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教案錦集(6篇)
作為一名無私奉獻的老師,就難以避免地要準備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學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動的開展。教案應該怎么寫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科學教案6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科學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了解秋天落葉的常識,感知樹葉的不同。
2、體驗明顯的季節(jié)特征。
3、培養(yǎng)幼兒對事物的'好奇心,樂于大膽探究和實驗。
4、愿意大膽嘗試,并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激發(fā)幼兒對科學活動的興趣。
活動準備:
落葉若干 音樂磁帶《小樹葉》
活動過程:
一、認識樹葉
1.展示自己拾到的落葉,相互交流拾落葉的感受。
2.介紹常見的落葉的名稱。
二、比較分類
1.請幼兒從不同的角度來比較、區(qū)別不同的落葉。
2.按顏色將落葉分類。
3.尋找多種方式,將落葉分類。
三、聯想
樹葉真有趣,它們像什么?
四、欣賞制作
活動延伸:
將收集的不同顏色、大小、形狀的樹葉和幼兒的樹葉作品布置好,供幼兒感知、比較和欣賞。指導幼兒將不同
形狀的葉子和它們的剪影進行配對。
科學教案 篇2
設計意圖:
本次活動是為了幫助幼兒在實驗的過程中了解物體都會下落的科學常識,并能進一步了解物體下落的特點。
另外我班的微型課題是《在科學小實驗中教師問題的提出》說以在設計本次活動時我注重教師提問的方法,讓幼兒能在問題的引導下更好地動手,動腦的進行實驗活動。激發(fā)幼兒對于科學小實驗的活動感興趣。
教學目標:
1、發(fā)現物體扔到空中會自由下落,不同物體下落的速度有快有慢。
2、知道物體下落有直線和曲線之分,嘗試用自己的方式對不同物體按下落方式
教學準備:各種橡皮、報紙、毛線、塑料杯、布、石頭、沙包、積木、羽毛等,記錄紙、筆,白紙人手兩張進行記錄。
教學過程:
一、教師引導幼兒探索物體自然下落的現象。
1、教師在幼兒桌上任意選一玩具:老師手上拿了什么?要是我松開手,它會怎么樣?(請幼兒猜想)
2、教師:將手放開:“所有的物體在手里,放手后都會是落下來嗎?”
幼兒猜想:“有的東西會,有的東西不會掉下來!
評價:這里我是為了激發(fā)幼兒對動手實驗的興趣,為下一個環(huán)節(jié)做好準備。
3、教師:我們周圍籃子里有很多東西,請你們自己去試一試,看看和你想的一不一樣!
4、幼兒自由選擇來進行實驗,并請幼兒交流自己的試驗結果!罢l來說說,你發(fā)現的?”
5小結,原來所有的東西拿在手里松手后都會落下來。
二、探索并討論。
引導幼兒交流發(fā)現:掌握不同物體下落的路線不同的特點。
“那它們在落下來時你們有什么發(fā)現?和旁邊的小朋友輕輕的說一說!
“誰來說一說?”
“哦!他說石頭是直直的下落。你能用動作做一做嗎?”
“我們一起來用動作來做一做石頭落下來的動作吧!”
“還有沒有別的發(fā)現?”
評價:這個環(huán)節(jié)是為了幫助幼兒在做動作時能更直觀的了解物體下落時的路線特點,為下一個完成記錄表的環(huán)節(jié)做好鋪墊,讓幼兒能更好的學會用不同的線條來表現物體下落的路線。
三、分組探索,按照物體下落的路線進行歸類記錄。
1、請分組實驗,觀察桌上的物體的下落方式,并商量用自己的方式進行記錄!澳瞧渌臇|西他們下落時又會是怎樣的呢?周老師為小朋友準備了三種不同的材料,(出示大的記錄表)分別是xx,xx,xx請小朋友們去試一試,把它們落下來的路線畫在相應的表格里。
提醒幼兒:“試一試時我們何以把小手舉得高高的,讓我們把它們下落的路線看的更清楚。”
評價:這里是幫助幼兒更直觀的了解實驗目的和要求,從而更有目的性的進行實驗。
2、讓幼兒介紹自己的記錄方法。
“誰來介紹一下你的`記錄表?你是怎么記錄的?”
“你們同意嗎?如果不同意我們就你再來試一試!”(得出結果時,教師記錄到大表格中)
3、簡單小結:不同物體下落的方式都不一樣,有的是直線的,如:沙包,積木,石頭等,有的是曲線的,如:紙片,羽毛,塑料紙等。
四、引導幼兒和同伴比較,發(fā)現不同物體下落時速度的不同。
“物體下落時除了它們下落的路線不同,有直線和曲線,還有什么不同呢?”
“那就請小朋友選擇不同的材料來比一比!保ń處熤笇в變阂谕桓叨,同一時間里進行實驗。)
。1)拍手,“快來把你們的發(fā)現告訴大家吧。ㄕ垈別小組交流)你選了什么和什么?發(fā)現了什么?請你上來比一比讓大家一起看看是怎么做的?” (請幼兒示范)強調:在比較的過程中要幫助幼兒了解要將物體放在同一高度上,同一時間里放手進行對比。
評價:這里幫助幼兒更直觀的了解科學實驗是非常嚴謹的。
“誰還選了不同的材料,你們發(fā)現了什么?”(請幼兒示范)
。2)為什么石頭,塑料杯落的快,又為什么報紙、布落的慢?(請幼兒回答)
3、小結:哦!所有的物體都會下落的,它們下落的路線不一樣,而且不同物體下落的速度也有快有慢,物體越重,下落的速度越快。物體越輕,下落的速度越慢。
五、延伸活動:引導進一步探索同樣的東西形狀不同,落下來的情況也不同。
1、(出示相同的兩張紙)“剛在我們都是用不同的材料來比的,它們落下來時的速度不一樣,下落的方式也不一樣。那這兩張是完全一樣的紙,我們能不能用什么辦法讓他們落下的時候不一樣呢?”
2、請個別有說一說自己的猜想!
3、下課后我們就到科學區(qū)里去試一試吧!
評價:幫助幼兒鞏固對物體下落知識的掌握,并豐富科學區(qū)游戲的內容。
科學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通過玩各類能滾動的物體,體驗玩滾動游戲的樂趣,引發(fā)幼兒對滾動現象的好奇。
2.愿意表達自己在探索活動中的.發(fā)現。
活動準備:
幼兒自帶1-2種自己認為能滾動的物體。
活動重點:
探索怎樣把物體滾動起來。
活動難點:
了解物體滾動的原因。
審美元素:
探索活動的成功會給人帶來心靈上的滿足和喜悅,能夠激發(fā)人向更高更難的方向發(fā)出挑戰(zhàn)和進取,本次活動就能達到這樣的效果。
活動過程:
1.引導幼兒回憶已有的"物體滾動"的經驗。
師:小朋友,你們知道哪些東西能滾嗎?
2.幼兒自由介紹自己帶來的能滾動物體。
師:你帶來的是什么?它能滾動嗎?
3.幼兒自由探索,嘗試使物體滾動起來。
師:你們玩玩、試試,看看到底哪些物體能滾起來。
4.幼兒自由選擇物體進行嘗試,并交流各自經驗,了解什么是"滾動"。
。1)引導幼兒根據嘗試后的經驗,將這些物體按照能否滾動進行歸類。
(2)請幼兒演示,并檢驗這些物體能否滾動。
。3)引導幼兒嘗試用語言和動作來表達"滾動"。
。4)引導幼兒嘗試解釋物體滾動的原因:這些東西為什么能滾起來呢?
教師小結:
這些物體,有的像圓柱、有的像圓錐、有的像球體……在一般情況下,圓狀物體都可能會滾,不過,事情不一定就像我們猜想的那樣,只有試了才能真正知道它能不能滾動起來。
科學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通過看、摸、說等感知活動,激發(fā)幼兒對干果的興趣。
2、引導幼兒認識常見干果,了解其主要特征,及其營養(yǎng)價值。
3、發(fā)展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
活動準備:
ppt、核桃、板栗、花生、桂圓、葡萄干、紅棗等,各種果實的圖片。
活動過程:
一、導入活動。
放音樂《摘果子》,激起幼兒興趣。
二、認識干果。
1、今天老師給小朋友帶來了一個神秘的籃子,想知道是什么嗎?讓我們一起來倒數5個數吧!"5、4、3、2、1哇!有好多好吃的果實呢!誰來說說都有什么?有板栗、核桃、花生……真多呀!。
2、在生活中你們吃過這些果實嗎?
教師出示ppt,這是什么?核桃。誰來說說核桃摸起來有什么感覺呢?請幼兒來摸一摸。他的殼怎么樣?吃起來怎么樣?吃起來像蘋果一樣有很多果汁嗎?
幼兒說出,皮很硬,果汁很少。
師總結:外殼堅硬,吃起來干燥少汁,這些都是干果,我們一般吃它的種子。果汁很多的蘋果屬于水果。
出示ppt,幼兒說出板栗、花生、桂圓。幼兒觀察,他們的殼怎么樣?吃的果肉怎么樣?
師總結:外殼堅硬,吃起來干燥少汁,我們一般吃它的種子,這些都是干果。
3、小朋友想一想,還有哪些果實也是干果?幼兒討論。
師總結:開心果、瓜子、杏仁、松子等,這些果實外殼堅硬,吃起來干燥少汁,吃它的種子,這些都是干果。
4、出示加工而成干果食品——葡萄干、紅棗,引導幼兒知道這也是干果,是叔叔阿姨經過加工而成的'。
瞧!這是什么呀?(葡萄干、紅棗!)它們是水果還是干果,為什么?
小結:葡萄干和紅棗它們都屬于干果,是人們用曬干、烘干等方法把它變成干果,所以他們都屬干果。
三、干果對我們身體的好處。
小朋友,認識了這么多的干果,那干果對我們的身體有哪些好處呢?
多吃堅果還可以美膚、健腦、保護心腦血管健康、抗衰老等好處,但凡事有度,不可貪吃,避免營養(yǎng)過剩引起發(fā)胖。補充微量元素。
四、游戲:《我是誰》
小朋友們今天高興嗎?高興。那我們一起來玩《我是誰》的游戲!我來說一下游戲規(guī)則:當搖鈴開始時,大家分2組傳球,當搖鈴音樂停,球就不傳了,球在誰的手里,小朋友就介紹自己是哪種果實!例如:我是蘋果,蘋果是水果!老師發(fā)果實的圖片,小朋友貼在胸前。聽搖鈴音樂!玩游戲!
科學教案 篇5
設計意圖:網站
結合幼兒的年齡特點,為了讓孩子們親眼見到西瓜蟲真正的樣子,我和孩子們一起來到了操場上的角落里,用自己帶來的鏟子在泥土里尋找西瓜蟲。角落里到處是黑黑的泥土和一些腐爛的樹葉,孩子們迫不及待地爭著去挖泥土。老師激勵孩子們用比賽的形式比一比“哪一組最先找到西瓜蟲”。孩子們高興極了,開始了“尋找西瓜蟲”之旅。幼兒親自參加活動感到非常興奮,現在社會的孩子,他們平時遠離自然,西瓜蟲,讓他們了解它們的外形,特征和生活習性,讓幼兒在感受自然的'同時,在玩中學,玩中樂。回到教室后,孩子們還學習用放大鏡觀察西瓜蟲,初步感知了西瓜蟲的主要外型特性幾其生活習性。通過這樣的活動,不但使孩子們對小蟲子產生了探索的興趣,還學會了使用輔助工具(放大鏡)研究西瓜蟲。
活動目標:
1、學習用放大鏡觀察西瓜蟲,感知西瓜蟲的主要外型特性幾其生活習性。
2、對小蟲子產生探索的興趣。
活動準備:
放大鏡、畫紙、筆、塑料透明小瓶若干。
活動過程:
一、談論西瓜蟲
1、教師出示西瓜蟲的圖片,引出話題:
2、“你們認識西瓜蟲嗎?”“你知道西瓜蟲哪些有趣的事?“你知道西瓜蟲喜歡生活在什么地方?
二、討論怎樣去捉西瓜蟲
1、“幼兒園里什么地方有西瓜蟲?我們到什么樣的地方才能捉到西瓜蟲?
2、“我們捉西瓜蟲需要哪些工具?捉西瓜蟲時需要注意什么?
三、幼兒在園內自由尋找西瓜蟲
1、教師鼓勵幼兒結伴去找西瓜蟲,并提醒幼兒聽到信號就結合。
四、交流捉西瓜蟲的經歷
1、“你們找到西瓜蟲了嗎?怎么發(fā)現的?是在哪里找到的?
教師小結:
西瓜蟲喜歡生活在陰暗、潮濕的地方。
五、觀察西瓜蟲并進行交流
1、引導幼兒借助放大鏡觀察西瓜蟲。
“西瓜蟲這么小,我們能看的清嗎?可以用什么工具讓我們看清它?
2、引導幼兒自由觀察
“你發(fā)現了什么?”
3、教師帶領喲額自由觀察
“西瓜蟲的頭上有什么?是什么樣的?西瓜蟲的身體是什么樣的?(教師可讓幼兒自由說)
4、引導幼兒運用放大鏡觀察西瓜蟲并進行交流,西瓜蟲頭上有什么?身體是什么樣子的?有幾只腳?它的腳長在那里?當它碰到危險時會怎樣?
5、請幼兒模仿西瓜蟲的樣子.尤其是遇到危險后縮起來的樣子。
活動延伸:
1、引導幼兒畫西瓜蟲,并記錄自己的觀察發(fā)現。
2、“今天西瓜蟲跟我們一起玩,我們給這位小客人畫個像吧!
3、小朋友在墻角里找西瓜蟲。
活動反思:
讓他們了解它的外形,特征和生活習性,并讓他們知道泥土有很多的養(yǎng)分,是許多動植物生存的基礎,活動中幼兒樂于發(fā)現、主動參加科學活動,學會運用各種感官觀察、比較。幼兒對本次活動充滿了積極探索的樂趣。
關注幼兒的興趣與需要,教學活動中也體現幼兒的經驗。根據本班幼兒的實際情況,體現教學目標的適宜性、個性化。依據本班幼兒的實際,在研究和把握本班幼兒身心發(fā)展的實際水平、發(fā)展需要和可能性的基礎上,確定幼兒進一步發(fā)展的潛力、方向和步伐。同時,老師們關注本領域的核心價值,給孩子們一個最好的學習和生活環(huán)境。
科學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了解下雨前氣象特征和知道有些動物也能預報天氣。
2、知道一些常見動物在預報天氣時的特殊表現,豐富氣象知識。
3、通過模仿、表演,掌握動物在預報天氣時的動作。
4、引起幼兒探索關于動物的各種小秘密及探究大自然的興趣和欲望
活動準備:
1、 根據故事自制多媒體課件。
2、 在班內讓幼兒每天輪流當"氣象記錄員"。
3、 請家長收集有關動物預報"氣象"的資料。
4、動物的頭飾與幼兒人數相等;烏云、太陽的頭飾個一個;沙包若干。
5、錄音機、磁帶
6、提前請家長和孩子一起關注天氣變化,使幼兒對天氣有初步的了解。
活動過程:
1、 幼兒觀察并討論:今天是什么天氣?前幾天是什么天氣?怎樣知道明天的天氣?(聽廣播、看報紙、看電視等。)
2、天氣預報員是怎么知道天氣的變化的? (引導幼兒討論,充分發(fā)揮想象,主動表達自己想到的各種預知天氣的方法)
教師總結:"氣象專家是通過衛(wèi)星定位系統(tǒng),觀測云象,利用專業(yè)氣象儀器測出氣溫、風速等氣象情況,來預知天氣。(可出示衛(wèi)星定位系統(tǒng)。氣象儀器等圖片)
3、知道一些動物和天氣的關系
。1)認識各種動物和相對應的小字卡。
(2)觀看課件,認識各種動物在下雨前的習性。
4、教師小結:"小動物們真神奇,,他們在下雨之前做出各種動作來提醒人們要下雨了。它們是神奇的氣象員!那我們小朋友也知道在下雨之前空氣會怎么樣。
。ㄓ變焊鶕延薪涷灮卮,如:空氣悶熱、空氣潮濕等)
師:一些動物也能感受到這些變化,所以就表現出一些反常的現象,人們掌握了這些規(guī)律,就能預知天氣的變化了。小動物們幫助了我們知道天氣的'變化,他們很厲害。"
5、游戲《我是小小氣象預報員》
師:小動物們是神奇的氣象員,那我們小朋友也來當回神奇的氣象員吧!
游戲玩法:幼兒戴上小動物的頭飾,教師戴上太陽的頭飾,那小朋友們就隨樂玩耍,教師戴上了烏云的頭飾,小朋友們就根據自己扮演的動物,用肢體語言預報天氣。(游戲可進行數次,每次可讓幼兒交換頭飾,感受不同動物的表現,也可讓幼兒來當太陽和烏云。)
游戲注意點:表演時不可碰到旁邊的小朋友,及時根據教師的頭飾做相應的反應。
活動延伸:
請幼兒仔細觀察還有哪些動物可以做氣象員的,并家長和幼兒一起收集有關"動物與天氣"這方面的資料。
【科學教案】相關文章:
科學教案04-06
【精選】科學教案08-09
科學教案[經典]08-11
(精選)科學教案08-17
(經典)科學教案08-06
科學教案(精選)08-06
[精選]科學教案09-22
科學教案[精選]09-22
科學教案【精選】09-19
科學教案(經典)1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