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班教案 推薦度:
- 《拜年》大班教案 推薦度:
- 《動物》大班教案 推薦度:
- 最新大班教案 推薦度:
- 白露大班教案 推薦度:
- 相關(guān)推薦
大班教案錦集[5篇]
作為一名老師,編寫教案是必不可少的,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弄通教材內(nèi)容,進而選擇科學、恰當?shù)慕虒W方法。那么教案應(yīng)該怎么寫才合適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大班教案5篇,歡迎大家分享。
大班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學習用吹畫和粘貼畫的方法表現(xiàn)梅花樹和梅花的基本特征。
2、引導幼兒體驗吹畫的樂趣,培養(yǎng)幼兒吹畫的興趣。
3、培養(yǎng)幼兒干凈整潔的衛(wèi)生習慣。
【活動準備】
知識經(jīng)驗準備:了解梅花的有關(guān)知識。
物質(zhì)準備:顏料、紅色紙、膠水、毛筆、范例等。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手指游戲《大烏龜、小烏龜》大小烏龜都怕吹,我們今天來學習一種新技能:吹畫。
二、出示圖片,激發(fā)幼兒學習興趣。
1、教師出示梅花,引導幼兒觀察梅花。
師:梅花長在棕色的樹枝上,每朵花有紅色的花瓣,有的還沒有開放,只有一個圓圓的花蕾。今天,老師要教小朋友用吹畫和粘貼畫的方法來畫梅花。
2、引導幼兒學習吹畫的方法。
(1)今天,老師帶來了一幅畫,我們來看看這幅畫畫的是什么?
。2)梅花的樹干是怎么畫上去的?是用什么顏色畫上去的?
(3)再看看梅花是怎么畫上去的?
三、教師示范講述吹畫梅花的樹干和樹枝的.方法。
1、先用毛筆蘸上顏料,點一點在紙的下半部分的適當位置,對著顏料往前吹,并稍稍改變吹的方向,可向左或右吹,慢慢吹出樹枝的形狀。
2、吹好樹枝后稍等一等,我們用紅紙揉成紙團,在樹枝的適當位置粘貼上梅花和花蕾。粘貼的時候要先看好位置,花瓣與花蕾大小不要一樣,也不能均勻排隊。要注意畫面干凈、整潔,點畫后要在抹布上把手擦干凈。
四、幼兒吹畫,教師指導。
下面請小朋友在畫紙上練習吹畫梅花。幼兒操作時,教師重點幫助幼兒掌握吹樹枝的方法。要求能力強的幼兒多吹幾棵樹,能力弱的幼兒掌握吹的方法。盡量使每個幼兒完成作業(yè),享受成功的快樂。
五、展示、評價作品。
1、你最喜歡哪副作品?為什么?
2、鼓勵幼兒的作品,結(jié)束活動。
教學反思:
這次活動總體上來說是算成功的,孩子們在活動中體會到了吹畫的樂趣。充分發(fā)揮了他們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同時在活動過程中老師和小朋友也有很好的互動。其實社會在不斷創(chuàng)新,我們幼兒園的老師也應(yīng)該不斷的創(chuàng)新。讓小朋友們在學習的過程中體會到快樂。這次的吹畫活動對中班的孩子來說是有難度的,同時我們在這個活動總也吸取了很多經(jīng)驗。這次活動有很大的創(chuàng)新,突破了我們以前所開展的活動。不足的地方就是好多細節(jié)上的東西沒有考慮周全。
如果讓我從新上這節(jié)課,我會多準備幾種顏料。應(yīng)該多給小朋友們自己發(fā)揮的空間,也就不局限于畫一種東西。也可以讓小朋友自己畫好之后,談?wù)勛约寒嫷氖鞘裁。上這堂課的時候有幾位領(lǐng)導在,他們一直認為這次活動對于中班的孩子來說難度有點大,不過在活動過程中師生之間的互動很好,也有良好的氛圍。我相信有了這次的經(jīng)驗后,以后開展類似的活動就會更有經(jīng)驗一些。
大班教案 篇2
活動背景
為了激發(fā)幼兒的學習興趣,我教學這個內(nèi)容決定帶領(lǐng)小朋友們走出教室到戶外去認識春天,感受春天,體驗春天。幼兒園里的花、草、樹木是教學的最好課堂。
活動目標
1、能感受春天的氣息和發(fā)現(xiàn)花草、樹木的變化。
2、樂意在教師的引導下觀察初春的景色,喜愛春天。
3、學習漢字“來”“燕”
重點難點
1、能夠感受春天的氣息和發(fā)現(xiàn)花、草、樹木的變化。
2、能夠用自己的語言表達自己對春天的喜愛。
3、認識“來”和“燕”兩個字。
活動準備
帶幼兒觀察幼兒園中的花、草、樹。
活動過程
一、春天真舒服——到戶外感受春天的天氣。
1、帶小朋友們到幼兒園廣場曬太陽。
2、鼓勵小朋友們表達陽光照在身上的`感覺,感知春天來了,天氣變暖和了。
二、觀察幼兒園中的花、草、樹木的變化。
1、帶領(lǐng)小朋友們觀察幼兒園里的桃花,通過看一看、聞一聞、說一說,知道春天來了,桃花已經(jīng)開了。
2、與小朋友們邊走邊欣賞春天的花草、樹木,知道春天的花是五顏六色的,小草變綠了,柳樹長出了綠芽。
三、我找到了春天——表達自己的發(fā)現(xiàn)。
1、你們找到了春天了嗎?它藏在哪里?
2、引導小朋友運用恰當?shù)脑~匯表達。
3、帶小朋友到戶外游戲。
四、活動延伸
日常生活中,引導小朋友回去和父母繼續(xù)到戶外觀察、尋找春天。
教學反思
這節(jié)課主要想讓幼兒認識春天,感受春天,體驗春天,并且能用自己的話說說春天。于是,教學這個內(nèi)容時,我?guī)ьI(lǐng)幼兒一起參觀園內(nèi)的花草樹木,一起去尋找春天。
幼兒園的花草樹木是幼兒最熟悉的,也是最貼近幼兒實際生活的,孩子們非常感興趣,他們很認真地觀察幼兒園里的花草樹木,幼兒的學習興趣充分地調(diào)動了起來,于是在開展討論說話時,我發(fā)現(xiàn)他們不僅認識了春天,還感受到了春天,并且能夠用自己的話來說出對春天的喜愛。有幾個小朋友還編兒歌,編得非常好。菲菲小朋友說:“樹葉真好,我可以用樹葉做小船!焙滦∨笥颜f:“小草真好,蜜蜂可以停在上面休息。” 淑云小朋友說:“花兒真美,我們可以用來做漂亮的花環(huán)”等等。小朋友不僅表達得非常生動,還有豐富想象,完全出乎我的意料。孩子在這種愉快的氛圍中積累了學習的經(jīng)驗,同時也推動了幼兒探索的主動性。
幼兒在這次活動中欣賞到大自然的美,還探索了大自然的秘密,能夠大膽地對春天進行描述和體驗,了解到春天與人們生活的關(guān)系,真正體驗到春天大自然的美景、體驗到春天郊游的快樂,會用自己喜歡的方式來表達春天的美,對春天的熱愛。
如果我重新上這個容,我想讓小朋友們帶上畫筆和紙,把自己看到的春天的景色畫一畫,那樣不僅可以鍛煉小朋友們的觀察能力,還鍛煉他們的動手能力及想象能力。
大班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能用強弱不同的聲音演唱歌曲,并嘗試根據(jù)歌詞曲內(nèi)容創(chuàng)編表演動作和游戲。
2.在歌曲的表演與游戲活動中能積極參與、大膽表現(xiàn),體驗表演與游戲的快樂。
3、學玩音樂游戲《熊和石頭人》。在學習歌曲表演的基礎(chǔ)上,結(jié)合游戲情節(jié),注意隨著音樂的變化而變換動作。
4、能根據(jù)教師提供的舞曲音樂即興舞蹈,并在"熊"出現(xiàn)時能保持自由造型不動。
5、遵守游戲規(guī)則,體驗與同伴合作游戲及控制性活動帶來的快樂。
6、理解歌曲內(nèi)容,豐富相關(guān)詞匯。
活動準備:
音樂、圖譜、大熊頭飾、已初步學會歌曲的演唱。
活動過程:
一、 復習并熟練歌曲的演唱。
1.T:“老師帶來了一首歌曲的圖譜,我們一起看一看,你知道是哪一首歌曲嗎?”
(評析:以圖譜幫助幼兒回憶歌曲,這樣的呈現(xiàn)方式顯得很自然,這樣的逐步喚醒法也比較符合幼兒的學習特點。)
2.復習演唱歌曲。
3.老師也來唱一唱,鼓勵幼兒聽聽有什么特別的地方?
4.(結(jié)合圖譜提問)
T:“哪一句最特別?有什么特別的地方?前半句和后半句一樣嗎?有什么不一樣?為什么要這樣唱?”
前半句:告訴大家大熊來了;后半句:趕緊輕輕地隱蔽,別讓大熊發(fā)現(xiàn)。
5.幼兒集體演唱歌曲,要求能用強弱不同的聲音表現(xiàn)歌曲的最后一句。
(評析:這一環(huán)節(jié)里包含了聽辨強弱和表現(xiàn)強弱的學習點,結(jié)合歌曲情節(jié)進行的先聽辨后學唱的教學策略,幫助幼兒理解了“怎么樣?”“為什么?”兩個問題,使之后的學唱變得輕松。)
二、自由探索表演,為歌曲創(chuàng)編表演動作。
1.T:“這首歌曲真好聽,如果加上動作表演一定更美,我們可以為歌曲配上哪些好看的大作呢?”(鼓勵幼兒找個好朋友唱唱、想想,為歌曲配上好看的動作)
2.鼓勵幼兒三兩分組,討論歌曲的表演,老師給予適當?shù)闹笇А?/p>
3.請個別幼兒嘗試表演。(關(guān)注動作的節(jié)奏和美感,并鼓勵相互學習。)
(評析:仔細分析歌曲我們會發(fā)現(xiàn),歌曲內(nèi)容非常簡單,在動作表演上基本沒有什么難度,鼓勵幼兒“唱唱、想想,為歌曲配上好看的動作”,使這一環(huán)節(jié)的學習變得自主,同時,也為表演的多樣化創(chuàng)造了條件。)
4.嘗試第一次表演。
5.討論交流:“你覺得哪一句不太會表演?”引導幼兒探索適合的動作并相互學習。
(評析:鼓勵幼兒提出自己學習中的困難,通過相互的學習幫助解決,這里既體現(xiàn)了一個自主學習的理念,也是在幫助幼兒豐富一個學習方法。)
6.幫助幼兒梳理表演動作,再次表演。關(guān)注幼兒之間的相互學習。(也可以表演給個人老師看)
7.T:“剛才歌曲里唱到大熊來了,聽,是誰來了?”為什么覺得是大熊來的`?聽了這段音樂你有什么感覺?”
8.隨樂模仿大熊的表演。
1)幼兒學習用雙手在膝蓋上一拍一次“學熊走”。
2)幼兒學習模仿大熊表演。
(評析:將大熊的表演這一次學習環(huán)節(jié)分為了兩個部分,有效地幫助幼兒更好掌握一拍一次這個節(jié)奏,為之后的游戲打基礎(chǔ)。)
三、根據(jù)歌曲內(nèi)容,嘗試設(shè)計游戲方案,并快樂游戲。
1.提出歌曲可以變成好玩的游戲。“把這首好聽的歌變成游戲一起玩一玩!
2.討論游戲方案,鼓勵幼兒說說變成游戲可以怎么玩?(a角色b情節(jié))
1)啟發(fā)提問:游戲要有誰?大熊什么時候出現(xiàn)?大熊出現(xiàn)前小朋友做什么?大熊出現(xiàn)后小朋友怎么辦?
2)練習變石頭人的本領(lǐng)。(提出相關(guān)要求)
3)大熊可以把誰帶走?
4)預(yù)設(shè)游戲方案:歌曲前半段幼兒自由演唱并表演,唱到“大家可別亂跑”時,幼兒變“石頭人”,老師彈奏大熊音樂,大熊角色出場,將動的“石頭人”帶走。
3.快樂游戲。
根據(jù)幼兒的游戲情況做一些小結(jié)和和提示,也可以對石頭人的扮演提出新的要求,游戲可進行2~3次。
4.學習"熊走"動作。
鼓勵幼兒在"熊走"音樂聲中,用不動的動作扮演"熊",并合拍地行走。
5.小結(jié),結(jié)束活動。
教學反思
《熊和石頭人》是一個以游戲為主的韻律活動,在實際教學中,深受小朋友的喜愛,我覺得其中的原因有以下幾點:
第一,教材本身它具有游戲性,有情節(jié),小朋友對有情節(jié)的游戲,特別是兇猛的動物吃小動物的游戲特別感性趣;
第二,歌曲里面的小動物:小鳥、小兔、大熊等是小朋友比較熟悉,又比較喜歡的小動物,小朋友對模仿小動物表演具有天然的喜好;
第三,幼兒對石頭人的造型非常喜歡,平時孩子們經(jīng)常玩“木頭人”的游戲,孩子們對做出一個造型控制不動,非常感興趣;
第四,歌曲簡單,唱起來朗朗上口,易于表演。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要小朋友感興趣,那么,學起來就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小百科:熊是食肉目熊科動物的通稱,熊平時還算溫和,但是受到挑釁或遇到危險時,容易暴怒,打斗起來非常兇猛。
大班教案 篇4
活動意圖:
我們生活的周圍有著各種各樣的樹,千姿百態(tài),隨著季節(jié)輪換樹還會發(fā)生不同的變化。樹葉隨風飄落,還有一些樹沒有落葉子。孩子們有著去了解和探索的興趣,于是開展了此次活動《落葉樹和常綠樹》。讓孩子在認識樹的基礎(chǔ)上,抽象出一些樹普遍特征,讓孩子自己去觀察比較,從而認識區(qū)分常綠樹和落葉樹,來解答自己的疑問。知道秋天,并不是所有的樹都變黃落葉的,有些樹一年四季常綠,秋天也不例外,這些樹叫常綠樹。而到秋天就枯黃落葉的樹叫落葉樹。
活動目標:
1、知道常綠樹和落葉樹的顯著特征。
。病⒏惺軜淠緦θ藗兩畹闹匾秃锰。
。、培養(yǎng)幼兒對事物的好奇心,樂于大膽探究和實驗。
4、在活動中,引導幼兒仔細觀察發(fā)現(xiàn)現(xiàn)象,并能以實證研究科學現(xiàn)象。
5、使幼兒對探索自然現(xiàn)象感興趣。
活動準備:
各種落葉樹和常綠樹的樹葉,兩張?zhí)卣黠@著的樹的圖片。
活動過程:
一、經(jīng)驗回顧、周圍的樹
1.(出示漢字“樹”)你在哪里看見過樹?
小結(jié):馬路邊、公園里、小區(qū)里、小河邊、家里都有樹。
2.這些樹中,你認識哪些樹?
3.柳樹冬天是什么樣子?
(1)認識落葉樹
出示兩張圖片,看一看這兩種樹有什么不一樣?(出示柳樹圖片)你認識這棵樹嗎?這是什么樹?瞧,這棵樹怎么樣了呢?(認識新詞光禿禿——光禿禿就是樹葉都掉光了),對了,這棵樹上光禿禿的,他難道一年四季都是這樣光禿禿的?那它什么時候長葉子的呢?(幼兒說)原來,柳樹春天也是這樣茂盛,為什么現(xiàn)在會變的光禿禿的呢?(樹葉掉下來了)
小結(jié):像柳樹這樣到了春天樹葉都發(fā)芽,到了冬天樹葉都落光的樹,我們叫它落葉樹。
讓孩子多說幾遍名稱。
。2)認識常綠樹
。ㄖ钢阏翗洌┠銈冋J識這棵樹嗎?這是我們江陰的市樹——香樟樹,是什么?你發(fā)現(xiàn)香樟樹上的樹葉都怎么樣呢?香樟樹上長著許許多多的樹葉,我們可以叫它茂盛,叫什么?難道香樟樹一年四季都不掉葉子的嗎?你是怎么知道的?原來香樟樹也會掉葉子,可是它掉了葉子之后,樹上還有葉子嗎?(有)
小結(jié):想香樟樹這樣,一年四季都有綠綠的葉子的樹,我們叫它常綠樹。讓孩子多說幾遍名稱。
二、初步了解常綠樹與落葉樹的特征。
1.(出示漢字“落葉樹”)像柳樹這樣春天樹葉發(fā)芽,冬天樹葉都落光的樹,我們叫它“落葉樹”。除了落葉樹之外,還有一種樹是一年四季都有葉子的,叫“常綠樹”。
2.(出示兩種葉子)這里有兩種葉子,一種是常綠樹,一種是落葉樹,請你各拿一片。
3.請你看一看、摸一摸,這兩種葉子有什么不一樣?
—這里通過感官來感知樹葉不同特征。在活動中,教師根據(jù)孩子的感受,將兩種樹葉的特征分別記錄在寫有“常綠樹”和“落葉樹”的紙上,以供歸納使用。
在活動中,孩子會將兩片樹葉的無關(guān)特征講述出來,如大小,所以,在選擇樹葉時,應(yīng)盡可能排除這些因素,而抽象出它(常綠樹)的顯著特征:葉厚、正面色深、有光澤。
教師小結(jié):無論我們在馬路上看到哪些樹,即使我們不認識它,但是只要它的葉子比較厚、顏色深、表面有光澤,我們就可以判斷,它是“常綠樹”。
三、幼兒區(qū)分常綠樹和落葉樹
現(xiàn)在我們看見樹葉,不管認識還是不認識,都能通過她們的特征區(qū)分是常綠樹還是落葉樹了,后面桌子上是上次我們一起去拾的樹葉,請小朋友吧你認為的常綠樹葉放在有常綠葉的標記的籃子里,把落葉樹葉放在有落葉樹葉的籃子里。聽清楚了嗎?
幼兒操作
交流:我們一起來幫他們檢查一下,他們找的對不對,教師拿出一片樹葉,讓幼兒說是屬于什么樹?為什么?你是從哪里看出來的。
四、區(qū)分香樟樹的歸屬
。1)(出示香樟樹的葉子)這是常綠樹還是落葉樹的葉子?
。2)(出示香樟樹滿地落葉的照片)這是香樟樹現(xiàn)在的樣子,滿地的落葉?戳诉@張照片,你還認為香樟樹是常綠樹嗎?
。3)(出示《植物》書)這本書的名字是……(大班的孩子認識)是啊,這本書說的都是有關(guān)于植物的事。我們來看看,香樟樹是什么樹?
在活動中,教師念:“香樟樹一年四季都落葉子,但是,它落了葉子之后,馬上長出新的葉子,所以,盡管不停地落葉子,但一年四季它滿樹都有茂密的葉子,它是常綠樹。”
——通過這樣的認識的碰撞,一個完整的概念認識就可能形成。另外,在認識猶豫時,孩子傾聽的愿望也是最強烈的,這時,教師的照本宣“讀”會十分有效。
五、樹真好,激發(fā)幼兒熱愛大自然)
1、師:我們的祖先種了許多樹,那么你想在樹下干什么呢?樹對我們?nèi)祟愑惺裁春锰帲?/p>
2、欣賞《樹真好》,了解樹的用處。
3、請幼兒說一說以后我們應(yīng)該怎樣愛護樹木。
總結(jié):我們可以在樹下做許多事,是啊,“樹真好”。
活動延伸:
原來樹葉還有這么多的.秘密,我們一起出去找常綠樹和落葉樹吧。
活動反思:
一次成功的活動,最主要是能吸引孩子積極參與,主動獲得知識經(jīng)驗,體驗快樂。引導孩子們對身邊常見的事物和現(xiàn)象的特點變化規(guī)律產(chǎn)生興趣和探究的欲望這正是科學教育的首要目標,讓孩子在探索的過程中慢慢地習得一種學習方法和思維習慣。通過關(guān)注樹木變化,初步形成常綠樹落葉樹的概念,知道“像柳樹這樣春天樹葉都發(fā)芽了冬天樹葉一下子都落光的樹,我們叫它“落葉樹”,一年四季都有葉子的,叫常綠樹。”教學活動重過程、重情感體驗、重能力的培養(yǎng)。活動前要充分做好材料的準備,要充分考慮材料能在活動中發(fā)揮的作用和價值,以及幼兒與材料的互動形式。那樣孩子就能在活動中獲得更多的經(jīng)驗和收獲。整個活動圍繞著“葉子”,孩子在愉快、輕松的氛圍下學習、感知,滿足了他們的好奇心,對他們能力的培養(yǎng):如觀察、比較、語言表達、傾聽等方面都提出了挑戰(zhàn)性的學習要求。
大班教案 篇5
設(shè)計思路:
在最近開展的“我的城市”主題活動中,幼兒關(guān)注的焦點從中國到上海,從黃浦江、東方明珠、高架路到星羅棋布的公園、綠地。他們對自己幼兒園的位置、家的所在地及周邊熟悉的設(shè)施、路名都很熱衷于去看一看、找一找。我園遵循生活教育的理念,提倡讓幼兒從自己身邊開始,與周邊環(huán)境互動。我們居住的社區(qū)和幼兒園附近有一個小公園——東安公園,班里一半以上的幼兒都去過。所以,我選擇了東安公園的導游圖作為活動的載體:一是因為幼兒對公園比較熟悉,二是因為公園大小合適幼兒后期的真實體驗。
整個教學活動主要分為三個流程:尋找游玩地點(東安公園)——觀察公園導游圖——根據(jù)要求,設(shè)計游玩路線。在尋找幼兒園位置的過程中充分調(diào)動幼兒已有的生活經(jīng)驗:觀察導游圖引發(fā)幼兒對各種圖示、標志的經(jīng)驗,交流、關(guān)注身邊的事物;自主設(shè)計游玩路線,這對剛升人大班的幼兒是一種挑戰(zhàn),因為其中整合了空間方位、時間安排、生活習慣等要素,在師生、生生的互動中使幼兒在計劃一件事情的時候能有更周全、更合理的思維方式。幼兒間的差異也是一種學習資源,幼兒嘗試用符號表示路線的不同方法、有條理地介紹自己的想法,都是教師要捕捉的有價值的經(jīng)驗點。活動的延伸部分,我還在個體學習活動中讓幼兒設(shè)計從不同的門進入、出來,引導幼兒經(jīng)驗的遷移。讓他們能在以后的實際生活中學會運用,為生活帶來方便。
活動目標:
1.看看、說說東安公園導游圖,了解圖示、標志在我們生活中的作用和意義。
2.嘗試設(shè)計游玩路線,用符號、語言清楚地記錄、表達自己的想法。
活動準備:
1.材料準備:PPT、上海地圖的局部圖、東安公園導游圖、彩筆每組一盒。
2.經(jīng)驗準備:幼兒有去公園游玩的經(jīng)歷,熟悉周邊環(huán)境、設(shè)施。
活動過程:
一、尋找游玩地點——東安公園
通過在周邊地圖上找找東安公園在哪里,引導幼兒回憶,并借助圖示進行有效觀察。
1.引出話題:東安公園在哪里?
(1)你們?nèi)ミ^很多公園,你們?nèi)ミ^東安公園嗎?和誰一起去的?
(2)過幾天小班的弟弟妹妹要去東安公園,想請你們做小導游,你們愿意嗎?
(3)東安公園在哪里?有什么辦法可以知道(看地圖、打電話咨詢、問路人)?
2.觀察地圖:找找去東安公園的路線。
(1)從我們幼兒園出發(fā),先在地圖上看看幼兒園在哪里(徐匯區(qū)大木橋路)?
(2)你有什么好辦法能馬上找到東安公園的位置(看特征:綠地、高架橋等)?
(3)師生共同邊畫邊說從幼兒園到東安公園的路線。
教師小結(jié):在看地圖時,我們可以根據(jù)圖示、文字、方位等信息,很快地找到我們想去的地方,這些辦法真方便。
二、觀察公園導游圖
引導幼兒看看、說說東安公園導游圖,觀察導游圖中的各種圖示、標志,聯(lián)系生活經(jīng)驗交流它們的作用、意義。
1.調(diào)動幼兒的已有經(jīng)驗,交流怎樣游玩東安公園。
(1)東安公園里有哪些好玩的地方?
(2)怎樣才能找到你們推薦的景點(詢問、邊走邊看路標、導游圖)?
2.觀察導游圖,認識圖示。
(1)這張是什么圖?什么叫導游圖?
(2)從這張圖上你可以看到什么(驗證四個主要景點:兒童樂園、花壇、湖心亭、大草坪)?
圖示——公園的形狀、景點位置、建筑物大小等。
(3)這些標志代表什么意思?大家都看懂了嗎?
提示有:方位標志、地點標志、警示標志等。
教師小結(jié):導游圖原來很有用,可以給我們指示公園每個方位,圖上的'各種圖示、標志都有自己的意義。有許多地方都能看見這樣的圖,如公園有導游圖,商場有導購圖,醫(yī)院有導醫(yī)圖等,它能方便我們的生活。
三、根據(jù)要求,設(shè)計游玩路線
嘗試根據(jù)要求自己設(shè)計游玩路線,結(jié)合生活經(jīng)驗思考問題,并能用圖示、語言清楚地記錄、表達交流。
1.交待要求:請小朋友來做一次小導游,設(shè)計一張游玩東安公園的路線圖。
要求1——南門進,南門出。
要求2——四個景點都要去到(兒童樂園、花壇、湖心亭、大草坪)。
要求3——想好了再畫,畫得清楚。
2.自主設(shè)計,教師觀察指導。
3.交流分享:
(1)說說你是怎么安排游玩路線的?
(2)你們覺得他安排得怎么樣?好在哪里?有沒有需要改進的地方?
教師小結(jié):看來要設(shè)計好一次游玩路線可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又要合理,又要周到,要考慮各個景點的位置、時間的安排,還要方便、少走彎路。做小導游不但要畫清楚路線,還要向大家說清楚路線。
四、延伸活動:擬定一份最佳游玩路線
引導大班幼兒愿意聽取別人的意見,設(shè)計最佳游玩路線。
我們的小導游有那么多的金點子,把我們的金點子合在一起,就是一份最佳游玩路線,下星期就按照我們共同設(shè)計的路線去東安公園游玩一次吧。
活動反思;
活動的目標定位在設(shè)計游玩東安公園合理的路線,這就需要幼兒積極運用去游玩過東安公園的生活經(jīng)驗。我先讓幼兒在地圖上根據(jù)圖示找到幼兒園和東安公園的所在位置,有的幼兒直接根據(jù)路名來判斷位置,有的幼兒根據(jù)顏色來判斷(東安公園有很多綠化,所以是綠色的),有的幼兒一眼就看到了幼兒園的園標(這正是我在設(shè)計時故意留下的線索,幫助那些對地圖尚不熟悉的幼兒能夠找到位置),甚至有個別幼兒通過找到黃色的高架橋標志來推斷公園的位置。在尋找的基礎(chǔ)上,當PPT上出現(xiàn)東安公園大門的照片時,立刻引起了幼兒的學習興趣。這為活動的順利進行開了一個好頭。
對于大班幼兒來說,一個有價值的教學活動一定是有挑戰(zhàn)性的。在活動中,幼兒的邏輯思維、語言表達、空間方位感、生活習慣等能力都在不同程度上得以綜合地運用。從幼兒設(shè)計的路線來看,大部分幼兒會將公園里的兒童樂園、花壇、湖心亭、大草坪四個主要景點都安排進去。在能游玩到四個景點的基礎(chǔ)上考慮到從南門進出,這樣方便坐校車;有的幼兒考慮到要在大草坪上野餐,吃飯前要先洗手,所以路線安排時要考慮到廁所的位置;有的幼兒說坐大巴士前應(yīng)該上廁所,所以也要考慮路線中廁所的位置;還有的幼兒設(shè)計的路線是環(huán)形的,不走重復路,能觀賞到更多的景色。生生間的互動,使得游玩的路線越來越完善,達到了預(yù)期的目標。
活動中30多位幼兒設(shè)計了30多張游玩路線圖,經(jīng)過討論,幼兒從一開始的堅持己見到慢慢接受同伴的想法,從排斥到認同,這也是大班幼兒集體概念形成的過程,是“思維合作”的過程。活動后我們帶著幼兒自己設(shè)計的導游圖來到東安公園,幼兒發(fā)現(xiàn):“公園里也有導游圖”,他們理解了導游圖的作用,給游園帶來了方便,這正是教育回歸生活的體現(xiàn)。
【大班教案】相關(guān)文章:
《大班教案》大班教案05-13
大班區(qū)域活動教案_大班教案06-20
大班教案07-20
大班教案【經(jīng)典】07-24
【精選】大班教案08-20
【經(jīng)典】大班教案08-10
大班教案【精選】08-16
大班教案(經(jīng)典)08-26
大班教案(經(jīng)典)09-04
(精選)大班教案0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