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班教案 推薦度:
- 《動物》大班教案 推薦度:
- 最新大班教案 推薦度:
- 《拜年》大班教案 推薦度:
- 白露大班教案 推薦度:
- 相關(guān)推薦
【精選】大班教案合集七篇
作為一名專為他人授業(yè)解惑的人民教師,就不得不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有助于順利而有效地開展教學活動。我們該怎么去寫教案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大班教案7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大班教案 篇1
【學情分析】
一年級孩子非常喜歡小動物,對于奇特的動物尾巴,更是興趣盎然,于是他們樂于觀察,大膽想象,愿意表達,具有強烈的表演欲望。
【教學目標】
〖知識教學點〗
1、認識12個生字,會寫“云、公、車”3個字。認識1個筆畫“”和3個偏旁“矢、八、鳥”。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學習朗讀問句。
3、了解一些動物尾巴的特點。
〖能力訓練點〗
1、通過觀察插圖,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想象能力和口頭表達能力。
2、訓練學生的朗讀能力。
3、培養(yǎng)學生動手搜集資料、歸類整理的能力。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1、激發(fā)學生熱愛學習,熱愛小動物,關(guān)愛生命。
2、鼓勵學生勇于探索,樂于參與,具有合作意識。
【教學重點】
練習朗讀和認字。
【教學難點】
讀好問句。
【教學準備】
〖學生準備〗
通過各種途徑查找、搜集有關(guān)動物的文字、圖片資料,留心有關(guān)動物尾巴的特點。
〖教師準備〗
1、多媒體課件
2、“猴子、兔子、公雞、牛、馬、魚”等動物的圖片,將動物尾巴剪下來,制成活動貼圖。
3、生字卡片和給動物頒發(fā)的獎項卡:“長”、“短”、“彎”、“扁”、“最好看”、“好像一把傘”。
4、幻燈片
5、田字格小黑板等。
【教學課時】
兩課時。
【教學流程】
第一課時
一、激趣導入,揭示課題
今天,森林里的動物要舉行一次比賽,看,連牌子都掛出來了,(師出示課題)。趕快拼讀一下吧,(生讀兩次課題)。讀得好極了,聲音子清楚又響亮,簡直就是最好的拉拉隊。
過渡:同學們,今天這場比賽就由我來主持,你們想不想去給動物當評委啊?(想去!)好,請你們做好準備,我們馬上出發(fā)。請大家閉上雙眼(播放背景音樂),想象自己長出了一對美麗的翅膀,我們一起飛出教室,飛向森林,飛呀飛呀……到了,睜開眼睛,你看到了什么?
設計意圖:富有激的導語,和諧動聽的音樂,營造出輕松愉悅的課堂氛圍,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能力。
二、認識本課所出示的六種動物,初步了解它們的尾巴特點
1、出示課件:《情境園》(在美麗的森林里,六種動物正在做賽前準備)
師說:多美麗的森林呀,多可愛的一群動物啊!來,我們一起向小動物問聲好!(一起說:“小動物們好!”)
指導學生觀察
師問:今天前來參賽的都有哪些動物呀?
生答,師相機張貼動物圖片。
師說:小評委們,讓我們以熱烈的掌聲歡迎動物模特閃亮登場。
2、初步了解這六種動物尾巴的特點
師說:同學們,我們既然是這次動物比賽的小評委,那就要公平公正。請小評委們認真觀察這些動物的尾巴有哪些特點,然后發(fā)言。
學生觀察后發(fā)言。
師小結(jié):剛才,小評委們觀察得很認真,說得也很好。來,我們一起把自己鼓勵一下(“一、二、三,我真棒!”)。
過渡:小評委們,主持人要告訴你們一個好消息:一位記者也來到了比賽現(xiàn)場,將這次比賽的內(nèi)容編成了一首好聽的兒歌,并且發(fā)表在我們的語文書時里啦!趕快翻到83頁,我們來讀一讀吧。
設計意圖:課件《情境園》(美麗的大自然,可愛的動物,配上和諧的背景音樂),讓學生有親臨其境的`感覺,再通過老師恰當?shù)匾龑,讓學生仔細觀察,認真評議,自然進入到“小評委”的角色中去。
三、初讀課文,認識生字
1、借助拼音自由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數(shù)一數(shù)有幾個小節(jié),教師巡視,個別指導。
過渡:小評委們讀得真不錯,動物模特聽了也非常高興,都想單獨與我們見見面,你們高興吧?(高興!)不過,動物模特有個要求:不能讀錯它們的名字,能做到嗎?大聲告訴主持人:“我會讀!”
2、借助圖認識生字
出示課件:六種動物圖片依次出現(xiàn),圖旁出現(xiàn)帶音節(jié)的詞,并配有動物叫聲。
過渡:讀得真好,主持人要獎勵你們一下。
3、讀不帶音節(jié)的生字卡
過渡:為了再獎勵你們一次,主持人請來了兩位播音員為我們讀這首兒歌,要認真聽,過一會兒我們也要與他們比賽看誰讀得好。
設計意圖:借助拼音自讀課文后,再讀帶音節(jié)的生字詞,最后脫離拼音認讀生字,這樣由易到難,符合學生的認字規(guī)律。
四、示范指導,學讀問句
1、出示課件:配樂朗讀。
2、學讀問句
、艑W習第一小節(jié)
出示幻燈片。問:剛才播音員在讀這些句子的時候有什么特點?
認識“?”,體會讀法。
生練習讀。
過渡:平時我們說話,有問就有答,誰能說說這三句問話的答句在哪一小節(jié)呢?
、茖W習第二小節(jié)
⑶自學第三、四小節(jié)
同桌合作,一人讀問句,一人讀答句。
設計意圖:利用多種形式,訓練學生讀好問句,突破本課教學難點。
五、游戲激趣,鞏固練習
1、給動物模特頒發(fā)獎牌:抽六位學生上臺先讀獎項再貼獎牌。
2、大家評議。
設計意圖:用給動物模特頒發(fā)獎牌的方式,既能讓學生再次了解動物尾巴的特點,又能鞏固本課的部分生字。
六、感情朗讀,指導背誦
1、男女生分讀問句和答句。
2、表演朗讀
⑴抽生上臺表演朗讀。
⑵全班學生表演讀。
3、配樂背誦
設計意圖:通過多種方式來訓練朗讀,培養(yǎng)學生的朗讀能力,突出本課的教學重點。
七、挖掘課外資源,拓展運用
1、出示課件:讓學生看圖,依照課文的問答式,自問自答,學會提問。也可讓學生聯(lián)系生活實際提問。
2、交流課前搜集的動物圖片、文字(剪貼報)
⑴四人小組內(nèi)交流
、七x幾張好的貼在黑板上。
設計意圖:挖掘課外資源,拓展運用。結(jié)合課件所給的圖片或聯(lián)系實際生活,學會提問。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想象能力和口頭表達能力。激發(fā)學生勇于探索,樂于搜集資料,并學會合作學習。
八、總結(jié)本課,情感升華
1、總結(jié):本節(jié)課,我們不但認識了很多動物的尾巴特點,還認識了許多漢字,更了不起的是會創(chuàng)作兒歌了,老師祝賀你們!
2、升華:同學們,通過本節(jié)的學習,你們是不是更喜歡小動物了呢?讓我們一起來保護動物,和它們永遠作朋友!
設計意圖:充分肯定學生的學習成果,讓學生嘗試成功的喜悅,激發(fā)其熱愛學習,并引導學生喜歡動物,保護動物,初步具有環(huán)保意識。
第二課時(簡案)
一、復習檢查
1、朗讀課文
2、背誦課文
3、認讀生字
二、認識筆畫“ア”和偏旁“矢、八、鳥”,練習給12個生字口頭組詞
三、完成課后作業(yè)“讀讀畫畫”
1、出示去掉尾巴的動物圖片。
2、出示動物尾巴的圖片(順序打亂)
3、請學生自由、任意地選取一種動物的尾巴,給動物安上,并要求學生說話:()的尾巴()。誰說得好,說得多,就將這個小動物和圖片獎勵給他。在說的過程中,鼓勵學生有不同的表達方式,注意保護每一位學生的積極性。
4、請學生用彩筆給書后“讀讀畫畫”中的小動物添畫上尾巴。
四、指導書寫“云、公、車”3個字
1、出示有田字格的小黑板。
2、指導學生觀察這三個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3、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寫好這三個字的關(guān)鍵,并范寫。
4、學生描紅,練寫。
五、布置作業(yè)
(回到家,把這首兒歌背給爸爸媽媽聽。)
大班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探究畫面中人物造型的變化與折紙方法的關(guān)系,感受其中的趣味。
活動準備
1.長方形桌子4張,幼兒14名,小筐4個,小型吸鐵石若干,記號筆15支,黑板一塊。
2.兩種淺色的紙,其中折好的長方形紙42張、沒折的紙(如A4紙的1/4大。┩變喝藬(shù)。
活動過程
一、觀察理解,表現(xiàn)“頂天立地的小人”造型
1.幼兒表述自己喜歡畫什么。
孩子們,你喜歡畫畫嗎?你認為自己最能畫什么?
【此問題切中幼兒的已有經(jīng)驗,能很快使活動進入正題!
2.幼兒理解并繪畫“頂天立地的小人”。
。1)教師:今天,我們來畫一個“頂天立地的小人”。
。ń處熡^察幼兒是否理解“頂天立地”,一般情況幼兒都能理解與表述,教師亦可借助肢體語言幫助幼兒理解。)
。2)出示圖片,引導幼兒仔細觀察“小人”的造型。(如圖1)
(此時,教師可以留意每個孩子觀察的特點,請觀察完的幼兒舉手表示“觀察完畢”。)
1. 幼兒在畫紙上表現(xiàn)“頂天立地的小人”。
教師請幼兒找出小筐內(nèi)的紙(沒有折過的),把觀察到的“小人”畫在這張紙上。
。ń處熯吔淮吶∽邎D片,觀察幼兒繪畫的過程和結(jié)果,留意幼兒觀察后所畫出的“小人”造型。等幼兒畫好后,可以取出圖片讓幼兒對照。)
【設計意圖:1.此環(huán)節(jié)雖然讓幼兒繪畫的是簡單的`單線小人,但挑戰(zhàn)的是大班幼兒的觀察習慣與觀察技能,認真觀察并善于傾聽的幼兒能準確表現(xiàn)自己看到的圖片。2.強調(diào)“頂天立地”是為下一環(huán)節(jié)在折紙上畫“小人”做準備,為探究其趣味性埋下伏筆,否則幼兒容易受折紙的“地平線”因素影響,而讓趣味喪失。】
二、觀察討論,發(fā)現(xiàn)“小人”造型的變化與折紙的關(guān)系
1.幼兒第二次在折紙上表現(xiàn)“頂天立地的小人”。(如圖2)
。1)教師:請你取出另一種顏色的紙(折好的紙),再次把觀察到的“小人”畫在這張紙上,而且要增加一個要求:不準打開這張紙。
(教師觀察幼兒是否理解新增的要求,可請幼兒取出紙進行觀察,發(fā)現(xiàn)紙是折過的,繼而幫助幼兒理解這次是在折過的紙上畫畫。)
。2)幼兒在折過的紙上繪畫。
。ń處熡^察幼兒紙張擺放或選擇繪畫的位置,同時留意幼兒第二次繪畫表現(xiàn)的對象是否比第一次更仔細,隨機表揚、提示。)
2.幼兒觀察打開折紙后“小人”的變化。
教師:你畫的“小人”怎么了?他畫的“小人”為何沒有斷開,你畫的“小人”為何斷開了?想一想,斷開的地方為何不一樣?他們斷開的地方都是畫在哪里的?
。ń處煆挠變鹤髌分羞x出幾幅,在幼兒觀察比較后引發(fā)思考。嘗試尋找作品斷開的原因,進而觀察發(fā)現(xiàn)畫在折線上的部位會斷開。)
3.幼兒思考并嘗試連接斷開處的方法。
教師引導:有沒有辦法把斷開的地方連起來?請你用連線的方式把斷開的地方連起來。(當幼兒想出用線連接的時候,教師可以請幼兒上來示范,繼而請幼兒用連線的方式把自己的作品畫完。如圖3、圖4)
2. 幼兒將自己的作品展示在黑板上。
教師引導幼兒觀察同伴的作品,說說他們分別把“小人”的哪個部位變長了?
5.幼兒第三次在折紙上繪畫。
(1)教師:如果再給你一次畫畫的機會,你想把“小人”的哪里變長?
。ń處煾鶕(jù)幼兒的想法提示幼兒:如果要把某個部位變長,必須把它畫在什么地方?幼兒會說折線上。)
。2)鼓勵幼兒再畫一次:比一比,這次誰畫的與眾不同,變化最有創(chuàng)意。
。ń處熡^察幼兒再次在折紙上進行繪畫,看看誰的作品有創(chuàng)意:如臉部器官變形、頭發(fā)變形、身體的幾個部位同時變形等。)
【設計意圖:此環(huán)節(jié)讓幼兒在觀察同伴作品的過程中自己發(fā)現(xiàn)“變”與“不變”的原因,發(fā)現(xiàn)“變”的不同,尋找變化的關(guān)鍵“秘密”。繼而通過第三次繪畫,讓幼兒體驗變化的樂趣,從無意繪畫轉(zhuǎn)向了有意想象與創(chuàng)造。為了達到這個目的,幼兒必須調(diào)整自己的繪畫方式或技巧,這對幼兒空間方位、創(chuàng)造表現(xiàn)又是新的挑戰(zhàn)。】
三、欣賞作品,激發(fā)進一步探究的愿望
1.幼兒欣賞、比較同伴的作品,發(fā)現(xiàn)與眾不同之處。
。ń處熍c幼兒再次欣賞、交流所畫的“小人”,將有創(chuàng)意的作品進行分類張貼,教師要尊重幼兒對同伴的評價,切忌以自己的評價標準左右幼兒。)
2.幼兒再次思考新的問題并延伸操作。
教師提示:如果把紙換個方向會怎么樣?再折一下會有什么變化?
如果嘗試畫別的東西,又會有什么好玩的發(fā)現(xiàn)?
小筐里最后一張紙是送給你們的,帶著這張紙回去試試吧。
【設計意圖:由于快樂始終伴隨著整個活動過程,活動結(jié)束時請幼兒取出小筐里的最后一張紙帶回去,讓他們帶著新的問題、帶著探究的興趣繼續(xù)以后的活動。幼兒在逐漸了解了變化的“秘密”后,他們創(chuàng)造的天地就此被打開,以后,他們可以改變對象,改變折法,改變紙的方向,由此會有更多的“小人”……】
大班教案 篇3
情況分析:
近幾年來,我園在音樂教育領域的教學改革步子大、成效好。對節(jié)奏樂、音樂欣賞、韻律活動等大家都已有了清晰的思路,而對歌唱活動探索較少。大家普遍認為歌唱活動教的方法單一,學的方法機械,幼兒演唱的興趣不高,演唱的水平不夠。而歌唱活動在音樂教育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因此,我想借這個機會對歌唱活動作一小小嘗試,以起到拋磚引玉的效果。
歌曲《小雨沙沙》以擬人化的手法,道出了種子對春雨的感激之情。該歌曲的音域較窄;結(jié)構(gòu)短小工整,音調(diào)親切自然,似在輕輕訴說;歌詞形象生動,似一幅美麗的畫卷。整首歌曲充滿了兒童情趣,而且非常適合采用多種形式來演唱。我班幼兒對歌唱活動興趣較濃,已懂得一些簡單的歌唱知識和技能,因此設計了本次活動。
活動目標:
1、讓幼兒在感受曲調(diào)、歌詞、節(jié)奏的基礎上學唱歌曲。
2、引導幼兒能用較自然的聲音、表情和親切活潑的情緒來演唱。讓幼兒懂得種子生長離不開雨露的道理。
3、啟發(fā)幼兒根據(jù)自己對歌詞的理解, 創(chuàng)造性地選擇演唱形式來演唱,并能在集體歌唱活動中控制和調(diào)節(jié)自己的`聲音,使之與他人相協(xié)調(diào)。
活動準備:
1、與歌詞相適應的圖一幅。
2、歌詞與節(jié)奏卡。
3、“小雨”“種子”的手飾若干。
4、錄音機及磁帶。
活動過程:
1、練聲。
以歌曲中的一句作為練聲曲,師生問好。
(練聲曲是陌生的,但是在老師的引導下,幼兒能夠回答,而且起到了熟悉旋律的效果,為歌唱打好基礎。)
2、談話導入活動。
、俅禾旖(jīng)常下小雨,你們聽過小雨聲嗎?誰會用聲音來學一學?
②誰會用動作來表現(xiàn)下小雨?
③我們一起來唱唱小雨吧!
。ㄓ寐曇裟7滦∮曷,用動作表現(xiàn)下小雨,用歌聲哼唱小雨聲,不僅是引子導入活動,更是為后面學唱歌曲、表演歌曲作好鋪墊。)
、苷l喜歡下小雨?為什么?
(通過該問題讓幼兒懂得了萬物生長都離不開雨露的滋潤這樣一個道理,同時該問題也起到了承上啟下的作用。)
3、學習歌曲。
、俪鍪緢D,引出歌詞,欣賞歌詞。
。ù河昃d綿、種子發(fā)芽的圖首先向幼兒展示了生動、廣闊的現(xiàn)實世界。在此基礎上再向幼兒提供形象、有趣的歌詞。幼兒不僅易于理解,而且能引起幼兒的興趣和情感共鳴。)
、诔鍪竟(jié)奏卡,引導幼兒有節(jié)奏地朗誦歌詞。
。ㄓ泄(jié)奏的朗誦是一種由語言和音樂相結(jié)合的藝術(shù)形式。由于節(jié)奏比較簡單,又沒有旋律,幼兒很容易掌握。這又是為后面幼兒自己學唱歌曲作準備。)
③老師提供曲調(diào),讓幼兒自己將歌詞填進去并嘗試著唱出來。
。ㄓ捎谇懊娴木毬暋⒑叱變簩Ω枨梢延行┦煜,加上幼兒已能有節(jié)奏地朗誦歌詞,讓幼兒隨著旋律自己來歌唱是完全可能的。而且幼兒會覺得這歌是他們自己學會的,積極性會更高,同時又培養(yǎng)了他們主動學習的能力。)
、茉谛蕾p歌曲錄音的基礎上,能用正確的方法和情緒演唱。
。ㄐ蕾p錄音,既讓幼兒的嗓子得到休息,又能學習他人好的演唱方法,不失為歌唱活動中值得采納的又一好形式。)
4、引導幼兒創(chuàng)造性地選擇演唱的形式并演唱。
。ㄩL時間地用同一形式演唱歌曲,幼兒易于疲勞,會抑制幼兒學習的積極性。這樣的歌唱活動過于單調(diào),不夠深入,也很難培養(yǎng)幼兒較好的音樂素質(zhì)。通過讓幼兒來創(chuàng)造性地設計演唱形式,不僅進一步激發(fā)了幼兒的學習興趣,同時也將本次活動向深度推進。)
5、給歌曲起題目。
6、戴上手飾,聽著錄音表演歌曲。
。ㄗ層變捍魃闲∮、種子的手飾,聽著錄音來表演,會給幼兒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能讓幼兒充分地表達情感,同時,這環(huán)節(jié)又能將本次活動推向高潮。)
7、活動延伸。
、俟(jié)奏卡及歌詞放入音樂區(qū),讓幼兒根據(jù)自己的需要選擇演唱形式并演唱。
、诠膭钣變簞(chuàng)編歌詞。
附歌曲 小雨沙沙
1=D2/4
5 3│5 3│11 1│ 11 1│
─ ─
小 雨 小 雨 沙沙沙 沙沙 沙,
6 4│6 4│22 2│ 22 2│
─ ─
小 雨 小 雨 沙沙沙 沙沙 沙,
53 3│53 56│ 5—│
— ─ ─
哎呀呀,雨水真正 甜,
53 3│ 21 23 │ 1—‖
─ ─ ─
哎喲 喲,我要 快發(fā) 芽。
大班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初步了解故事內(nèi)容,感知小棕熊和紅松鼠之間的友情。
2、借助圖片理解故事內(nèi)容,并根據(jù)前半段故事嘗試續(xù)編故事情節(jié)。
3、體驗寬容和諒解別人的情感,感受道歉所需要的勇氣。
活動準備:
1、小棕熊和紅松鼠的手偶或圖片。
2、教學掛圖:《49只風箏和49只紙船》。
3、已學會唱歌曲《好朋友》。
活動過程:
一、教師出示小棕熊和紅松鼠手偶。講述《49只風箏和49只紙船》故事前半段。
1、教師:今天,來了兩位新朋友,他們是誰呢?
2、教師:故事里有誰?小棕熊和紅松鼠住在哪里?他們會做什么事讓朋友高興?)教師講述故事前半部分。
二、教師引導幼兒嘗試仿編故事。
1、教師:可是有一天,兩個好朋友為了一點小事吵了一架,結(jié)果,誰也不讓誰。山坡上再也看不到飄蕩的風箏,小溪里也不再有漂流的.紙船。小朋友,你有什么辦法能讓他們倆和好呢?
2、教師組織幼兒討論,鼓勵幼兒想出各種讓小棕熊和紅松鼠和好的辦法,嘗試編故事結(jié)尾。
三、欣賞故事結(jié)尾,了解故事內(nèi)容。
1、教師講述故事結(jié)尾,鼓勵幼兒說說:小棕熊和紅松鼠后來是怎樣和好的?
2、教師: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什么?
3、教師簡單小結(jié):兩個小朋友遇到不開心的事,要互相關(guān)心、互相體諒,那樣大家才能快樂。
四、出示教學掛圖,帶領幼兒完整地欣賞和閱讀故事。
引導幼兒看圖閱讀故事,鼓勵幼兒根據(jù)畫面和教師的身體語言參與講述故事內(nèi)容。
分角色表演
五、表演音樂活動“好朋友”。
隨著音樂的節(jié)奏,教師帶領幼兒一起邊唱歌邊兩兩結(jié)伴表演“好朋友”,讓幼兒感知體驗同伴間互相關(guān)心、互相幫助的快樂情感。
活動延伸:
。薄^(qū)域活動:在美工區(qū),提供正方形紙、長方形紙、糨糊、細線、彩色筆,讓幼兒進行折紙船、做風箏等活動。
2、游戲活動:將頭飾和表演中的場景圖片投放至表演區(qū),幼兒繼續(xù)表演故事。
大班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感受歌曲旋律,初步學唱歌曲。
2、用肢體動作表現(xiàn)太陽帶給人們的光明和溫暖。
重點:感受歌曲旋律,學唱歌曲。
難點:用肢體動作表現(xiàn)太陽帶給人們的光明和溫暖。
【活動準備】
自制太陽、藍色皺紋紙若干(代表海面)、音樂磁帶。
【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入活動。
1、師:太陽每天升起后,我們有什么感覺?我們可以用什么動作來表達自己的這種感覺呢?
2、師:太陽在早上緩緩地升起,到了傍晚又慢慢落下,它每天都是這樣默默無聞地工作著,你覺得太陽怎么樣?(很辛苦,很勤勞,樂于奉獻……)
3、人們?yōu)榱速澝狼趧诘奶,為它編了一首好聽的歌曲,我們一起來仔細欣賞。(欣賞樂曲)
二、熟悉歌詞
1、師:剛才你聽到了什么?(引導幼兒用歌詞來回答)
2、師:我們一邊拍手一邊把歌詞朗誦一遍。
3、欣賞歌曲錄音一遍:請你再來聽一聽,這回可以邊聽邊做自己喜歡的動作。
三、學唱歌曲
1、師:剛才有幾個小朋友的.動作做得真好,這次你可以邊做動作,邊跟著老師的琴聲輕輕地唱。(集體跟唱一遍)
2、師:太陽給我們帶來了光明和溫暖,我們應該感謝太陽,鼓勵幼兒用感激之情來演唱。(集體演唱第二遍)
3、師:剛才我發(fā)現(xiàn)有的小朋友在演唱時還會加上一些優(yōu)美的動作,這次請你用響亮的聲音,再加上優(yōu)美的動作來表演。(請幼兒站起來演唱)
四、歌表演:
1、一幼兒扮演太陽從海面升起,邊唱歌曲,邊按照歌曲節(jié)奏做升起和放射光芒的動作。
2、部分幼兒兩兩相對手執(zhí)皺紋紙,跟隨音樂節(jié)奏扮演海浪,部分幼兒扮演大自然中萬物,分角色進行歌表演。
3、交換角色進行歌表演,鼓勵幼兒邊歌唱、邊表演。
大班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理解作品內(nèi)容,掌握作品的主要情節(jié),并明白:只要肯動腦筋,什么事都能辦到。
2、根據(jù)已有的.相關(guān)經(jīng)驗,創(chuàng)造性地續(xù)編故事。
3、充分發(fā)揮想象,大膽地講述。
活動準備
多媒體課件。
活動過程
一、引出課題。
“看見小鳥在天上飛,小朋友你們想不想飛?”(幼:想)“我們來看看,看見小鳥在飛,還有誰也想飛!
二、觀看多媒體課件,教師講述故事。
1、打開多媒體大屏幕,出現(xiàn)第一幅畫面:許多動物在看小鳥飛。教師引導幼兒看圖片。
2、教師講述故事一遍(不逐頁出示圖片)。
3、提問:
。1)看見小鳥在天上飛,還有誰也想飛?
。2)那小螞蟻、小青蛙和小豬自己會飛嗎?
。3)它們想出什么辦法讓自己飛起來?
4、教師再次講述故事(根據(jù)故事的展開逐頁出示圖片)。
5、教師講述故事后,逐頁圖片提問:
。1)看見小鳥在天上飛,大家都很羨慕,烏鴉奶奶怎么說?
。2)小螞蟻它怎么說?然后想了什么辦法讓自己飛起來?
(3)小螞蟻飛起來了嗎?為什么會飛起來?
。4)小青蛙想了什么辦法讓自己飛起來?
。5)小青蛙為什么不摘朵蒲公英而要吹個氣球?
。6)小豬想了個什么辦法?
。7)大家都飛起來了,還有誰沒飛起來?
三、引發(fā)幼兒想象,大膽續(xù)編故事。
1、教師引導幼兒大膽想象,為小兔和大河馬想個辦法飛上天。
2、幼兒集體討論:用什么辦法讓小兔和河馬也飛起來。
3、請個別幼兒講講,并討論這個辦法好不好。
4、請全體幼兒從多種辦法中挑出二個最好的辦法。
四、根據(jù)幼兒的想象,連貫講述故事一邊。
1、教師用語言啟發(fā)調(diào)動。
幼兒的積極性,引導幼兒也講述故事。
2、教師提問:烏鴉奶奶最后說了一句什么話?你聽了這句話心里有什么想法?
3、點明故事內(nèi)涵:只要肯動腦筋,什么事都能辦到。
五、活動延伸。
師:我們也要想個辦法讓自己飛起來,走,我們?nèi)グ押梅椒ó嬒聛怼?/p>
童話故事《我也能飛》
看見小鳥在天上飛,大家都很羨慕。烏鴉奶奶說:"你們沒有翅膀,永遠也飛不起來!"
"我偏要飛!"小螞蟻說著,摘了一朵蒲公英當小傘。
"我能飛起來嘍!"小螞蟻高興得叫起來。
"我也試試看!"小青蛙吹了一個大氣球。
"我也能飛起來嘍!"小青蛙好快樂。"噢,這是什么?"烏鴉奶奶戴上老花鏡。
胖小豬說:"這是我制造的飛機。"
"我也能飛起來嘍!"胖小豬開著飛機上了天。
烏鴉奶奶想了想說:"看來,只要肯動腦筋,誰都能飛起來!"
大班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初步掌握“蜈蚣爬”的合作行走方式,鍛煉腿部和腰部的力量。
2、體驗按左右方向順序游戲的方法,提高辨別左右方向的能力。
3、積極與同伴合作,體驗多人同步行走的快樂,培養(yǎng)幼兒的合作意識和合作能力,使幼兒喜歡參加游戲活動,并從游戲活動中獲得成功的快樂。
4、培養(yǎng)幼兒健康活潑的性格。
5、感受運動的快樂,愉悅身心。
活動準備
1、幼兒20名。
2、幼兒玩過一些合作的小游戲。
3、寬敞的場地、音樂、磁帶、錄音機。
活動過程
1、隨音樂帶領幼兒做熱身運動:隊列練習。
大圓—開花走—六路縱隊—向左、右、前、后四個方向高人,矮人走。師用哨音提示幼兒。
2、一起玩向左向右走的.游戲,為學習新動作做鋪墊。
請幼兒分別面向或背向教師玩“1、2、3”的游戲,師巡回指導,提醒幼兒注意找準左、右方向。
3、學習新游戲“蜈蚣爬”。
(1)師交代游戲名稱,并引發(fā)幼兒參與游戲的興趣。
(2)多名幼兒分組嘗試“蜈蚣爬”游戲比賽,師敲鼓表示快、慢節(jié)奏。請合作較好的幼兒進行示范。
4、音樂下教師組織幼兒做放松活動。
活動反思:
1、每一次游戲后的總結(jié)很重要。小朋友的記性都很好,游戲玩法還有注意要點都是他們自己說的。我重復了一遍加深他們的印象,但在游戲過程中總有那么幾個小朋友會破壞規(guī)則,但是當時各組在比賽,所以結(jié)束后的點評就尤其重要了,針對游戲中出現(xiàn)的問題來解決。
2、教師也要有相應的引導作用。在這次游戲時,我的教案里原本是有喊一二一的過程的,但是當時給忽略了。幸好指導老師看有些隊伍動作太不一致了,就提出了這一點。根據(jù)游戲的不同情況做出不同的反應,從而引導孩子們,我覺得這還是自己要努力的地方。
【大班教案】相關(guān)文章:
大班教案【經(jīng)典】07-24
【精選】大班教案08-20
大班教案(經(jīng)典)09-04
大班教案(經(jīng)典)08-26
大班教案(精選)11-16
(經(jīng)典)大班教案10-17
大班教案03-31
大班教案03-31
大班教案03-25
大班教案0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