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入口免费视频_亚洲精品美女久久久久99_波多野结衣国产一区二区三区_农村妇女色又黄一级真人片卡

大班教案

時間:2024-02-29 08:32:49 教案 我要投稿

大班教案實用(7篇)

  在教學工作者開展教學活動前,通常需要準備好一份教案,編寫教案助于積累教學經(jīng)驗,不斷提高教學質(zhì)量。那么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大班教案7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大班教案實用(7篇)

大班教案 篇1

  大班孩子非常喜歡讀繪本,而好的繪本更能讓兒童有機會了解數(shù)學概念,并應(yīng)用在她們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幼兒園大班繪本活動數(shù)學教案,一起來看看。

  大班數(shù)學繪本:讓誰先吃好呢

  活動目標:

  1.學習按某一特征進行排序,知道按物體的不同特征進行排序會有不同的結(jié)果。在按事物的某一特征進行排序的基礎(chǔ)上,嘗試逆向排序。

  2.理解故事內(nèi)容,在數(shù)石頭游戲中,比較動物的輕重。體驗數(shù)學繪本帶來的快樂。

  活動重點:

  按動物個子高矮、嘴巴大小、耳朵長短、尾巴長短、體重的輕重進行正向、逆向排序,理解逆向排序。

  活動難點:

  在一系列提示性的問題引領(lǐng)下幫助幼兒理解圖意,知道稱重的實際意思通過比較進行排序;顒訙蕚洌赫n件——讓誰先吃好呢

  活動過程:

  一、故事引出,激發(fā)興趣

  (一)了解動物的主要特征。

  1.師(點擊課件):今天,我給大家?guī)砹艘恍﹦游锱笥,你們看,它們都是誰?數(shù)一數(shù),一共有幾位朋友?(猴子、長頸鹿、兔子、犀牛、鱷魚、毛毛蟲;6位朋友)

  2.師:這些動物朋友都有一個最大的特征,你能把它的特征和它們的名字一塊兒說出來嗎?(長耳朵小兔、大嘴巴鱷魚、高個子長頸鹿、長尾巴猴子、大肚皮犀牛、小小的毛毛蟲)評析:把動物的最大特征和動物名完整講述,既發(fā)展了幼兒細致描述的能力,又使幼兒對這六種動物的主要特征有了清晰的認識,為接下來的“按動物的某一特征進行排序”作了有效鋪墊。

  (二)講述故事《讓誰先吃好呢》

  師:這6個動物都想吃這只桃子,你們瞧!那讓誰先吃好呢?下面老師就來給你們講講關(guān)于《讓誰先吃好呢》這個故事。

  (故事欣賞:動物們都想先吃到又香又甜的桃子,你一句我一句地吵了起來,誰也不讓誰,怎么辦呢?最后,動物們想出了一個辦法,它們要舉行比賽。誰在比賽中得了第一名,就先吃桃子;第二名,就第二個吃桃子,……誰比了最后一名,就只能最后一個吃桃子,只能吃到一點點了。長頸鹿想先吃到桃子,他就動起了腦筋。它覺得伙伴們高矮不同,自己是動物中個子最高的,和大家比高矮,從高到矮排隊一定能得第一,于是就對大家說:我們來比高矮吧,誰最高誰排在第一哦!大家都同意了。)

  師:說完長頸鹿就把脖子挺得直直的。但毛毛蟲說:“不能站在高的地方量,量的時候不能把尾巴算上。”兔子說:“踮起腳來量也不行!蹦悄銈冋f,應(yīng)該怎樣比高矮才算公平呢?

  二、欣賞故事繪本,根據(jù)故事內(nèi)容按動物身體上的不同特征排排隊

 。ㄒ唬﹦游锉壬砀

  1.動物比高矮,按照從高到矮的順序排隊。

  提示:誰可以第一個吃桃子,誰第二個吃桃子……誰只能最后一個吃桃子?

  交流:說說按這樣順序吃桃子的理由。

  討論小結(jié):故事中長頸鹿和動物們比了什么,它就可以最先吃到桃子?

  (二)按嘴巴大小排序

  不行,這么大的桃子,當然得嘴巴最大的行吃了,鱷魚張著一張大嘴,站了出來。到底誰的嘴巴大呢?

  討論小結(jié):故事中鱷魚和動物們比了什么,它就可以最先吃到桃子?

 。ㄈ﹦游锉容p重

  1.提問引導(dǎo):犀牛也想先吃桃子,你們知道它想和大家比什么嗎?

  2.幼兒觀察比較

 。1)想要比輕重,先要知道動物們有多重。看看犀牛有多重?這幅圖你看得懂嗎?(結(jié)合幼兒平時玩蹺蹺板的經(jīng)驗,兩個人玩,一個翹得高、一個翹得低,想一想,翹得高的表示重還是輕呢?翹得低呢?如果蹺蹺板是平的,又說明什么呢?翹得高表示輕,翹得低表示重,蹺蹺板是平的表示一樣重。)

 。2)看看長頸鹿、猴子、兔子分別有多重?

  (3)毛毛蟲有多重呢?毛毛蟲坐的蹺蹺板是斜的,是什么意思?

  3.按照動物的重量從重到輕來排一排?纯凑l能第一個吃桃子,誰第二個吃……誰最后吃。

  4.討論小結(jié):故事中犀牛和動物們比了什么,他就可以最先吃到桃子?

 。ㄋ模﹦游镂舶、耳朵比長短

  1.提問導(dǎo)入:兔子和猴子想先吃到桃子可以和大家比什么呢?

  2.幼兒操作:提示幼兒選一個喜歡的動物(兔子或猴子),排序比長短。

  3.討論小結(jié):兔子和動物們比了什么,他就可以最先吃到桃子?猴子和動物們比了什么,他就可以最先吃到桃子?

  三、幼兒以毛毛蟲為第一進行排序

 。ㄒ唬┨岢鰡栴},引發(fā)思考

  1.問題:毫不起眼的毛毛蟲最后第一個吃到了桃子。毛毛蟲說我就和大家比身高、耳朵和尾巴的長短,還有體重每一樣我都能比出第一來。毛毛蟲把它排第一的方法告訴了其他的動物,動物們都同意了毛毛蟲的.辦法。小朋友,你知道毛毛蟲是怎樣得到第一的呢?

  2.結(jié)合課件操作,幼兒講述:身高、耳朵和尾巴的長短,還有體重為毛毛蟲排出第一。

  3.在我們的生活中,有沒有從小到大、從矮倒高、從短到長的情況發(fā)生呢?(排隊、排座位、做操排隊伍)

  四、結(jié)束活動:看來毛毛蟲說得也有道理,它一邊說著一邊鉆進了大桃子的肚子里,美美地品嘗著,邊吃邊說“朋友們,一起來吃吧!”6只小動物,一起分享著有大又香的桃子!

  附繪本故事:

  動物們都想先吃到又香又甜的桃子,你一句我一句地吵了起來,誰也不讓誰,怎么辦呢?最后,動物們想出了一個辦法,它們要舉行比賽。誰在比賽中得了第一名,就先吃桃子;第二名,就第二個吃桃子,……誰比了最后一名,就只能最后一個吃桃子,只能吃到一點點了。

  長頸鹿想先吃到桃子,他就動起了腦筋。它覺得伙伴們高矮不同,自己是動物中個子最高的,和大家比高矮,從高到矮排隊一定能得第一,于是就對大家說:我們來比高矮吧,誰最高誰排在第一哦!大家都同意了。

  長頸鹿可得意了,說:“看見了吧、看見了吧,我個子最高,所以就該我長頸鹿先吃桃子“。兔子和猴子不樂意了,它們一起跳了出來,說:“不行不行,我們也想先吃到桃子。”它們邊說邊看看自己身上,它們想:“我身上有什么可以和同伴們比一比,可以得到第一名的”

  ……

  毛毛蟲再也坐不住了,它說:比高矮,從高到矮排隊,長頸鹿可以先吃到桃子;比耳朵長短,耳朵從長到短排隊,兔子可以先吃到桃子;比尾巴長短,尾巴從長到短排隊,猴子可以先吃到桃子;比輕重,從重到輕排隊,犀?梢韵瘸缘教易樱何颐看味寂旁谧詈,最后一個吃桃子,只能吃到一點點。毛毛蟲說:“你們知道嗎?你們排的方法我都能夠排出第一名的。應(yīng)該我先吃到桃子!

大班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1、激發(fā)幼兒對動物的探究熱情,體驗各種動物的神奇之處。

  2、樂意探究動物的神奇秘密,嘗試用多種形式大膽表達自己對動物的發(fā)現(xiàn)和想想。

  3、教幼兒養(yǎng)成細心、認真的學習態(tài)度。

  4、培養(yǎng)幼兒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及快速應(yīng)答能力。

  保育目標:

  1、保持教室與廁所通風,用消毒水定時擦洗。

  2、活動結(jié)束回教室后督促幼兒及時洗手,要求幼兒喝開水以補充水分。

  3、幼兒睡覺時,提醒幼兒睡覺的姿勢,不可趴著睡覺。

  環(huán)境創(chuàng)設(shè)設(shè)置主題墻:"我們的動物朋友"家長工作

  1、幫助孩子收集動物的圖片,圖書,照片

  2、帶孩子參觀動物園,做相關(guān)觀察記錄和分析。

  老鷹捉小雞目的:

  練習靈活的躲閃跑,及小組動作協(xié)調(diào)一致的能力幼兒能積極參與活動并能快樂游戲

  準備:

  老鷹頭飾一個,雞媽媽頭飾一個

  過程:

  一、熱身教師帶領(lǐng)幼兒熱身比如快走,慢跑,

  二、活動開始

  1一名幼兒做老鷹選一名幼兒做雞媽媽,其余的小朋友做小雞

  2.小雞在雞媽媽的后面,老鷹在雞媽媽的前面,

  3.老鷹來了雞媽媽張開雙臂,小雞躲在雞媽媽的后面,

  4.老鷹抓尾部的小雞,雞媽媽想辦法保護自己的小雞寶寶,要求小雞跟隨媽媽的來回跑的順序被捉到的小雞離開場地游戲結(jié)束后組織幼兒放松活動晨間談話(8:30-8:40)《那些動物會飛》

  目標;引導(dǎo)孩子觀察身邊的事物師;小朋友們,你們知道那些動物會飛嗎?

  早操(8:40-9:00)內(nèi)容:世界真美好,十二生肖,天使,長江七號愛地球要求:

  1.教師組織幼兒有序的入場、退場。

  3.注意中間互動操節(jié),學會迅速拿器械。

  盥洗活動(9:00-9:10)要求:

  1.提醒幼兒排隊喝水,不擁擠,投放測量棒。

  2.入廁,便后洗手,表揚及時沖廁所的幼兒。

  集體教學(一)(9.10-9.40)《我最喜歡的動物朋友》

  活動目標:

  收集和分享關(guān)于動物的相關(guān)信息萌發(fā)初步的熱愛動物,保護動物的意識

  活動準備:

  動物圖片,動物書記幼兒用書

  活動過程:

  一.自由交流,說說自己喜歡的動物師;你最喜歡什么動物?和身邊的小朋友說說為什么喜歡他吧聊聊動物趨勢

  二.給動物朋友分類師,出示圖片加入讓你給這些動物朋友分類,你覺得可以怎么分呢?

  師,讓我們看看各組的分類法發(fā)吧師,出了這些分類方法,你覺得還可以怎樣分

  三.猜猜是什么動物

  師,老師選出一個自己喜歡的小動物,來編一個謎語小朋友們猜一猜師,你有喜歡的動物米也可以推薦一個和小朋友們分想戶外活動;

  (9.50-10.15)《袋鼠三級跳》

  活動目標:

  1、提高腿部肌肉力量及協(xié)調(diào)能力

  2、體驗合作游戲的快樂

  活動準備:

  1、幼兒每人一只布袋。

  2、皮球若干、障礙物若干、大的塑料筐若干

  活動過程:

  1、跟音樂活動身體教師扮演袋鼠媽媽,幼兒扮演小袋鼠,邊聽音樂邊活動身體2、幼兒學習雙腳行進跳幼兒練習,教師觀察個別幼兒示范雙腳行進跳"怎樣才能跳的又快又穩(wěn)呢?"(幼兒交流討論)個別幼兒將雙腳放進布袋,進行雙腳跳,并進行簡單的追族游戲。

  3、幼兒游戲"孩子們,你們的本領(lǐng)練的'真棒,媽媽現(xiàn)在請你們到河對岸收糧食。"交代玩法:幼兒將雙腳放進布袋,進行游戲。游戲時袋鼠運球必須先跳過障礙物,到前方拿一個皮球裝進布袋,然后跳到"家"里將皮球放在塑料筐里。

  4、結(jié)束游戲,放松身體集體活動二(10.25-10.55)音樂;《小烏鴉愛媽媽》

  活動目標:

  1.積累一定的語匯,鼓勵幼兒大膽嘗試運用語言、動作、打擊樂伴奏,感受樂曲的結(jié)構(gòu)、性質(zhì)及樂曲所蘊藏的內(nèi)涵。

  2.發(fā)展幼兒感受的能力,激發(fā)幼兒在嘗試活動中提高對欣賞的興趣。

  3.培養(yǎng)幼兒熱愛、尊重媽媽的情感。錄音機一臺、樂曲磁帶幾盒、畫有"小鳥愛媽媽"幻燈片若干幅、打擊樂器若干。

  活動反思:

  動物是小朋友們最為熟悉的朋友,一提起小動物,小朋友們便滔滔不絕地講起與動物相關(guān)的故事,愛動物是孩子的天性。那么,怎樣讓幼兒了解動物,進而能根據(jù)它們的特征、生活習性進行分類,并簡單的掌握家禽、家畜、野獸、飛禽的概念呢?根據(jù)幼兒的認知特點,我們幼兒園的新課程里設(shè)計關(guān)于動物的主題活動,讓孩子們能更加貼近動物、愛護動物。

  在本次主題活動中,我利用多媒體課件、圖片等讓幼兒觀察獅子、牛、燕子、雞的外形特征和生活習性,給孩子們一個主動學習與發(fā)展的機會,讓幼兒自己總結(jié)出動物的分類,使他們對家禽、家畜、野獸、飛禽的不同特征有個清晰的認識,從而掌握野獸、家畜、飛禽、家禽的概念,進行一個概念上的提升。

  孩子們對于動物的喜愛程度是根據(jù)小動物的可愛程度來決定的,我們班的孩子喜歡兔子、

  游戲是孩子們最喜歡的,通過游戲的形式可以對所學知識進行復(fù)習鞏固,教師以游戲的身份介入游戲中,既便于觀察幼兒又拉近了與幼兒的距離,在《動物找家》游戲中幼兒又進一步鞏固了對家禽、家畜、野獸、飛禽的認識,另外在第二遍游戲中,教師可以增加幼兒難以歸類的動物,再一次激發(fā)幼兒探索的欲望,幼兒在活動中增強了膽識,增強了集體榮譽感和合作意識,能直接在游戲中展示自己的才能。當然,在游戲的過程中還存在一定的不足,還有三個家的布置也存在著一定的不足,場所的特征應(yīng)更加的明顯些,這樣“小動物”們就不會進錯“家”了。教師應(yīng)該真正的參加游戲,以獵人的身份去抓捕動物,這樣孩子們才會對游戲更感興趣,才能起到預(yù)設(shè)的效果。

  動物是人類的好朋友,孩子們應(yīng)該保護它們,教師提出問題,讓幼兒帶著問題觀看視頻,通過觀看視頻,孩子們了解了動物為什么會越來越少的原因,通過觀看視頻,孩子們真正了解到保護動物從我做起。

  在教學中,我以游戲的形式貫穿其中,讓幼兒在玩中學,在學中做,達到了預(yù)期的效果。在以后的教學中,我將繼續(xù)嘗試用這種形式來開展以后的教學中,充分拓展孩子的潛能,從而提高教學效果,使自己不斷地進步、成長。

大班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通過與同伴玩連體人的游戲,發(fā)展幼兒合作運動的能力,提高動作的靈敏性、協(xié)調(diào)性。

  2、主動參與游戲活動,自覺遵守游戲規(guī)則。

  3、通過小組合作的形式,運用自己喜歡的`的方式表達表現(xiàn)。

  4、發(fā)展幼兒思維和口語表達能力。

  【活動準備】

  1、塑料筐兩只,成人舊衣服十件、皮球二十只。

  2、場景設(shè)置,小樹林、山洞、小水溝、西瓜地。

  3、快樂音樂一段。

  【活動過程】

  1、入場

  幼兒一對一對踏步入場。

  2、雙人模仿操練習

  伴隨音樂做模仿操。

  3、出示衣服

  告訴小朋友這是一件神奇的衣服,可以把兩個小朋友連在一起變成一個連體人。

  4、幼兒嘗試如何變成連體人。

  5、請小朋友做動作,看看連體人可以做些什么。

  6、講解游戲規(guī)則

  連體人會做的事情真不少,現(xiàn)在請小朋友去張爺爺家摘西瓜,要摘西瓜,首先要過三道難關(guān)。

  第一關(guān),先穿過密密的樹林;第二關(guān),鉆過黑黑的山洞;第三關(guān),跳過寬寬的小溝,然后快速的跑到西瓜地摘西瓜,一個連體人一次只能摘一個西瓜,摘了西瓜之后,從原路返回,把西瓜放在筐子里,然后拍一下下一組小朋友的手,下一組進行比賽。

  7、請一組小朋友來示范

  8、分成紅隊和藍隊來進行比賽。

  9、小結(jié):對獲勝的一組小朋友和表現(xiàn)出色、合作默契的小朋友進行表揚。對配合不默契的小朋友進行鼓勵。

  10、游戲2遍。

  【活動反思】

  1、 在游戲時,老師指令性的語言,孩子并沒有完全理解,所以在游戲時老師要給孩子一個一個找規(guī)律。

  2、 在這節(jié)課里,孩子們知道了報紙的多種用途,除了可以看還可以做游戲,增加了生活興趣。

  3、 在這節(jié)課里,孩子們的興趣很高,體現(xiàn)出了大家的團結(jié)協(xié)作精神。

大班教案 篇4

  設(shè)計意圖:

  現(xiàn)今的孩子都是家里的“掌上明珠”,過著“飯來張口、衣來伸手”的日子,缺乏獨立生活的能力,而且由于嬌生慣養(yǎng),孩子挑食、偏食的不良習慣日益增多,而合理的營養(yǎng)和良好的飲食習慣能促進幼兒的生長發(fā)育。所以為了培養(yǎng)幼兒良好的飲食習慣和提高幼兒的獨立的生活技能,我設(shè)計了《小鬼當家》這一活動。

  目標:1讓幼兒初步了解人體需要各種各樣的食物。

  2、培養(yǎng)幼兒不挑食、不偏食的飲食習慣。

  3、提高幼兒獨立的生活技能。

  4、培養(yǎng)幼兒獨立的意識,減少對成人的依賴。

  準備:1、已認識常見食物的名稱及其主要營養(yǎng)。

  2、課件、每日食物結(jié)構(gòu)圖。

  過程:

  1.幼兒在健康歌的音樂聲中進入教室。

  師:今天是星期六,寶寶們真開心?墒菋寢尣辉诩,該怎么辦呢?我們來看看媽媽有沒有留言。

  2.課件:寶寶們,媽媽有事出去了,你們自己當家吧,有什么麻煩就去問小博士,好嗎?再見。

  3.師:哎呀,媽媽叫我們自己當家,自己燒飯,那我們得先去買菜呀。是不是喜歡吃的就多買一點,不喜歡吃的就少買一點呢?(幼兒回答)

  4.師:我們?nèi)枂栃〔┦堪伞?/p>

  5.了解每日需要的主要食物結(jié)構(gòu)。

  課件:(小博士)小朋友,這是我們每日需要的食物結(jié)構(gòu)圖,它告訴我們身體需要各種各樣的事物,有的需要的.多,有的需要的少。我們一起來看一下,哪些食物需要的多,哪些需要的少,哪些需要的不多不少呢?

  6.出示食物結(jié)構(gòu)圖:引導(dǎo)幼兒說出在三角形的食物結(jié)構(gòu)圖中,最下面的需要多一點,最上面的需要少一點。

  7.教師小結(jié),把食物圖編成一首兒歌:糧食蔬菜和水果,每天需要不能少;雞肉魚蝦和豆奶,不多不少要正好;巧克力糖果和肥肉,每天少吃有牢記。

  8.了解偏食、挑食的危害,教育幼兒葷素食物都要吃。

  師:寶寶們看,小博士帶了三位小朋友來干什么呢?

  課件:(小博士)請你們看看這三位小朋友有什么地方不一樣?(一個胖一個瘦,一個不胖也不瘦)引導(dǎo)幼兒討論:專吃葷菜容易發(fā)胖,專吃素菜長的瘦,不挑食才是長得最好的。

  幼兒討論好后,課件中三個小朋友說說自己胖瘦的原因。

  師小結(jié):寶寶們喜歡誰,為什么?

  9.游戲:買菜。

  師:剛才,寶寶們聽了小博士的話,知道了人體需要各種各樣的食物,不能挑食、偏食,那等一下買菜的時候知道該怎么買了吧?

  幼兒去“菜場”買菜,提醒幼兒要葷素搭配,并能夠正確地算出找零。

  活動延伸:

  幼兒在“娃娃家”中繼續(xù)玩“小鬼當家”的游戲,學會自己搭配炒菜,招待客人。

大班教案 篇5

  預(yù)設(shè)學習目標:

  通過運輸?shù)奶剿骰顒,促進幼兒觀察能力、動手能力、談話

  記錄觀察結(jié)果的能力,激發(fā)幼兒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能認真傾聽同伴發(fā)言,且能獨立地進行操作活動。

  養(yǎng)成敢想敢做、勤學、樂學的良好素質(zhì)。

  預(yù)設(shè)學習過程:

  1、引導(dǎo)幼兒觀察、記錄各種的運輸工具,進一不激發(fā)幼探索的興趣。

  2、在探索中,鼓勵幼兒大膽表述對不同運輸工具的看法,培養(yǎng)幼兒的分析、辨別能力。

  3、知道各種運輸工具的名稱、用途,以及對人類生活的重要性。

  4、引導(dǎo)幼兒了解一些運輸過程中所需遵守的規(guī)則和方式,培養(yǎng)幼兒的.安全意識、環(huán)保意識。

  5、引導(dǎo)幼兒運用多種材料制作運輸工具,培養(yǎng)幼兒觀察力及動手操作能力。

  6、能與同伴、家長、教師共同討論,共同合作,發(fā)展幼兒的交往能力和協(xié)助精神。

  家長參與、社區(qū)資源

  1、幫助收集一些有關(guān)運輸工具的玩具、圖片、圖書資料。

  2、請家長利用家中電腦上網(wǎng),讓孩子與熟悉人作一次交流。

  3、在日常生活中及時引導(dǎo)孩子發(fā)現(xiàn)各種各樣的運輸并和孩子交流。

  4、親子活動:一起制作《我喜歡的運輸工具》

  主題知識網(wǎng)絡(luò):

  運輸?shù)墓ぞ摺ο、?guī)則、以及運輸途徑。

  主題活動網(wǎng)絡(luò)

  語言:

  1、談話:上網(wǎng)去

  2、文學欣賞:我自己的書

  3、討論:愛心行動

  4、交流:我知道的運輸工具

  5、講述:動物園搬家

  6、軍民大生產(chǎn)

  科學:1、未來的運輸工具

  2、運菜

  3、愛心行動(二)

  4、古老的運輸工具

  健康:

  1、運磚

  2、搬氣球

  3、運玩具

  4、趕馬車

  社會:

  1、運輸?shù)囊?guī)則

  2、熱鬧的馬路

  3、我們?nèi)ミh足

  4、海陸空三軍

  美術(shù):

  1、手工:繁忙的港灣

  2、繪畫;馬路上的車

  3、繪畫、我們?nèi)ヂ眯?/p>

  4、手工、愛心行動(三)

  5、折紙:飛機

  音樂:

  1、游戲:捕魚

  2、歌曲;小熊過橋

  3、游戲:小兔和狼

  4、律動活動:學軍律動

  環(huán)境創(chuàng)設(shè):

  1、墻飾布置:各種運輸工具的圖片

  幼兒的作品展

  未來的運輸工具

  2、區(qū)域材料提供:收集各種運輸工具照片、圖片圖書、

  玩具

  美工區(qū):蠟筆、橡皮泥、各種紙盒

  閱讀區(qū):各種運輸工具的字卡、兒歌、圖書。

大班教案 篇6

  一、作品賞析

  (一)內(nèi)容簡介 住在樹林里的老奶奶為小朋友們找到了許多故事,可是她突然生了場大病,病好后就不能說話了,這可怎么辦呢?聰明的老奶奶把故事一個個全包進了粽子里,誰吃了粽子,誰就會講故事了……

  (二)主題分析 通過講述老奶奶把故事包進粽子里,然后再尋找吃了會講故事的孩子的曲折經(jīng)歷,引發(fā)孩子們對粽子的美好向往,同時激發(fā)起他們學講故事的愿望。

  (三)情節(jié)分析 密密的樹林里有一座房子,里面住著誰呢?一位躺在床上、頭上敷著毛巾的老奶奶進入了小讀者的視線:啊,住在里面的老奶奶病了!小讀者是否很擔心呢?

  拄著拐杖的老奶奶出現(xiàn)在屋外,她的病好了,可是她拿著白米和葉子做什么呢?

  小動物們都來吃包著故事的粽子,可是“吱吱吱、哩哩哩、嘰嘰嘰……”不同小動物的叫聲一定引起了孩子們的興趣,也引發(fā)了焦慮:松鼠、狐貍、百靈鳥……它們不會說話!

  于是小動物們找到了會說話的小姑娘,并動腦筋把她帶到了老奶奶家,小讀者的焦慮此時可以放下一半了。看,小姑娘吃了香噴噴的粽子,給大家講了一個又一個故事……小讀者一定也很想聽聽吧!

  (四)角色分析 故事中的老奶奶胖胖的身體、自自的頭發(fā)、圍著圍裙,除了生病的那幅畫面,都是笑瞇瞇的、慈祥的表情,讓人一看就覺得很親切。

  故事中每個小動物的出現(xiàn)大都是笑瞇瞇、可愛的樣子,溫順的性格一覽無余。而在找不回小姑娘的那刻,每個小動物的眉毛糾結(jié)、嘴角下垂,顯露出它們的苦惱。

  小姑娘慌張、驚訝、開心的表情變化,正是她對“粽子里的故事”從不知道到了解的心理轉(zhuǎn)變過程,刻畫得入木三分,讓人印象深刻。

  (五)圖畫分析 1.畫面構(gòu)圖、色彩

  畫面的色彩明亮,大片黃黃的、橘色的暖色基調(diào)讓人在閱讀的過程中也能感受到故事所傳遞的溫暖、祥和的氣息,凸顯了故事的主題。

  在構(gòu)圖上,作者運用了大片的、簡單的背景來烘托人物和主題,使得人物的動作和表情十分清晰,突出了故事所要表現(xiàn)的主要情節(jié)。

  2.圖畫中蘊藏的細節(jié)

  圖畫書中老奶奶的發(fā)髻、褂子和布鞋,小姑娘的朝天辮、花棉襖配小綠褲的服飾打扮,還有小背簍、小陶盆以及溪邊淘米、洗粽葉的畫面……這些細節(jié)的刻畫與故事的主線“粽子”串連起來,展現(xiàn)出

  濃濃的民俗韻味。

  (六)語言分析 故事中的文字優(yōu)美,娓娓道來,其中也不乏跌宕的情節(jié),增強了故事的可讀性。

  “吃吧吃吧,吃了粽子講故事”這句話反反復(fù)復(fù),貫穿整個故事,使小讀者讀上去既瑯瑯上口,又充分表達了老奶奶的美好心愿。

  “粽葉”和“粽米”對于幼兒來說是新出現(xiàn)的詞匯,但加上了“又青又香”和“又圓又白”這兩對形容詞就比較容易理解和掌握了。

  “采、洗、包、吃、講”這五個動詞將整個故事的情節(jié)串連起來:采粽葉――洗粽米――包粽子――吃粽子――講故事。

  象聲詞“吱吱吱、哩哩哩、嘰嘰嘰”的出現(xiàn)既表現(xiàn)了不同動物的叫聲,同時也使得整個故事更具童趣。

  二、活動設(shè)計

  (一)活動設(shè)計1

  1、設(shè)計思路 老奶奶有許多好聽的故事,可是她突然生了場大病,病好后就不能說話了。為了把故事講下去,聰明的老奶奶把故事全包進了粽子里,并在小動物們的幫助下開始尋找吃了粽子會講故事的小朋友……

  優(yōu)美的故事娓娓道來,不禁引發(fā)了孩子們對粽子的美好向往,也同時激發(fā)了他們學語言、講故事的愿望。

  2、活動目標 (1)聽故事,理解老奶奶讓大家“吃了粽子講故事”的`美好愿望。

  (2)樂于參與傳話、詞語接龍等語言游戲,體驗聽說的樂趣。

  3、活動準備 圖畫書、PPT課件

  自制大粽子兩只:一只用來“傳話”,一只用來“接龍”

  粽子糖若干

  4、活動過程 (1)經(jīng)驗回顧,引發(fā)興趣

  出示封面:

  一吃過粽子嗎?粽子里有什么?

  一聽說過包著故事的粽子嗎?今天就來聽一聽《粽子里的故事》。

  (2)傾聽、理解故事情節(jié)

 、侔兆(出示第1~5頁):

  一生病前,老奶奶有什么本領(lǐng)?

  一老奶奶為什么要包粽子?她有什么愿望?

  小結(jié):原來,老奶奶的愿望是:吃吧吃吧,吃了粽子講故事。

 、诔贼兆(出示第6~1 2頁):

  一誰吃了老奶奶的粽子?它會講故事嗎?

  一學學小動物吃了粽子后的樣子。

  小結(jié):小動物們雖然吃了粽子,但是它們不會說話,所以不會講故事。

 、壑v故事(出示第1 3~22頁):

  一小動物用什么辦法找來小姑娘吃粽子?

  一小姑娘吃了粽子后怎么樣?

  小結(jié):小動物們?yōu)槔夏棠桃齺聿赡⒐降男」媚铮」媚锍粤艘粋又一個粽子,講了一個又一個故事。

  ④完整欣賞故事:

  一小姑娘帶著一肚子的故事回家了。如果你是小姑娘,你回家后會做什么呢?

  (3)遷移運用,開展游戲

  一老師這里有幾只大粽子,我們一起來吃粽子講故事吧!

 、(拆開第一只粽子。)傳話游戲:

  玩法:將幼兒分成兩組,將詞組傳給每組的第一個,幼兒依次傳話至最后一個,公布答案,比比哪組傳的準確率高,哪組便獲得品嘗粽子糖的機會。

  規(guī)則:傳話者要附在聽者耳邊傳話,聲音不能響但應(yīng)清晰;聽話者要仔細傾聽傳話內(nèi)容,盡可能正確模仿并傳遞。

  ②(拆開第二只粽子。)詞語接龍:

  玩法:將幼兒分成兩組,教師說出詞組后,由兩組幼兒輪流依次接龍,直到接不上為止,接上的一組可獲得品嘗粽子糖的機會。

  規(guī)則:詞頭接詞尾,可同音相接。

  (4)延伸活動 一你們吃了粽子也練了講故事的本領(lǐng),這里還有最后一只粽子,里面有許多好聽的故事。老師把它放在區(qū)角里,下次你可以和朋友一起去試試一邊吃粽子,一邊故事接龍哦。

  (二)活動設(shè)計2

  1、設(shè)計思路 孩子們見過粽子、吃過粽子,但不了解粽子。包粽子、吃粽子作為我國民間節(jié)日“端午節(jié)”的傳統(tǒng)習俗之一,以故事主要線索的形式出現(xiàn),更易于為孩子接受和理解。怎樣

  包粽子?吃粽子的由來是什么?端午節(jié)還有哪些民俗活動?結(jié)合“我是中國人”的大班主題,《粽子里的故事》將引發(fā)二場孩子們關(guān)于“粽子”的大討論以及“端午”熱。

  2、活動目標 (1)熟悉故事情節(jié),能學說老奶奶的心愿。

  (2)了解一些端午節(jié)的習俗,和朋友一起品嘗粽子,分享節(jié)日的快樂。

  3、活動準備 鎊圖畫書、PPT課件不同形狀、不同餡料的粽子圖片

  不同餡料的粽子若干,餐刀、水果叉若干

  4、活動過程 (1)導(dǎo)入激趣

  一(播放課件。)你吃過粽子嗎?粽子里有什么?

  一(出示圖片。)你還看到過怎樣的粽子?

  一聽說過粽子里的故事嗎?

  (2)講述故事

 、偻暾v述:

  一老奶奶為什么要包粽子?

  一誰吃了粽子?最后誰會講故事?

  一粽子里包著的到底是什么?

大班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能區(qū)分生命物和非生命物,初步理解生命的概念。

  2、教育幼兒要珍惜生命、愛惜生命。

  3、培養(yǎng)幼兒探索生命現(xiàn)象的興趣。

  活動準備:

  多種小動物、植物、錄像、課件、玩具

  活動過程:

  一、導(dǎo)入活動:

  1、今天老師要和小朋友一起來研究一個很有趣的問題,哪些東西有生命?你是怎樣想這個問題的?

  2、今天老師給小朋友們帶來了許多可愛的小動物,它們是誰?它們在干什么?它們都喜歡吃什么?

  二、組織幼兒探索(觀察)哪些東西有生命,感知生物的特征。

 。ㄒ唬┨剿鲃游餅槭裁从猩?

  1、引導(dǎo)幼兒觀察動物,并嘗試去喂一喂。

  2、組織幼兒討論剛才的發(fā)現(xiàn)。講一講你剛才看到了哪些小動物?它們在干什么?

  小結(jié):這些小動物有的會飛、有的會跳、有的會游、還有的會爬…,它們都會動,餓了還會吃東西,吃了東西就會慢慢長大,像這些動物它們都是有生命的.。

  3、聯(lián)想活動

  ①想一想你們還見過哪些動物?它們有沒有生命?

 、诳翠浵瘢嚎纯催@些動物它們是不是也會動,也有生命呢?

  ③小結(jié):剛才看到了什么動物?這些動物有生命嗎?(它們都會動、會吃東西、還會慢慢的長大,而且生命是不斷延續(xù)的,它們都是有生命的)

  4、讓幼兒感知動物是有生命的,會從小慢慢長大。

  放錄像:小蝌蚪的生長過程。

  (二)探索植物為什么有生命?

  1、想一想植物有沒有生命?(植物也是有生命的,它們吸取水分和養(yǎng)份)

  2、出示植物,觀察

  提問:它是怎樣長大,才開出這么漂亮的花來的?

  3、放錄像:植物的生長過程

  小結(jié):播下種子---發(fā)芽---長葉---開花(有的植物還會結(jié)出果子)雖然植物不會動,但植物也是有生命的,所以我們也要愛護花草樹木。

  (三)探索人為什么有生命

  1、動物有生命、植物有生命、那人有沒有生命呢?

  2、人的成長,出示課件,小結(jié),動、植物、人都是有生命的,我們都要去愛惜生命、珍惜生命。

  (四)探索非生物

  1、出示玩具,幼兒玩一玩,看看它們有沒有生命呢?

  2、小結(jié):玩具跟動物、植物、人是不一樣的,它們自己不會動,不會吃東西,不會從小慢慢長大,是沒有生命的。

  3、聯(lián)想活動:想一想還有哪些東西是沒有生命的?

  三、結(jié)束游戲

  1、游戲“長長長”

  2、作業(yè),今天我們知道了哪些東西是有生命的,哪些東西是沒有生命的,課下再去找一找。

【大班教案】相關(guān)文章:

《大班教案》大班教案05-13

大班區(qū)域活動教案_大班教案06-20

大班教案06-08

大班的教案06-11

[精選]大班教案10-13

[經(jīng)典]大班教案10-28

大班教案【經(jīng)典】07-24

大班教案07-20

大班教案(精選)11-16

大班教案(精選)1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