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入口免费视频_亚洲精品美女久久久久99_波多野结衣国产一区二区三区_农村妇女色又黄一级真人片卡

大班教案

時間:2024-01-07 15:59:24 教案 我要投稿

大班教案實用[7篇]

  作為一名無私奉獻的老師,時常需要編寫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那么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大班教案7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大班教案實用[7篇]

大班教案 篇1

  一、活動目的

  1、引導幼兒在圓上聯(lián)想出多種物體,并通過添畫表現(xiàn)出其主要特征,激發(fā)幼兒想象力。

  2、能主動參與創(chuàng)編(仿編)活動,用連貫的語言大膽表達自己的想法,發(fā)展幼兒語言表達能力。

  3、在活動中充分體驗創(chuàng)作的快樂,促進幼兒相互交流,提高合作能力。

  二、活動準備

  1、畫有圓形的紙若干張。

  2、幼兒人手一盒油畫棒、一支勾線筆、剪刀、膠水。

  3、畫有天空和草地的背景圖若干張。

  三、活動流程。

  圓的初步想象――師生嘗試創(chuàng)編――幼兒添畫創(chuàng)編――鼓勵合作交流。

  四、活動過程

  1、引導幼兒對圓進行初步想象。

 。1)師出示畫有圓形的紙,引導幼兒想象。

 。2)教師根據(jù)幼兒的答案,選擇2-3種進行添畫。

  2、師生嘗試用兒歌的`形式,對添畫作品進行創(chuàng)編。

 。1)將畫有圓形的紙與添畫成的作品相比較,運用問答形式嘗試創(chuàng)編。

 。2)展示添畫作品,師生共同把編好的兒歌朗誦1-2遍。

 。3)共同尋找所創(chuàng)編兒歌的句子特點。

  3、幼兒自由發(fā)揮想象,動手添畫,并進行創(chuàng)編(仿編)。

 。1)教師巡回指導,鼓勵幼兒大膽想象作畫、創(chuàng)編。

  (2)請個別幼兒上臺展示自己的作品和兒歌,并串在一起集體朗誦。

  4、提供背景圖,以幼兒自由結伴的形式進行合作,互相交流。

  五、活動延伸

  1、《有趣的圓》續(xù)編故事

  2、投放畫有圓形的紙于語言角或美術角內,讓幼兒在區(qū)角活動時繼續(xù)添畫創(chuàng)編。

大班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通過動手操作和仔細觀察,發(fā)現(xiàn)有趣的科學現(xiàn)象。

  2、能用較準確的語言描述自己的發(fā)現(xiàn),并對自己的觀察和發(fā)現(xiàn)做好記錄。

  3、有積極的探索興趣,有大膽發(fā)言的欲望。

  活動準備:

  1、每人兩份水,一份醋、一份油,備用的水、醋、油。

  2、筷子若干

  3、記錄板、記錄紙(帶標記的)、黃色油畫棒

  活動過程:

  一、問題引入。

  1、出示一杯水,一杯醋。

  老師:老師這邊有兩個杯子,一杯是水,另外一杯里是什么呢?誰來猜一猜?

  幼兒:是醋!

  老師:小朋友真聰明!一下子就知道是醋了,那你們是怎么知道的呢?誰來說一說?

  幼兒:我是聞出來的。

  老師:你們真棒,小鼻子真靈,一下子就聞出來了,這杯子里就是平時我們吃的醋。

  2、老師:那如果把醋倒在水里,會怎樣呢?誰來說一說?

  幼兒自由猜想并表述。(幼兒:水會變成醋的顏色。)(老師:水和醋融在一起了)

  3、幼兒操作并觀察:醋倒入水中發(fā)生了什么?

  老師:那究竟是不是和小朋友猜想的一樣呢?老師給你們準備了水和醋,你們可以自己去試一下,把醋倒在水里,看看會發(fā)生什么現(xiàn)象?不過要記住在倒醋的`時候要嘴對嘴慢慢的倒(老師示范),不要把杯子弄倒了。倒好了,你可以用筷子攪一攪,再觀察。

  4、集體交流各自的發(fā)現(xiàn)。

  老師:請你說一說,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幼兒:我發(fā)現(xiàn)。。。

  出示老師的記錄現(xiàn)象示意圖:小朋友把醋倒在水里,這樣你們還能分清哪邊是水哪邊是醋嗎?(不能)原來醋和水融在一起了。

  二、第二次猜想。

  1、出示油杯:老師這邊還有一點油,那如果把油倒在水里,又會怎樣呢?

  2、幼兒將自己的猜想大膽地用自己的方法記錄下來。再進行自由猜想的表述,

  老師:老師先讓你們的把你們的猜想記錄下來,那怎么記錄呢?老師來說一說。

  出示記錄紙:看看紙上有什么?(?眼睛 兩杯水)

  老師:那你們覺得應該把猜想記錄在哪里呢?為什么?(記錄在?的下面)

  老師:請你們把凳子下的記錄紙和筆拿出來,黃顏色的蠟筆就代表油。好,開始記錄吧。

  老師:先把記錄好的紙放在腿的前面,誰來說一說你是怎么猜想的?

  幼兒拿好自己的記錄紙上來表述。

  幼兒第二次操作,仔細觀察,并將觀察到的現(xiàn)象用自己的方法記錄下來。

  老師:那是不是這樣呢?等會兒老師還要讓你們自己去試一下,看看跟你的猜想是不是一樣。在做實驗時,也要把油輕輕的倒在水里,然后用筷子攪一攪,最后蹲下身子觀察,觀察到的現(xiàn)象才準確。觀察時要等幾分鐘再觀察,等到水面不動了,你才能回來把你看到的記在眼睛的下面。

  老師:我們要怎么觀察?幼兒說一遍,老師補充一下。

  3、集體交流自己的發(fā)現(xiàn)及自己的記錄。

  老師:做好的小朋友可以把你記錄的結果跟后面的老師說一說,也可以貼到前面黑板上和其他的小朋友說一說。

  讓幼兒把帶有標記的記錄紙貼在展示板上,讓幾個幼兒上來講一講。

  老師:誰來說一說,你看到了什么?

  幼兒:我看到油在水的上面。

  老師:那你剛才猜想的是什么呢?哦,原來猜想的不一定就是對的。

  老師:我請一個小朋友上來再來試一試,看看究竟是怎樣的?實驗驗證

  小結:我們把油倒在水里,不論用筷子怎么攪,最后都是油浮在水的上面。它們分成了兩層,說明油是不溶于水的。

  三、延伸問題。

  老師:今天我們發(fā)現(xiàn)油是浮在水面上的,那能不能讓油和水也溶在一起呢?這個問題我們下次再來探討,好不好?

大班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通過圈畫、數(shù)數(shù)活動學習區(qū)分單、雙數(shù)。

  2、能正確判斷身體器官的單、雙數(shù)。

  3、培養(yǎng)幼兒比較和判斷的能力。

  4、培養(yǎng)幼兒對數(shù)字的認識能力。

  5、發(fā)展幼兒邏輯思維能力。

  活動準備:

  1、圖片十張(每張圖片上不規(guī)則地畫有1―10個圓點),1―10的數(shù)字貼絨教具一套,水筆一支。

  2、幼兒每人一個小筐,筐內分別裝有雪花片5―10片不等。

  3、鉛筆每人一支,記錄卡每人一張。

  活動過程:

  1、兩個兩個圈起來。

  教師展示十張圓點圖片,集體點數(shù)每張圖片上的圓點數(shù),貼上相應的數(shù)卡。

  請十名幼兒上來給圓點畫圈,要求兩個兩個圈在一起。

  引導幼兒觀察圈畫過的圖片。是不是每張圖片上的圓點都是被圈起來了?哪幾張圖片是圈完的'?是哪幾個數(shù)字?沒有圈完的是哪幾張圖片?是哪幾個數(shù)字?

  告訴幼兒1、3、5、7、9叫單數(shù),2、4、6、8、10叫雙數(shù)。

  2、判斷單、雙數(shù)

  幼兒數(shù)自己筐里的雪花片,先點數(shù)總數(shù),再兩個兩個數(shù)。

  請部分幼兒說出雪花片的總數(shù)是單數(shù)還是雙數(shù)。

  幼兒將雪花片兩個兩個排列,再次驗證自己對單、雙數(shù)的判斷。

  3、身體上的單、雙數(shù)。

  請幼兒在自己身體上找一找哪些東西是單數(shù)、哪些是雙數(shù)。

  幼兒觀察自己身體上的某些器官的數(shù)量,判斷是單數(shù)還是雙數(shù)(如:一個頭是單數(shù),兩只耳朵是雙數(shù),一只手的五個手指是單數(shù),兩只手的十個手指就是雙數(shù),等等)。

  請幼兒將觀察的結果以繪畫的形式記錄下來,并向其他幼兒說明。

  我把十張圓點圖片過了塑,是為了怕幼兒在畫圈的時候畫錯了,便與改正,事實上在活動中的確有幼兒畫錯了。

  活動結尾在原教案里是沒有記錄這一環(huán)節(jié)的,我自己添加上去的,活動后我覺得效果不錯,鞏固了幼兒的單、雙數(shù)的概念。

  活動反思:

  通過先游戲后操作的方法進行教學,使幼兒學習起來很輕松很開心,延伸活動也是利用幼兒喜歡的玩具作為操作材料,使幼兒感覺一直在游戲,幼兒動手操作時,積極性特別高。真正擺脫了"填鴨式"教育,體現(xiàn)幼兒的主體性。活動設計適合6歲的幼兒,在玩中學,學中玩。通過游戲做鞏固,幼兒在操作過程中速度特別快,沒有出現(xiàn)混亂的現(xiàn)象,本節(jié)活動的效果也特別好。

大班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了解樂曲旋律和結構,并隨A段音樂的節(jié)拍表現(xiàn)捏泥人欣賞泥人的動作,體驗和表達歡快的情緒。

  2、創(chuàng)編泥人造型,感受B段音樂優(yōu)美舒緩的情緒。

  3、在與同伴協(xié)作的過程中體驗相互合作的快樂。

  4、培養(yǎng)幼兒的音樂節(jié)奏感,發(fā)展幼兒的表現(xiàn)力。

  5、培養(yǎng)幼兒樂觀開朗的性格。

  活動準備:

  1、音樂《喜洋洋》。

  2、有捏泥人的經(jīng)驗。

  活動過程:

 。ㄒ唬⿲胄∨笥,你們捏過泥人嗎?捏泥人要做哪些動作呢?(根據(jù)幼兒回答,帶幼兒有節(jié)奏的說做動作。)

  (二)了解音樂《喜洋洋》。

  1、捏泥人是件很開心的事,我們?yōu)樗渖弦欢魏寐牭囊魳,讓我們一起聽著音樂來做捏泥人的動作吧。ㄍ暾蕾p《喜洋洋》音樂)

  提問:你聽了這首樂曲有什么樣的感覺?

  2、這段音樂共有幾段,每段是不是一樣,有什么不一樣的地方?(再次欣賞音樂)

  3、分段欣賞,區(qū)分AB段的不同。

 。ㄈ┯媚竽嗳说膭幼,配合體會《喜洋洋》樂曲A段音樂的歡快節(jié)奏。

  1、教師示范做捏泥人動作。邊做團搓壓捏的動作,邊念:團,團,團腦袋;搓,搓,搓胳膊;壓,壓,壓身體;捏,捏,捏手腳。

  2、幼兒練習,一起隨著音樂節(jié)奏做捏泥人的動作。

  第一遍:兒歌提示,捏小泥人。

  第二遍:捏大泥人。(動作大)

 。ㄋ模﹦(chuàng)編泥人造型,隨B段音樂用舒緩的.動作表現(xiàn)。

  1、教師示范泥人造型。(師隨B段音樂,與一幼兒合作,捏成泥人小丑)

  2、引導幼兒感受造型過程。

  3、引導幼兒創(chuàng)編泥人造型。

  4、幼兒兩兩合作,聽B段音樂練習。(教師及時用語言提示)

 。ㄎ澹╇SA段音樂表現(xiàn)欣賞泥人時高興和贊賞的動作神態(tài)。

  1、引導幼兒創(chuàng)編欣賞泥人的動作神態(tài)。

  泥人捏好了,真高興!我們可以用什么動作和神態(tài)來表示高興來贊賞自己的泥人呢?

  2、教師示范表現(xiàn)欣賞泥人的情景。

  3、幼兒隨音樂表現(xiàn)。

  (六)完整表現(xiàn)捏泥人的過程。

  1、師隨音樂示范一次。

  2、幼兒隨音樂完整表現(xiàn)。

  3、請客人老師合作一次。

 。ㄆ撸┱勗捫〗Y。

  進一步明確音樂《喜洋洋》讓人開心,與同伴協(xié)作讓人開心,希望小朋友把開心和快樂帶給更多的朋友。

大班教案 篇5

  教 學 目 標

  第一周米的家族

  一,能比較各種不同的米

  二,能說出米的種類和名稱

  三,能說出米的各部位及用途

  四,能做出美麗的貼畫,并能欣賞自己和別人的作品

  五,能玩童玩「丟米包」

  六,能知道單數(shù)與雙數(shù)

  第二周米從哪里來

  一,能專心聆聽音樂并唱出歌謠,吟出唐詩

  二,能體會農夫的辛苦并會懂得珍惜食物

  三,能做出樂器并知道節(jié)奏感,能唱「農村曲」

  四,能熱心參與討論和發(fā)表意見

  第三周走過歷史的隧道

  一,能開心的游戲

  二,能說出各種農具的名稱

  三,能說出農具的用途

  四,會安靜又專心的觀賞影片

  第四周呷飽未

  一,能知道中國特定節(jié)日所吃的米食

  二,會操作電鍋,煮好吃的飯及做出飯團

  三,能知道家中常吃的米制品并說出來

  四,能分辨各種米制品的口感

  五,能表現(xiàn)出良好的用餐禮儀

  單元主題一:

  米的家族

  1、讓小朋友會比較不同的.米所做的食物并會說出米的各部位名稱、

  2、讓孩子知道米的用途

  一,引起動機:

  1、展示各種種類的米、

  2、讓孩子說出自己已知道的米的種類

  二,團體活動:

  1、認識米的形狀,大小,軟硬,粗滑,顏色、

  2、知道日常生活中常吃的米、

  3、認識米的各部位名稱及用途

  三,分組活動:

  1、美勞區(qū):米的貼畫、

  2、語文區(qū):米盤寫字、

  3、數(shù)學區(qū):米的單,雙猜數(shù)

  4、益智區(qū):米的配對(各部位)

  5、游戲區(qū):丟米包

  單元主題二:

  米從哪裏來

  1、能快樂的學唱歌謠、

  2、會說出稻米的外型、

  3、可以分辨稻子和米、

  4、會比較好與壞的米、

  5、會熱心的參與討論、

  6、會做簡單的樂器

  一,引起動機:

  1、放農村曲,念唐詩、

  2、可讓孩子發(fā)表是否看到稻子、

  二,團體活動:

  1、觀察稻子的長相、

  2、知道稻米的成長過程、

  3、認識稻田周邊環(huán)境生態(tài)、

  4、了解水田的特色、

  5、知道農夫的工作與辛苦、

  6、討論插秧的方法

  三,分組活動:

  1、美勞區(qū):樂器的制作、

  2、語文區(qū):念詩、

  3、科學區(qū):誰最健康、

  4、益智區(qū):圖卡配對、

  5、游戲區(qū):能用樂器搖出節(jié)奏、

  6、欣賞區(qū):聆聽農村曲、

  7、體能區(qū):隨風搖擺

  單元主題三:

  走過歷史的隧道

  1、讓孩子培養(yǎng)團隊精神、

  2、能開心的參與活動、

  3、培養(yǎng)孩子的記憶力、

  4、訓練孩子解決問題的能力

  一,引起動機:

  1、介紹各種古老的童玩、

  2、展示農具的圖片和影片

  二,團體活動:

  1、觀賞影片與圖片、

  2、知道童玩的名稱、

  3、農具的介紹、

  4、知道農具的功用、

  5、知道童玩的玩法

  三,分組活動:

  1、欣賞區(qū):影片欣賞、

  2、益智區(qū):圖卡配對(各種農具的圖卡及字卡)、

  3、游戲區(qū):竹蜻蜓(與小朋友比遠近,比高低)、

  4、體能區(qū):踢罐子(當鬼,一人踢罐子其馀分開躲藏)

  單元主題四:

  呷飽未

  1、能分辨各種米所做的食物風味、

  2、能學會煮飯、

  3、會注意用餐的禮儀、

  4、會做出可愛的飯團

  一,引起動機:

  1、介紹各種米制品及與節(jié)慶相關的米食

  二,團體活動:

  1、認識不同種類的米所做成的食物、

  2、說出自己最喜歡的米制品及原因、

  3、體驗食物的滿足感、

  4、嚐試各種食物的風味、

  5、商店買東西—學會價格(數(shù)學)和量

  三,分組活動:

  1、工作區(qū):洗米、

  2、烹飪區(qū):米團的制作、

  3、小小美食家:飯、

  4、學會吃的禮儀、

  5、益智區(qū):配對卡

大班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學習看雙向標記,從不同方向辨別物體所在的位置。

  2、能仔細觀察,積極思考,較敏捷、準確地完成操作活動。

  3、培養(yǎng)幼兒的觀察力、判斷力及動手操作能力。

  4、引導幼兒積極與材料互動,體驗數(shù)學活動的樂趣。

  5、發(fā)展幼兒邏輯思維能力。

  活動準備

  1、經(jīng)驗準備:能認識單項標記。

  2、材料準備:1-10的數(shù)字卡;雙向標記圖片;小禮物若干(幼兒人數(shù)相同);樓房、10間房子;幼兒用書15頁

  指導要點

  1、活動重難點:認識雙向標記,辨別標記所表示的方向及位置。

  2、指導要點:通過涂畫、游戲的方式讓幼兒認識雙向標記,分辨物體的位置。

  活動過程

  1、按標記送禮物。

  師:小朋友們,今天我準備了一些禮物想送給我的好朋友,你們能幫幫我嗎? 提供10間房子及禮物,幼兒根據(jù)上下、左右標記送禮物。

  2、學習雙向標記。

  師:謝謝小朋友幫我送禮物給我的好朋友。那我來教你們學一個本領——學習看雙向標記。

  (1)出示雙向標記圖片讓幼兒觀察,教師講解雙向標記的內容。

 。2)出示雙向標記,如。讓幼兒根據(jù)標記給自己的'“樓房”涂色。

  提問:涂色后的房子像什么?(樓梯)如圖

  3、按標記送信。

  師:你們學到了本領后,你們可不可這座“樓房”中找出我要找的小動物呢?

  幼兒按雙向標記,在“樓房”中找出相應位置的動物并圈出來.

  4、完成幼兒用書第15頁。

  活動反思

  本次活動是在幼兒已有認識單項標記的基礎上,通過觀察、操作讓幼兒學習看雙向標記,來辨別標記所表示的方向及位置,并體驗活動的快樂。

大班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了解簡單的消防安全知識。

  2、學習自救逃生的本領。

  3、提高自我保護的意識及應對突發(fā)事故的能力。

  活動準備

  1、事先參觀過消防隊,消防員介紹了一些消防的初淺知識。

  2、在父母帶領下參觀大型超市與商場,了解安全出口等相關的`知識。

  3、彩紙、記號筆人手一份。

  4、火災錄像、煙霧發(fā)生器、玩具手機等。

  5、幼兒自制的防毒面具、毛巾散放在活動室四周。

  活動過程

  1、談話,回憶消防的相關知識

 。1)消防員叔叔救火時會用上哪些東西?(根據(jù)回答在投影儀上展示相應的照片)

 。2)消防車—與平時的汽車有什么不同?

  幼A:消防車里裝了好多水,可以放好長時間。

  幼B:消防車的顏色很好看,主要是紅色,還有一些白色。

  幼C:消防車的后面有云梯和小推車,消防員叔叔運東西很方便!

 。3)遇到火災應該怎樣撥打119電話?

  幼A:要說清火災的地點、火的大小。

  幼B:要說出是什么東西著火了。

  幼C:不能把自己的名字和電話給漏了!

  請幾位幼兒用玩具手機模擬撥打119電話,其余幼兒評判是否正確。

  2、學習自救逃生的本領

  (1)突發(fā)事故(配班老師運用煙霧發(fā)生器模擬火災):活動室某角落著火了,幼兒在老師的指揮下迅速撤離現(xiàn)場。

  (2)剛才小朋友是用什么辦法逃離的?

  幼A:我用手捂住鼻子逃。

  幼B:彎下腰快點往前跑。

  (3)一起來看看消防員叔叔的介紹,逃生時怎樣做才是又快又安全的。

  (播放逃生錄像:重點了解要盡量蹲下,甚至匍匐前進;用濕毛巾捂住鼻子;尋找安全出口快速逃離。)

  3、設計安全出口標志

 。1)從活動室出發(fā)到達安全的地方——操場,一共有幾條安全通道?(幼兒討論:四條)

 。2)這四條安全通道上有安全出口標志嗎?(沒有)

  (3)你想怎么來設計安全出口標志?(幼兒討論)

  (4)幼兒設計安全出口標志。

 。5)幼兒粘貼安全出口標志。(提醒幼兒粘貼時注意箭頭的方向。

  4、逃生演習活動

  (1)我們要來進行一次消防演習,你聽到警笛聲后會怎么做?

  幼A:我們不能全部堵在教室門口,應該一個接著一個快點跑。

  幼B:我會把毛巾弄濕捂在鼻子上。

  幼C:我想戴上防毒面具!

 。2)通過錄像、音響、煙霧等模擬場景,幼兒進行逃生自救演習。

  (3)室外集中:你在逃生過程中遇到了什么困難?是想什么辦法解決的?

  幼A:我看到有的安全出口被“大火”堵住了,就往其他的安全出口跑。

  幼B:看到飛飛摔到了,我就扶她起來一起跑。……

  活動評析

  1、本活動通過回憶、學習、設計、演習這四個步驟來開展安全教育活動,對幼兒的日常生活有較強的指導作用。

  2、通過投影儀、攝像機、煙霧發(fā)生器等,向幼兒展示防火知識與逃生要點,大大激發(fā)了幼兒學習消防知識與應急技能的興趣,使幼兒的自我保護能力得到了提高。

【大班教案】相關文章:

《大班教案》大班教案05-13

大班區(qū)域活動教案_大班教案06-20

大班安全教案范文大班《安全》教案04-20

大班的教案06-11

大班教案(精選)11-16

【經(jīng)典】大班教案08-10

【精選】大班教案08-20

大班教案【精選】08-16

大班教案【經(jīng)典】07-24

大班教案0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