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科學教案(合集9篇)
作為一位無私奉獻的人民教師,就有可能用到教案,教案是備課向課堂教學轉化的關節(jié)點。教案應該怎么寫才好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中班科學教案9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中班科學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嘗試給氣球充氣,知道氣球充了氣就會鼓起來,觀察說出充氣多少與氣球大小的變化。
2、喜歡玩氣球,了解并說出氣球的用途。
3、裝飾氣球,提高幼兒的動手審美能力。
4、在活動中,讓幼兒體驗成功的喜悅。
5、通過實際操作,培養(yǎng)幼兒的動手操作能力。
活動準備:
氣球、繩子、水彩筆、橡皮泥、彩紙、雙面膠。
活動過程:
。ㄒ唬┮灾i語導入
師:圓圓的身體皮兒薄,有紅有綠顏色多,拴在線上輕輕舞,手兒一撒飛上天。這是什么呀?
。ǘ┯變鹤杂商剿鹘o氣球充氣(實物)
1、幼兒自由操作,觀察氣球的變化。
師:你們用什么辦法讓氣球鼓起來的?(幼兒自由講述)
2、教師出示兩個色彩、形狀相同的氣球,但一個有氣一個沒氣,引發(fā)對氣球的興趣。
問:兩個氣球一樣嗎?你們喜歡哪一個?為什么?
3、探索充氣的多少與氣球大小的變化。
提醒幼兒吹氣球時,嘴巴不能撒氣,一口一口的吹,吹完后要捏緊,不能讓氣漏出來,這樣才能鼓起來,最后把氣球用繩子系起來。
小結:吹的氣多氣球就大,吹的.氣少氣球就小。
。ㄈ┝私鈿馇虻挠猛
1、引導幼兒說出在哪兒見過氣球,氣球用來干什么?你都見過什么樣子的氣球?引導幼兒說出各種各樣的氣球,你見過的氣球是什么顏色的?
2、引導幼兒說出氣球的用途,如:裝飾作用、烘托氣氛、探險旅行、科學研究等。
3、小結:生活中很多地方都用到氣球,氣球是我們的好朋友。
。ㄋ模┳杂商懋
1、讓幼兒探索不同的方法,運用上面提供的材料裝飾氣球,看誰裝飾得最漂亮。
2、展示作品,講解作品。
活動延伸
帶領幼兒將美化好的氣球裝飾活動室。
活動反思:
在吹好氣球后幼兒無法一個人綁氣球口,這時就需要同伴的幫助,采用什么方法系氣球口是我們關注的,通過活動讓幼兒感受到只有與同伴合作才能完成任務,也給了幼兒學習如何與同伴接觸交往的機會。
中班科學教案 篇2
活動名稱:
美麗的春天
活動要求:
1、讓孩子感受春天的氣息,知道春天是萬物蘇醒的季節(jié)。
2、初步了解漢字中也有表示數(shù)量的字。
設計思路:
現(xiàn)在是春天的主題,春天又是萬物蘇醒,氣象更新的季節(jié),結合課改精神和“科學認讀”的理念與計算活動相整合,設計了這個活動。因為數(shù)字1——10對于中班的.孩子來說已相當熟悉,而“科學認讀”是以感官刺激讓幼兒逐步認識漢字,同時,還要以幼兒感興趣的或能吸引孩子的內容來刺激孩子的感官,讓孩子自由學習,自己去找答案。所以,我覺得數(shù)字1——10與漢字中的量詞的念法相同,但寫法不同,還有大小寫之分,對于好奇的孩子來說容易引起他們的興趣,更便于孩子記憶和認讀。
活動準備:
一幅春天的畫面,練習紙、記號筆、漢字卡,數(shù)字卡等
活動過程:
1、導入:現(xiàn)在是什么季節(jié)。浚ù禾欤┠阍趺粗朗谴禾彀。浚ǚ褐v)是啊,春天是萬物蘇醒,氣象更新的季節(jié),是美麗的季節(jié),我這里也有一幅春天的畫,你們看看有些什么?(幼兒講述,并找出相應的漢字)
2、幼兒操作:你們看到那么多景色,我再請你們幫忙數(shù)一數(shù)有多少,可以用數(shù)字幾來表示,并把他寫在這張紙上。
3、師生共同檢驗:填上數(shù)字。
4、認識漢字中的大小寫數(shù)字:我這里還有一些字寶寶,他們說,他們也叫1、2、……、10,而且,他們還是雙胞胎,名字一樣,長的不一樣,你們認識他們嗎?(幼兒操作,幼兒自由選擇擺放)
5、再次檢驗:
。1)糾正錯誤
(2)整理區(qū)分大小寫漢字。
6、結束活動,材料投放到區(qū)域活動中,讓幼兒操作。
中班科學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學習制作汽水,并了解汽水的制作原理。
活動準備
檸檬酸、蘇打、白糖、水杯、鹽、水槽、飲用水
活動過程
一、故事導入:今天是博士爺爺帶著明明、優(yōu)優(yōu)、小企鵝、熊寶寶和鸚鵡一起去科普營地的日子。他們帶了好多好吃的東西:有面包、蛋糕、火腿腸,還有好吃的水果和好喝的汽水。一路上,大家唱歌、撲蝴蝶、釣魚、做游戲,玩得又熱又渴。他們要在樹下休息,博士爺爺給每位好朋友發(fā)了一瓶汽水,他們喝著汽水說:“真好喝呀!”可是,明明不小心把自己的汽水瓶打碎了,他只能看著別人喝,急得快哭了。 小朋友們,我們做一瓶又爽口又好喝的汽水送給明明吧!
二、認識實驗材料:檸檬酸、蘇打、白糖、水杯、鹽。
三、教師實驗:
1、倒入半杯飲用水,放入是涼的.白糖、檸檬酸,嘗一嘗是什么味道。(為了讓汽水更衛(wèi)生建議老師讓孩子用自己的杯子做實驗。)
2、再放入適量的蘇打粉攪勻,觀察其現(xiàn)象。
3、汽水做好了,嘗嘗什么味道吧!(如想做冰鎮(zhèn)汽水就加冰和放入冰箱即可)
四、幼兒實驗,教師指導。
五、喝汽水。
六、實驗結論:汽水中含有一種叫二氧化碳的氣體,檸檬酸和蘇打混合在一起能形成二氧化碳,所以喝可樂時嘴里會有澀澀的感覺。
活動延伸
回家和爸爸媽媽在各種蔬菜和水果(木瓜、西紅柿、橘子、橙子、苦瓜)一起制作好喝的汽水。
中班科學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知道一些常見恐龍的名稱以及生活習性,并學習認識草食恐龍和肉食恐龍。
2、知道恐龍曾是地球上的龐然大物,它的滅絕至今是科學上的一個謎。
3、激發(fā)幼兒熱愛科學,勇于探索的精神。
活動準備
1.ppt課件-食草恐龍和食肉恐龍
2.操作活動業(yè)
活動過程
一、導入
教師出示恐龍化石,請幼兒說這是什么?教師總結:這是一個恐龍蛋化石,當時的恐龍蛋被掩埋,經過幾百萬年地地質擠壓而形成的恐龍蛋化石。
2、說起恐龍,它有很多種類,主要分為肉食恐龍和素食恐龍兩大類。你們都知道那些恐龍?老師這里有很多的恐龍照片,能幫我確認一下這些都是什么恐龍?
二、引導幼兒一起討論圖片
圖片1霸王龍又名暴龍,是肉食性恐龍,它們是肉食恐龍中出現(xiàn)最晚、也是最大型、最強的食肉動物。身長約13米,肩高約5米,平均體重約9噸。
圖片2梁龍 屬于食草恐龍,個體最長可超過25米,是最長的恐龍。體重約10噸左右。鼻孔位于眼睛之上。當陸上敵害攻擊時,它就逃入水中躲藏,頭頂上的鼻孔不會被水淹沒,便于呼吸。
圖片3偷蛋龍 身長2m 寬0.2m 高1m 重24~34公斤既吃植物也吃肉,比如其它動物的蛋,種子,昆蟲等。主要特征:手上有三個長手指,鼻子上長小角。
圖片4異特龍 屬于食肉恐龍,出現(xiàn)時間更晚,身長最大的有15米長,身高大約5米高,體重3噸圖片5鐮刀龍是一種雜食恐龍,它最顯著的特征就是前肢上極長的指爪--長達75厘米,可以用于驅趕天敵,或者得到食物。鐮刀龍可能長有羽毛,但是顯然不會飛。
圖片6腕龍體重約在70-80噸之間,是最重的恐龍。體長: 長23米,高12米恐龍(五六層樓),食物: 草食動物,它吃樹梢處的葉子,尾巴短粗,頭部能抬得很高圖片7鴨冠龍它與霸王龍一樣都是生活在6850萬年以前,鴨冠龍的生活與鴨子相似,是在水中游泳,并且以水中植物為生。
圖片8劍龍它最大的特征就是背部聳起的兩排骨板,以及尾巴上生著尖棘。劍龍是草食性的恐龍,行動緩慢,它身上的.骨板和尾巴上的尖棘,便成了躲避肉食性恐龍最好的防衛(wèi)了。
圖片9雷龍體重約在35公噸到50噸之間(7到10只成年大象),粗壯的腿,有如樹干一樣雷龍的身體雖然大得驚人,性情卻很溫和,平時以植物為食,有時會走入沼澤里,由于水具有浮力,可以減輕它身體的沉重負擔,同時也能躲避像異特龍般兇暴的肉食性恐龍的攻擊。
圖片10慈母龍 身長9米(三到四層樓) 體重4噸 ,主要食物: 吃樹葉,漿果,和種子 ,雜食恐龍,長著和鳥一樣的腳,性格溫順圖片11巨齒龍最早的大型、二足、肉食性恐龍,體長:7-9米長,約3.5米高(盡兩層樓高),鋸齒龍的大腦是最大的且,它的感覺器官非常發(fā)達,因而被認為是最聰明的恐龍圖片12翼龍就是會飛的恐龍,其實翼龍不是恐龍,它是生存在恐龍時代的一種動物,是一種會飛的爬行動物,當時恐龍控制著整個陸地,翼龍就控制著整個空中,是當時的空中霸主。
三、探索恐龍外形與食性關系
1.食肉恐龍和食草恐龍看上去有哪些不一樣的特征呢?
2.引導幼兒觀察肉食恐龍、草食恐龍的牙齒、脖子、體型的不同,鼓勵幼兒說出自己的想法。
啟發(fā)幼兒思考食性和外形的關系,比如為什么肉食恐龍的牙齒很鋒利,為什么草食恐龍的脖子很長。
3.根據初步了解的肉食恐龍和草食恐龍典型特征,給掛圖中的恐龍分類4.小朋友知道肉食恐龍與草食恐龍生活在地球的什么地方嗎?
小結;幾億年前的地球上擁有一個完整的大陸,恐龍可以自在地四處漫游。按照四、食性給恐龍分類按照恐龍的食性對自己熟悉的恐龍進行分類恐龍喜歡吃什么呢?
那哪些恐龍喜歡吃肉哪些恐龍喜歡吃草呢?
。ㄒ龑в變喊凑帐承苑诸愡M行連線。)五、恐龍是怎么滅絕的?——可是,這樣的龐然大物在地球上稱霸了一億七千萬年以后卻一齊消失了,它究竟是怎么消失的呢?請你想一想、猜一猜、說一說。——幼兒自由討論、猜測并交流。——教師小結:就象你們的猜測一樣,我們的科學家也作了各種猜測,但卻都沒有根據,所以恐龍的滅絕,至今為止,仍然是一個沒有解開的謎。小朋友,你們覺得恐龍神秘嗎?希望我們小朋友努力學習,不斷地去探索、研究恐龍,早日找到答案。
中班科學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積極參與活動,在活動中了解平面鏡的特性,并能用語言表達自己的發(fā)現(xiàn)。
2、有初步的解決問題的能力及操作能力。
3、對鏡子感興趣,有探究的欲望。
活動準備:平面鏡、動物玩具、音樂、各種透鏡、面鏡
活動過程:
一、照鏡子,了解鏡子的特性
1、小朋友,今天我們來玩一個照鏡子的游戲。
2、請你找好朋友玩一玩照鏡子的游戲。
3、小結交流: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秘密?
二、鏡子反光實驗
1、幼兒分組探索
2、小結
三、游戲:小動物照鏡子
1、第一次操作,發(fā)現(xiàn)動物數(shù)量的'變化
2、第二次操作,發(fā)現(xiàn)如何變化
3、第三次操作,把兩面鏡子豎直面對面放,進行探索。
四、拓展經驗
1、平面鏡真奇妙,我們發(fā)現(xiàn)了好多平面鏡的秘密,在我們的生活中還有各種各樣奇妙的鏡子,你知道有哪些?
2、這些鏡子也藏著許多秘密,我們在分區(qū)活動的時候再玩一玩,發(fā)現(xiàn)它們的秘密。
活動延伸:
1、區(qū)活動時,繼續(xù)探索平面鏡的其他特性。
2、在區(qū)域中引導幼兒探索發(fā)現(xiàn)其他鏡子的特性。
中班科學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感知水沒有特定形狀的特性。
2、觀察瓶中水位高低不同,依照一個標準排序。
3、能大膽進行實踐活動,并用完整的語言表達自己的意見。
4、能用較清楚的語言講述自己的觀察和發(fā)現(xiàn)。
【活動準備】
認知準備:
知道一些常見動物的生活習性。
材料準備:
水、各種透明容器,幼兒各自帶一個透明容器。
【活動重點】
在實驗中感知水的特性。
【活動難點】
激發(fā)幼兒利用感官發(fā)現(xiàn)水的別的.特性。
【活動過程】
一、玩水的經驗。
1、介紹自己玩水的生活經驗。
2、說說你覺得水是什么樣子的?
二、玩水。
1、將水倒入各種形狀容器中,說說水的的形狀。
2、討論:為什么水的形狀會改變?;它到底是什么形狀?
3、再現(xiàn)試驗證實“水沒有形狀”。
4、幼兒自己操作實驗,運用自己帶的容器裝水互相觀察水的形狀。
小結:水是沒有形狀的,當容器變化了,水的形狀也就變化了。
三、幫水比多少。
1、有什么方法才能知道哪個容器里的水多或水少?
討論:可以用什么方法比較?
2、老師實驗?同種大小容器?不同種容器裝水。
小結:原來比較多少時,要將水裝入同種大小的容器中,然后再看水面的高低,就可以比出水的多少了。
3、水除了沒有形狀外,它還有什么特點?
小結:水沒有顏色、透明、沒有味道。
教學反思:
一次科學活動的開始,應該來自幼兒已有的經驗,一次科學活動的結束,并不是真正的結束,應使幼兒有進一步的探索可能,成為獲取經驗的開始。幼兒是學習的主人,所以我們老師要盡其所有、創(chuàng)設各種學習環(huán)境,讓幼兒能夠用眼看、用耳聽、用嘴說、用腦思考,全身心地積極地投入到探究中去,給幼兒自由展現(xiàn)的空間。讓幼兒在游戲中、快樂中獲得知識,學得經驗。
中班科學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通過故事讓幼兒初步了解故事中信號燈的作用。
2、知道在生活中要遵守交通規(guī)則。
3、能大膽進行實踐活動,并用完整的語言表達自己的意見。
4、領會故事蘊含的寓意和哲理。
活動準備:
紅、黃、綠燈,創(chuàng)設馬路的情景。
活動過程:
一、聽故事。
。ㄔO計意圖:活動一開始,我就提出問題,讓幼兒帶著問題來觀看動畫,為下面的講述作鋪墊。)今天老師帶來了一個故事《三顆星星》,要求:聽一聽,故事里有哪三顆星星?他們有什么本領?
幼兒聽故事。
二、提問。
。ㄔO計意圖:這一環(huán)節(jié)通過提問、討論、再提問,利用層層深入的形式, 讓幼兒清楚地了解故事內容,引出紅綠燈。并且在這個過程中創(chuàng)設性的運用語言大膽、清楚地表達自己的想法,發(fā)展幼兒的想象力。)
1、故事里有哪三顆星星?
學了什么本領?(幼兒相互交流:把你聽到的告訴旁邊的.朋友。)
2、師提問:紅星星有什么本領?(黃、綠燈)太陽媽媽為什么要送他們下來?
它們在地球上做了什么事情?(變成了馬路上的紅綠燈,還有一個新的名字:交通信號燈。)探索:信號燈是什么意思?你還知道哪些是交通信號燈?
3、紅綠燈裝在什么地方?(馬路上,十字路口)
4、如果沒有紅綠燈會發(fā)生什么事情?(會發(fā)生交通事故,交通阻塞)小結:所以在生活中,紅綠燈很重要,它是交通信號燈,告訴我們要遵守交通規(guī)則。
三、兒歌:(紅綠燈)
(設計意圖:運用情境表演法讓幼兒學一學怎樣過馬路?同時提升生活經驗:遵守交通規(guī)則。)
1、你和爸爸媽媽是怎么過馬路的?(紅燈停、綠燈行。你們真是遵守交通規(guī)則的人。)
2、聽聽兒歌里的小朋友是怎么過馬路的?一起念一念、學一學。
活動反思:
其實怎樣過馬路對多數(shù)幼兒來說是比較熟悉的,一般出門家長也會提醒,但是到底這三個燈有什么作用?幼兒還是一知半解的。通過這個活動幼兒們對紅綠燈、交通信號燈有了更深入的認識。我運用了動畫講述故事,大家很感興趣,而且一下子就了解了故事內容,本來黃燈的作用大家都不知道,現(xiàn)在了解了。也從這次活動豐富了信號燈、交通規(guī)則這些方面的知識。
"還知道哪些是交通信號燈"這個問題幼兒一下子說不上來,我應該在課前準備一些圖片資料,讓幼兒觀察,這方面的知識還需要豐富。也可以放到下次的活動再開展。
小百科:星星是天文學上指宇宙間能發(fā)光的或反射光的天體;一般指夜間天空中發(fā)光的天體。
中班科學教案 篇8
活動準備
制作傘的材料:小棒、吸水海綿、布、牙簽、橡皮泥、火柴棒等,實物傘若干,多媒體PPT課件(小雞淋雨的情景),各種各樣的傘,《傘舞》音樂磁帶。
活動目標
通過兩次做傘,探究傘的結構,知道傘有傘面、傘柄、傘骨。
能積極主動探究、動手動腦,在發(fā)現(xiàn)問題的過程中解決問題。
增強關愛小動物的社會性情感。
活動重難點
重點:了解傘的構造;難點:嘗試自制小傘。
活動過程
一、情景導入,激發(fā)幼兒做傘的愿望
1.師:小朋友請仔細聽一聽,你昕到了什么?打雷了,下雨了?炜,一群小雞在干什么?(欣賞多媒體畫面:小雞淋雨并尖叫著四處逃竄。)
2.師:天很冷,淋雨的小雞會怎樣呢?我們趕快想個好辦法來幫助它們吧!
小結:小朋友真聰明,想出許多幫助小雞的辦法,許多小朋友想做把小傘送給小雞,這個辦法真不錯!
二、幼兒第一次探索制作小傘
1.出示做傘的材料,有小棒、吸水海綿、布、牙簽、橡皮泥、火柴棒等。逐一向孩子介紹。
師:桌上有許多材料,想一想,你可以用什么材料做傘?
師:現(xiàn)在我們就來動手為小雞做小傘吧。
2.展示幼兒第一次嘗試的作品。(將做好的小傘插在吸水海綿上的小雞旁)
師:請你將傘送給小雞,并對小雞說句有禮貌的話。
3.幼兒交流,了解傘的結構。
。1)引導幼兒認識傘面、傘柄。
師:你用什么材料做傘?
幼:我把布和小棒固定住。
幼:我是用布和牙簽,先找塊圓形的布,然后用牙簽撐在下面。
師:聽聽小雞說什么?(出示PPT畫面:小雞說,小朋友做的傘不能擋雨。)問題出在哪兒?
。2)每人一把實物小傘與自制傘比較,認識傘骨。
師:剛才大家自己做的傘與手里的傘有什么不一樣?哪里不一樣?
幼:我做的小傘撐不開。
小結:傘都有傘骨,傘骨就像人的'骨架,沒有傘骨,傘面就撐不開。
三、幼兒第二次探索制作小傘
1.幼兒嘗試用多種材料制作傘骨。
師:剛才我們做的傘因為沒有傘骨,所以還不能幫小雞擋雨,怎么辦?拿什么材料做傘骨呢?(鼓勵幼兒用不同的材料做傘骨)
師:第二把傘做好后趕快送給小雞,仍然要對小雞說句好聽的話。
2.交流制作小傘的方法。
師:用哪些材料做傘骨能撐開傘面?
幼:用牙簽、火柴棒都可以做傘骨。
師:這次小朋友做的傘都有傘骨,小雞能撐開小傘遮雨了,小雞真開心。
小結:今天,我們做了能撐開的傘,并知道傘不僅有傘面、傘柄,還要有傘骨。
四、了解傘的作用
1.師:你們平時用過或看到過什么樣的傘?
2.播放PPT,欣賞多種有趣的傘。
小結:傘不僅能擋雨、遮陽,還能裝飾和表演,傘,的用處很多。
3.幼兒與老師一起跳《傘舞》結束活動。
中班科學教案 篇9
【活動目標】
1、通過對各種樹木的觀察、探索、發(fā)現(xiàn)和了解,使幼兒產生保護樹的渴望。
2、學會主動關心照顧小樹或大樹。
3、學會做觀察記錄。
【活動準備】
1、圖片:各種大樹
2、彩筆、圖畫紙、鉛筆。
3、幼兒卡(幼兒姓名、性別、年齡)。
【活動過程】
一、觀察了不同樹種
1、開展自由討論:你看到哪些樹?它是什么樣子的?叫什么名字?
2、提問:用幼兒已有的經驗描述不同樹的外形特征,你喜歡什么樹,它是什么樣子?
二、帶幼兒去室外觀察樹木
1、引導幼兒仔細觀察,從下到上,從樹根到樹冠、樹葉及不同部位的粗細高矮、大小、長短、形狀、顏色等。
2、提問:你喜歡哪些樹?為什么喜歡?你如何對待它?
三、領養(yǎng)大樹活動
1、讓幼兒把自己的卡片掛到自己喜歡的樹上。
2、與大樹擁抱感知粗細,與小樹牽手,給小樹澆水。
四、觀察記錄
1、用不同方式記錄所觀察到的樹種。
2、根據樹葉的.不同形狀、高矮、粗細、是否開花
3、記錄小樹家的路線圖。
五、區(qū)分樹的種類
1、讓幼兒說出樹的種類,老師用圖表示出數(shù)量
2、讓幼兒學習點數(shù)。
六、繪畫:我喜歡的樹
1、把自己喜歡的樹畫下來,并畫上它的鄰居,組成一幅完整的圖畫,放在展區(qū)展覽。
2、總結分享。
請幼兒談談對園區(qū)樹木千姿百態(tài)的感受。
【中班科學教案】相關文章:
中班優(yōu)秀科學教案02-15
中班科學教案07-02
【經典】中班科學教案08-18
(經典)中班科學教案08-31
中班科學教案[精選]08-16
中班科學教案(精選)08-20
(精選)中班科學教案08-27
中班科學教案07-20
中班科學教案(精選)08-11
[經典]中班科學教案0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