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的小班教案大全[7篇]
作為一位優(yōu)秀的人民教師,就不得不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是教學活動的依據(jù),有著重要的地位。那么你有了解過教案嗎?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小班教案7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小班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能在高25cm,寬15cm的平衡木上走。
2、通過有趣的情境,感受體育游戲的快樂。
3、逐步養(yǎng)成勇敢、不怕困難的品質。
4、樂意參與游戲,體驗游戲的樂趣。
5、培養(yǎng)幼兒集體活動意識和互相謙讓的良好品德。
活動準備:
平衡木,大積木若干,洋娃娃一個,小熊頭飾一個。
《洋娃娃和小熊跳舞》的音樂磁帶。
活動過程:
1、準備活動-洋娃娃和小熊跳舞。
。1)出示洋娃娃,告訴幼兒"洋娃娃有許多好朋友,都是可愛的.小熊,你們想不想來做她的小熊朋友啊?"
(2)放音樂《洋娃娃和小熊跳舞》,老師拿著洋娃娃,幼兒隨著音樂,圍在老師身邊自由地跳一跳。
2、游戲活動-小熊過橋。
。1)介紹游戲內容:這里有一座小橋,河對岸住著洋娃娃,小熊想到洋娃娃家去玩,就必須從橋上走過去,你們瞧,小熊是怎樣過橋的教師戴上頭飾邊念兒歌,邊走過平衡木。教師對小朋友說:你們敢過這個小橋嗎?我們來試一試吧。
(2)幼兒排隊一個跟著一個過平衡木,教師站在一旁觀察。
(3)討論:你是怎么走的?小結:兩臂側平舉,眼睛看前面。
。4)幼兒再走一次平衡木,老師站在一旁重點幫助個別較膽小的幼兒。
(5)幼兒多次練習走平衡木過小橋。
3、放松活動。
教師帶領幼兒在河對岸,與洋娃娃一起手拉手,跳一跳圓圈舞。
評價:表揚大膽走過小橋、身體不搖晃的幼兒。
反思:
在這次的活動中,幼兒的積極性高,對走平衡木的基本動作都掌握較好。達到了活動的目標,也突破了重難點,順利完成了游戲活動。
小百科:熊軀體粗壯肥大,體毛又長又密,臉形像狗,頭大嘴長,眼睛與耳朵都較小,臼齒大而發(fā)達,咀嚼力強。
小班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初步培養(yǎng)幼兒同伴間相互謙讓的美德。
2、發(fā)展幼兒判斷是非的能力和口語表達能力。
3、幫助幼兒理解故事內容,記憶重點情節(jié)。
4、通過加入適當?shù)臄M聲詞去感受圖畫書的詼諧、幽默。
5、運用已有生活經驗,根據(jù)畫面大膽想象、推測并表達自己對故事情節(jié)的理解。
活動準備:
課件《小熊的客人》、小老鼠、大象圖片各一。
活動分析:
這篇故事通過描述小老鼠和大象到小熊家做客時發(fā)生的事情,刻畫了一個凡事總愛搶的小老鼠形象和處處謙讓的大象形象。通過兩個形象的鮮明對比,使幼兒初步懂得同伴間要相互謙讓、團結友愛的道理。這是活動的難點,采用對比法、引導法、提問法突破。重點是幫助幼兒理解故事內容,記憶重點情節(jié)。采用提問法、引導法解決。
活動過程:
一、導入“今天,老師給小朋友請來了兩位動物客人,它們是誰呢?”出示小老鼠和大象圖片,引出活動內容。
二、展開
1、老師通過提問:“如果有一大一小兩個凳子請他們坐,誰坐大的、誰坐小的?”設置情景引導幼兒進入故事情節(jié)!霸蹅冃∨笥颜姘!知道小老鼠要坐小的,大象要坐大的。那老師今天給小朋友帶來的這個故事講的就是小老鼠和大象去小熊家做客的事。咱們來看一看,事情是不是像小朋友講的那樣呢?小熊為他們準備了好多東西呢,它們又是怎么分的呢?”
2、放課件,講述故事《小熊的客人》。
3、“好,故事看完了,有誰記住了這個故事的名字?”
4、“故事中是不是小老鼠坐了小板凳,大象坐了大板凳?”“小熊還為他們準備了什么?這些東西他倆是怎么分的?”通過提問引導幼兒記憶故事情節(jié),理解故事內容。(可以邊提問邊放課件中相關的情節(jié))解決活動的重點。
5、提問幼兒“你喜歡哪個動物,不喜歡哪個動物,為什么?”通過引導使幼兒懂得同伴間要相互謙讓,團結友愛的道理。解決活動的難點。
6、“咱們小朋友是不是都愿意做一個謙讓好寶寶呀?”“那咱們平時吃飯的時候,放在盤子里的.包子、油餅能不能挨個摸呀?請小朋友拿勺子的時候能不能挨個挑呀?玩玩具的時候能不能搶呀?”讓幼兒明白這些都是不謙讓的行為。
三、結束“小朋友以后能不能做到不挑、不撿、不爭、不搶呢?”“咱們就來比一比、賽一賽,看誰做得到,看誰做得好。以后咱們每周評一個謙讓小明星,給他貼一朵小紅花,小朋友愿不愿意爭?”活動結束。
活動反思:
集體教學活動:故事《小熊的客人》因為課前做了大量的準備工作,所以進行起來還比較順利,活動目標基本實現(xiàn)。但也存在一些設計上的不足、經驗上的欠缺和臨場發(fā)揮不佳問題。主要體現(xiàn)在展開部分,試分析如下:
一、小班幼兒記憶力不是很強,表述能力較弱?匆槐楣适乱话阒荒苡洃浺粌蓚內容,老師在這個環(huán)節(jié)應讓孩子多聽一遍故事或分情節(jié)分段來聽。增強幼兒記憶,引導孩子把看到的表述出來。這個環(huán)節(jié)雖然我設計上了卻因臨場緊張沒有操作,實際只讓幼兒看了一遍,卻提了好多問題,孩子回答起來比較吃力。
二、老師提出的問題應該是多角度、由淺入深層層引導,語言應兒童化,簡練易懂。我只使用一種方式反復提問,缺乏變化和吸引力,孩子易喪失興趣。
三、重、難點突破時,由于我自己思路不夠清晰,分析教材不夠透徹,以至進行起來不是那么簡潔明快,自己感覺有點吃力,缺乏條理性、
順序性。
四、最后的小結不夠規(guī)范,概括性不強,引導力不足。
五、課件的制作太簡單、粗糙,沒能為課發(fā)揮很好的作用。這也是我的一大缺陷?傊,通過參加這次優(yōu)質課評比活動,讓我看到了差距,深刻認識到自己的不足,也學到了許多書本上無法學到的東西,找到了自己今后努力的方向。時不我待,我只有加油!加油!再加油!
小班教案 篇3
一、活動目標:
1、能安靜地欣賞散文。
2、學習詞語:綠油油、金黃色、鉆、瞧。
3、體驗坐火車時感知的春天景色。
二、活動準備:
1、散文:《坐火車》
2、課件:麥苗田圖片、油菜花圖片、山洞圖片。
3、增加其他景色的圖片,創(chuàng)設情境。
三、活動過程:
1、游戲:坐火車。
——“嘿嘿!我的火車就要開!”“開到哪里去?”
——老師帶幼兒一起玩“開火車”的游戲:分別出示散文《坐火車》中相對應句子中的圖片!伴_到綠油油的麥苗那里去”、“開到金黃色的油菜花那里去”、“開到山洞那里去”。
——引導幼兒感受如“開到雪白雪白的雪山那里去”,“開到蔚藍蔚藍的大海那里去”,為幼兒的替換散文語句打好基礎。
2、欣賞散文。
——火車到站了,我們把剛才看到的寫成了一首兒歌。教師配樂朗誦散文。
——坐在火車上我們都看到什么?學習詞語:綠油油、金黃色、鉆、瞧。
——為什么會什么也看不見呢?
——幼兒邊坐火車,看掛圖、鉆“山洞”邊再次欣賞散文,教師引導幼兒學說“一會兒是……一會兒是……”的語句。
3、讓幼兒試著把在戶外觀察到的風景能嘗試著替換散文中的詞句。
活動反思
第二課時我讓幼兒把小椅子排成火車狀,讓幼兒邊開火車邊欣賞散文。首先讓幼兒說說自己所了解的火車的'特點:長長的,一節(jié)一節(jié)的,在開時還有聲音;其次讓幼兒開著火車觀察春天,引導幼兒關注教室里布置的圖片:“綠油油的麥苗”,“金黃色的油菜花”。在學習散文時,根據(jù)散文的順序出示圖片,讓幼兒能更好的學習詞語,再讓幼兒說說喜歡文中的那一句話,加深對文中詞語的學習。幼兒在學習時由于有了一定的情境,所以學習散文及詞語時掌握較快,不過大多數(shù)孩子急于表達,而不能說完整句,今后活動中應多讓孩子鍛煉說的機會,多說,多講,發(fā)展完整的語言表達能力。
小班教案 篇4
設計意圖
結合我園的科研課題《幼兒園青年教師語言教玩具配置能力培養(yǎng)策略》的開展, 我們對《如何配置、使用紙質教玩具激發(fā)小班幼兒參與語言活動的興趣》進行了一定的研究,在我們開展的各種形式的閱讀活動中,我們對教玩具的配置有了一定的大膽嘗試與實踐。
我班幼兒對圖書很感興趣,但是由于 3 歲多的幼兒有意注意的穩(wěn)定性較差,易受外界因素的干擾而分散、轉移,能集中注意力的時間很短,所以,他們在閱讀圖書時還是喜歡“走馬觀花”式的翻閱,不會仔細的去觀察畫面,因此,我在培養(yǎng)幼兒閱讀興趣的同時也注重對幼兒專注力的培養(yǎng)。
選擇《動物的耳朵》,首先是因為動物朋友是幼兒喜歡的,貼近孩子生活,幼兒會對圖書感興趣;其次,在形象生動立體,顏色鮮艷的畫面刺激下,能促進幼兒仔細觀察畫面,讓幼兒的無意注意轉變?yōu)殚L時間的有意注意,同時在過程中幼兒不斷的觸摸與游戲,既滿足了幼兒的好奇心,也能讓幼兒充分感受到閱讀帶來的快樂,讓幼兒在游戲中學習,在學習中游戲。
活動目標
1.能愉快地參加“動物的耳朵”閱讀活動,繼續(xù)學習一頁一頁翻書。
2.在游戲活動中學說短句“長又長”“大又大”“尖又尖”“圓又圓”。
重點難點
重點:能愉快地參加“動物的耳朵”閱讀活動,繼續(xù)學習一頁一頁翻書。
難點:在游戲活動中學說短句“長又長”“大又大”“尖又尖”“圓又圓”。
活動準備
《動物的.耳朵》大圖書、幼兒操作小書、各種自制立體小動物頭、音樂。
活動過程:
。ㄒ唬 開始部分:
1.游戲導入。
師:給我們的客人老師打招呼吧!
幼:你好/早上好。
師:咦,剛才小朋友們的小耳朵聽到客人老師打招呼的聲音了嗎?
幼:聽到了。
師:哦,小朋友的耳朵靈又靈能好聽的聲音。你們的耳朵在哪兒呢?
小朋友摸一摸幼:(都用手摸自己的耳朵,在助教老師的引導下,有的還摸摸老師和同伴的耳朵)
2.游戲:摸耳朵(教師將各種自制立體小動物頭在活動室周圍擺放著,有的小動物有一只耳朵)
師:真能干,寶貝兒都能找到自己的耳朵。
今天我還請來了許多小客人,我要請小朋友來找一找、摸一摸他們的耳朵在哪兒,瞧一瞧他們的耳朵是什么樣的。來,我們到周圍摸摸動物朋友的耳朵吧。
幼:(孩子們在教師的引導下,充滿好奇的摸動物耳朵,還自言自語)小狗/喵喵喵/小白兔……
師:(集中)小朋友找到了哪些動物朋友的耳朵呢?幼:小豬/小白兔/小貓/小狗的耳朵
師:(取一個沒有耳朵的大象頭飾)噢,有小朋友摸到了小貓的耳朵,那誰來摸摸小兔子的耳朵在哪兒?
幼:咦,沒有了 幼:哈哈哈(笑)
(二)基本部分:
1.師幼共同閱讀大書,并引導孩子觀察
師:“咦,小朋友們發(fā)現(xiàn)了一件奇怪的事兒,小兔的耳朵不見了,那藏在哪兒了呢?我們一起來瞧瞧吧。 2.閱讀封面以及大書
。1)出示小兔
師:“我們先來請出小兔子,一起仔細地找找他的耳朵(教師同時示范拿著書右下腳的圓點翻開書的第 1 頁)”
幼:“小兔小兔”
師:“寶貝兒們真棒,來摸一摸小兔的耳朵”師:“那小兔的耳朵是什么樣的呢?”
幼:長長的
幼:耳朵長又長/小兔的耳朵長又長幼:小兔的耳朵紅又紅
(教師及時鼓勵肯定)
師:噢,小兔的耳朵長又長(教師同時帶動孩子以夸張的肢體動作來體驗‘長’)
幼:小兔的耳朵長又長(孩子邊說邊做動作)
(2)出示大象
師:咚咚咚,是誰在敲門?(翻開第 2 頁)
師:“那大象的耳朵在哪兒呢?上來摸一摸吧”(教師請孩子們上來摸摸大書上的動物耳朵)
幼:那兒,那兒(孩子們上來摸大書上的立體耳朵)
師:大象的耳朵是什么樣的呢?
幼:(有的孩子張開兩只手,有的用語言)大的/很大的/大/大大的
師:噢,大象的耳朵大又大,小朋友的聲音真好聽,大象告訴我他還想聽一聽你們的聲音(教師此時以夸張的動作幫助孩子理解“大”,并說出大象耳朵的特點“大又大”,同時以抽答的方式幫助個別孩子理解及糾正發(fā)音)
(3)出示小貓
師:還有一位動物朋友已經等不及了,我們趕快把它請出來吧。(翻開第 3 頁)
(4)出示小熊
幼:耳朵在這兒
師:那小熊的耳朵又是什么樣的呢? 幼:圓又圓的
師:“噢,小熊的耳朵圓又圓,小朋友的聲音真好聽!”
3.師幼共同翻閱小書,游戲“耳朵配對”
。1)共同翻閱小書
過渡:小朋友說得很好,大象的耳朵大又大,小兔的耳朵長又長,小熊的耳朵圓又圓,現(xiàn)在,這些動物朋友跑到我們的小書里去了,我們也去請他們出來吧,好嗎?
。ń處熍c孩子共同翻閱小書)
師:我們一起來找到第一位動物朋友,看看我是怎么把動物朋友請出來的老師找到了,是小兔,你們找到了嗎?摸一摸、找一找它的耳朵。
幼:找到了,找到了
再依次請出第二、三位客人(孩子們在后面的翻看過程中,都與翻看第一頁時情況相似)
(2)耳朵配對游戲
師:咦,小朋友已經發(fā)現(xiàn)了,最后一頁的小動物耳朵也不見了,怎么回事呢? 哦,原來呀是小動物請小朋友幫幫忙,幫他們找回自己的耳朵,好不好?
幼:好(教師進行個別指導,啟發(fā)孩子為動物耳朵配對)
。ㄈ┙Y束部分:
1.游戲:幫身邊的小動物貼上耳朵
師:我們還有那么多的小動物,請小朋友幫幫忙,幫他們也找到耳朵” (放音樂,教師幫助孩子將找到的耳朵與小動物的頭貼好,謝謝你幫我找到了耳朵)
幼:大耳朵,大象的幼:大象的耳朵大
幼:小狗的耳朵大又大
幼:小白兔的耳朵紅又紅……
活動總結
通過此次活動我在自己設計繪本閱讀活動以及分析教材方面得到了很多,現(xiàn)反思如下: 我的所得:
1.設計繪本閱讀活動首先要充分分析教材以及幼兒,以幼兒為中心以教材為出 發(fā)點;
2.在進行繪本閱讀活動時,教師在課前對于教材的充分把握,關系著活動的進程;
3.教師的隨機教育很重要,在活動中的語言應該簡潔明了。 活動中的亮點:
4.活動氛圍輕松,把握年齡特點準確,在活動中幼兒情緒愉悅;
5.環(huán)節(jié)設計緊湊,利用多種手段激發(fā)幼兒興趣;
6.在活動中的提問比較具有開放性,并且在活動中有針對性的重點提問。
活動中的不足:
1.在自由閱讀時對幼兒習慣關注還不太夠。
小班教案 篇5
設計理念:
幼兒園小班孩子只明白刷刷牙能保衛(wèi)自個兒的牙,不曉得漱漱口也可以保衛(wèi)牙,有些小孩漱漱口方式亦不是非常準確,,更不曉得刷刷牙、漱漱口為何能保衛(wèi)他們的牙。通過本節(jié)教學課,讓小孩懂得漱漱口,今后吃完物品要養(yǎng)成主動漱漱口的習性。
教學目標:
1、理解小故事內容,明白多吃甜點對牙不好,產生保衛(wèi)牙的心愿。
2、學習準確的漱漱口方式,養(yǎng)成吃飯后漱漱口的較佳衛(wèi)生習慣。
3、培養(yǎng)良好的衛(wèi)生習慣。
4、了解保持個人衛(wèi)生對身體健康的重要性。
5、了解主要癥狀,懂得預防和治療的自我保護意識。
教學準備:
每個人一只漱漱口杯,黑芝麻糖數(shù)個,小臉盆數(shù)個。
教學過程:
1、孩子欣賞小故事《小狗熊拔牙》后,幼兒教師提問:母親為小狗熊買了多少糖?母親對小狗熊講了啥?小狗熊是怎樣做的?
2、啟發(fā)孩子邊品嘗芝麻糖,邊自由述說。小狗熊吃了一塊糖,真香呀!教師也給每一個孩子帶來了一塊糖,請孩子品嘗哩。
3、啟發(fā)孩子邊嘗芝麻糖邊自由述說:芝麻糖香還是不香?黑不隆冬的顆粒是啥?
4、幼兒教師邊說故事邊提問孩子:小狗熊之后又是怎樣做的?小狗熊的牙怎樣啦?(請孩子學學牙齒痛的模樣。)為何會這樣?(多吃甜點對牙不好。)
5、通過觀測和察看、探討,啟發(fā)孩子發(fā)現(xiàn)進食會有殘渣留在牙上,領會準確的漱漱口方式。
(1)小狗熊吃多了糖激起了牙齒痛。孩子剛剛也吃糖啦,如何是好呀?(啟發(fā)孩子觀測和察看小伙伴的嘴與牙,發(fā)現(xiàn)芝麻糖粘在牙上的情況。)
(2)啟發(fā)孩子用漱漱口的方式《把粘在牙上的物品吐出來,讓孩子觀測和察看吐出的殘渣。
(3)“咕嚕!笔。啟發(fā)孩子學習準確的漱漱口方式:讓誰在嘴巴中“咕嚕!钡某狵,接著吐出臟水。
(可以讓孩子用純凈水漱漱口,預防吞下生水。)讓孩子瞅瞅自個兒吐出的'殘渣,告知孩子進食后要漱漱口。
教學擴展:
但平日里除刷刷牙,我們亦能漱漱口,漱漱口也可以保衛(wèi)我們的牙,把臟的物品攆走。今日我們懂得了漱漱口,今后吃完物品要漱漱口,能做到嗎?
教學反思:
生活中我們常?梢钥吹剑芏嗪⒆映酝觑埢蛱枪院蠖紱]有漱口及刷牙的習慣,不管家長如何哄、如何說都沒有用。導致每次牙檢時,我們的孩子都會出現(xiàn)很多的踽齒現(xiàn)象,這讓很多的家長苦惱和擔憂。其實,我們都知道,這些問題只要我們在平時的生活細節(jié)中多注重一點個人衛(wèi)生,培養(yǎng)良好的飯后漱口習慣就可以避免了。孩子往往比較聽老師的話,有的家長說:老師的話就是圣旨。雖然有點夸張,但是確實如此。教師的一言一行,直接影響著我們的孩子。那為何教師就不能擔負起家長的使命,讓孩子們學會漱口、刷牙呢!《咕嚕咕嚕》這個活動可以幫助幼兒了解到正確漱口的重要性,學習正確的漱口方法,并培養(yǎng)良好的衛(wèi)生習慣。
小班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在游戲中引導幼兒從形狀、顏色、味道等方面感受不同的水果。
2、樂意做水果寶寶,體驗共同游戲的快樂。
3、培養(yǎng)幼兒大膽發(fā)言,說完整話的好習慣。
4、愿意交流,清楚明白地表達自己的想法。
5、知道做事要認真、要有耐心。
活動準備:
各種塑料水果、小推車。
活動過程:
一、分水果
1、師:快過新年了,新年老爺爺給你們帶來了好東西,瞧,好東西來了。(教師把小推車里的水果推到幼兒前面)你們開心哇,拍拍手呀!
2、教師給幼兒一人一個分水果。
二、生生互動
1、師:哦,你們手里都有好東西了,告訴你的好朋友,你的手里拿了什么好東西。(幼兒之間相互交流,教師巡回指導)
三、幼兒介紹各自手里的水果(鼓勵幼兒大膽地說)
師:認識你手里的好東西嗎?誰來介紹一下,你手里是什么水果寶寶?
1、認識形狀
認識香蕉是長長的、彎彎的、黃色的香蕉。(可以和幼兒一起說)
2、認識顏色
綠蘋果和紅蘋果的`比較。
3、觸覺的不同
感覺獼猴桃和桃子,是毛毛的。
4、認識一串的水果
認識葡萄是一串的。問:還有什么水果寶寶和葡萄一樣,也是一串的?
5、大小排序
比較四個蘋果的大小,并引導幼兒將它們按從大到小進行排序。
四、游戲
1、游戲:水果水果站出來
師:請黃色的水果站這邊(右邊)請綠色的水果站這邊(左邊)
2、送水果回家(放到小推車里)
師:聽好了,老師叫到什么水果,什么水果就過來。
。1)請毛毛的水果放過來。
(2)請綠色的水果放過來。
。3)請紅色的水果放過來。
(4)請一串一串的水果放過來。
。5)芒果芒果快過來。
3、游戲:買水果
師:你想做什么水果呀?(教師在幼兒手背上幫幼兒畫上自己想做的水果)
開始:
(1)師:買水果,買水果,我要買水果。(教師提醒幼兒回答:你要買什么水果呀?)
師:我要買西瓜。(是西瓜的小朋友跟到老師后面)
。2)師:買水果,買水果,我要買水果。
師:我要買甜甜的水果。(是甜甜的水果跟到老師后面)
(3)師:今天買了這么多的水果,真開心,現(xiàn)在,水果寶寶要回家了,回家過年了。
五、活動結束。
放《新年快樂》歌曲
活動反思:
《xx市學前綱要》中指出:幼兒是獨立的、發(fā)展的個體。只有在自主活動的過程中,兒童才能充分體驗自身的存在與價值,更好地獲得發(fā)展。兒童只有在自己喜歡的、感興趣的活動中,才能充分發(fā)展他們的創(chuàng)造性和調動他們積極的思維參與到活動中來,使教師預設的活動目標盡可能的達到預期的效果。
“買水果”這一活動,就是基于從兒童身邊的事物中尋找教育資源這一原則,利用孩子們非常喜歡的水果,作足文章。并結合小班幼兒好動、愛模仿的特點,運用多種游戲,鞏固幼兒對水果的認識。以整合的理念引導整個活動過程,讓孩子們在看看、說說、玩玩的活動環(huán)節(jié)中,積累幼兒的知識經驗。
小班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了解用不同材料所發(fā)出的聲音的不同。
培養(yǎng)探索自然的興趣。
在活動中,讓幼兒體驗成功的.喜悅。
【活動準備】
瓶子、米粒、豆子、圖案貼紙(用于裝飾瓶子)、背景音樂《白龍馬》、樂器幻燈片
【活動過程】
一、童話故事導入。圣誕節(jié)到了,小企鵝和金絲猴收到了圣誕老人送給他們的禮物。小企鵝受到了一盒巧克力,金絲猴也收到了一個包裝很漂亮的禮物,高興地打開看,原來里面裝著一個普通的瓶子,他有點太失望了。圣誕老人笑呵呵地說:“金絲猴,你可別小看這個瓶子,它叫“鈴鐺樂器”,他很神奇呢!接著,圣誕老人唱起歌來,還不停地搖動瓶子伴奏。金絲猴一看,原來這是用瓶子制作的“鈴鐺樂器”啊,金絲猴開心地笑了起來。小朋友我們也來做一個吧!
二、認識材料:瓶子、漏斗、米粒、豆子、圖案貼紙。
三、幼兒在老師的指導下進行實驗。
1、先把瓶蓋擰開,然后借助漏斗把大米倒進瓶子,然后擰上瓶蓋。聽聽聲音。
2、再取一個瓶子打開瓶蓋,借助漏斗把豆子倒進去,擰上瓶蓋。搖動幾下,聽聽聲音。
3、用圖案貼紙裝飾小瓶子,變成小樂器。
四、伴奏《白龍馬》:組織小朋友用今天做好的鈴鐺樂器邊演奏,邊聆聽聲音的變化。
五、播放樂器幻燈片讓孩子認識一下:鋼琴、古箏、小提琴、架子鼓。
【活動延伸】
實驗材料帶回家,和爸爸媽媽一起進行延伸:更換瓶中的不同顆粒物,聆聽聲音的變化。
教學反思:
在整個活動中利用幼兒的好奇心引起他們的學習興趣,并且達到了預期目標,效果非常好,甚至超過了預期效果。整個活動既讓幼兒體驗了實驗成功時的快樂、增強了自信心,也知道了保護環(huán)境的必要性,同時也培養(yǎng)了幼兒的觀察力及動手操作的能力,這個活動在中班開展是非常有意義和有必要的。
【小班教案】相關文章:
小班教案小班教案05-17
小班美術教案模板 小班美術 教案05-11
小班綜合教案:襪子_小班綜合教案07-08
小班認識教案認識一教案小班11-16
(經典)小班教案07-29
(經典)小班教案08-20
小班教案【精選】09-01
小班教案[經典]08-25
【經典】小班教案08-25
小班教案(經典)0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