讀一讀。
1、出示句子(分組讀)
2、理清課文思路
大家看作者對母親的態(tài)度前后有這么巨大的變化,這是為什么呢?請你默讀課文,想一想,可以和同桌討論討論。
3、作者開始對母雞非常的討厭,從課文的很多地方看出這種討厭之情,你能具體的說說嗎?(板書隨處亂叫欺軟怕硬發(fā)狂炫耀)
4、(看來欺軟怕硬,發(fā)狂炫耀是得不到大家的喜歡的,可后來作者為什么不討厭母雞了呢?我們繼續(xù)來交流。)哦,你從哪些句子感受到的。
(1)請大家默讀5---10段。畫出讓你感動的句子、圈出讓你感觸最深的詞語,多讀幾次,讀出自己的感受,體會體會。
。2)反饋學習:根據學生回答隨時出示下列句子。
預設:
a、重點品讀:不論是在院里,還是在院外,它總是挺著脖子,表示出世界上并沒有可怕的東西。一個鳥兒飛過,或是什么東西響了一聲,它立刻警戒起來:歪著頭聽,挺著身預備作戰(zhàn);看看前,看看后,咕咕地警告雞雛要馬上集合到它身邊來!
指生說后出示句子——找找動作的詞(挺著、立刻警戒、歪著頭、挺著身、看看前、看看后、咕咕地警告)讀一讀這些詞(指生讀后齊讀)---——
b、說感受到什么?(隨時警惕、負責)-----你能讀出這種感覺嗎?
C、“咕咕地警告”,在警告什么?指生說(師:多么細心的母親!)加上動作一起讀。
d、發(fā)現了一點可吃的.東西,它就咕咕地緊叫,啄一啄那個東西,馬上便放下,叫它的兒女吃。
E、指生說哪些詞語體會出?(一點、緊叫、馬上)----指生讀
F、“啄一啄”為什么要啄一啄。
多么慈愛的母親!所以,老舍先生說它是---齊讀。
H、面對比自己強大的大雞,還奮起反抗,這不是以卵擊石嗎?也許它會頭破血流,也許會遍體鱗傷,可它還是————生說。
B、你可以想象的出當時是怎樣激烈的畫面嗎?你可以想象的出母雞是怎樣地不顧一切嗎?出示:(寫一寫)
假若有別的大雞來搶食,它一定出擊,它( )把它們趕出老遠,連大公雞也怕它三分。
C、匯報:(師評:多么勇敢!多么奮不顧身。。┧岳仙嵯壬f它是-----
。3)、在夜間若有什么動靜,它便放聲啼叫,頂尖銳,頂凄慘,使任何貪睡的人也得起來看看,是不是有了黃鼠狼。
A、頂尖銳,頂凄慘的“頂”什么意思?(很、十分)所以很好就是“頂好”(生說),這是北京的方言,從兩個“頂”體會到什么?(很悲慘)為什么要叫得這么悲慘呢?(生說)
B、連晚上都要打起十二分精神,多么辛苦。↓R讀
所以老舍先生說它是----
5、小結:這一切的一切,都證明了它當之無愧:出示第9段,齊讀。
6、對一位英雄,你還敢討厭嗎?現在老舍先生到底對母雞是種什么感情?
7、是的,母愛是偉大的,母愛是慈祥的,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母愛總是沉甸甸的。就連文中那小小的母雞散發(fā)出的母愛也讓人感動的不得了。老師讀它的時候,是深深地被感動了,于是一遍又一遍地讀。簡簡單單的語言卻讀出了不簡單的感情,不一般的思想。請孩子們用自己的朗讀讀出老舍先生對母雞的情,母雞對小雛雞的情,你們對母雞的情。
老師有一個問題不太明白,課文的最后說我不敢在討厭母雞了,而不是說我不在討厭母雞了。
抽說
小結,此時,作者被母雞所表現的母愛震撼了,他已不是簡單的喜歡了,而是對母愛的一種純潔、神圣的尊敬了,正如作者所說,因為它有了一群雞雛,它偉大因為他是雞母親,一個母親必定就是一位英雄。
齊讀課文最后兩段。
。ㄋ模、學完了課文我們在來回憶一下上一篇課文《貓》這兩篇課文都是描寫小動物,都是老舍先生寫的,他們有什么相同之處和不同之處。
語文教案 篇4
一、作者簡介
讓·喬諾(1895-1970),法國作家、電影編劇。其作品獲獎很多,部分作品被搬上銀幕,被認為是法國二十世紀最著名的作家之一。1932年獲得法國榮譽勛章。
二、故事背景
本文原名《植樹的男人》,是讓·喬諾于1953年應美國一本雜志專題“你曾經見過的最非凡,難忘的人是誰?”的約稿而寫的。編輯收到這個讓人震撼的故事后,調查得知在普羅旺斯山區(qū)的小鎮(zhèn)巴農的養(yǎng)老院沒有死過名叫布菲的人,稿子就被退了回來。第二年在美國《Vogue》雜志上發(fā)表,之后在十多個國家翻譯發(fā)表。雖然是虛構的故事,但主人公的精神鼓舞了很多人。
三、理解詞義
1、慷慨:大方;不吝惜。
2、琢磨:思索;考慮。
3、坍塌:建筑物或堆積物倒下來。
4、造就:①培養(yǎng)使有成就;②造詣;成就(多指青年人的)。
5、呼嘯:發(fā)出高而長的聲音。
6、沉默寡言:形容性情沉靜,不聲不響,很少說話。
7、源源不斷:形容接連不斷、連綿不絕。
8、不毛之地:不長草木的地方。
9、刨根問底:比喻追究底細。形容鉆研的精神。
四、課文分段
第一部分(第①段):運用議論,對牧羊人這一形象進行高度概括,提挈全篇。
第二部分(第②一?段):記敘和描寫了牧羊人通過植樹,使廢墟變綠洲的偉大壯舉。
第三部分(第?段):通過議論,揭示主題,表達對老人的贊美之情。
五、問題歸納
1、課文第一段運用哪種表達方式?有什么作用?
議論。在文章開頭做精要的議論,用“慷慨無私,不圖回報”“難得的好人”對下文出現的“牧羊人”這一人物形象進行高度的概括,起到了開宗明義、提挈全篇的作用。
2、“狂風呼嘯著穿過破房子的縫隙,像一只饑餓的野獸發(fā)出的吼叫”這句話運用了怎樣的修辭?有什么作用?
本題運用比喻修辭表達效果分析法。比喻。把“狂風呼嘯”比作“一只饑餓的野獸發(fā)出的吼叫”,生動形象地表現出了阿爾卑斯山地狂風肆虐、荒涼的特點。
3、作者為何對所觀察到的阿爾卑斯山地的景物進行了細致的描寫?
這里細致的景物描寫,交代了故事發(fā)生的時間和地點,突出地展示了故事發(fā)生的環(huán)境最初的特征——荒涼,為下文故事的展開鋪設大的背景環(huán)境。
4、課文第5段側重于哪一方面的描寫?有何作用?
本段側重于對牧羊人居住環(huán)境的描寫。這與他周圍荒涼、破敗的大環(huán)境形成了鮮明的對比,突出了牧羊人居住環(huán)境充滿生活氣息的特點,展示了牧羊人的`人物性格。
5、第⑩段的“他停下……蓋上泥土!边\用什么描寫方法?有何作用?
動作描寫。通過“停”“戳”“放”“蓋”等動詞,生動形象地體現了牧羊人種橡子的嫻熟動作和認真的特點。副詞“輕輕”,寫出了牧羊人的小心翼翼,仿佛在關照一個嬰兒,寫出牧羊人的專注和認真。
6、在11段中插敘有關牧羊人三年來的生活及家庭情況有何作用?
此處插敘牧羊人三年來的生活及家庭情況,豐富了文章內容,便于全面了解牧羊人的生活及家庭背景,體現其生活的孤獨和艱辛,展現其頑強的毅力和偉大的壯舉。
7、如何理解“好想去呼吸一下純凈的空氣啊”這句話的深刻含義?
本題運用句子深層含義分析法。這句話一方面表達了作者對給人類帶來毀滅、災害的戰(zhàn)爭的厭惡;另一方面表達了對牧羊人通過植樹,給人們帶來綠色、生氣這一做法的贊美。
8、第15段的“人類除了毀滅,還可以像上帝一樣創(chuàng)造”中,“毀滅”和“創(chuàng)造”各指什么?
“毀滅”是指人類對這片土地的破壞;“創(chuàng)造”是指牧羊人在這片廢墟上靠一個人的雙手和毅力植樹的行為。
9、“從1920年開始,我?guī)缀趺磕甓既タ赐@位植樹的老人。我從沒見過他有任何動搖或懷疑,只有天知道這有多難!”句中的“幾乎”“從沒”“只有”三個詞有什么表達效果?
“幾乎”說明看望次數之多,充分表現了“我”對“這位植樹的老人”的敬佩之情;“從沒”充分體現了老人的堅強毅力和無私奉獻精神;“只有”強調困難之大,間接贊美了老人的偉大壯舉。
10、最后一段的議論具有怎樣的作用?
此題可用記敘中議論作用分析法。文章結尾處的精要的議論,起到了照應開頭、總結全文、揭示主題的作用,表達了對老人的崇敬和贊美之情。
六、課文主題
本文講述了一個孤獨的牧羊人憑一己之力和數十年的堅持,種植大片樹林,把廢墟變成綠洲的故事,抒發(fā)了對牧羊人這一壯舉的崇敬和贊美之情,同時表達了希望人們積極行動起來,保護環(huán)境,共建綠色地球的美好愿望。
七、課外知識
小說是以塑造人物形象為中心,通過完整故事情節(jié)的敘述和具體的環(huán)境描寫反映社會生活的一種文學體裁,它是擁有完整布局、發(fā)展及主題的文學作品。小說的三要素是生動的人物形象、完整的故事情節(jié)和具體的環(huán)境描寫。情節(jié)一般包括開端、發(fā)展、高潮、結局四部分,有的包括序幕、尾聲。環(huán)境包括自然環(huán)境和社會環(huán)境。小說按篇幅長短可以分為微型小說、短篇小說、中篇小說和長篇小說。
語文教案 篇5
教學目標
1.認識本課6個生字,會正確書寫12個生字。理解“消息、漂白、牽引、愛憐、雛菊、禁不住”等詞語的意思。能正確拼讀“漂、禁”兩個多音字。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全詩,背誦詩歌。
過程與方法目標
1.繼續(xù)進行自主識字,提高學生隨文理解詞意的能力,同時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
2.通過朗讀詩歌,指導學生邊讀邊想象,增強對詩歌的理解,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力。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目標
通過讀、誦、背感受春天的勃勃生機。展開想象,激發(fā)學生感受和表達對春天的喜愛之情。
策略與方法
合作交流,讀中感悟。
教學媒體
學生準備:觀察身邊的事物,感受春的氣息。
教師準備:多媒體、生字卡片。
教學時間 2課時
教學過程
一、激發(fā)興趣導入新課
教師先板書“消息”,指名學生讀。引導學生交流自己對“消息”的理解。
師:春姑娘就要來了,她想給小朋友們發(fā)一個春天到來的好消息,你幫她想一想:春姑娘可以怎么告訴我們這個好消息呢?”(學生暢所欲言。)
春姑娘把小朋友們的好主意讓一位詩人寫成了一首詩來傳達“春的消息”。我們來讀一讀,看看誰能收到這些消息。
設計意圖:創(chuàng)設情景,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讓學生聯(lián)系已有的生活經驗學習新知。
二、初讀課文,自學生字
1.學生自由讀詩,遇到不認識的字可以用以前的方法來解決。
2.出示生詞卡片,指明讀,注意“漂”是個多音字,漂白、漂亮
開火車讀。
3.用各種形式理解文中詞語。
“漂白”、“牽引”、“愛憐”、“雀躍”、“搔癢”等詞語可以結合詩中的具體語境、生活經驗和具體的動作來理解。
對于其他詞語可以相機解決。
4.檢查讀文情況。
教師指名學生按小節(jié)讀課文,聽者可以習慣性的進行評價。
設計意圖:通過多種形式認讀、理解文中的詞語,既形象生動,教給了學生理解詞語的方法。
三、師生對話、品悟詩情
1.教師引導學生再讀詩歌,邊讀邊想,讀完課文后,你感受到的春的消息在哪里?
2.引導學生交流讀后的感受。
3.引導學生抓住自己觀點的支撐點,通過感情朗讀來表達出來。
第一節(jié)中春的消息是指春風、春水、樹枝、水鴨;抓住“盼望”“整整”體會孩子們渴望和欣喜的感情。
第二節(jié)中春的'消息是指換上春裝;“飛過”“飛上”表達了孩子們尋找春天的歡快和急切之情。
第三節(jié)中春的消息是指蝴蝶飛舞;抓住“愛憐”體會孩子們對自然萬物的愛。
第四節(jié)中春的消息是指雛菊開放;抓住“雀躍”體會孩子長高的自豪和欣喜。
第五節(jié)中春的消息是指吐出綠苞、溪水唱歌;
第六節(jié)中春的消息是指太陽照耀、被嫩草搔癢的面頰;
4.配樂朗誦詩歌,美讀中品位所蘊涵的情感。贊美春天!
設計意圖:通過抓住重點的詞句,來幫助孩子們去領會詩歌中對春天的盼望、欣賞和感受,進而通過感情朗讀來贊美春天。
四、記憶字形,指導書寫
1.認讀本課生字卡片,組詞,并說句子。
2.小組討論如何記憶字型,如何把字寫好看。
3.指導重點字的書寫,如“雀”字。
五、拓展延伸,積累實踐
1.關于春的消息還有很多很多,只要你做一個細心觀察的孩子,你一定能發(fā)現的更多!去找一找相關描寫春天的兒歌、古詩、歌曲讀一讀、背一背、唱一唱。也可以自己動手畫一畫,剪一剪美麗的春天。
2.積累詩歌中描寫的生動的詞語或句子。
語文教案 篇6
設計意圖:
通過創(chuàng)設情境把學生帶進一個有趣的學習氛圍中,鼓勵學生想學、愛學、自主的學,在自主的學習中發(fā)現知識,積累語言,培養(yǎng)觀察及表達能力。
教學目標:
1、了解“衣”字和“示”字的演變過程,讓學生明白偏旁與字義的關系,區(qū)分衣字旁和示字旁,了解漢字的特點,增強學生學習漢字的興趣。
2、初步感知形容詞的特點和作用,訓練學生抓住事物的特點說明事物。
3、仿寫句子訓練學生觀察和語言運用能力。
4、背誦古詩,了解大意,積累語言。
5、閱讀短文,學習如何把一個游戲場面說清楚,進行簡單的習作訓練。
6、課文大課堂中讓學生感受“玩”的樂趣,在玩中學會觀察并訓練說和寫的能力。
教學重難點:
借助仿寫短語、仿寫句子及寫游戲場面,訓練觀察事物的能力,培養(yǎng)學生說和寫的能力。
教學準備:
課件
教學時間:
三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語海暢游
小朋友們,今天我們在語文百花園中一起快樂學習,收獲知識,勇闖難關。
一、漢字真有趣
1、出示課件展示“衣”字和“示”字的演變過程。
2、學生觀察比較圖畫及字體,說說有什么發(fā)現。
3、學生說說怎樣區(qū)分衣字旁和示字旁。
4、歸納:衣字旁的字大多與衣服有關。例如:襯衫 裙子
示字旁的字大都與祭祀、崇拜、禱祝有關。例如:祝福 神話
5、拓展:你還能列舉衣字旁和示字旁的字嗎?
寶
6、舉一反三:說說“ ”和“穴”各表示什么意思,你能說幾個帶有這些偏旁的字嗎?
例如:寶貝
窟窿
[通過課件形象地展示漢字的演變過程,然后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自己匯報自己知道的漢字變化和發(fā)展情況,激發(fā)學生了解漢字的愿望和喜歡漢字的感情。]
二.讀詞語,說詞語.
1、課件出示兩組詞語:
尾巴長長的 牛角尖尖的 泡泡圓圓的
雪白的浪花 蔚藍的大海 金色的沙灘
2、自由讀兩組詞語,思考:每組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兩組之間對比有什么不同?
第一組描寫事物的性質、形狀,第二組描寫事物的顏色。
3、啟發(fā)思考:你平時觀察到哪些事物的形狀或顏色呢?你還能仿照兩組不同的詞語說一說嗎?
4、同桌互相說,啟發(fā)積累。教師評價訂正。
總結:不同的事物有不同的特點,觀察時一定要仔細,描繪事物時所選用的詞語一定要搭配得當。
5、練習天空
頭發(fā)( ) 小草( ) 大山( )( )的樹林 ( )的草原 ( )的天空
[讓學生自己讀詞語,自己感悟異同,培養(yǎng)學生的分析理解和比較總結能力,發(fā)展學生思維。讓學生仿照說詞語,進行拓展學習,積累詞語,并以此加強學生的合作學習意識。]
三、讀句子,寫句子
1、課件出示例句。[
2、指名讀,思考這個句子寫得好不好,好在哪里。
3、歸納:這個句子展現了泡泡的4個特點,形象地描繪了泡泡的美。
4、出示一張小妹妹的圖畫,請學生觀察,說說小妹妹有什么特點。
5、歸納:可愛、乖巧、聰明、漂亮、聽話、調皮。
6、仿寫句子,完成練習。
7、評點句子,對兩個并列分句發(fā)生的重復和出現矛盾的毛病,及時指出糾正。
[兩個句子的練習,體現了先扶后放、由易到難的特點。學生練習時,教師在引導的基礎上要讓學生打開思路多說句子。]
四、積少成多
1、介紹詩人:同學們本次“讀讀背背”安排的內容是南宋詩人楊萬里寫的一首詩《宿新市徐公店》。楊萬里(1127—1206),南宋詩人。字廷秀,學者稱誠齋先生。吉水(今屬江西)人。詩與尤袤、范成大、陸游齊名,稱“中興四大家”或“南宋四家”。
2、借助拼音把古詩讀通順。
3、教師配樂范讀。
4、學生反復朗讀,熟讀成誦。
5、根據詩句想象詩中描繪的情境。
6、用自己的話描述詩中的畫面。
(稀稀落落的籬笆旁,有一條彎曲的小路伸向田野的遠方。小樹枝頭上的'花已經飄落,枝頭的綠葉才長出,沒有形成樹陰。小路旁有幾個孩子正興高采烈地追撲黃蝶,可黃蝶飛入菜花地再也找不到了。)
7、背誦全詩。
[書讀百遍,其義自見。讓學生在反復誦讀中背誦古詩,揣摩詩意,感受意境。]
五、閱讀平臺
1、讀短文,掃清生字障礙,了解短文意思。
2、細讀短文,思考課文中所寫的“貼雞毛”游戲是怎樣玩的。
3、學生自己練習用自己的話按順序說說游戲的玩法,再說給同桌聽。
4、指名說,全班評議。
5、齊讀短文,體會作者的快樂。
[此題練習時應以自學、合作學習為主。老師適當適時點撥指導,使學生運用已有的閱讀方法理解短文。讓學生充分地朗讀,在熟讀的基礎上,體會貼雞毛的游戲是怎樣玩的和游戲的有趣,表達了作者對童年快樂生活的留戀。使學生的閱讀能力得到培養(yǎng)鍛煉。]
六、作業(yè)
1、背誦“積少成多”中的古詩。
2、把“貼雞毛”游戲的玩法告訴你認識的朋友,和他們一起玩玩。
板書:選雞毛——找大門——雞毛發(fā)電、同時唱歌——貼雞毛
第二課時
這次語文大課堂安排了“玩得真開心”這個學生感興趣的內容,把口語交際和習作有機地結合起來,并與本單元的學習內容進行整合,目的是讓學生感受“玩”的樂趣,在玩中仔細觀察活動場景和人物的動作、神態(tài),然后再由說到寫,發(fā)展學生的語言能力。
一、 激發(fā)興趣
同學們,你們一定會玩很多游戲吧?都玩過什么呢?能說一說嗎?(丟手絹、老鷹捉小雞、搶板凳……)[
二、 課件展示游戲場面,感受兒童豐富多彩的、愉悅的童年生活。
三、盡情游戲
1、讀題,明確要求。
(1)自由組合成小組。
(2)商量玩什么,怎么玩。
(3)玩的時候要注意觀察活動場景和人物的動作、神態(tài)。
[尊重學生個性,不強行要求學生統(tǒng)一玩同一種游戲。使學生說時有興趣、有內容。]
2、學生盡情游戲,注意觀察。
1.學生討論:我們要觀察哪些內容?
游戲前有什么準備?各自什么心情?
游戲過程中人物做了哪些動作?
說了什么?
什么表情?
什么心理?……
游戲結果怎樣?
各自什么心情?
2.思考:要想把游戲說好還得把哪些內容說清楚?
游戲名稱是什么?游戲規(guī)則是什么?
[切實做到以學生為主體?嫌诎褧r間給學生去玩、去觀察。加強實踐,在真實的游戲中去感受,去發(fā)現,去表達。]
語文教案 篇7
學習目標:
1、學習“擬人”的方法,并加以應用,蘇教國標版12冊語文教案 練習一。
2、讀背十二個有關“冬”的成語,積累詞匯。教學過程:
一、導入示標:
1、導入:
2、出示學習目標。(見上)
二、布置自學
1、出示自學題:認真自學語文與生活的第一部分,思考文中的問題。
2、學生自學。
三、檢查自學。
1、出示句子:“小溪嘩啦嘩啦地流著”和“小溪唱著歡樂的歌往前跑”這兩句。
2、讓學生比較兩句。(比較時,要求學生區(qū)別用詞的不同之處)
3、教師提問:哪句更生動?4、學生思考:為什么第二句更生動?(導入第二部分教學)
四、精講精練本課的精講點:
(一)教學第二、三部分
1、教學第二部分。
。1)學生反復認真讀好三組句子。(體會每組中哪一句更生動)
。2)學生得出“第二句更生動”的答案。
。3)引導學生討論:為什么會生動有趣?
。4)師生共同得出答案:因為把這些事物寫得和我們人一樣有喜怒哀樂,所以更生動、更有趣。
2、教學第三部分。
(1)教師引導學生回想生活中自己喜歡的事物。
。2)學生把這些事物寫下來。(要求:寫“活”,寫得和我們一樣富有感情)
。3)學生讀自己所寫的文字,看看是否有趣。
。4)師生評議,教師小結。
五、教學第二題(誦讀與積累)
1、誦讀詞語。
(1)出示詞語,請同學自由認讀。
。2)同學交流,讀準字音。
(3)討論每個詞語的大概意思。
。4)學生練說這洗詞語的意思。(讓學生知道每個詞語都是有關“冬天”的)
(5)學生練習背誦。
2、積累。
。1)指名讀。
(2)集體練讀。
。3)以各種形式背誦,積累。五、課堂練習1、本節(jié)課作業(yè):抄寫成語兩遍。
3、學生完成
4、當堂反饋。
六、總結提升。
七、下節(jié)課預習作業(yè),預習口語交際。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寫好鋼筆字,注意整體布局。
2、練習口語交際,學習當小導游,教案《蘇教國標版12冊語文教案 練習一》。
3、學寫毛筆字。教學過程:
一、導入示標:
1、導入:
2、出示學習目標。(見上)
二、布置自學
1、出示自學題:觀察第三題(寫好鋼筆字)中難字。
2、學生自學。
三、檢查自學。
1、指導:
(1)指讀題目,教師進一步明確練習要求。
(2)要求學生朗讀這段話,指明這段話選自《示兒》。
(3)引導學生觀察書寫的格式,字與字之間、字與標點之間的距離以及每個字放在一行中的`位置。
。4)讓學生說出哪些字較難寫。
。5)教師重點指導學生掌握“祭、翁”等詞的間架結構和整體布局。
2、練習:
。1)學生練習描紅。
。2)老師根據描紅情況及時小結。
。3)學生仿寫。要求一氣呵成,注意行款布局。
3、反饋:
。1)展示寫得好的字,指出好在哪里。
。2)對寫得不好的字,進行糾正,強化訓練。
四、精講精練本課的精講點:
。ㄒ唬┙虒W第四題(口語交際)
1、審題
(1)啟發(fā)談話:如果有客人到你家鄉(xiāng)參觀旅游,請你做個小導游,你該如何介紹自己的家鄉(xiāng)?
(2)指名讀題目,明確此次口語交際的要求(用介紹的口吻,語言要親切,表達要清楚)。
2、指導
。1)教師指導學生準備好說話的內容:家鄉(xiāng)有哪些特點?選擇哪些方面進行介紹?(可以互相討論)寫好導游詞有什么要求?
(2)學生寫導游詞。(巡視指導)
(3)分組練說各自的介紹內容。(各組學生對介紹情況互相提出意見,進行交流。)
。4)每組推薦代表上臺演講,師生評議。
3、反饋
。1)指名上臺進行口語交際。(師生共同評議演講者的內容是否符合要求,用介紹的口吻,語言要親切,表達要清楚)
(2)評議小結。
4、指導:
。1)教師范寫,邊講解書寫方法。
。2)學生練習、反饋,發(fā)現問題再指導。
(3)學生練寫。
5、練習:
。1)學生再次練寫,教師巡視,幫助有困難的學生。
。2)學生在米字格中練習,教師指導兩個字的位置和大小。
6、反饋:
。1)展示寫得好的字,指出好在哪里。
。2)指出不足,進一步糾正。
五、教學第五題:(學寫毛筆字)
1、出示學生優(yōu)秀書法作品讓學生欣賞。
2、學生對照自己的毛筆字談感受。
3、審題:明確本次學寫的內容:園、團
六、課堂練習
1、本節(jié)課作業(yè):學寫毛筆字。
2、學生完成
3、當堂反饋。
六、總結提升七、下節(jié)課預習作業(yè):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盧溝橋烽火
【語文教案】相關文章:
語文的教案11-16
有關語文教案范文 語文優(yōu)秀教案06-02
《語文樂園》語文教案11-20
語文教案01-30
語文教案01-30
語文拼音教案01-30
語文教案02-19
語文教案02-19
語文教案0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