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入口免费视频_亚洲精品美女久久久久99_波多野结衣国产一区二区三区_农村妇女色又黄一级真人片卡

大班數(shù)學教案

時間:2023-08-30 10:14:15 教案 我要投稿

實用的大班數(shù)學教案常用(8篇)

  作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總不可避免地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是教學活動的依據(jù),有著重要的地位。那么應當如何寫教案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大班數(shù)學教案8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實用的大班數(shù)學教案常用(8篇)

大班數(shù)學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在游戲中體驗用多種方法進行7以內湊數(shù)、鍛煉思維的靈活性與敏捷性。

  2、會玩新授的游戲、敢于在游戲中大膽用舟山方言交流。

  【活動準備】

  圖片。

  【活動過程】

  一、學會舟山童謠、掌握游戲口令。

  1、學習舟山童謠、了解游戲情境。

  2、續(xù)編童謠。

  二、介紹游戲玩法與規(guī)則。

  1、幼兒分成男生組和女生組、男生代表1元、女生代表2元。

  2、幼兒問“幾元啦?”之后、根據(jù)教師給出的價格、幼兒迅速抱團、湊到指定數(shù)量的'隊伍過關。沒有湊對的幼兒站到教師身邊。

  三、玩游戲。

  1、第

  一、二次玩游戲:湊3、4數(shù)字。

  掌握游戲方法、引導幼兒發(fā)現(xiàn)和挖掘多種湊數(shù)方法。

  小結:原來一個數(shù)字不僅僅只有一種湊數(shù)的方法。

  2、嘗試湊5、6、7數(shù)字。

  將幼兒湊數(shù)的方法展示到黑板上、請大家一起來驗證、鼓勵幼兒想出不同的湊數(shù)的方法。

  3、鞏固與提升。

  幼兒自主游戲。

  四、總結與延伸。

  今天大家與同伴合作湊夠了錢、買到了螃蟹、成功招待了朋友、請和自己的同伴擁抱一下。今天的游戲我們用舟山話來玩、大家玩的很開心、下次我們再用舟山話來玩玩其他的游戲。

大班數(shù)學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能運用自己的策略為不同等分的餡餅塊分發(fā)同樣數(shù)量的紅豆,紅豆數(shù)量為12。

  2、感知不同的數(shù)數(shù)方式及多種不同的等分方法,初步理解部分與總體的關系。

  3、積極運用自己的圖示策略記錄相關的數(shù)學問題。

  【活動準備】

  豆子每人12粒以上;自制數(shù)數(shù)操作器、三等分圓的操作硬卡;圓片多個,筆、記錄紙。

  【活動過程】

  1、觀察材料

  今天老師要和大家一起來做豆豆餡餅,先看看我們都有些什么材料吧。

  (初步了解圓片,記錄紙,筆,豆子的用途)

  2、數(shù)豆豆

  做豆豆餡餅,今天每個人需要取12顆紅豆,不多也不能少,說說你怎么取到正好12顆紅豆呢?

 。1)鼓勵并嘗試各種各種不同的數(shù)到12的方法)

 。2)請你選一種自己能行的辦法,數(shù)出不多不少12顆紅豆到自己面前的小盤子里。

  3、第一次做餡餅

  (1)現(xiàn)在開始做餡餅,請把餡餅對折一下,用筆把中間的折痕用筆描出來?纯船F(xiàn)在餡餅分成了幾塊?

 。2)請你把12顆紅豆分到餡餅上,每塊紅豆一樣多,12顆紅豆都分完。

 。3)說說你分的結果是怎樣的?

 。4)說說我們剛才做了件什么事?請你把剛才做的這件事用自己的辦法記在記錄紙上,記得告訴別人兩個內容:餡餅分成了兩塊,每一塊分到了6顆紅豆。

 。5)幼兒操作,記錄。

  4、第二次做餡餅

 。1)再來做餡餅,請把餡餅對折一下,再對折一下,用筆把中間另一條折痕也用筆描出來?纯船F(xiàn)在餡餅分成了幾塊?

  (2)操作過程同上,感受分成四塊餡餅,每塊分到3顆紅豆并做記錄。

  5、第三次做餡餅

  (1)有個難一些的問題,你能把餡餅分成同樣大小的三塊嗎?

 。2)把你想到的辦法給大家看看,是不是分成了同樣大的三塊?

 。3)給幼兒提供三等分圓的操作卡,一個新的餡餅,運用操作卡,把餡餅分成3份。

 。4)給三份餡餅分紅豆并記錄結果。

  6、第四次做餡餅

  (1)請幼兒在三等分圓的基礎上,嘗試把餡餅分成6份,用筆描出來。

  (2)給六等分的餡餅分紅豆并記錄操作結果。

  7、總結

  (1)看自己的'記錄紙,你記錄了幾件事情?

 。2)從記錄的這些事情上,你發(fā)現(xiàn)的什么秘密呢?(出示整理好的記錄紙,份數(shù)從少到多,數(shù)量從多到少)

 。3)老師總結:

  看來,一塊餡餅可以用不同法方法分成相同的2,3,4,6份或者更多的份數(shù),餡餅等分的份數(shù)越多,每一塊上能分到的紅豆就越少,可它們合在一起,還是原來的餡餅大小,紅豆也還是12顆,做餡餅分豆豆游戲真有意思。

大班數(shù)學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學習9的分成,知道9的分法。

  2、在探索操作中,知道按順序分合不易漏掉數(shù)字。

  3、感受數(shù)字游戲的快樂,喜愛數(shù)學。

  【活動準備】

  1、黑板(針對板書要求,事先打好格子)。

  2、男孩、女孩頭像各一個。

  3、充分利用場地中間的圓。

  【活動過程】

  1、游戲:男孩女孩“搶座位”(10分鐘)

  要求:男孩女孩各9名,事先分坐兩邊,為使游戲順利進行,可以穿插部分不一樣的椅子,游戲中,調換“迷惑”。

  師:孩子們,你們認識我么?幼:認識。

  師:既然認識,那我們輕松的玩一玩,開心一下,和老師玩玩游戲,學學新本領,同意么?(同意)

  師:首先,我們一起和客人老師問好。

  幼:客人老師好。

  師:請坐,知道我們今天來了幾個女孩么?好,男孩幫數(shù)一數(shù)。

  (調動氣氛,讓幼兒活躍起來)

  師:有多少男孩呢?女孩幫數(shù)一數(shù)。

  (進入主題,9的世界)

  現(xiàn)在請9個男孩,9個女孩一起站到中間的'圓圈里,和我玩游戲,詳細闡述游戲規(guī)則,要求不可以坐在原來的椅子上,(隨機分,讓幼兒感知9個座位可以分成X個男孩和9-X個女孩,幼兒在游戲中探索)

  游戲進行三次,第一次幼兒熟悉游戲過程,第二次第三次逐步增加難度,在游戲的過程中,和師一起探索9的分成。

  游戲結束時,男女孩分開做,為下一個游戲做準備。

  過渡:師:這個游戲好玩的吧,那你們知道9的分成一共有多少中嗎

  幼兒知道,師:那我們來驗證一下。

  幼兒不知道,師:那我們來玩下面一個游戲,一起來找找9一共有幾種分法。

  2、游戲,9的分成(15分鐘)

  邀請9個女孩,師:我們開始啦,注意看哦,一不小心,你就不知道怎么玩了哦。

  游戲規(guī)則:爆竹示范的一個女孩,輕輕地抱到座位上,提示:9個女孩被扔掉一個,還有幾個?

  總結歸納前,可以先安排幼兒玩一次,熟悉游戲。

  將示范的女孩一個一個抱到座位上,并板書。

  總結:幼兒一起讀9的分成。

  師:咦,你們有沒有發(fā)現(xiàn)什么規(guī)律?

  幼:有,并說出規(guī)律。師:對的,左邊的數(shù)字越來越大,右邊的數(shù)字越來越小。

  幼:沒有。

  師:那我們來觀察一下,示意板書上9的分成,左邊的數(shù)字,歸納,左邊的數(shù)字一個比一個大,右邊的十組一個比一個小。

  師:那你知道我為什么這樣寫?

  幼:知道,這樣可以避免遺漏;不知道,和左邊的板書比較,發(fā)現(xiàn)這樣的奧秘。

  3、活動延伸:

  師:其實我們的生活和數(shù)字息息相關,你還能發(fā)現(xiàn)身邊其他的數(shù)字秘密么?好的,我們一起去尋找,但是,在離開這兒之前,得先和客人老師道別哦!

  或者兩個游戲都引入情景,狼和小羊。

  1)狼來了,你坐到小椅子上就安全了,狼就不會吃你。

  2)狼來了,叼走了一只小羊,還有幾只小羊。

  本次活動的基調定位于在已習得數(shù)字分成的基礎哈桑,對數(shù)字9的分成進行歸納,總結,更多的是讓幼兒學會學習,讓幼兒發(fā)現(xiàn),原來數(shù)字就在我們身邊。

大班數(shù)學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認識鐘面數(shù)字與指針表示的意思,以及在鐘面上看整點和半點。

  2.了解時間與生活、學習的關系。

  3.引導幼兒積極與材料互動,體驗數(shù)學活動的樂趣。

  4.發(fā)展目測力、判斷力。

  活動準備:

  1.幾臺不同樣式的時鐘(如外形不同、指針數(shù)量不同、刻度表示方法不同等),玩具鐘若干。

  2.整點記錄表(見操作材料包“下課10分鐘”)。

  活動過程:

  一、看時間

  1.討論:時鐘有什么用?這些中有哪些不一樣?(如外形不一樣、鐘面有方有圓、指針數(shù)量不一樣等。)

  每個時鐘的鐘面上都有什么?(如1—12個數(shù)字,時針,分針等。)

  2.區(qū)分時針和分針,談論他們不

  3.同的功能。

  二、學習認整點

  1.討論:現(xiàn)在是幾點鐘?你是怎么知道的?

  2.教師小結:鐘面上一共有12格,每一個代表不同的時間;當分針指向12的時候,時針指向數(shù)字就是幾點鐘。

  三、撥時鐘

  1.教師與幼兒共同撥弄時針,分辨準確的時間。

  2.幼兒兩人一組,玩玩“我說時間你來撥”的游戲。

  3.在已能辨認整點的基礎上,適當出現(xiàn)“半點”,讓幼兒嘗試撥“X點半”,辨認“X點半”;從中面上分辨是超過了“X點”還是沒有到“X點”。

  活動延伸:

  1.利用“整點記錄表”,版主幼兒建立時間與自身生活的聯(lián)系,如8:00來幼兒園、11:00午餐、4:00回家等。

  2.在區(qū)角中投放相關游戲材料,支持幼兒開展“看看撥撥”(看時間,撥鐘點)、“連連看”(時間與相應的時間相聯(lián))等游戲。

  活動反思:

  《整點探秘》是我進入虹古路幼兒園一年后的一次比較重要的匯報課,我也非常的重視,所以無論是前期的教具準備還是設計教案都格外仔細,也請老教師為我的活動提了很多意見和建議,在活動中也格外注意提問的有效性和回應的策略,這也是將平時大教研活動的內容學以致用。整個活動完成的還是比較順利、流暢的,但是問題也不少。

  1、整個活動的致命缺陷是:平。活動太穩(wěn),老師教的穩(wěn),幼兒學的也很穩(wěn),沒有什么大的挑戰(zhàn)性,沒有讓幼兒“跳一跳摘果子”的感覺;顒又衅鋵嵖梢栽黾印鞍朦c”“一刻”“三刻”的內容,這樣的話更貼合實際生活,更具有實用性,幼兒才是真正學到了有用的知識。這主要源于我擔心設計了過于困難或者復雜的內容,自己又無法駕馭,會使這次活動搞砸。其實活動過后回想一下,這次活動我沒有真正的教給孩子將來能用到的實際的東西,反而就是浪費了他們的時間,這與我課程設計的初衷就是背道而馳的,我不能因為怕搞砸了自己的匯報課而刻意的降低活動的難度,這是對孩子的不負責任,我應該吸取這個教訓。

  2、活動配套使用的FLASH是在網上下載的現(xiàn)成的.,制作雖然精美但是不可避免的一個問題就是,與我設計的活動并不是百分百契合的,這就會影響活動的進行,我這次的處理方法是配合FLASH更改了教案中的個別步驟,雖然這樣做對結果并沒有太大的影響,但是我知道這樣是錯誤的做法,F(xiàn)LASH作為教育教學的一種輔助手段,應該是配合活動的進行,起到錦上添花的作用,而不是妨礙活動的進行,這就是主次顛倒了,我應該好好學學多媒體課件的制作方法,正確以后少依賴網上現(xiàn)有的資源,而更多的是自己制作課件,因為在制作課件的過程中,也是從另外一個角度再次探究了活動內容,讓自己對活動有更深一層次的理解和想法。

  3、教具的制作上還不夠精良。活動中幼兒使用的可操作鐘面如果可以塑封一下,使紙質更硬質一點,然后鐘面和指針用子母扣連接,這樣可能從美觀性和可操作性而言會更好一點。

大班數(shù)學教案 篇5

  一、 活動目標

  1、 體會錢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2、 認識各種面值的人民幣,感知一些比較直觀的特征。

  3、 認識元、角、分,并能進行換算。

  二、 活動準備

  1、 活動材料:和幼兒一起收集1角、2角、5角、1元的人民幣若干。

  2、 經驗準備:會10以內加減運算、認識不同面值的人民幣。

  三、 活動重難點

  1、 活動重難點:會進行簡單的人民幣換算。

  2、 指導要點:通過情境的熏陶和體驗,在指導下進行簡單的人民幣換算。

  四、 活動過程

  1、 進行“猜價錢”的游戲,引發(fā)幼兒活動的興趣和對錢幣的注意。

 。1)、教師出示一個金元寶的儲蓄罐,吸引幼兒的注意力:“你們知道這是什么嗎?”“你想要這個存錢罐嗎?”

 。2)、提問“那你知道買這個存錢罐要多少錢嗎?”教師引導幼兒猜價錢,“你猜得貴了、還是便宜了。。。。。!奔由钣變簩(shù)的大小的體會。

 。3)幼兒猜中后,請他們看存錢罐上得標簽:18元。

  2、引導幼兒初步探索人民幣的兌換:1元=10角。

   (1)、教師提問:“小朋友乘過城市公交車嗎?它需要多少錢呢?”

  (2)設置問題情境:“可是如果身邊沒有1元的紙幣和硬幣,只有一些1角、兩角的零錢,你該怎么辦呢?”

  (3)、同桌兩個小朋友可以拿出學具來擺一擺,比比哪個小朋友想出的.方法多?

 。4)、幼兒操作錢幣,教室巡回指導。

 。5))、幼兒分享兌換匯報的方法。并說一說為什么這樣拿?

  (6)、依據(jù)幼兒的表達,教師請幼兒把自己的錢拿出來粘貼并展示出來。

  1元=10個1角=2個5角=1個5角2個2角1個1角=1個2角8個1角=3個2角4個1角

  “1元錢原來可以付10張1角,也可以2張5角。。。。。。那么你知道1元等于幾角嗎?”

  “那10角等于幾元?”

  3、 引導幼兒進一步認識元、角的關系。

  (1)、教師提問:“小朋友不僅認識了這么多人民幣,同時也知道1元=10角,下面我們一起來做一道有趣的兌換題目!

  (2)、教師出示圖片:2角能換( )個1角。

 。3)、在操作中幫助幼兒理解什么是“換”,如何是等價。

  (4)、在此基礎上再出示其他各題:如1元能換( )張5角,1元能換()張2角。

 。5)、師生共同核對結果。

 。6)、請幼兒完成數(shù)學幼兒書第10頁中的內容。

大班數(shù)學教案 篇6

  【設計意圖】

  大班的孩子對于形狀和顏色的認識有了一定的基礎,但是對于形色對應合成認知還不夠深,由此我利用形、色之間的對應關系來進一步發(fā)展孩子們對這兩者之間對應關系的判斷力,并利用了服裝的搭配,來讓孩子們感受數(shù)學并不是只存在于書本和教師的頭腦當中,還來源于生活。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進一步學習形狀與顏色的合成。

  2.培養(yǎng)幼兒將兩種事物特征對應、整合在一起的思維能力。

  3.培養(yǎng)幼兒的嘗試精神,發(fā)展幼兒思維的敏捷性、邏輯性。

  4.有興趣參加數(shù)學活動。

  【教具準備】

  1.PPT.

  2.幼兒學具:幾何泡棉。

  3.幼兒用書

  【教學過程】

  一、情景導入。

  1.從前,有個國王最喜歡穿漂亮的衣服,愛漂亮的國王每天都要穿新衣服,還喜歡大家贊美他!有一天,來了一位新的裁縫師,他告訴國王,他能做出全世界最美的衣裳!今天,國王又穿了一件他喜歡的衣服,我們一起來看看他穿的`是什么?

  2.(教師出示情景掛圖)國王的試衣室里擺滿了許多漂亮的衣服,你們看!

  3.今天,國王身上穿的新衣是哪一套?皇冠是哪一頂?

  4.衣架上,哪兩套的上衣和褲子是一樣的?分別是什么顏色的?

  二、布題。

  互動:

  1.今天剛穿上新衣服,愛漂亮的國王已經把接下來兩天的衣服都已經選好了。國王請小朋友們按照圖中的要求找出答案,猜猜明天他會穿什么衣服呢?

  2.咦?這個“√”是什么?“√”在這里表示什么意思?

  小結:原來是“√”在哪就表示需要找出什么顏色的衣服。

  4.出示PPT,請幼兒找出正確的答案。

  5.教師變換“√”的位置,請幼兒繼續(xù)嘗試。

  小結:小朋友們真棒,知道“√”放在哪就是要選什么。

  三、評價練習。

  1.還有一些泡棉拼圖也想和你們玩呢!請小朋友們按照書上各種形狀對應的顏色找到拼圖,并用“○”把正確答案圈出來。

  2.幼兒做評價練習,教師巡回指導。

  小百科:合成,由部分組成整體。

大班數(shù)學教案 篇7

  活動設想:

  本活動取材來源于生活,以探索橘子的瓣數(shù)為主線展開活動;顒佑袃蓚環(huán)節(jié),第一環(huán)節(jié)是幼兒探索用多種辦法點數(shù)橘子的瓣數(shù),然后把結果記錄在統(tǒng)計表中。幼兒通過觀察統(tǒng)計表,了解橘子的瓣數(shù)并不相同。第二環(huán)節(jié)是利用統(tǒng)計得出的數(shù)據(jù),讓幼兒猜測是大橘子瓣數(shù)多還是小橘子瓣數(shù)多,然后提供大、小橘子讓幼兒驗證。

  活動目標:

  1.探索橘子的大小與瓣數(shù)的多少是否有必然的聯(lián)系;

  2.能清楚地表達探索的過程與結果;

  3.學習不受物體排列方式的影響計數(shù),探索多種計數(shù)的方法;

  4.嘗試用數(shù)學的方法解決問題。

  活動準備:

  1.剝開的橘子人手一個、沒剝開的橘子人手兩個;

  2.筆、記錄紙、卡片等。

  活動過程:

  1.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引發(fā)幼兒思考與操作。

  (1)幼兒想辦法點數(shù)橘子的瓣數(shù)并進行記錄。

  師:我們班的小朋友都喜歡和大家分享東西,今天我們來分享橘子,分享之前老師要考驗小朋友,如果你們挑戰(zhàn)成功就可以分享橘子。挑戰(zhàn)的問題是:如果你和大家分享一個橘子,每個人吃一瓣,可以有幾個人吃到你的橘子,想一想可以用什么辦法知道。

  幼:數(shù)一數(shù)。

  師:橘子是圓的又可以掰開,那可以怎樣數(shù)呢?小朋友動腦筋想一想,可以跟旁邊的小朋友商量,想好了拿一個橘子用你的辦法試一試。數(shù)完了不僅要把數(shù)字記在心里,還要記在記錄表上。

  反思:

  用表來記錄全班幼兒計數(shù)的結果。運用統(tǒng)計表既有利于引導幼兒總結規(guī)律,讓幼兒的知識系統(tǒng)化,增進幼兒處理信息的方法和技能,也有利于幼兒之間的相互交流,同時還能夠有效控制探究的方向,有助于探究目標的實現(xiàn)。 教師提出的第一個問題是啟發(fā)幼兒用數(shù)學的方法解決問題。第二個問題是提醒幼兒在數(shù)的時候要充分考慮橘子的特性。讓幼兒與旁邊的小朋友商量,主要是想讓幼兒在操作前先進行理性的思考,避免活動中的盲目性?幼兒討論激烈,紛紛把自己的想法告訴對方。 (2)幼兒交流數(shù)的結果和計數(shù)的方法。

  師:剛才小朋友都數(shù)了橘子,誰愿意告訴大家你數(shù)的那個橘子有幾瓣?可以分給幾個人吃?你是怎樣數(shù)的?

  幼1:我數(shù)的橘子有9瓣,可以分給9個人吃,我把橘子掰成一瓣一瓣,然后數(shù)一數(shù)。

  幼2:我數(shù)的橘子有10瓣,可以分給10個人吃,我是用手指按住一瓣,從這一瓣開始數(shù),數(shù)到它旁邊就停下來。

  幼3:我數(shù)的橘子有12瓣,可以分給12個人吃,我的'橘子有一瓣很小,我記住這一瓣的樣子,然后從這一瓣開始數(shù),數(shù)到它旁邊就知道有幾瓣。

  幼4:我數(shù)的橘子有9瓣,可以分給9個人吃,我把橘子的一瓣摳個小洞.然后從這一瓣開始數(shù),數(shù)到它旁邊就不要數(shù)了,最后是數(shù)字幾就是幾瓣。

  反思:

  集中分享能為幼兒的相互學習提供機會。在分享中幼兒學習同伴解決問題的方法,學會運用多種辦法、多角度解決問題。在交流中,幼兒用語言表達探索的過程與結果,體驗探索的快樂。從幼兒的表述中可以看出,幼兒能充分考慮橘子的特性,能用多種方法數(shù)橘子的瓣數(shù)。這說明幼兒在面臨新的問題時,能運用原有的知識經驗,靈活運用不同的思維方式和操作方法。

  (3)幼兒通過觀察統(tǒng)計表發(fā)現(xiàn)橘子瓣數(shù)的規(guī)律。師:你們仔細觀察表格,看看能發(fā)現(xiàn)什么?

大班數(shù)學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1.學習10以內的連加,感知減法算式表達的數(shù)量守恒關系。

  2.嘗試運用正確的詞匯表達圖意并進一步理解減法的實際意義。

  3.體驗成功的樂趣,增強自信心。

  活動準備: 知識經驗:幼兒已掌握10的組成。

  物質材料:PPT,鑰匙題卡,門

  活動過程: 一、玩一玩游戲,復習10的組成。

  二、看一看PPT,學習10的加法。

  師:經過大家的努力,小白兔家的門終于開了。咦!小白兔在家嗎?(不在)看,桌上有一張紙條,原來啊是灰太狼留下的,它說小兔被它抓走了,想要救小兔,去狼村找!我們一起出發(fā)吧!

 。1)師:你們看前面山有蝴蝶,誰能用一句完整的話來說一說這幅畫的意思?(圖,先2有只蝴蝶在草地上,在來了3只、后面有來了5只蝴蝶,一共有10只蝴蝶)

  (2)師:誰能列一道連加算式題?(2+3+5=10)

  (3)師:我們一起到前面去看看吧!誰能用一句完整的話來說一說鴨子這幅圖的意思?(有2只藍色的鴨子河里,有6只黃色的'鴨子草地,后面有來了2只大鴨子,圖上一共有10只鴨子)

 。4)師:誰能列出一道加法算式?(2+6+2=10)

 。5)師:走的好累呀,我們到樹底休息一會吧!看,蘋果呀!有三棵蘋果樹、左邊有蘋果樹有3個、中間4個右邊有3個。

 。6)師:誰能列一道算式來表示這幅圖的意思?(3+4+3=10)

 。7)師:前面到沙灘了,你們能用完整的話來表示沙灘上的烏龜嗎?

  (沙灘有8只大烏龜、草地有1只烏龜、后面有來了一只烏龜)8+1+1=10

  三、游戲活動:送數(shù)字寶寶回家

 。1)師:看,是灰太狼,聽聽他會說些什么呢?想要進去,先回答我的問題!我這兒有些數(shù)字寶寶找不到家了,請你們送他們回家!

  (2)師:你們愿意接受灰太狼的挑戰(zhàn)嗎?

  四、玩一玩游戲,復習10連加

【大班數(shù)學教案】相關文章:

大班數(shù)學教案07-20

【經典】大班數(shù)學教案07-20

(經典)大班數(shù)學教案08-24

[經典]大班數(shù)學教案08-06

大班數(shù)學教案[精選]08-15

大班數(shù)學教案(精選)08-20

(精選)大班數(shù)學教案08-28

大班幼兒數(shù)學教案04-10

大班數(shù)學教案04-10

大班數(shù)學教案0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