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桂林山水教案 推薦度:
- 桂林山水教案 推薦度:
- 桂林山水教案 推薦度:
- 桂林山水教案 推薦度:
- 桂林山水教案 推薦度:
- 相關(guān)推薦
實用的桂林山水 教案范文匯編7篇
作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總歸要編寫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學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動的開展。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桂林山水 教案7篇,歡迎大家分享。
桂林山水 教案 篇1
教學模式:
質(zhì)疑問難,主動求解
圍繞課題 初悟課文 扣重難點 總結(jié)質(zhì)疑
產(chǎn)生疑惑 解決初疑 質(zhì)疑釋難 拓寬思維
引疑 疏導 點撥
教學目標:
1、 學會列提綱背誦課文。
2、 學會9個生字,理解19個詞語的意思。
3、 理解作者抓住事物特點進行具體描寫的寫作方法。
4、 感受桂林山水的美景,激發(fā)熱愛祖國山河美的思想感情。
重點難點:
了解課文是怎樣抓住桂林山水的特點進行具體描寫的。
在理解課文的基礎上,學會列提綱背誦課文。
課前準備:
多媒體課件、實物投影儀。
教學時間:
2課時
教學要點:
1、 初讀課文,了解課文的主要內(nèi)容。
2、 細讀課文第2、3自然段,理解抓住桂林山水的特點進行具體描寫的寫作方法。
3、 感情朗讀第2、3自然段,初步感受桂林山水的美景,激發(fā)學生熱愛祖國山河美的思想感情。
教學過程
課前組織教學:你到過哪些地方旅游過呢?
一、 欣賞錄象,導入新課。
1、 同學們?nèi)ミ^桂林嗎?想去嗎?今天老師就帶領大家去桂林游覽一番。
出示課件。(桂林山水風光錄象)
2、 用一句話說說自己的感受。
3、 揭示課題。齊讀。讀了課題,你認為作者會寫些什么內(nèi)容?(圍繞課題質(zhì)疑)
估計:桂林山水的特點怎樣?
課文怎樣具體描寫桂林山水的特點的?
二、 重點學習第2自然段,欣賞桂林水美。
1、 聽錄音。思考:桂林的水有什么特點?你認為哪句話寫得最美,劃出來,朗讀體會美在哪里?
2、 根據(jù)學生的發(fā)現(xiàn),隨機學習。
討論:(1)桂林水的特點:靜、清、綠。
。2)學習第1句,水美在哪里?從沒看見過漓江這樣的水體會水的獨特美。
再讀第1句,質(zhì)疑。(估計)看似這句與文章聯(lián)系不很密切,為什么要寫這句話?釋疑想象:波瀾壯闊、水平如靜的景象。通過對比體會漓江水的獨特美。(出示課件:波瀾壯闊的大海、水平如鏡的西湖、漓江的水的畫面)
。3)學習第2句,水究竟美再哪里?指名讀,自由說。
A、比較句子,你認為哪句話寫得好,為什么?
漓江的水靜得讓你感覺不到它在流動。
漓江的水真靜啊,靜得讓你感覺不道它在流動。
討論,比較意思相同但感情不同。第2句含有贊美漓江水得思想感情。
指導朗讀:你認為該怎么讀?試讀,指名讀,齊讀。
感情朗讀課文第2句話。
B、填空練習,體會寫法。
漓江的水真靜啊,( );漓江得水真清啊,( );漓江的水真綠啊,( )。
先填空,再體會所填內(nèi)容,哪些寫法值得我們學習?
討論:從不同角度(感覺、視覺、想象)對重點詞(靜、清、綠)的具體描寫。
。ǔ鍪纠旖恼n件畫面,體會靜、清、綠的程度)引讀整句話。
C、 課堂練習,照第2句樣子說句子。
公園里的'花香()
校園里干凈()
樹林里的空氣清新()
3、 感情朗讀第2自然段。試讀、齊讀。(配上音樂畫面)
4、 小結(jié)。通過這一自然段的學習,你讀懂了什么,怎樣讀懂的。
三、 自主學習第3自然段,欣賞桂林山美。
1、 自由讀第3自然段,看看有什么發(fā)現(xiàn)?把你的發(fā)現(xiàn)用簡潔的語言或畫面表達出來。(每人發(fā)一張白紙)還有哪些不懂的地方作上記號。
學生自主學習。
2、 交流討論。
。1) 你有什么發(fā)現(xiàn)?討論時把練習紙放在實物投影儀上,共同評議。
A、 寫作方法上:(比較簡單,學生大多能發(fā)現(xiàn))
泰山 桂 奇
林 秀
香山 山 險
B、 理解詞意。(較難理解,主要通過學生簡筆畫、桂林山的照片和老師的提示幫助結(jié)合理解。)
如:奇峰羅列
拔地而起各不相連
屏障色彩明麗(出示課件,屏障的樣子與桂林山比較)
危峰兀立怪石嶙峋栽
3、 聽課文錄音,欣賞桂林山的畫面,感受桂林山的美。
4、 配樂有感情齊讀第3自然段。
ü 總結(jié)。質(zhì)疑問難,開拓思維。
ü 再次欣賞配樂、配畫的課文朗誦材料,感受桂林山水的美麗。
四、 作業(yè)。
1、作業(yè)本(1)第4題。
2、根據(jù)板書試背2-3自然段。
桂林山水 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1、學會列提綱背誦課文。
2、學會9個生字,理解19個詞語的意思。
3、理解作者抓住事物特點進行具體描寫的寫作方法。
4、感受桂林山水的美景,激發(fā)熱愛祖國山河美的思想感情。
【重點難點】
1、了解課文是怎樣抓住桂林山水的特點進行具體描寫的。
2、在理解課文的基礎上,學會列提綱背誦課文。
【課前準備】
多媒體課件、實物投影儀。
【教學時間】
2課時。
【教學要點】
1、初讀課文,了解課文的主要內(nèi)容。
2、細讀課文第2、3自然段,理解抓住桂林山水的特點進行具體描寫的寫作方法。
3、感情朗讀第2、3自然段,初步感受桂林山水的美景,激發(fā)學生熱愛祖國山河美的思想感情。
【教學過程】
課前組織教學:你到過哪些地方旅游過呢?
一、欣賞錄象,導入新課
1、同學們?nèi)ミ^桂林嗎?想去嗎?今天老師就帶領大家去桂林游覽一番。
出示課件。
(桂林山水風光錄象)
2、用一句話說說自己的感受。
3、揭示課題,齊讀:
讀了課題,你認為作者會寫些什么內(nèi)容?
(圍繞課題質(zhì)疑)
估計:
、 桂林山水的特點怎樣?
⑵ 課文怎樣具體描寫桂林山水的特點的?
二、重點學習第2自然段,欣賞桂林水“美”
1、聽錄音。思考:桂林的水有什么特點?你認為哪句話寫得最“美”,劃出來,朗讀體會“美”在哪里?
2、根據(jù)學生的發(fā)現(xiàn),隨機學習:
⑴ 桂林水的特點:靜、清、綠。
、 學習第1句,水“美”在哪里?“從沒看見過漓江這樣的.水”體會水的獨特“美”。
再讀第1句,質(zhì)疑。(估計)看似這句與文章聯(lián)系不很密切,為什么要寫這句話?釋疑想象:“波瀾壯闊”、“水平如靜”的景象。通過對比體會漓江水的獨特“美”。
(出示課件:“波瀾壯闊的大!薄ⅰ八饺珑R的西湖”、“漓江的水”的畫面)
⑶ 學習第2句,水究竟“美”再哪里?指名讀,自由說:
、 比較句子,你認為哪句話寫得好,為什么?
漓江的水靜得讓你感覺不到它在流動。
漓江的水真靜啊,靜得讓你感覺不道它在流動。
討論,比較意思相同但感情不同。第2句含有贊美漓江水得思想感情。
指導朗讀:你認為該怎么讀?試讀,指名讀,齊讀。
感情朗讀課文第2句話。
、 填空練習,體會寫法:
漓江的水真靜啊,( );漓江得水真清啊,( );漓江的水真綠啊,( )。
先填空,再體會所填內(nèi)容,哪些寫法值得我們學習?
討論:從不同角度(感覺、視覺、想象)對重點詞(靜、清、綠)的具體描寫。
(出示漓江水的課件畫面,體會靜、清、綠的程度)
引讀整句話。
、 課堂練習,照第2句樣子說句子:
公園里的花香( )。
校園里干凈( )。
樹林里的空氣清新( )。
3、感情朗讀第2自然段。試讀、齊讀。
(配上音樂畫面)
4、總結(jié):
通過這一自然段的學習,你讀懂了什么,怎樣讀懂的。
三、自主學習第3自然段,欣賞桂林山“美”
1、自由讀第3自然段,看看有什么發(fā)現(xiàn)?把你的發(fā)現(xiàn)用簡潔的語言或畫面表達出來。
(每人發(fā)一張白紙)還有哪些不懂的地方作上記號。
學生自主學習。
2、交流討論:
你有什么發(fā)現(xiàn)?討論時把練習紙放在實物投影儀上,共同評議。
⑴ 寫作方法上:
(比較簡單,學生大多能發(fā)現(xiàn))
泰山 桂 奇
林 秀
香山 山 險
、 理解詞意:
(較難理解,主要通過學生簡筆畫、桂林山的照片和老師的提示幫助結(jié)合理解。)
如:奇峰羅列
拔地而起各不相連
屏障色彩明麗(出示課件,“屏障”的樣子與桂林山比較)
危峰兀立怪石嶙峋栽
3、聽課文錄音,欣賞桂林山的畫面,感受桂林山的“美”。
4、配樂有感情齊讀第3自然段。
5、總結(jié)。質(zhì)疑問難,開拓思維。
6、再次欣賞配樂、配畫的課文朗誦材料,感受桂林山水的美麗。
四、 作業(yè)
1、作業(yè)本⑴第4題。
2、根據(jù)板書試背2~3自然段。
【板書設計】
桂林山水
大 海 靜……
水 清……
西 湖 綠……
(美)
泰 山 奇……
山 秀……
香 山 險……
桂林山水 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1.學習第三、四自然段,了解桂林山的特點。
2.背誦全文。
3.檢查生字、新詞。
4.總結(jié)作者的觀察方法和寫作方法。
教學過程:
(一)學習第三自然段
1.讀文,看桂林的山與別處的山有哪些不同?把桂林山的特點畫下來。
特點:奇(拔地而起,形態(tài)萬千)
秀(像翠綠的屏障,像新生的竹筍)
險:(危峰兀立,怪石嶙峋)
2.結(jié)合課文解釋:拔地而起、各不相連、奇峰羅列、形態(tài)萬千;屏障;危峰兀立、怪石嶙峋。
拔地而起:指桂林的水不像一般的山逐漸高上去,而是仿佛從地面上突然高出來的似的。拔:高出、超出。
各不相連:指桂林的山不像一般的山連綿起伏,接連不斷。而是各自都平地崛起,互不相連。
奇峰羅列:羅列:排列。奇形怪狀的山峰沿江排列。
形態(tài)萬千:各有各的'樣子。有的像,有的像……
屏障:起遮擋作用的東西。指桂林的山像屏障似的遮擋著這一帶。
危峰兀立:高高的山峰直挺挺地聳立著。危:高,兀:高高突起。
怪石嶙峋:奇形怪狀的石頭,重重疊疊的樣子。
3.練習朗讀(可小組中互相讀)讀出桂林山的特點和喜愛之情。
板書
4.小結(jié):作者在觀察桂林山時用了什么方法?描寫時又用了什么方法?
觀察:抓特點。觀察時注意了山的形與色并進行了豐富的想象。
描寫:運用比較的方法突出了桂林山的特點,比喻句、排比句式的使用生動形象地展示了桂林山形美、色美,使人讀起朗朗上口,富有詩韻。
(二)學習第四自然段
朗讀第四自然段。想象一下:"這樣的山圍繞這樣的水,這樣的水倒映著這樣的山"是怎樣的一種景象?體會"舟行碧波上,人在畫中游"的感覺,然后說一說。
(三)檢查生字預習
(四)指導背誦
1.朗讀練習。
2.熟讀后再練習背誦。背誦時先求熟練,后求有感情。
(五)指導課后思考·練習第三題
(六)作業(yè)
1.抄寫字、詞。
2.背誦全文。
桂林山水 教案 篇4
【題旨說明】
1.第1題,是理解課文內(nèi)容的練習,注意認真默讀,通過對語言文字的感悟,把課文描寫的景象,像圖畫似地浮現(xiàn)在頭腦中。有了美麗動人的畫面,再說說“桂林山水甲天下”就不困難了。
2.第2題,是學習表達方法的練習。步驟是:先找出兩個帶分號的句子,再讀,邊讀邊注意句子中的分號,然后按分號將句意理解清楚,最后概括出“靜、清、綠”和“奇、秀、險”的特點。
3.第3題,是語言積累的練習。指導這一題,可以適當規(guī)定最低的量,并且鼓勵學生運用。
4.第4題,是語文能力的練習,在理解課文和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的基礎上指導背誦,可以借助插圖,讓學生看著插圖背誦。
5.“”是選作題,只寫一處景物,而且這“—處”應是比較小的點,只寫出特點。不要超出200字。
【自主性練習設計】
1.讀課文,填空:
課文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與漓江的水進行比較,將________________、_____與桂林的山進行比較,是為了說明桂林山水________天下!凹滋煜隆钡囊馑际莀_______________。
2.抄寫課文中帶有分號的句子,再分別寫出漓江水和桂林山的特點。
(1)______________________。
特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
特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把你喜歡的'詞語先在書上畫下來,再工整地抄寫一遍。
4.用一、二百字寫出一處景物的特點。寫在作文本上,可以用上課文中的詞語或句子。
【評價指導】
1.引導自我評價:這一課的練習,積累方面的內(nèi)容比較多,向同學們介紹你為什么要選擇這些詞語。
2.組織小組評議。注意三個要點:
、俚1題一定要把“為什么說”的理由講清楚,主要依據(jù)課文內(nèi)容,去過桂林的可以結(jié)合生活實際談感受。
、凇跋矚g的詞語”概念比較模糊,因此評價時既不能強求統(tǒng)—,又應該加以指導,把“蕩漾、玩賞、屏障、竹筏、波瀾壯闊、水平如鏡、峰巒雄偉、拔地而起、云霧迷蒙、連續(xù)不斷”作為最低要求。
、蹖憽卧挼囊罂梢苑砰_,是學生相互評價的重點。
桂林山水 教案 篇5
教學設計說明:
本課教學要處理好教與學的關(guān)系,樹立“教是為了學”的觀念。再重視改進教法的同時,更要重視學法的指導;在讓學生“學會”的同時,更要指導學生“會學”。本課教學,要重視語言文字的學習。抓好語言文字的訓練,做到因道學文,以文悟道,把語文課上成真正的語言文字課。
教學目標:
1.學習課文中優(yōu)美生動的語言,感受到桂林山水的秀麗,激發(fā)熱愛祖國山河的情感。
2.學習”從中心句入手”學課文的方法。
3.學習本課生字新詞,理解并積累詞語。
4.有感情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教學重難點:
引導學生感受漓江的水,桂林的山那種獨特的美。想象桂林山水的美麗景象。
教學課時:
兩課時
第一課時
一.啟發(fā)談話,導入新課
二.直接揭示學習課文的方法“從中心入手”學課文。
揭示操作步驟:
1.第一步:找出中心句,理解意思,說說作用。
(學生用喜歡的方式讀課文,找劃出中心句。)
讀后討論交流,明確:
。1)中心句是:桂林山水甲天下
(2)抓關(guān)鍵詞理解句意
2.第二步:圍繞中心句,了解內(nèi)容,理清思路。
指名讀課文,思考;文章圍繞中心句寫了哪些內(nèi)容?是怎樣一步步寫的.?
讀后討論交流,明確:
。1)課文圍繞中心句寫了漓江的水和桂林的山。
。2)理清思路,先總寫桂林山水“甲天下”,接著分述漓江的水和桂林山的特點,最后總結(jié)總體感受。
三.熟讀課文
1. 第二課時
一.回顧上節(jié)內(nèi)容引入新課
學生自由談上節(jié)課的收獲
二.圍繞中心句,學習詞句,領悟感情。
1.默讀思考:從哪些詞句能看出漓江的水甲天下,課文寫了漓江水的哪些特點?用什么方法寫的?
讀后小組討論交流,明確:
。1)文中運用“比較”的方法寫出漓江水“甲天下”。
。2)漓江水的特點:靜、清、綠。
。3)運用多種方式,讀出感情。
2.指導學生用學習第二節(jié)的方法自學第三節(jié)
思考:從哪些詞句中能看出桂林的山美得“甲天下”?課文寫了桂林山的哪些特點?用什么方法寫的?
自學后討論交流,教師引導,并進行朗讀指導。
三.學習重點句,領會意思和作用。
1.生讀第四節(jié)找出重點句,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句意。
2.了解句子的作用。
四.展開朗讀比賽,再次領略意境,領會作者的情感。
板書設計:
靜:感覺不到......
水 清:可以看到......
桂林山水 綠:仿佛......
甲天下 奇:奇峰羅列形態(tài)萬千
山 秀:色彩明麗倒映水中
險:危峰兀立怪石嶙峋
桂林山水 教案 篇6
教學目標:
1、認識本課7個生字,會寫13個生字。
2、讀課文,感悟桂林山水的特點和優(yōu)美,體會作者熱愛祖國河山的感情。
3、學習作者抓住特點、運用對比描寫景物的方法。
4、能夠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教學重難點:
1、了解桂林山水的特點,感受桂林山水獨特的美。
2、學習作者抓住特點、運用對比手法描寫景物的方法。
教學時間:兩課時
教學流程:
第一課時
一、激趣導入,揭示課題
同學們,你們都游覽過我國的哪些名勝古跡?給你留下了什么樣的印象呢?(學生自由發(fā)表意見)是的,這些景色確實都很美,你們還想不想再去一個景色更加迷人餓地方看一看呀?
今天,我們來學習第九課(板書:桂林山水)。讓我們一起走進課文,去欣賞桂林的山水吧!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自由讀課文,邊讀邊圈出本課要求認識的7個生字,多讀幾遍。
2、再讀課文,四人為一小組,互相正音,把課文讀通順。
3、桂林山水給你留下了什么樣的印象?你認為課文中的哪句話最能體現(xiàn)你的這種感受?(找出并說說“桂林山水甲天下”的意思,由這句話引入課文精讀部分。)
三、精讀課文,讀中感悟
1、指導學習課文第二自然段
。1)指名讀。
說:你覺得漓江美在什么地方?(板書:靜、清、綠)
。2)讀課文,邊讀邊想像畫面,讀己的'感悟。
。3)小組交流:說說你是怎樣讀出漓江水靜、清、綠的特點的?
。4)推薦小導游,給同學們介紹漓江水的特點。(要求:準確、有感情、聲情并茂。其他同學閉上眼睛想象,然后。
。5)齊讀第二自然段。
2、引導學習課文第三自然段
(1)欣賞圖片:桂林的山
。2)自由讀,把你看到的桂林山的美帶入課文讀一讀。讀后同桌交流桂林這一帶山的特點。(板書:奇、秀、險)
。3)指名同學朗讀。
。4)根據(jù)課文內(nèi)容,畫一畫你所理解的桂林的山。
。5)暢談桂林山水給自己留下的印象,想像作者親眼目睹桂林山水時的情感,過渡到第四自然段。
3、以讀代講,學習第四自然段
。1)齊讀。
(2)自由朗讀,找出描者游后感的句子,引出陶醉之感。
。3)討論“舟行碧波上,人在畫中游”這句話的意思,想像這種感覺。
四、整體回顧,自主質(zhì)疑
1、把不明白的地方記下來,小組交流。
2、讀了這課文,你想說些什么?
3、自由讀課文,再次走進桂林山水。
五、拓展延伸
讀了這課文,你有什么感受?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認識本課7個生字,會寫13個生字。
2、讀課文,感悟桂林山水的特點和優(yōu)美,體會作者熱愛祖國河山的感情。
3、學習作者抓住特點、運用對比描寫景物的方法。
4、能夠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教學重難點:
1、了解桂林山水的特點,感受桂林山水獨特的美。
2、學習作者抓住特點、運用對比手法描寫景物的方法。
一、檢查復習,整體導入
為什么說桂林山水甲天下?
讓我們再次走進這連綿不斷的畫卷,暢游桂林的山水。
二、引導學生朗讀課文
1、全班交流:怎樣讀出桂林山水的特點,怎樣讀出對桂林山水的喜愛之情。
2、自由朗讀課文。
3、練習背誦
師生共同回憶每自然段的主要內(nèi)容。
根據(jù)每自然段的內(nèi)容逐段練習背誦。
三、指導寫字
1、把要求寫的13個字按結(jié)構(gòu)進行分類。
2、按字的結(jié)構(gòu)分類指導書寫方法。
重點指導“翠、拔、栽”的字形和“佛”的筆順。
3、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快速記準字形。
4、小組展示寫字成果,互測記字情況。
桂林山水 教案 篇7
一、教學目標:
1、了解景物特點,展開合理的、豐富的想像,運用對比描寫景物的方法。
2、通過了解桂林山水的特點,感受桂林山水獨特的美,激發(fā)學生熱愛祖國壯麗山河的情感。
3、著重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表達能力、朗讀能力、和對優(yōu)美語言的感受能力。
4、學習文章的結(jié)構(gòu)方式。
二、教學重點、難點:
1、理解課文第二、三自然段,了解桂林山水的特點。
2、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情趣。
三、教學設想:
1、讓學生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培養(yǎng)學生主動參與、積極動手的習慣。
2、采用多媒體的課件,讓學生對桂林山水有一種真切的感受,為學生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3、讓學生采用多種形式的朗讀訓練,讓學生在自由的氛圍中,掌握文章的重點、難點。
四、教具準備:教學課件(桂林山水、泰山、香山、西湖、大海的圖片、錄像帶、錄音機、磁帶)。
第二課時
一、導入新課:我們的祖國輻員遼闊,有連綿起伏的崇山峻嶺,有壯麗秀美的江河湖泊,有一望無際的良田沃野,還有聞名于世的桂林山水。今天,我們師生共同領略一下甲天下的桂林山水吧!板書課題:桂林山水
下面請同學欣賞桂林山水的錄像,這就是天下第一的桂林山水,看到這旖旎的風光,美麗的景色,我們不禁為之陶醉。
二、自讀課文,整體感知
1、上節(jié)課,我們已經(jīng)預習了課文,大家想更深入地了解桂林的山水嗎?請打開課本,邊看插圖邊聽錄音《桂林山水》,初步了解課文內(nèi)容。
2、默讀課文,用圈點批注的'方法,畫出文中的佳詞妙句及優(yōu)美的語段。
3、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找出你在學習中遇到的疑難問題。
4、反復朗讀課文,然后小組交流在自學中所得或疑難問題。
5、同學們互讀,檢查朗讀課文是否準確,讀準啊的不同讀音
三、品讀課文,感悟語言美
1、找出自己喜歡的語段,并說出理由
2、讓學生欣賞課件:波濤洶涌的大海,風光綺麗的西湖與漓江的水進行對比,顯示出漓江水奇特美(幫助學生理解波瀾壯闊、水平如鏡兩個詞)。
3、看了以上的畫面,你知道漓江的水有哪些特點?
明確:漓江的水真靜啊,漓
江的水真清啊,漓
江的水真綠。
4、試著背誦
本段,閉上眼睛插上想像的翅膀,在頭腦中再現(xiàn)漓江水的樣子。
明確:漓
江的水真靜啊,靜得讓你感覺不到它在流動,只有船槳激起的微波擴散出一道道的水紋,才讓你感到船在前進,岸在后移。
5、漓
江的水為什么會給你留下如此深刻的印象呢?
明確:那鮮明的對比,一氣呵成的排比,生動形象的比喻,給人以身臨其境的感覺,突出了漓
江水的靜態(tài)美。
四、引導自學,自由表演
大家還喜歡哪一段?說說看
1、觀賞課件:把泰山、香山、桂林的山進行對比,仔細觀察它們有什么不同?
2、從以上的畫面你看到了什么?你能總結(jié)出桂林山特點嗎?
3、請同學們結(jié)合插圖美讀課文,在圖中找出像老人、像巨象、像駱駝、像竹筍、像屏障
4、鼓勵學生展開豐富的想像,在漓
江邊上還會矗
立著什么樣的山峰呢?邊讀課文邊在頭腦中想像桂林山的形狀,然后把你想到的畫面,用你手中的彩筆勾勒出來,比一比,看誰
是我們班的小畫家?
5、再讀課文,總結(jié)桂林的山有哪些特點?明確:奇、秀、險。
6、你喜歡它的哪一個特點?大家說說為什么喜歡它?
7、大家知道了桂林山的特點,再讓我們領略一下廬山的真面目吧!播放廬山的畫面。誰
能記起蘇軾的《題西林壁》
橫看成嶺側(cè)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我們師生共同觀賞畫面,共同記幾遍,再用自由記憶的方式把它背下來,默寫在你的積累本上。
五、總結(jié)全文,抒發(fā)感情
1、看著這樣的山水,你心中有什么樣的感受,請把感受最深的句子畫出來。
明確:我看著這樣的美景,像是走進了邊綿不斷的畫卷,真是舟行碧波上,人在畫中游!
教師總結(jié):它寫出了蕩舟漓江,觀賞桂林林山水是一種美的享受,充滿了樂趣,充滿詩情畫意。并與開頭的桂林山水甲天下相呼應。
2、學習了本文,請大家分析一下作者是按什么順序來寫的?全文的結(jié)構(gòu)方式是怎樣的?
3、大家游覽了這么長時間,我們中間好像缺少一位導游,今天我們學習了本文,有誰
能擔此重任呢?
在碧波蕩漾的漓江邊上,有許多木筏小舟在等著我們呢,讓我們著水舟,輕輕地劃動著雙槳,在漓江中暢游,同時播放著《讓我們蕩起雙槳》的歌曲,小導游在聲像的配合下,為我們介紹桂林山水
六、板書設計:桂林山水
奇秀險
桂林山水
甲天下
靜清
綠
【桂林山水 教案】相關(guān)文章:
桂林山水 教案01-10
桂林山水的教案01-08
《桂林山水》教案01-04
人教版桂林山水教案02-25
《桂林山水》教案(精選10篇)04-16
《桂林山水》教案15篇02-19
《桂林山水》教案(15篇)02-25
桂林山水的教案(精選20篇)01-09
桂林山水的教案精選15篇01-08
桂林山水的教案(精選15篇)04-16