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入口免费视频_亚洲精品美女久久久久99_波多野结衣国产一区二区三区_农村妇女色又黄一级真人片卡

小班數學教案

時間:2024-10-28 05:35:39 教案 我要投稿

小班數學教案集合七篇

  作為一名默默奉獻的教育工作者,編寫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是備課向課堂教學轉化的關節(jié)點。那么大家知道正規(guī)的教案是怎么寫的嗎?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小班數學教案7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小班數學教案集合七篇

小班數學教案 篇1

  活動設計背景

  小班幼兒年齡小,愛玩,好動,好奇心強,注意力容易分散,根據這一特點我采用了愉快的數學方法。一般來說3-4歲的幼兒對數字的概念有一定的認識,讓幼兒學習手口一致的點數,可以為幼兒在今后的學習數學打下良好的基礎。

  活動目標

  1、通過游戲操作使幼兒初步感知數字1、2 、3。

  2、讓幼兒能用手口一致表示數字1、2、3。

  3、感受游戲帶來的樂趣。

  4、引導幼兒積極與材料互動,體驗數學活動的樂趣。

  5、引發(fā)幼兒學習的興趣。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通過游戲使幼兒初步感知數子1,2,3.

  難點:能手口一致的點數1,2,3.

  活動準備

  1、卡通數字1、2、3。

  2、1、2、3的大數字卡以及相應圖片。

  3、魔術口袋以及小水果。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用歌曲引出課題 :教師唱自創(chuàng)歌曲:“一象鉛筆細又長,二象小鴨水中游,三象耳朵聽聲音,我們請他們來做客!闭埑鰯底謱殞1、2、3。那么數字寶寶是不是象歌曲里唱的`那樣象鉛筆、小鴨和耳朵呢,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二、基本部分:

  1、請出數字寶寶,用數字和圖片相對應,讓幼兒看看數字是否象歌曲中唱的一樣,加深幼兒對數字的理解和記憶。

  2、游戲:我出幾你念幾。教師隨意出示大數字卡,讓幼兒念出卡片上相應的數字。

  3、用手指表示數字:教師:現在請小朋友伸出你靈巧

  的小手,告訴我你的小手都有那些本領?(幼兒自由回答)那么你會用小手表示1、2、3嗎?教師帶領幼兒用手指表示1、2、3,同時糾正幼兒的錯誤手勢。

  4、游戲:我來說,你來比。教師說出數字,幼兒用手指來表示。同時也可以選擇幼兒擔任小老師。

  5、游戲:看實物出手指。教師從魔術口袋中拿出相應數量的實物,讓幼兒說出數字同時用手指頭來表示其數量是幾。

  三、結束部分:

  小朋友們真棒,現在數字寶寶請小朋友和他們一起做游戲。帶領幼兒隨音樂走出活動室,(草坪上撒上1——3的小數字卡,帶領幼兒玩找數字寶寶的游戲。)自由結束。

  活動延伸:

  拿不同的實物讓幼兒手口一致的點數。

  教學反思

  本次的教學活動,目標完成。通過游戲活動,幼兒對數字1,2,3有了進一步的認識,并能夠手口一致的表示實物的數量。在教學活動中,我采用讓幼兒能動手,動腦的學習方法,使幼兒對學習有了興趣,學有所獲。

小班數學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幼兒學會比較物體的大小,能用“大”或“小”來表述物體,體驗物體的相對性。

  活動準備:

  1、各種實物(如碗,皮球等)

  2、雪花片大的,小的和幼兒人數相等。

  3、大小皮球各半,大小筐各一只。

  活動過程:

  1、比比哪個大,哪個小

  逐一出示各種實物(如碗,皮球等)每種大小各一個,教師問:“這是什么?哪個大?哪個?”

  再出示大小籃子各一只,請幼兒按大小給實物分類,大的放在大的籃子里,小的放在小籃子里。

  2、玩“聽口令舉雪花片”的游戲

  請幼兒每人拿一種圖形雪花片,大小各一片,聽教師的口令舉雪花片,如舉大的圓形雪花片,舉

  小的'正方形雪花片等等。

  3、玩“揀皮球”游戲

 、儆變簢谄で蛑車顑焊。“小小皮球真調皮,一眨眼兒跑掉了!蹦钔陜焊韬,教師把大小

  皮球向四周滾出去,幼兒分散撿皮球,撿到皮球后說,“我撿到一個大(或小)皮球!

  ②出示大小筐各一只,請幼兒先想一想自己的皮球應放在哪個筐里,然后把自己的皮球放到筐里。

小班數學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1、認識圓形、方形、三角形,知道各形狀的簡單特征。

  2、能按物體的形狀進行分類。

  教學準備:

  1、錄音機,歡快的音樂。方形、圓形、三角形卡片一張。

  2、三種形狀的實物掛牌(與幼兒人數相同)。地上畫有三個形狀。

  3、彩泥、泥工板、三種形狀的操作模具若干。

  教學過程:

  一、認識圓形、方形、三角形,知道其簡單特征

  1、師:小朋友,圖形王國里來了幾位朋友,大家想認識他們嗎?(課件:圓形、方形、三角形分別做自我介紹。)

 。1)大家好,我是圓形,我的身體呀胖乎乎的,一個棱角也沒有。你們瞧,我的眼睛、嘴巴也都是圓形的呢。

  (2)嗨,我是方形,我的身體有四條邊和四個角。非常高興能和大家做朋友。

  (3)小朋友好,我是三角形,我呀有三條邊,三個角,大家愿意和我做朋友嗎?

  2、師:(課件4)剛才三個形狀朋友介紹了自己,現在,你們認識它們了嗎?能說出它們長什么樣嗎?(請幼兒分別講述三種形狀的特征。如講述有困難,鏈接到前該形狀再自我介紹)幼A:圓形它是圓圓的,沒有角。

  幼B:方形它是方方的,有四個角,有四條邊。

  師:大家認識了圓形和方形,還有一個朋友在旁邊不高興了,它是誰呀?(三角形)你們能說出它長什么樣嗎?

  那我們再來看看剛才它是怎么介紹自己的。(鏈接到課件,單獨介紹三角形)教師請一名小朋友說說三角形的形狀:哪為小朋友認識三角形了,能說出它長什么樣的?

  幼C:三角形有三條邊、三個角。

  師:我們再一起來認識一下這三個朋友,好嗎?(師生共同小結)(評析:在這一環(huán)節(jié)中,幼兒通過三個圖形的`自我介紹,來認識圖形,但小班幼兒在語言表述方面還不夠完善,教師通過個別回答、集體回答,圖形再介紹,使幼兒進一步鞏固了對三圖形的認識。)

  二、按物體的形狀進行分類1、物體分類課件:小朋友,我們的孩子到草地上去玩了,你們能幫我們把孩子找回家嗎?

 。1)哎呀,形狀朋友想請我們幫忙了。我們先看看哪些寶寶在草地上玩?(蘋果、皮球、帽子、電視機、電腦、冰箱、帆船、金魚)(2)它們是什么形狀的?請小朋友說一說。

  如:帽子是圓圓的,是圓形媽媽的孩子;電視機、冰箱是方形的,它們是方形媽媽的孩子;帆船寶寶是三角形的,它是三角形媽媽的孩子。

  小朋友真棒,幫形狀媽媽把孩子都送回了家。

  2、游戲:找朋友師:小朋友看看胸前,你現在是什么寶寶呀?是什么形狀的?看、那邊地上有三個家,我們去找自己的家吧。(放音樂,教師檢查幼兒是否找對家)我們和家里的朋友一起來跳舞吧。

  3、做餅干師:哎呀,跳舞跳得肚子都餓了,我們一起來做餅干吧。圓形寶寶喜歡吃圓餅干,方形寶寶喜歡吃方餅干,三角形寶寶喜歡吃三角形餅干,請小朋友到和自己一樣形狀的餅干加工廠去做餅干吧!

  幼兒用模具、彩泥進行制作。

  (評析:在這一環(huán)節(jié)中,教師采用了多媒體課件、游戲的形式,由個別到集體,逐步加深活動內容。讓幼兒對物體按圖形分類有了更深的認識。)

  三、結束師:哎呀,小朋友真能干,做了那么多的餅干,我們把這些餅干送到形狀王國去吧,和那里的形狀寶寶一起分享。(放音樂,出場。)

  教學反思:

  由于小班幼兒對動畫、卡通人物特別感興趣,教師自制了動畫課件。在第一環(huán)節(jié)和第二環(huán)節(jié)中的第1個活動中,將三個圖形設計成了卡通動畫形象,讓圖形自己進行講述,這樣比較容易吸引幼兒的注意力。設計的兩個游戲,在幼兒進行分類練習的同時,發(fā)展了幼兒的合作精神和動手能力。整節(jié)課設計情節(jié)連貫,思路清晰,適合小班年齡的特點。

小班數學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復習鞏固對圓形、正方形、三角形的認識。(重點)

  2、能用簡單的話說出圖形的基本特征。(難點)

  3、體驗幫助他人的體驗勞動成功的快樂。

  活動準備:

  經驗準備:活動前已經認識圓形、正方形、三角形,了解這幾種圖形的基本特征。

  物質準備:戶外場地:地上畫有三角形等圖形。用硬紙板鋪一條彎彎的大路(挖出圓形、正方形和三角形)。簡單布置場景兔媽媽的家,另一老師戴頭飾扮兔媽媽,準備不同形狀的小粘貼。幼兒每人胸前都戴上圖形。《小汽車》音樂。

  活動過程:

  一、游戲引發(fā)活動興趣。

  1、師:今天兔媽媽請我們去做客,可是她家太遠了,

  我們得開車去,路上小司機們要小心哦,別撞車。

  2、師帶領幼兒隨音樂開向兔媽媽家。

  3、途經各圖形處詢問幼兒:這是什么圖形?是什么樣子的?在大路的處停下,師:哎呀路壞了,怎么辦?(鼓勵幼兒想辦法——鋪路)

  二、幫兔媽媽修路。

  1、引導幼兒觀察路面:“這些坑都是什么形狀的?請你找出和坑一樣形狀的圖形來”。

  2、提出鋪路的要求:現在我們就要用這些圖形來修路了,小朋友在鋪路時要看清楚坑是什么形狀的,然后再把它修補好。

  3、幼兒開始修路,師巡回觀察指導:

  “你用哪個圖形修補路面的”

  “你用的圖形是對的,可是你看看坑有沒有修補好,怎么會這樣的啊?”(提示幼兒注意圖形的大小不同)

  “你真棒,這么快修補好了路,***還沒修好,能去幫助他嗎”

  4、共同欣賞修好的路,引導幼兒說說用什么樣的圖形來修補路面的(如:我用*形來修路的或我用*形來修路的),復習這三種圖形的基本特征。

  三、去兔媽媽家做客。

  1、師帶領幼兒隨音樂在修好的路上開汽車到兔媽媽家,體驗成功的喜悅。

  2、引導幼兒有禮貌地敲門:咚咚咚,我可以進來嗎?兔媽媽出示圓形說:“和我一樣的圖形寶寶請進來!”幼兒按要求進入。依次進行!罢叫螌殞氄堖M來”“有三條邊、三個角的圖形寶寶請進來”。

  3、向兔媽媽問好。兔媽媽出個難題:請小朋友把散放在家里的圖形分類收拾好。

  4、老師拿出小粘貼說:“兔媽媽說謝謝你們幫它把家收拾好了,它準備了小禮物送給你們!”啟發(fā)幼兒向兔媽媽致謝。然后去跟在座的老師說說自己拿到的是什么形狀的粘貼,說對了旁邊的'老師會給你貼在衣服上。

  5、和兔媽媽道別,隨音樂開車回家。

  延伸活動:

  回教室拼擺添畫圖形。

  活動反思:

  小班幼兒的思維具有具體性、形象性的特點,認識過程中,注意較易轉移,如何在有限的時間里,科學、有效地完成教育任務、實現教育目標,是小班教學活動組織的難點。本活動設計嘗試以趣味性、直觀形象的游戲情境貫穿全程,使幼兒在輕松、愉快、自主的狀態(tài)下,通過操作實踐與周圍的物質環(huán)境發(fā)生作用,動手動腦掌握數學知識。

  之前孩子們已經認識了圓形、正方形、三角形,因此,我決定采取游戲的形式檢驗幼兒掌握情況,進一步鞏固加深幼兒的知識點。于是,我設置了游戲情境:到兔媽媽家作客,以開車經過的路壞掉為主線,引領幼兒觀察思考:“路面”(紙殼鋪成)上坑坑洼洼的形狀是圓形、三角形、正方形的,從而產生鋪路的愿望,幼兒紛紛尋找相應的圖形進行補拼,我抓住時機引導幼兒觀察圖形的形狀,啟發(fā)幼兒說出:“我補上了XX圖形,它是什么樣子的”等等,然后給予表揚,幼兒的自信心、成就感得到了滿足。

  接下來的環(huán)節(jié)是“到兔媽媽家作客”,幼兒來到“兔媽媽家”,面對散落在地上的圖形,幼兒根據要求,迅速按標志將圖形正確分類……

  最后,為了讓幼兒體驗到成功的喜悅,我設置了“獎勵小粘貼”的環(huán)節(jié),幼兒的興趣濃厚,將活動氣氛推向了**。他們拿到粘貼紛紛著旁邊的客人老師講述手中“小獎品”的特征!拔业男≌迟N是三角形的,它有三條邊、三個角……”大方的表現,流利的表達,令觀摩的教師贊嘆不已。

小班數學教案 篇5

  一、活動名稱:

  《搓元宵》

  二、活動設計理念及意圖:

  根據小班幼兒年齡特點,引導幼兒在愉快生活的過程中積極、主動地去探索事物,獲取知識和經驗,促進幼兒身心和諧發(fā)展。根據本期幼兒學習發(fā)展的具體實際情況,設計了一堂名為《搓元宵》的數學活動,讓幼兒能夠以興趣為切入點,大膽、自主地參與操作活動,達到預期的教學目標。并讓幼兒在體驗成功的過程中增強他們生活和學習的積極性和自信心。

  三、活動目標

  1、能手口一致點數5以內的數,并按點卡上的點子數匹配同樣多的物體。

  2、積極參與活動,感受操作中學習數學的快樂。

  重難點:目標①

  四、活動準備

  1、1~5的師用大點卡一套,幼兒用的小點卡若干套。大范畫一副(缺花朵花瓶),若干彩色花朵。

  2、自制足量彩色面泥,小盤子若干(幼兒數+桌子張數),大盤子三個。

  3、《搓元宵》韻律磁帶、錄音機。

  4、邀請五名幼兒客人參加。

  五、教學活動方法

  觀察法、示范法、操作法

  六、活動過程

  1、點物匹配:根據數花瓶上的點子數匹配貼上同樣多的花朵。

  2、物點匹配,等量匹配:

  請出小客人,歡迎小客人。請5個小客人可以用點子是5的點卡表示,5位客人1人一個凳子,需要5個凳子。

  3、幼兒操作實踐點物匹配。

  搓元宵招待客人。幼兒自選點卡,根據點卡上的點子數,搓同樣多的`元宵。

  4、點數元宵數與點子數是否一樣多。

  活動基本設計為四個環(huán)節(jié)。第1、2環(huán)節(jié)采用引導法、觀察法和個別示范法,第3、4環(huán)節(jié)采用操作法。希望通過本次活動,幼兒在手口一致點數5以內數及點物匹配方面的能力有所提高。幼兒能力發(fā)展各不相同,幼兒在根據自己能力自主選擇點卡操作的同時,也在互相觀摩和學習中,得到全方面的發(fā)展。使他們在愉快的操作中自然而然得到知識和經驗的內化。

小班數學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學習按物體的顏色、種類進行分類。

  2.積極參與分類活動,體驗數學游戲的快樂。

  【活動準備】

  前期經驗準備:認識蠟筆和鉛筆。

  投影機、Smart白板、白板課件、黑板、操作實物、涂卡、操作單人手一份。

  【活動過程】

  1.設置情境,引出話題。(同形不同色)

  師:寶貝們,今天呀有客人來我們班做客啦,我們一起來找找是誰呀?(利用探照燈的功能引導孩子說出三支筆的名稱和顏色)他們完全一樣嗎?哪里不一樣?蠟筆寶寶們有三個不同顏色的家,我們一起來看看都有些什么顏色(認識紅黃藍)?猜猜都是誰的家?在你的小椅子下面就藏著一支蠟筆,我們先把

  它找出來,再把它送回家吧!(集體操作:提示幼兒看清楚蠟筆的顏色之后送到相對應的“家”檢查是否送對家)

  2.觀察思考,學習分類。

  師:蠟筆寶寶可喜歡交朋友了!我們一起來認識他們的新朋友吧。ǔ鍪救сU筆)

  師:他們在一起做游戲,玩累了,想找個地方休息一下。這是*的家呀(依次認識三種顏色)?

  師:紅色的蠟筆寶寶說:我的家是紅紅的,請紅色的筆寶寶到我家休息。ń處熓痉端蛢芍Ъt色筆回家)誰愿意來試試把黃(藍)色的.筆寶寶請到他們的家里?(請個別孩子按顏色分類操作,提醒幼兒排放整齊,便于判斷正確。如果錯誤可以用聲音按鈕提醒改正)我們一起來檢查筆寶寶找到自己的家了沒?

  太棒了。g呼聲)在我們的小椅子下面呢還有很多筆寶寶也在做游戲呢,他們也想回家了,我們一起來送他們回家吧?(幼兒集體在黑板上操作)

  小結:同一個顏色的筆寶寶住在相同顏色的家里。(同色不同形)

  師:天黑了,筆寶寶的媽媽想念自己的寶貝了,他們要回到媽媽的身邊去,可是他們的媽媽在哪里呢?

 。ㄒ来握J識鉛筆、蠟筆的媽媽,集體操作請孩子按品種分類操作)寶貝們找對了沒有。课覀円黄饋砜纯矗。g呼聲)

  小結:同一個種類的筆寶寶住在一個家里哦!(同形不同色)

  3.互動游戲,尋找“同類”。

  師:噓,聽,是誰在哭呀?哦,是紅色的蠟筆寶寶在哭鼻子呢!因為呀,他找不到自己的好朋友了,小鴨子來幫助他了,瞧,他找來了誰呀?哦,紅色的鉛筆、黃色的蠟筆、藍色的蠟筆都是他的好朋友,紅蠟筆不孤單了耶,開心地笑了呢!(笑聲)

  小結:同一個顏色或同一個種類的筆寶寶都是好朋友。ㄍ蛲味伎桑

  4.自主選擇,幼兒作業(yè)。

  師:瞧,這個圈圈里面的是誰呀?對了,還有紅色的鉛筆寶寶也找不到自己的好朋友了,我們一起來幫幫他吧。ㄊ痉恫僮鲉芜B線)

  師:在桌子上呀還有筆寶寶在傷心呢,請你給圈里面的藍蠟筆找找好朋友吧——幼兒作業(yè),教師巡回觀察,個別指導,鼓勵孩子能大膽說出連線的理由。

  5.小結結束。

小班數學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學習按大小標記將樹葉分類擺放。

  2.能用身體動作表示大小,初步體驗大小符號特征的意義。

  活動準備

  1.組織幼兒進行過拾樹葉活動,幼兒均有大小樹葉若干。

  2.大小標記卡(教學掛圖1)及簍子,大大小小的玩具和樹葉若干。

  活動過程

  1.出示秋天的圖畫,引導幼兒觀察畫面上有什么?

 。1)說說你看到了什么?

 。2)風婆婆把樹葉吹下來了, 看這些樹葉一樣嗎?

 。3)幼兒幫大樹媽媽撿樹葉。要求:一個孩子只能撿兩片樹葉,一片大樹葉一片小樹葉。

  2、引導幼兒比較樹葉,并說說樹葉的大小。

  3、請幼兒比較兩片樹葉的大小,學習聽指令舉相應的樹葉。

  2、引導幼兒認識大小標記。

 。1)今天我們教室來了兩位漂亮的客人,猜猜他們是誰?

 。2)這是誰?幼兒用肢體動作模仿大標記。

 。3)這是誰?幼兒用肢體動作模仿大標記。

  3、按標記送樹葉回家。

  (1)要輕輕對樹葉寶寶說“大樹葉我送你回大標記的'家,小樹葉我送你回小標記的家

  (2)教師和幼兒共同檢查看送的對不對

【小班數學教案】相關文章:

[精選]小班數學教案07-20

(精選)小班數學教案08-02

小班數學教案01-17

小班數學教案【精】01-07

小班數學教案最新03-18

小班數學教案(優(yōu)秀)07-30

小班數學教案(推薦)07-21

小班數學教案(薦)07-22

小班數學教案(精品)08-05

小班數學教案(集合)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