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入口免费视频_亚洲精品美女久久久久99_波多野结衣国产一区二区三区_农村妇女色又黄一级真人片卡

大班教案

時間:2024-02-28 08:26:57 教案 我要投稿

大班教案[精品8篇]

  作為一位不辭辛勞的人民教師,常常需要準備教案,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弄通教材內容,進而選擇科學、恰當?shù)慕虒W方法。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大班教案8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大班教案[精品8篇]

大班教案 篇1

  設計意圖

  根據(jù)自己的生活經驗與想象,能夠畫出相應的畫面, 幫助學生建立語言與畫面的聯(lián)系。

  活動目標

  活動目便是一個活動的開始和歸宿,對活動起著向導的作用,活動圍繞目標展開。結合散文詩的內容及學生的年里特點,設定了一下目標。

  1、結合生活經驗認識了解秋天的特征,知道秋天是一個豐收的季節(jié)。

  2、愿意把觀察發(fā)現(xiàn)的事物與同伴交流分享,體會彼此分享的快樂。

  3、傾聽朗讀詩歌,感受詩歌優(yōu)美的語句和意境。

  4、嘗試合作作畫,圍繞作品展開聯(lián)想與想象,嘗試仿編詩歌。

  活動重點

  根據(jù)活動內容和學生的興趣,我把"帶孩子快樂的去觀察秋天的美景和傾聽詩歌的語言美"作為活動的重點,把"理解散文詩的內容和用藝術的眼光觀察周圍事物"作為活動的難點。

  活動準備

  為了讓學生親身感受散文的語言美和秋天的美景,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興趣和探索欲望,我做了經驗準備和物質準備。經驗準備:課前讓家長帶學生觀察周圍環(huán)境的變化,體會秋天的特征。

  物質準備

  多媒體課件秋天的菜園、果園、樹林、田野等圖片,歌曲《小樹葉》、散文《美麗的秋天》錄音帶,油畫棒等。

  活動方法

  為了完成活動目標,結合我班學生的特點,我采用了:

  1、游戲法:通過游戲激發(fā)學生參與活動的積極性。

  2、談話法:設置問題讓學生思考回答,理解散文的內容。

  3、欣賞發(fā):通過傾聽、朗讀等感受散文的語言美及秋景的美。

  活動流程

  興趣是學習的動力,為了讓學生全身心的投入活動,我設計了一下環(huán)節(jié)。

  一、主題導向

  以歌曲《小樹葉》入場,導入秋天的話題,初步感受秋天的特征。

  提問:剛才歌曲里說的是什么季節(jié)的樹葉?你知道秋天還有呢寫美麗的`景象嗎?

  二、播放多媒體課件《美麗的秋天》圖片讓生欣賞,進一步感受秋天的美景。

  師:有位神奇的畫家,他用手中的筆畫筆畫了一幅美麗的圖畫,這是"秋天的圖畫",你們想去看看嗎?讓我們一起乘坐"紅葉號"列車開始一次愉快的旅行吧!大家檢查一下該帶的幾樣寶(眼、耳、口、心)都帶齊了嗎? 會學習的會帶上自己的眼睛-仔細看;帶上自己的耳朵-認真聽;帶上自己的口-大聲說;更重要的是帶上自己的心去體會秋天的美麗,好了,老師帶你們出發(fā)了。

  隨音樂《開火車》活動開始,音樂結束后學生問開哪里?

  師:去野看看秋天的天空(隨機播放圖片),秋天的天空是什么樣的?(天空很藍很藍,白云那雪白雪白或天空格外高,白云格外白)

  師:隨音樂去看看秋天的果園是什么樣的?(水果豐收了,圓圓的蘋果笑紅了眼,黃澄澄的柿子像金色的燈籠掛滿了樹枝)

  師:看看秋天的花園是怎么樣的?(各種姿態(tài)的菊花開放了)

  師:去看看秋天的菜園是什么樣的?(西紅柿紅紅的,辣椒彎彎的……)

  師:哇!這是什么地方呀?(是金色的田野)秋天稻谷成熟了,稻田一片金黃,棉田一片雪白,秋天山野是五彩繽紛的,到處是豐收的景象。

  三、交流分享

  1、說說自己眼中的秋天。

  2、秋天你最想干什么。

  四、欣賞散文詩《美麗的秋天》,感受散文的語言美。

  通過觀察果園、菜園、棉田、花園等圖片,你覺得秋天美不美?這些美景都是秋姑娘送給大自然的禮物。今天秋姑娘還給我們帶來了一件禮物--散文詩《美麗的秋天》,讓我們聽聽散文詩里說了些什么?

  1、放錄音《美麗的秋天》

  師:你聽到了什么?(討論)

  2、提出問題再次欣賞散文

  師:秋風對著大樹輕輕一吹,書樹葉怎么樣了?(像一只只蝴蝶在空中飛舞……)

  秋風對著果園輕輕一吹,果園里發(fā)生了什么變化?圓圓的蘋果香小朋友的笑臉;黃澄澄的柿子像金黃的燈籠掛滿了枝頭)

  秋風對著田野輕輕一吹,田野發(fā)生了什么變化?(稻田一片金黃……)

  五、師生有感情的朗讀散文《美麗的秋天》,體會散文的語言美美沒在那里,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其中有特點的句式結構,如"秋天的……格外好看。"

  提出問題

  1、你最歡散文中的那句話,說說看。如:

  我最喜歡秋風吹過,樹葉像一架架飛機在空中飛翔;像一把把小花傘在空中降落;像一只只風箏……等等。 誰還能用"……像……"說一句話呢?

  2、學習用"……格外……"說話。

  六、創(chuàng)作作品《美麗的秋天》

  1、讓學生自由組合嘗試合作繪畫,用創(chuàng)造性地表現(xiàn)手法展現(xiàn)美麗的秋天。

  2、展示作品自述作品情景之美,并把自己喜歡的作品續(xù)編成散文詩。

  3、教師點評總結。

  你們創(chuàng)作的作品把秋天打扮的五彩繽紛的,太美了,畫出了一幅豐收的、果實累累的、色彩斑斕的美景,F(xiàn)在我們一起到外面去感受美麗的秋天。

  秋天是一個絢麗多彩的季節(jié),也是一個豐收的季節(jié),它有著非常鮮明的季節(jié)特征和可供學生探索研究的資源。如那千姿百態(tài)的菊花,紅紅的蘋果,黃澄澄的柿子,金黃的稻田,雪白的棉田,五顏六色的山野等等都可以引發(fā)學生對秋天產生無限的興趣和愛。正是《綱要》中所要求的要善于發(fā)現(xiàn)孩子感興趣的事物,把握時機隨機引導方法,讓他們在游戲和觀察等活動中感受散文詩語言的豐富和優(yōu)美,并通過各種途徑加深對作品的體驗和理解。

  散文詩《美麗的秋天》運用簡潔明快的語言和比喻等的修辭手法,描繪了一幅色彩斑斕的豐收秋景畫。這幅畫契合幼兒的心理特征,不僅能結合孩子們的生活,也能引發(fā)他們展開聯(lián)想,同時可以陶冶性情,激發(fā)他們關注自然、熱愛自然的情感。我預設了本活動散文詩欣賞《美麗的秋天》。為了讓學生感受秋天的美和收獲,我用歌曲《小樹葉》導入主題,并通過游戲開火車乘坐"紅葉號"--說說我眼中的秋天,聽錄音《美麗的秋天》--理解散文詩的內容,朗讀詩歌--感受作品的語言美及意境美,創(chuàng)作《秋天》作品--圍繞作品展開聯(lián)想與想象續(xù)編詩歌。讓學生進一步的感受作品的美,豐富對秋天的認識。

大班教案 篇2

  一、活動名稱:《特別的聲音》

  二、活動目標:

  1、自主尋找周圍環(huán)境中的聲音。

  2、發(fā)現(xiàn)用同一“工具”敲擊不同的東西,發(fā)出的聲音不同。

  三、活動準備:

  1、每個幼兒自帶一個金屬勺作為敲擊物。

  四、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發(fā)給每個幼兒一個小勺,引起幼兒的興趣。

 。ǘ┗静糠郑 玩勺子樂器

  1、教師手拿勺子敲敲自己的手心,發(fā)出“啪啪”聲,再用勺子敲敲桌桌子,“篤篤”聲。聽勺子能在我們的身上發(fā)出不同的聲音。

  2、幼兒自由敲擊勺子樂器,感受勺子與不同物體碰觸所產生的.不同聲音效果。

  尋找特別的聲音

  1、小朋友們勺子想去外面找聲音,你們能幫助他嗎?

  2、帶領幼兒在園子內用勺子“尋找”不同的聲音,仔聽一聽他發(fā)出的聲音。

  3、提問幼兒敲不同的東西,聲音一樣嗎?你發(fā)現(xiàn)了那些聲音。

  4、引導幼兒演示幾種自認為最特別的聲音。

  〈三〉結束部分:教師講評。

  五、活動延伸

  讓幼兒回家后,用勺子敲擊不同的東西,聽聽它們的聲音是一樣的來園后告訴老師。

大班教案 篇3

  一、親親熱熱——我在這里

  指向:

  能分辨自己的名字和同伴的名字,嘗試說同伴的名字;能熱情地歡迎同伴,感受友好的集體氛圍。

  過程:

  1、請家長帶寶寶面向教師席地而坐,成一個半圓,寶寶坐在家長的前面,教師盤腿坐在家長和寶寶的對面。

  2、介紹點名游戲“我在這里”。

  教師:“老師問‘XX寶寶,你在哪里’。如果你聽到自己的名字,就請大聲地告訴大家‘我在這里’,然后走到老師身邊來,讓大家一起來歡迎你好嗎?”

  請家長幫助寶寶舉手示意自己的位置,并鼓勵寶寶勇敢地走到教師身邊,接受大家的歡迎。

  3、繼續(xù)點名游戲“我在這里”,直到每位寶寶都被介紹到。

  二、做做玩玩——連環(huán)扣

  指向:

  鍛煉手的控制能力及手部小肌肉力量。

  準備:

  1、人手1份:紅‘黃’藍3種顏色的連環(huán)扣各3個放于小碗中,若干小動物的圖片(動物尾巴處打好小洞)。

  2、背景音樂。

  過程:

  1、教師以標準姿勢取工作毯、玩具托盤。

  2、教師出示小貓圖片講述故事,導入活動。

  教師:“有一只小貓,出去捉老鼠,一不小心,小尾巴被門夾斷了。尾巴不見了,小貓多傷心呀!我們一起來幫幫它。”

  取小碗呈水平45度擺放,將小碗中的連環(huán)扣展示給寶寶:“寶寶,我們用這些連環(huán)扣來給小貓裝一條新尾巴吧!”教師邊念提示語(“一個躺下來,一個站起來,嘴巴對嘴巴,‘波’親一口!”)邊示范將連環(huán)扣一個一個扣起來。

  3、引導寶寶在家長的幫助下進行操作。

  教師:“還有幾個小動物朋友少了尾巴,請寶寶來幫助它們好嗎?”

  提示家長:連環(huán)扣操作不僅可以訓練寶寶手的控制能力和手部小肌肉的力量,同時還可以讓寶寶學習按顏色分類,培養(yǎng)寶寶做事的耐心;家長在指導過程中應放手讓寶寶操作和嘗試,不多加干涉。

  家長協(xié)助寶寶取工作毯和玩具托盤,寶寶自主操作。教師逐一觀察家長和寶寶的操作情況,給予適時的指導。如請家長邊念提示語邊和寶寶一起操作;在寶寶失去耐心的時候,建議家長可用“XX小動物說‘寶寶幫幫我’”等語言激勵寶寶繼續(xù)。并可嘗試和寶寶合作游戲,一人拿一個,進行扣和拉的練習。

  4、15~20分鐘以后播放背景音樂,提醒家長和寶寶一起収歸活動材料。

  三、說說唱唱——廚師小豬

  指向:

  學習用手指捏住書角一頁一頁地翻看圖書,養(yǎng)成安靜閱讀的良好習慣。

  準備:

  1、《廚師小豬》大圖書1本(自制),手偶小豬1個。

  2、人手1個托盤,盤中放粘貼童話書《廚師小豬》1本、小碗1個(內放貼有背膠的相應粘貼卡片1套)。

  過程:

  1、教師用手偶小豬將寶寶吸引到身邊。

  教師:“寶寶,看,這是誰呀?廚師小豬今天做了很多好吃的,我們一起來看看吧!”用手偶和圖片教具演示講故事,引起寶寶的興趣。講述過程中,教寶寶學說一些食品的名稱,如“面包”、“面條”、“餅干”等。

  2、出示圖書,引起寶寶的興趣:“廚師小豬還做了不少好吃的東西,都藏在小圖書里呢!寶寶,請你自己來找一找好嗎?”

  3、給每位寶寶發(fā)托盤,請家長按教師的提示和寶寶一起閱讀。

  提示家長:讀書的過程中幫助寶寶學會捏住書角一頁一頁地翻書,培養(yǎng)良好的閱讀習慣;給寶寶講述故事的同時,引導寶寶認識書中的幾種常見食品,并學習用圖片一一對應。

  第一遍故事,家長一邊指著畫一邊講給寶寶聽,并讓寶寶指認書中的食品。第二遍故事,家長和寶寶一起看書,家長結合故事提問,并讓寶寶從小碗中選出食品,貼在書的相應部位。

  4、5~8分鐘后結束活動,収歸托盤和活動材料。

  附童話:廚師小豬

  有一只小豬會做許多許多好吃的東西,大家都叫他廚師小豬。

  一天早晨,廚師小豬又開始在廚房里忙碌了。瞧,他先烤了一個熱乎乎的面包,再夾上肉和蔬菜做了一只大漢堡包。接著,小豬烤了三根香噴噴的香腸,蒸了有好多肉餡的大包子。然后,廚師做了個漂亮的小餅干,他把小餅干都放到了盤子里,又在旁邊擺上了一杯彩色的'冰激凌?蓮N師小豬還覺得不夠,他又跑進廚房端出了面條和冰糖葫蘆。小豬為什么要做這么多好吃的呢?哦,原來今天是小熊的生日,大家要為小熊開一個慶祝會。你看,小豬早就做好了一個三層的生日蛋糕,就等著小熊和朋友們一起來品嘗了。啊,這么多好吃的東西,大家一定會非常開心的!

  四、開開心心——毛巾毯搖球

  指向:

  發(fā)展手的控制能力,體驗親子合作游戲的快樂。

  準備:

  人手1條毛巾毯、1個球。

  過程:

  1、教師出示小球,導入活動。

  “這是小球。小球可調皮了,它會干什么呢?”教師演示拍球、滾球的動作。

  2、教師示范游戲方法。

  教師:“小球還有一個新本領呢,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主、配班教師共同示范:兩人各拉毛巾毯的一頭,球放在毛巾毯中!扒驅殞氁X,搖一搖,搖一搖!币煌蝿用硖,球不滾出!扒驅殞毸蚜,跳一跳,跳一跳!眱扇艘煌秳用硖海骨蛱鸬坏舫。

  3、引導寶寶和家長合作游戲。

  提示家長:請家長蹲下來和寶寶游戲,使毛巾毯兩頭高度差不多,小球不易掉出;請家長邊念兒歌邊做游戲,用快樂的情緒感染寶寶。

  給每個寶寶發(fā)放一個小皮球和一條毛巾毯,請寶寶和家長合作游戲。教師適時指導,提醒寶寶兩手要抓緊毛巾毯,不讓小球跑出。

  4、請家長指導寶寶疊好毛巾毯,然后將毯子和小球歸還給教師。

  家庭延伸:

  在家準備一條毛巾毯和各種不同質地的小球供寶寶練習。還可以兩位家長合作,請寶寶做“球寶寶”來玩游戲,這將有助于寶寶平衡能力的發(fā)展。

大班教案 篇4

  一、活動目標:

  1、認識蜘蛛,知道蜘蛛吐絲結網的特征。

  2、在游戲中培養(yǎng)幼兒豐富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

  二、活動準備:

  1、科學:“好忙好忙的蜘蛛”,有顏色的膠帶、尼龍繩或橡皮筋、碎紙。

  2、掛圖:《好忙好忙的蜘蛛》

  三、活動過程:

  1、和幼兒討論:蜘蛛為什么會吐絲結網?蜘蛛網有什么功能?除了蜘蛛之外,還有什么動物會吐絲呢?

  2、展示掛圖,并結合幼兒用書,和幼兒交流科學:好忙好忙的蜘蛛的內容。

  把幼兒分成數(shù)組,邀請各組幼兒為蜘蛛先生結蜘蛛網

  說說蜘蛛是怎樣結網的.?想要結哪一種網呢?如:

  ――把有顏色的膠帶或紙膠帶粘貼在地板上,用線條建構成一個想象中的蜘蛛網。

  ――用尼龍繩建構一張掛在墻面上的蜘蛛網。

  ――用橡皮筋串圍成蜘蛛網,或用一條橡皮筋勾出蜘蛛網。

  ――用碎片構成蜘蛛網。

  3、請幼兒說說合作過程中有趣的事情。

  四、活動評價:

  1、能說出蜘蛛網的形態(tài)構造。

  2、能合作完成蜘蛛網的布置。

大班教案 篇5

  目標:

  1、感知樂曲的旋律變化,能夠大膽想象并表現(xiàn)表達蝴蝶的故事。

  2、感受春天帶來的喜悅與美好。

  過程:

  一、情景導入

  蝴蝶弟弟妹妹今天我們打扮的漂漂亮亮的讓大家看看你們美麗的翅膀,你們想到美麗的花園中玩一玩、看一看?

  問:你在花園里干什么?(小河邊照鏡子、嬉戲、采花粉、聞花香、看美麗的風景)

  二、體驗旋律變化

  玩好了我們幫助花姐姐傳花粉,讓他們開出美麗的花朵。(完整欣賞音樂)

  問:剛才你們在采花粉時有沒有發(fā)生什么事?

  打雷時你們是怎么做的?

  三、完整欣賞、大膽表現(xiàn)。

  1、我們不但采花粉的本領大而且小耳朵特別靈,能夠邊聽音樂邊勞動,那么這段音樂你們在哪里聽過嗎?(完整欣賞音樂)

  我們一起來聽聽這段音樂有什么感覺呢?想到了些什么?

  2、這個音樂故事里到底講了什么故事呢?我們來看一看?(欣賞flash)

  問:誰能用好聽的話把他編成一個小故事呢?豐富個別詞匯

  3、你們想不想聽著音樂來表演這兩只蝴蝶動人的.故事呢?(聽音樂表演故事)

  問:你們在表演時覺得哪里特別難表演?

  4、兩只美麗的蝴蝶到底是怎樣與暴風雨做斗爭呢,我們來看看?(欣賞后半段)

  5、這兩只美麗的蝴蝶不但相親相愛,而且能與可怕的暴風雨頑強的斗爭,最后終于戰(zhàn)勝了困難你們愿成為勇敢的小蝴蝶嗎?我們一起表演勇敢的小蝴蝶。

大班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感覺歌曲活潑、歡快的性質。

  2、嘗試用填詞演唱的方法學唱第一段歌曲,發(fā)展傾聽及演唱能力。

  初步獲得有關附點、休止符的感性經驗。

  活動準備

  磁帶及錄音機自備圖譜

  活動過程

  一、感知音樂,熟悉音樂旋律。

  1、教師彈奏樂曲,幼兒欣賞

  2、幼兒自由發(fā)表聽后的感受

  帶領幼兒仔細傾聽旋律及哼唱,使幼兒初步感受到音樂活潑、歡快的`性質。

  二、理解歌詞,學習歌詞

  1、出示圖譜。提問:看看圖譜上她們怎樣走?做些什么?

  2、教師根據(jù)幼兒的講述及時梳理歌詞。

  3、師幼一起學習歌詞。

  三、填寫詞學唱

  1、看著圖譜和老師的指揮棒,聽著音樂先在心里唱一唱。

  2、幼兒嘗試唱:跟著音樂,看教師指揮棒進行試唱。

  3、重點學唱難句:教師范唱后,幼兒比較異同

  (教師將幼兒唱錯的難句范唱,通過比較引導幼兒發(fā)現(xiàn)問題,從而自我感悟,學會正確的唱法)

  4、完整演唱:提示幼兒用怎樣的歌聲不唱出快樂的心情。

大班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感受歌曲《大》的自豪氣勢,熟悉旋律,初步跟唱。

  2、理解歌詞含義,認識長江、黃河、長城和珠穆朗瑪峰。

  活動準備:

  1、《小朋友的書·我的.祖國叫》;磁帶及錄音機。

  2、地圖一張;小鈴、鈴鼓、圓舞板等打擊樂器。

  活動過程:

  1、欣賞歌曲《大》。

  ● 教師告訴幼兒歌名,聽一遍錄音歌曲,提問:你聽到這首歌有什么感覺?

  今天我們來欣賞一首歌曲,她的名字叫《大》,你聽到這首歌有什么感覺?

  ● 教師清唱一遍歌曲,提問:你聽到歌曲里唱了什么?

  現(xiàn)在再來聽聽,你從歌詞里聽到了什么?

  2、理解歌詞,了解祖國大好河山。

  ● 教師在地圖的對應位置上用簡筆畫標出長江、黃河、長城、青藏高原、珠穆朗瑪峰。

  ●根據(jù)歌曲內容提問,幼兒回答后,教師唱出歌詞。

  “兄弟姐妹都很多”指的是誰?(有56個民族)

  “家里盤著兩條龍“指的是什么?(長江和黃河)

  3、播放錄音歌曲,幼兒自由跟唱。

  現(xiàn)在你跟著音樂,我們輕輕的唱一唱。

  4、教師引導幼兒選擇打擊樂,如小鈴、鈴鼓、圓舞板為歌曲伴奏。

  選擇適合的節(jié)奏進行伴奏,如小鈴:× 0 0 0 ︳× 0 0 0 ︳

  鈴 鼓:× 0 0 0 ︳× 0 0 0 ︳

  圓舞板:×××× ︳××××‖

  5、播放《打》的歌曲做背景,結合《小朋友的書·我的祖國叫》第7頁“祖國真大”,請幼兒在 地圖上用藍色畫出長江,用黃色畫出黃河,用灰色畫出長城,用綠色畫出珠穆朗瑪峰。

大班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1、讓幼兒理解故事內容。感受小壁虎借尾巴的情緒變化。

  2、讓幼兒了解小壁虎的尾巴能夠再生,有斷尾逃生的本領。

  3、培養(yǎng)幼兒知道關心愛護動物。

  活動重點:

  理解故事內容,感受小壁虎借尾巴的情緒變化。

  活動難點:

  分角色表演故事,感受故事的情境。

  活動準備:

  1、斷尾巴的小壁虎的圖片、小壁虎、壁虎媽媽、黃牛、小魚、燕子的頭飾。

  活動過程;

  一、圖片導入,激發(fā)幼兒對故事的興趣。

  1、出示斷尾巴的小壁虎的圖片。

  提問:這是誰?它怎么了?小壁虎尾巴斷了,它覺得特別難看,于時到處問動物們借尾巴。你們聽聽小壁虎的尾巴是怎么斷的,它向別人借尾巴借到了嗎?

  二、第一遍講故事,提出問題,引導幼兒理解故事。

  1、師:故事中有哪些小動物?

  2、師:小壁虎在抓蚊子的時候,發(fā)生了什么事?它的尾巴被誰咬斷了?

  三、仔細聽故事第二遍,提出問題,幫助幼兒進一步了解動物尾巴的作用及壁虎尾巴再生功能。

  1、師:小壁虎分別向誰借了尾巴?借到了嗎?

  2、小魚姐姐、黃牛伯伯、燕子阿姨為什么沒有把它們的尾巴給小壁虎呢?它們的尾巴有什么作用呢?(小魚的尾巴可以撥水、老牛的尾巴用來趕蒼蠅,燕子的尾巴用來掌握方向。)

  3、師:小壁虎到最后有沒有尾巴了呢?它怎么又有尾巴了呢?(原來小壁虎的尾巴斷了以后可以再生)

  4、師:小壁虎向小老虎借尾巴的時候怎么說的?我們平時借東西的.時候該怎么說呢?

  四、幼兒邊看課件邊聽故事第三遍,加深幼兒對故事的理解并且激發(fā)他們對分角色的興趣。

  五、分角色表演故事,感受故事的情境。

  1、分配角色,進行表演。

  2、通過課件,引導幼兒進行表演,并能準確的進行對話。

  六、小結壁虎是吃蚊子的益蟲,是人類的朋友,我們大家要愛護它。

  活動延伸:

  將活動中的頭飾放到表演區(qū)域,幼兒可自已邀伴進行角色表演。

  教學反思:

  《小壁虎借尾巴》一課用童話的形式,通過小壁虎向小魚姐姐、黃牛伯伯、燕子阿姨借尾巴的事,讓幼兒認識到小魚、黃牛、燕子的尾巴各有用處,了解小壁虎的尾巴有再生的特點。這節(jié)課,我采用了直觀、形象的多媒體來幫助幼兒理解內容,幼兒也被這多彩的動畫吸引了。在這節(jié)活動教學中,為了有效地發(fā)揮幼兒的主體作用,讓幼兒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自主地學習,我把課堂時間讓給了幼兒,充分地讓幼兒去思考、交流、表達、表演等。但我這節(jié)課的教學模式很單一,主要采用“老師問、孩子答”的一問一答教學模式。

【大班教案】相關文章:

《大班教案》大班教案05-13

大班區(qū)域活動教案_大班教案06-20

大班教案06-08

大班的教案06-11

大班教案(精選)10-22

大班教案[經典]10-08

大班教案[精選]10-08

[精選]大班教案10-13

(經典)大班教案10-06

(經典)大班教案1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